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回归教材做什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19:06
tags:高中数学课本

高中数学小组课题结题报告-高中数学课型有哪些内容




回归教材做什么?
吴国建(浙江省东阳中学322100)

到了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自主复习阶段,老师们都会提醒学生复习要回归教材,即通 过对教
材的重新阅读与理解,为高考的有效增分作最后的努力。但是,如何回归教材,回归教材做什么, 却是一
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数学高考复习最后阶段的回归教材,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
b5E2RGbC
一、理清知识网络
新课改的实施,首先变化的是教材的编写体 系。数学知识的呈现往往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充分体现出
新课程“螺旋上升”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复 习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各独立板块内容的知识网络,
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尤其到了复习最后阶段,知 识的系统性、网络化对于命题所青睐的主干知识和知识交
叉点的把握显得更为重要。以立体几何为例,空 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空间直角坐
标坐标系等知识分布在必修2的第一、第二、第 四章第3 节、选修2-1第3 章,涉及的内容、定理、性质
和结论众多,通过回归教材构建立一个清 晰的知识网络,可以让人一目了然。如图:
p1EanqFD
DXDiTa9E
棱柱



棱锥
棱台
结构特征
三视图






























直观图
圆柱



圆锥
圆台

公理1
表面积
体积
平面的基本
性质
公理2
公理3
空间的平行
关系
直线与直线平

直线与平面平

公理4
线面平行的定义
线面平行的判定
线面平行的性质
面面平行的定义


平面与平面平

直线与直线垂

面面平行的判定
面面平行的性质
线面垂直的定义
线面垂直的判定
线面垂直的性质
面面垂直的定义
空间位置
关系
空间的垂直
关系
直线与平面垂

平面与平面垂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利用空间向量方
法计算和证明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

面面垂直的判定
面面垂直的性质
空间
直角
坐标





以上知识网络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平行垂直角距离,柱锥台球面体积,想象推理加计算,垂直关系
是主 题。第一句话概述了立体几何的主要内容,第二句突出了主要的空间几何体,第三句话说明了立体几
何学 习的主要思想方法,第四句话阐述了垂直关系在立体几何学习中的重要性。
RTCrpUDG
回归教材,通过横向联系纵向深入,通过组合类比,沟通知识,构建网络,实现教材知识由“厚”到
“薄 ”、由“散乱”到“有序”的转化,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螺旋式上升”,明确考查的知识
内 容,重点关注 “知识交叉点”,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5PCzVD7H
二、重温例题习题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奥加涅相说过“必须重视,很多习题潜在着进一步扩展其教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可能性…”,课本例题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最< br>近几年的浙江省高考命题充分体现高考试题源于教材、略高于教材的特点,许多试题设计时有意识地将教< br>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了移植与改编。如2011年浙江省高考文理科第4 题: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jLBHrnAI
(A)如果平面
?
?
平面
?
,那么平面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
?

(B) 如果平面
?
不垂直于平面
?
,那么平面
?
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 面
?

(C) 如果平面
?
?
平面
?
,平 面
?
?
平面
?

?
?
?
?l,那么
l?
平面
?

(D) 如果平面
?
?< br>平面
?
,那么平面
?
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
?

此题直接移植于人教A版必修2 第二章2.3.4节教材练习题。又如2011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第5 题
也从人教A版必修5教材中线性规划例题改编而成,给人以“题在书外,根在其中”的感觉。
xHAQX74J
也有一些试题,表面上看并不来源于书本,但稍加分析转化或者将条件逐一分解,可 以发现其核心内
容全都来看自于教材。如2010年浙江省理科第22题第(2)小题:
LDA YtRyK

