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人教版的高中数学必修五典型例题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19:44
tags:高中数学必修五

高中数学必修三微课视频-简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


实用标准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一、基础知识【理解去记】
在本章中约定用A,B,C分别表示△ABC的三个内角,a, b, c分别表示它们所对的各边长,
p?
a?b?c
为半周长。
2
abc
1.正弦定理:
=2R(R为△ABC外接圆半径)。
? ?
sinAsinBsinC
111
推论1:△ABC的面积为S
△ABC< br>=
absinC?bcsinA?ca
sin
B
.

222
推论2:在△ABC中,有bcosC+ccosB=a.
推论3:在△AB C中,A+B=
?
,解a满足
ab
?
,则a=A.
sin asin(
?
?a)
正弦定理可以在外接圆中由定义证明得到,这里不再给出,下证推 论。先证推论1,由正弦函数定义,
BC边上的高为bsinC,所以S
△ABC
=< br>1
absinC
;再证推论2,因为B+C=
?
-A,所以sin(B +C)=sinA,
2
即sinBcosC+cosBsinC=sinA,两边同乘以2R得 bcosC+ccosB=a;再证推论4,由正弦定理
sinasin(
?
?a)< br>ab
?
,所以
,即sinasin(
?
-A)=sin(?
-a)sinA,等价于
?
sinAsin(
?
?A)
sinAsinB
11
等价于cos(
?
-A+a)=cos(
?
-a+A),
?
[cos(
?
-A+a)-cos(
?-A-a)]=
?
[cos(
?
-a+A)-cos(
?-a-A)],
22
因为0<
?
-A+a,
?
-a+A <
?
. 所以只有
?
-A+a=
?
-a+A,所以a=A,得证。
222< br>b?c?a
2.余弦定理:a
2
=b
2
+c
2
-2bccosA
?cosA?
,下面用余弦定理证明几个常用的结论。
2bc< br>(1)斯特瓦特定理【了解】:在△ABC中,D是BC边上任意一点,BD=p,DC=q,则
22
bp?cq
?pq
.
(1) AD
2
=
p?q
【证明】 因为c
2
=AB
2< br>=AD
2
+BD
2
-2AD·BDcos
?ADB

所以c
2
=AD
2
+p
2
-2AD·pcos?ADB.

同理b
2
=AD
2
+q
2
-2AD·qcos
?ADC
, ②
因为
?
ADB+
?
ADC=
?

所以cos
?
ADB+cos
?
ADC=0,
所以q×①+p×②得
qc
2
+pb
2
=(p+q)AD
2
+pq(p+q),即AD
2
=
b
2
p?c2
q
?pq
.

p?q
2b
2
?2c
2
?a
2
.

注:在(1)式中,若p=q,则为中线长公式
AD?
2
1
222< br>1
?
2
(2)海伦公式:因为
S
?ABC
?
b
csinA=b
2
c
2
(1-cos
2
A)=
4
4
文档
1
b
2
c
2

4


实用标准
?
(b
2
?c
2?a
2
)
2
?
1
2
[(b+c)-a
2
][a
2
-(b-c)
2
]=p(p-a)(p-b)(p-c).
1??
??
22
4b c
??
16
a?b?c
这里
p?
.

2
所以S
△ABC
=
p(p?a)(p?b)(p?c).


二、基础例题【必会】

1.面积法
例1 (共线关系的张 角公式)如图所示,从O点发出的三条射线满足
?POQ?
?
,?QOR?
?
,另
外OP,OQ,OR的长分别为u, w, v,这里α,β,α+β∈(0,
?
),则P,Q,R的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sin
?
sin
?
sin(
?
?
?
)
??.

uvw【证明】P,Q,R共线
?S
ΔPQR
?0?S
?OPR
?S< br>?OPQ
?S
?ORQ

?
1
11
uvsi n
(α+β)=
uwsinα+vwsinβ
2
22
sin(?
?
?
)sin
?
sin
?
,得证。
???
wuv
2.正弦定理的应用
例2 如图所示,△ABC内有一点P ,使得
?
BPC-
?
BAC=
?
CPA-
?
CBA=
?
APB-
?
ACB。
求证:AP·BC=BP·CA=CP·AB。
【证明】 过点P作PD
?
BC,PE
?
AC,PF
?
AB,垂足分别为D,E,F,则P,D,C, E;P,E,
A,F;P,D,B,F三组四点共圆,所以
?
EDF=
?PDE+
?
PDF=
?
PCA+
?
PBA=
?
BPC-
?
BAC。由
题设及
?
BPC+
?
CPA+
?
APB=360
0
可得
?
BAC+
?
CBA+
?
ACB=180
0

所以
?
BPC-
?
BAC=
?
CPA-
?
CBA=
?APB-
?
ACB=60
0

所以
?
EDF =60
0
,同理
?
DEF=60
0
,所以△DEF是正三角 形。
所以DE=EF=DF,由正弦定理,CDsin
?
ACB=APsin
?
BAC=BPsin
?
ABC,两边同时乘以△ABC
的外接圆直径2R ,得CP·BA=AP·BC=BP·AC,得证:
例3 如图所示,△ABC的各边分别与两圆⊙ O
1
,⊙O
2
相切,直线GF与DE交于P,求证:PA
?
BC。
【证明】 延长PA交GD于M,
GM
O
1
A
AF
??
.

MD< br>AO
2
AE
APAFPAAE
?,?
由正弦定理,
sin(
?
??1)sin
?
sin(
?
??2)sin< br>?
AEsin?1sin
?
??
.
所以
AFsin?2sin
?
GMPMMDPM
?,?
另一方面,,
sin
?
sin?1sin
?
sin?2
GMsin?2s in
?
??
所以,
MDsin?1sin
?
因为O
1
G
?
BC,O
2
D
?
BC,所以只需证
文档


实用标准
GMAF
,所以PAO
1
G,
?
MDAE
即PA
?
BC,得证。
所以
3.一个常用的代换:在△ABC中,记点A,B,C到内切圆的切线长分别为x, y, z,则a=y+z, b=z+x,
c=x+y.
例4 在△ABC中,求证:a
2
(b+c-a)+b
2
(c+a-b)+c
2
(a+b-c) ≤3abc.
【证明】 令a=y+z, b=z+x, c=x+y,则
abc=(x+y)(y+z)(z+x)

?8xy?yz?zx
=8xyz=(b+c-a)(a+c-b)(a+b-c)
=a
2
(b+c-a)+b
2
(c+a-b)+c
2
(a+ b-c)-2abc.
所以a
2
(b+c-a)+b
2
(c+a- b)+c
2
(a+b-c) ≤3abc.
4.三角换元。
例5 设a, b, c∈R
+
,且abc+a+c=b,试求
P?
【解】 由题设
b?
223
的最大值。
??
a
2
?1b< br>2
?1c
2
?1
a?c
,令a=tanα, c=tanγ, b=tanβ,
1?ac
2
10
110
??
则tanβ= tan(α+γ), P=2sinγsin(2α+γ)+3cos
2
γ≤
?3
?
sin
?
?
?
?
3
33
??
22
1
?
10
,b?2,c?
当且仅当α+β=,s inγ=,即a=
时,P
max
=
.

