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人教版高中数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4 12:21
tags:高中数学公式

高中数学函数实际应用题举例-高中数学文科选修1 1



人教版高中数学《等差数列的前
n项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数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

一、教材透视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等差数列前n项和是《数列》一章中的重要< br>知识点,是后继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推证等差
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倒序相加法”是数列求和< br>的一种常用方法。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将涉及“特
殊到一般的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 、
“数形结合”等众多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和综合
应用。因此学好本节课对于后继数学学习和提 升
数学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及 课标要求,结合学生
已有的“数学现实”和认知特点,我将本课教学
目标定位为:
(1)知识与技能: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的推证方法;掌握公式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思考、尝试等数学
活动中履历公式的探究推证过程,体会“数形结

2



合”、“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解
题中的巧妙运用。
(3)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在观察、探究、应
用、反思中体会数学的思想美和方法美,感悟人
类智慧的神奇和伟 大,在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
中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是一堂公式教学课,我认为这类课的
教学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历经公式的探究推证过
程和公式的应用过程,于是我把本课的教学重
点、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证和应用。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证思路的探
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等差数列初步知识”的数学现实,
部分学生还可能听过或看过高斯小时候解决
“< br>1?2?3?4??100??
”的故事,但“倒序相加法”学
生未接触过,需要教师有 意识的引导和点拨。直
接套用公式学生应无障碍,但变式应用还需教师
引导。鉴于此,在学法上 我打算从以下两方面给
予指导:

3



(1)学 会借助几何直观诱发思维、探究方法
本质;善于从特殊入手,然后将结论或方法迁移
到一般。
(2)注意公式的各种变式并学会合理选择公
式。
三、教法厘定
(一)教学方法选取

数学教育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
知识的最佳 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
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
性质和联系 。”根据高二学生的认识特点和知识
水平,为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采用实践
尝试法、启 发探究法、练习巩固法等教学方法进
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知识,掌握方
法,提高能 力。
(二) 教学媒体利用
为了加大课堂容量和学生的思维活动量,根
据现代教学 理论,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
学,将抽象数学问题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
通过数形结合 ,图表并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
情境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优化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

4



四、程序预设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全面达成教学目
标,本课我预设了如下七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播放投影]: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十
七世纪 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
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
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 醉神迷,是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
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传说陵
寝中有 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
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见左图),
奢靡之程度,可见 一斑。
[提出问题]:
问题1:从第1层到第100层共有多少颗宝
石?
[设计意图]: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与现代文明息息相关。将文化内涵浓厚的“古迹”融入课堂,使枯
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可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5



问题1实际上就是求
1?2?3?4??100??
,部分
学生可能在小学 时就听过或看过高斯解决此题
的故事,知道应用“首尾配对”的方法求解,因
此设置问题1具有 诱发学生联想回忆的作用。
[旁白]实际教学中,一位同学主动与大家分
享了高斯解决此题的 故事,还将具体过程呈现在
黑板上。 这位同学的讲解激活了整个课堂气氛,
同时诱发了其它同学对高斯方法的兴趣。[视频
1] < br>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估计学生对高斯方
法的认识依然属于记忆、模仿的阶段,还没有触
及方法本质,因此,我预计了问题2:
问题2:从第1层到第91层共有多少颗宝
石? < br>问题二是求前奇数个正整数和的问题,它不
能简单模仿前偶数个正整数和的办法。我预计学
生当中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可能还有错解。
[旁白]实际教学过程中,证明了我的估计。学生
先分组讨论,再由各组代表板书其解法,结果果

6



真如此。主要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解法: [视
频2]
解法一: 解
法二:
1?2?3??91
?(1?91)?(2?90)?
90
??(1?91)
2
?4140
1?2?3??91
?(45?47)?4 6?(1?91)?(2?90)?
?45?(1?91)?46
?4186


解法三:
1?2?3??91
?45?(1?91)?(2?90)?< br>?45?(1?91)?45
?4185

用解法一的学生误认 为从1到91共有90项
导致求解错误;用解法二和
解法三的学生则认识到这
是个求奇 数个项的和的问
题,需先找到中间项,再求
解。至此,学生发现用高斯

7



“首尾配对求法”需分奇数个项和偶数个项求
解,然而有奇数个项时 ,中间项不易确定,思维
易受阻。于是为了进一步认识“高斯法”的本质,
我设置了问题3:
问题3:有无更简单的方法?
让学生思考片刻后,根据学生的反应通过多
媒体适时展示右图进行启发。
[旁白]借助几何直观, 学生悟出了“把三角形倒置
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本质,得 到了第四
种解法:
S
91
?
(1?91)?91
2
。至此,“倒序相加法”出现已
水到渠成。
[设计意图]几何直观能启迪思维,诱发联想,认
识本质,降低思维难度,它是学习数学和理解数
学的重要方法。
作为方法的应用和问题的一般化,我再趁势
给出问题4:
问题4:
1+2+3+4+
公式作铺垫的。
(二)尝试活动、获得新知
+n=?

