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课本中的定理、公式、结论的证明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16:25
tags:高中数学课本

高中数学作业与测评 必修5答案-高中数学面试试讲备课教案


数学课本中的定理、公式、结论的证明
数学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无)
第二章 函数(无)
第三章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1.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
a
> 0 ,
a
? 1,
M
> 0 ,
N
> 0, 那么
(1)
log
a
(MN)? log
a
M?log
a
N

(2)
log
a
M
?log
a
M-log
a
N

N
(3)
log
a
M
n
?nlog
a
M(n ?R)

根据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证明对数的运算性质
证明:(性质1)设
log
a
M?p

log
a
N?q
,由对数的定义 可得
M?a
p

N?a
q


MN?a
p
?a
q
?a
p?q


log
a
(MN)?
p?q

即证得
log
a
MN?log
a
M?log
a
N
证明:(性质2)设
log
a
M?p

log
a
N?q
,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M?a
p

N?a
q

Ma
p
?
q
?a
p?q
, ∴
N
a
M
?p?q

N
M
即证得
log
a
?log
a
M-log
a
N

N

log
a
证明
(性质3)设
log
a
M?p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M?a
p


M?a

n

log
a
M?np

nnp
n即证得
log
a
M?nlog
a
M



第四章 函数应用(无)
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证明.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若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证明:设直 线
l
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
?

?
的法向量分别为u,r(
建立立体几何问
题与向量之间的联系
),
因为
l?
?,所以a||r,即a=
k
r(
k?R
)(
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 为空间向量问题
),

l?
?

所以a
?
u
?
a
?
u=0(
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空间向量问题
) ,
所以
k
u
?
r=0
?
u
?
r
?
?
?
?

把空间向量的结果转化为几何结论
) ,
所以平面
?
与平面
?
互相垂直,
5、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过该直线的任意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与该
直线平行.


6、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7、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另法













8、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如图所示:已知
?
?
?
,
?
?
?
=MN,
AB在
?
内,AB?MN于B点。
求证:AB?
?
.



证明:在平面
?
内做直线BC?MN,
则?ABC是二面角
?
-MN-
?

平面角,


Q
?
?
?
,??ABC =90
o


? AB?BC

又AB?MN,

?AB?
?



9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

另法证明:已知:如图,直线
l
与平面< br>?
相交与点A,
l

?
上的射影OA垂直于
a,a?
?

求证:
l

a

证明: 过P作PO垂直于
?

∵PO⊥α
∴PO⊥
a


a
⊥OA ,PO∩OA=O

a
⊥平面POA

a

l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则它 垂直于这条直线在该
平面内的投影
第二章 解析几何初步(无)

数学必修三
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三角函数
诱导公式
sin(?
?
)?-sin
?
cos(?
?
)?cos
?
tan(?
?
)??tan
?
公式:

如图:设
?
的终边与单位圆(半径为单位长度1的圆)交
于点P(x,y),则角-
?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必为
P(x,y)
P?(x,-y).由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即可得
sin
?
=y, cos
?
=x, sin(-
?
)=-y, cos(-
?
)=x,
M
???
所以:sin(-)= -sin, cos(-)= cosα
由倒数关系和商数关系可以得到有关正切的-
?
诱导公式,
P′(x,-y)

y
?
O
?
?
x
(4-5-2)
?-sin
?

cos(
?
?
?
)?-cos
?

tan(
?
?
?
)?tan
?
公式:
sin(
?
?
?

y
它刻画了角?
+
?
与角
?
的正弦值(或余弦值)之间的关
系,这个 关系是:以角
?
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为终边的角的正弦值
(或余弦值)与角
?< br>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关系,设角
?
终边圆
P(x,y)
180??
?
M′
交于点P( x,y),则角
?
终边的反向延长线,即
?
+
?
角的终边
MOx
与单位圆的交点必为P?(-x,- y)(如图4-5-1).
P′(-x,-y)
由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即可得
sin
?
=y, cos
?
=x, sin(
?
+
?
)=-y, cos(
?
+
?
)=-x,
(4-5-1)
所以 :s in(
?
+
?
)=-sin
?
,cos(
?
+
?
)=-cos
?

