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07:45
tags:高中数学知识点

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大赛-高中数学都有哪些版本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
2
n

第二章 函数 1、求
y?f(x)
的反函数:解出
x?f
的定义域;
2、对数: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log
a
1?0
,③、底的对 数等于1:
log
a
?1
(y)

x,y
互换,写 出
y?f
?1
(x)
a?1


M?log
④、积的对数:
log
a
(MN)?log
幂的对数:
loga
aa
商的对数:
log
N

b?
nM
a
N
?log
a
M?log
a

N

M
n
?nlog
a
M

log
n
m
a
m
log
a
b

第三章 数列
1、数列的前n项和:
S
n
?a
1
?a
2
?a
3
???a
n
; 数列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
a< br>1
?S
1
(n?1)
a
n
?
?
?< br>S
n
?S
n?1
(n?2)

2、等差数列 :(1)、定义: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
数;
(2)、通项公式:
a
n
?a
1
?(n?1)d
(其中首项是
a
1
,公差是
d
;)
(3)、前n项和:1.
S
n
二次函数)
(4)、等差中项: < br>A

a

b
的等差中项:
A?
a?b
2
?
n(a
1
?a
n
)
2
?na
1
?
n(n?1)
2
d
(整理后是关于n的没有常数项的

2A?a?b
,三个数成等差常设:
a-d

a

a+d

3、等比数列:(1)、定义:等比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 同一个常数,

q?0
)。
n?1
(2)、通项公式:
a
n
?a
1
q
(其中:首项是
a
1
,公比是
q

(3)、前n项和:
S
n
na
1
, (q?1)
?
?
n
a
1
(1?q)

?< br>?
a
1
?a
n
q
?,(q?1)
?
1?q1?q
?
G
a
?
b
G
(4)、等比中项:
G

a

b
的等比中项:
中项有两个)
第四章 三角函数
81
1、弧度制:(1)、
0
?
,即< br>G
2
?ab
(或
G??ab
,等比
?
?弧度,1弧度
?(
180
?
)?5718
;弧长公式:
l?|
?
|r

?

??
'
角的弧度数)
2、三角函数 (1)、定义:


sin
?
?
y
r
  co s
?
?
x
r
 
 tan
?
?
y< br>x
  cot
?
?
x
y
  sec
?
?
r
x
  csc
?
?
r
y

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的角度
0?

?
的弧度
0

sin
?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5
?
6
180?

270?

360?

?

6
1

2
3

2
3

3
?

4
2

2
2

2
1

?

3
3

2
?

2
2
?

3
3

2
3
?

4
2

2
?
2

2
?1

si
?
n
co
?
s

?

0

?1

3
?

2
?1

2
?

0

1

1

1

2
?
?
3

2
3

3
0

1

cos
?

tan
?

1

2
3

0

?
1

2
0

0


?3

0


0

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si n
2
?
?cos
2
?
?1

ta
?
n?
nco
?
t?1

ta
?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正弦上为正;余弦右为正;正切一三为正
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公式五:
sin(180??
?
)?sin< br>?
cos(180??
?
)??cos
?
tan(180??
?
)??tan
?
sin(360??
?
)??sin?  
cos(360??
?
)?cos
?  

ta n(360??
?
)??tan
?
sin(180??
?
) ??sin
?
sin(?
?
)??sin
?

c os(180??
?
)??cos
?
tan(180??
?
)?tan
?

cos(?
?
)?cos
?
ta n(?
?
)??tan
?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S
(
?
?
?
)

sin(
??
?
)?sin
?
cos
?
?cos
?
sin
?
sin(
?
?
?
)?sin
?
cos
?
?cos
?
sin
?

C
(?
?
?
)

cos(a?
?
)?cos
?
cos
?
?sin
?
sin
?

C
(
?
?
?
)


S
(
?
?
?
)

cos(a?
?
)?co s
?
cos
?
?sin
?
sin
?
tan
?
?tan
?
T
(
?
?
?)

tan(
?
?
?
)?
tan
?
?tan
?

T
(
?
?
?
)

tan(
?
?
?
)?

1?tan
?tan
?
1?tan
?
tan
?
7、辅助角公式:asinx?bcosx?
?
a
2
?b
2
?
?
?
a
a
2
?b
2
sinx?
?

cosx
?
?
22
a?b
?
b
?a
2
?b
2
(sinx?cos
?
?cosx?sin
?< br>)?a
2
?b
2
?sin(x?
?
)







8、二倍角公式:(1)、
S
2
?

sin2
?
?2sin
?
cos
?


C
2
?

cos2
?
?cos
2
?
?sin
2
?


?1?2sin
2
?
?2cos
2
?
?1

T
2
?

ta2n
?
?
2ta
?
n
1?tan
?
2


(2)、降次公式:(多用于研究性质)

sin
?
cos
?
?
1
2
sin2
?

