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4 17:52
tags:高中数学必修一

胡杰高中数学猿辅导-高中数学教材数学建模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集合的概念与集合的表示


概 念
元素的性质








把研究对象的总体称为集合,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①元素不重复
②元素无顺序
③元素间用“,”隔开
①写清楚集合中元素的代号,如{x∈>0},不能写成{x>2};
②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③所有描述的内容都写在大括号内。
一般地,用大写拉丁字母如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
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 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为零和正整 数组成的集合,即自然数集,N
*
或为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Z为整数组成的集合;Q为 有理数组成的集合,R为实数组成的集合。


例题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R};
?
y?2x
(2)方程组
?
的解集为{1,2};
y?x ?1
?
(3){
2
-1}={
2
-1}={(x,y)2
-1};
(4)平面内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表示为{}。
答案:(1){R }是不正确的,R通常为{为实数},即R本身可表示为全体实数的集合,
而{R}则表示含有一个字母 R的集合,它不能为实数的集合。
?
y?2x
的解集为{1,2}是不对的,因为解 集的元素是有序实数对(x,
y?x?1
?
?
x?1
y),正确答案 应为{(x,y)|
?
}={(1,2)}。
y?2
?
(2)方程 组
?
(3){
2
-1}={
2
-1}={(x,y)
2
-1}是不正确的。
{
2
-1}表示的是函数自变量的集合,它可以为{
2
-1}={∈R}。
{
2
-1}表示的是函数因变量的集合,它可以为{
2
-1}={≥-1}。
1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x,y)
2
-1}表示点的集合,这些点在二次函数
2
-1的图象上。
(4)平面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表示为{},该命题是正确的。
知识点拨:正确理解集合的 表示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极大帮助。特殊数集用特定字母表
示有特别规定,不能乱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解集必须为{(x,y)|
?
?
x??
}的形式;对描
?
y ??
述法表示的集合一定要认清竖杠前面的元素是谁,竖杠后其特征又是什么。

例题2 已知a∈{1,-1,a
2
},则a的值为。
答案:∵a∈{1,-1,a
2
},
∴a可以等于1,-1,a
2

(1)当1时,集合则为{1,-1,1},不符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故a≠1。
(2)同上,-1时也不成立。
(3)
2
时,得0或1,1不满足,舍去,0时集合为{1,-1,0}。
综上,0。
知识点拨: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指集合中的元素必须互不相同,无序性指集合中的元素与顺序无关。因此在处理元素为字母的集合问题时,既要注意对字母进行讨论,又要自觉注意
集合元素 的互异性、确定性。

随堂练习:下列各组对象中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
A. 高一(1)班全体女生 B. 高一(1)班全体学生的家长
C. 高一(1)班开设的所有课程 D. 高一(1)班身高较高的男同学
知识点拨:根据集合的概念进行判断。因为A、B、C中所给对象都是确定的,从而可
以构成集 合;而D中所给对象不确定,原因是找不到衡量学生身高较高的标准,故不能构
成集合。若将D中“身高 较高的男同学”改为“身高175 以上的男同学”,则能构成集合。
答案:D

判断某组对象是否为集合必须同时满足三个特征:(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
性,特别是 确定性比较难理解,是指元素和集合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要么该元素属于集合,
要么该元素不属于集合 ,而不是模棱两可。
例题 判断以下对象能否组成集合。
(1)高一(1)班的身高大于1.75 m的学生;
(2)高一(1)班的高个子学生。
答案:(1)高一(1)班中身高大于1.75 m的学生是确定的,因此身高大于1.75 m的学
生可以组成集合。
(2)高一(1)班中的高个子学生没有具体身高标准,因此高个子学生不能组成集合。




(答题时间:15分钟)
2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1. 下列集合表示法正确的是( )
A. {1,2,3,3}
B. {全体有理数}
C. 0={0}
D. 不等式x-3>2的解集是{>5}
2. 下列语句
①集合{0②集合{1,2,1}含有三个元素;
③正整数集可以表示为{1,2,3,4,…};
④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
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和④
C. 只有③
A. {是不大于9的非负奇数}
B. {≤9,x∈N}
C. {1≤x≤9,x∈N}
D. {0≤x≤9,x∈Z}
4. 下列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集合的是( )
A. {=1}
C. {x=1}
A. 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 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三象限内的点集
D. 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6. {(x,y)+y=6,x,y∈N}用列举法表示为

B. {(y-1)
2
=0}
D. {1}
B. 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③和④
3. 集合{1,3,5,7,9}用描述法表示应是( )
5. 集合M={(x,y)<0,x∈R,y∈R}是指( )


1. D
2. D 解析:①表示无限集,不能一一列举,故①不正确;②含有相同的元素,②不正确;
③、④正确。
3. A
4. C 解析:A、B、D三项表示的集合都是{1},而C选项表示含有一个方程的集合。
5. D 解析:<0表示x>0且y<0或x<0且y>0。因此集合M表示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6. {(0,6),(1,5),(2,4),(3,3),(4,2),(5,1),(6,0)}

集合的运算

3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子 集
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
定 义 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
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
符号语言 若任意x∈A,有x∈B,则
?