由倒数关系和商数关系可以得到有关正切的诱导公式。
相关诱导公式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公式二: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公式三:sin(-α)=-sin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公式六: 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


第二章 平面向量
1、共线向量定理(p82例3)
内 容:如图A,B,C为平面内的三点,且A,B不重合,点P为平面内任一点,若C在直
线AB上,则有
PC?
?
PA?(1?
?
)PB

证明:由题意,
BC

BA
共线,
?BC?
?
BA

A
C
BC?PC?PB,BA ?PA?PB
?PC?PB?
?
(PA?PB)
B

P
化简为:
PC?
?
PA?(1?
?
)PB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p83)
内容:如果
e
1
,e
2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一向

a
,存在唯一一对实数
?
1
,
?
2
,使得
a?
?
1
e
1
?
?
2
e
2
.

证明:如图过平面内一点O,作
OA?e
1
,OB?e
2
,OC?a
,过点C分别作直线OA和直线
OB的平行线,交OA于点M,交OB于点N,有 且只有一组实数,使

OM?
?
1
OA,ON?
?
2
OB

B
?OC?OM?ON
?OC?
?
1
OA?
?2
OB

e
2
N
a
O
M
e
1
C

a?
?
1
e
1
?
?
2
e
2
.

A

3、平行向量定理(p88)
内容:若两个向量(与坐标轴不平行)平行,则它们相应的坐标成比例;
若两个向量相对应的坐标成比例,则两向量平行,
证明:设
a,b
是非零向 量,且
a?(x
1
,y
1
),b?(x
2
,y2
)


ab
,则存在实数
?
使
a?
?
b
,且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
x
1
i?y
1< br>j?
?
(x
2
i?y
2
j)?
?
x
2
i?
?
y
2
j.

?x
1?
?
x
2
①,
y
1
?
?
y< br>2
② ①
?y
2
?

?x
2
得:
x
1
y
2
?x
2
y
1?0

x
1
x
2
?
y
y?0,y?0
a,b
2

1
(即向量不与坐标轴平行)则
1
y< br>2


4、余弦定理证明(p93)
内容:在
?ABC
中,
a,b,c
分别为角
A,B,C
的对边,则
?
?
a
2
?b
2
?c
2
?2bccosA
?
b
2
?a
2
?c
2
?2accosB
?< br>?
c
2
?a
2
?b
2
?2abcosC
证明:如图在
?ABC
中,设
AB?c,BC?a,AC?b
则 < br>a
2
?a
2
?BC
2
?(AC?AB)(AC?AB )

?AC
2
?2AC?AB?AB
2
2

?AC?2AC?ABcosA?AB
2


?b
2
?c
2
?2bccosA

?
?
?
a
2
?b
2
?c
2
?2bccosA
?
2
?
a?b
2
?c
2
?2bccosA
?
b
2
?a
2
?c
2
?2accosB
?
c
2
?a
2
?b
2
? 2abcosC
?
同理可证:
?
所以
?
c2
?a
2
?b
2
?2abcosC

5、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证明(p99)
向量法





定义法
证:如图,根据定义,点M到直线
l
的距离是点M到直线
l
的垂线段的长,如图1,
B
'
'
'
设点M到直线
l
的垂线为
l
,垂足为Q,由
l?l
可知
l
的斜率为
A

?l
'
的方程:
y?y
0
?
B
(x?x
0
)
A

l
联立方程组
B< br>2
x
0
?ABy
0
?ACA
2
y
0
?ABx
0
?BC
Q(,)
2222
A?BA?B
解得交点
B
2
x
0
?ABy
0
?ACA
2
y
0
?ABx
0
?BC
22
|PQ|?(?x
0
)?(?y
0
)
2
2222
A?BA?B
22
?Ax
0
?ABy
0
?AC
2
?By
0
?ABx
0
?BC
2
?()?()
A
2
?B
2
A
2
?B
2
A
2
(Ax
0
?By
0
?C)
2
B
2
(Ax
0
?By
0
?C)
2
(Ax
0
?By
0
? C)
2
???
(A
2
?B
2
)
2
(A
2
?B
2
)
2
A
2
?B
2< br>y
P
Q
l
l'
x

图1
?PQ|?
|Ax
0
?By
0
?C|
A
2
?B
2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形
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证明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证明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圆心, 作一单位圆,再以原点
为顶点,x轴非负半轴为始边分别作角α,β,且α>β.若α,β均为锐角时,
设它们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1(cosα,sinα),P2(cos
β,sinβ), 即有两单位向量
β,
根据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得:

又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得:
=cosαcosβ+sinαsinβ ②
由①②得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③
,它们的所 成角是α﹣


由诱导公式可证明当α,β均为任意角时③式仍成立,

2、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证明

cos(
?
?
?
)? cos
?
?
?(?
?
)
?
=(略)

3、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证明
内容:
sin(
?
?
?
)?sin
?
cos
?
?cos
?
sin
?
,sin(
?
?
?
)?sin
?
cos
?
?cos
?
sin
?