24
3
23
1
例6 在△ABC中,若a+b+c=1,求证: a
2
+b
2
+c
2
+4abc<
.

2
?
?
?
【证明】 设a=sin
2
αcos
2
β, b=cos
2
αcos
2
β, c=sin
2
β, β
?
?
0,
?
.
?
2
?
1
因为a, b, c为三边长,所以c<, c>|a-b|,
2
?
?
?
从而
?
?
?
0,
?
,所以sin
2
β>|cos
2
α·cos
2
β|.
?
4
?
因为1=(a+b+c)
2=a
2
+b
2
+c
2
+2(ab+bc+ca), < br>所以a
2
+b
2
+c
2
+4abc=1-2(ab+ bc+ca-2abc).
又ab+bc+ca-2abc=c(a+b)+ab(1-2c) =sin
2
βcos
2
β+sin
2
αcos
2
α·cos
4
β·cos2β
1
[1-cos
2
2β+(1-cos
2
2α)cos
4
βcos2β]
4
11
=+cos2β(cos
4
β-cos
2
2αcos
4
β-cos2β)
44
111
>+cos2β(cos
4
β-sin
4
β-cos
2
β)=.
444
1
所以a
2
+b
2
+c
2
+4abc<
.

2
=
文档


实用标准
三、趋近高考【必懂】 Ab?c9
??
2
2c10

c
=5,求△
A BC
的内切圆半径.

1.(全国10高考)在△
ABC
中,cos
2
b?c9
?
2c10
,∴
b
=4 【解析】:∵
c
=5,
A1?cosAb?c
??
2
222c
又cos
b
∴ cos
A

c

b
2
?c
2
?a
2
2bc
又cos
A

b
2
?c
2
?a
2
b
?
2bcc


b
2

c
2
-
a
2
=2
b
2


a
2

b
2

c
2

∴ △
ABC
是以角
C
为直角的三角形.
22
c?b

a
==3
1
∴ △
ABC
的内切圆半径
r

2
(
b

a-
c
)=1.
2.(全国10高考)
R
是△
ABC< br>的外接圆半径,若
ab
<4
R
2
cos
A
c os
B
,则外心位于△
ABC
的外部.
【解析】:∵
ab
<4
R
2
cos
A
cos
B

由正弦定理得
a
=2
R
sin
A

b
=2
R
sin
B

∴ 4
R
2
sin
A
sin
B
<4
R
2
cos
A< br>cos
B

∴ cos
A
cos
B
>sin
A
sin
B

∴ cos
A
cos
B
-sin
A
sinB
>0
∴ cos(
A

B
)>0
∵ cos(
A

B
)=-cos
C

∴ -cos
C
>0
∴ cos
C
<0
∴ 90°<
C
<180°
∴ △
ABC
是钝角三角形
∴ 三角形的外心位于三角形的外部.


3.(全国10高考)半径为R
的圆外接于△
ABC
,且2
R
(sin
2
A
-sin
2
C
)=(
3
a
-
b
) sin
B

(1)求角
C


文档


实用标准

(2)求△
ABC
面积的最大值.
abc
???2R
sinAsinBsinC
【解析】:(1)∵ acb
?sin
2
A?()
2
,sin
2
C? ()
2
,sinB?
2R2R2R

∵ 2
R(sin
2
A
-sin
2
C
)=(
3
a-b
)sin
B

acb
∴ 2
R
[(2R
)
2
-(
2R
)
2
]=(
3a
-
b

2R


a
2-
c
2

3
ab
-
b
2
< br>a
2
?b
2
?c
2
3
?
2ab2< br> ∴
3
∴ cos
C

2
,∴
C
=30°
1
(2)∵
S

2
ab
sin
C

1

2
·2
R
sin
A
·2
R
sin
B
·sin
C


R
2
sin
A
sin
B

R
2
=-
2
[cos(
A

B
)-cos(
A
-
B
)]
R
2

2
[cos(
A
-
B
)+cos
C

R
2
3

2
[cos(
A
-
B
)+
2

当cos(
A
-
B
)=1时,
S
有最大值
第二章 数列
*******毋庸置疑,数列是历年各省市解答题中必出的内容。因此同学要熟练百
倍!
一、基础知识【理解去记】
定义1 数列,按顺序给出的一列数,例如1,2,3,…,
n
,…. 数列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两种 ,数列
{
a
n
}的一般形式通常记作
a
1
,
a
2
,
a
3
,…,
a
n

a
1
,
a
2
,
a
3
,…,
a
n
…。其 中
a
1
叫做数列的首项,
a
n
是关于
n

具体表达式,称为数列的通项。
文档


实用标准
定理1 若S
n
表示{
a
n
}的前
n
项和,则S
1
=
a
1
, 当
n
>1时,
a
n
= S
n
-S
n
-1
.
定义2 等差数列,如果对任意的正 整数
n
,都有
a
n
+1
-
a
n
= d(常数),则{
a
n
}称为等差数列,d叫做公差。
若三个数
a< br>,
b
,
c
成等差数列,即2
b
=
a+
c
,则称
b

a

c
的等差中项, 若公差为d, 则
a
=
b
-d,
c
=
b
+d.
定理2 *****【必考】等差数列的性质:1 )通项公式
a
n
=
a
1
+(
n
-1)d; 2)前
n
项和公式:
S
n
=
n(a
1
?a
n
)
n(n?1)
?na
1
?
d
;3)< br>a
n
-
a
m
=(
n
-m)d,其中
n
, m为正整数;4)若
n
+m=
p
+
q
,则< br>22
a
n
+
a
m
=
a
p
+
a
q
;5)对任意正整数
p
,
q
,恒有
a
p
-
a
q
=(
p
-
q
)(a
2
-
a
1
);6)若
A

B
至少有一个不为零,则{
a
n
}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S
n=
An
2
+
Bn
.
a
n?1
?q
,则{
a
n
}称为等比数列,
q
叫做公比。
a
n
n
a(1?q)
1
定理3 *****【必考】等比 数列的性质:1)
a
n
=
a
1
q
n
-1< br>;2)前
n
项和S
n
,当
q
?
1时,Sn
=;
1?q

q
=1时,S
n
=
n a
1
;3)如果
a
,
b
,
c
成等比数 列,即
b
2
=
ac
(
b
?
0),则
b
叫做
a
,
c
的等比中项;4)若
定义3 等比数列 ,若对任意的正整数
n
,都有
m+
n
=
p
+
q
,则
a
m
a
n
=
a
p
aq

定义4 极限,给定数列{
a
n
}和实数
A< br>,若对任意的
?
>0,存在M,对任意的
n
>M(
n

N
),都有|
a
n
-
A
|<
?

