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必修二_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10:52
tags:高中数学必修二

高中数学椭圆切线方程-高中数学科技创新设计


. .
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二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①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br>l
1

l
2
,若其斜率分别为
k
1

k
2
,则有
l
1

l
2
?k
1

k
2
.
②当直线
l
1

l
2
不重合且斜率都不存在时,
l
1

l2
.
(2)两条直线垂直:
①如果两条直线
l
1

l
2
的斜率存在,设为
k
1

k
2
,则有
l
1

l
2
?
k
1
·< br>k
2
=-1.
②当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
l
1

l
2
.
2.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求法 直线
l
1

A
1
x

B
1< br>y

C
1
=0,
l
2

A
2
x

B
2
y

C
2
=0,则< br>l
1

l
2
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
?
A1
x

B
1
y

C
1
=0,
?
?
?
?
A
2
x

B
2
y

C
2
=0

的解.
3.三种距离公式
. . .


. .
|
P
1
P
2
|=
P
1
(
x
1

y
1
),
P
2
(
x
2

y
2
)两点之间的距离

x
2
-< br>x
1
d

2

y
2

y< br>1
2


P
0
(
x
0
,< br>y
0
)到直线
l

Ax

By
+< br>C
=0的距离

|
Ax
0

By
0

C
|
A

B
22

平行线Ax

By

C
1
=0与
Ax
By

C
2
=0间距



d

|
C
1

C
2
|

A
2

B
2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当直线
l
1

l
2
斜率都存在时,一定有
k
1

k
2
?
l
1

l
2
.( )
(2)如果两条直线
l
1

l
2
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之积一 定等于-1.( )
(3)若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唯一解,则两直线相交.( ) |
kx
0

b
|
(4)点
P
(
x
0

y
0
)到直线
y

kx

b
的距离为.( )
2
1+
k
(5)两平行直线2< br>x

y
+1=0,4
x
-2
y
+1=0间的 距离是0.( )
答案:(1)× (2)× (3)√ (4)× (5)×
2.若直 线
ax
+2
y
-1=0与直线2
x
-3
y
-1=0垂直,则
a
的值为( )
. . .


. .
A.-3
4
B.-
3
D.3 C.2
a
2
解析:选D 直线
ax
+2
y
-1=0的斜率
k
1
=-,直线2
x
-3
y
-1=0的斜率
k
2
=,因
23
a
2
为两直线垂直,所以-×=-1,即
a
=3.
23
3.(教材习题改编)已知点(
a,
2)(
a
>0)到直线
l

x

y
+3=0的距 离为1,则
a
的值为
( )
A.2
C.2-1
B.2-2
D.2+1
|
a
-2+3|
解析:选C 由题意知=1,∴|
a
+1| =2,又
a
>0,∴
a
=2-1.
2
4.若直线2
x

y
=-10,
y

x
+1,
y
ax
-2交于一点,则
a
的值为________.
??
2
x

y
=-10,
解析:由
?
?
y

x
+1
?

?
?
x
=-9,

?
?
y
=-8.
?


即直线2
x

y
=-10与
y

x
+1 相交于点(-9,-8).
又因为直线2
x

y
=-10,
y

x
+1,
y

ax
-2交于一点,
2
所以-8=-9
a
-2,解得
a
=.
3
2
答案:
3
5.已知直线3
x
+4
y
-3=0与直线6
x

my
+14=0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_ _______.
6
m
14
解析:∵=≠,∴
m
=8,直 线6
x

my
+14=0可化为3
x
+4
y
+7=0,两平行线之
34-3
|-3-7|
间的距离
d
==2.
22
3+4
答案:2
. . .


. .


考点一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考什么·怎么考]
两条不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垂直是其中一种特殊情况两种情况 ,要求
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

能根据直线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利用 两条直线平行、垂直求其中一条直线的方
程或参数的取值围,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命题,难度较易 ,属于基础题.
1.已知过点
A
(-2,
m
)和点
B(
m,
4)的直线为
l
1
,直线2
x

y
-1=0为
l
2
,直线
x

ny
+1 =0为
l
3
.若
l
1

l
2
,< br>l
2

l
3
,则实数
m

n
的值为( )
A.-10
C.0
B.-2
D.8
4-
m
解析:选A ∵
l
1

l
2
,∴=-2(
m
≠-2),解得
m
=-8(经检验,
l< br>1

l
2
不重合),
m
+2

l< br>2

l
3
,∴2×1+1×
n
=0,解得
n
=-2,∴
m

n
=-10.
2.已知经过点
A
(-2,0)和点
B
(1,3
a
)的直线
l
1与经过点
P
(0,-1)和点
Q
(
a
,-2
a
)
的直线
l
2
互相垂直,则实数
a
的值为____ ____.
3
a
-0
解析:
l
1
的斜率
k
1
==
a
.
1--2
. . .


. .
-2
a
--11-2
a

a
≠0时,
l< br>2
的斜率
k
2
==.
a
-0
a
1 -2
a
因为
l
1

l
2
,所以
k
1
k
2
=-1,即
a
·
a
=-1,解得< br>a
=1.

a
=0时,
P
(0,-1),
Q
(0,0),这时直线
l
2

y
轴,
A
(-2,0),
B
(1,0),直线
l
1

x
轴, 显然
l
1

l
2
.
综上可知,实数
a
的值为1或0.
答案:1或0
3.已知两直线
l
1

mx
+8
y

n
=0和< br>l
2
:2
x

my
-1=0,试确定
m
n
的值,使
(1)
l
1

l
2< br>相交于点
P
(
m
,-1);
(2)
l
1

l
2

(3)
l
1

l
2
,且
l
1

y
轴上的截距为-1.
?
?
m
-8+
n
=0,
解: (1)由题意得
?
?
?
2
m

m
-1=0 ,
?
?
m
=1,
解得
?
?
n
=7 .
?
2





m
=1,n
=7时,
l
1

l
2
相交于点
P< br>(
m
,-1).
?
?
m
-16=0,
(2 )∵
l
1

l
2
,∴
?
?
m
-2
n
≠0,
?
?
?
m
=4, 解得
?
?
n
≠-2
?
2




?
?
m
=-4,

?
?n
≠2.
?


m
=4,
n
≠-2或
m
=-4,
n
≠2时,
l
1

l
2
.
(3)当且仅当2
m
+8
m
=0,

m
=0时,
l
1

l
2
.
又-=-1,∴
n
=8.
8
. . .
n


. .

m
=0,
n
=8时,
l
1

l
2
,且
l
1

y
轴上的截距为-1.

