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2019年高中数学必修2和必修5知识点总结.doc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10:31
tags:高中数学必修二

高中数学选择题怎么做-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
1、正弦定理:在
???C
中,
a< br>、
b

c
分别为角
?

?

C
的对边,
R

???C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
abc< br>???2R

sin?sin?sinC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
a?2Rsin?

b?2Rsin?

c?2RsinC
; < br>abc

sin??

sin??

sinC?
2R2R2R

a:b:c?sin?:sin?:sinC

a?b?cabc
???
④.
sin??sin??sinCsin?si n?sinC
111
3、三角形面积公式:
S
???C
?bcsin ??absinC?acsin?

222
4、余弦定理:在
???C中,有
a?b?c?2bccos?

b?a?c?2accos?

222222
c
2
?a
2
?b
2
?2ab cosC

b
2
?c
2
?a
2
a
2
?c
2
?b
2
a
2
?b
2
? c
2
5、余弦定理的推论:
cos??

cos??
cosC?

2bc2ab
2ac
6、设
a

b

c

???C
的角
?

?

C
的对边,则:①若
a?b?c
,则
C?90

②若
a?b?c
,则
C?90
;③若
a?b?c
,则C?90

7、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8、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9、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10、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11、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2、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3、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14、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5 、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
?
a
n
?
的第
n
项与 序号
n
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16、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
a
n
与它的前一项
a
n?1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
17、如 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 br>差数列的公差.
18、由三个数
a

?

b
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则
?
称为
a

b的等差中项.若
b?
222222
222
a?c
,则称
2
b

a

c
的等差中项.

1


19、若等差数列
?
a
n
?
的首项是
a
,公差是
d
,则
a
1
n
?a
1
?
?
n?1
?
d


a
n
?a
1
20、通项公式的变形:①
a
n
?a
m
?
?
n?m
?
d
;②
a
1
?a
n
?
?
n?1
?
d
;③
d?
n?1
a
n
?a
m
a
n
?a
1
?1
;⑤
d?

n?
n?m
d

21、若
?
a< br>n
?
是等差数列,且
m?n?p?q

m
、,则a
m
?a
n
n

p

q??
*


n

p

q??
*
),则
2a
n
?a
p
?a
q
;若
?
a< br>n
?
是等差数列,且
2n?p?q
?a
p
?a
q

n
?
a
1
?a
n
?
n< br>?
n?1
?
S?
S?na?d
. 22、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公式:①
n
;②
n1
2
2
S

a
n
?
S?S?nd
S?na?a
??
23、等差 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
2n
?
n??
?
,则
2n

nn?1
,且
偶奇
S

a< br>n?1
*

*
②若项数为
2n?1n??
,则S
2n?1
?
?
2n?1
?
a
n
,且
S

?S
??
a

?
n

S

n
(其中
S

?na
n

S

?
?
n?1
?
a
n
).
?
S

n?1
24、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 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
比数列的公比.
25 、在
a

b
中间插入一个数
G
,使
a
,< br>G

b
成等比数列,则
G
称为
a

b
的等比中项.若
G?ab
,则称
G

a

2
b
的等比中项.
26、若等比数列
?
a
n
?
的首项是
a
1
,公比是
q
,则
a
n
?a
1
q
n?1

n?m
27、通项公式的变形:①< br>a
n
?a
m
q
;②
a
1
?a
n
q
?
?
n?1
?
;③
q
n?1
a
n
n?m
a
n
q?
;④.
?
aa
1
m
*
28、若
?
a
n
?
是等比数列,且
m?n?p?q

m

n

p
q??
),则
a
m
?a
n
?a
p< br>?a
q
;若
?
a
n
?
是等比数列,且
2n?p?q
*

n

p

q??
), 则
a
n
2
?a
p
?a
q

?< br>na
1
?
q?1
?
?
29、等比数列
?a
n
?
的前
n
项和的公式:
S
n
?< br>?
a
1
?
1?q
n
?
a?aq

1n
?
?
q?1
?
?
1?q
?
1 ?q
30、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
2nn??
②< br>S
n?m

?
*
?
,则
S
S


?q

?S
n
?q
n
?S
m

2

< p>

S
n

S
2n
?S
n
,< br>S
3n
?S
2n
成等比数列.
31、
a?b?0? a?b

a?b?0?a?b

a?b?0?a?b

32、不等式的性质: ①
a?b?b?a
;②
a?b,b?c?a?c;③
a?b?a?c?b?c


a?b,c?0?ac?bc

a?b,c?0?ac?bc
;⑤
a?b,c?d?a?c?b?d


a?b?0,c?d?0?ac?bd
;⑦
a?b?0?a
n?b
n
?
n??,n?1
?


a?b?0 ?
n
a?
n
b
?
n??,n?1
?

