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一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19:40
tags:高中数学必修五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建设-2019重庆高中数学教材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复习知识点
一、知识点总结
【正弦定理】
1.正弦定理:
abc
???2R
(
R
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sinAsinBsinC
2.正弦定理的一些变式:
ab
c

,sinB?,sinC
?
2R
2R2R
a?b?c
(4)
?2R

?
iii
?
a?2RsinA,b?2RsinB ,b?2RsinC

sinA?sinB?sinC
?
i
?
a?b?c?sinA?sinB?sinC

?
ii
?
sinA ?
3.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可能有一解,两解,无解)

【余弦定理】
?
a
2
?b
2
?c
2?2bccosA
?
222
1.余弦定理:
?
b?a?c?2accosB

?
c
2
?b< br>2
?a
2
?2bacosC
?
2.推论:
?
b
2
?c
2
?a
2
?
cosA?
2bc
?
a
2
?c
2
?b
2
?
. ?
cosB?
2ac
?
?
b
2
?a
2
?c
2
?
cosC?
2ab
?

a

b

c

???C
的角
?

?

C
的对边,则:
①若
a?b?c
,则
C?90

②若
a?b?c
,则
C?90

③若
a?b?c
,则
C?90

3.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222
o
222
o
222
o

【面积公式】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a,b,c,
1.
S?
1< br>ah
a
?
1
absinC?
1
r(a?b?c)(其中
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222

1


2.设
p?
1
(a?b?c)
,
S?
2
p (p?a)(p?b)(p?c)






【三角形中的常见结论】


A?B?C?
?
(1(2)
sin(A?B)?sinC,cos(A?B)??cosC,tan(A?B)??tanC,
sin
A?BCA?BC
?cos
,
cos?sin
;
sin2A?2sinA?cosA
,
2222
(3)若
A?B ?C?a?b?c
?
sinA?sinB?sinC


sinA? sinB?sinC
?
a?b?c
?
A?B?C

(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4)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中最大角大于等于
60
,最小角小于等于
60

(6) 锐角三角形
?
三内角都是锐角
?
三内角的余弦值为正值?
任两角和都是钝角
?
任意两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的平方.
钝角三角形
?
最大角是钝角
?
最大角的余弦值为负值
(7)
?ABC
中,A,B,C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B?60
.
(8)
?ABC
为正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B,C成等差数列,且a,b,c成等比数列.
二、题型汇总
题型1【判定三角形形状】
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1)利用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
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 形式或角的形式.
?
??
a
2
?
b
2
?
c
2
?
A
是直角??ABC是直角三角形
(2)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
a
2
?
b
2
?c
2
?
A
是钝角??ABC是钝角三角形

a
2
?
b
2
?
c
2
?
A
是锐角?? ABC是锐角三角形
(注意:
A
是锐角??ABC是锐角三角形

(3) 若
sin2A?sin2B
,则A=B或
A?B?
?
2
.
例1.在
?ABC
中,
c?2bcosA
,且
(a?b?c )(a?b?c)?3ab
,试判断
?ABC
形状.

2









题型2【解三角形及求面积】

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 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
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例2 .在
?ABC
中,
a?1

b?3

?A?30< br>0
,求的值
例3.在
?ABC
中,内角
A,B,C
对边的边长分别是
a,b,c
,已知
c?2

C?
?
3

(Ⅰ)若
?ABC
的面积等于
3
,求
a,b


(Ⅱ)若
sinC?sin(B?A)?2sin2A
,求
?ABC
的面积.






题型3【证明等式成立】
证明等式成立的方法:(1)左
?
右,(2)右
?
左,(3)左右互相推.
例4.已知
?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 ,c
,求证:
a?bcosC?ccosB
.



题型4【解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
仰角 俯角 方向角 方位角 视角
例5.如图所示,货轮在海上以40kmh的速度沿着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
标方向线的水平转角)为140°的方向航行,为了确定船位,船
在B点观测灯塔A的方位角为110° ,航行半小时到达C点观测
灯塔A的方位角是65°,则货轮到达C点时,与灯塔A的距离是
多 少?


