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必修2常用公式及结论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09:12
tags:高中数学必修二

高中数学回归直线方程是必修几-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官网6


高中数学必修2常用公式及结论
一、直线与圆 1、斜率的计算公式:k = tanα=
y
2
?y
1
(α ≠ 90°,x
1
≠x
2

x
2
?x
1
2、直线的方程(1)斜截式 y = k x + b,k存在 ;(2)点斜式 y – y
0
= k ( x – x
0
) ,k存在;
(3)两点式
y?y
1
x?x1
xy

x
1
?x
2
,y
1
?y
2
) ;4)截距式
??1

a?0,b?0
) < br>?
ab
y
2
?y
1
x
2
?x
1
(5)一般式
Ax?By?c?0(A,B不同时为0)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l
1
:y = k
1
x + b
1

l
2
:y = k
2
x + b
2

重合
平行
垂直
k
1
= k
2
且b
1
= b
2

k
1
= k
2
且b
1
≠ b
2

k
1
k
2
= – 1
l
1
: A
1
x + B
1
y + C
1
= 0
l
2
: A
2
x + B
2
y + C
2
= 0
A
1
BC
?
1
?
1

A
2
B
2
C
2
A
1
B
1
C
1

??
A
2
B
2
C
2
A
1
A
2
+ B
1
B
2
= 0
4、两点间距离公式:设P
1
( x
1
, y
1
) 、P
2
( x
2
, y
2
),则 | P
1
P
2
| =
5、点P ( x
0
, y
0
)到直线l

:A

x + B y + C = 0的距离:
d?
7、圆的方程

标准方程
圆的方程
x
2
+ y
2
= r
2

(x – a )
2
+ ( y – b )
2
= r
2

x
2
+ y
2
+D x + E y + F = 0
圆心
(0,0)
(a,b)
?
x
1
?x2
?
2
?
?
y
1
?y
2
?< br>2

2
Ax
0
?By
0
?C
A?B
2

半径
r
r
一般方程
?
DE
?
?
?,?
?

?
22< br>?
1
D
2
?E
2
?4F

2
8.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22

P(x
0
,y
0
)
与圆
(x?a)?(y?b)?r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若
d?(a?x
0
)
2
?(b?y
0
)
2


d?r?

P
在圆外;
d?r?

P
在圆上;
d?r?

P
在圆内.
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直线
Ax?By?C?0
与圆
(x?a)
2
?(y?b)
2
?r
2
的位置 关系有三种:
d?r?相离???0
;
d?r?相切???0
;
d ?r?相交???0
.
10.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
1
,O
2
,半径分别为r
1
,r
2

O
1
O
2
?d

d?r
1
?r
2
?外离?4条公切线
;
d?r
1
?r
2
?外切?3条公切线
;
r
1
?r
2
?d?r
1
?r
2
?相交?2条公切线
;
d?r
1
?r
2
?内切?1条公切线
;
0?d?r
1
?r
2
?内含?无公切线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 1 页 共 4 页


11.圆的切线方程
(1)已知圆
x
2
?y
2
?Dx?Ey?F?0

①若已知切点
(x
0
,y
0
)
在圆上,则切线只有 一条,其方程是
D(x
0
?x)E(y
0
?y)
??F?0
. < br>22
D(x
0
?x)E(y
0
?y)
??F?0表示过两个切点当
(x
0
,y
0
)
圆外时,
x
0
x?y
0
y?
22

x
0
x?y
0
y?
的切点弦方程.
②过圆外一点 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y?y
0
?k(x?x
0
)
,再利用相切 条件求k,这时必
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轴的切线.
③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y?kx?b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必有两条切线.
(2)已知圆
x
2
?y
2
?r
2
2
①过圆上的
P
0
(x
0
,y
0
)< br>点的切线方程为
x
0
x?y
0
y?r
;
2
②斜率为
k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
y?kx?r1?k

