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4年级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3 07:41
tags:等比数列公式

形容老师的成语-福州英华职业技术学院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对于这个课题,我主要从
下面六个方面来实行讲解。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高中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三 章第五节内容。
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教学课时为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
已学习了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知识内容,这为过渡到
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而本节内容也为后面学习数列求和。本节课既是本章
的重点,同时也是教材的重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二、教学目标分析: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 授给学生数学
思想、数学意识。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
理 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应用。
2、水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水平,并能灵活使用基本概
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锻炼数学思维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等差、等比 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等差数
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具备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就接下来的内容展 开思
考,而且在情感上也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渴求。
四、教学方法分析:
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让
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 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
规律,体现循序渐进和启发式教学原则,我实行这 样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引导
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式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实行思考,在思考中体会 数学
概念形成过程中蕴涵的数学方法和思想,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五、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景:
引例:某公司,因为资金短缺,决定向银行实行贷款,双 方约定,在3年
内,公司每月向银行借款10万元,为了还本付息,公司第一个月要向银行还款
10元,第二个月还款20元,第三个月还款40元,……。即每月还款的数量是
前一个月的2倍,请问 ,假如你是公司经理或银行主管,你会在这个合约上签字
吗?
这是一个悬念式的实例 ,后面的“假如”又把学生带入了实例创设的情境,让
学生直接参与了“市场经济”。根据心理学,情境 具有暗示作用,在暗示作用下,
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情境中的角色,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 动就会
极大的调动起来。
这样引入课题有以下几个好处:
(1) 利用学生求知好奇心理,以一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便于调动学生学习
本节课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2) 在实际情况下实行学习,能够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
出当前学 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
问题情境中。
(3) 问题内容紧扣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题与重点。
(4) 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知识的现实应用性。
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 和经验,很快建立起两个等比数
列的数学模型。数列{an}是以100000为首项,1为公比的等比 数列,即常数列。
数列{bn}是以10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当学生跃跃 欲试要求这两个数列的和的时候,课题的引入已经水到渠成。教
师再由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启示, 正式引入课题。
2、讲授新课:
本节课有两项主要内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的推导和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应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依据如下:
(1) 从认知领域上讲,它在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分类中,属于
学生最高 需求层次的掌握策略与方法的策略性知识。
(2) 从学科知识上讲,推导属于学科逻辑中的“瓶颈” ,突破这个“瓶颈”则后面的问
题迎刃而这里我讲述的主要是怎样利用多媒体激励、启发学生思维,突破 教材难
点。
等比数列有两大类:公比q=1和q 1两种情形
当q=1时,Sn=na1
当q≠ 1时,Sn=a1+a1q+……+a1qn-1=
q≠ 1时,Sn的结果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本节课的难点就在于此。
预习过课本 的学生会知道这个结果以及推导过程,但是他们知其不过不知其所以
然,能够说绝绝绝绝大部分学生根据 他们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是难以推出这个公式
的。
这时候我们能够首先让学生们实行思 考,如果使用数学中“从特殊到一般”的
数学思想方法,能不能向这个结果靠拢呢?
我们不难得到下述结论:
S1=a1,
S2=a1+a2=a1+a1q=a1(1+q)
S3=a1+a2+a3=a1+a1q+a1q2=a1(1+q+q2)
……
Sn=a1+a2+……+an=a1(1+q+q2+……+qn-1)
很多同学根据这个式子可能会想到
a1(1+q+q2+……+qn-1)= a1(1+q+q2+……+qn-1)(1-q)(1-q)=