3


数列知识点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a
n?1
?a
n?d

d
为常数),
a
n
?a
1
?< br>?
n?1
?
d

等差中项:
x,A,y
成等差数列
?2A?x?y

n
项和
S
n
?
?
a
1
?a
n
?
n
?na
2
1
?
n
?
n?1< br>?
d

2
性质:
?
a
n
?
是等差数列
(1)若
m?n?p?q
,则
a
m
?a
n
?a
p< br>?a
q


(2)数列
?
a
2n?1
?
,
?
a
2n
?
,
?
a
2n? 1
?
仍为等差数列,
S
n
,S
2n
?S
n
,S
3n
?S
2n
……
仍为
等差数列,公差为n
2
d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
a?d,a,a?d

(4)若
a
n
,b
n
是等差数列,且前
n
项和分别为
S
n
,T
n
,则
a
m
S
2m?1
?

b
m
T
2m?1
(5)
?
a
n
?
为等差数列
?S
n
?an
2
?bn

a,b
为常数,是关于
n
的常数项为0
的二次函数)
S
n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
S
n
?an
2
?bn
的最值; 或者求出
?
a
n
?
中的正、负
分界项,
?
a
n
?0
即:当
a
1
?0,d?0
,解不等式组
?
可得
S
n
达到最大值时的
n
值.
a ?0
?
n?1
?
a
n
?0

a
1
?0,d?0
,由
?
可得
S
n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
?
a
n?1
?0
(6)项数为偶数
2n
的等差数列
?
a
n
?


S
2n
?n(a
1
?a
2n
)?n(a
2
?a2n?1
)???n(a
n
?a
n?1
)(a
n
,a
n?1
为中间两项)

S

?S

?nd



S

S

?
a
n
.
a
n?1
4


(7)项数为奇数
2n?1
的 等差数列
?
a
n
?


S
2n?1?(2n?1)a
n
(a
n
为中间项)

< br>S

?S

?a
n

S

S
?
n

n?1
.
2.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a
n?1
a
?q

q
为常数,
q ?0
),
a
n
?a
n?1
1
q
.

n
等比中项:
x、G、y
成等比数列
?G
2
?xy
,或
G??xy
.
?
na
1
(q?
n
项和:
S
?
1)
n
?
?
a
?
1
?
1?q
n
?
?
1?q
(q?1)< br>(要注意!)
性质:
?
a
n
?
是等比数列
(1)若
m?n?p?q
,则
a
m
·a
n
?a< br>p
·a
q

(2)
S
n
,S
2n< br>?S
n
,S
3n
?S
2n
……
仍为等比数列 ,公比为
q
n
.
注意:由
S
n

a
n
时应注意什么?
n?1
时,
a
1
?S
1

n?2
时,
a
n
?S
n
?S
n?1
.

3.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求差(商)法
如:数列
?
a
111
n
?

2
a
1
?
22
a
2
?……?
2
n
a
n
?2n?5
,求
a
n


n?1
时,
1
2
a
1
?2?1?5
,∴
a
1
?14

n?2
时,
111
2
a
1
?
2
2
a
2
?……?
2
n?1
a
n?1
?2n? 1?5

①—②得:
1
n?1
?
14(n?1)
2
n
a
n
?2
,∴
a
n< br>?2
,∴
a
n
?
?
?
2
n?1(n?2)

[练习]数列
?
a
5
n
?
满足
S
n
?S
n?1
?
3
a
n?1,a
1
?4
,求
a
n


5





注意到< br>a
n?1
?S
n?1
?S
n
,代入得
Sn?1

?
S
n
?
是等比数列,
S
n
?4
n

?4

S
1
?4
S
n

·4
n?1

n?2
时,
a< br>n
?S
n
?S
n?1
?……?3
(2)叠乘法
a
n
如:数列
?
a
n
?
中,
a
1
?3,
n?1
?
,求
a
n

a
n
n?1

a
a
2
a
312n?1
3
a
1
·……
n
?·……
,∴n
?