[怎样快解·准解]
1.解题要“前思后想”
解决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参数问题一定要“前思后想”

2.方法要“因题而定”
(1)已知两直线的斜率存在,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的方法
①两直线平行?两直线的斜率相等且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等;
②两直线垂直?两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
(2)由一般式确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

2
l
1

A
1
x

B
1
y

C
1
=0(
A
2
1

B
1
≠0)
直线方程

2
l
2
A
2
x

B
2
y

C2
=0(
A
2
2

B
2
≠0)
l
1

l
2
垂直的充要
条件

A
1
A
2

B
1
B
2
=0
. . .


. .
l
1

l
2
平行的充分
条件

A
1
B
1
C
1
=≠(
A
2
B
2
C
2
≠0)
A
2
B
2
C
2
A
1
B
1
≠(
A
2
B
2
≠0)
A
2
B
2
A
1
B
1
C< br>1
==(
A
2
B
2
C
2
≠0) < br>A
2
B
2
C
2
A
1
B
1< br>C
1
A
2
B
2
C
2
l
1< br>与
l
2
相交的充分
条件

l
1

l
2
重合的充分
条件

[注意] 在判断两直线位置关系时,比例式与,的关系容易记住,在解答选
择、填空题时,建议多用比 例式来解答.
考点二 距离问题


距离问题包括两点间的距离、点 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多以选择题
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难度偏小,属于基础题.
[典题领悟]

1.若
P

Q
分别为直线3x
+4
y
-12=0与6
x
+8
y
+5=0上 任意一点,则|
PQ
|的最小值
为( )
9
A.
5
29

10
18
B.
5
29
D.
5
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

C.
34-12
解析:选C 因为=≠,所以两直线平行,
685
将直线3
x
+4
y
-12=0化为6
x
+8
y-24=0,
由题意可知|
PQ
|的最小值为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4-5|
6+8
22
即=
2929
,所以|
PQ
|的最小值为.
1010
. . .


. .
2.已知
A
(4,-3),
B
(2,-1)和直线
l
:4
x
+3
y
-2=0,若在坐标平面存在一点
P
使|
PA
|=|
PB
|,且点
P
到直线
l的距离为2,则
P
点坐标为________.
解析:设点
P
的坐标为(
a

b
).

A
(4,-3),
B
(2,-1),
∴线段
AB
的中点
M
的坐标为(3,-2).
-3+1
=-1,
4-2

AB
的斜率
k
AB

∴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y
+2=
x
-3,

x

y
-5=0.
∵点
P
(
a

b
)在直线
x

y
-5= 0上,

a

b
-5=0.①
又点
P
(
a

b
)到直线
l
:4
x
+3
y
-2=0的距离为2,
|4
a
+3
b
-2|
4 +3
22
∴=2,即4
a
+3
b
-2=±10,②
?
?
a
=1,
由①②联立解得
?
?
b
= -4
?

27
a
=,
?
?
7
或< br>?
8
b
=-
?
?
7
.


8
??
27
∴所求点
P
的坐标为(1,-4)或
?
,-
?
.
7
??
7
8
??
27
答案:(1,-4)或
?
,-
?

7
??
7

[解题师说]
距离问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
(1)求两点间的距离.关键是确定两点的坐标,然后代入公式即可,一般用来判断三角
形的形 状等.
. . .


. .
(2)解决与点到直线的距离有关的问题.应熟记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若已知点到直线
的距离 求直线方程,一般考虑待定斜率法,此时必须讨论斜率是否存在.
(3)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要先 将直线方程中
x

y
的对应项系数转化成相等的形式,
再利用距离公 式求解.也可以转化成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

[冲关演练]

1.若点
P
是曲线
y

x
-ln
x上任意一点,则点
P
到直线
y

x
-2的最小距离为( )
2

2
2
A. B.1
C.2
2
D.2
解析:选C 因为点
P
是曲线
y

x
-ln
x
上任意 一点,所以当点
P
处的切线和直线
y

x
-2平行时,点< br>P
到直线
y

x
-2的距离最小.因为直线
y

x
-2的斜率等于1,曲线
y
11
2

x-ln
x
的导数
y
′=2
x
-,令
y
′=1,可得
x
=1或
x
=-(舍去),所以在曲线
y

x
2
x
2
-ln
x
上与直线
y

x
-2平行的切线经过的切点坐标为(1,1),所以点
P
到直线
y

x
-2
的最小距离为2,故选C.
2.若动点
A
B
分别在直线
l
1

x

y
-7=0和
l
2

x

y
-5=0上移动,则< br>AB
的中点
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32
C.33
B.22
D.42
解析:选A 依题意知
A B
的中点
M
的集合为与直线
l
1

x
+< br>y
-7=0和
l
2

x

y
-5= 0
距离都相等的直线,则
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原点到该直线的距离.设点
M
所在直线
的方程为
l

x

y
m
=0,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
|
m
+7|
2
=< br>|
m
+5|
2
?|
m
+7|=|
m
+5|
|-6|
?
m
=-6,即
l

x

y
-6=0.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2
=32.
. . .


