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05:23
tags:高中数学知识点

国家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函数知识模块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表示自然数集,或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
R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与集合M的关系是,或者,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x具有的性质},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7)已知集合A有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个真 子集,它有
个非空子集,它有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概念
①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数x,在
集合B中都有 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
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 A到B的一个函数,记作.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
①设a,b是两个实数,且,满足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b];满足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b);满足,或的实数x的集
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b) ,(a,b];满足的x实b数x的集合分
别记做








注意:对于集合与区间(a,b),前者a可以大于或等于b,而后者必须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①f(x)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②f(x)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
③f(x)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中,. 2
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⑦若f(x)是由有限个基本初 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
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
⑧对 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x)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解出.
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 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
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 值域,其实
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
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
定函 数的值域或最值.
③判别式法:若函数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的关于x的二次方程
,则在时 ,由于x,y为实数,故必须有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
题转化为三角 函数的最值问题.
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

【1.2.2】函数的表示法
(5)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
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
系. (6)映射的概念
①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 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B的映射,记作.
②给定一个集合A到集合B的映 射,且.如果元素a和元素b对应,那么我们
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函数的单调性





























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 ③对于复合函数
,令,若





)为增,为增,则





x)]为增;若





)为减,为减,则





g(x)]为增;若为增,为减,则为减;若为减,为增,
则)]为减.
a(2)打“√”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x
f(x)分别在、上为增函数,分别
o







x
在[、上为减函数.
(3)最大(小)值定义
①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
(1)对于任意的,都有; M满足:
(2)存在,使得.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f





(x) 的
最大值,记作.
②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 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都
有;(2)存在,使得.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f(x)的最小值 ,记作

【1.3.2】奇偶性
(4)函数的奇偶性



②若函数f(x)为奇函数,且在处有定义,则.
③奇函数在y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
④在公共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
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
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幂函数、三角函数等
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
①平移变换
左移h个单位
右移|h|个单位上移k个单位
下移|k|个单位
②伸缩变换
伸缩缩

③对称变换









y轴x轴
直线原点
去掉y轴左边图象保留y轴右边图象,
并作其关于y轴对称图象
保留x轴上方图象将x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
(2)识图
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 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
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 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
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
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
①如果,且,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当n
是奇数时,a的n





n是偶数时,正数a的正的n次方





负的n





次方根用符号0的n次方根是0;负数a没有n次方根.





叫做根式,这里n叫做根指数,a叫做被开方数.当n为奇数时,a为任意实数;当n为偶< /p>



数时,.





③根式的性质:;当n





为奇数时,;当n为偶数时,











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倒数,指数取相反


数.
(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且.0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
②③





〖2.2〗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1)对数的定义
①若且,则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其中a叫做底数,
N叫做真数.
②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

,,.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lg常用对数:即log10N;自然对数:即olnN,lgN,
e
N(其中).
(4)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那么
②减法:①加法:
M
N
③数乘:④⑤


n

⑥换底公式:
logbN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C,从式子中解出x,得式
子.如果对于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 ,通过式子,x在A中都有唯一确定
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表示x是y的函数,函数叫做函数的反函数,记作,习惯上改写成.
(7)反函数的求法
①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②从原函数式中反解出;
③将x改写成,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
(8)反函数的性质
①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
③若P(a,b)在原函数的图象上,则P’(b,a)在反函数的
图象上.
④一般地,函数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
〖2.3〗幂函数
(1)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是常数.


(3)幂函数的性质
①图象分布:幂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二、三象限,第四象 限无图象.幂函数是偶函数时,
图象分布在第一、二象限(图象关于y轴对称);是奇函数时,图象分布 在第一、三象限(图象
关于原点对称);是非奇非偶函数时,图象只分布在第一象限.
②过定点:所有的幂函数在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1,1). ③单调性:如果
,则 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上为增函数.如果,则幂函数的图象
在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 限接近x轴与y轴.
④奇偶性:当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为偶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当
(其中p,q互质,p和),若p为奇数q为奇数时,则是奇函pq
数,若p为奇数q为偶数时,则是偶函数,若p为偶数q为奇数时,则是非奇非
偶函数. qpqp
⑤图象特征:幂函数,当时,若,其图象在直线下
方,若,其图象在直线上方,当时 ,若,其图象在直线上方,
若,其图象在直线下方.