表示方法
性 质
子集个数
空 集
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
?

?

A不是B的子集时,记作

?

?

?

?
?
?

或。
真 子 集
若集合
?
,但存在元素x∈B,且
?
,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若集合
?
,但存在元素x∈B,且
?
,则

若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且
n

?
A
?

含n个元素的集合A的子集个数为
2

含n个元素的集合A的真子集个数为
2
n
-1
A。
不含 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为
?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
?< br>A;若A非空(即A≠
?
),则有
?
集合的运算:
1. 并集的概念
(1)自然语言表示: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
(2)符号语言表示:A∪{∈A,或x∈B}。

3
)图形语言(图)表示:
2. 交集的概念
(1)自然语言表 示: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与B的交集。
(2)符号语言表示:A∩{∈A,且x∈B}。

3
)图形语言表示(图):
3. 补集的概念
(1)自然语言表 示:对于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
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 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2)符号语言表示:{∈U,且
?
}。
,阴影部分表示
A







3
)图形语言表示(图):


例题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
?
}表示空集;
(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4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3){1,2,3}不是{3,2,1};
(4){0,1}的所有子集是{0},{1},{0,1};
(5)如果
?
且A≠B,那么B必是A的真子集;
(6)
?

?
不能同时成立。
思路导航:对每个说法按照相关的定义进行分析,认真地与定义中的要素进行对比,即
答案: (1)不正确。应该改为:{
?
},表示这个集合的元素是
?

( 2)不正确。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也就是说空集不能是它自身的真子集。
这是因为空集与空集 相等,而两个相等的集合不能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真子集。由此也发
现了,如果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 的真子集,那么这两个集合必不相等。
(3)不正确。{1,2,3}与{3,2,1}表示同一集合。
(4)不正确。{0,1}的所有子集是{0},{1},{0,1},
?

(5)正确。
(6)不正确。时,
?

?
能同时成立
知识点拨:结合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
}不表示空集,它表示 以空集为元素的集合,所以(1)不正确。空集有专用的
符号“
?
”,不能写成{?
},也不能写成{ }。
(2)分析空集、子集、真子集的区别与联系。
(3)不正确。两个集合是不是相同,要看其中一个集合的每个元素在另一个集合中是
不是都有相同的元 素与之对应,而不必考虑各元素的顺序。
(4)不正确。注意到
?
是每个集合的子集。所以这个说法不正确。
(5)正确。
?
包括两种情形:
?
和。
(6)不正确。时,
?

?
能同时成立。

例题2 已知集合{
2
-32=0,a∈R},若A中元素至多只有一个,求a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拨:对于方程
2
-32=0,a∈R的解,要看这个方程左边的二次项的系数,0或a≠ 0
时,方程的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则集合A的元素也不相同,所以首先要分类讨论。
答案:(1)0时,原方程为-32=0
?
2
,符合题意;
3
9

8
(2)a≠0时,方程
2
-32=0为 一元二次方程,Δ=9-8a≤0
?
a≥
∴当a≥
9
时,方程
2
-32=0无实根或有两个相等实数根,这都符合题意。
8
9
综合(1)(2),知0或a≥。
8

例题3 设 集合A={-<1,x∈R},B={1范围是( )
A. {0≤a≤6}
C. {≤0或a≥6}
B. {≤2或a≥4}
D. {2≤a≤4}
知识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解法与集合交集的运算,属于中等题。
由-<1得-1∵A∩B=?
∴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一种是A集合在B集合的左边,一种是A集合在B集合的
5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右边。
如图,由图可知a+1≤1或a-1≥5,所以a≤0或a≥6。

答案:C

随堂练习:满足{1,3}∪{1,3,5}的所有集合A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知识点拨:根据A∪B的定义可知,集合{1,3,5}应该是集合{1,3}和A的元素并在一起构成的集合,所以A中必有元素5,且其他元素只能从1,3中选出一个或两个或不选,
因此A 有四种可能:{5},{1,5},{3,5},{1,3,5}。
答案:D

(答题时间:15分钟)
则A中孤立元的个数为个。
2. 设-5∈{
2
--5=0},则集合{
2
-4x-a=0}中所有元素之和为。
3. 用另一种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
(2){能被3整除,且小于10的正数};
(3){=,x<5且x∈Z};
(4){-3,-1,1,3,5}。

1. 集合A={2,3,5},当x∈A 时,若x-1?A,x+1?A,则称x为A的一个“孤立元”,
4. 下面三个集合①{=x
2
+1};②{=x
2
+1};③{(x,y)=x
2
+1}。
(1)它们是不是相同的集合?
(2)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5. 已知
?
M
?
{1,2,3,…,9},若a∈M且10-a∈M,则集合M的个数为( )
A. 29 B.30 C.32 D.31
6. 设集合S={A
0
,A
1
,A
2
,A
3
},在S上定义运算
?
?
=,其中k为被4除的余数,
i,j=0,1,2,3,则满足关系式(?