则称
A

n
→+∞时数列{
a
n
}的极 限,记作
lima
n
?
A.

n??
定义5 无 穷递缩等比数列,若等比数列{
a
n
}的公比
q
满足|
q< br>|<1,则称之为无穷递增等比数列,其前
n

和S
n
的极限 (即其所有项的和)为
a
1
(由极限的定义可得)。
1?q
定理4 数学归纳法:给定命题
p
(
n
),若:(1)
p
(
n
0
)成立;(2)当
p
(
n
)时
n
=< br>k
成立时能推出
p
(
n
)对
n
=
k
+1成立,则由(1),(2)可得命题
p
(
n
)对一切自然数n

n
0
成立。

【补充知识点】
定理5 第二数学归纳法:给定命题
p
(
n
),若:(1)
p
(n
0
)成立;(2)当
p
(
n
)对一切
n
k
的自然数
n

成立时(
k

n< br>0
)可推出
p
(
k
+1)成立,则由(1),(2)可得命题
p
(
n
)对一切自然数
n

n
0
成立。
定理6 对于齐次二阶线性递归数列
x
n
=
ax
n
-1
+
bx
n
-2
,设它的特征方程
x
2
=
ax
+
b
的两个根为α,β:(1)若α
?
β ,则
x
n
=
c
1
a
n
-1
+c
2
β
n
-1
,其中
c
1
,
c
2
由初始条件
x
1
,
x
2
的 值确定;(2)若α=β,则
x
n
=(
c
1
n
+< br>c
2
) α
n
-1
,其中
c
1
,
c
2
的值由
x
1
,
x
2
的值确定。
二、基础例题【必会】

1.不完全归纳法。
这种方法是从特殊情况出发去总结更一般的规律,当然结论未必都是正确 的,但却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
普遍方式。通常解题方式为:特殊→猜想→数学归纳法证明。
例1 试给出以下几个数列的通项(不要求证明);1)0,3,8,15,24,35,…;2)1 ,5,19,65,…;
3)-1,0,3,8,15,…。
【解】1)
a
n
=
n
2
-1;2)
a
n
=3
n
-2
n
;3)
a
n
=
n
2
-2
n
.
例2 已知数列{
a
n
}满足
a
1
=
1
,
a
1
+
a
2
+…+
an
=
n
2
a
n
,
n
≥1,求通项
a
n
.
2
文档


实用标准
1
,又
a
1
+
a
2
=2
2
·
a
2
,
2
a?a
1
1
1
所以
a
2
=,
a
3
=?
2
2
?
,猜想
a
n
?
(
n
≥1).
3?4
n(n?1)
3?1
3?2
1
证 明;1)当
n
=1时,
a
1
=,猜想正确。2)假设当
n< br>≤
k
时猜想成立。
2?1
【解】 因为
a
1< br>=

n
=
k
+1时,由归纳假设及题设,
a
1
+
a
1
+…+
a
1
=[(
k
+1)
2
-1]
a
k
+1
,,
111
????
=
k
(
k
+2)
a
k
+1
,
2?13?2k?(k?1)
11111

1???????
=
k
(
k
+2)
a
k
+1
,
223kk?1
1
k
.
所以=
k
(
k< br>+2)
a
k
+1
,所以
a
k
+1
=
(k?1)(k?2)
k?1
1
.
由数学归纳法可得猜想成立,所 以
a
n
?
n(n?1)
所以
例3 设0<
a<1,数列{
a
n
}满足
a
n
=1+
a
,
a
n
-1
=
a
+
【证明】 证明更强的结论:1<
a
n
≤1+
a
.
1)当
n
=1时,1<
a
1
=1+
a
,①式成立;
2)假 设
n
=
k
时,①式成立,即1<
a
n
≤1+
a
,则当
n
=
k
+1时,有
1
,求证:对任意
n

N
+
,有
a
n
>1.
a< br>n
1?a?a
k?1
111?a?a
2
1?a
??a ??a???1.

1?a1?a1?a
a
k
由数学归纳法可得①式成立,所以原命题得证。
2.迭代法
数列的通项
a
n
或前
n
项和S
n
中的
n
通常是对任意
n

N
成立,因此可将其 中的
n
换成
n
+1或
n
-1等,
这种办法通常称迭 代或递推。
例4 数列{
a
n
}满足
a
n
+< br>pa
n
-1
+
qa
n
-2
=0,
n
≥3,
q
?
0,求证:存在常数
c
,使得
22n
a
n?1
?pa
n?1
·
a
n
+
qa
n
?cq?
0.

2222
【证明】
a
n?1
?pa
n?1
·
a
n+
1
+
qa
n?1
?a
n?2
(
pa
n
+1
+
a
n
+2
)+
qa
n?1
=
a
n
+2
·(-
qa
n
)+
qa
n?1
=
2222
q(a
n
?aa)?q[aa?paa?qa
+
a
(
pq
+
qa
)]=
q
(
nn
+1
n
?1nn?2n?1n?1n?1nn
).
22
2

a
2
?pa
2
a
1
?qa
1
2
= 0,则对任意
n
,
a
n?1
?pa
n?1
an
+
qa
n
=0,取
c
=0即可.
22
22
2

a
2

?pa
2< br>a
1
?qa
1
2
?
0,则{
a
n? 1
?pa
n?1
a
n
+
qa
n
}是首项为
a
2
?pa
2
a
1
?qa
1
,公 式为
q
的等比数列。
22
22
所以
a
n?1
?pa
n?1
a
n
+
qa
n
=
(a2
?pa
2
a
1
?qa
1
)
·
q
n
.

c??
(
a
2
?pa
1
a
2
?qa
1
)
·
22
1
即 可.
q
2
综上,结论成立。
例5 已知
a
1
=0,
a
n
+1
=5
a
n
+
24
a
n
?
1
,求证:
a
n
都是整数,
n

N
+
.
【证明】 因为
a
1
=0,
a
2
=1,所以由题设知当
n< br>≥1时
a
n
+1
>
a
n
.
又由< br>a
n
+1
=5
a
n
+
24
a
n
?
1
移项、平方得
2
文档


实用标准
22
a
n?1
?10a
n
a
n?1
?a< br>n
?1?0.

22

n
≥2时, 把①式中的
n
换成
n
-1得
a
n
?
10< br>a
n
a
n?1
?a
n?1
?
1
?< br>0
,即
22
a
n?1
?10a
n
a
n?1
?a
n
?1?0.

因为
an
-1
<
a
n
+1
,所以①式和②式说明
a< br>n
-1
,
a
n
+1
是方程
x
2< br>-10
a
n
x
+
a
n
-1=0的两个不等根 。由韦达定理得
2
a
n
+1
+
a
n
-1
=10
a
n
(
n
≥2).
再由
a
1
=0,
a
2
=1及③式可知,当
n

N
+
时,
a
n
都是整数。
****3.数列求和法。
数列求和法主要有倒写相加、裂项求和法、错项相消法等。
1
(
n
=1, 2, …),求S
99
=
a
1
+
a
2
+…+
a
99
.
4
n
?2
100
11
2?2
100
?4
n
? 4
100?n
1
【解】 因为
a
n
+
a
1 00-
n
=
n
+=,
?
100100?n100
100100n100?n100
4?24?2
4?2?2(4?4)2
1
9 9
19999
所以S
99
=
?
(a
n
?a
100?n
)??
100
?
101
.