〖补充知识〗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②顶点式:③两根



式:(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①已知三个点坐标时,宜用一般式.
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
③若已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且横线坐标已知时,选用两根式求f(x)更方便.
(3)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①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
. 顶点坐标是
②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上递减,在上递增,2a2a
当时,;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
上递增,在上递减,当时,. 4a2a2a
③二次函数当时,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M1(x1,0),M2(x. |a|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二次函数中的重要2a
①k<称轴位置:








②x1≤x2<











③x






1<k<<0






④k1<x1≤x2<










⑤有且仅有一个根x1(或x2)满足k1<x1(或x2)<
或f(k2)=0这两种情况是否也符合














⑥k1<x1<k2≤p1<x2<此结论可直接由⑤推出.
(5)二次函数在闭区间[p,q]上的最值

1
设f(x)在区间[p,q]上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m,令.
2
(Ⅰ)当时(开口向上) bbb
①若,则p) ②若,则③若

,并同时考虑f(k1)=0



,则











x x

















p










2a) bb







) ③若,p) ②若p2a2ax
x
x







x
f
x
x
f



①若
,则②,则. 2a2a
x
f

x
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x叫做函数
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
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
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
点的求法: 求函数的零点:
1 (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
2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
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二次
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一个
交点,二次函数有一 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高中数学 必修2知识点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 三视图: 正视图:
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2).平行于y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z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
2 圆柱的表面积 3 圆锥的表面积

2224 圆台的表面积球的表面积
(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 底 2锥体的体积

143台体的体积 上上S下下球体的体积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D 2.1.1
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A 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
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
(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 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
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 表示,如平面AC、平面ABCD等。
3 三个公理: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B∈α L A∈α
B∈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C ?
? 使A∈α、B∈α、C∈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 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
直线。
C B





符号表示为:P∈α∩β =>α∩β=L,且P∈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α来表示
a α a∩α=A a∥α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α
b β∥α
a∥b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 β∥b
α∩β= 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α∥β
α∩γ∥b
β∩γ= 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定义
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 ,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
唯一公共点P叫 做垂足。
α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





面垂直。
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
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
化的数学思想。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A
梭β






2α-l-β或α-AB-β
3、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3.3 — 2.3.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3.1倾斜角和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 取x轴作为基准, 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
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α= 0°.
2、 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0°≤α<18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3、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
k = tanα
?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
在. 由此可知, 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 4、 直线的斜率公式:



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 斜率:
斜率公式: k=y2-y1x2-x1 3.1.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 相等;反之,如果它们
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

注意: 上面的等价是在 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
并不成立.即如果k1=k2, 那么一定有L1∥L2
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 ,如果它们
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 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l经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为(0,b)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x1,x2),P2(x2,y2)其中、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已知两点P1
y-y1y-y2=x-x1x-x2 2、直线的截距点为A(a,0),
式方程:已知直线l与x轴的交与y轴的交点为B(0,b),其中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B不同时为0)



2、各种直线方程之间的互化。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3.3.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1、给出例题:两直线交点坐标
L1 :3x+4y-2=0 L1:2x+y +2=0

解:解方程组 得 x=-2,y=2

所以两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与L2的交点坐标为M(-2,2)
点间距离
点P(x0,y0)到直线的距离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2
2

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l1和l2的一般式方程为l1:,
l2:,则l1与l2的距离为



2
2

第四章
4.1.1 圆的标准方程
圆与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为A(a,b),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
2、点M(x0,y0)与圆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点在圆外 (2),点在圆上 (3)
,点在圆圆的一般方程
1、圆的一般方程:、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
(1)①x2和y2的系数相同,不等于0. ②没有xy这样的二次项. (2)圆的一般方程中有三
个特定的系数D、E、F,因之只要求出这三个系数,圆的方程就确定了.