?
A
2
=A
0
的x(x∈S)的个数为
( )
A. 1 B. 2 C. 3 D. 4
7. 设全集I={1,2,3,…, 9},A,B是I的子集,若A∩B={1,2,3},就称集对(A,
B)为“好集”,那么所有“好 集”的个数为( )
A. 6! B. 6
2
C. 2
6
D. 3
6

1. 1
∴2不是孤立元;
当x=3时,x-1=2∈A,x+1=4?A,

解析:当x=2时,x-1=1?A,x+1=3∈A,
6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3不是孤立元;
当x=5时,x-1=4?A,x+1=6?A,
∴5是孤立元。
2. 2
解析:∵-5∈{
2
--5=0},
∴-5是方程x
2
--5=0的根。
∴(-5)
2
+5a-5=0,a=-4。
∴x
2
-4x-a=0即x
2
-4x+4=0,
∴x
1
=x
2
=2。
又∵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
∴{
2
-4x-a=0}={2}。
3. 解:(1)列举法表示为{-1,0,1}。
(2)列举法表示为{3,6,9}。
(3)列举法表示为{0,1,2,3,4}。
(4)描述法表示为{=2n-1,-1≤n≤3,n∈Z}。
4.
解:(1)是互不相同的集合。
(2)集合①{=x
2
+1}的代表元素是 x,满足条件y=x
2
+1中的x∈R,
∴{=x
2
+1}=R;
集合②{=x
2
+1}的代表元素是y,满足条件y=x
2
+1的y 的取值范围是y≥1。
∴{=x
2
+1}={≥1};
集合③{(x,y )=x
2
+1}的代表元素是(x,y),是满足y=x
2
+1的数对(x, y)的集
合;也可以认为是坐标平面内的点(x,y),由于这些点的坐标满足y=x
2
+1,
∴{(x,y)=x
2
+1}={抛物线y=x
2
+1上的点}。
5. D
解析:由题意,知M≠
?
且1与9,2与8,3与7,4与6 这4组数都要满足:每组数
的某一个数在集合M中,这组数的另一个也必定在集合M中,所以集合M的个 数为
135
C
5
?C
5
2
?C
5
?C
5
4
?C
5
?2
5
?1?31

6.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根据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x=A
0< br>时,(
?

?
A
2
=A
2
≠A0

x=A
1
时,(
?

?
A2
=A
2
?
A
2
=A
0

x=A
2
时,(
?

?
A
2
=A
0
?
A
2
=A
2
≠A
0

x= A
3
时,(
?

?
A
2
=A
2< br>?
A
2
=A
0

所以选B。
7. D 解析:要使A∩B={1,2,3},必须满足集合A,B中都含有元素1,2,3,且对全集
中的其他 6个元素中的每一个,要么在集合A中,要么在集合B中,或既不在A中也不在
B中,于是这6个元素所 在集合的不同情况有3×3×3×3×3×3=3
6
种。而这6个元素所在集合
的不同 情况种数即为“好集”的个数。故选D。

7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集合的应用


有关集合运算的性质
(1)A∪∪A;A∪;A∪
?


A
B
A
B
A (B)
A
B

(2)A∩∩A;A∩;A∩
?
=
?



A
B




A (B)


(3)(A)∪;(A)∩
?
;(A)。
(4)A∩
?
?
;A∪
?
?
;A∩
?
∪。
(5)(A∪B)=(A)∩(B),(A∩B)=(A)∪(B)。
A
B
A
B


例题1 设A、B、I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
??
,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A)∪ B. (A)∪(B)
C. A∩(B)=
?


D. (A)∩(B)
答案:对A选项,(A)∪(A∩(B));
对B选项,(A)∪(B)=(A∩B);
对C选项,A∩(B)=(A∪B)=
?

对D选项,(A)∩(B)=(A∪B)。
综上所述,应选B。
知识点拨:(1) 可根据题意画出韦恩图,借助于图形的直观性,对照选项A、B、C、D
即可求解。
(2)根 据题意
??
构造集合A、B、I,不妨设{1},{1,2},{1,2,3},利用特殊值< br>代入法可求解。
(3)根据集合的反演律求解,即(A∪B)=( A)∩( B);(A∩B)=( A)
8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B)。

例题2 已知集合{a,b},{∈A,}{
?
},试判断A、B、C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拨 :B中元素x的取值来源于A,C中元素是A的子集。集合B中的代表元素
是x,x满足的条件是x∈A ,因此或,即{a,b},而集合C则不然,集合C的代表元素虽
然也是x,但x代表的是集合,
?
,因此,{a}或{b}或{a,b}或
?
,即{
?
,{a}, {b},{a,
b}},此时集合C中的元素是集合,故B∈C,A∈C。
∴,B∈C,A∈C。
答案:,B∈C,A∈C。
知识点拨:对于元素与集合、集 合与集合之间的∈、
?
关系要理解透彻,“∈”用于描述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即只 要元素a是构成集合A的一个元素,则a∈A,如{1}与{{1},
{2}},尽管{1}是一个集合 ,但{1}是构成集合{{1},{2}}的一个元素,故{1}∈{{1},{2}},