2
n?1
2
22
1
11
.
例7 求和 :
S
n
?
+…+
?
n(n?1)(n?2)
1?2 ?32?3?4
1k?2?k
?
【解】 一般地,
k(k?1)(k?2)2k(k?1)(k?2)
例6 已知
a
n
=
?
1
?
11
?
, < br>?
?
?
??
2
?
k(k?1)(k?1)(k?2)
?
n
1
所以
S
n
=
?

k?1
k(k?1)(k?2)
?
1
?
111111
?
?
???????
2
?
1?22?32?33?4n(n?1 )(n?1)(n?2)
?
?

?
?
1
?
11
?
?

2
?
2(n?1)(n?2)
??
11
??.
< br>42(n?1)(n?2)
?
a
n
?
的前
n
项和,求证:S
n
<2。
n
?
?
2
?
例8 已知数列{
a
n}满足
a
1
=
a
2
=1,
a
n
+2
=
a
n
+1
+
a
n
, S
n
为数列
?
【证明】 由递推公式可知,数列{
a
n
}前几项为1,1,2,3,5,8,13。
因为
S
n
?
所以
a
112358
, ①
?
2
?
3
?
4
?
5
?
6
???
n
2
222222
n
a
11235。 ②
S
n
?
2
?
3?
4
?
5
???
n
n
?1
2
22222
?
11
a
?2
?
a
n
?
?
2
???
n
?
?
n?1

n?2< br>??
2
22
?
2
?
111
由①- ②得
S
n
??
2
22
2
文档


实用标准
a
111
S
n
??S
n ?2
?
n
n

224
2
?1
a
又因为S
n
-2
n

n
n
>0, < br>?1
2
11111
所以
S
n
??
S
n
, 所以
S
n
?

22442
所以
所以S
n
<2,得证。
4.特征方程法
例9 已知数列{
a
n
}满足
a
1
=3,
a
2
=6,
a
n
+2
=4
n
+ 1
-4
a
n
,求
a
n
.
【解】 由特 征方程
x
2
=4
x
-4得
x
1
=
x
2
=2.
故设
a
n
=(α+β
n
)· 2
n
-1
,其中
?
所以α=3,β=0,
所以
a
n
=3·2
n
-1
.
例10 已知数列{
a
n
}满足
a
1
=3,
a
2
=6,
a
n
+2
=2
a
n
+1
+3
a
n
,求通项
a
n
.
【解】 由特征方程
x
2
=2
x
+3得
x
1
=3,
x
2
=-1,
所以
a
n
=α·3
n+β·(-1)
n
,其中
?
3?
?
?
?

?
6?(
?
?2
?
)?2
?
3?3
?
?
?

?
6?9
?
?
??
3
3
,β
??

4
4
1
n?1n?1
所以
a
n
?[3?(?1)
·3]。
4
解得α=
5.构造等差或等比数列
例11 正数列
a
0
,
a
1
,…,
a
n
,…满足
a
n
a
n?2
?a
n?1
a
n?2
=2
a< br>n
-1
(
n
≥2)且
a
0
=
a1
=1,求通项。
【解】 由
a
n
a
n?2
?a
n?1
a
n?2
?2a
n?1

a
n
a
?2
n?1
=1,
a
n?1
a
n? 2
?
a
?
a
nn?1
?

?
1< br>?
2
?
1
?
.

?
a
n? 2
?
a
n?1
??

b
n
=
所以
b
n
=
a
n
a
1
+1,则{
b< br>n
}是首项为+1=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a
n?1
a
0
a
n
a
+1=2
n
,所以
n
=(2n
-1)
2

a
n?1
a
n?1
n
a
n
a
n?1
a
2
a
1
k2所以
a
n
=·…··
a
0
=
?
(2? 1).

a
n?1
a
n?2
a
1
a
0
k?1
注:
?
C
i?1
n
i
?
C
1
·
C
2
·…·
C
n
.
2
x
n
?2
例12 已知数列{
x
n
}满足
x
1
=2,
x
n
+1
=,
n

N
+
, 求通项。
2x
n
文档


实用标准
x
2
?2x
2
?2
【解】 考虑函数
f
(
x
)=的不动点,由=
x

x
=
?2.

2x2x
2
x
n
?2
因为
x
1
= 2,
x
n
+1
=,可知{
x
n
}的每项均为正数。 < br>2x
n

x
n
+2≥
22x
n
,所 以
x
n
+1

2
(
n
≥1)。又
2
2
(x
n
?2)
2
x
n
?2
X
n
+1
-
2
=, ①
?< br>2
=
2x
n
2x
n
2
(x
n
?2)
2
x
n
?2
X
n
+1
+
2
=, ②
?
2
=
2x
n< br>2x
n
x
n?1
?2
?
x
n
?2< br>?
由①÷②得
?
??
。 ③
x< br>n?1
?2
?
?
x
n
?2
?
?x
1
?2

2
x
1
?2
>0, ?
x
n?1
?2
??
x
n
?2
?由③可知对任意
n

N
+
,>0且
lg
??< br>?2lg
??
,
x
n
?2
??
?
x
n?1
?2
?
??
x
n
?2
?
?
?
x
n
?2
?
?
2?2
?
lg
所以
lg
?
是首项为
?
??
,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
?
?
2?2
?
?
x
n
?2
?
?
x
n
?2
所以
lg
x
n
?2< br>x
n
?2
?2
n?1
?
2?2
?
x
n
?2
?
2?2
?
·
lg
?
?< br>?
?
,所以
?
2?2
x?2
2?2
????
n
2
n?1
2
n?1
2
n?1

解得
x
n
?2
·
(2?2)
(2?2)
? (2?2)
?(2?2)
2
n?1
2
n?1

注意:本例解法是借助于不动点,具有普遍意义。
三、趋近高考【必懂】
1.(2 010.北京)设
f(n)?2?2?2?2?L?2
47103k?10
,则
f(n)
?
( ).
2
n
2
(8?1)
(B)
(8
n?2
?1)

77
2
n?3
2
n?4
(C)
(8?1)
(D)
(8?1)

77
(A)
2,2,2
,…,
2
解析:数列
2,
4710
3n?10
是以2为首项,8为公比的等 比数列,给出的这个数列共有
(n?4)
项,
2(8
n?4
?1)2
n?4
?(8?1)
.选(D). 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有
S
n
?
8?17
2.(2010.广东)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店 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堆“正
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1堆只有1层,就一个球;第2,3, 4,…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下图所
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二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 之上,第
n
堆第
n
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
文档


实用标准
f(n)
表示第
n
堆的乒乓球总数,则< br>f(3)?
_____;
f(n)?
=_____(答案用
n
表示).
【解析】:观察归纳,
f(3)?6?3?1?10
; 观察图示,不难发 现第
n
堆最底层(第一层)的乒乓球数
n(n?1)
,第
n
堆的乒乓球总数相当于
n
堆乒乓球的底层数之和,
2
1
2
1n(n?1)n(n?1)(n?2)
222

f(n)?a
1
? a
2
?a
3
?L?a
n
?(1?2?3?L?n)?g
?
2226
a
n
?1?2?3?L?n?
品:数列求和,无论等差还是等比数列,分清项数及规律都尤为重要.
3.(2010.北京)设等差 数列
{
a
n
}
的首项
a
1
及公差
d
都为整数,前
n
项和为
S
n

(1)若< br>a
11
?0,S
14
?98
,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2)若
a
1
≥6,a
11
?0,S
14
≤77
,求所有可能的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解析】:(1)由
?
?
S
14
?98,
?
2a
1
?13d?14,
,即
?