(3)、 与圆的标准方程相比较,它是一种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数特征明显,圆的标准方
程则指出了圆心坐标 与半径大小,几何特征较明显。
4.2.1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l:,圆C:,圆的半径为r,圆 心到
直线的距离为d,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22
点:
(1)当时,直线l与圆C相离;(2)当时,直线l与圆C相切;
(3)当时,直线l与圆C相交;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l,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时,圆C1与圆C2相离;(2)当时,圆C1与圆C2外切;
(3)当时,圆C1与圆C2相交;
(4)当时,圆C1与圆C2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 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
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将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1、点M对应着唯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x,y,z),x、y、 z分别是P、Q、R在x、y、z轴上的
坐标








2、有序实数组(x,y,z),对应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
3、空间中任意点M的坐标都可以用有序实数组(x,y,z)来表示,该数组叫做点M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M(x,y,z),x叫做点M的横坐标,y叫做点M的纵坐标,z叫做点M
的竖坐标。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空间中任意一点P1(x1,y1,z1)到点P2(x2,y2,z2)之间的距离公式






222



高中数学 必修3知识点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1 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 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
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 限步之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 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
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 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
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
大多数流程 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 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
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 果。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 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
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 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
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
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
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 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
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 。一







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 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
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 结构中一定包含
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1)、一类是 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
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 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
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 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2)、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 ,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
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 为止,
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当型





直结





型循环结构
















1。2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
是同 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1.2.1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输入语句
(1)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2)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3)“提示 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
信息,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4)输入语句要求输 入的值只能是具体
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5)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 若输入多
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2、输出语句



(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2)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3)“提示
图2
分析:在IF—THEN—ELSE语句中,“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1”表示 满足条件时执行
的操作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 条件
符合,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1;





若条件不符合,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2。
3、IF—THEN语句



IF—THEN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3
















注意:“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表示满足执行的操作IF表 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
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边的 语句,若条件
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它语句。





1.2.3循环语句
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 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
也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 结构。即WHILE语句和UNTIL语
句。








1、WHILE语句






(1)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2)当计算机遇到WHILE 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WHILE与
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 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
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 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D
语句后,接着执行WEND之后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有时也 称为“前测试型”循环。
2、UNTIL语句
(1)UNTIL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2)直到型循环又称为“后测试型”循环,从执行该语句时,先执行 一次循环体,然后进行
条件的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继


续返回执行 循环体,然后再进行条件的判断,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满足时,
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到L OOP UNTIL语句后执行其他语句,是先执行循环体后进行条件判
断的循环语句。
分析: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的区别:(先由学生讨论再归纳)
(1) 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
在WHILE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 ,在UNTIL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
行循环
1.3.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1、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1):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
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
和一个余数
数R0R1R0S0和一个余数R0;(2):若R0=S1≠0,则用除数n除 以余数R0得到一个商;(3):
若R1R1=0,则S2R1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2R1≠0 ,则用除除以余数得到一个商和
一个余数;?? 依次计算直至Rn=0,此时所得到的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2、更相减损术
我国早期也 有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在《九章算术》中有更相减损术
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可 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
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翻 译为:(1):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



行第二步。(2):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
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例2 用更相减损术求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
分析:(略)
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 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
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 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
较明显。
(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
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



1.3.2秦九韶算法与排序 1、秦九韶算法概念:
f(x)=anxn+an-1xn-1+?.+a1x+a0求值问题
f(x)=anxn+an-1xn-1+?.+a1x+a0=( =(( anxn-2+an-1xn-3+?.+a2)x+a1)x+a0