. .
考点三 对称问题

题点多变型考点——追根溯源

对称问题 主要包括中心对称和轴对称两类问题,中心对称就是点(线)关于点的对称,
轴对称就是点(线)关于线 的对称,此类问题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难度适中.
常见的命题角度有:
(1)点关于点的对称;
(3)线关于点的对称;

[题点全练]
角度(一) 点关于点的对称
1.过点
P
(0,1 )作直线
l
使它被直线
l
1
:2
x

y< br>-8=0和
l
2

x
-3
y
+10=0截得 的线段
被点
P
平分,则直线
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 ___.
解析:设
l
1

l
的交点为
A
(
a,
8-2
a
),
则由题意知,点
A
关于点< br>P
的对称点
B
(-
a,
2
a
-6)在
l
2
上,把
B
点坐标代入
l
2
的方程
得 -
a
-3(2
a
-6)+10=0,
解得
a
=4,即点
A
(4,0)在直线
l
上, < br>所以由两点式得直线
l
的方程为
x
+4
y
-4=0.
答案:
x
+4
y
-4=0
[题型技法] 若点
M
(
x
1

y
1
)及
N
(
x

y
)关于
P
(
a

b
)对称 ,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
x
=2
a

x
1

?
?
?
?
y
=2
b

y
1

(2)点关于线的对称;
(4)线关于线的对称.

进而求解.

角度(二) 点关于线的对称
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
AB
|=|
AC
|=4,点
P
是边
AB
上异于
A

B
的一点.光线从点
P
出 发,经
BC

CA
反射后又回到点
P
(如图).若光线QR
经过△
ABC
的重心,则
AP
的长度为( )
. . .


. .
A.2
8
C.
3
B.1
4
D.
3
解析:选D 以
AB
所在直线为
x
轴,
AC
所在直线为
y
轴建立
如图所示的坐标系,由题意可 知
B
(4,0),
C
(0,4),
A
(0,0),则
直线
BC
的方程为
x

y
-4=0,设
P
(
t,
0)(0<
t
<4),由对称知识可
得点
P
关于
BC
所在直线的对称点
P
1
的坐标为(4,4-
t< br>),点
P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P
2
的坐标为( -
t,
0),根据反射定律可知
P
1
P
2
所在直< br>4-
t
线就是光线
RQ
所在直线.由
P
1

P
2
两点坐标可得
P
1
P
2
所在直线的方 程为
y
=·(
x

t
),
4+
t
44-
t
?
4
??
44
??
44
?
设△
ABC
的重心为
G
,易知
G
?

?
.因为重心
G
?

?
在光线
RQ
上,所以 有=
?

t
?

34+
t
?
3< br>??
33
??
33
?
444
2
即3
t
-4
t
=0.所以
t
=0或
t
=,因为0<t
<4,所以
t
=,即|
AP
|=,故选D.
333
[题型技法] 若两点
P
1
(
x
1

y
1
)与
P
2
(
x
2

y
2
)关于直线
l

Ax

By
C
=0对称,由方程
?
x

x
?

B
?
y

y
?

C
=0,
A
?
?
??
?
?
2
?
??
2
?< br>组
?
y

y
?
A
?

?< br>=-1,
?
?
x

x
·
?
?
B
?
1212
21
21

可得到点
P
1
关于
l
对称的点
P
2
的坐标(
x
2

y
2
)(其

B
≠0,
x
1

x
2
).

角度(三) 线关于点的对称
3.已知直 线
l
:2
x
-3
y
+1=0,点
A
(-1 ,-2),则直线
l
关于点
A
对称的直线
m

方程 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直线
l
上取两点
B
(1,1),
C
(10,7),
B

C
两点关于点
A
的对称点为
B
′(-3,
y
+11
x
+12< br>-5),
C
′(-12,-11),所以直线
m
的方程为=,即2x
-3
y
-9=0.
-5+11-3+12
答案:2
x
-3
y
-9=0
[题型技法] 线关于点的对称的求解方法
(1)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 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
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
. . .


. .
(2)求出一个对称点,再利用两对称直线平行,由点斜式得到所求直线方程.

角度(四) 线关于线的对称
4.直线2
x

y
+3=0 关于直线
x

y
+2=0对称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
?
?
2
x

y
+3=0,
解析:法一:联立
?
?
?
x

y
+2=0,

?
?
x
=-1,

?
?
?
y
=1.


在直线2
x

y
+3=0上取一点(0,3),
设其关于直线
x

y
+2=0的对称点为(
a

b
),
ab
+3
?
?
2

2
+ 2=0,

?
b
-3
?
?
a
-0
=-1,

解得
?
?
a
=1,
?
?
?
b
=2.


故所求直线方程经过点(-1,1),(1,2),
y
-1
x
+1
所以该直线方程为=,即
x
-2
y
+3=0.
2-11+ 1
法二:设所求直线上任意一点
P
(
x

y
),

P
关于
x

y
+2=0的对称点为
P< br>′(
x
0

y
0
),
x

x
0
y

y
0
?
?
-+2=0,
22

?
?
?
x

x
0
=-< br>y

y
0


?
?
x
0< br>=
y
-2,

?
?
y
0

x
+2,
?


由点
P
′(
x
0

y
0
)在直线2
x

y
+3=0上,
∴2(
y
-2)-(
x
+2)+3=0,

x
-2
y
+3=0.
答案:
x
-2
y
+3=0
[题型技法] 线关于线的对称的求解方法
(1)若直线与对称轴平行,则在直线上取一点,求出该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然后用点斜
. . .


. .
式求解.
(2)若直线与对称轴相交,则先求出交点,然后再取直线上一点,求该点关于轴的 对称
点,最后由两点式求解.

[题“根”探求]

1.“线关 于点的对称”其实质就是“点关于点的对称”,只要在直线上取两个点,求
出其对称点的坐标即可,可统 称为“中心对称”.
2.“线关于线的对称”其实质就是“点关于线的对称”,只要在直线上取两个点 ,求
出其对称点的坐标即可,可统称为“轴对称”.
3.解决对称问题的2个关键点
(1)已知点与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2)以已知点和对称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在对称轴上.
[冲关演练]
1.(2 018·五校联考)已知直线
y
=2
x
是△
ABC
中∠C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若点
A

B
的坐标分别是(-4,2) ,(3,1),则点
C
的坐标为( )
A.(-2,4)
C.(2,4)
B.(-2,-4)
D.(2,-4)
解析:选C 设
A
(-4,2)关于直线
y
=2
x
的对称点为(
x

y
),则
y
-2
?
?< br>x
+4
×2=-1,
?
y
+2-4+
x
?< br>?
2
=2×
2


解得
?
?
x
=4,
?
?
?
y
=-2,

-2-1

BC
所在直线方程为
y
-1=(
x
-3),4-3
?
?
3
x

y
-10=0,
即 3
x

y
-10=0.联立
?
?
?
y=2
x


?
?
x
=2,
解得
?
?
?
y
=4,


C
(2,4).
2.已知入射光线经过点
M
(-3,4),被直线
l

x< br>-
y
+3=0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点
N
(2,6),
则反射光 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
. . .


