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人教版高中数学《二项式定理》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18:52
tags:高中数学课本

贵阳市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高中数学难点必修二


《二项式定理(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1.3.1二项式定理》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一章
第三部 分第一节的内容,这节课内容上只有一个二项式定理但它却是前面内容的继续,
也是后面内容的开始。在 计数原理之后学习二项式定理,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证明要用
到计数原理,可以把它看做为计数原理的一个 应用。另一方面也是为后面学习随机变
量及分布做准备。
二项式定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思维 训练价值,不仅能解决某些整除性、近似计算
问题的一种方法,并能解释集合的子集个数问题;再者,二 项式定理不仅仅是初中多
项式乘法的拓展,它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分析中函数级数展开式的一个特例 ,在
组合理论、开高次方、高阶等差数列求和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节课在高中数
学中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让学
生感受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和谐 美和对称美。
教材中的二项式定理主要包括:定理本身,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等.通
过二项式定理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同时在求展开式、其通项、证恒等式、
近似计算等方面形 成技能或技巧;进一步体会过程分析与特殊化方法等等的运用;重
视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世界观的培养 和形成。
二项式定理本身是教学重点,因为它是后面各种应用的基础.通项公式,二项式
系数 的性质,特殊化方法等意义重大而深远,所以也应该是重点。
二项式定理的证明是一个教学难点.这是 因为证明中符号比较抽象、需要恰当地
运用组合数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 学习了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及合情推理的相关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
归纳演绎和分析事件方法种数的能 力。但是学生对数学严谨性的把握还不够,研究问
题的方法和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容易粗心,对细节 知识的把握还不够好。本节课
二项式定理的推导运用了先猜想后证明,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 法。因此
1


本堂课采用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直接或间 接地感受和体验知识
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努 力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学生,以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尽量创造让学
生活动的机会,以让学生在直接体验中 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尽量引导学生的发展和
创造意识,以使他们能在再创造的氛围中学习。
三、教学目标设置
1.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二项式定理是代数乘法公式的推广。
(2)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能利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
(3)掌握对简单的二项式 进行展开,能够对项的系数与二项式系数进行区分,并
能求出指定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经历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
化归的意识与方 法迁移的能力,体会归纳-猜想-论证的思想方法,发展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br>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合作精神,体验二项式定理的发现和创造历程,体会数
学语言的简捷和严 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两个计数原理分析
(a?b)
3
的展开式得到二项式定理;掌握二项展开式的
通项公式;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 :用两个计数原理分析推导
(a?b)
3
的展开式;用两个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





五、教学过程
2


教学
程序
问 题
引出问题:如果今天是星期五,14天后的这
一天是星期几呢?23天后的这一天呢?
师生归纳:比如23=7×3+2,所以23天后是
星期日。
算法:用各个数除以7,看余数是多少,
再用五加余数来推算
师:再过8
2016
天后是星期几,你知道吗?
不方便求出8
20 16
除以的余数,可以利用
8=7+1,得到8
2016
=(7+1)
2016
=?
如果不用计算器的话,此时就需要研究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提出问题激
发学生探索让学生用计
欲望,并引出算器计算
课题
(a?b)
n
??(n?N
*
)






从特殊开始
由(a+b)=a+b
(a+b)=(a+b)×(a+b)=a+2ab+b;
(a+b)=(a+b)×(a+b)=?
33223
32
222
1
体会多项式
乘法计算过
程,加深对因
式展开原理
的理解。
与学生一同
计算,得到计
算结果,为后
面做铺垫。
创设
结果:
(a?b)?a?3ab?3ab?b

问题
探 究一:通过组合思想来分析(
a
+
b
)
3
的展开
情 境

(a?b)
3
?(a?b)(a?b)(a?b)
展开后
引入
①项的形式为:
a
3
,a
2
b,ab
2
,b
3

新课
②项的系数,考虑
b

a
3
:每个都不取
b
的情况有1种,即
C
3
,
0

a
3
前的系数为
C
3

恰 有1个取
b
的情况有
C
3
种,则
a
2
b< br>前
a
2
b

的系数为
C

恰有2个取
b
的情况有
C
3
种,则
b
2

ab
2

的系数为
C
3

b
3
:恰有3个取
b
的情况有
C
3
种, 则
b
3

3
2
1
3
1
0
考察学生对
因式展开的
各项形式及
系数的理解。
学生说出自
己的思路,老
师做分析与
讲解为后面
猜想做铺垫。
2
的系数为
C
3
所以
303122233
(a?b)?C
3
a?C
3
ab?C
3
ab?C
3
b

