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必修五课外辅导班资料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5 23:18
tags:高中数学必修五

高中数学笔试教师资格证视频百度云-高中数学老师和初中数学老师哪个赚钱更多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 正弦定理

从容说课 < br>本章内容是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
的联系,与 已知三角形的边和角相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知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科书在引
入正弦定理内容时,让学 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
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 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的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
在引入余弦定理内容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已 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根据三
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 形.我们仍然从量化的角度
来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 另一边和两个
角的问题”.这样,用联系的观点,从新的角度看过去的问题,使学生对于过去的知识有了
新的认识,同时使新知识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坚实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1.正弦定理的概念;
2.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1.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教具准备直角三角板一个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
2.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
3.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 思维能力,通过三角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
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 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如右图,固定△
ABC
的 边
CB
及∠
B
,使边
AC
绕着顶点
C
转动 .
师思考:∠
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
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生显然,边
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
C
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
师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师在初中,我们已 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
关系.如右图,在Rt△
ABC
中,设
BC
=
A
,
AC
=
B
,
AB
=
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 的定
义,有
abcabc
=sin
A
, =sin
B
,又sin
C
=1=,则
???c
.从而在直角三角
c
c csinAsinBsimC

ABC
中,
abc
.
??
sinAsinBsimC
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
师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由学生讨论、分析)
生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如右图,当△
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
AB
上的高是
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
CD
=
A
sin
B
=
B
sin
A
,则
abcbabc
,同理,可得.从而.
????
sinAsi nBsinCsinBsinAsinBsinC
(当△
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解法 类似锐角三角形的情况,由学生自己完成)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abc
.
??
sinAsinBsinC
师是否可以用其他方法证明这一等式?
生可 以作△
ABC
的外接圆,在△
ABC
中,令
BC
=
A
,
AC
=
B
,
AB
=
C
,根据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以
及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来证明
abc
这一关系. ??
sinAsinBsinC
师很好!这位同学能充分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此 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证法.
在△
ABC
中,已知
BC
=< br>A
,
AC
=
B
,
AB
=
C
,作△
ABC
的外接圆,
O
为圆心,连结
BO
并延长交圆于
B′
,

BB′
=2R.则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以及同弧所 对的圆周角相等可以得到

BAB′
=90°,∠
C
=∠
B′


∴sin
C
=sin
B′
=
sinC?sinB
?
?
c
.
2R


c
?2R
.
sinC
ab
同理,可得
?2R,?2R
.
sinAsinB
abc

???2R
.
sinAsin BsinC

这就是说,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上述关系式均成立,因此,我们得到等式
abc
.
??
sinAsinBsinC
点评:上述证法采用了初 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将任意三角形通过外接圆性质转化为直角
三角形进而求证,此证法在巩固平面几 何知识的同时,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且消除了学
生所持的“向量方法证明正弦定理是唯一途径”这 一误解.既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为
下一步用向量方法证明正弦定理作了铺垫.
[知识拓展]
师接下来,我们可以考虑用前面所学的向量知识来证明正弦定理.从定理内容可以看出, 定理
反映的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而在向量知识中,哪一知识点体现边角关系呢?
生向量的数 量积的定义式
A
·
B
=|
A
||
B
|C
osθ,其中θ为两向量的夹角.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向量数量积涉及的是余弦关系而非正弦关系,这两者之间能否转化呢?
生 可以通过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sinθ=
Co
s(90°-θ)进行转化.
师这一转 化产生了新角90°-θ,这就为辅助向量j的添加提供了线索,为方便进一步的运算,
辅助向量选取了 单位向量j,而j垂直于三角形一边,且与一边夹角出现了90°-θ这一形式,
这是作辅助向量j垂直 于三角形一边的原因.
师在向量方法证明过程中,构造向量是基础,并由向量的加法原则可得
AC?CB?AB

而添加垂直于
AC
的单位向量j是关键,为了 产生j与
AB

AC

CB
的数量积,
而在上面向 量等式的两边同取与向量j的数量积运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师下面,大家再结合课本进一步体会向 量法证明正弦定理的过程,并注意总结在证明过程中
所用到的向量知识点.
点评: (1)在 给予学生适当自学时间后,应强调学生注意两向量的夹角是以同起点为前提,以
及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的运用.
(2)要求学生在巩固向量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向量知识的工具性作用.
向量法证明过程:
(1)△
ABC
为锐角三角形,过点
A
作单位向量j垂直于
90°-
A
,j与
AC
,则j与
AB< br>的夹角为
CB
的夹角为90°-
C
.


由向量的加法原则可得
AC?CB?AB
,
为了与图中有关角的三角函数建 立联系,我们在上面向量等式的两边同取与向量j的数量积
运算,得到


j?(AC?CB)?j?AB

由分配律可得
AC?j?CB?j?AB
.
∴|j|

AC
Co
s90°+|j|
CB
Co
s(90°-
C
)=|j|
AB
Co
s(90°-
A
).

A
sin
C
=
C
sin
A
.

ac
.
?
sinAsinC
另外,过点
C作与
CB
垂直的单位向量j,则j与
90°+
B
,可得
AC
的夹角为90°+
C
,j与
AB
的夹角为
cb
.
?
sinCsinB
(此处应强调学生注意两向量夹角是以同起点为前提,防止误 解为j与
90°-
C
,j与

AC
的夹角为
AB< br>的夹角为90°-
B
)
abc
.
??
sinAs inBsinC
(2)△
ABC
为钝角三角形,不妨设
A
>90°, 过点
A
作与
AC


垂直的单位向量j,则j与
A B
的夹角为
A
-90°,j与
CB
的夹角为90°-
C.
+j·
CB
=j·由
AC?CB?AB
,得j·
AC
AB
,

A
·
Co
s(90°-
C
)=
C
·
Co
s(
A
-90°),

A
sin
C
=
C
sin
A
.

ac

?
sinAsinC
另外,过点
C
作与
CB
垂直的单位向量j,则j与
90°+
B
.
AC
的夹角为90°+
C
,j与
AB
夹角为
bc
.
?
sinBsinC
abc
??
∴(形式1).
simA sinBsinC
同理,可得
综上所述,正弦定理对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均 成立.
师在证明了正弦定理之后,我们来进一步学习正弦定理的应用.
[教师精讲] < br>(1)正弦定理说明同一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正弦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同一正数,即
存在正 数k使
A
=ksin
A