a
1
?3
,∴
a
n
?
a
1
a
2
a
n?1
23n
n
.
a
1
n
(3)等差型递推公式

a
n
? a
n?1
?f(n),a
1
?a
0
,求
a
n
,用迭加法
?
a
3
?a
2
?f(3)
?
?
n?2
时,
?
两边相加得
a
n
?a< br>1
?f(2)?f(3)?……?f(n)

…………
?
a< br>n
?a
n?1
?f(n)
?
?

a
n
?a
0
?f(2)?f(3)?……?f(n)

[练习]数列< br>?
a
n
?
中,
a
1
?1,a
n?3
(4)等比型递推公式
a
n
?ca
n?1
?d< br>(
c、d
为常数,
c?0,c?1,d?0

n?1
a
2
?a
1
?f(2)
?a
n?1
?
n ?2
?
,求
a
n

a
n
?
1n
?
3?1
?
2

可转化为等比数列,设
a
n
?x?c
?
a
n?1
?x
?
?a
n
?ca
n?1
?
?
c?1
?
x


(c?1)x?d
,∴
x?


a
n
?
dd
?
n?1
d
?
n?1
d
? ?
?
?
a
1
?·ca?a?c?
,∴
n
??
1
?
c?1
?
c?1
?
c?1c?1
??
d
?
dd
?
,c
为公比的等比数,∴
?
a
n
?
?
是首项为
a
1
?
c?1
c?1c?1
??
(5)倒数法
如:
a
1
?1,an?1
?
2a
n
,求
a
n

a
n
?2

6


由已知得:
a?2
111111
?
n
??
,∴
??

an?1
2a
n
2a
n
a
n?1
a
n< br>2
?
1
?
111
1
1
·?
?
n?1
?
, ∴
??
为等差数列,
?1
,公差为,∴?1?
?
n?1
?
a
n
22
2
a1
?
a
n
?

a
n
?
(
附:
2
n?1

公式法、利用
a
n
?< br>?
S
1
(n?1)
S
n
?S
n?1
(n?2)
、累加法、累乘法.构造等差或等比
a
n?1
?pa
n< br>?q

a
n?1
?pa
n
?f(n)
、待定 系数法、对数变换法、迭代法、数学归
纳法、换元法
)

4. 求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
(1) 裂项法
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
如:
?
a
n
?
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求
?
1

aa
k?1
kk?1
n
解:由
n
111
?
11
?
??
?
?
?
?
d?0
?< br>
a
k
·a
k?1
a
k
?
a
k
?d
?
d
?
a
k
a
k?1
?
n
?
111
?
11
?
1
?
?11
?
?
11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aadaadaaaaaa
k?1
kk?1
k?1
k?1?
2
?
?
23
?
n?1
?
?
?
k
?
n
?
?
1
1
?
11
?
?
?
?
?

d
?
a
1
a
n?1
?
[练习]求和:
1?
111
??……?

1?21?2?31?2?3?……?n
1
a
n
?……?……, S
n
?2?

n?1
(2)错位相减法

?a
n
?
为等差数列,
?
b
n
?
为等比 数列,求数列
?
a
n
b
n
?
(差比数列)前
n
项和,
可由
S
n
?qS
n
,求
Sn
,其中
q

?
b
n
?
的公比.

7


如:
S
n
?1?2x?3x
2
?4x
3
?……?nx
n?1



x·S
n
?x?2x
2
?3x
3< br>?4x
4
?……?
?
n?1
?
x
n?1?nx
n

①—②
?
1?x
?
S
n
?1?x?x
2
?……?x
n?1
?nx
n

x?1
时,
S
n

1?x
?
nx
?
??
n
n
?
1?x
?< br>2
1?x

x?1
时,
S
n
?1?2?3? ……?n?
n
?
n?1
?

2
(3)倒序相加法
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
S
n
?a
1
?a
2
?……?a
n?1
?a
n
?
?相加
2S
n
?
?
a
1
?a
n
?
?
?
a
2
?a
n?1
?
?…?
?
a
1
?a
n
?