?
a
11
?0,
?
a
1
?10d?0,< br> 解得
d??2,a
1
?20

,2,3,L

因此,
{
a
n
}
的 通项公式是
a
n
?22?2n,n?1
?
S
14
≤ 77,
?
(2)由
?
a
11
?0,
,得
?
a≥6,
?
1

?
2a
1
?13d≤1 1
?
?
a
1
?10d?0,

?
a≥6,
?
1
, (1)
?
2a
1
?13d≤11
?
(2)

?
?2a
1
?20d?0,
?
?2a≤?12. (3)
1
?
11

7
1
由①+③,得
13d≤?1
,即
d≤?

13
111
所以
??d≤?

713
由①+②,得
?7d?11
,即
d??

d?Z
,故
d??1


d??1
代入①、②,得
10?a
1
≤12


a
1
?Z
,故
a
1
?11

a
1
?12

,2,3,L

所以,数 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是
a
n
?12?n

a
n
?13?n,n?1
文档


实用标准
品:利用等差(比)数列的定义构造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是常用的解题方法.
,bn
}{
,c
n
}
满足
b
n
?a
n
?a
n?2
,c
n
?a
n
?2a
n? 1
?3a
n?2

4.(2010.江苏)设数列
{
an
}{
,2,3,…)

(n?1,2,3,L)
,证明{a
n
}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c
n
}
为 等差数列且
b
n
≤b
n?1
(n?1
【解析】:必要性:设
{
a
n
}
是公差为
d
1
的等差数列,

b
n?1
?b
n
?(a
n?1
?a
n?3
)?(a
n
?a
n?2
)

?(a
n?1
?a
n
)?(a
n?3
?a
n? 2
)?d
1
?d
1
?0

,2,3,L)
成立.
易知
b
n
≤b
n?1
(n?1
由递推关系
c< br>n?1
?c
n
?(a
n?1
?a
n
)?2( a
n?2
?a
n?1
)?3(a
n?3
?a
n?2
)?d
1
?2d
1
?3d
1
?6d
1
(常数)(
n
=1,2,3,…).
所以数列
{
c
n
}
为等差数列.
,2,3,L)

充分性:设数列
{
c
n
}是公差为
d
2
的等差数列,且
b
n
≤b
n?1
(n?1

c
n
?a
n
?2a
n?1?3a
n?2
, ①

c
n?2
?a
n?2
?2a
n?3
?3a
n?4
, ②
由①
?
②,得
c
n
?c
n?2
?(a< br>n
?a
n?2
)?2(a
n?1
?a
n?3
)?3(a
n?2
?a
n?4
)?b
n
?2b
n? 1
?3b
n?2


c
n
?c
n?2
??2d
2


b
n
?2b
n?1
?3b
n?2
??2d2
, ③


从而有
b
n?1
?2b
n?2
?3b
n?3
??2d
2


?
③,得
(b
n?1
?b
n
)?2(b
n?2?b
n?1
)?3(b
n?3
?b
n?2
)?0


b
n?1
?b
n
≥0,b
n?2
?b
n?1
≥0,b
n?3
?b
n?2
≥0

,2,3,L)

∴由⑤得
b
n?1
?b
n?0(n?1
,2,3,L)

由此不妨设
b
n
?d
3
(n?1

a
n
?a
n?2
?d
3
(常数).
文档


实用标准
由此
c
n
?a
n
?2a
n?1
?3a
n?2
?4a
n
?2a< br>n?1
?3d
3

从而
c
n?1
?4a< br>n?1
?2a
n?2
?3d
3
,两式相减得
c
n?1
?c
n
?2(a
n?1
?a
n
)?2d< br>3

因此
a
n?1
?a
n
?
11

(c
n?1
?c
n
)?d
3
?d
2
?d
3< br>(常数)(
n
=1,2,3,…),即数列
{a
n
}
为等差数列.
22
品:利用递推关系式是解决数列问题的重要方法,要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
,a
n?1
?2a
n
?1

5.(2010. 福建)已知数列
{
a
n
}
满足
a
1
?1< br> (1)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2 )若
4
1
g4
k?1k
2
?1
gLg4
k
n
?1
?(a
n
?1)
k
n
,b
n
?k
n
,证明
{b
n
}
是等差数列.
?
【解析】:(1)∵
a
n?1
?2a
n
?1 (n?N)
,∴
a
n?1
?1?2(a
n
?1)


{
a
n
?
1}
是以
a
1
?1?2
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nn

a
n
?
1
?
2
,即
a
n
?2?1

( 2)∵
4
1
g4
k?1k
2
?1
…4
k< br>n
?1
?(a
n
?1)
k

(k
1
?k
2
?
L
?k
n
)?n
利用
{
a
n
}
的通项公式,有
4?2
nk
n


2[(b
1
?b
2
?L?b
n
)?n] ?nb
n
.①
构建递推关系
2[(b
1
?b
2
?L?b
n
?b
n?1
)?(n?1)]?(n?1)b
n ?1
, ②
②-①,得
(n?1)b
n?1
?nb
n
?2?0
,③
从而 有
nb
n?2
?(n?1)b
n?1
?2?0
,④

?
④,得
nb
n?2
?2nb
n?1
?nb
n
?0
,即
b
n?2
?2b
n?1
?b
n
?0


{
b
n
}
是等差数列.
[方法:]由递推式求 数列的通项,常常构造新的辅助数列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用迭代法、累加法或累乘法
求其通项.
文档


实用标准

第三章 不等式
***本章 节总结的知识点已经涵盖了选修4-5的不等式专讲一书。因此后期不会总结《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一书。希望同学周知!