B
=ksin
B

C
=ksin
C


abc

??
sinAsinBsinC
abcbac
等价于 (形式2).
?,?,?
sinAsinBsinCsinBsinAsinC
(2)
我们通过观 察正弦定理的形式2不难得到,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问
题.
①已知 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中一边可以求其他边,如
a?
bsinA
.这类问题由于两角已 知,
sinB
a
sinB
.此
b
故第三角确定,三角形唯一 ,解唯一,相对容易,课本P
4
的例1就属于此类问题.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 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如
sinA?
类问题变化较多,我们在解题时要分清题 目所给的条件.
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例题评析来进一步体会与总结.
[例题剖析]
【例1】在△< br>ABC
中,已知
A
=32.0°,
B
=81.8°,
A
=42.9
c
m,解三角形.
分析:此题属于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 边的问题,直接应用正弦定理可求出边
B
,若求边
C
,
再利用正弦定 理即可.
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C
=180°-(
A
+< br>B
)=180°-(32.0°+81.8°)=66.2°;
根据正弦定理, asinB42.9sin81.8
o
?
b
=≈80.1(
c< br>m);
sinA
sin32.0
o
asinC42.9sin66. 2
o
?
c
=≈74.1(
c
m).
o
sinA
sin32.0
[方法引导]
(1)此类问题结果为 唯一解,学生较易掌握,如果已知两角和两角所夹的边,也是先利用内角
和180°求出第三角,再利用 正弦定理.
(2)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
【例2】在△
ABC
中,已知
A
=20
c
m,
B
=28
cm,
A
=40°,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边长精
确到1
c
m).
分析:此例题属于
B
sin
A

a

b
的情形,故有两解,这样在求解之后呢,无需作进一步的检验,
使学 生在运用正弦定理求边、角时,感到目的很明确,同时体会分析问题的重要性.
解:根据正弦定理,
bsinA28sin40
o
?
sin
B
=≈0.899 9.
a20
因为0°<
B
<180°,所以
B
≈64°或
B
≈116°.
(1)当
B
≈64°时,
C
=180°-(
A
+
B
)=180°-(40°+64°)=76°,
asinC20sin76
o
?
C
=≈30(
c
m).
sinA
sin40
o


(2)当
B
≈116°时,
C
=180°-(
A
+
B
)=180°-(40°+116°)=24°,
asinC20sin24
o
?
C
=≈13(
c
m).
sinA
sin40
o
[方法引导]通过此例题可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 理求角有两种可能,但是都不符合题意,
可以通过分析获得,这就要求学生熟悉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 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
当然对于不符合题意的解的取舍,也可通过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来判断,对于这 一点,我们通过
下面的例题来体会.
变式一:在△
ABC
中,已知
A
=60,
B
=50,
A
=38°,求
B
(精确到 1°)和
C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分析:此题属于
A

B
这一类情形,有一解,也可根据三角形内大角对大边,小角对小边这一性
质来排除
B
为钝角的情形.
解:已知
B
<
A
,所以
B<
A
,因此
B
也是锐角.
bsinA50sin38
o
?
∵sin
B
=≈0.513 1,
a60

B
≈31°.

C
=180°- (
A
+
B
)=180°-(38°+31°)=111°.
asinC60sin111
o
?

C
=≈91.
o
sinA
sin38
[方法引导]
同样是已知两边和一边对角 ,但可能出现不同结果,应强调学生注意解题的灵活性,对于
本题,如果没有考虑角
B
所受限制而求出角
B
的两个解,进而求出边
C
的两个解,也可利用三
角形内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一性质进而验证而达到排除不符合题意
的解. 变式二:在△
ABC
中,已知
A
=28,
B
=20,< br>A
=120°,求
B
(精确到1°)和
C
(保留两个有效数< br>字).
分析:此题属于
A
为钝角且
A
>
B
的情形,有一解,可应用正弦定理求解角
B
后,利用三角形内角
和为180°排除角
B
为钝角的情形.
bsinA20sin120
o
?
解: ∵sin
B
=≈0.618 6,
a28

B
≈38°或
B
≈142°(舍去).

C
=180°-(
A
+
B
)=22°.

C
=
asinC28sin22?
?
≈12.
sinAsin120?
[方法引导](1)此题要求学生注意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对于角< br>B
为钝角的排除也可以结合
三角形小角对小边性质而得到.
(2)综合上述例 题要求学生自我总结正弦定理的适用范围,已知两角一边或两边与其中一边
的对角解三角形.
(3)对于已知两边夹角解三角形这一类型,将通过下一节所学习的余弦定理来解.
师为巩固本节我们所学内容,接下来进行课堂练习:
1.在△
ABC
中(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1)已知
C
=
3
,
A
=45°,
B
=60°,求
B
;
(2)已知
B< br>=12,
A
=30°,
B
=120°,求
A
. 解:(1)∵
C
=180°-(
A
+
B
)=180°- (45°+60°)=75°,
bc

?
sinBsinC

B
=
csinB3sin60?< br>?
≈1.6.
sinCsin75?

ab

?
sinAsinB
bsinA12sin30?

A
=≈6.9.
?
sinBsin120?
(2)∵
点评:此题为正 弦定理的直接应用,意在使学生熟悉正弦定理的内容,可以让数学成绩较弱的
学生进行在黑板上解答,以 增强其自信心.
2.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边长精确到1):
(1)< br>B
=11,
A
=20,
B
=30°;(2)
A
=28,
B
=20,
A
=45°;
(3)
C
=54,
B
=39,
C
=115°;(4)
A
=20,B
=28,
A
=120°.
ab
.
?
sinAsinB
asinB20sin30?
∴sin
A
=≈0.909 1.
?
b11
解: (1) ∵

A
1
≈65°,
A
2
≈115°.

A
1
≈65°时,
C
1
=180°-(
B
+
A
1
)=180°-(30°+65°)=85°,

C1
=
bsinC
1
11sin85?
≈22.
?sinsinBsin30?

A
2
≈115°时,
C
2
=180°-(
B
+
A
2
)=180°-(30°+11 5°)=35°,
bsinC
2
11sin35?
≈13.
?< br>sinBsin30?
bsinA20sin45?
(2)∵sin
B
=≈0.505 1,
?
a28

C
2
=
B
1
≈30°,
B
2
≈150°.
由于
A< br>+
B
2
=45°+150°>180°,故
B
2
≈1 50°应舍去(或者由
B

A

B

A
, 故
B
应为锐角).

C
=180°-(45°+30°)=105°.
asinC28sin105?
≈38.
?
sinAsin45?
bc
?
(3)∵,
sinBsi nC
bsinC39sin115?
?
∴sin
B
=≈0.654 6.
c54