1
2
1
2

sin
2
?
?
1?cos2
?
2
1?cos2
?
2
??cos2
?
?


cos
?
?
2
?
1< br>2
cos2
?
?
1
2


9、三角函数:
函数
y?sinx

y?cosx

定义域
x?R

x?R

值域
[
-
1,1]
[
-
1,1]
值域
周期性
T?2
?

T?2
?

奇偶性
奇函数
?
?
偶函数
周期
递增区间
?
?

??2k
?
,?2k
?
?
2
?
2
??
递减区间
3
?
?
?
?

?2k
?
,?2k
?
??
22
??
?
(2k?1)
?
,2k
?
?

频率
1
T
?
2k
?,(2k?1)
?
?

图象
五点法
函数
y?Asin(
?
x?
?
)

定义域 振幅
A
1
2
A]
x?R

[
-
A,
T?
2
?
?

f??
?
2
?

1
2
相位 初相
?
x?
?

?

10、解三角形:(1)、三角形 的面积公式:
S
?
?
(2)
a
sinA
?
b
sinB
?
absinC?
1
2
acsinB?bcsi nA


c
sinC
2
2

?2R,边用 角表示:
2
2
2
2
2
定理:
a?2RsinA,  b?2RsinB,c?2Rsin

a?b?c?2bc?cosA
(3)、余弦定 理:
b?a?c?2ac?cosB
c
2

2
?a?b? 2abcosC?(a?b)?2ab(1?cocC)
2

cosA?
b< br>2

?c
2

2
?a
2
2bc< br>    
cosB?
?
a
2
?c
2
?b2ac
?
    
cosC?
?
a
2
?b2
?c
2

2ab
?
第五章、平面向量 1、坐标运 算:设
a?
?
x
1
,y
1
?
,b?
?
x
2
,y
2
?
,则
a?b?
?
x
1
?x
2
,y
1
?y
2
?


数与向量的积:λ
a?
?
?
x
1
, y
1
?
?
?
?
x
1
,
?
y
1
?
,数量积:
a?b?x
1
x
2
?y
1
y
2

(2)、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
,y
1
),(x
2
,y
2
),则
AB?
?
x
2
?x
1
,y
2
?y
1
?< br>.(终点
减起点)
|AB|?
22
22
2
(x1
?x
2
)?(y
1
?y
2
)
;向量
a
的模|
a
|:
|a|?a?a
?x?y

???
?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a?b?a?bcos
?
, 注意:
0?a?0

0?a?0

a?(?a)?0
??
????
????
(4)、向量
a?
?
x
1
,y
1
?
,b?
?
x
2
,y
2
?
的夹角
?
,则
cos
?
?
????x
1
x
2
?y
1
y
2
x
1< br>?y
1
??
22

2
x
2
?y
2
2
2、重要结论:(1)、两个向量平行:
ab?a?
?
b

(
?
?R)

ab?

x
1
y< br>2
?x
2
y
1
?0

????
??
(2)、两个非零向量垂直
a?b?a?b?0

a?b?x
1
x
2
?y
1
y
2
? 0

(3)、P分有向线段
P
1
P
2
的:设P(x,y) ,P
1
(x
1
,y
1
) ,P
2
(x
2
,y
2
) ,且
P
1
P?
?
PP
2

y x
1
?
?
x
2
?
x
1
?x< br>2
?
x?
x?
?
?
1?
?
?
2
则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
, 中点坐标公式
?
?
?
y?
y
1
?
?
y
2
?y?
y
1
?y
2
?
?
1?
?
2
?
?
2a
?a
a
第六章:不等式
1、 均值不等式:(1)、

a?b?2ab

ab?
(2)、a
>0,
b
>0;
a?b?2ab

ab?(
a?b
2
2
22
a
2
?b
2
2

x
)
一正、二定、三相等
?2a
2、解指数、对数不等式的方法:同底法,同时对数的真数大于0;
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
1、斜 率:
k?tan
?

k?(??,??)
;直线上两点
P
1
(x
1
,y
1
),P
2
(x
2
,y
2
)
,则斜率为< br>k?
y
2
?y
1
x
2
?x
1

2、直线方程:(1)、点斜式:
y?y
1
?k(x?x
1)
;(2)、斜截式:
y?kx?b

(3)、一般式:
Ax?By?C?0
(A、B不同时为0) 斜率
k??
A
B

y
轴截距为
?
A
1
A2
?
B
1
B
2
?
C
1
C2
C
B

l
1
l
2
?k
1< br>?k
2
且b
1
?b
2
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
l
1
l
2

时 ,

A
1
A
2
?B
1
B
2
?0?l
1
?l
2

直:
k
2
?k< br>1
1?k
2
k
1

k
1
?k
2
??1?l
1
?l
2

(2)、到角范围:
?
0,
?
?
到角公式 :
tan
?
?

k
1
、k
2
都存在,
1?k
1
k
2
?0


夹角范围:
(0,
?
2
]
夹角公式:
tan
?
?
k
2
?k
1
1?k
2
k
1

k
1
、k
2
都存在,
1?k
1
k
2
?0

(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d?
Ax
0
?By
0
?C
(直线方程必须化为一般式)
A
2
?B
2
6、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x? a)
2
?(y?b)
2
?r
2
,圆心为
C(a,b )
,半径为
r


(x?
2
2
D
2

)
2
2

?(y?