S
n
?a
n
?a
n?1
?……?a
2
?a
1
?
x
2
[练习]已知
f(x)?
,则
1?x
2< br>?
1
?
f(1)?f(2)?f
??
?f(3)?
?
2
?
?
1
?
f
??
?f(4)?
?
3
?
2
?
1
?
f
??
?

?
4
?
?
1
?
??
x< br>2
x
2
1
x
?
?
1
?
?< br>由
f(x)?f
??
?????1
2
222
?
x
?
1?x
?
1
?
1?x1?x
1?
? ?
?
x
?

?
∴原式
?f(1)?
?
f(2)?
?
(附: < br>?
1
?
??
f
??
?
?
?
f(3)?
?
2
?
??
?
1
?
??
f
??
?
?
?
f(4)?
?
3
?
??
1
?
1
?
?1
f
??
?
? ?1?1?1?3

2
?
4
?
?
2
a.用倒序相加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如果一个数列{a
n
},与首末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可采用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两个和式相加,就得到一个常数列的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倒序
相加法。我们在学知 识时,不但要知其果,更要索其因,知识的得出过程是知识
的源头,也是研究同一类知识的工具,例如: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用
的就是“倒序相加法”。
b.用公式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前n项和S
n
可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公式进行求解。运用公式求解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公式的应用范围,确定公
式适用于这个数列之后, 再计算。
c.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裂项相消法是将数列的一项拆成两项或多项, 使得前后项相抵消,留下有限
项,从而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

8


d.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错位相减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 应用于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相乘的
形式。即若在数列{a
n
·b
n
} 中,{a
n
}成等差数列,{b
n
}成等比数列,在和式的两边同
乘 以公比,再与原式错位相减整理后即可以求出前n项和。
e.用迭加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迭 加法主要应用于数列{a
n
}满足a
n+1
=a
n
+f(n ),其中f(n)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的条件下,可把这个式子变成a
n+1
-a< br>n
=f(n),代入各项,得到一系列式子,把所有
的式子加到一起,经过整理,可求出 a
n
,从而求出S
n

f.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 br>所谓分组求和法就是对一类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的数列,若将
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 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
其合并。
g.用构造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所谓构造法就是先根据数列的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数列 的通项的特
征,构造出我们熟知的基本数列的通项的特征形式,从而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












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一、两实数大小的比较:
a?b?0?a?b

a?b?0?a?b

a?b?0?a?b

二、不等式的性质: ①
a?b?b?a
;②
a?b,b?c?a?c
;③
a?b?a?c?b?c


a?b,c?0?ac?bc

a?b,c?0?ac?bc
;⑤
a ?b,c?d?a?c?b?d


a?b?0,c?d?0?ac?bd
;⑦
a?b?0?a?b
nn
?
n??,n?1
?


9



a?b?0?
n
a?
n< br>b
?
n??,n?1
?

三、基本不等式定理
a
2
?b
2
1、整式形式:①
a?b?2ab
?
a, b?R
?
;②
ab?
?
a,b?R
?

2
22
a
2
?b
2
?
a?b
??
a?b
?

ab?
?
?
??
?
a?0,b ?0
?
;④
?
?
a,b?R
?

2
?
2
??
2
?
a?b
?ab

a?0< br>,
b?0
)②a+b
?
(2a
2
?b
2)

2
ba
3、分式形式:+
?
2(a、b同号)
ab
11
4、倒数形式:a>0
?
a+
?
2 ;a<0
?
a+
?
-2
aa
2、根式形式:①
2 2
a?b
四、公式:
?
ab
??
11
2
?
ab
2
a
2
?b
2

2
五、极值定理:设
x

y
都为正数,则有
s< br>2
⑴若
x?y?s
(和为定值),则当
x?y
时,积
xy
取得最大值.
4
⑵若
xy?p
(积为定值),则当
x ?y
时,和
x?y
取得最小值
2p

六、解不等式
bb
;当a<0时,x<;
aa
2、一元二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的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 ax>b(a
?
0)的解:当a>0时,x>



3、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间的关系:
判别式
??b?4ac

2
??0

??0

??0

二次函数
y?ax?bx?c

2
?
a?0
?
的图象

没有实数根

2
一元二次方程
ax?bx?c?0

有两个相异实数根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10


?
a?0
?
的根
?b??
x
1,2
?