33、一元二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的不等式.
34、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间的关系:
判别式
??b?4ac

2
??0

??0

??0

二次函数
y?ax?bx?c

2
?
a?0
?
的图象

有两个相异实数根
一元二次方程
ax?bx?c?0

2


?
a?0
?
的根
ax
2
?bx?c?0

一元二次
不等式的
解集
?b??

x
1,2?
2a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x
1
?x
2
???
x
1
?x
2
?

b

2a
没有实数根
?
xx?x或x?x
?
12
?
a?0
?

ax
2
?bx?c?0


?b?
xx??
??

2a
??
R

?
a?0
?

?
xx
1
?x?x
2
?

?

?

35、二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
的不等式.
36、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由几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37、二元一次不等式( 组)的解集: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
x

y
的取值构成有序数对
?
x,y
?
,所有这样的有序数对
?
x,y
?
构成的 集合.
3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
?x??y?C?0
,坐标平面内的点
?
?
x
0
,y
0
?


3


①若
??0

?x
0
??y< br>0
?C?0
,则点
?
?
x
0
,y
0
?
在直线
?x??y?C?0
的上方.
②若
??0

?x
0
??y
0
?C?0
,则点
?
?
x
0
,y
0
?
在直线
?x??y?C?0
的下方.
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
?x??y?C?0

① 若
??0
,则
?x??y?C?0
表示直线
?x??y?C?0上方的区域;
?x??y?C?0
表示直线
?x??y?C?0

方的区域.
②若
??0
,则
?x??y?C?0
表示直线
?x??y?C?0
下方的区域;
?x??y?C?0
表示直线
?x??y ?C?0

方的区域.
40、线性约束条件:由
x

y< br>的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是
x

y
的线性约束条件.
目标函数: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
x

y
的解析式.
线性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为
x

y
的一次解析式.
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
?
x,y
?

可行域: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
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 a?b
称为正数
a

b
的算术平均数,
ab
称 为正数
a

b
的几何平均数.
2
a?b
?ab
. 42、均值不等式定理: 若
a?0

b?0
,则
a?b?2ab
,即
2
41、设
a
b
是两个正数,则
a
2
?b
2
43、常用的 基本不等式:①
a?b?2ab
?
a,b?R
?
;②
ab?
?
a,b?R
?

2
22
a
2
?b
2
?
a?b
??
a?b
?

ab?< br>?
?
??
?
a?0,b?0
?
;④
?
?
a,b?R
?

2
?
2
??
2?
44、极值定理:设
x

y
都为正数,则有
22< br>s
2
⑴若
x?y?s
(和为定值),则当
x?y
时, 积
xy
取得最大值.
4
⑵若
xy?p
(积为定值),则当
x?y
时,和
x?y
取得最小值
2p








4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基本概念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3: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空间两条直线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
1、按是否共面可分为两类:
(1)共面: 平行、 相交
(2)异面:
异面直线的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用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范围为 ( 0°,90° ) esp.空间向量法
两异面直线间距离: 公垂线段(有且只有一条) esp.空间向量法
2、若从有无公共点的角度看可分为两类:
(1)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相交直线;(2)没有公共点—— 平行或异面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平面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在平面内、与平面相交、与平面平行
①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②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esp.空间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规定:a、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所成的角为直角,b、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所成的角为0°角
由此得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 [0°,90°]
最小角定理: 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线与该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 如果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与这条斜线垂直
esp.直线和平面垂直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a和一个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a和平面 互相垂直.直线
a叫做平面 的垂线,平面 叫做直线a的垂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③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5


直线和平面平行 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 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 线和交
线平行。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1)两个平面互相平行的定义:空间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两个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
a、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交线平行。
b、相交
二面角
(1) 半平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叫做半平面。
(2) 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 [0°,180°]
(3) 二面角的棱:这一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4) 二面角的面: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 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 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
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 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esp. 两平面垂直
两平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记为 ⊥
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Attention:
二面角求法:直接法(作出平面角)、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面积射 影定理、空间向量之法向量法(注意求出的角与所需
要求的角之间的等补关系)

多面体
棱柱
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两 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
叫做棱柱。
棱柱的性质
(1)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2)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3)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对角面)是平行四边形

棱锥
棱锥的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棱锥的性质:

6


(1) 侧棱交于一点。侧面都是三角形
(2)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是相似的多边形。且其面积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远棱锥高的比的平方


正棱锥
正棱锥的定义:如果一个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 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
(1)各侧棱交于一点且相等 ,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3) 多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esp:
a、相邻两侧棱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锥,由三垂线定理可得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 br>b、四面体中有三对异面直线,若有两对互相垂直,则可得第三对也互相垂直。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 三角形的垂心。


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 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
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 br>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 br>k?tan
?
。斜率
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
?
?
时,
k?0

?
? 0,90

??

