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序排列-20分钟试讲高中数学

龙源期刊网 http:
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习题资源切实提升数学课
堂效率
作者:程超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12年第06期
摘 要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只是理解了所学的基础知识,并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锻炼了思
维,发展了能力,但对知
识的掌握、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解题策略形成等问题,还必须通过
一定量的练习. 本文主要从课堂练
习的功能、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与习
题等三个方面探讨设计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练习
的一些思考及体会.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练习;有效设计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践中,许
多教师对教材习
题及其练习过程的设计较少深入研究,缺少对习题深度的挖掘以及与其他教学
过程的整合.课堂练习从哪
里找题目?实际上,教材是最好的材料,课本的例题有丰富的内涵
和广阔的外延,对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和解题策略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典型作用和潜在的价
值. 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练习应是有效
的,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课堂
练习设计的关键是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
补充例题的思维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材的编写一
般比较精练,仅是完整的解题格式,省略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学生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大的弊病.
教师要引导学生搞懂解题依据
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是怎样形成解题过程的.
例如,已知圆的方程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激活学生
思维
,可提示、点拨,由平面几何知识中的勾股定理,以及使用向量知识?=0,对问题进行解
决.
在学生思维活跃时,改变题目条件,创设变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变式1】
若圆的方程变为(x-a)2+(y-b)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
线方程.
【变式2】
若圆的方程变为(x-a)2+(y-b)2=r2,求经过圆外一点M(x0,y0)的切
线方程.
【变式3】 已知M(x0,y0)为圆x2+y2=r2内异于圆心的一点,判断直
线x0x+y0y=r2与
圆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高中数学必修 选修大全

高中数学教师资格案例分析-高中数学学算法吗

高中数学数列洋葱数学-高中数学正弦函数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