?
”用于描述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如{1,2,3}
?
{1,2,3,4}。

例题3 某班举行数理化竞赛,每人至少参加一科,已知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25人,参加化学竞赛的有27人,其中参加数学、物理两科的有10人,参
加物理 、化学两科的有7人,参加数学、化学两科的有11人,而参加数、理、化三科的有
4人,画出集合关系 图,并求出全班人数。
思路导航: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把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借 助于韦
恩图的直观性把它表示出来,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求出问题的解。
设参加数学、 物理、化学三科竞赛的同学组成的集合分别为A、B、C,由题意可知A、
B、C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分 别为27、25、27,A∩B、B∩C、A∩C、A∩B∩C的元素个数分
别为10、7、11、4。 画出韦恩图:

可知全班人数为10+13+12+6+4+7+3=55(人)。
答案:

全班人数
55
人。

点评: 能正确使用一些集合符号把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是我们把实际
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关 键,它实现了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1. 解有关集合的交、并、补集时,可根 据题设条件构造出一些新的数学形式(韦恩图或符
合题设条件的集合A、B、I),并借助它认识和解决 原问题,这种构造法对解好选择题有很
大的帮助。
9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2. 一般来说,元素与集合之间应该用“< br>?
”或“∈”;而“
?
,”应该出现于集合与集合之间;
?
作 为特殊集合应遵从
?
?
A,
?
A(非空)。但这不是绝对的,选择的 关键在于具体分
{
?
,1}都是对的。 析二者的关系。例{1,2}∈{{1,2} ,{1}},而
?
∈{
?
,1},
?
(答题时间:15分钟 )
1. 若A、B、C为三个集合,A∈B=B∩C,则一定有( )
A.
?
B.
?
C. A≠C D. A=
?

2. 若集合A={1,2,x,4},B={x
2
,1},A∩B={1,4},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的值为
( )
A. 4 B. 2或-2 C. -2 D. 2
3. 设集合S={-2,-1,0,1,2},T={x∈1≤2},则(S∩T)等于( )
A.
?

B. {2} C. {1,2} D. {0,1,2}
4. 设U为全集,M、P是U的两个子集,且(M)∩P=P,则M∩P等于( )
A. M B. P C.
取值范围是( )
A. a<1 B. a≤-1 C. a>2 D. a≥2
6. 设满足y≥-1|的点(x,y)的集合为A,满足y≤-2的点(x,y)的集合为B,则A∩B所表示图形的面积是。
7. 设A={
2
+4x=0},B={
2
+2(1)
2
-1=0},若A∩B=B,求a的值。
P D.
?

5. 设集合M={∈R且-1<x<2},N={∈R且≥a,a>0} ,若M∩N=
?
,那么实数a的


10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
1. A 解析:由A∪B=B∩C,知A∪,A∪,∴
??
。故选A。
2. C 解析:由 A∩B={1,4},B={x2,1},得x2=4,得x=±2,又由于集合元素互异,
∴x=-2 。
3. B 解析:由题意,知T={≤1},∴S∩T={-2,-1,0,1},∴(S∩T)={2}。
4. D 解析:由(M)∩P=P,知
?
,于是P∩M=
?
。故选D。
5. D 解析:M={-1<x<2},N={≤-a或x≥a}。若M∩N=
?
,则-a≤-1且a≥
2,即a≥1且a≥2,综上a≥2。
3
解析:画出y≥ -1|及y≤-2的图象,则A∩B表示的图形为矩形;由交点坐标及
2
3
图象与坐标 轴的交点坐标简单计算即得
S
矩形
?

2
6.
7. a≤-1或a=1。
解:A={
2
+4x=0}={0,-4}。
(1)由A∩B=B,得
?

∴B=
?
或B={0}或B={-4}或B={0,-4}。
若B=
?
,则4(1)
2
-4(a
2
-1)<0,则a<-1。
?
?2(a?1)?0,
若B={0},则
?
2

?
a?1?0,
∴a=-1。
?
?2(a?1)??8,
若B={-4},则
?
2
无解。
?
a?1?16,
?
?2(a?1)??4,
若B={0,-4}, 则
?
2

?
a?1?0.
解得a=1。
∴所求a的范围是a≤-1或a=1。


函数概念及函数的表示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
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三要素
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
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x)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符号表示为f:A→B,A为定义域,
11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B为值域C的一个扩集,(即C为B的子集)f为对应关系
(x)的内涵
两个函数相等
当自变量为x时,经过f对应的函数值为f(x),即(x)不一定有具
体解析式
两 个函数的三要素相同
?
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相同
?
定义域、
对应 关系相同