?
?
?
90,180
?
时,
k?0

?
?
?90
当时,
k
不存在。
k?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
y
2
? y
1
(x
1
?x
2
)
x
2
?x< br>1

(1)当
x
1
?x
2
时,公式右边无 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 < br>①点斜式:
y?y
1
?k(x?x
1
)
直线斜率k, 且过点
?
x
1
,y
1
?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
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
y?kx?b
,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y?y
1
x?x
1
?
y?y
1
x
2
?x
1
x
1
?x
2
,y
1
?y
2③两点式:
2
()直线两点
?
x
1
,y
1?

?
x
2
,y
2
?

xy
??1
④截矩式:
ab


7


其中直线
l

x
轴交于点
(a,0)
,与
y
轴交于点
(0,b)
,即
l

x
轴、
y
轴的截距分别为
a,b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轴的直线:
y?b
(b为常数);
平行于y轴的直线:
x?a
(a为常数);

(4)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
(二)垂直直线系
Ax?By?C?0
A
0
x?B
0
y?C
0
?0

A
0
,B0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
A
0
x?B
0
y?C ?0
(C为常数)
垂直于已知直线
0
(三)过定点的直线系
Ax ?B
0
y?C
0
?0

A
0
,B
0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
B
0
x?A
0
y?C?0
(C为常数)
① 斜率为k的直线系:
② 过两条直线
y?y
0< br>?k
?
x?x
0
?
,直线过定点
?
x
0
,y
0
?

l
1
:A
1
x ?B
1
y?C
1
?0

l
2
:A
2
x?B
2
y?C
2
?0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l
?
A
1
x?B
1
y?C
1
?
?
?
?
A
2
x?B
2
y?C
2
?< br>?0

?
为参数),其中直线
2
不在直线系中。

(5)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l
1
:y?k
1
x? b
1

l
2
:y?k
2
x?b
2
时,
l
1
l
2
?k
1
?k
2
, b
1
?b
2

l
1
?l
2
?k< br>1
k
2
??1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6)两条直线的交点
l
1
:A
1
x?B
1y?C
1
?0

l
2
:A
2
x?B< br>2
y?C
2
?0
相交
?
A
1
x? B
1
y?C
1
?0
?
Ax?B
2
y?C< br>2
?0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
?
2
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
?l
1
l
2
; 方程组有无数解
?
1

2
重合

Bx
2
,y
2

(7)两点间距离公式:设
A(x
1
,y
1
),(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22
|AB|?(x?x)?(y?y)
2121

l
l

00
到直线
l
1
:Ax?By?C ?0
的距离(8)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
(9)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


圆的方程
P
?
x,y
?
d?
Ax
0
?By
0
?C
A
2
?B
2

22
2
?
a,b
?
,半径为r;
????
x?a?y?b?r
(1)标准方程,圆心
22
x?y?Dx?Ey?F?0
(2)一般方程

D?E?4F?
22
1
?
DE
?
?
?,?
?
r?D
2
?E
2
?4F< br>0
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
?
22
?
,半径为
2


8



D?E?4F?0
时,表示一个点; 当
D?E?4F?0
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22
2
(1)设直线
l:Ax?By?C?0
,圆
C:
?
x?a
?
?
?
y?b
?
?r
,圆心
C
?
a,b
?
到l的距离为
2222
d?
Aa? Bb?C
A
2
?B
2
,则有
d?r?l与C相离

d?r?l与C相切

d?r?l与C相交

(2)过圆外一点的切 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
到方 程【一定两解】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 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 r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22
22
2
2
设圆
C
1
:
?
x?a
1
?
?
?
y?b
1
?
?r

C
2:
?
x?a
2
?
?
?
y?b
2
?
?R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d?R?r
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d?R?r
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R?r?d?R?r
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d?R?r
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d?R?r
当时,两圆内含; 当
d?0
时,为同心圆。
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


9

高中数学二项式性质-如何把无趣的高中数学课


高中数学上课安排-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年度述职报告


高中数学竞赛表彰-高中数学必修四高考题型


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南宁高中数学1对1


高中数学点拨-掌握高中数学要多久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冠军-教师证高中数学面试山东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精彩片段-高中数学有必修和选修


旧人教版高中数学-一个月能补回高中数学吗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10: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6587.html

2019年高中数学必修2和必修5知识点总结.doc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