E
2< br>)

2

D
2

?E
4
2

x?y?Dx?Ey?F?0
22
(配方:
?
?4FD
2

E
2
2
2
表示一个以
( ?
D?E?4F?0
时,
,?)
为圆心,半径为
1
2
D
2
?E
2
?4F
的圆;
第八章:圆锥曲线 1 、椭圆标准方程:
222
x
a
?
y
b
2
2
?1(a?b?0)

a
2
半焦距:
c?a?b
, 离心率的范围:
0?e?1
,准线方程:
x??
?
x?acos
?
?
?
y?bsin
?
,参数方程:
c

x
a
2
2
2、双曲线标准方程:
e?1

?
y
b
2
2
?1,(a?0,b?0)
,半焦距:
c
2
?a?b
,离心率的范围:
22
准线方程:
x??e?2

a
2
,渐近线方程用
x
a
2
2
c
?
y
b
2
2
?0
求得:
y? ?
b
a
x
,等轴双曲线离心率
3、抛物线:
p
是焦 点到准线的距离
p?0
,离心率:
e?1

y
2
: 准线方程
x??
?2px
 
p
2
,0)

p
2
焦点坐标
(
p
2
,0)

y
2
:准线方程
x?
??2px
 
p
2
焦点坐标(?
x
2
?2py
:准线方程
y??
p
2)

p
2
焦点坐标
(0,
p
2
)
x
2
??2py
:准线方程
y?
p
2
焦点坐标
(0,?
?

A
3a

第九章 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
2222
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
l?a?b?c
;正方 体的对角线长
l?
2、两点的球面距离求法:球心角的弧度数乘以球半径,即
l??
?R

3、球的体积公式:
V?
4
3
?

A
A


O
O
A


B
?

? R
1
3
3
,球的表面积公式:
S ?4
? R
S
1
S
2
h
1
h
2< br>2
2
2

4、柱体
V?s?h
,锥体
V? s?h
,锥体截面积比:
?

B
?


第十章 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
1、排列:(1)、排列数公式:
A
n
m
=
n(n?1)?(n?m?1)
=
m?n
).0!=1
.(
n

m
∈N
*
,且
(n?m)!
n!
(3)、全排列:n
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 br>A
n
?n!
?n(n?1)(n?2)???3?2?1?n?(n?1)!< br>;
2、组合:
(1)、组合数公式:
C
=
m?n);
C
n
0
m
n
A
n
A
m< br>m
m
=
n(n?1)
?
(n?m?1)
1?2??
?m
=(
n

m
∈N
*
,且
m!?(n?m)!
n!
?1

(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C< br>n
m
=
C
n
n?m

C
n
m
+
C
n
m?1
=
C
n
m
?1

3、二项式定理 :(1)、定理:
(a?b)
n
?C
n
a
0n
?C
n
a
1n?1
b?C
na
2n?2
b?
?
?C
n
a
2rn?r
b?
?
?C
n
b

rnn
(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第
r
+1项):
T
r?1
?C
n
r
a
n?r
b
r
(r?0 ,1,2?,n)

各二项式系数和:C
n
+C
n
+C
n
+ C
n
+ C
n
+…+C
n
+…+C
n
=2 (表示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
集的个数)。
奇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偶数项二项式系数的 和:C
n
+C
n
+C
n
+ C
n
+…=C
n
+C
n
+C
n
+ C
n
+…
=2
n -1

第十一章:概率:
1、概率(范围):0≤P(A) ≤1(必然事件: P(A)=1,不可能事件: P(A)=0)
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P(A)?
m
n
02461357
01234rnn
.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A,B互斥: P(A+B)=P(A)+P(B);A、B对立:P(A)+ P(B)
=1
4、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 P(A)·P(B).
kkn?k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P
n
(k)?C
n
P(1?P).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配凑法-北京市高中数学课程架构与进度


高中数学最重要的定理-高中数学必修二证明


高中数学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教案-高中数学圆与直线位置


高中数学文科体积求法-常熟市高中数学教研员


高中数学学什么书-公务员考试高中数学题


高中数学培养目标-高中数学必修1第2章函数


辅导与训练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必修2基础题训练答案解析


西安高中数学老师张琳-2018年安徽高中数学文科考纲解读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07: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6166.html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