例题1 下列对应是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的是( )
A. ,,f:x→
1

x?1
x
B. ,(正实数组成的集合),f:x→
C. {≥0},,f:x→y
2

D. ,{≥0},f:x→
2

思路导航: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A. 对于M中的元素-1,N中没有元素与之对
应,故该对应不是从M到N的函数。B. 对于M中任意值为负数的元素,N中没有元素与
之对应,该对应f:M→N不是函数。C. 对于M中的 任一元素,如4,通过对应法则f:x→y
2
得到N中有两个元素±2与之对应,故f:x→y
2
不是从M到N的函数。
答案:D
点评:判断一个对应法则是否构成函数 ,关键是看给出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值,通过给
出的对应法则,看是否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

例题2 下列四组函数中,有相同图象的一组是( )
A. -1,
(x?1)
2
B.
x?1

x?1

x?1
2x
2
?4
C. 2,
2

x?2
D. 1,
0

思路导航:A. -1与
(x?1)
2
-1|的对应法则不同;B.
x?1
的定义域 为[1,+∞),
x?1
的定义域为(1,+∞),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D. 1的定义域为 R,
0
的定义域为(-
x?1
2x
2
?4
∞,0) ∪(0,+∞),两函数定义域不同;C. 2与
2
是两相等的函数,所以图象相同。
x?2
选C。
答案:C
点评:1. 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分别相同的函数有相同的图象,三要素中只要有一项
不同 ,两个函数就不相等。由于值域由定义域与对应关系所确定,所以判断函数是否相等,
只要判断定义域与 对应关系是否相同即可。
2. 判断对应法则是否相同,可以化简以后再判断,但是必须通过原函数解析式求函数的
定义域。

例题3 如图,有一块半径为R的半圆形钢板,计划剪裁成等腰梯形的形状,其下底是
⊙O的 直径,上底的端点在圆周上,梯形周长y是否是腰长x的函数?如果是,写出函数关
系式,并求出定义域 。
12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思路 导航:判定两个变量是否构成函数,关键看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满足函数
定义。该题中的每一个 腰长都能对应唯一的周长值,因此周长y是腰长x的函数。若要用腰
长表示周长的关系式,应知等腰梯形 各边长,已知下底长为2R,两腰长为2x,因此只需用
已知量(半径R)和腰长x把上底表示出来,即 可写出周长与腰长的函数关系式。
如上图,2R,C、D在⊙O的半圆周上,设腰长,作⊥, 垂足为E,连结,那么∠是直
角,由此△∽△。
x
2


2R
x
2
∴-22R-

R

2
·,即
∴周长y满足关系式
x
2
x
2
22(2R-
)=-
+24R,
RR
x
2
即周长y和腰长x间的函数关系式-+24R。
R

?
?
x?0,
∵是圆内接梯形,∴>0,>0, >0,即
?
2
解不等式组,得函数
?
x
?0,
?< br>2R
?
?
x
2
2R??0.
?
R
?
y的定义域为
{02
R}。
x
2
?2x?4R
,y的定义域为{02
R}。 答 案:函数关系式为
?
R
点评:该题是实际应用问题,解题过程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利用 函数概念的内涵,判断
是否构成函数关系,进而引进数学符号,建立函数关系式,再研究函数关系式的定 义域,并
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作出回答。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最简单的情形。













A



特殊映射
特殊性
1. 集合A、B都是非空数集。

B
2. 自变量的取值集合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
集合C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值域C并不一定等于集合B,而只能说C是B的一个子集。

13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几何三要素


定义域A 对应法则f 值域B


f是联系x和y的纽带,是对应得以实现的关键,所以必须是确定的,
且使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答题时间:15分钟)
1. 下列四组中f(x),g(x)表示相等函数的是( )
A. f(x)=x,g(x)=()
2
B. f(x)=x,g(x)=
C. f(x)=1,g(x)= D. f(x)=x,g(x)=
2. 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不是R的是( )
A. y=+b B. y=
C. y=x
2
-c D. y=
3. 已知函数f(x)=2x-3,x∈{1,2,3},则f(x)的值域为。
4. 已知函数f(x)=x
2
+x-1.
(1)求f(2),f(),f(a)。
(2)若f(x)=5,求x.
5. 下列式子中不能表示函数y=f(x)的是( )
A. x=y
2
+1 B. y=2x
2
+1
C. x-2y=6 D. x=



1. B 解析:对于A、C,函数定义域不同;对D,两函数对应关系不同。
2. B 解析:选项A、C都是整式函数,符合题意,选项D中,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
3. {-1,1,3} 解析: 当x=1时,
f(1)=2×1-3=-1,
当x=2时,f(2)=2×2-3=1,
当x=3时,f(3)=2×3-3=3,
∴f(x)的值域为{-1,1,3}。
4. 解:(1)f(2)=2
2
+2-1=5,
f()=+-1=,f(a)=a
2
+a-1.
(2)∵f(x)=x
2
+x-1=5,
∴x
2
+x-6=0,∴x=2或x=-3.
14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5. A 解析:对于A,
由x=y
2
+1得y
2
=x-1.
当x=5时,
y=±2,故y不是x的函数;
对B,y=2x
2
+1是二次函数;
对C,x-2y=6?y=
1
x-3是一次函数;
2


