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23:01
tags:高中数学必修五

高中数学高考考试大纲-高中数学单元测试2



解三角形

一.三角形中的基本关系:

sin(A?B)?sinC,
(1)
cos(A?B)??cosC,


tan(A?B)??tanC,


A?BCA?BCA?BCsin?cos,cos?sin,tan?cot
(2)


222222
(3)a>b则A>B则
sinA>sinB,反之也成立
二.正弦定理:


abc
???C
R.
R2???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sin?sin?sinC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b?2Rsin?
a?2Rsin?
,,;①化角为边:
CRsinc?2c
b
a
sinC?
;,②化边为角:,
?sin?
??sin


R2
R2
R2
a:b:c?sin?:sin?:sinC; ③
a?b?cabc???
.④


Csin?sin?si nsin??sin?sin?C
两类正弦定理解三
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
角.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
角.
(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
要注)
意解的情况(一解、两解、无解).
三.余弦定理:


222
?cosc?2bca?b?
222
??2accosb?a
?c
2 22
C2abcosac??b?
. 注意:经常
与完全平方公式与均值不等式联系 推论:
222
a?cb?cos??



2bc
222
b?a?c??cos

ac2
222
a?b?ccosC?


2ab
222
c?ba?
C?90
; ①

若,则
则②若 ;
222
C?90
222
cb?a?


90?Cc?ab?
,则③

若.


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
(1).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
(2).已知三边求其余的量。
注意:解三角形与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实现
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
四、三角形面积公式:






等差数列

一.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
项与
它 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
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

公差.

a?a?d
(二.符号表示:n>=1)
n?1n
三.判断
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

a?a?d(n?2,d为常数)
(可用来证明)
(1)
1nn?
a?a?a
n?2
)((可用来证明)
2
1nn??1n
(2)
a?kn?b
n,k
为常数()
(3)
n
(4)
s?a?a??a
是一个关于n 的2次式且无常数项
n21n
四.等差中项

a
b
成等 差数列,则称为与的等差中,,
?
a
b
?
a?cb?
ca
b
的等差中项.,则称与项.若为


2
五.通项公式:
?
??
d1n?a?a?(
是一个关于的一次式,一次项系数是公差)
1n


通项公式的推广

a?a
??
mn
d?
dn?m?a?a
. ;
mn
m?n
六.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
n
??
aan?
n1
S?
①(
n

注意利用性质特别是下标为奇数)
2
??
1nn?dS?na?
(是一个关于n 的②2次式且



1n
2
无常数项,二次项系数是公差的
一半)
七.等差数列性质:

a?a?a?a
m?n?p?q
mnpq
; (1)若则
2a?a?a
q?n?p2
.若 则
(2)
qpn
(3) ,S?SS,S?S?
nn232nnn
成等差数列
(4)
S
n
{}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原公差的
n
*

??
??
?n?2n
aa?Sn?
,则,①若项数为(5)
Sa
ndS?S?
奇n
?
,.且

奇偶
1nnn?2
aS
1?n偶
??
? ?1?nn2
??
an?1S?2
,且,则②若项数为
*
n?n12
Sn
?SaS?

?
,(其中,. )
??
an?1?Sna?S

n偶

(6)若等差数列{ an} {bn}的前n项和为


S1?n
nn偶奇
偶.
aS

S,T
1n?2n
?

nn

Tb
1n?2n



项和的最值八.等差数列前n
dd
2
na(?)S?n?

利用二次函数的思想:(1)
1n

22


(2)找到通项的正负分界线
0a??
s
1
时取到
的则 有最大值,当n=k ?若
?n0d??

0?a?
k
? 最大值k满足0?a?
1k?


0a??
1
s
?
n=k时取到的最大当则 若有最大
值,?
n
0d??

a?0?
k
?
满足k值
a?0?
1k?