x
1
,x
2
,x
3
f(x)
的三个极值点,问是否存在实数
b
,可找到
x
4
?R
,使得
x
1
,x
2
,x
3
,x4
的某种排

x
i
1
,x
i
2
,x
i
3
,x
i
4
(其中
?
i
1
,i
2
,i
3
,i
4
?
?
?< br>1,2,3,4
?
)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所有的
b
及相应的< br>x
4
;若不
存在,说明理由。
Zzz6ZB2L
问题经过分 析后可转化为:已知三个数,再插入一个数,使四个数成等差数列。进一步分析,这样的
情况有且只有四 种:
dvzfvkwM
① a-d,a,a+d,( ) ; ② ( ),a-d,a,a+d ;
③ a-d,a, ( ),a+2d; ④ a-d,( ),a+d,a+2d
然后逐一进行讨论就可以解决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一些省份出现了直接来自于教材的高考题,如:
2010年四川卷文理第19题:
(1)①证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C
(?
?
?
)
:cos(
?
?
?
)?co s
?
cos
?
?sin
?
sin
?
; < br>②由
C
(
?
?
?
)
推导两角和的正弦公式< br>S
(
?
?
?
)
:sin(
?
??
)?sin
?
cos
?
?cos
?
sin< br>?

2011年陕西文理卷第18题: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
在“高考资料 满天飞、教辅用书代教材”的今天,这些试题的出现,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复习教


学 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回归教材,重温例题习题,并不是去猜题押题,而是通过发掘教材例题习题潜在
的 教育教学功能,最大化地体现数学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重要地位,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真正体现高考对
中 学数学教学正确的导向作用。
rqyn14ZN
三、领悟思想方法
数学考试是通过解题的方式展现学生的知识水平,反映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程度,体
现数学 思想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指出;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
的基 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
讨论 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每年必考,常考常新;配方法、换元法、递推法、定义法、反证法、
等积 法、向量法、参数法等解题方法屡有表现,各有千秋,这些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都蕴含于教材中。以
人教 A版必修5第二章《数列》为例,主要的解题方法有:
EmxvxOtO
1.基本量法:在解 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时,可以把求问题中的其他量转化为求基本量
a
1
d
(或
q
),使求解的数列问题转化为求关于
a
1
和< br>d
(或
q
)的等式或不等式问题;
SixE2yXP
2.知 三求二法: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研究中,常常会涉及到的五个相关量
a
1
,a
n
,n,s
n
,d
(或
q
)之间有一些运算公式, 已知其中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量;
6ewMyirQ
3.递推法:阅读与思考材料《斐 波那契数列》和《九连环》在展示数学文化的同时体现了递推的思想
n?1
?
a
1
,
与方法,而简单的递推关系经常出现在考题中,如已知
S
n
, 可求得
a
n
?
?
等;
kavU42VR
S?S, n?2
n?1
?
n
4.归纳猜想证明法:教材中根据数列前几项写出通项公式 的例子和习题体现了递推和归纳的方法,这
样得到的通项公式可以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y6 v3ALoS
5.倒序相加法:对于一个有限项数列,若具备“凡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任意两项之和总 等于同一个常
数”的特点,则此数列的求和可用倒序相加法,这种方法运用了“对称性”的解题思路,展 现了“求齐”
的思想,可以避免因项数奇偶问题引起的讨论,教材中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就是这样推导的 ;
M2ub6vST
6.错位相减法:教材中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的运算是通 过错位相减法实现的,这种方法普遍适用于“由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而生成的新数列”,即如 果数列
?
a
n
?
是等差数列,数列
?
b
n
?
是等比数列,则
数列
?
a
n
b
n
?
的前
n
项和可以通过“乘公比错位相减”求得;
0YujCfmU
7.函数法:由于数列可以看作以正整数集
N
(或它的有 限子集
?
1,2,3,?n
?
)为定义域的函数
*
a
n
?f(n)
,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因此许多 数列问题可以用
函数的方法来处理,通过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研究来解决数列问题,这就是函数法.教材《 等差数列前
n