对D,由x=得y=x
2
(x≥0)是二次函数。故选A.
函数的单调性












如果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M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就
单调性与单调区间 说这个函数在这个区间M上具有单调性,区间M称为单
调区间。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
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
、x
2
,当x
1
<x
2
时,都有
f(x
1
)>f(x< br>2
),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减函
数。
图 象 定 义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
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
、x
2
,当x
1
<x
2
时,都有
f (x
1
)<f(x
2
),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
数 。

例题1 利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f(x)=
x?1
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思路导航:本 题是利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个典型例子,由于函数的定义域
没有给出,证明前要先求出定义 域,然后证明。
答案:证明:证法一:函数f(x)=
x?1
的定义域是x∈[1, +∞),任取x
1
、x
2
∈[1,
+∞)且x
1
< x
2
,则f(x
2
)-f(x
1
)=
x
2
?
1

x
1
?1

15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
(x
2
?1?x
1
?1)(x
2
?1)?x
1
?1)
x
2
?1?x
1
?1
?
x
2
?x
1
x
2
?1?x
1
?1

∵x
1
、x
2
∈[1,+∞),且x
1
<x
2
,∴
x
2?
1
+
x
1
?1
>0,x
2
-x1
>0。
∴f(x
1
)<f(x
2
),即函数f(x )=
x?1
在其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证法二:函数f(x)=
x?1
的定义域是x∈[1,+∞],任取x
1
、x
2
∈[1,+∞)且x
1
<x
2
,则
f(x
1
)
?
f(x2
)
x
1
?1
x
2
?1
?
x
1
?1

x
2
?1
∵x
1
、x
2
∈[1,+∞),且x
1
<x
2
,∴0≤x
1< br>-1<x
2
-1。
∴0≤
x
1
?1
x1
?1
<1。∴<1。∵f(x
2
)=
x
2
?
1
>0,∴f(x
1
)<f(x
2
)。
x
2
?1
x
2
?1
∴函数f(x)=
x?1
在其定 义域[1,+∞)上是增函数。
点评:函数的单调性是在某指定区间上而言的,自变量x的取值必须是 连续的。用定义
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基本步骤是“取值——作差(或作商)——变形——定号——判断” 。当
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恒正或恒负时,也常用“作商判1”的方法来解决,特别是函数中含有指数
式时常用此法。解决带根号的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分子、分母有理化。从形式上看是由
“-”变成 “+”。

例题2 f(x)是定义在( 0,+∞)上的增函数,且f(
(1)求f(1)的值。
(2)若f(6)= 1,解不等式 f( x+3 )-f(
x
)= f(x)-f(y)
y
1
)<2。
x
思路导航:(1)利用赋值法,在等式中令1,则f(1)=0。
36
( 2)在等式中令36,6,则
f()?f(36)?f(6),?f(36)?2f(6)?2

6
故原不等式为:
f(x?3)?f()?f(36),
即f[x(x+ 3)]<f(36),又f(x)在(0,
+∞)上为增函数,
1
x
?x?3?0
?
1153?3
?
故不等式等价于
?
?0< br>。
?0?x?
x2
?
?
?
0?x(x?3)?36
答案:(1)0 (2)
0?x?
153?3

2
点评:对于这种抽象函数问题,常利用赋值法解题。

例题3 作出函数f(x)=
x?2x?1?
单调区间。
思路导航:由于所给的函数是两个被 开方数和的形式,而被开方数恰能写成完全平方的
形式,因此可先去掉根号,转化成分段函数的形式,再 作图写出单调区间。
原函数可化为
16 22
2
x
2
?2x?1
的图象,并指出函数f(x)的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
?2x,
?
f(x)
x
2
?
2
x?
1
?x
2
?
2
x?
1
1-1
?
2,
?
2x,
?
答案: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x??1,
?1?x?1,

x?1.

所以函数的递减区间是(-∞,-1],函数的递增区间是[1,+∞)。
点评:若 所给的函数解析式较为复杂,可先化简函数解析式,作出草图,再根据函数的
定义域和图象的直观性写出 单调区间。去绝对值的关键是令每一个绝对值等于0,找到分界
点,再讨论去绝对值。

(答题时间:15分钟)
1. 设f(x)、g(x)都是单调函数,有如下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为( )
①若f(x)单调递增,g(x)单调递增,则f(x)-g(x)单调递增 ②若f(x)单调