等比数列
一.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

2
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
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 br>列的公比.

a
n?1
?q
二.符号表示:

a
n
注:①等比数列
中不会出现值为0的项;
②奇数项同号,偶数项同号
(3)合比性质的运用
三.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

a?aq(n?2,q为常数,且?0)
(可用来证明)①
1nn?
2a?a?a
n?2
)((可用来证明)②
11nn?n?


n
cq?a
q,c
n
③((指数式)为非零常数). 项
和的形式(只用来判断)④从前n:
.等比中项四a
G
ba
bG
成等在与,中间插入一
个数,,使
2abG?,比数列,则称为与的等比
中项.若
a
bG
2
abG?
不能的等比中项.(注:由
与则称为
a
bG
,成等比,由,得出,,)
aa?
abG?bGbG


2
q?aa
. 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n

项公式的变形:
n?m
qaa?
;(1)
mn
a?q
n?1
m?nn
.(2)
(注意合比性质的利用)

a
m
六.前项和的公式:

n
??
1?qna??
??
?Sqa?1?a?aq
??< br>. ①
1nn1

n1
1q???
1?q1?q?
s?a?a??a
n
,则
A+B=0
A+B*q
=②
nn12

: 七.等比
数列性质
p??qm?n
a?a?a?a
;,则(1)若


qnmp
2
(3)

q??p2n
aa?a?
npq
则(2)若.
S,S?S,S?S?
nn32nnn2


成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的求法:
(1).归纳猜想
(2).对任意 的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的关
aaSn
s?a(n?1)?
11
a??n
系:
)2(n??ss?
1nn?
检验第②式
满不满足第① 式,满足的话写一个式子,不
满足写分段的形式
(3).利用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1、定义法:符合等差等比的定义

nnn
a?a?f(n)
: 2、迭加法
n1n?


a
: 3、迭乘法
n?1
?f(n)

a
n
: 、构造法4
a?qa?p
nn?1

5.
如果上式后面加的是指数时可用同除指数


6.如果是分式时可用取倒数
(4)同时有和与通项有两种方向


一种:
当n大于等于2,再写一式,两式相减,可以消
去前n项和
二种:消去通项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 公式法:适用于等差、等比数列或可转化
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
?
??c
其中{ }2.裂项相消法:适用于是各项不
a
??
c

aa
??
为0的等差数列,
为常数;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
(分式且分母能 分解成一次式的乘积)
3.错位相减法:适用于其中{ }是等差数
??
aba

列,是各项不为0的等比
数列。
??
b
4.倒序相加法: 类似于等差数列
前n项和公式

的推导方法.
5.常用结论
n(n?1)(1): 1+2+3+...+n =

2
2
n 2) 1+3+5+...+(2n-1) =
n1nn?
nnn
n

2
1??
333
?n??1nn(?1)?2?
) (3
??

2??1
2222
)1n?)((n3?2?????nn?121
(4)

6
;
111??
(5)



不等式


1?nn)1?n(n
一、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 (
a?a?b?b
2)传递性:(
c?b?c?aa?b,

加法法则:;(3
cc?b??a?b?a
4)同向不等式加法法
则:(
d??c?ba?b,c?d?a
)乘法法则:;(5
bc0?acbc?a?b,c?ba?,c?0?ac?

同向不等式乘法法则:(6
bd?ac???0,cd?0a?b
)乘方法
则:(7
)n?1(n?N0a?b??a*?b且
)开方法则:(8
)1且n?(n?N*?a?b?0?ab
(9)倒数法则:
11???0a?b,ab

ba
二、一元二次不
等式和及
)?00(aaxc?bx??0?axbx?c?
其解法

?0??

??0

0???

cbxaxy???)?(?axxx)(?xcbxy?ax??)?xx?(?axx)(

c?ax?bx?y
二次
函 数
nnnn
22
221
2
2
21






2
cbx??ax?y

()的
0a?
图象无 等相两有实
异相两有次二元一 实根 实根 根 方程

)?xx,x(x

b?x??xa2
0?cax??bx

??


2121 21
2
根a?0
0?bxc??ax的解
集0)(a??
2



??
xx?或xx?x

??
x?xx?x
21
??b??xx??a2???
21

R
0?c?ax?bx的解
集(a0)??
2

??