二、立体几何 (一)、线线平行判定定理: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
和这个平 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二)、线面平行判定定理
1、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三)、面面平行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四)、线线垂直判定定理: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五)、线面垂直判定定理
1、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2、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六)、面面垂直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七).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2)转化为二直线同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3)转化为线面平行;(4)转化为线面垂直;(5)转化为面面平行.
(八).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2)转化为线线平行;(3)转化为面面平行.
(九).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二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面平行;(3)转化为线面垂直.
(十).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相交垂直;(2)转化为线面垂直;(3)利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
(十一).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该直线与面内任一直线垂直;(2)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相交二直线垂直;
(3)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4)转化为该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行平面;
(十二).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P
(1)转化为判断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转化为线面垂直.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 2 页 共 4 页
A
D
B
O
C


三、空间几何体
(一)、正三棱锥的性质
1、底面是正三角形,若设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则有







正三角形


B
图形
A
O
D
外接圆半径 内切圆半径 面积
OA?
3
a

3
OD?
3
a

6
S?
3
2
a

4
2、正三棱锥的辅助线作法一般是:
作PO⊥底面ABC于O,则O为△ABC的中心,PO为棱锥的高,
取AB的中点D,连结PD、CD,则PD为三棱锥的斜高,CD为△ABC的AB边上的高,
且点O在CD上。∴△POD和△POC都是直角三角形,且∠POD =∠POC = 90°
(二)、正四棱锥的性质
1、底面是正方形,若设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有
P

图形 外接圆半径 内切圆半径 面积

正方形



O

A
B

OB =
2
a

2
OA =
a

2
S = a
2

D
C
O
A
B
E
2、正四棱锥的辅助线作法一般是:
作PO⊥底面ABCD于O,则O为正方形ABCD的中 心,PO为棱锥的高,取AB的中点E,连
结PE、OE、OA,则PE为四棱锥的斜高,点O在AC上 。∴△POE和△POA都是直角三角形,
且∠POE =∠POA = 90°
(三)、长方体
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平方和。
特殊地,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这个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3
a 。
(四)、正方体与球
1、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它的外接球半径为R
1
,它 的内切球半径为R
2
,则
3a?2R
1
,
a?2R
2






D
1

O
C
1

B
1

A
1

D
A
C
B
(五)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圆柱: 表面积:2π
R
+2πRh 体积:πR?h
2
2、圆锥: 表面积:πR?+πRL 体积: πR?h3 (L为母线长)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 3 页 共 4 页


3、圆台:表面积: )3
?
r
2
?
?
R
2
?
?(r?R)l
体积:V=πh(R?+Rr+r?
4、球:S
球面
= 4πR
2
V

=
4
πR
3
(其中R为球的半径)
3
5、正方体: a-边长, S=6a? ,V=a?
6、长方体 a-长 ,b-宽 ,c-高 S=2(ab+ac+bc) V=abc
7、棱柱:全面积=侧面积+2X底面积 V=Sh
8、棱锥: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V=Sh3
9、棱台:全面积=侧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
V?
1
(s
1
?s
1
?s
2
?s)
2
h

3
四、三视图 1.投影: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把在一 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平行投影按照投射方向是否正对着投
影面,可以分为斜投 影和正投影两种。
2、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投影图,这种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 正视图(也叫
主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投影图,这种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俯视 图;
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投影图,这种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侧视图(或左视图)
3、“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是画图和读图的重要依据.
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实线表示,不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虚线表示。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 4 页 共 4 页

走进高中数学新课程-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试卷及答案


内蒙古高中数学教材-高中数学甲种本 pdf


90年代高中数学必修-重庆高中数学竞赛老师


高中数学技巧论文-天津高中数学课本顺序理科


刘畅高中数学视百度云-高中数学必修五一遍过题


高中数学教研组上学期计划-天津市补高中数学哪好


高中数学课程规划百度文库-高中数学课学习的技能


如何教好数学高中数学-高中数学选修2-1几何知识点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09: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6338.html

高中数学必修2常用公式及结论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