[设计意图]:问题4是为推证等差数列前n项和

8



1.交流讨论、推导公式
[学生自主探究1]:如何求等差数列< br>?
a
?
前n项和
n
S
n

由于前面的铺垫,我估计学生容易作出如下
推证过程:


s
n
?a
1
?a
2
?s
n
?
?a
3
??a
n
?a
1
s
n
?a
n
?a
n?1
?a
n?2
?
n(a
1
?a
n
)
2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究过程,我认为
学生完全能 自主完成公式的推证,难点自然突
破。值得说明的是,在教材处理上我没有沿用教
材方法,而是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简化了求前n
项和的过程,我认为这样做能使公式推证过程更
简单,更自然 ,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为了深化对公式的认识,我引导学生对公式
进行变式:
[学生自主探究2]:
公式1S
n
?
n(a
1
? a
n
)
2
a
n
?a
1
?(n?1)d

公式2S
n
?na
1
?
n(n?1)d
2


公式3S
n
?

d
n
2
2

d
?(a
1
?)n? an
2
?bn
2
2.类比反思,强化记忆

9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和认识公式,我又增设了
引导学生类比梯形面积公 式的这一教学环节(多
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 等差数列公式涉及的量比较 多,学
生刚接触不易记忆,类比梯形面积公式,能使学
生更形象、深刻理解记忆公式。这里对图 形进行
了割、补两种处理,对应着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
两个公式,数与形和谐 统一,数学美油然而生。
(三)初步运用,熟悉公式

我们常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应
用。为此我设计例
1。
[例1](1)如图1,某电影院有20排座位,
第一排有16个座位,后一排比前排多2个
座位,问这个剧场共有多少个座
位?
(2)如图2,表示堆放的钢管,

10



共堆放了8层。
请你计算钢管的总数。
[设计意图] 本例是由课本例1改成的两个简单
的生活实例,其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认识数 学
是有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是引导学生学
会选择适当的公式计算,并熟悉五个基本量间 的
关系。
(四)例题练评,内化新知
为了强化公式的应用,内化新知,我设置了例
2和变式练习1、2。
[例2] 等差数列-10,-6,-2,2,…的
前多少项的和为54?
[变式练习1]
在 等差数列
?
a
?
中,a?20,a
n1n
?54,s
n
?999,求n

[变式练习2]在等差数列
?
a
?< br>中,已知
n
3115
a
n
?,d?,S
n
? ?
222
,求
a

n

1
[设计意图] :通过本例及变式练习,可以深化对等
差数列中“知三求二”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其解答
过程体 现了“方程思想”的应用。
(五)尝试练习,提升能力

1.课本:
P
第2题。
41

11



12
2.
已知:f(x)+f(1-x)=1,求f(n
)+f()+
n
+f(
n-1
)
n
[设计意图]:练习1选自课本,是检查学习质量的评价性练习。通过本练习教师可及时准确
获得源 于学生的教学信息,发现教与学的不足,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倒序相加法”
是数列中的重要数 学方法,为了加深对此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我增设了练习2以提高学生
的知识迁移能力。
(六)反思小结,优化认知
要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习质量,“反思小结”必不可少, 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
方面反思:
①一种方法:倒序相加求和法。

公式1 S
n
?
n(a
1
?a
n
)
2
两< br>,
公式2

S
n
?na
1
?
n(n?1)
d?an
2
?bn
2



③几种思想: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方
程思想、化归与转化等。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与反思,丰富和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使知识与技能内化为学生
的数学能力。
(七)作业回馈,落实目标
1.课本
P
第3题
44
2.选做题:
(1)
已知a?a?a?a?36,求s
。 < br>(2)已知定理:“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x)
的图像关
25 121516
于点
(a,b)
对称”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
x?R
, 都有

12



f(x)?f(2a?x)?2b
” 。若函数
g(x)(x?R)
图像关于点
(10,1)

?g(19 )
称,求
g(1)?g(2)?g(3)?
的值。
[设计意图]: 针对 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差异,进行
分层训练,在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知识基础和基本
能力的同时,让学 有余力的学生将学习从课堂延
伸到课外,获得更大的能力提升,这体现了新课
标理念,也是因材 施教的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
五、板书设计


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

例题板书 引入区


多媒体演示 一 公式的推导






现代数学教学观和新课改要求教学能从“让
学生学会”向“让 学生会学”转变、从“教教材”
向“用教材教”转变,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数学
活动的教学。所 以,本节课我认为并不仅仅是单
纯的传授知识,而更应该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
渗透。我从泰姬 陵的传说入手,从熟悉的知识出
发,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公式的推
导过程,这样既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分化
突破了难点。教学过程中,我不断设问,不断变

13



式,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
意在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渗
透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实践
证明,本教学设计科 学、高效,教学目标达成度
良好。


14

高中数学必修五黄冈视频教学视频下载-高中数学一开始不理想正常吗


高中数学不好大学能学高数吗-国际学校的高中数学试卷


高中数学基础练习册-高中数学基础知识重点


高中数学课论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txt-人教版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答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全套电子版-高中数学算法案例题


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成都新东方高中数学名师


高中数学区间基本概念-高中数学总结pdf



本文更新与2020-09-14 12: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3941.html

人教版高中数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的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中数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稿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