3
3


学生先观察
总结特点:
1.项数是指
探究二:观察展开式中的项数、指数变化以
数加1;
及系数变 化,你发现了什么?由此猜想(
a
+
b

让学生通过2.字母a按降
4
,(
a
+
b
)
n
的展开式中项数,指 数变化及系数
特例去观察幂排列,字母
变化又如何呢?并试着写出他们的展开式。
相同之处与b按照升幂排
回答:

不同之处,以列,二者指数
及不同之处之和是二项


(a?b)4
?C
4
a?C
4
ab?C
4
ab?C
4
ab
3
?C
4
b
的处理方法,式指数;3、
0 n1n?1rn?rr
(a?b)
n
?C
n
a?C
n
ab???C
n
ab??
nn
?C
n
b(n?N
*
)


从而提出猜每一项的系
想。 数有上面的
问题2给出,
这很好的突
破了本节的
难点。
探究三:
对于猜想
(a?b)
n1n?1
?C
n
0
a
n
?C
n
ab?C
n
2
a
n?2
b2
?...

rn?rrnn
?C
n
ab?...?C
n
b
我们如何进行证明呢?
师生讨论证
让学生体会明思路,通过
利用组合思阅读课本上
想从特殊到的证明过程,
一般,对猜想老师最后做
给出 严谨的出方法归类,
理解如何用明的思路。并
“说理”的方留下课下演
式阐述证明练二 项式定
过程。 理的数学归
纳法证明。
证明:每个
(a?b)
(a ?b)
n
是n个
(a?b)
相乘,
在相乘时,有两种选择,选a或选 b,由分
步计数原理可知展开式共有
2
n
项(包括同类
项),其中每 一项都是
a
n?r
b
r
(r?0,1,?n)
的形
证明过程。并提示学生证
式,对于每一项
a
n?r
b
,它是由r个< br>(a?b)

r
了b,n-r个
(a?b)
选了a得到的,它 出现
的次数相当于从n个
(a?b)
中取r个b的组
r
合数
C
n
,将它们合并同类项,就得二项展开
式,这就是二项式定理.
4


观察二项展开式中的项数、指数以及系数有
何特点,谁最具代表性?
(1)项:二项展开式共有
n?1
项;
(2)次数:各项的次数都等于n;
字母a按降幂排列,次数由n递减到0;字
母b按升幂排列,次数由0递增到n
思考
(3)二项式系数:
C(k?{0,1,2,???,n})

k
n
学生继续总
结这三点,以
考察学生的强化已有的
观察力,以及认 识,同时老
分析问题的师强调:二项
能力。 式系数,与二
项展开式系
数的区别。
对二项式定
理的简单应
用,同 时也是
告诉学生二
项式定理在
解决问题时
的方法:赋值
或是赋表达< br>式。
学生自主完
成,老师进行
检查,通过投
影仪将学生
的结 果进行
展示,错误时
做出点拨与
分析。
学生提出解
决思路,老师< br>破解疑惑让点评分析,怎
学生感受计么才能被7整
观察
(4)二项展开式的通 项:
T
=
C
k
a
n?k
b
k

k?1
n

学习
特殊的情况
新课
1.用-b代替b.
(a?b)
的展开式 写出
n

2.令a=1,b=2x.
5
(1?2x)
写出的展开式

今天是星期五, 再过8
2016
天后是星期几,你
知道吗?


破解
疑惑



8
2016
?(7?1)
2016

?
C
2016
7
2016
?
C
2016
7
2015???
0
1
C
2015
2016
7?
C
2015
2016
2016
2016

算的简单与除好计算呢?< br>快捷,增强对联想二项式
数学学习的定理的表达
热情, 形式,问题得
到解决,留为
课下计算。
熟悉二项式
定理,以及对教师板演过
二项式系数,程,给学生以
展开式系数,示范,为后面
?7(
C
20 16
7
0
2015
?
C
1
2016
72014
???
C
)?
1

即8
2016
除以7余数是1。
故再过8
2016
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六。
5
精讲
再探索对于
(1?2x)
的展开式
精析
思考1:展开式的第2项的系数是多少?