. .
解析:设点
M
(-3,4)关于直线
l

x
y
+3=0的对称点为
M
′(
a

b
),则反 射光线所
在直线过点
M
′,
b
-4
?
?
a
--3
·1=-1,
所以
?
-3+
ab
+4?
?
2

2
+3=0,
又反射光线经过点
N< br>(2,6),

解得
a
=1,
b
=0.即
M
′(1,0).
y
-0
x
-1
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6-02-1
即6
x

y
-6=0.
答案:6
x

y
-6=0
3.设
A
,< br>B

x
轴上的两点,点
P
的横坐标为3,且|
PA< br>|=|
PB
|,若直线
PA
的方程为
x

y
+1=0,则直线
PB
的方程是________.
解析:由|
P A
|=|
PB
|知点
P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由 点
P
的横坐标为3,且
PA
的方程

x

y
+1=0,得
P
(3,4).直线
PA

PB
关 于直线
x
=3对称,直线
PA
上的点(0,1)关于
y
-4
x
-3
直线
x
=3的对称点(6,1)在直线
PB
上,所以直线
PB
的方程为=,即
x

y
-7=0.
1-46-3
答案:
x

y
-7=0

(一)普通高中适用作业
. . .


. .
A级——基础小题练熟练快
1.过点(1,0)且与直线
x
-2
y
-2=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
y
-1=0
C.2
x

y
-2=0
B.
x
-2
y
+1=0
D.
x
+2
y
-1=0
1
解析:选C 因为直线
x
-2
y
-2=0的斜率为,
2
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
k
=-2.
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y
-0=-2(
x
-1),
即2
x

y
-2=0.
2.(2018·顺义区检测)若 直线
y
=-2
x
+3
k
+14与直线
x
- 4
y
=-3
k
-2的交点位于
第四象限,则实数
k
的取值围是( )
A.(-6,-2)
C.(-∞,-6)
B.(-5,-3)
D.(-2,+∞)
?
?
y
=-2x
+3
k
+14,
解析:选A 解方程组
?
?
x
-4
y
=-3
k
-2,
?

?
?
x

k
+6,

?
?
y
k
+2,
?


因为直线
y
=-2
x
+3
k
+14与直线
x
-4
y
=-3
k< br>-2的交点位于第四象限,所以
k
+6
>0且
k
+2<0,所 以-6<
k
<-2.

3.已知直线
l
的倾斜角为,直 线
l
1
经过点
A
(3,2)和
B
(
a,-1),且直线
l

l
1

4
行,则实数< br>a
的值为( )
A.0
C.6
B.1
D.0或6

解析:选C 由直线
l
的倾斜角为得
l
的斜率为-1,
4
因为直线l

l
1
平行,所以
l
1
的斜率为-1. < br>又直线
l
1
经过点
A
(3,2)和
B
(a
,-1),
. . .


. .
33
所以
l
1
的斜率为,故=-1,解得
a
=6.
3-
a
3-
a
4.若点
P
在直线3
x
y
-5=0上,且
P
到直线
x

y
-1=0的距离为2,则点
P
的坐
标为( )
A.(1,2)
C.(1,2)或(2,-1)
B.(2,1)
D.(2,1)或(-1,2)
|
x
-5+3
x
-1|
1+
2
解析:选C 设
P
(
x,
5-3
x
),则
d

-1
2
=2,化简得|4
x
-6|=2,即4
x
-6=±2 ,解得
x
=1或
x
=2,故
P
(1,2)或(2,-1).
5.(2018·一中检测)若直线
l
1

y

k
(
x
-4)与直线
l
2
关于点(2,1)对称,则直线l
2

定点( )
A.(0,4)
C.(-2,4)
B.(0,2)
D.(4,-2)
解析:选B 由题知直线
l< br>1
过定点(4,0),则由条件可知,直线
l
2
所过定点关于(2,1 )
对称的点为(4,0),故可知直线
l
2
所过定点为(0,2),故选B.
6.已知点
P
(-2,0)和直线
l
:(1+3
λ
)
x
+(1+2
λ
)
y
-(2+5
λ
)= 0(
λ
∈R),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d
的最大值为( )
A.23
C.14
B.10
D.215
解析:选B 由(1+3
λ
)
x
+(1+2
λ
)< br>y
-(2+5
λ
)=0,得(
x

y
2)+
λ
(3
x
+2
y
-5)=0,此方程是过直线< br>x

y
-2=0和3
x
+2
y
-5=0?
?
x

y
-2=0,
交点的直线系方程.解方程组< br>?
?
?
3
x
+2
y
-5=0,
< br>可知两直线的交点为
Q
(1,1),故直线
l
恒过定点
Q(1,1),如图所示,可知
d
=|
PH
|≤|
PQ
| =10,即
d
的最大值
为10.
7.直线
x
-2
y
+1=0关于直线
x
=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直线
x
-2
y
+1=0与直线
x
=1的交点 坐标为(1,1).又直线
x
-2
y
+1
. . .