一、基础知识【理解去记】
***【必会】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a>b
?
a-b>0; (2)a>b, b>c
?
a>c;
(3)a>b
?
a+c>b+c; (4)a>b, c>0
?
ac>bc;
(5)a>b, c<0
?
acb>0, c>d>0
?
ac>bd;
(7)a>b>0, n∈N
+
?
a
n
>b
n
; (8)a>b>0, n∈N
+
?
n
a?
(9)a>0, |x|?
-aa
?
x>a或x<-a;
(10)a, b∈R,则|a|-|b|≤|a+b|≤|a|+|b|;
(11)a, b∈R,则(a-b)
2
≥0
?
a
2
+b
2
≥2ab;
(12)x, y, z∈R
+
,则x+y≥2
xy
, x+y+z
?
3
3
xyz
.

因为前五条是显然的,以下从第六条开始给出证明。
(6)因为a>b>0, c>d>0,所以ac>bc, bc>bd,所以ac>bd;重复利用性质(6),可得性质(7);
再证性质(8),用反证法,若
n
a?
假设不成立,所以
n
a?< br>n
n
n
b
;
b
,由性质(7)得
(
n
a)
n
?(
n
b)
n
,即a≤b,与a>b矛 盾,所以
b
;由绝对值的意义知(9)成立;-|a|≤a≤|a|, -|b|≤b≤|b| ,所以-(|a|+|b|)≤a+b
≤|a|+|b|,所以|a+b|≤|a|+|b|;下面再证 (10)的左边,因为|a|=|a+b-b|≤|a+b|+|b|,所以|a|-|b|≤|a+b|,所以(10)成立;(11)显然成立;下证(12),因为x+y-2
xy?(x?
=( a+b)
3
+c
3
-3a
2
b-3ab
2
-3abc
=(a+b)
3
+c
3
-3ab(a+b+c)=(a +b+c)[(a+b)
2
-(a+b)c+c
2
]-3ab(a+b+c) =(a+b+c)(a
2
+b
2
+c
2
-ab-bc- ca)
=
y)
2
≥0,所以x+y≥
2xy

当 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再证另一不等式,令
3
x?a
,
3
y? b
,
3
z?c
,因为x
3
+b
3
+c3
-3abc
1
(a+b+c)[(a-b)
2
+(b-c)
2
+(c-a)
2
] ≥0,所以a
3
+b
3+c
3
≥3abc,即x+y+z≥
3
3
xyz
,等号 当且仅当
2
二、基础例题【必会】
1.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1)比较法,在证明A>B或Ax=y=z时成立。
A
(A,B>0)与1比较大小,
B
x, y, z, 有
最后得出结论。

x
2
+y
2
+z
2
1 设a, b, c∈R
+
,试证:对任意实数
?
a?babcb?cc?a
?
?
?2xy?yz?xz
?
??
.

(a?b)(b?c)(c?a)
?
cab
?
【证明】 左边- 右边= x
2
+y
2
+z
2
?2
文档
abbc
xy?2yz

(b?c)(c?a)(a?b)(c?a)


实用标准
?2
2
cab
2
abac
xz?x?2xy?y
2
?y
2
?

(a?b)(b?c)b?c(b?c)(c?a)c?ac?a
bc b
2
a
2
cac
yz?z?z?2xz?x
2
?< br>
(a?b)(c?a)a?ba?b(a?b)(b?c)b?c
222
?? ?
bacb
??
ac
?
??
?
??
??
x?yy?zz?x
?
?0.

?
b?c
? ????
c?a
??
c?aa?b
??
a?bb?c
??< br>所以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
例2 若aa
(1-x)|与|log
a
(1+x)|.
【解】 因为1-x
?
1,所以log
a
(1-x)
?
0,
|log
a
(1?x)|
1
=|log
(1-x)
(1+ x)|=-log
(1-x)
(1+x)=log
(1-x)
>log
(1-x)
(1-x)=1(因为0<1-x
2
<1,所以
1?x
|log
a
(1?x)|
1
>1-x>0, 0<1-x<1).
1?x
所以|log
a
(1+x)|>|log
a
(1-x)|.
(2)分析法,即从欲证不等式出发,层层推出使之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已知为止,叙述方式为:要证……,只需证……。
例3 已知a, b, c∈R
+
,求证:a+b+ c-3
3
abc
≥a+b
?2ab.

【证明】 要证a +b+c
?3
3
c?a?b
≥a+b
?2ab.
只需证c?2ab?3
3
abc

因为
c?2ab?c?ab?ab ?3
3
c?a?b?3
3
abc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211
1
??
.
例4 已知实数a, b, c满足0c(1?c)a(1?b)b(1?a)
2
1
【证明】 因为02
111
??
所以,
a(1?a)b(1?b)c(1?c)
1122
???
所以,
a (1?a)b(1?b)b(1?b)c(1?c)
1111
???
所以只需证明,
a(1?a)b(1?b)a(1?b)b(1?a)
a?ba?b
?
也就是 证,
a(1?a)(1?b)b(1?a)(1?b)
只需证b(a-b) ≤a(a-b),即(a-b)
2
≥0,显然成立。所以命题成立。
(3)数学归纳法。
例5 对任意正整数n(≥3),求证:n
n+1
>(n+1)
n
.
【证明】 1)当n=3时,因为3
4
=81>64=4
3
,所以命题成立。
k?2
(k?1)
2)设n=k时有k
k+1
>(k+1)
k
,当n=k+1时,只需证(k+1)
k+2
>(k+2)
k+1
,即>1 . 因为
(k?2)
k?1
k
k?1
(k?1)
k?2k
k?1
,即证(k+1)
2k+2
>[k(k+2)]
k+1
,只需证(k+1)
2
>k(k+2),
?1
,所以只需证
?
kk?1k
(k?1)(k?2)
(k?1)
即证k
2
+ 2k+1>k
2
+2k. 显然成立。
文档


实用标准
所以由数学归纳法,命题成立。
(4)反证法。
例6 设实数a
0
, a
1
,…,a
n
满足a
0
=a
n
=0,且a
0
-2a
1
+a
2
≥0 , a
1
-2a
2
+a
3
≥0,…, a
n-2< br>-2a
n-1
+a
n
≥0,求证
a
k
≤0( k=1, 2,…, n-1).
【证明】 假设a
k
(k=1, 2,…,n-1) 中至少有一个正数,不妨设a
r
是a
1
, a
2
,…, a
n-1
中第一个出现的正
数,则a
1
≤0, a
2
≤0,…, a
r-1
≤0, a
r
>0. 于是a< br>r
-a
r-1
>0,依题设a
k+1
-a
k
≥a
k
-a
k-1
(k=1, 2, …, n-1)。
所以从k =r起有a
n
-a
k-1
≥a
n-1
-a
n-2
≥…≥a
r
-a
r-1
>0.
因为a
n
≥a
k-1
≥…≥a
r+1
≥a
r
>0与a
n
=0矛盾。故命题获证。
(5)分类讨论法。
222222
x?yy?zz?x
???
0.
例7 已知x, y, z∈R
+
,求证:
y?zz?xx?y
【证明】 不妨设x≥y, x≥z.
ⅰ)x≥y≥z,则
111
??
,x
2
≥y2
≥z
2
,由排序原理可得
x?yx?zy?z
x
2
y
2
z
2
y
2
z
2
x
2
?????
,原不等式成立。
y?zz?xx?yy?zz?xx?y
11 1
??
ⅱ)x≥z≥y,则,x
2
≥z
2
≥y
2< br>,由排序原理可得
x?zx?yy?z
x
2
y
2
z
2
y
2
z
2
x
2
?????
,原 不等式成立。
y?zz?xx?yy?zz?xx?y