思考2:展开式的第2项的二项式系数是多
巩固
少?
以及x的系数步骤的整洁
新知
思考3:你能否直接求出展开式的第2项?
问题的理解做铺垫。
与记忆。
5


熟悉二项式
定理,二项式
课堂练习

反馈
6
练习
2、求
(y?2x)
的展开式的第三项 系数,二项展学生自主练
开式系数,以习,反馈教学
及通项的初效果,老师巡
步应 用,理解视做个别辅
二项式展开导。
式的项的顺
序。
学生说,教师
让学生回顾课件演示,并
1、求
(2x?y)
6
的展开式的第三项

课堂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他是怎么得到的本节要点,观强调:二项式
小结 呢?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注意什么呢? 察学生掌握系数与二项
情况。 展开式系数
的区别。
课本37页 习题1.3 A组 2、4
布置
作业 课后探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二项式定理

让学生巩固
本节课的所
学内容和知
识。


六、板书设计
1.3.1二项式定理
0n1n?1rn?rrnn
(a? b)
n
?C
n
a?C
n
ab?
?
?Cn
ab?
?
?C
n
b(n?N
*
)
例 题1
例题2
练习1
练习2
作业:课本37页 习题1.3 A组 2、4
课后探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二项式定理
(根据课堂教学活动的推荐,反复使用。)
(1)项:二项展开式共有
n?1
项;
(2)次数:各项的次数都等于n;
字母a按降幂排列,次数由n递减到0;
字母b按升幂排列,次数由0递增到n
(3)二项式系数:
C(k?{0,1,2,???,n})

kn?kk< br>(4)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T
k?1
=
C
n
ab
k
n


6


关于《1.3.1二项式定理(一)(执教者沈琦)》点评分析


《1.3.1二项式定理》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选修2-3第一章
第三部分第一节的内容,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选修2-3教师教学
用书建议3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执教者坚持“以人为本,以 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通过自已的精心设计和认真思
考,把对教材的深刻认识,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将 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地体现在课堂
中,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充分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 了二项式定
理的生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主要有以下特点:
1、 以问题为主线,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本节课精心设计了数学问题,教学活动开始时,就提 出了人们的生活安排往往成
周期变化,提出了推算星期几的问题,从而引出对二项式定理的研究,最后通 过所得
结论解决提出的问题。一是以问题为载体,有机渗透德育,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对学
生进 行思想教育,这正是数学新课程理念所期待的目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
验)》(以下简称《标 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
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 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二
是发挥问题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众所周 知,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正因
为如此,《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景一建立模型一解
释 、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吸引,积极
思考,发掘新知识的各 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实现问题的教学价值。
2、 注重教学中的引导,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标准》 指出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
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抽象数学 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 帮助
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法从中不难看出 :过程教学观是新课程理念的灵魂,
本课例特别突出了过程教学,以过程为载体,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教 学。
(1)注重课题的引入过程,上课开始提出实际问题,捕捉到实际应用与新知识的
衔接点 ,突出了建模的思想方法。
7


(2)注重了二项式定理的生成过程,在此 环节中充分展示了系列过程:“乘法公
式(a+b)
1
,(a+b)
2
,(a+b)
3
, (a+b)
4
到(a+b)
n
的展开 式”中出现的规律时,又突出了三
个过程:一是引导学生找每一项的次数、项数规律;二是找系数规律, 这是问题的关
键; 三是找组合数的实际意义,这是解决求二项式指定项系数问题的出发点。通过这些过程教学,突出了以下数学思想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法;类比联想。
由此可见,从公 式定理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学到重要的数学方法, 可谓“过程即方法”,
学习数学的过程比学习结论更重要。
3、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选择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 应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
人生规划的思考这是新课程理念中 对学生成才的立体轨道所作的具体要求。按照这样
的观点来看数学教学,必须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应有较大的弹性, 为
各种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在此教学设计中,例题和练习的选择和教学也突 出了这一点,
题目的设置成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拓展,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书上的例题进
行了改编。
本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数学内容的弹性要求,适合不同学生的需求。本节课较
好地体现了数学新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力求实现讲授式、探究发现式和启发式的交融,
教学要求力求体现 立体化、个性化的选择;教学过程力求做到层次分明、衔接自然的
展现。





8

广东梅州高中数学教材-高中数学沪教版课本


北京市高中数学奥赛报名-河北省高中数学教资面试题库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湖北省预赛试题-北京高中数学会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的预期价值-2018天津高中数学课程改革


2016江苏高中数学联赛 成绩-应届生高中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总结


高中数学理科学几本书-高中数学球的重点


高中数学正弦函数教案-高中数学教师给学生的评语100字


高中数学集合与函数教学设计与反思-高中数学方面的论文题目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18: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7773.html

人教版高中数学《二项式定理》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中数学《二项式定理》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