. .
y
-0
=0上的点(-1,0)关于直线
x
=1的对称点为(3,0 ),所以由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得=
1-0
x
-3
1-3
,即
x
+2
y
-3=0.
答案:
x
+2
y
-3=0
8.与直线
l
1
:3
x
+2
y
-6=0和直线
l
2
:6
x
+4
y
-3=0等距离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
3解析:
l
2
:6
x
+4
y
-3=0化为3x
+2
y
-=0,所以
l
1

l
2< br>平行,设与
l
1

l
2
等距离的
2
15
?
3
?
直线
l
的方程为3
x
+2y

c
=0,则|
c
+6|=
?
c

?
,解得
c
=-,所以
l
的方程为12
x
4
?
2
?
+8
y
-15=0.
答案:12
x
+8
y
-15=0
9.已知点
A< br>(-3,-4),
B
(6,3)到直线
l

ax
+< br>y
+1=0的距离相等,则实数
a
的值为
________.
|-3
a
-4+1||6
a
+3+1|17
解析:由题意及点到直 线的距离公式得=,解得
a
=-或-.
39
a
2
+1a
2
+1
17
答案:-或-
39
10.(2018· 湘中名校联考)已知
l
1

l
2
是分别经过
A(1,1),
B
(0,-1)两点的两条平行
直线,当
l
1
l
2
间的距离最大时,则直线
l
1
的方程是____ ____________.
解析:当直线
AB

l
1

l
2
垂直时,
l
1

l
2
间的距 离最大.因为
A
(1,1),
B
(0,-1),所

kAB

-1-111
=2,所以两平行直线的斜率为
k
=-,所 以直线
l
1
的方程是
y
-1=-(
x
0-122< br>-1),即
x
+2
y
-3=0.
答案:
x
+2
y
-3=0

B级——中档题目练通抓牢

1.已知
A
(1,2),
B
(3,1)两点到直线
l
的距离分别是2,5-2,则满足条件的直线
. . .


. .
l
共有( )
A.1条
C.3条
B.2条
D.4条
解析:选C 当
A

B
两点位于直线
l
的同一侧时,一定存在这样的直线
l
,且有两条.又
|
AB
|=3- 1
2
+1-2
2
=5,而点
A
到直线
l
与 点
B
到直线
l
的距离之和为2+5
-2=5,所以当
A
B
两点位于直线
l
的两侧时,存在一条满足条件的直线.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直线共有3条.故选C.
2.若动点
P
1
(
x1

y
1
),
P
2
(
x
2< br>,
y
2
)分别在直线
l
1

x
-< br>y
-5=0,
l
2

x

y
-15 =0上移动,

P
1
P
2
的中点
P
到原点 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52

2
152

2
A. B.52
C. D.152
解析:选B 由题意得
P
1
P
2
的中点
P
的轨迹方程是
x
y
-10=0,则原点到直线
x

y
|-10|
-10 =0的距离为
d
==52,即
P
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52.
2< br>3.已知
A

B
两点分别在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2
x

y
=0和
x

ay
=0上,且
AB
线段 的
中点为
P
?
0,
A.11
C.9
?
?
10
?
a
?
?
,则线段
AB
的长为( )
B.10
D.8
x
-2
y
?
?
2
=0,
解析:选B 依题 意,
a
=2,
P
(0,5),设
A
(
x,
2
x
),
B
(-2
y

y
),故
?
2
x

y
?
?
2
=5,
解得< br>?
?
x
=4,
?
?
?
y
=2,

所以
A
(4,8),
B
(-4,2),故|
AB
|=4+4
2
+8-2
2
=10.
4.(2018 ·东部十校联考)经过两条直线2
x
+3
y
+1=0和
x
- 3
y
+4=0的交点,并且
垂直于直线3
x
+4
y
-7=0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 . .


. .
?
?
2
x
+3
y
+1=0,
5
x
=-,
?
?
3
解析:法一:由方程组
?
?
?
x
-3
y
+4=0,

解得
?
?
?
y

7
9



即交点为
?
?
?

57
3
,< br>9
?
?
?

∵所求直线与直线3
x
+4
y
-7=0垂直,
∴所求直线的斜率为
k

4
3
.
由点斜式得所求 直线方程为
y

74
?
5
?
9

3
?
?
x

3
?
?

即4
x
-3
y
+9=0.
法二:由垂直关系可设所求直线 方程为4
x
-3
y

m
=0,
由方程组
?
?
?
2
x
+3
y
+1=0,
?
?
x
-3
y
+4=0,


可解得交点为
?
?
57
?

3

9
?
?
?

代入4
x
-3
y

m
=0,得< br>m
=9,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4
x
-3
y
+9=0.
法三:由题意可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2
x
+3
y
+1) +
λ
(
x
-3
y
+4)=0,
即(2+
λ
)
x
+(3-3
λ
)
y
+1+4
λ=0, ①
又因为所求直线与直线3
x
+4
y
-7=0垂直,
所以3(2+
λ
)+4(3-3
λ
)=0,
所以
λ
=2,代入①式得所求直线方程为4
x
-3
y
+9=0.
答案:4
x
-3
y
+9=0
. . .


. .
5.(2018·豫北重点中学联考)已知直线
l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点A
(1,3)到直
线
l
的距离为2,则直线
l
的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直线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
y
=< br>kx
,由点
A
(1,3)到直线
l
的距离为2,得
|
k
-3|
1+
k
2
=2,解得
k
=-7或
k
=1,此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y
=-7
x

y

x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
x

y

a
,由点
A
(1,3)到直线
l
的 距离为2,得
=2,解得
a
=2或
a
=6,此时直线
l的方程为
x

y
-2=0或
x

y
- 6=0.
综上所述,直线
l
的方程为
y
=-7
x

y

x

x

y
-2=0或
x

y
-6=0.
答案:
y
=-7
x
或< br>y

x

x

y
-2=0或
x
y
-6=0
|4-
a
|
2
6.已知两条直 线
l
1

ax

by
+4=0和
l
2
:(
a
-1)
x

y

b
= 0,求满足下列条件的
a

b
的值.
(1)
l
1

l
2
,且
l
1
过点(-3,-1);
(2)
l
1

l
2
,且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解:(1)由已知可得
l
2
的斜率存在,

k
2
=1-
a
.若
k
2
=0,则1-
a
=0,
a
=1.

l
1

l
2
,直线
l
1
的斜率
k
1
必不存在,∴
b
=0.
4
又∵
l
1
过点(-3,-1),∴-3
a
+4= 0,即
a
=(矛盾),
3
∴此种情况不存在,∴
k
2≠0,即
k
1

k
2
都存在.

k
2
=1-
a

k
1
=,
l
1
l
2
,∴
k
1
k
2
=-1,
a
b
即(1-
a
)=-1.①
a
b
又∵
l
1
过点(-3,-1),
∴-3
a

b
+4=0.②
由①②联立,解得
a
=2,
b
=2.
. . .