C
=

B
1
≈41°,< br>B
2
≈139°.
由于
B

C
,故
B

C
,∴
B
2
≈139°应舍去.
∴当B
=41°时,
A
=180°-(41°+115°)=24°,


csinA54sin24?
≈24.
?
sinCsin115?
bsinA28sin120?
(4) sin
B
= =1.212>1.
?
a20
A
=
∴本题无解.
点评:此练习目的是使学生进 一步熟悉正弦定理,同时加强解三角形的能力,既要考虑到已知
角的正弦值求角的两种可能,又要结合题 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取舍.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一起研究了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同时了解了向量的工具性作用,并
且明确了利用正弦定理所能解决的两类有关三角形问题:已知两角、 一边解三角形;已知两边
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布置作业
(一)课本第10页习题1.1 第1、2题.
(二)预习内容:课本P
5
~P
8
余弦定理
[预习提纲]
(1)复习余弦定理证明中所涉及的有关向量知识.
(2)余弦定理如何与向量产生联系.
(3)利用余弦定理能解决哪些有关三角形问题.
板书设计
1.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
2.证明方法: 3.利用正弦定理,能够解决两类问题:
abc
(1)平面几何法 (1)已知两角和一边
??
sinAsinBsinC
(2)向量法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1.1.2 余弦定理
从容说课
课本在引入余弦定理内容时,首先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
的角,根据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我们仍然从
量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也就是研究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另
一边和两个角的问题”.这样,用联系的观 点,从新的角度看过去的问题,使学生对过去的
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使新知识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坚实 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知
识结构.设置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比 如对于余弦定理的证
明,常用的方法是借助于三角的方法,需要对三角形进行讨论,方法不够简洁,通过 向量知
识给予证明,引起学生对向量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感受向量法证明余弦定理的简便之处.教科书就是用了向量的方法,发挥了向量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威力.
在证明了余弦定理及其推论以后 ,教科书从余弦定理与勾股定理的比较中,提出了一个
思考问题“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 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
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并 进而指出,“从余弦定理以
及余弦函数的性质可知,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 么第三边所对
的角是直角;如果小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钝角;如果大于第三边的平方 ,
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锐角.由上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还要启发引导学生
注 意余弦定理的各种变形式,并总结余弦定理的适用题型的特点,在解题时正确选用余弦定
理达到求解、求 证目的.
启发学生在证明余弦定理时能与向量数量积的知识产生联系,在应用向量知识的同时,
注意使学生体会三角函数、正弦定理、向量数量积等多处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1.向量知识在证明余弦定理时的应用,与向量知识的联系过程;
2.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时的应用思路;
3.勾股定理在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两张
第一张:课题引入图片(记作1.1.2
A
)

如图(1),在R t△
ABC
中,有
A
+
B
=
C

问题:在图(2)、(3)中,能否用
b

c

A
求解a
?
第二张:余弦定理(记作1.1.2
B
)
余弦定理:三 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
积的两倍.
222222222
形式一:
a
=
b
+
c
-2
bcco
s
A

b
=
c
+
a
-2
caco
s
B
,
c
=
a
+
b
-2
abco
s
C
,
222
b
2
?c
2
?a
2
c
2
?a
2
? b
2
a
2
?b
2
?c
2
形式二:
co
s
A
=,
co
s
B
=,
co
s
C
=.
2bc2ca2ab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余弦定理的两种表示形式及证明余弦定理的向量方法;
2.会利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3.能利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出余弦定理及其推论;
2.通过实践演算掌握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
2.通过三角函数、余弦定理 、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关系,来理解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
辩证统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上一节,我们一起研究了正弦定理及其应用,在体会向量应用的同时,解决了在 三角形已
知两角、一边和已知两边与其中一边对角这两类解三角形问题.当时对于已知两边夹角求第三边问题未能解决,下面我们来看幻灯片1.1.2
A
,如图(1),在直角三角形中,根 据两直角边
及直角可表示斜边,即勾股定理,那么对于任意三角形,能否根据已知两边及夹角来表示第三
边呢?下面我们根据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的有关知识来研究这一问题.

在△
ABC
中,设
BC
=
A
,
AC
=
B,
AB
=
C
,试根据
B

C

A
来表示
A
.
师 由于初中平面几何所接触的是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所以 应添加辅助线构成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内通过边角关系作进一步的转化工作,故作
CD< br>垂直于
AB

D
,那么在Rt△
BDC
中,边
A
可利用勾股定理用
CD

DB
表示,而
CD
可 在Rt△
ADC
中利用边角关系表示,
DB
可利

AB-
AD
转化为
AD
,进而在Rt△
ADC
内求解. < br>解:过
C

CD

AB
,垂足为
D
,则在Rt△
CDB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
2
=
CD
2
+
BD
2
. 222
∵在Rt△
ADC
中,
CD
=
B
-AD
,
2222
又∵
BD
=(
C
-
AD
)=
C
-2
C
·
AD
+
AD
,
2222222

A
=
B
-
AD
+< br>C
-2
C
·
AD
+
AD
=
B
+
C
-2
C
·
AD
.
又∵在Rt△
A DC
中,
AD
=
B
·
CO
s
A
,
222

a
=
b
+
c
-2ab
c
os
A
.
222
类似地可以证明
b
=
c
+
a
-2
caco
s
B
.
c
2
=
a
2
+
b
2
-2ab
c
os< br>C
.
另外,当
A
为钝角时也可证得上述结论,当
A
为直角时,
a
2
+
b
2
=
c
2
也 符合上述结论,这也正是我
们这一节将要研究的余弦定理,下面我们给出余弦定理的具体内容.(给出幻 灯片1.1.2
B
)
推进新课
1.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 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
积的两倍.
在幻灯片1.1.2
B
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两种表示形式:
形式一: a
2
=
b
2
+
c
2
-2
bc co
s
A
,
b
2
=
c
+
a2
-2
caco
s
B
,


c
2
=
a
2
+
b
2
-2
abco
s< br>C
.
形式二:
b
2
?c
2
?a
2
cosA?
,
2bc
c
2
?a
2
?b
2
cosB?
,
2ca
a
2
?b
2
?c
2
cosC?.
2ab
师 在余弦定理中,令
C
=90°时,这时
co< br>s
C
=0,所以
c
=
a
+
b
,由此 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
推广.另外,对于余弦定理的证明,我们也可以仿照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二采 用向量法证明,
以进一步体会向量知识的工具性作用.
[合作探究]
2.向量法证明余弦定理
(1)证明思路分析
师 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可用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用正弦定理试求,发现因
A
B
均未知,所以较难求边
C
.由于余弦定理中涉及到的角是以
余弦形式出现,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由于涉及边长问题,那么可以与哪些
向量知识产生 联系呢?
222

生 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式
a
·
b
=|
a
||
b
|
co
sθ,其中θ为
A

B
的夹角.
师 在这一点联系上与向量法证明正弦定理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区别 .首先因为无须进行
正、余弦形式的转换,也就少去添加辅助向量的麻烦.当然,在各边所在向量的联系 上仍然通
过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而在数量积的构造上则以两向量夹角为引导,比如证明形式中含有角
C
,则构造
CB?CA
这一数量积以使出现
CO
s
C
.同样在证明过程中应注意两向量夹角
是以同起点为前提.

