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新课改下的高一数学教学体会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19:16
tags:高中数学课本

高中数学概率这一章视频讲解-高中数学统计 频率


新课改下的高一数学教学体会
简 要:数学新课改的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作了大幅度 的
调整,在内容上有删减、有新增,编排顺序与旧教材大不相
同,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也不相 同,这对老师是个全新的
挑战。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
理论,认真 研究新教材,精心备课,精心组织完成课堂五个
环节,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 快
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高一数学;新课改;教学体会
2019年9月广西新课标 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的颁布,为新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
展指明了道路。实施新课改以来,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
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 学组织,其间不
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地引
起我对课改前、后数 学教学的对比、反思,并从中得到启迪,
得到成长。下面谈谈自己在新课改教学中的一些所得与体
会。
一、吃透新教材,活用新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教师要创
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
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 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
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
第1 页共7页


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
要有能力 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
去探索、自主学习。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 于教
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
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
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用新教材,也不完全局限于新教
材,有些 地方作适当的补充,如实例引入时,我们适当增加
学生比较好理解的实例;教材跨度大的地方,我们依据 学生的
情况加入过渡知识,如必修1课本中函数单调性这一内容,
例2直接要求利用函数的单调 性证明应用题,学生还不知道
证明步骤,教师教学时应先补充难度小的证明题,如补充类
似第3 2页练习题第4题,这些都需要对教材作出适当处理。
二、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写意图 高中数学新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在内容上
有删减、有新增。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认 真学习,掌握新教
材,通过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进一步把握新教材,做到心
中有数:哪些内容 是新增的,哪些内容被删去,哪些内容难度
要求降低,哪些能力要求提高,哪些内容需做适当拓展,哪< br>些内容虽被保留但导入方式和编排顺序与旧教材大不相同。
如,必修4中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旧教材从三角函数
的定义推导引入,而新教材是从三角函数线构成一个直角三
角形,利用勾股 定理推导得出。还有对新教材中放在后面模
第2页共7页


块中的有些知识,如 集合的基本运算及函数定义域、值域的
求解,对不等式的解法有要求,我们可以把“不等式”作部分调整,对不等式的解法提前进行讲解,以便更好地进行知识
的应用;也可以对含参不等式适当做些渗 透,为后续的学习打
下基础。
三、重视教学目标的变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 已变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作为
目 标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
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 ,包括知识
的来龙去脉,产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获取知识的能
力和方法等。例如,在“ 函数”一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
是让学生通过实例观察感受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
作 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通过有趣的实例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在概念的形成和深化过程中培养良 好的思维品
质。在知识技能中,蕴涵着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四、吃透新教材的新增板块
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究”是新、旧教材较明显的一个区别,
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同时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分析归纳能力有
极大的帮助。例如,“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教材中的“探究”
是: “选取底数的若干个不同的值,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第3页共7页


作出相 应的对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你能发现它们有哪
些共同特征?”老师自己首先要明白:对数函数的性 质已不是
旧教材中通过由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再由指数
函数的性质而得到对数函数 的性质。新教材已不提反函数,
而是通过画图形、观察图形归纳得出。只有老师吃透新教材
才能 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上发生变化。我们也要利用集体备课
时间专门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老师们各抒 己见,力
争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去设计“思考”与“探究”,目的在于培养
学生的能力。
五、正确把握例题、习题的选取与讲解
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精心挑选练习 题,
使它们中既有重在数学知识建构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又有
重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性 训练。教材中的练习、习题
较多,难易程度相差也较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
例题,如 必修2第122页的例5,学生还没有学过求点的轨
迹的步骤和方法,学生难以接受这样难度的例题,可 跳过。
习题也不必一题不落地演练、讲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有选择地布置。学生基础 较好、理解到位,可跳过几道
基本题,反之则加强基础,较难的习题可给予适当的提示。
对于教 材中个别习题配备不足的知识点,教师应及时地在其
他资料中搜集质量较高的对应练习题,如必修3中的 《随机
抽样》,我认为应补充针对性更强的题目,巩固学生所学的
第4页共7页


知识。
六、重视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 学教学,原来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
一枝粉笔传统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必须合理地利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
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图文并茂、 声像俱佳、动静
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改善了认知环
境,大大增强了学生 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
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所以被广泛地应
用。例如,求方程lgx=sinx的解的个数。很多学生认为通过
解方程看有多少组解从而知道解的个 数,这个误区不太容易
走出来,如果教师能用几何画板动态地展示两个函数在同一
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的图象,此方程解个数即函数y=lgx的图
象与函数y=sinx图象的交点个数。
可 直观地看出两曲线有3个交点。再如必修1中的第89页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借助多媒体可很 快做出对应
函数的图象,计算有关函数的值,找到近似解。必修4中正
弦函数图象的变换,利用 几何画板动态地展示图象的变换,
方便又直观。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
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
悟非凡貌,属句 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
第5页共7页


学教师被称为“老 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
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
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 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入学成绩都是居于B等及以下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差,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较低,
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能力更无须谈说。上面所
谈到的学生问题表 现尤为突出,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学习新
教材,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br>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
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 结合,统一指导与个
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 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 br>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 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
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
也是 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
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
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
当然不是今 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
第6页共7页


词,所表 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
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 来,“教
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 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精彩段落 ,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 的技巧方
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 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
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r>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
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 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
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 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 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来源:毕业论文网
第7页共7页

最权威的高中数学教师参考书-高中数学必修5一遍过电子版


高中数学全程设计答案-高中数学新教师感悟


中科大高中数学竞赛教程周沛耕-人教版 高中数学 网盘下载


高中数学44目录-高中数学必修1错题集


高中数学述职职称-2020上海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黄冈视频 凤凰-天津市高中数学竞赛初赛


上海高中数学教材电子版-高中数学新教改吉林省


苗金利高中数学全套课程-泸州高中数学代正雄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19:1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7823.html

新课改下的高一数学教学体会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