. .
(2)∵
l
2
的斜率存在,
l
1

l2

∴直线
l
1
的斜率存在,
k
1

k
2
,即=1-
a
.③
a
b
又∵坐标 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且
l
1

l
2

4

l
1

l
2

y
轴上的截距 互为相反数,即=
b
.④
b
?
?
a
=2,
联立③④,解得
?
?
b
=-2
?

2
?
?
a
=,
3

?
?
?
b
=2.


2

a
=2,
b
=-2或a
=,
b
=2.
3
7.已知△
ABC
的顶点
A
(5,1),
AB
边上的中线
CM
所在直线方程为2x

y
-5=0,
AC

上的高
BH
所在直线方程为
x
-2
y
-5=0,求直线
BC
的方程.
解:依题意知:
k
AC
=-2,
A
(5,1),

l
AC
的方程为2
x

y
-11=0,
?
2
x

y
-11=0,
?
联立
?
?
?
2
x

y
-5=0,


C
(4,3).

B
(
x
0

y
0
),则
AB
的中点
M
?
?
x
0
+5

y
0
+1
?

?< br>2
??
2
代入2
x

y
-5=0,得2x
0

y
0
-1=0,
?
2
x0

y
0
-1=0,
?
联立
?
??
x
0
-2
y
0
-5=0,

6

B
(-1,-3),∴
k
BC
=,
5
6
∴直线
BC
的方程为
y
-3=(
x
- 4),即6
x
-5
y
-9=0.
5

C级——重难题目自主选做

. . .


. .
1.已知
P
(
x
0

y
0
)是直 线
l

Ax

By

C
=0外一点,则方 程
Ax

By

C
+(
Ax
0

By
0

C
)
=0表示( )
A.过点
P
且与
l
垂直的直线
B.过点
P
且与
l
平行的直线
C.不过点
P
且与
l
垂直的直线
D.不过点
P
且与
l
平行的直线
解析:选D 因为
P
(
x
0

y
0
)是直线
l

Ax

By

C
=0外一点,

Ax< br>0

By
0

C

k

k
≠0.
若方程
Ax

By

C
+(Ax
0

By
0

C
)=0,

Ax

By

C

k
=0.
因为直线
Ax

By

C

k
= 0和直线
l
斜率相等,
但在
y
轴上的截距不相等,
故直 线
Ax

By

C

k
=0和直线
l
平行.
因为
Ax
0

By
0
C

k
,而
k
≠0,
所以
Ax
0< br>+
By
0

C

k
≠0,
所以直 线
Ax

By

C

k
=0不过点
P
.
2.设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
x

y

a
=0,
x

y

b
=0,已知
a

b
是方程
x

x

c
=0
1< br>的两个实根,且0≤
c
≤,则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8
21

22
2

2
2
A. B.2,
1
C.2,
2
2
D.
21

44
解析:选A 由题意
a

b
是方程
x

x

c
=0的两个实根,所以
ab

c

a

b
=-1.
|
a

b
|< br>?
|
a

b
|
?
22
又直线
x

y

a
=0与
x

y
+< br>b
=0的距离
d
=,所以
d

??

?
2
?
2
a

b
2
2
-4ab
. . .


. .

-1
2
2
-4
c
111111111
= -2
c
,而0≤
c
≤,所以-2×≤-2
c
≤-2×0,得 ≤-2
c
≤,
282822422
12
所以≤
d
≤ ,故选A.
22
(二)重点高中适用作业

A级——保分题目巧做快做

1.命题
p
:“
a
=-2”是命题
q
: “直线
ax
+3
y
-1=0与直线6
x
+4
y-3=0垂直”
成立的( )
A.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 直线
ax
+3
y
-1=0与直线6
x
+4
y
-3=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6
a
+12=0,

a< br>=-2,故选A.
2.若直线
l
1

x

ay
+6=0与
l
2
:(
a
-2)
x
+3
y
+2
a
=0平行,则
l
1

l
2
之间的距离为
( )
42

3
82

3
A. B.42
C. D.22
1
a
6
=≠,解得
a
=-1,
a
-232
a
解析:选C ∵
l
1

l< br>2
,∴
2

l
1

l
2
的 方程分别为
l
1

x

y
+6=0,
l< br>2

x

y
+=0,
3

l1

l
2
的距离
d

?
6-
2
?
?
3
?
??
82
2

3.
3.如果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两点
A
(
a
-1,
a< br>+1),
B
(
a

a
)关于直线
l
对称,那么直线
l
的方程为( )
. . .


. .
A.
x

y
+1=0
C.
x

y
-1=0
B.
x

y
+1=0
D.
x

y
-1=0
解析:选A 因为直线
AB
的斜率为
a
+1-
a
=-1,所以直线
l
的斜率为1,设直 线
l
a
-1-
a
?
2
a
-1
,< br>2
a
+1
?
,所以
2
a
+1
2
a
-1

b
,解得
b
的方程为
y< br>=
x

b
,由题意知直线
l
过点
?
2
?
22
?
2
?
=1,所以直线
l
的方程 为
y

x
+1,即
x

y
+1=0. < br>4.已知定点
A
(1,0),点
B
在直线
x

y
=0上运动,当线段
AB
最短时,点
B
的坐标是( )
?
11
?
A.
?

?

?
22
?
C.
?
3
??
3

?

2
??
2
B.
?
2
??
2

?

2
??
2
5
??
5

?

2
??
2
D.
?
解析:选A 因为定点
A(1,0),点
B
在直线
x

y
=0上运动,所以当线 段
AB
最短时,
直线
AB
和直线
x

y< br>=0垂直,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x

y

m
=0,将
A
点代入,解得
m
=-1,
11
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x

y
-1=0,它与
x

y
=0联立解得
x
=,
y
=,所以点
B
的 坐标
22
?
11
?

?