(2)向量法证明余弦定理过程:
如图,在△
ABC
中,设
AB< br>、
BC

CA
的长分别是
c

a

b
.
由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得
AC?AB?BC
,

22
AC?AC?(AB?BC)?(AB?BC)?AB?2AB?BC?BC?AB? 2ABBCcos(180??B)?BC
?c
2
?2accosB?a
2< br>,
22



B
=
C
+
A
-2
ACCO
s
B
.
由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可得
B C

222
?AC?AB
,
2

22
BC ?BC?(AC?AB)?(AC?AB)?AC?2AC?AB?AB?AC?2AC?ABcosA?AB< br>?b
2
?2bccosA?c
2

a
=
b< br>+
c
-2
bcco
s
A
.
由向量加法的三 角形法则,可得

222
2
AB?AC?CB?AC?BC
,
22

AB?AB?(AC?BC)?(AC?BC)?AC?2AC?BC?BC?AC? 2AC?BCcosC?BC
?b
2
?2bacosC?a
2
,
c
=
a
+
b
-2
abco
s
C
.
[方法引导]
(1)上述证明过程中应注意正确运用向量加法(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2)在证明过程中 应强调学生注意的是两向量夹角的确定,
222
2
2
AC

AB
属于同起点向量,则
夹角为
A
;
AB

BC< br>是首尾相接,则夹角为角
B
的补角180°-
B
;
AC

BC
是同终点,
则夹角仍是角
C
.
[合作探究]
师 思考:这个式子中有几个量?从方程的角度看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能
否由 三边求出一角?
生(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出)从余弦定理,又可得到以下推论:
b< br>2
?c
2
?a
2
a
2
?c
2
?b
2
b
2
?a
2
?c
2
cosA?, cosB?,cosC?
.
2bc2ac2ba
师 思考: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 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
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 的关系?
222
生(学生思考片刻后会总结出)若△
ABC
中,
C
=90°,则
co
s
C
=0,这时
c
=
a
+
b
.由此可知
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师 从余弦定理和余弦函数的性质可知,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
平方 ,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直角;如果两边的平方和小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
的角是钝角,如果 两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锐角.从上可知,
余弦定理可以看作是勾股定理 的推广.现在,三角函数把几何中关于三角形的定性结果都变
成可定量计算的公式了.
师 在证明了余弦定理之后,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余弦定理的应用(给出幻灯片1.1.2
B
) 通过幻灯片中余弦定理的两种表示形式我们可以得到,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
关三角形 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这类问题由于三边确定,故三角也确定,解唯一,课本P
8
例4属这类情况.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这类问题第三边确定 ,因而其他两个角唯一,故解唯一,不会产生类似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所产生的判断取舍等问题.
接下来,我们通过例题来进一步体会一下.
[例题剖析]
【例1】在△
ABC
中,已知
B
=60
c
m,
C
=34
c
m,
A
=41°,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边长
精确到1
c
m).
解:根据余弦定理,
a
2
=
b
2
+
c
2
-2
bcco
s
A
=602
+34
2
-2·60·34
co
s41°≈3 600+1 156-4 080×0.754 7≈1 676.82,
所以
A
≈41
c
m.
由正弦定理得sin
C
=
csinA34?sin 41?34?0.656
≈≈0.544 0,
?
a4141
因为
C
不是三角形中最大的边,所以
C
是锐角.利用计数器可得
C
≈33 °,
B
=180°-
A
-
C
=180°-41°-33° =106°.
【例2】在△
ABC
中,已知
a
=134.6
c
m,
b
=87.8
c
m,
c
=161.7
c
m,解三角形.
解: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b
2
?c
2
?a
2
87.8
2
?161.7
2
?134.6
2
?
co
s
A
=≈0.5 54 3,
A
≈56°20′;
2bc2?87.8?161.7
c
2
?a
2
?b
2
134.6
2
?161.72
?87.8
2
?
co
s
B
=≈0.839 8,
B
≈32°53′;
2ca2?134.6?161.7
C
=180°-(
A
+
B
)=180°-(56°20′+32°53′)=9 0°47′.
[知识拓展]
补充例题:
【例1】在△
ABC
中,已知
a
=7,
b
=10,
c
=6,求
A

B

C
.(精确到1°)
分析:此题属于已知三角形三边求角 的问题,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意在使学生熟悉余弦定理的
形式二.
b
2
?c
2
?a
2
10
2
?6
2
?7
2< br>??0.725
, 解:∵
cosA?
2bc2?10?6

A
≈44°.
a
2
?b
2
?c
2
7
2
?10
2< br>?6
2
113
??

c
os
C
=≈ 0.807 1,
2ab2?7?10140

C
≈36°.

B
=180°-(
A
+
C
)=180°-(44°+36° )=100°.
[教师精讲]
(1)为保证求解结果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 内角和为180°,可用余弦定理求出
两角,第三角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
(2)对于较复杂运算,可以利用计算器运算.
【例2】在△
ABC
中,已 知
a
=2.730,
b
=3.696,
c
=82°28′, 解这个三角形(边长保留四个有效
数字,角度精确到1′).
分析:此题属于已知两边及其夹 角解三角形的类型,可通过余弦定理形式一先求出第三边,在


第三边求出后其余角求解有 两种思路:一是利用余弦定理的形式二根据三边求其余角,二是
利用两边和一边对角利用正弦定理求解, 但根据1.1.1斜三角形求解经验,若用正弦定理需
对两种结果进行判断取舍,而在0°~180°之 间,余弦有唯一解,故用余弦定理较好.
22222
解:由
c
=
a
+
b
-2
abco
s
C
=2.730+3.696 -2×2.730×3.696×
co
s82°28′,

c
≈4.297.
b
2
?c
2
?a< br>2
3.696
2
?4.297
2
?2.730
2?

c
os
A
=≈0.776 7,
2bc2?3.696?4.297

A
≈39°2′.

B
=180°-(
A
+
C
)=180°-(39°2′+82°2 8′)=58°30′.
[教师精讲]
通过例2,我们可以体会在解斜三角形时,如果正 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都可选用,那么求边
用两个定理均可,求角则用余弦定理可免去判断取舍的麻烦. < br>【例3】在△
ABC
中,已知
A
=8,
B
=7,B
=60°,求
C
及S

ABC
.
分析:根 据已知条件可以先由正弦定理求出角
A
,再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角
C
, 再利用
正弦定理求出边
C
,而三角形面积由公式S

ABC
=
1
ac
sin
B
可以求出.
2
222
若用余弦定理求
C
,表面上缺少
C
,但可利用余弦定理
b
=
c
+
a
-2
caco
s
B
建立关于
C
的方程,亦
能达到求
C
的目的.
下面给出两种解法.
解法一:由正弦定理得
87
,
?
sinAsin60?