2a
x
1
?x
2
??
b

2a
?
x
1
?x
2
?

ax
2
?bx?c?0

一元二次
不等式的
解集
?
xx?x或x?x
?
12
?
a?0
?

ax
2
?bx?c?0


?b?
?
xx??
?

2a
??
R

?
a?0
?

?
xx
1
?x?x
2
?

?

?

4、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步骤: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整数
二判:判 断对应方程的根,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像,五解集:
根据图像写出不等式的 解集
5、解分式不等式:
?
f(x)g(x)?0
f(x)f(x)>0
?
f(x)g(x)>0
?
0
?
?
g(x)g(x)
g(x)?0
?
6、解高次不等式:(x-
a< br>1
)(x-
a
2
)…(x-
a
n
)>0
7、解含参数的不等式:解形如a
x
+bx+c>0的不等式时分类讨论的标准有:( 1)讨论a与
0的大小(2)讨论
?
与0的大小(3)讨论两根的大小
七、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方法:依据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从:开口方向、判别式、对 称轴、函数值三个角度列出不等
式组,总之都是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求解。
2

11


?
?
f(k)?0
1、
x
?
b
1
<
x
2
?
?
??k
?
2a
?
?
??0
?
?
f(k )?0
2、k <
xx
?
b
1
<
2
??
?
2a
?k
?
?
?
??0

12


3、
x
1
x
2
?
f(k)<0
?
?
f(k
1
)?0
f(k)
4、
k
?
?
2
?0
1
<
x
1
<
x
2
<
k
2
?
?
?
??0
?
?
?
k
1
??
b
2a
?k
2

13


5、、
x
1
<
k
1
<
k
2
<
x
2
?
?
?
f(k
1
)?0< br>
f(k)?0
2
?
<

6、
k
1
<
x
1
k
2
<
x
2
<
k
3
?

?
f(k
1
)?0
?
?
f(k
2
)?0

?
f(k)?0
3
?





八、线性规划问题
1、定义:
线性约束条件:由
x

y
的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是
x

y
的线性约束条件.
目标函数: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
x

y
的解析式.
线性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为
x

y
的一次解析式.

14


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
?
x,y
?

可行域: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
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
2、区域判断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
?x??y?C?0
,坐标平 面内的点
?
?
x
0
,y
0
?

①若
??0

?x
0
??y
0
?C?0
, 则点
?
?
x
0
,y
0
?
在直线
? x??y?C?0
的上方.
②若
??0

?x
0
??y
0
?C?0
,则点
?
?
x
0
,y< br>0
?
在直线
?x??y?C?0
的下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
?x??y?C?0

①若
??0
,则
?x??y?C?0
表示直线
?x??y?C?0
上方的区域;
?x??y?C?0

示直线
?x??y?C?0
下方的区域. < br>②若
??0
,则
?x??y?C?0
表示直线
?x??y?C ?0
下方的区域;
?x??y?C?0

示直线
?x??y?C?0
上方的区域.
3、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可行域
第二步:在可行域内找出最优解所对应的点
第三步:解方程的最优解,从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5

辽宁省高中数学会考试题-省级高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李永乐高中数学必修二-高中数学光盘积件如何下载


学校高中数学发展文件-高中数学化学一号通


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必修2教材-高中数学怀疑人生


高中数学联赛复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贵州省预赛


非数学专业考高中数学教资好考吗-贵州电大025高中数学0002


高中数学必修一基础测试-王煊德 2018高中数学联赛证书编号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3-1-初高中数学公理 定理 公式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19: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7861.html

高一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