证明:
sin(
?
?
?
)?cos[?(
?
?
?
)]?cos[ (?
?
)?
?
]?cos(?
?
)cos
?
?sin(?
?
)sin
?
2222
????
?sin< br>?
cos
?
?cos
?
sin
?

sin(
?
?
?
)?cos[?(
?
?
?
)]?cos[(?
?
)?
?
]?cos(?
?
)cos< br>?
?sin(?
?
)sin
?
?sin
?
c os
?
?cos
?
sin
?
2222
????
4、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证明
内容:
证明:
tan(
?
?
?
)?
tan
?
?tan
?
1?ta n
?
tan
?

tan(
?
?
?
)?
tan
?
?tan
?
1?tan
?
tan?

sin
?
cos
?
cos
?
si n
?
?
sin(
?
?
?
)sin
?
cos
?
?cos
?
sin
?
cos
?
cos
?
cos
?
cos
?
tan(
?
?
?
)????
cos(
?
?
?
)cos
?
cos
?
?sin
?
sin
?
cos
?< br>cos
?
?
sin
?
sin
?
cos
?
cos
?
cos
?
cos
?

tan
?
?tan
?
1?tan
?
tan
?
< br>sin
?
cos
?
cos
?
sin
?
?
sin(
?
?
?
)sin
?
cos
?
?cos
?
sin
?
cos
?
cos
?< br>cos
?
cos
?
tan(
?
?
?
)????
cos(
?
?
?
)cos
?
cos?
?sin
?
sin
?
cos
?
cos
?
?
sin
?
sin
?
cos
?
cos
?
cos
?
cos
?

tan
?
?tan
?
1?tan
?
tan
?

考题(2010四川理19)
1
证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C
??
?
:cos(
?
?
?
)?cos
?
cos
?
?sin
?
sin
?
; ○
2

C
?
?
?
推导两角和的正弦公式
S
?
?
?
:sin(
?
?
?
)?sin
?
co s
?
?cos
?
sin
?
. ○


解:①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内做单位圆O,并作
出角α、β与-β,使角 α的始边为Ox,交⊙O于点P
1
,终边交
⊙O于P
2
;角β的始边 为OP
2
,终边交⊙O于P
3
;角-β的始边为
OP
1,终边交⊙O于P
4
.则P
1
(1,0),P
2
(co sα,sinα) ,
P
3
(cos(α+β),sin(α+β)),P
4
(cos(-β),sin(-β))


由P
1
P
3
=P
2
P
4
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cos(α+β )-1]
2
+sin
2
(α+β)=[cos(-β)-cosα]
2
+[sin(-β)-sinα]
2

展开并整理得:2-2cos(α+β)=2-2(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②由①易得cos(π-α)=sinα,sin(π2-α)=cosα
sin(α+β) =cos[
?
?
-(α+β)]=cos[(-α)+(-β)]
22< br>=cos(
?
?
-α)cos(-β)-sin(-α)sin(-β)
22
=sinαcosβ+cosαsinβ;
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数列
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已知等差数列{
a
n
}的首项为
a
1
,公差为d,证明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a
1
?(n?1)d

证明: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

说明:用“叠加法”证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需要验证对
a
1
同样成立
2、 等差数列

n
项和

内容:
?
a< br>n
?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n(a
1
?a
n
)
n(n?1)
d?
22

d
,首项为
a
1

S
n
为其前n项和,则
S
n
?a
1n?