anxn-1+an-1xn-2+?.+a1)x+a0
=......=(...( anx+an-1)x+an-2)x+...+a1)x+a0
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 v3=v2x+an-3 ...... vn=vn-1x+a0
这样,把n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成求n个一次多项式的值的问题。 2、两种排序方法:
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基本思想:插入排序的思想 就是读一个,排一个。将第1个数放入数组的第1个元素中,以
后读入的数与已存入数组的数进行比较, 确定它在从大到小的排列中应处的位置.将该位置
以及以后的元素向后推移一个位置,将读入的新数填入 空出的位置中.(由于算法简单,可
以举例说明) 2、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依次比较相邻的 两个数,把大的放前面,小的放后面.即首先比较第1个数和第2个
数,大数放前,小数放后.然后比较 第2个数和第3个数......直到比较最后两个数.第一趟结束,
最小的一定沉到最后.重复上过程 ,仍从第1个数开始,到最后第2个数...... 由于在排序过程中
总是大数往前,小数往后,相当气泡上升,所以叫冒泡排序. 1.3.3进位制
1、概念: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用有限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可使用数
字符 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n,即可称n进位制,简称n进制。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
通常使用10个 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对于任何一个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
示。比如:十进数57,可 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
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 值都是一样的。
一般地,若k是一个大于一的整数,那么以k为基数的k进制可以表示为:




而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脚加注来表示,如111001(2)表示二进制
数,34(5)表示5进制数
第二章 统计
2.1.1简单随机抽样



1.总体和样本
在统计学中 ,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
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
部分:,






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
机 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
单位完全独立, 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
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 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1)抽签法;?随机数表法;?计算机模拟法;?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
许误差范围;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
(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
(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
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5.随机数表法:
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 ,








2.1.2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 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
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 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
相关的规则分布。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 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
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 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2.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 样方法之一。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
实施也比较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标相关 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
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计精度。
2.1.3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 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
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 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
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
1.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2.先以 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
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 本。
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
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
(1)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
量。
(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分层的比例问题:
(1)按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占总体单位 数目的比重来抽取子
样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有的层次在总体中的比重太小, 其样本量就会非常少,此时采用
该方法,主要是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子总体进行专门研究或进行相互比较。 如果要用样本资料
推断总体时,则需要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调整样本中各层的比例,使数 据恢
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本均值:
22、.样本标准差:)2
n
3.用样本估计总体时,如果抽样的方法比较合理, 那么样本可以反映总体的信息,但从样
本得到的信息会有偏差。在随机抽样中,这种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们用样本数据得到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并不是总体的真
正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而 只是一个估计,但这种估计是合理的,特别是当样本量很大时,
它们确实反映了总体的信息。
4.(1)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共同的常数,标准差不变
(2)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乘以一个共同的常数k,标准差变为原来的k倍
(3)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标准差的影响,区间的应用;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中的科学道理
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概念:
(1)回归直线方程
(2)回归系数
2.最小二乘法



3.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
(1)描述两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用直线回归方程即可定量描述两个
变量间依存的数量关系
(2)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把预报因子(即自变量x)代入回归方程
对预报量(即因变量Y)进行估计,即可得到个体Y值的容许区间。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控制规定Y值的变化,通过控制x的范围来
实现统计控制的目标。如已经得到了空气中NO2的浓度和汽车流量
间的回归方程,即可通过控制汽车流量来控制空气中NO2的浓度。
4.应用直线回归的注意事项
(1)做回归分析要有实际意义;
(2)回归分析前,最好先作出散点图;
(3)回归直线不要外延。
第三章 概 率
3.1.1 —3.1.2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
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
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
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
nA
A出现的比例fn(A)=n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
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
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
nA
验总次数n的比值n,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



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
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
这个事件的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2)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3)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
立事件;
(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A
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
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
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
有P(A)=1—P(B);
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 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
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发生 且事件B不发生;(2)事件A不发
生且事件B发生;(3)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 指事件A 与事件B有
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1)事件A发生B不发生;(2)事件B发 生事件A不
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3.2.1 —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1、(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
(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
①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
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②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利用公式P(A)=总的基本事件个数


3.3.1—3.3.2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
1、基本概念:
(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
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构成事件A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P(A)=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2) 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
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高中数学 必修4知识点
第一章 三角函数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
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
限,则称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为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3、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4、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
5、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角所对弧的长为l,则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
、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



7、若扇形的圆心角为为弧度制,半径为r,弧长为l,周长为C,面积为S,
11则,,.