??
三.含有参数的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二次项系数(正负零)
(2) 根


一种:能分解因式,主要是比较根的大小 。
二种:能分解因式就从判别式进进行行讨论
(3)画图写解集
四、线性规划 ?
?x??y?C?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
同侧的点代入后符号相同, 异侧的点相反
2.由A的符号来确定:先把x的系数A化为
正后,看不等号方向: ?< br>?x??y?C?0所表示的区①若是“>”号,则
?x??y?C?0
的右边部分。域 为直线: ?
?x??y?C?0所表示的区②若是“<”号,则
?x??y?C?0
的左边部分。域为直线

注意:

Ax?By?C?0(或?0 )
不包括边界;
Ax?By?C?0(?0)
包括边界

3.求解线性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
(1)画出可行域(注意实虚)


(2)将目标函数化为直线的斜截式
(3)看前的系数的正负.若为正时则上大下
小,若为负则上小下大

4.非线性问题:
(1)看到比式想斜率
(2)看到平方之和想距离

四、均值不等式


a?b
1、设、是两个正数,则称为正数、的
aa
bb
2


ab
称为正数、),的等差中项算术
平均数(
a
b
几何平均数.(等比中项)

2、基本不等式(也称均值不等式):


a,b是正数,
么如果ba?).?号当且仅当a?b时取a?b?2ab
即?ab(

2 注意:
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一正、二定、三
相等

ba、
即),为正、3平均不等式:(数
22
a?ba2?b??ab?



a b
时取等)= (当
1122?

ba

4、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22
a ?b
??
??
22
R?a,?b?2abba
ab?R?ba,①;②;
222

2
2
b?a??
??
?a b0,b?0a???
??
Rb,??a
2??
??

22??
bab?a?
.③;④
??

5、极值定理:设、都为
正数,则有:
xy
x?y
s?xy?
时,(和为定值),
则当⑴若.

2
s
xy
取得最大值.积

4
xy?p
x?y
时,

⑵若(积为定值),则当
x?y
2p.和取得
最小值
五、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x|
是指数轴上点到原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
x
x,x
||x?x
两点间的点的距离;是指数轴上
21
21
a a?0??|a|?0 a?0
;距离 代数意义:
???a a?0?
2、
则不等式:,?0如果a


|x|?a???x?a或x??a
; (1)

x|?a???x|?a或x??a


(2)
????x|?aa?x?a|
(3) ;
|x|?a????a?x?a
(4)
注意:上式中的x可换成f(x)
、解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主要方法:解含绝
对3.
值的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是去掉绝对值符号
、其他常见不等式形式总结:
式不等式的解法:移项通分,化分为整

f(x)?0?f(x)g(x)?0


)(xg
0?(x)xf()g?)xf(?0??


0?(x)g)g(x?
②指数不等式:

f(x)g(x)
(a?1)?af(x)?ga(x)?


f(x)g(x)
(0?a?1)?fa(x)a??g(x)

③对数不等式:

f(x)?0??logf(x)?logg(x)(a?1)?g(x)?0?
aa

?)(xg(x)?f?
0)?f(x??0)??)g(xaxlog(logfx)?g( )(0??1?

aa
?)(x)f(x?g?
④高次不等式:数轴穿线法口诀:
“从右向左,

自上而下;奇穿偶不穿,遇偶转个弯;小于
取下边,大于取上边”



初高中数学函数衔接课题的设计思路-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常用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频率公式大全-高中数学二项式公式奇偶


高中数学集合怎么算-高中数学代数几何的划分


高中数学第二册下-高中数学二选一参数方程大题


高中数学拟合怎么看-高中数学窍门经验


安徽省安庆市学高中数学是什么版的-高中数学教辅推荐知乎


用隐函数解高中数学题-安徽高中数学学哪几本书


高中数学坐标旋转变换-高中数学组长竞聘副校长演讲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23:0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8226.html

高中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