证明:由题意,
反过来可写为:
①+②得:2
S< br>n
S
n
?
S
n
?a
1
?(a
1
?d)?(a
1
?2d)?.......?(a
1
?(n?1 )d)


S
n
?a
n
?(a
n?d)?(a
n
?2d)?.......?(a
n
?(n?1)d)< br>?a
1
?n?a
1
?n.......?a
1
?n< br>???????????
n个

所以,
n(a
1
?a
n
)
2
③,

a
n
?a
1
?(n?1)d
代入③中,得
3、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已知等比数列{
a
n
}的首项为
a
1
,公比为q,证明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a
1
q
n-1

类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证明,用“叠乘法”证明
3、 等比数列前n项和
内容:
?
a
n
?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q
,首项为
a
1

S
n
为其
n
前项和,则
S
n
=
?
na
1
,(q?1)
?
?
a
1
?a
n
q
a
1
(1?q
n
)
?
1?q
?
1?q
,(q?1)
?



证明:

S
n
?a
1
?a
1
q?a
1
q
2
?.......?a
1
q
n?1
qS
n
?a
1
q?a
1
q
2
?a
1
q
3
?.......?a
1
q
n
n
(1?q)S?a?aq
n11
①—②得:,
a1
?a
1
q
n
a
1
(1?q
n
)
a
1
?a
n
q
??
?
n?1
S
a?aq
q?1
1?q1?q
1?q

n
n1
当时, ③把代入③中,得
S
n

q?1
时,很明显
S
n
?na
1

?
na
1
,(q?1)
?
?
a
1
?a
n
qa
1
(1?q
n
)
?
1?q
?
1?q
,(q?1)
?
所以,
S
n
=


考题(2013陕西文)
17.设
S
n
表示数列< br>{a
n
}
的前
n
项和.
(Ⅰ) 若
{a
n
}
为等差数列, 推导
S
n
的计算公式;
1?q
n
(Ⅱ) 若
a
1
?1,q?0
, 且对所有正整数
n
, 有
S
n
?
. 判断
{a
n
}
是否为等比数列.
1?q
解:(Ⅰ) 设公差为d,则
a
n
?a
1
?(n?1)d

?< br>S
n
?a
1
?a
2
???a
n?1
?a
n
?2S
n
?(a
1
?a
n
)?(a
2
?a
n?1
)???(a
n?1
?a
1
)?(a
n
?a
1
)
?
?
S
n
? a
n
?a
n?1
???a
2
?a
1
?2S
n
?n(a
1
?a
n
)?S
n
?
n(a
1
?a
n
)
n?1
?n(a
1
?d )
.
22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五---课本证明方法)


(Ⅱ)
a
1

?1,q?0,由题知q?1

*
1?q
n
1?q
n?1
1?q
n
q
n
?q
n?1
?n?N,S
n
??a
n?1
?Sn?1
?S
n
????q
n

1?q1?q1?q1? q


?
1
a
n
?
?
n?1
?
q
n?1
n?2
?a
n
?q
n?1
,n? N*
.
所以,
数列{a
n
}
是首项
a
1
?1
,公比
q?1
的等比数列,
2、(2013陕西理)
17.设
{a
n
}
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
(Ⅰ) 推导
{a
n
}
的前
n
项和公式;
(Ⅱ) 设
q
≠1, 证明数列
{a
n
?1}
不是等比数列.
解:(Ⅰ) 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q?1时,数列{a
n
}是首项为a
1的常数数列,所以S
n
?a
1
?a
1
???a
1
?na
1
.


当q?1时,S
n
?a
1
?a
2
???a
n?1
?a
n
?qS< br>n
?qa
1
?qa
2
???qa
n?1
?q a
n
.
(1-q)S
n
?a
1
?(a
2
?qa
1
)?(a
3
?qa
2
)??(a
n
?qa
n?1
)?qa
n
?a
1
?qa
n
.
上面两式错位相减:
a
1
?qa
n
a1
(1?q
n
)
?S
n
??.