这时我要向学生说 明,这种从特殊到一般,逐步归纳的思想方法很好,是我
们解决数学问题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方法。然后又 要指出在现阶段,我们还无法对
这个过程实行证明,所以它的给出是不严密的。这样不但让学生再一次体 会到数
学的最基本特点,严密的逻辑性。也为将来学习二项式展开的内容打下了伏笔。
此时, 仅仅从形式上实行的归纳在现阶段是无法实行系统而严谨的证明的,那我
们只能在思想的过程中另辟蹊径 ,所以,要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借助
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思想方法,来找到推导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公式的方
法!
让学生们一起回忆一下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那么等比数列是不是也能够用 类似的方法,构造出一个常数列或者部分常数
列呢?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结果呢?
这时候学生们很自然的会用倒序相加的方法来实行思考。结果显然是行不通的。
此时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发散——从倒序相加的定势中
解脱出来。抓住学生迫切想解决这个 问题的心态,即时地通过媒体实行启发。老
师要告诉学生,构造常数列或者部分常数列的思路是准确的。 既然倒序行不通,
那么还有没有其它的方式构造常数列呢?
接着要引导学生从等比数列 的定义出发,进一步理解等比数列从第二项起,
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q倍,也就是说将每一项乘以q以后 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
那么将Sn这个和式的两边同时乘以q,在q Sn这个和式中的第一项就是Sn的
第二项,也就是Sn和q Sn之间产生了一个错位。由两个和式能 否构造常数列
或者部分常数列的和式呢?相加行不行?显然不行!相减行不行?显然行。
将Sn和 q Sn相减后,中间就得到了n-1项各项都是0的常数列, 找到了
这个常数列,难点就突破了, Sn的导出就容易了,导出了Sn就基本上达到了
本节课的认知目标。
为了加深理解,这时还应该对等差、等比两种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实
行类比和分析:
两种数列求和的基本思路都是构造常数列,构造常数列的思想也是其他一些
数列求和的基本思想。等比数 列在构造常数列的过程中,采用“错位相减”,等差
数列采用的是“倒序相加”,倒序相加本质上也是“ 错位相加”,是一种大幅度的“错
位相加”,等比数列只不过是步幅为1的小幅度的“错位相加”。说明 一下,在Sn
的和式中,两边同时乘以q是解决问题——构造常数列的关键所在,是推导等比
数 列求和公式的一把钥匙。
推导出公式之后,对公式的特征要加以说明,以便学生记忆。同时还 要对公
式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加以说明。协助学生弄清其形式和本
质,明确其 内涵和外延,为灵活使用公式打下基础。
有了求和公式后,回头让学生亲自计算一下引例中的 钱款数量,从计算结果
中让学生明确实际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学,在市场经济中必须有敏锐的数学头脑< br>才行。
3.例题讲解。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但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 这样解,而即时对解题
方法和规律实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本节课设置如下两种类型的< br>例题:
1) 等比数列中知三求二的解答题
例:求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8项和以及第5项的值。
以及书上的例4
2) 实际应用题。
例:某制糖厂第1年制糖5万吨,如果平均每年的产量比上一年 增加10%,那
么从第1年起,约几年内可使总产量达到30万吨(保留到个位)?
这样设置主要依据:
(1)例题与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有相对应的匹
配关系。
(2)遵循巩固性原则和传授——反馈——再传授的教学系统的思想确立这样
的例题。
(3)应用题比较切合对智力技能实行检测,有利于数学水平的提升。同时,它
能够使学生在后半程学习 中保持兴趣的持续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4.形成性练习:
例题处理后,设置一组形成 性练习,作为对本节课的实时检测。练习基本上
是直接使用公式求和,三个练习是按由易到难、由简单到 复杂的理解规律和心理
特征设计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练习时,教师巡查,观察学情,即< br>时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独到解法提出表扬和鼓励,对其中偶
发性错误实行辨析 、指正。通过形成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应变和举一反三的水平,
逐步形成技能。
5.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小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
(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 公式的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
(3) 求和思路——构造常数列或部分常数列。
6.布置作业
补充练习1,2,3。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实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 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
生有所提升,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并可布置相 对应的研究作业,思考如何用其他方法来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公式,来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水准。

日语谐音日常用语大全-卡马


动量守恒定理-服务业包括哪些行业


云南省高考录取分数线-不断提升自己的句子


中专技校专业有哪些-有价值的


主刀医生一个月的收入-广东法商大学


姹紫嫣红开遍-健康的减肥饮食


山是山河是河下一句-留学美国高中如何


职业目标怎么写-保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更新与2020-09-13 07: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3329.html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说课稿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