A
1
=81.8°,
A
2
=98.2°,

C
1
=38.2°,
C
2
=21.8°.
7c
,得
c
1
=3,
c
2
=5,
?
sin60?sinC
11
∴S

ABC
=
a c
1
sinB?63
或S

ABC
=
ac
2
sinB?103
.
22

解法二:由余弦定理得
b< br>=
c
+
a
-2
caco
s
B
,
22
∴7=
c
+8-2×8×
cco
s60°,
2
整理得
c
-8
c
+15=0,
解之,得
c
1
=3,
c
2
=5.∴S

ABC
=
22
11
ac
1
sinB?63
或S

A BC
=
ac
2
sinB?103
.
22
[教师精讲]
在解法一的思路里,应注意由正弦定理应有两种结果,避免遗漏;而解法二更有耐人寻味
之处,体现出余弦定理作为公式而直接应用的另外用处,即可以用之建立方程,从而运用方程
的 观点去解决,故解法二应引起学生的注意.
综合上述例题,要求学生总结余弦定理在求解三角形时的适 用范围;已知三边求角或已
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同时注意余弦定理在求角时的优势以及利用余弦定 理建立方程的
解法,即已知两边、一角解三角形可用余弦定理解之.
课堂练习
1.在△
ABC
中:
(1)已知
c
=8,
b=3,
b
=60°,求
A
;
(2)已知
a
= 20,b
B
=29,
c
=21,求
B
;

< br>(3)已知
a
=33,
c
=2,
b
=150°,求< br>B
;
(4)已知
a
=2,
b
=2,
c=3+1,求
A
.
222222
解: (1)由
a
=
b
+
c
-2
bcco
s
A
,得
a
=8+3-2×8×3
co
s60°=49.∴
A
=7.
c
2
?a
2
?b
2
20
2
?21
2
?29
2
?0
.∴
B
=90°. (2)由
co sB?
,得
cosB?
2ca2?20?21
(3)由
b
=
c
+
a
-2
caco
s
B
,得
b
=(33)+2-2×33×2
co
s150°=49.∴
b
=7.
222222
b
2
?c
2
?a
2
(2)< br>2
?(3?1)
2
?2
2
2
(4)由
cos A?
,得
cosA?
.∴
A
=45°.
?
2bc
2
22(3?1)
评述:此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余弦定理的基本形式,要求学生注 意运算的准确性及解题
效率.
2.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
(1)
a
=31,
b
=42,
c
=27;
(2)
a
=9,
b
=10,
c
=15.
b
2
?c
2
?a
2
42
2
?27
2
?31
2
解:(1)由
cosA?
,得
cosA?
≈0.675 5,∴
A
≈48°.
2bc2?42?27
c
2
?a
2
?b
2
31
2
?27
2
? 42
2
?

cosB?
≈-0.044 2,∴
B
≈93°.
2ca2?31?27

C
=180 °-(
A
+
B
)=180°-(48°+93°)≈39°.
b< br>2
?c
2
?a
2
10
2
?15
2< br>?9
2
,

cosA?
(2)由≈0.813 3,
2bc2?10?15

A
≈36°.
c
2
?a
2
?b
2
15
2
?9
2
?10
2
?

cosB?
≈0.763 0,
2ca2?9?15

B
≈40°.

C
=18 0°-(
A
+
B
)=180°-(36°+40°)≈104°.
评述:此练习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余弦定理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
较复杂的运算 .同时,增强解斜三角形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一起研究了余弦定理的证明 方法,同时又进一步了解了向量的工具
性作用,并且明确了利用余弦定理所能解决的两类有关三角形问题 :
(1)余弦定理是任何三角形边角之间存在的共同规律,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2)余弦定理的应用范围:①已知三边求三角;②已知两边、一角解三角形.
布置作业
课本第8页练习第1(1)、2(1)题.



1.1.3 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
从容说课
本节课中,应先通过 分析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应指出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相通的,凡是能 用正弦定理解的三角形,用余弦定理也可以解,反之
亦然.但解题的时候,应有最佳选择.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指导学生对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
定理解斜三角形的问题进行归类,列表如下:
解斜三角形时可用的定理和
公式
余弦定理
a
2
=
b
2
+
c
2
-2
bcco
s
A

b
2
=
a
2
+
c
2
-2
acco
s
B

c
2
=
b
2
+< br>a
2
-2
baco
s
C

正弦定理
适用类型
(1)已知三边
(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
备注
类型(1)(2)有解时只有一

(3)已知两角和一边
abc
(4)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
???2R

对角
sinAsinBsinC
三角形面积公式 (5)已知两边及其夹角
类型(3)在有解时只有一解,
类型(4)可有两解、一解或
无解

1
S?bcsinA?

2
1
acsinB?

2
1
absinC

2
同时应指出,在解斜三角形问题时, 经常要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实施边角转换,转化的
主要途径有两条:(1)化边为角,然后通过三角变换 找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进而解决问题;
(2)化角为边,将三角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加以解决.一般地 ,当已知三角形三边或三边
数量关系时,常用余弦定理;若既有角的条件,又有边的条件,通常利用正弦 定理或余弦定
理,将边化为角的关系,利用三角函数公式求解较为简便.总之,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定理及
公式.
教学重点1.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
形;
2.三角形各种形状的判定方法;
3.三角形面积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1.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互换时的转化方向;
2.三角恒等式证明中结论与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寻求;
3.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综合运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
第一张:课题引入图片(记作1.1.3A)
正弦定理:
abc
???2R

sinAsinBsinC
222222222
余弦定理:
a
=
b
+
c
-2
bcco
s
A
,
b
=
c
+
a-2
caco
s
B
,
c
=
a
+
b
-2
abco
s
C

b
2
?c2
?a
2
c
2
?a
2
?b
2
a
2
?b
2
?c
2
cosA?
,
cosB ?
,
cosC?
.
2bc2ca2ab



第二张:例3、例4(记作1.1.3
B
)
[例3]已知△
ABC
,
BD
为角
B
的平分线,求证:
AB

BC

AD

DC
.
22
[例4]在△
ABC
中,求证:
a
sin2
B
+
b
sin2
A
=2
ab
sin
C.
第三张:例5(记作1.1.3C)
[例5]在△
ABC
中,< br>bco
s
A
=
aco
s
B
,试判断三角形的 形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
形;
2.三角形各种形状的判定方法;
3.三角形面积定理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答三个典型例子,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数
公式及三 角形有关性质求解三角形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正、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问题 时沟通了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关系,反
映了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可能 ,从而从本质上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内
在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前 面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并且接触了利用正、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的有关题 型.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正、余弦定理的内容 (给出幻灯片1.1.3
A
).
从 幻灯片大体可以看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实质上反映了三角形内的边角关系,运用定理可
以进行边与角 之间的转换,这一节,我们将通过例题分析来学习正、余弦定理的边角转换功能
在判断三角形形状和证明 三角恒等式时的应用.
推进新课
思考:在△
ABC
中,已知
A< br>=22
c
m,
B
=25
c
m,
A
= 133°,解三角形.(由学生阅读课本第9
页解答过程)
从此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已知三 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在某些条
件下会出现无解的情形.下面进一步来研究这种情形 下解三角形的问题.
【例1】在△
ABC
中,已知
A
,
B
,
A
,讨论三角形解的情况.
师 分析:先由
sinB?
bsinAasinC
可进一步求出
B
;则
C
=180°-(
A
+
B
),从而
c?
.
asinA
一般地,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有两解、一解、无解三种情况. < br>1.当
A
为钝角或直角时,必须
a

b
才能有且只有 一解;否则无解.
2.当
A
为锐角时,
如果
a

b
,那么只有一解;
如果
a

b
,那么可以分下面三种情况来讨论:
(1)若
a

b
sin
A
,则有两解;
(2)若
a
=
b
sin
A
,则只有一解;


(3)若
a

b
sin
A
,则无解.
(以上解答过程详见课本第9到第10页)
师 注意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 三角形时,只有当
A
为锐角且
b
sin
A

a
b
时,有两解;其他情况时则只有一解或无解.
(1)
A
为直角或钝角

(2)
A
为锐角

【例2】在△
ABC
中,已知
a
=7,
b
=5,
c
=3,判断△
ABC
的类型.
分析:由余弦定理可知
a
2
=
b
2
+
c
2
?
A
是直角
?