1 -q1-q
?
na
1
,
?
③综上,
S
n< br>?
?
a
1
(1?q
n
)
?
1?q< br>,
?
(q?1)
(q?1)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五--- 课本证明方法)




(Ⅱ) 使用反证法,

{a
n
}
是公比
q
≠1的等比数列, 假设数列
{a
n
?1}
是等比数列.则
*
①当
? n?N,使得a
n
?1
=0成立,则
{a
n
?1}
不是等比数列,
a
n?1
?1
a
1
q
n
?1
??恒为常数
②当
?n?N,使得a
n
?1?0
成立 ,则
n?1
a
n
?1
a
1
q?1
*
?a
1
q
n
?1?a
1
q
n?1
?1? 当a
1
?0时,q?1
,这与题目条件
q
≠1矛盾,
③综 上两种情况,假设数列
{a
n
?1}
是等比数列均不成立,所以当
q
≠1时, 数列
{a
n
?1}
不是等比数
列,

第二章 解三角形
1、
正弦定理证明(p45)
内容:在一个三角形中 ,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abc
??.
sinAsinBsinC

b
C
a
已知:在
?ABC
中,
a ,b,c
分别为角
A,B,C
的对边,
abc
??.
sinAsinBsinC
求证:
A
D
B
证明:方法1 利用三角形的高证明正弦定理
(1)当
?
ABC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上的高是CD,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
CD?bsinA

CD
?
a
sin
B

ab
?
由此,得
sin
A
sin
B
,同理可得
a
?< br>c
sin
C
?
b
sin
B

b
故有
sin
A
sin
B
sin
C.从而这个结论在锐角三角形中成立.
(2)当
?
ABC是钝角三角形时,过点C作AB边上的高,
交AB的延长线于点D,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CD
?
a< br>sin?
CBD
?
a
sin?
ABC

CD ?bsinA

a
?
c
C
b
a
由此,得
a
sin
A
?
b
sin?
AB C
c
,同理可得
c
sin
C
?
b
sin?
ABC
A

B
D
故有
sin
A
?
b
sin?
ABC
?
sin
C
.
(3)在
Rt?A BC
中,
ab
??c
?
sinAsinB

sinA?
ab
,sinB?,
cc


?C?9 0?,sinC?1.
?
abc
??.
sinAsinBsinC

a
由(1)(2)(3)可知,在
?
ABC中,
sin
A< br>方法2. 外接圆证明正弦定理
?
b
sin
B
?
c
sin
C
成立.
在△
ABC
中,已知
BC
=
a
,
AC
=
b
,
AB
=c,作△
ABC
的外接圆,O
为圆心,连结
BO
并延长交圆于
B′
,设
BB′=2R.则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以及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以得到

BAB′
=90°,∠
C
=∠
B′

∴sin
C
=sin
B′
=
sinC?sinB
?
?

c
.
2R
c
?2R
.
sinC
ab
?2R,?2R
. 同理,可得
sinAsinB
abc
???2R
. ∴
sinAsi nBsinC
这就是说,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上述关系式均成立,因此,我们得到等式
abc
??
.

sinAsinBsinC

方法3. 向量法证明正弦定理



方法4.
等面积法(略)

2、
余弦定理证明(p49)
内容: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 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他们夹角的余弦之
积的两倍,即

证明:方法1向量法证明
方法2 三角形证明 (过程如下考题)
考题(陕西20XX年文、理18)
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
解 余弦定理:三角 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他们夹角
的余弦之积的两倍,或:在
?< br>ABC中,a,b,c为A,B,C的对边,有



证法一 如图 v
2
uuuvuuuvuuuv
2
uuuvuuuv
uuuvu uuvuuuvuuuv
uuu
a?BC?BC
?(AC?AB)?(AC?AB)< br>?AC?2AC?AB?AB

2
uuuv
2
uuuvuuu vuuuv
2
?AC?2AC?ABCOSA?AB
?b
2
?2bc cosA?c
2



a
2
?b
2
?c
2
?2bccosA

同理可证
b
2
?a< br>2
?c
2
?2accosB

c
2
?a
2
?b
2
?2abcosC

证法二 已知
?
ABC中A,B,C所对边分别为a,b,c,以A为原点,AB所在 直线为x轴,
建立直角坐标系,则
C(bcosA,bsinA),B(c,0)
,
?a
2
?BC
2
?(bcosA?c)
2
?(bs inA)
2

?b
2
cos
2
A?2bccosA ?c
2
?b
2
sin
2
A

?b
2
?c
2
?2bccosA

同理可证
b
2
?a
2
?c
2
?2accosB

c
2
?a
2
?b
2
?2abcosC



第三章 不等式 (无)






数学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无)
第二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2、线面垂直判定定理(p40例1)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3、面面平行判定定理(p40例2)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4、三垂线定理(p41例3)





考题(2012陕西理
18题


(1)如图,证明命题“
a
是平面
?
内的一条直线,
b

?
外的一条直线 (
b
不垂直于
?
),
c
是直线
b

?
上的投影,若
a?b
,则
a?c
”为真.
(2)写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不需要证明)


【解析】(Ⅰ)证法一
如图,过直线
b
上一点作平面
?
的垂线
n
,设直线
a

b

c

n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
a

b

c

n< br>,



b

c

n
共面.根据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存在实数
?