(6)放缩法,即要证A>B,可证A>C
1
, C
1
≥C
2
,…,C
n-1
≥C
n
, C
n
>B(n∈N
+
).
111
????
n
?n
(
n?
2).
< br>23
2?1
1111
?
11
?
11
??1
?1??
?
?
?
???
?
n
?n
???
n
?
【证明】
1?????
n
232
?
44
?
2?12
?
??
?
2??
2
?????
例8 求证:
1?
2
n?1
?
1n?11n
?1??
n
?
,得证。
n
22
22
例9 已知a, b, c是△ABC的三条边长,m>0,求证:
abc
??
.

a?mb?mc?m
ababa?bm
?????1?
【证明】

a?mb?ma?b?ma?b?ma?b?ma?b?m
mc
(因为a+b>c), 得证。
?1??
c?mc?m
(7)引入参变量法。
3
b
例10 已知x, y∈R
+
, l, a, b为待定正数,求f(x, y)=
2
?
2
的最小值。
xy
a
3
(1?k)
2
lkl
y
,y?
【解】 设
?
k
,则
x?
,f(x,y)=
1?k1?k
x< br>l
2
?
3
b
3
?
?
?
a?
k
2
?
?
?

??
文档


实用标准
??
??
11
3
1
33 333
1
3
1
32
?
a?b?ak?ak?b?
2
?b??b??ak
?
?
2
(a
3
+b
3
+3a
2
b+3ab
2
)=
2
k
???
?
ll
?
k
?????????
??
k
? ???
??
??
(a?b)
3
(a?b)
3
ab< br>.
,等号当且仅当
?
时成立。所以f(x, y)
min
=
2
2
l
xy
l
例11 设x
1
≥x
2
≥x
3
≥x
4
≥2, x< br>2
+x
3
+x
4
≥x
1
,求证:(x
1
+x
2
+x
3
+x
4
)
2
≤ 4x
1
x
2
x
3
x
4
.
【证明】 设x
1
=k(x
2
+x
3
+x
4
),依题设有
4kx
2
x
3
x
4
(x
2
+x
3
+x
4
),即
1
≤k≤1, x
3
x
4
≥4,原不等式等价于(1+k)
2
(x
2
+x
3
+x
4
)
2

3
(1? k)
2
1
?
1
?
(x
2
+x
3< br>+x
4
) ≤x
2
x
3
x
4
,因为 f(k)=k+在
?
,1
?
上递减,
4k
k
?< br>3
?
(1?k)
2
11
所以(x
2
+x3
+x
4
)=
(k??
2)
(x
2
+ x
3
+x
4
)
4k
4k
1
3??23
≤·3x
2
=4x
2
≤x
2
x
3< br>x
4
.
4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8)局部不等式。
例12 已知x, y, z∈R
+
,且x
2
+y
2+z
2
=1,求证:
【证明】 先证
33
xyz
?.

??
2
1?x
2< br>1?y
2
1?z
2
x33
2
?x
.

2
1?x
2
1
?2x
2
(1?x
2
)
2
?
因为x(1-x
2
)=
2
1
?< br>2
?
2
?
??
?
,
2
?
3
?
33
3
xx
2
x
2
33
2< br>所以
???x
.

2
2
1?x
2
x (1?x
2
)
33
y33
2
同理
?y

2
2
1?y
z33
2
?z

2
1?z
2
xyz33
2
33
22
所以
???(x? y?z)?
.

22
1?x
2
1?y
2
1 ?z
2
abc
例13 已知0≤a, b, c≤1,求证:≤2。
??
bc?1ca?1ab?1
a2a
?
.
① 【证明】 先证
bc?1a?b?c
即a+b+c≤2bc+2.
即证(b-1)(c-1)+1+bc≥a.
因为0≤a, b, c≤1,所以①式成立。
文档


实用标准
同理
b2bc2c
?,?
.

ca?1a?b?cab?1a?b?c
三个不等式相加即得原不等式成立。
(9)利用函数的思想。
111
的最小值。
??
a?bb?cc?a
55
【解】 当a, b, c中有一个为0,另两个为1时,f(a, b, c)=,以下证明f(a, b, c) ≥. 不妨设a
22
3
2ca?b1
≥b≥c,则0≤c≤, f(a, b, c)=
2
?
2
?
.

3
c?1c?1a?b
(a?b)
2
因为1=(a+b)c+ab≤+(a+b)c,
4
例14 已知非负实数a, b, c满足ab+bc+ca=1,求f(a, b, c )=
解关于a+b的不等式得a+b≥2(
c
2
?
1
-c) .
t1
, g(t)在[
c
2
?1,??
)上单调递增。
?
2
c?1
t
3
又因为0≤c≤,所以3c
2≤1. 所以c
2
+a≥4c
2
. 所以2
(
c
2
?
1
?c
)

c
2
?1.

3
2ca?b1
所以f(a, b, c)=
2

?
2
?
c?1c?1
a?b
考虑函数g(t)=
2c2(c
2
?1?c)1
??

2

2
2
c?1c ?1
2(c?1?c)
2cc
2
?1?c
?
=
2< br>
c?1c
2
?1
?
1
?
c3c
2
?1
2
?c?1
?
=
2
?

?< br>2
?
?
2
?
2
?
c?1
?
c3c
2
?153(1?c
2
?1)c
???
.


4??
22222
下证
3(1?c
2
?1)?c ?
0 ①
?3?
c
?3
c
2
?1?
c< br>2
+6c+9≥9c
2
+9
?c
?
?
3?
?c
?
≥0
?
4
?
33
3
?
,所以①式成立。
?c?.
因为
c?
34
4
5
5
所以f(a, b, c) ≥,所以f(a, b, c)
min
=
.

2
2
2.几个常用的不等式——《选修4-5不等式选讲》
(1)【只需了解】柯西不等式:若a
i
∈R, b
i
∈R, i=1, 2, …, n,则
(
等号当且仅当存在λ∈R,使得对任意i=1, 2, , n, a
i
=λb
i
,
?
a
)(
?< br>b
2
i
i?1i?1
nn
2
i
)
?
(
?
a
i
b
i
)
2
.

i?1
n
变式1:若a
i
∈R, b
i
∈R, i=1, 2, …, n,则
(
a
)?
?
i?1
b
i
n
2
i
(
?
a
i
)
2
(
?
b
i
)
2
i?1
i?1
n
n
.