ABC
是直角三角形,
a
2

b
2
+
c
2
?
A
是钝角
?

ABC
是钝角三角形,
a
2

b
2
+
c
?
A
是锐角△
ABC
是锐角三角形。
(注意:
A
是锐角 △
ABC
是锐角三角形 )
222222
解:∵7>5+3,即
a

b
+
c< br>,
∴△
ABC
是钝角三角形.
[教师精讲]
1.利用正弦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斜三角形问题.
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正弦 定理,可以用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三角形中边角关系转化.例
如:在判断三角形形状 时,经常把
a

b

c
分别用2Rsin
A
、2Rsin
B
、2Rsin
C
来代替.
3.余弦定理的主要作 用一是解三角形,二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边
角之间的转化.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两边和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22 2
4.用方程的思想理解和运用余弦定理,当等式
a
=
b
+
c
-2
bcco
s
A
中含有未知数时,这
便成为方程,式中 有四个量,知道三个,便可以解出另一个,运用此式可以求
A

B

C

co
s
A

师 下面,我们来看幻灯片上的例题.(给出幻灯片1.1.3B)


[例题剖析]

【例3】分析:前面接触的解三角形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研究问题,而角
B
的平分线
BD


ABC
分成了两个三角形:△
ABD< br>与△
CBD
,故要证结论成立,可证明它的等价形式:
AB

BC

AD

DC
,从而把问题转化到两个三角形内,而在三角形 内边的比等于所对角的正弦值的比,
故可利用正弦定理将所证继续转化为
BCDC
,再 根据相等角正弦值相等,
?
sin?BDCsin?DBC
互补角正弦值也相等即可证 明结论.
ABADABsin?ADB
,即,
??
sin?ADBsin ?ABDADsin?ABD
BCDCBCsin?BDC
在△
BCD
内,利 用正弦定理得,即,
??
sin?BDCsin?DBCDCsin?DBC
证明: 在△
ABD
内,利用正弦定理得

BD
是角
B
的平 分线,∴∠
ABD
=∠
DBC

∴sin∠
ABD
=sin∠
DBC
.
∵∠
ADB
+∠
BDC
=180°,
∴sin∠
ADB
=sin(180°-∠
BDC
)=sin∠
BDC
.
ABsin?ADBsin?BDCBC
.
???
ADsin?ABDsin?DBCDC
ABAD
∴.
?< br>BCDC

评述:此题可以启发学生利用正弦定理将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并且注意 互补角的正弦
值相等这一特殊关系式的应用.
[例题剖析]
【例4】分析:此题所 证结论包含关于△
ABC
的边角关系,证明时可以考虑两种途径:一是把角
的关系通过 正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若是余弦形式则通过余弦定理;二是把边的关系转化
为角的关系,一般是通过 正弦定理.
另外,此题要求学生熟悉相关的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如sin2
B
=2 sin
bco
s
B

等,以便在化为角的关系时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
证明一: (化为三角函数) a
2
sin2
B
+
b
2
sin2
A< br>=(2Rsin
A
)
2
·2sin
B
·
CO
s
B
+(2Rsin
B
)
2
·2sin
A
·
co
s
A
=8R
2
sin
A
· sin
B
(sin
A
co
s
B
+
cos
A
sin
B
)=8R
2
sin
a
s in
b
sin
C
=2·2Rsin
A
·2Rsin
B
·sin
C
=2
ab
sin
C
.
所以原式得证.
证明二: (化为边的等式)
2ba
2
?c2
?b
2
2ab
2
?c
2
?a
22
??b??
左边=
A
·2sin
Bco
s
B
+
B
·2sin
Aco
s
A
=
a?
=
2R2ac2R2bc
22
2
ab
2
abc
(a?c
2
?b
2
?b
2
?c
2
?a< br>2
)?2c
2
?2ab??2absinC
=
2Rc2Rc2R
[教师精讲]
由边向角转化,通常利用正弦定理的变形式:A
=2Rsin
A
,
B
=2Rsin
B
,C
=2Rsin
C
,在转化为角
的关系式后,要注意三角函数公式的运用 ,在此题用到了正弦二倍角公式


sin2
A
=2sin
A·
co
s
A
,正弦两角和公式sin(
A
+
B
)=sin
A
·
co
s
B
+
co
s
A
·sin
B
;由角向边转化,要
结合正弦定理变形式以及余弦定 理形式二.
三角形的有关证明问题,主要围绕三角形的边和角的三角函数展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br>这类问题就是有了目标的含边和角的式子的化简问题.
【例5】分析:三角形形状的判断,可以 根据角的关系,也可根据边的关系,所以在已知条件的
运用上,可以考虑两种途径,将边转化为角,将角 转化为边,下面,我们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
析.
解法一: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为边. b
2
?c
2
?a
2
a
2
?c
2
?b
2
22222222
?a?

bco
sA
=
aco
s
B
,∴
b?
.∴
b+
c
-
a
=
a
+
c
-
b.∴
a
=
b
.
2bc2ac

a
=
b
.
故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解法二:利用正弦定理将边转化为角.

bc o
s
A
=
aco
s
B
,又
B
=2 Rsin
B

A
=2Rsin
A
,∴2Rsin
b co
s
A
=2Rsin
Aco
s
B
.
∴ sin
Aco
s
B
-
co
s
A
sinB
=0.∴sin(
A
-
B
)=0.∵0<
A
,
B
<π,∴-π<
A
-
B
<π.