的和》一节中的探究与例4都体现了这种方法;
eUts8Z QV
8.裂项相消法:教材通过一个研究性问题展现了裂项相消的求和技巧:
数列
?
?
1111
1
?
S????
?
?
的前项 和
,研究一下,能否找到求
S
n

n
?
n
1?22?33?4n?(n?1)
n(n?1)
??
一个公式.你能对这个问题作一 些推广吗?(习题2.3B组第4题)
因此,回归数学教材,不是仅从认知的角度熟悉教材,不能仅停 留在表面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
要从理解数学本质的角度审视教材,从知识综合运用的角度拓宽教材 ,从升华思想方法的角度用活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高考复习事半功倍。
sQsAEJkW
四、关注细节规范
高考是一场全方位的竞争,比拼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程 度和运用能力,还有心理、习惯等综合素质。
高三复习教学和考试训练中经常发现许多学生会产生“会而 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这主要是与平时的
思维习惯、解题规范甚至与心理品质有关。其实教材中有许 多细节,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升心理品
质很有帮助,这就要求回归教材时重点关注这些细节,充分 发挥这些细节的教学功能,努力达到有效增分
的复习目的。以下是教材中解析几何部分一些值得关注的细 节,其中有些内容是教材直接呈现的,有此内
容蕴含在例题习题中,有些内容相对集中,有些内容比较分 散,回顾教材时需要归纳整理。
GMsIasNX
1.倾斜角的范围,特别要注意倾斜角为< br>90
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直线的五种方程形式(点斜式、
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 一般式)各自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以及特殊直线的方程;截距可正可负也可以为0,
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 br>?
直线的斜率为-1或过原点;到两点
A(x
1
,y
1
),B(x
2
,y
2
)
等距离的直线可以平行于直
线AB ,也可以过AB中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判别应当注意斜率不存在的特殊直线方程;
TIrRGchY
2.解析几何中的对称问题(中心对称和轴对称),通常可用代入法解决。当对称轴方程形如
y ??x?b
时可直接代入,当斜率不为
?1
时需要通过中垂线的性质进行代入;
7EqZcWLZ
3.方程
x
2
?y
2
?Dx?Ey? F?0
表示圆的条件;已知圆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
A(x
1
,y
1
),B(x
2
,y
2
)
的圆的方程为
(x?x1
)(x?x
2
)?(y?y
1
)(y?y
2
)?0
;当点P
(x
0
,y
0
)
位置不同时方程< br>0
(x?a)(x
0
?a)?(y?b)(y
0
?b)?r< br>2
的不同含义;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一定有2 条,注意其中一条斜
率可能不存在;两 圆相交时相交弦(根轴)所在直线的方程;
lzq7IGf0
4.平面上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 (或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的不一定是椭圆(或双曲线);
离心率在图形中的表示;如何根据 双曲线方程求渐近线和如何根据渐近线假设双曲线,渐近线的夹角范围,
等轴双曲线;形如
y? ax
的抛物线的焦点确定;
zvpgeqJ1
5.与圆锥曲线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与 切线的区别与联系;已知过
x
轴上一点
A(x
0
,0)
,假 设直线
2
y?k(x?x
0
)
还是
x?my?x
0
要视不同情况而定。
另外,回归教材也是学习解题过程、培养解题规范的一个有效手段。在高 考阅卷中发现,很多学生因
答题不规范而造成的丢分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概念符号的书写不正确、结 论表达不准确、证明推理不
严密、分类讨论不完全、条件转化不等价、几何作图不合理、解题过程不流畅 、卷面表达不清楚等,这样
的丢分是十分可惜的。回归教材,就是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 掌握三种数学语言(文字语
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准确表述,学习推理计算过程的严密科学,追求 答题书面表达的清楚规范,
从而达成“关注细节多得分、注意规范少丢分”的目标。
NrpoJ ac3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2010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数学).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0.
2. 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2011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数学).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3. 虞涛.高中数学课本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5.



6.



7.

高中数学图形染色试题-高中数学教辅top榜


高中数学学习软件-2013安徽高中数学竞赛谢天资


高中数学教师编考什么-高中数学100个核心考点建议收藏


华附高中数学自招模拟题-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题型ppt


高中数学算法中mod是什么意思-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ab


高中数学错位相减求和例题-高中数学函数导数卷子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单元试卷集合-高中数学教师成长三年规划


高中数学教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有关于高中数学素养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19:0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7803.html

回归教材做什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