文档


实用标准
等号成立条件为a
i
=λb
i
,(i=1, 2, …, n)。
变式2:设a
i
, b
i
同号且不为0(i=1, 2, …, n ),则
a
i
?
?
i?1
b
i
n
(
?
a
i
)
2
n
?
ab
i
i?1
i?1
n
.

i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b
1=b
2
=…=b
n
.
(2)【必会】平均值不等式:设a
1
, a
2
,…,a
n
∈R
+
,记H
n
=
n
111
????a
1
a
2
a
n
, G
n
=
n
a
1
a
2
?a
n
,
22
a1
?a
2
???a
n
a
1
2
?a2
???a
n
A
n
=,则H
n
≤G
n
≤A
n
≤Q
n
. 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
,Q
n
?
nn
均≤平方平均。
其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均为a
1
=a
2
=…=a
n
.
【证明】 由柯西不等式得A
n
≤Q
n
,再由G
n
≤A
n
可得H
n
≤G
n
,以下仅证G
n
≤A
n
.
1)当n=2时,显然成立;
2)设n=k时有G
k
≤A
k
,当n=k+1时,记
1?k
a
1
a
2
?a
k
a
k?1
=G
k+1
.
因为 a
1
+a
2
+…+a
k
+a
k+1
+(k -1)G
k+1

k
k
a
1
a
2
?a
k
?k
k
a
k?1
?G
k?1

2k
2k
a
1
a
2
?a
k?1G
k?1
?
2k
2k
G
k?1
?
2k G
k+1
,
k?12k
k?1
所以a
1
+a< br>2
+…+a
k+1
≥(k+1)G
k+1
,即A
k+ 1
≥G
k+1
.
所以由数学归纳法,结论成立。
(3)排序不等式:
22
22
aa
aa
n?1n
12
例15 已知a
1
, a
2
,…,a
n
∈R
+
,求 证;
??
?
???
a
1
+a
2
+…+a< br>n
.
a
2
a
3
a
n
a
1
22
2
a
n
a
a
1
2
a
2
【证明】证法一:因为
?a
1
?2a
1
,?a
3
?2a
2
,…,
?1
?a
n
?2a
n?1
,
n
?a
1
≥2a
n
.
a
2
a
3
a
n
a
1
22
2
a
n
a
n
a
1
2
a
2
?1
上述不等 式相加即得
≥a
1
+a
2
+…+a
n
.
?????
a
2
a
3
a
n
a
1
2 2
2
?
a
1
2
a
2
?
a
n
a
n?1
?
?????
证法二:由柯西不等式
?
(a
1
+a
2
+…+a
n
)≥(a
1
+a
2
+…+a
n
)
2

?
a
?< br>a
n
a
1
??
2
a
3
22
2
a
n
a
n
a
1
2
a
2
?1
因为a
1
+a
2
+…+a
n
>0,所以
≥a
1
+a
2
+…+a
n
.
?????
a
2
a
3
a
n
a
1
证 法三: 设a
1
, a
2
,…,a
n
从小到大排列为
a
i
?a
i
???a
i
,则
a
i
?a
i
???a
i

12
n
12
n222
111
????
,由排序原理可得
a
i
a
i
a
i
n
n?11
22
2
a
n
a
a
1
2
a
2< br>a
i
?a
i
???a
i
=a
1
+a
2
+…+a
n

????
?1
?
n
,得证。
n
12
a
2
a
3
a
n
a
1
注:本讲的每种方法、定理都有极广泛的应用,希望读者在解题中再加以总结。
文档


实用标准

三、趋近高考【必懂】
1.( 成都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理科)不等式
(
A
){
x
|-1≤
x
≤2}
(
C
){
x
|-1≤
x
<2}
【答案】
B
[
x?2
?0
的解集为( )
x?1
(
B
) {
x
|-1<
x
≤2}
(
D
){
x
|-1<
x
<2}
]
【解析】原不等式等价于
?
?
(x?1)(x?2)?0

?
x?1?0
解得-1<
x
≤2
2.(成都市2010理 )某物流公司有6辆甲型卡车和4辆乙型卡车,此公司承接了每天至少运送280
t

物的业务,已知每辆甲型卡车每天的运输量为30
t
,运输成本费用为0.9千元;每辆乙型卡 车每天的运输
y
z=0.9x+
量为40
t
,运输成本为1千元, 则当每天运输成本费用最低时,所需甲型卡车的数量是(
y


)
(
A
)6
【答案】
C

【解析】设需要甲型卡车
x
辆,乙型卡车
y

(
B
)5 (
C
)4
4
A
(
D
)3
6
0
3x+4y=28
x ?
30x?40y?280
?
由题意
?
0?x?6
且< br>x

y

Z

?
0?y?4
?运输成本目标函数
z
=0.9
x

y

画出可 行域(如图)可知,当目标函数经过
A
(4,4)时,
z
最小7.6千元
及需要甲型卡车和乙型卡车各4辆。
1
按向量
a
=(
h< br>,-1)平移后得圆
C
1
,若圆
C
1
在不等式
x
+
y
+1
2
≥0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内,则
h
的最小值为( A )
3.(绵 阳2010年)把圆
C

x
2
?y
2
?
(A)1 (B)-1 (C)
3

3
(D)
?
3

3
4.(雅安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科 )已知函数
f(x)
的定义域为
[?3,??)
,部分函数值如表
所 示,其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若正数
a

b
满足
f(2a?b)? 1
,则
文档
b?2
a?2


实用标准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1)

2
5
B.
(,4)

2
5
C.
(1,4)
D.
(??,)U(4,??)

2
5
5.(2010四川省攀枝花市文)已知函数
f(x)?ax
2
?bx?1
?
a,b?R
?
.
(Ⅰ)若
f(?1)?0
且对任意实数
x
均有
f(x)?0
成立,求实数
a,b
的值;
(Ⅱ)在(Ⅰ)的条件下,当
【解析】 )
Qf(?1)?0
x?
?
?2,2
?
时,
g(x)?f(x)?kx
是单调函数,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a?b?1?0即b?a?1

又对任意实数
x
均有
f(x)
?
0成立
2< br>???b
2
?4a?0
恒成立,即
(a?1)?0
恒成立
?a?1,b?2

22
f(x)?x?2x?1?g(x)?x?(2?k)x?1
(Ⅱ)由(Ⅰ)可 知
Qg(x)

x?
[-2,2]时是单调函数,
?[?2,2]? (??,
k?2k?2
]或[?2,2]?[,??)
22

?2?



k?2k?2
或??2
22
即实数
k
的取值范围为
(??,?2]U[6,??)

文档

极坐标方程高中数学-高中数学无耻定理公式


ha高中数学公式-高中数学中排列组合


高中数学必修5金太阳卷答案-高中数学德育如何渗透


高中数学小题分-2017江苏高中数学试卷


冲刺重点高中数学精选-为什么说高中数学难


高中数学必修一简单随机抽样教案-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ppt


高中数学资源-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视频 百度云资料


西昌招聘高中数学老师-高中数学文本教案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19: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7869.html

人教版的高中数学必修五典型例题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