A
-
B
=0,即
A
=
B
.
故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评述: (1)在判定三角形形状时,一般考虑两个方向进行变形 ,一个方向是边,走代数变形之
路,通常是正、余弦定理结合使用;另一方向是角,走三角变形之路,通 常是运用正弦定理.要
求学生要注重边角转化的桥梁——正、余弦定理.
(2)解法二中用到 了三角函数中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但应注意在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角时,一定
要先确定角的范围.另外,也 可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商数关系,在等式sin
Bco
s
A
=sin
Aco
s
B

端同除以sin
A
sin
B
,得
co
t
A
=
co
t
B
,再由0<A
,
B
<π,而得
A
=
B
.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熟悉了正、余弦定理在进行边角关系转换时的桥梁作用,并利用 正、
余弦定理对三角恒等式进行证明以及对三角形形状进行判断,其中,要求大家重点体会正、余
弦定理的边角转换功能.
(1)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形;
(2)三角形形状的判定方法.
布置作业
1.在△
ABC
中,已 知
sinAsin(A?B)
222
?
,求证:
a

b

c
成等差数列.
sinCsin(B?C)
证明: 由已知得sin(
B
+
C
)sin(
B
-
C
)=sin(
A
+
B
)sin(
A
-
B
),
co
s2
B
-< br>co
s2
C
=
co
s2
A
-
co< br>s2
B
,
1?cos
2
B1?cos
2
A 1?cos
2
B
??
2cos2
B
=co
O
s2
A
+
co
s2
C
,2·=
222
∴2sin
B
=sin
A
+sin
C
.
222
由正弦定理,可得2
b
=
a
+
c
,
222

a

b

c
成等差数列. 2.在△
ABC
中,
A
=30°,
co
s
B< br>=2sin
B
-3sin
C
.
(1)求证:△
ABC
为等腰三角形;(提示
B
=
C
=75°)
222


(2)设
D
为△
ABC
外接圆的直径
B
E与边
AC
的交点,且
AB
=2, 求
AD

CD
的值.
1.2 应用举例
1.2.1 解决有关测量距离的问题
从容说课
解斜三角形知识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 航海等都要用到这方面的知
识.对于解斜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我们要在理解一些术语(如坡角、仰角、俯 角、方位角、
方向角等)的基础上,正确地将实际问题中的长度、角度看成三角形相应的边和角,创造可
解的条件,综合运用三角函数知识以及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决.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助于
增强 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的例1、例2是两个有关测量距离的问题.例1是测 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
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问题,例2是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距离的问题 .对于例1可以
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已知三角形两个角和一边解三角形的问题,从而可以用 正
弦定理去解决.对于例2首先把求不可到达的两点
A

B
之间的距 离转化为应用余弦定理求
三角形的边长的问题,然后把求未知的
BC

AC< br>的问题转化为例1中测量可到达的一点与不
可到达的一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教学重点 分析测量问题的实际情景,从而找到测量距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思路的确定,即根据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画出示意图.
教具准备 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
用的测量相关术语,如:坡度、俯角、方向角、 方位角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首先通过巧妙的设疑,顺利地引导新课,为以后的几节课做 良好铺垫.其次结合学生
的实际情况,采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探索猜想——总结规律——反馈 训练”的教
学过程,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铺开例题,设计变式,同时通过多媒< br>体、图形观察等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解法,能够类比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例2这样的开
放性题 目要鼓励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指点和矫正.
2.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通过解斜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 ,要求学生体会具体问题可以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
以及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所发挥的重要作 用.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数学符号表
达题意和应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前面引言第一章“解三角形”中,我们遇到这么一个问题, “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地
球究竟有多远呢?”在古代,天文学家没有先进的仪器就已经估算出了两者的 距离,是什么
神奇的方法探索到这个奥秘的呢?我们知道,对于未知的距离、高度等,存在着许多可供选
择的测量方案,比如可以应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或借助解直角三角形等等不
同的 方法,但由于在实际测量问题的真实背景下,某些方法会不能实施.如因为没有足够的
空间,不能用全等 三角形的方法来测量,所以,有些方法会有局限性.于是上面介绍的问题


是用以前的方法 所不能解决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科学实践中的重要
应用,首先研究如何测量距离 .
推进新课
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一般要充分认真理解题意,正确作出图形,把实际问题 里的条
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
[例题剖析]

【例1】如图,设
A

B
两点在 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
A
的同侧,在
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
,测出
AC
的距离是55 m,∠
BAC
=51°,∠
ACB
=75°.求
A

B
两点
的距离.(精确到0.1 m)
师(启发提问)1:△
ABC
中,根据已知的边和对应角,运用哪个定理比较恰当?
师(启发提问)2:运用该定理解题还需要哪些边和角呢?请学生回答.
生 从题中可以知道 角
A
和角
C
,所以角
B
就可以知道,又因为
AC< br>可以量出来,所以应该用
正弦定理.
生 这是一道关于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 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的问题,题目条件
告诉了边
AB
的对角,
AC
为已知边,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很容易根据两个已知角算出
AC
的对角,应用正弦定理算 出
AB
边.
解:根据正弦定理,得
ABAC

?sin?ACBsin?ABC
AB?
ACsin?ACB55sin?ACB55sin 75?55sin75?
≈65.7(m).
???
sin?ABCsin?ABCs in(180??51??75?)sin54?

答: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65.7米.
[知识拓展]
变题:两灯塔
A

B
与海洋观察站
C
的距离都等于
A
km,灯塔
A
在观察站
C
的北偏东30°,
灯 塔
B
在观察站
C
南偏东60°,则
A

B
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老师指导学生画图,建立数学模型.

解略:
2a
km.
【例2】如图,
A

B
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
A

B
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教师精讲]
这是例1的变式题,研究的是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测量问题.首先需 要构造三
角形,所以需要确定
C

D
两点.根据正弦定理中已知三角 形的任意两个内角与一边即可求
出另两边的方法,分别求出
AC

BC
,再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计算出
A

B
的距离.
解:测量者可以在 河岸边选定两点
C

D
,测得
CD
=
A
, 并且在
C

D
两点分别测得∠
BCA
=α,∠
AC D
=β,∠
CDB
=γ,∠
BDA
=δ,在△
ADC和△
BDC
中,应用正弦定理得


AC?
asin(?
?
?
)asin(
?
?
?
)
?
sin[180??(
?
?
?
?
?
)]s in(
?
?
?
?
?
)
asin
?
asin
?
?
.
sin[180??(
?
?
?< br>?
?
)]sin(
?
?
?
?
?
)< br>BC?
计算出
AC

BC
后,再在△
ABC
中,应用余弦定理计算出
A

B
两点间的距离
AB?AC
2
?BC
2
?2AC?BCcos
?
.
[活动与探究]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师生一起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知识拓展]
若在河岸边选取相距40米的
C

D
两点,测得∠< br>BCA
=60°,∠
ACD
=30°,∠
CDB
=45°,< br>∠
BDA
=60°,略解:将题中各已知量代入例2推出的公式,得
AB
=206.
[教师精讲]
师 可见,在研究三角形时,灵活根据两个定理可以寻找到多 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有些过
程较繁复,如何找到最优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分析两个定理的特点,结合 题目条件来选择
最佳的计算方式.
〔学生阅读课本14页,了解测量中基线的概念,并找到生活中的相应例子〕
师 解三角形的 知识在测量、航海、几何、物理学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果我们抽去
每个应用题中与生产生活实 际所联系的外壳,就暴露出解三角形问题的本质,这就要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化实际问题为 抽象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再看几个例题来说明解斜三角形在实际中的一些应用.
【例3】如下图是曲柄连杆机构的示意图,当曲柄
CB

C
点旋转时,通过连 杆
AB
的传递,
活塞做直线往复运动,当曲柄在
CB
0
位置 时,曲柄和连杆成一条直线,连杆的端点
A

A
0
处,设连杆
AB
长为340 mm,曲柄
CB
长为85 mm,曲柄自
CB
0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80°,求活
塞移动的距离(即连杆的端点
A
移动的距离< br>A
0
A
).(精确到1 mm)

师 用实物模型 或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到
B

B
0
重合时,
A
A
0
重合,故
A
0
C
=
AB

CB
=425 mm,且
A
0
A
=
A
0
C
-
AC

师 通过观察你能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吗?
生 问题可归结为:已知△
ABC
中,
BC
=85 mm,
AB
=34 mm,∠
C
=80°,求
AC

师 如何求
AC
呢?
生 由已知
AB
、∠
C
BC
,可先由正弦定理求出∠
A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
B
,最
后由正弦定理求出
AC

解:(如图)在△
ABC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A?
BCsinC85?sin80?
≈0.246 2.
?
AB340
因为
BC

AB
,所以
A
为锐角.