?
使得
c?
?
b ?
?
n
,则
a?c?a?(
?
b?
?
n) ?
?
(a?b)?
?
(a?n)
,因为
a?b
,所 以
a?b?0

又因为
a?
?

n?
?
,所以
a?n?0
,故
a?c?0
,从而
a?c
.
证法二 如图,记
c?b?A
,
P
为直线
b上异于点
A
的任意一点,过
P

PO?
?
,垂 足为
O
,则
O?c
.
?PO?
?
,a?
?

?
直线
PO?a
,又
a?b

b?< br>平面
PAO
,
PO?b?P
,
?a?
平面
PAO
,又
c?
平面
PAO

?a?

?a?c
.


(Ⅱ)逆命题为:a
是平面
?
内的一条直线,
b
是平面
?
外的一 条直线(
b
不垂直于
?
),
c
是直线
b

?
上的投影,若
a?b
,则
a?c
.逆命题为真命题

第三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1、椭圆标准方程




的推导
解、以和所在直线为轴,线段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
角坐标系;(建系)

设是椭圆上任意一点,设,则,;(设点)

由得;(列式、代换)

移项平方后得,

整理得,,

两边平方后整理得,(化简)


由椭圆的定义知,,即,∴,令,其中,代入上式,
得,两边除以,得:()

2、抛物线标准方程y
2
=2px(p>0)的推导
解: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系,设|KF|=
p

p
>0),
那么焦点F的坐标为
(
D
y
pp
,0)
,准线l
的方程为
x??

22
p
2
p
)?y
2
?|x?|

22
M
K
O
(1)
F
x
设抛物线上的点M(x, y),则有
(x?
化简方程得
y?2px
2
?
p?0
?

x
2
y
2
?
2
?1
2
b
3、双曲线标准方程
a
(
a?0
,
b?0
)
的推导
解、
取过焦 点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M(x,y) 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双曲线的焦距为2c(c>0),则F1(-c,0)、F2(c,0),又设
点 M与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2a<2c).
由定义可知,双曲线上点的集合是P={M|||MF1|-|MF2||=2a}.
即:
化简,整理得:

y

移项两边平方得
M
F
1
O
F
2
x

两边再平方后整理得

由双曲线定义知


考题(课本p76习题3-2第9题)
(2012陕西理13.文14)右图 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
l
时,拱顶离水面2米,水面
宽4米,水位下降1米后,水 面宽 米.
【答案】
26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使拱桥的顶点O的坐标为(0,0),
设l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B,根据题意知A(-2,-2),B(2,-2)
设抛 物线的解析式为
y?ax
,则有
?2?a?
?
?2
?
,∴
a??
2
2
1

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1
2
x

2
6

x??6
水位下降1米,则y=-3,此时有
x?
∴此时水面宽为
26
米,
数学选修2-2
第一章 推理与证明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p15例6)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过该直线的任意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与该
直线平行

数学选修2-3
数学选修4-4
数学选修4-5
柯西不等式:
22222
2222
若a、b、c、d为实数,则
( a?b)(c?d)?(ac?bd)

|ac?bd|?a?bgc?d


222222222222
(a?b)(c?d)?ac?ad?bc?bd
证法:(综合法)


222
?(ac?bd)?(ad?bc)?(ac?bd)
.

高中数学复习课件-高中数学语法课件


高中数学思维模式-高中数学人教版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中的打折问题-高中数学个人计划五年计划


高中数学高一年级教学总结-高中数学符号一个U两个点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计划免费-高中数学绝对值专题难点


高中数学竞赛最基础教程-广州公办高中数学教师招


高中数学怎样解题书-高中数学的独立事件怎样理解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分析-高中数学调研组活动记录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16: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7465.html

高中数学课本中的定理、公式、结论的证明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