?
.
?
22
?
5.已知点
P
(-2,0)和直线
l:(1+3
λ
)
x
+(1+2
λ
)
y
-(2+5
λ
)=0(
λ
∈R),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d
的最大值为( )
A.23
C.14
B.10
D.215
解析:选B 由(1+3
λ
)
x
+(1+2
λ
)
y
-(2+5
λ
)=0,得(
x

y

2)+
λ
(3
x
+2
y< br>-5)=0,此方程是过直线
x

y
-2=0和3
x
+2
y
-5=0
?
?
x

y
-2=0,< br>交点的直线系方程.解方程组
?
?
?
3
x
+2
y
-5=0,

可知两直线的交点为
Q
(1,1),故直线
l
恒过定点
Q
(1,1),如图所示,可知
d
=|
PH< br>|≤|
PQ
|=10,即
d
的最大值
为10.
6. 若
m
>0,
n
>0,点(-
m

n
)关于 直线
x

y
-1=0的对称点在直线
x

y
+2=0上,那
. . .


. .
14
么+的最小值等于________.
mn
解析:设点(-
m

n
)关于直线
x

y
-1=0的对称点为(a

b
),则
b

n
?
?
a

m
=1,
?
a

mb

n?
?
2

2
-1=0,

?
?
a
=1-
n

解得
?
?
b
=1+
m
.
?


则(-
m

n
)关 于直线
x

y
-1=0的对称点为(1-
n
,1+
m
),则1-
n
-(1+
m
)+2=0,
1419
?
14
?
1
?
n
4
m
?
1

m

n
=2.于是+=(
m

n
)< br>?

?
=×
?
5++
?
≥×(5+2×2) =,当且仅当
m

mn
22
?
mn
?
2< br>?
mn
?
2
24

n
=时等号成立.
33
9
答案:
2
7.以点
A
(4,1),
B
(1,5),
C
(-3,2),
D
(0,-2)为顶点的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
5-142--2
解析:因为
k
AB
==-,
k
DC

1-43-3-0
-2 -132-53
=,
k
BC
==.
0-44-3-14
4
=-.
3
k
AD


k
AB

k
DC

k
AD

k
BC
,所以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k
AD
·
k
AB
=-1,即
AD

AB< br>,
故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S
=|
AB
|·|
AD
|=
1-4
答案:25
8.如图,已知
A
(-2,0),
B< br>(2,0),
C
(0,2),
E
(-1,0),
F
( 1,0),
一束光线从
F
点出发射到
BC
上的
D
点 ,经
BC
反射后,再经
AC
反射,
落到线段
AE
上 (不含端点),则直线
FD
的斜率的取值围为________.

. . .
2
+5-1
2
×0-4
2
+-2-1
2=25.


. .
解析:从特殊位置考虑.如图所示,
∵点
A
(-2,0)关于直线
BC

x

y
=2的对称点为
A
1
(2, 4),

kA
1
F
=4.又点
E
(-1,0)关 于直线
AC

y

x
+2的对称点为
E
1
(-
2,1),点
E
1
(-2,1)关于直线
BC

x

y
=2的对称点为
E
2
(1,4),此时直线
E
2
F
的斜率不存在,∴
k
FD
>kA
1
F
,即
k
FD
∈(4,+∞).
答案:(4,+∞)
9.正方形的中心为点
C
(-1,0),一条边所在的 直线方程是
x
+3
y
-5=0,求其他三边
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点
C
到直线
x
+3
y
-5=0的距离
|-1-5|
1+9
310
.
5
d
==
设与
x
+3
y
-5=0平行的一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x
+3
y

m
=0(
m
≠-5), 则点
C
到直线
x
+3
y

m
=0的距 离
|-1+
m
|
1+9
310

5
d
==
解得
m
=-5(舍去)或
m
=7,
所以与
x
+3
y
-5=0平行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x
+3
y
+7=0.
设与
x
+3
y
-5=0垂直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3
x

y

n
=0,
则点
C< br>到直线3
x

y

n
=0的距离
|-3+
n
|
9+1
310
,解得
n
=-3或
n< br>=9,
5
d
==
所以与
x
+3
y
-5=0垂直的两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是3
x

y
-3=0和3
x

y
+9=0.
. . .


. .
10.已知点
P
(2,-1).
(1)求过点
P
且与原点的距离为2的直线
l
的方程;
( 2)求过点
P
且与原点的距离最大的直线
l
的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 (3)是否存在过点
P
且与原点的距离为6的直线?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请说< br>明理由.
解:(1)过点
P
的直线
l
与原点的距离为2,而 点
P
的坐标为(2,-1),显然,过
P
(2,
-1)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满足条件,此时
l
的斜率不存在,其方程为
x
=2.
若斜率存在,设
l
的方程为
y
+1=
k
(
x
-2),

kx

y
-2
k
-1=0.
|-2
k
-1|3
由已知得=2,解得
k
=.
2
4
k
+1
此时
l
的方程为3
x
-4
y
-10=0.
综上可得直线
l
的方程为
x
=2或3< br>x
-4
y
-10=0.
(2)作图可得过点
P
与原 点
O
的距离最大的直线是过点
P
且与
PO
垂直的直线,如图 .

l

OP
,得
k
l
·
k< br>OP
=-1,
1
因为
k
OP
=-,
2
1
所以
k
l
=-
k
OP
=2.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
y
+1=2(
x
-2),
即2
x

y
-5=0.
|-5|
所以直线2x

y
-5=0是过点
P
且与原点
O
的距离最 大的直线,最大距离为=5.
5
(3)由(2)可知,过点
P
不存在到原点 的距离超过5的直线,因此不存在过点
P
且到原
. . .


. .
点的距离为6的直线.

B级——拔高题目稳做准做

1.已知
P
(
x
0

y
0
)是直线
l
Ax

By

C
=0外一点,则方程
Ax< br>+
By

C
+(
Ax
0

By0

C
)
=0表示( )
A.过点
P
且与
l
垂直的直线
B.过点
P
且与
l
平行的直线
C.不过点
P
且与
l
垂直的直线
D.不过点
P
且与
l
平行的直线
解析:选D 因为
P
(
x
0

y
0
)是直线
l

Ax

By

C
=0外一点,

Ax< br>0

By
0

C

k

k
≠0.
若方程
Ax

By

C
+(Ax
0

By
0

C
)=0,

Ax

By

C

k
=0.
因为直线
Ax

By

C

k
= 0和直线
l
斜率相等,
但在
y
轴上的截距不相等,
故直 线
Ax

By

C

k
=0和直线
l
平行.
因为
Ax
0

By
0
C

k
,而
k
≠0,
所以
Ax
0< br>+
By
0

C

k
≠0,
所以直 线
Ax

By

C

k
=0不过点
P
.
2.设
a

b

c
分别是△ABC
中角
A

B

C
所对的边,则直线si n
A
·
x

ay

c
=0与
b x
-sin
B
·
y
+sin
C
=0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C.垂直
B.重合
D.相交但不垂直
. . .