22
8、设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的 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是,它与原点yxy,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 正
弦为正,
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
10、三角函数线:,,.
11、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距离是,则

12、函数的诱导公式:









名称不

变,
,.,
口诀:正弦与余弦互换,符号看象限.
13、①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得到函数的图象;
再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1

倍( 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
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 变),得到函数
的图象.






看象





口诀
限.
:函










②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不变),得到函数
1

倍(纵坐标
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
个单 < br>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
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 变),得到函数
的图象.
14、函数的性质: ①振幅:;②周期:相:

函数,当1时,取得最小值为ymin ;当时,取得最
大值为ymax,则

,,. 222


;③频率:

;④相位:;⑤初




















16、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有向线段的三
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
向量.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17、向量加法运算:
?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
?三角形不等式:

?运算性质:①交换律:;
②结合律:;③.
,?坐标运算:设,则
18、向量减法运算:
?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坐标运算:设,,则.
设、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
19、向量数乘运算:

?实数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
①;

②当时,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时,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

反;当时,.

?运算律:①;②;③


?坐标运算:设,则.







20、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b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使



设,,其中,则当且仅当时,向量a、
共线.


2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

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不共
线的向量e1、e2作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2、分点坐标公式:设点是线段上的一点,、的坐标分别是,


,1,当时,点的坐标是.(当
时,就为中点公式。)
2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


?性质:设a和b都是非零向量,则①.②当a与b同向时,







;当a与b反向时,;或.③





?运算律:①;②;③.


?坐标运算:设两个非零向量,,则.











设a、b都是非零向量,,,是a与b的夹角,
,则,或设,,则









ab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24、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
;?







?
25、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


升幂公式

22

,. 降幂公式
22 ?




. 2

万能公式:
; ?
; ?


?






22
半角公式:26、


2222











(后两个不用判断符号,更加好用)
27、合一变形把两个三角函数的和或差化为“一个三角函数,一个角,一次方”的






形式。,其中

28、 三角变换是运算化简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变换,提高三角变换能力,要学会创设条件,
灵活运用三角公式 ,掌握运算,化简的方法和技能.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如下:
(1)角的变换:在三角化简,求值,证明中,表达式中往往出现较多的相异角,
可根据角与 角之间的和差,倍半,互补,互余的关系,运用角的变换,沟通条件与结论中角
的差异,使问题获解,对 角的变形如:
①是的二倍;是的二倍;是的二倍;是的二倍;
②;问:;212ooooo

③;④


; ;等等 44
(2)函数名称变换:三角变形中,常常需要变函数名称为同名函数。如在三角
函数中正余弦是基础,通常化切为弦,变异名为同名。
函数值,例如常数“1”的代换变形有: ⑤




(4)幂的变换:降幂是三角变换时常用方法,对次数较高的三角函数式,一般
采用降幂处理的方法。常用降幂公式有: ; 。降幂并非
绝对,有时需要升幂,如对无理式常用升幂化为有理式,常用升幂公式
有: ; ;
变形应用。
如:; _____________;
;;
;;



; ;
;(其中
;)

(6)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运算通常从:“角、名、形、幂”四方面入手;
基本规则是:见切化弦,异角化同角,复角化单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
低次,无理化有理,特殊值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互化。 如:


高中数学 必修5知识点
(一)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在中,a、b、c分别为角、、C的对边,,则有

(R为的外接圆的半径)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 ②,,
;③; 2R2R2R

222
2223、三角形面积公式:、余弦定理:在中,有
,推论:
(二)数列:
1.数列的有关概念:
(1) 数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数列是有序的。数列是定义在自
然数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上的函数。
(2)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这个公式即是该数列的通项公式。如。
(3) 递推公式: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an与他的
前一项an-1(或前几项)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即是该数
列的递推公式。
如。
2.数列的表示方法:





(1) 列举法:如1,3,5,7,9,? (2)图象法:用(n, an)孤立
点表示。
(3) 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 (4)递推法:用递推公式表示。
3.数列的分类:
常数列
有穷数列
按项数递增数列
按单调性无穷数列递减数列
摆动数列