递增,g(x)单调递减,则f(x)-g(x)单调递增 ③若f(x)单调递减,g(x)单调递
增,则f(x)-g(x)单调递减 ④若f(x)单调递减,g(x)单调递减,则f(x)-g(x)
单调递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已知函数f(x)在[-2,3]上单调,且f(-2)·f(3)<0,则方程f(x)=0在 [-
2,3]内( )
A. 至少有一实根 B. 至多有一实根 C. 没有实根 D. 必有唯一实根
3. 设函数f(x)是(-∞,+∞)上的减函数,则( )
A. f(a)>f(2a) B. f(a
2
C. f(a
2
2
+1)4. f(x)是定义在R上的增函数,有下列函 数:①[f(x)]
2
是增函数;②
数;③-f(x)是减函数;④(x)|是增函数 。其中错误的结论是。
5. 已知函数f(x)
2
在(-∞,-1)上递减,在[- 1,+∞]上递增,则f(x)在[-2,
2]上的值域为。
6. 函数
1
是减函
f(x)
1?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1?x
7. 用定义证明-x
3
+1在(-∞,+∞)是递减函数。
8. 求函数2x-1-
13?4x
的最大值。
17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1. C 解析:由函数单调性定义可得:②③正确,也可举反例否定①④命题。
2. D 解析:由于f(x )在[-2,3]上单调,又f(-2)·f(3)<0,∴(x)在[-2,
3]上必与x轴有一交点 ,如下图。故选D。
3. D 解析:∵a
2
+1-(a-
∴a
2
+1>a。
1
2
3

+>0,
2
4

∵f(x)在(-∞,+∞)上为减函数,
∴f(a
2
+1)4. ①②④
解析: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判断。
5. [-1,8]
解析:由条件知:-
m
=-1,∴2。
2

∴f(x)
2
+2x,∴-1,(2)=8。

6. (-∞,-1)和(-1,+∞)
解析:解
1?x2
-1+,可得单调递减区间是(-∞,-1)和(-1,+∞)。
1?xx?1
7. 证明:设x
1
2
∈R,则Δ
2
-x
1
>0,
Δ(x
2
)-f(x
1
)=(-x
2
3
+1)-(-x
1
3
+1)

1
3
-x
2
3
=(x
1
-x
2
)(x
1
2
1
x
22
2

=(x
1
-x
2
)[(x
1
+
x
2
2
3
2

2
]。
4
2
∵x
1
-x
2
=-Δx<0,
18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3
x
2
2

≥0,x
2
2
≥0且x
1
≠x< br>2

4
2
3
x
∴(x
1
+
2

2
2
2
>0,
4
2
(x
1
+
∴Δy<0,即函数f(x)=-x
3
+1在(-∞,+∞)上是递减函数。
13? t
2
13?t
2
t
2
111
2
8. 解法一:∵令
13?4x
(t≥0),则
,∴-1----(1)
+6。 < br>44
2
22
1
(1)
2
+6在[0,+∞]上为减函 数,
2
11
∴当0时,y有最大值

2
13
解法二:函数的定义域为(-∞,)。
4
1313
∵2x-1在(-∞,
)上递增,
13?4x
在(-∞,)上递减,
44
13
∴2x-1-
13?4x
在(-∞,
)上为增函数。
4
1311
∴当时,y有最大值。
42
∵t≥0,∴-

函数的奇偶性



偶函数
性 质
图象关于y轴对称;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定义域关于原
奇函数
注意:
在公共定义域内,
(1)奇函数与奇函数之积是偶函数;
(2)奇函数与偶函数之积是奇函数;
(3)偶函数与偶函数之积是偶函数;
(4)奇函数与奇函数的和(差)是奇函数;
(5)偶函数与偶函数的和(差)是偶函数。
点对称;定义域中有零,则其图象
必过原点,即f(0)=0。
定 义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都有f(-x)(x),那么函数f(x)就叫
偶函数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都有f(-x)=-f(x),那么函 数f(x)
就叫奇函数
19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例题1 已知f(x)是偶函数 ,且在(0,+∞)上是减函数,判断f(x)在(-∞,0)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加以证明。
思路导航:利用函数奇偶性及图象特征比较容易对函数单调性进行判断,但是证明单调
性必须用 定义证明。
答案:f(x)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
设x
1
2
<0,-x
1
>-x
2
>0,
∴f(-x
1
2
)。
由于f(x)是偶函数 ,因此f(-x
1
)(x
1
),f(-x
2
)(x
2
)。
∴f(x
1
2
),即f(x)在(-∞ ,0)上是增函数。
点评:利用函数的奇偶性研究关于原点对称区间上的问题,需特别注意求解哪个区 间的
问题,就设哪个区间的变量,然后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转到已知区间上去,进而利用已知去解
决问题。

例题2 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1-x) ,求当x≥0时,
函数f(x)的解析式。
思路导航:将x<0时f(x)的解析式转化到x>0的区间上,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由于 f(x)是奇函数,当x>0时,f(x)=-f(x)=-{(-x)[1-(-x)]}(1);
当0时,f(0)=-f(0),即f(0)=0。
∴当x≥0时,f(x)(1)。
答案:当x≥0时,f(x)(1)
点评:判断分段函数的奇偶性时,应对x在各个区间上分 别讨论,由x的取值范围确定
相应的函数表达式,最后要综合得出在定义域内总有f(-x)(x)或f (-x)=-f(x),从
而判定其奇偶性。