. .
sin
A
解析:选C 由题意可得直线sin
A
·
x< br>+
ay

c
=0的斜率
k
1
=-,
bx
-sin
B
·
y
a
+sin
C
=0的斜率
k
2

b
sin
B
,故
k
1
k
2
=-
sin
A
a
·
b
sin
B
=-1,则直线sin A
·
x

ay

c
=0与直线
bx< br>-sin
B
·
y
+sin
C
=0垂直,故选C.
3.设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
x

y

a
=0,< br>x

y

b
=0,已知
a

b是方程
x

x

c
=0
1
的两个实根 ,且0≤
c
≤,则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8
21

22
2

2
2
A. B.2,
1
C.2,
2
2
D.
21

44
解析:选A 由题意
a

b
是方程
x

x

c
=0的两个实根,所以
ab

c

a

b
=-1.
|
a

b
|< br>?
|
a

b
|
?
22
又直线
x

y

a
=0与
x

y
+< br>b
=0的距离
d
=,所以
d

??

?
2
?
2

-1
2
2
a
b
2
2
-4
ab
-4
c
111111111< br>=-2
c
,而0≤
c
≤,所以-2×≤-2
c
≤-2 ×0,得≤-2
c
≤,
282822422
12
所以≤
d< br>≤,故选A.
22

4.(2018·豫北重点中学联考)已知直线
l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点
A
(1,3)到直
线
l
的 距离为2,则直线
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直线过 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
y

kx
,由点
A
(1,3)到直线
l
的距离为2,得
|
k
-3|
1+
k
2< br>=2,解得
k
=-7或
k
=1,此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y
=-7
x

y

x

当直线 不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
x

y

a
,由点
A< br>(1,3)到直线
l
的距离为2,得
=2,解得
a
=2或a
=6,此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x

y
-2=0 或
x

y
-6=0.
综上所述,直线
l
的方程为
y
=-7
x

y

x

x

y
-2=0或
x

y
-6=0.
答案:y
=-7
x

y

x

x

y
-2=0或
x

y
-6=0
|4-
a
|
2
5.已知两条直线
l
1

ax
by
+4=0和
l
2
:(
a
-1)
x

y

b
=0,求满足下列条件的
a

. . .


. .
b
的值.
(1)
l
1

l
2
, 且
l
1
过点(-3,-1);
(2)
l
1
l
2
,且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解:(1)由已知可得
l
2
的斜率存在,

k
2
=1-
a
.若
k
2
=0,则1-
a
=0,
a
=1.

l
1

l
2
,直线
l
1
的斜率
k
1
必不存在,∴
b
=0.
又∵
l
过点(-3,-1),∴-3
a
+4=0,即
a
4
1
3
(矛盾),
∴此种情况不存在,∴
k
2
≠0,即
k
1

k
2
都存在.
∵< br>k
a
2
=1-
a

k
1

b

l
1

l
2
,∴
k
1
k
2
=-1,

a
b
(1-
a
)=-1.①
又∵
l
1
过点(-3,-1),
∴-3
a

b
+4=0.②
由①②联立,解得
a
=2,
b
=2.
(2)∵
l
2
的斜率存在,
l
1

l
2

∴直线
l
a
1
的斜率存在,
k
1

k2
,即
b
=1-
a
.③
又∵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 距离相等,且
l
1

l
2


ll4
1

2

y
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即
b< br>=
b
.④
?
联立③④,解得
?
?
?
a
=2,

?
?
a

3

?< br>
?
b
=-2

2
?
?
b
=2.


a
=2,< br>b
=-2或
a

2
3

b
=2.
. . .


. .
6.一条光线经过点
P
(2,3)射在直线
l

x

y
+1=0上,反射后经过点
Q
(1,1),求:
(1)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2)这条光线从
P

Q
所经路线的长度.
解:(1)设 点
Q
′(
x
′,
y
′)为
Q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
QQ
′交
l

M
点,∵
k
l
=-1,

k
QQ

=1,
QQ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y
-1=1×(
x
-1),即
x

y
=0.
?

?
?
?
x< br>+
y
+1=0,
?
x
=-
1
2
,< br>?
解得
?
x

y
=0,

?
?
?
y
=-
1
2



?
1+
x

=-
1
∴交点
M
?< br>?
11
?

2
,-
2
?
?
?
22

?
,∴
?
?
?
1+
y< br>′
2
=-
1
2



解得
?
?
?
x
′=-2,
?
?
y
′=-2,< br>

Q
′(-2,-2).
设入射光线与
l
交于点
N


P

N

Q
′三点共线,

P
(2,3),
Q
′(-2,-2),
故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y
--2--2
3--2

x
2--2

即5
x
-4
y
+2=0.
(2)|
PN
|+|
NQ
|=|
PN
|+|
NQ
′|=|
PQ< br>′|
=[2--2]
2
+[3--2]
2
=41,
即这条光线从
P

Q
所经路线的长度为41.
. . .


. .

. . .

2008高中数学联赛-高中数学教师考编公共试题及答案


余姚高中数学是什么版本-高中数学校本研修材料


黑龙江省高中数学新教材用A版还是B版-薛金星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手册好吗


南宁高中数学竞赛-高中数学正切函数知识点


高中数学x的函数fx-新东方与学而思的高中数学


金华一中高中数学教材-高中数学更加抽象


高中高中数学培训总结-黄冈初高中数学教材衔接


导数高中数学必修-高中数学必修4题型百度文库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10: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6647.html

高中数学必修二_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