4.数列{an}及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



















1、;;.
2、不等式的性质: ①; ②; ③;
④,;⑤; ⑥
; ⑦; ⑧

小结:代数式的大小比较或证明通常用作差比较法:作差、化积(商)、判断、结论。
在字母比较的选择或填空题中,常采用特值法验证。 3、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1)化成标准式:;(2)求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3)画出
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 (4)根据不等号方向取出相应的解集。
线性规划问题:
1.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可行解、最优解





2.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解线性
规划实际问题的步骤: (1)将数据列成表格;(2)列出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3)根 据求
最值方法:①画:画可行域;②移:移与目标函数一致的平行直线;③求:求最值点坐标;
④答;求最值; (4)验证。 两类主要的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
①-----直线的截距;② -----两点的距离或圆的半径;
、均值定理: 若,,






; .

a,





b即

称为正数a、b





a、b的几何平均数. 2
5、均值定理的应用:设x、y都为正数,则有
s2
?若(和为定值),则当时,积xy取得最大值.
4
?若(积为定值),则当时,和





y取得最小值
选修1-1,1-2知识点
第一部分 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的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
的结论. 3、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若,则逆
否命题:“若,则、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则p是q的
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
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且(and) :命题形式;?或(or):命题形式; ?非(not):
命题形式








7、?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全称命题p的否定:。 ?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
用表示; 特称命题p:; 特称命题p的否定:;

第二部分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





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 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称为
双曲线.即:。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4











56、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F称为抛
物线的焦 点,定直线l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7


8抛物线的“通径”,即. 9、焦半径公式:
p
; 2p
若点在抛物线上,焦点为F,则;
2
若点在抛物线上,焦点为F,则

第三部分 导数及其应用
1、函数从x1到x2的平均变化率:


2、导数定义: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


3、函数在点x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处的切线的斜率.
4、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在点

①;②; ③;④; ⑤;⑥
; ⑦、导数运算法则:

11
;⑧












6、在某个区间复数
1.概念:
(1) z=a+bi∈∈;
(2) z=a+bi是虚数∈R);
(3) z=a+bi是纯虚数且b≠0(a,b∈+=0(z≠0);
且c=d(a,b,c,d∈R);
2.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设z1= a + bi , z2 = c + di (a,b,c,d∈R),
则:
(1) z 1±z2 = (a + b)± (c + d)i;
(2) z1.z2 = (a+bi)?(c+di)=(ac-bd)+ (ad+bc)i;

3.几个重要的结论:
;?
(2) i性质:T=4;;



1。 z
m
m
4.运算律:(1).共轭的性
质:?;?;?(

z1z
;? z2z2
6.模的性质:?;?;?
|
z1|z|
;?; z2|z2|

第五部分 统计案例
1.线性回归方程
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③线性
回归方程:(最小二乘法)
n




2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x,y)。


2.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




n
i

n


n

i


注:?r>0时,变量x,y正相关;r <0时,变量x,y负相关;
?①|r| 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r| 接近于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
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3.回归分析中回归效果的判定:
?总偏差平方和:?残差:;?残差平方和:
2




n

2
;?回归平方和:-;?相关指数
2


nn






注:①R2得知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则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②R2越接近于1,,则回归效果越好。
4.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
随机变量K2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关系越强,反之,越弱。

第六部分 推理与证明
一.推理: 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 ①归纳推理:由某类 食
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有个别
事 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注: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②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类似和其 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
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注:类比推理是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叫演绎注:演
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大前提--------- 已知的一般结论;?小前提---------
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 论--------- 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得出的判断。
二.证明 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 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又叫 顺推法或由因导果
法。
?分析法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 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
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 等),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分
析法。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 反证法
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反证法。

无学生高中数学讲课视频-经济数学和高中数学的区别


高中数学分期贷款-2017莆田高中数学质检


高中数学必修2全套说课稿-高中数学 函数周期性总结


高中数学排列公式讲解-高中数学教学视频-抽样方法


高中数学竞赛题及答案2018-高中数学选修思维导读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题带答案-高中数学难度图


高中数学关于离心率视频-高中数学 集合 测试题


高中数学数列公式怎么求-高中数学试题命题与成绩分析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05: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5866.html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