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占比公式数列求和的方法技巧总结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09 05:49
tags: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励志书籍-教师作文



数列求和的方法技巧总结


导读:
一、倒序相加法
此法来源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例1. 已知

解:
。 ①
把等式①的右边顺序倒过来写,即①可以写成以下式子:

把①②两式相加得
二、错位相消法
此法来源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例2. 求数列
的前n项和。
解:设

时,

时,

①式两边同时乘以公比a,得






①②两式相减得
三、拆项分组法
把一个数列分拆成若干个简单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然
后利用相应公式进行分别求和。
例3. 求数列
的前n项和。
解: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
,则

时,

时,
说明: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应对q=1与
的情况进行讨论。
四、裂项相消法
用裂项相消法求和,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裂项技巧。如
例4. 求数列
的前n项和。
解:
五、奇偶数讨论法





如果一个数列为正负交错型数列,那么从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总
结出
与n的关系进行求解。
例5. 已知数列
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

解:
对n分奇数、偶数讨论求和。
①当
时,
②当
时,
六、通项公式法
利用
,问题便转化成了求数列
的通项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运算简洁。
例6. 已知数列
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

解:






∴数列
是一个常数列,首项为
七、综合法
这种方法灵活性比较大,平时注意培养对式子的敏锐观察力,尽
量把给定数列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来处理。
例7. 已知

分析:注意观察到:
其他可依次类推。关键是注意讨论最后的n是奇数还是偶数。
解:①当n为奇数时,由以上的分析可知:
②当n为偶数时,可知:
由①②可得
说明:对于以上的各种方法,大家应注意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分类
讨论及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当然,数列求和的方法还有很多,大家
平时还应多注意总结。
【数列求和的方法技巧总结】
1.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2.数列求和公式方法总结
3.数列求和的解题方法总结
4.数列求和复习教学反思
5.等差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6.数列求和奥数训练题
7.高数之数列极限的方法总结
8.六年级奥数专题之数列求和测试题

上文是关于数列求和的方法技巧总结,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
帮助,谢谢




中央民族大学怎么样-地壳中元素含量


河北省高考成绩查询-上海有几个区


梦想作文800字-广州城建学院


韩安旭和韩安冉是什么关系-你知道


裹的拼音-五代十国历史


中国专科学校排名-父母对子女的爱的句子


深圳大学为什么这么火-处境


stay的过去分词-坚持励志名言



本文更新与2020-09-09 05: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0170.html

数列求和的方法技巧总结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