例题3 设f(x)在R上是偶函 数,在区间(-∞,0)上递增,且有f(2a
2
1)<f(3a
2
-2a+ 1),求a的取值范围。
思路导航:要求a的取值范围,就要列关于a的不等式(组),因而利用函数 的单调性、
奇偶性化“抽象的不等式”为“具体的代数式”是关键。
答案:由f(x)在R上 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递增知f(x)在(0,+∞)上递
减。
∵2a
2
1=2(
1
2
7
1
2

+
>0, 3a
2
-2a+1=3(a-)
2
+
>0,
3
483
且f(2a
2
-2a+1)<f(3a
2
-2a+1),
∴2a
2
1>3a
2
-2a+1,
即a
2
-3a<0。
解得0<a<3。
点评:该例题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偶函数的对称性,一侧递增,一侧递减。


20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复合函数的性质与构成它的函数的性质密切相关,其规律可列表如下:
(1)若函数f(x) 、g(x)、f[g(x)]的定义域都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那么由(x),(u)
的奇偶性得到[g( x)]的奇偶性的规律如下:
函数
(x)
(u)
[g(x)]
奇函数
奇函数
奇函数
奇函数
偶函数
偶函数
奇偶性
偶函数
奇函数
偶函数
偶函数
偶函数
偶函数
即当且仅当(x)和(u)都是奇函数时,复合函数[g(x)]是奇函数。
(2)若函数(x)在区间[a,b]上是单调函数,函数(u)在[g(a),g(b)]或[g
( b),g(a)]上也是单调函数,那么复合函数[g(x)]在区间[a,b]上是单调函数,其
单调 性规律如下:
函数
(x)
(u)
[g(x)]

增函数
增函数
增函数
增函数
减函数
减函数
单调性
减函数
增函数
减函数
减函数
减函数
增函数
即当(x),(u)增减性相同时,[g(x)]为增函数;增减性相反时,[g(x)]为减函数。
(答题时间:15分钟)
1. 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①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函数一定为奇函数
②奇函数的图象一定过原点
③偶函数的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
④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一定为偶函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 已知f(x)=x
7

5
+-5,且f(-3)=5,则f(3)=( )
A. -15 B. 15
C. 10 D. -10
3. 已知偶函数(fx)在区间[0,+∞)单调递增,则满足(f2x-1)<的x取值范围是( )
A. B.
C. ` D.
4. 若f(x )=
2
++c(a≠0)为偶函数,则g(x)=
3

2
+ 的奇偶性为。
5. 已知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且f(x)+g(x)=x
2
+x-2,求f(x),g(x)
的表达式。
6. 函数f(x)=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求函数f(x)的解析式。
7. 定义在( -1,1)上的奇函数f(x)是减函数,且f(1-a)+f(1-a
2
)<0,求实数a< br>的取值范围。



21 22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
1. D
交,故③错。
2. A

解析:f(x)=为奇函数,其图象不过原点,故②错;y=为偶函数, 其图象与y轴不相
解析:解法1:f(-3)=(-3)
7
+a(-3)
5< br>+(-3)b-5=-(3
7
+a·3
5
+3b-5)
-10 =-f(3)-10=5,
∴f(3)=-15.
解法2:设g(x)=x
7

5
+,则g(x)为奇函数,
∵f(-3)=g(-3)-5=-g(3)-5=5,
∴g(3)=-10,∴f(3)=g(3)-5=-15.
3. A
解析:由题意得|2x-1|<,-<2x-1<
<2x<,4. 奇函数
解析:由f(x)=
2
++c(a≠0)为偶函数得b=0, 因此g(x)=
3
+,∴g(-x)=-
g(x),
∴g(x)是奇函数。
5. f(x)=x
2
-2,g(x)=x.
解析:f(-x)+g(-x )=x
2
-x-2,由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得,f(x)
-g(x) =x
2
-x-2
又f(x)+g(x)=x
2
+x-2,两式联立得:
f(x)=x
2
-2,g(x)=x。
6. f(x)=。
解析:因为f(x)是奇函数且定义域为(-1,1),
所以f(0)=0,即b=0.
又=,所以=,
所以a=1,所以f(x)=。
7. {0解析:由f(1-a)+f(1-a
2
)<0及f(x)为奇函数得,f(1-a)2
-1),
∵f(x)在(-1,1)上单调减,
∴ 解得0故a的取值范围是{022 22

高中数学有关三角函数的所有公式-教资高中数学真题及答案


征兵高中数学心理测试-高中数学 选修课考不考


高中数学面试这3真题-高中数学圆锥曲线 百度网盘


广东高中数学那个教材-高中数学必修四课后题答案84


浙江初高中数学衔接资料-天津高中数学名师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数学真题-sima高中数学教学视频


高中数学算法do-初高中数学视频教学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高中数学文化课堂教学设计



本文更新与2020-09-14 17: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4662.html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