A
=14°15′,∴
B
=180°-(
A

C
)=85°45′.
又由正弦定理,
AC?
ABsinB340?sin85?45
?
≈344.3(mm).
?
sinC0.9848

A
0
A
=
A
0
C

AC
=(
AB
+
BC
)-
AC
=(340+85)-344.3=80.7≈81(mm).
答:活塞移动的距离为81 mm.
师 请同学们设
AC
=x,用余弦定理解之,课后完成.
[知识拓展]
变题:我舰在敌岛
A
南偏西50°相距12海里的
B
处,发现敌舰正由岛沿北偏西10°的方向
以1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问我舰需以多大速度、沿什么方向 航行才能用2小时追上敌舰?
师 你能根据方位角画出图吗?
生(引导启发学生作图)
师 根据题意及画出的方位图请大家建立数学模型.
生 例题归结为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及其余角.
解:如图,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BC
=
AC
+
AB
-2·
AB
·
AC
·
co< br>s∠
BAC

=20+12-2×12×20×(-
22
222
1
)=784,
2
BC
=28,
∴我舰的追击速度为14海里时.
又在△
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


ACBCACsinA?,即sinB??
sinBsinABC
20?
3
2
?
53

?ABC?arcsin
53
.
14
2814
53
.
14
答:我舰航行的方向为北偏东50°-
arc
sin
[方法引导]
师 你能归纳和总结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吗?

①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②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 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
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③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④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生 即解斜三角形的基本思路:

师 解斜三角形应用题常见的会有哪几种情况?
生 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一次可用正弦定理或
余弦定理解之.
生 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三角形中,这时需按顺序逐步在两个
三角 形中求出问题的解.
生 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涉及的三角形只有一个,但由题目已知条件解此三角 形需连续
使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
某人在M汽车站的北偏西20°的方向上的
A< br>处,观察到点
C
处有一辆汽车沿公路向M
站行驶.公路的走向是M站的北偏东4 0°.开始时,汽车到
A
的距离为31千米,汽车前进
20千米后,到
A的距离缩短了10千米.问汽车还需行驶多远,才能到达M汽车站?
解:由题设,画出示意图,设 汽车前进20千米后到达
B
处.在△
ABC
中,
AC
=31 ,
BC
=20,
AB
=21,由余弦定理得

AC
2
?BC
2
?AB
2
23
cosC??

2AC?BC31
,则
sinC?1?cosC?
22
432
,
2
31


sinC?
123353
,所以sin∠M< br>AC
=sin(120°-
C
)=sin120°
co
sC
-
co
s120°sin
C
=.
3162
在△M
AC
中,由正弦定理得
MC?
ACsin ?MAC31353
???35
,从而有M
B
= M
C
-
BC
=15.
sin?AMC62
3
2
答:汽车还需要行驶15千米才能到达M汽车站.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在了解解斜三角形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的同时,掌握由实际 问
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并提高解三角形问题及实际应用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
课本第14页练习 1、2.
板书设计
解决有关测量距离的问题
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 演示反馈
3.解决问题 总结提炼

























1.2.2 解决有关测量高度的问题
从容说课
本节的例3、例4和例5是有关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 物等的高度的问题.由于底部
不可到达,这类问题不能直接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去解决,但常常用正弦 定理和余弦定理
计算出建筑物顶部或底部到一个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然后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 br>题.在例3中是测出一点
C
到建筑物的顶部
A
的距离
CA,并测出点
C
观察
A
的仰角;在例4
中是计算出
AB< br>的长;在例5中是计算出
BC
的长,然后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本节课 主要是研究解斜三角形在测量中的应用,关于测量问题,一是要熟悉仰角、俯角
的意义,二是要会在几个 三角形中找出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逐步逐层转化,最终归结为
解三角形的问题.
教学重点 1.结合实际测量工具,解决生活中的测量高度问题;
2.画出示意图是解应用题的关键,也是本节要 体现的技能之一,需在反复的练习和动手操作
中加强这方面能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 动运用,除了能运用定理解题之
外,特别要注重数学表达需清晰且富有逻辑,可通过合作学习和相互提问 补充的方法来让学
生多感受问题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 能观察较复杂的图形,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条件;
教具准备 直尺和投影仪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高度测量
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是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的延伸.采用启发与尝试的方法,让学生在温故知 新中学会
正确识图、画图、想图,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框架.通过3道例题的安排和练习的训练来巩固深化解三角形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学形式要坚持引导——讨论——归纳,目的不在
于让学生 记住结论,更多的要养成良好的研究、探索习惯.作业设计思考题,提供学生更广
阔的思考空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设问: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度呢?又怎样在水 平飞行的
飞机上测量飞机下方山顶的海拔高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推进新课

【例1】
AB
是底部
B
不可到达的一 个建筑物,
A
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

AB
的方 法.
[合作探究]


师 这个建筑物就不好到达它的底部去测量,如果好去 的话,那就直接用尺去量一下就行了,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如何去测量这个建筑物的高呢?
生 要求建筑物
AB
的高,我只要能把
A
E的长求出来,然后再加上测角仪的高度 E
B
的长就行
了.
师 对了,求
AB
长的关键是先求A
E,那谁能说出如何求
A
E?
生 由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在△ADC
中,如能求出
C
点到建筑物顶部
A
的距离
CA< br>,再测出

C
点观察
A
的仰角,就可以计算出
AE的长.
师 那现在的问题就转化成如何去求
CA
的长,谁能说说?
生 应该设法借助解三角形的知识测出
CA
的长.
生 为了求
CA
的长,应该把
CA
放到△
DCA
中,由于基线
DC
可以测量,且β也可以测量,
这样在△
DCA
中就已知两角和一边,所以由正弦定理可 以解出
CA
的长.
解:选择一条水平基线HG,使H、G、
B
三点 在同一条直线上.由在H、G两点用测角仪器测

A
的仰角分别是α、β,
C D
=
A
,测角仪器的高是h,那么,在△
ACD
中,根据正弦定 理
可得
AC?
asin
?
asin
?
sin
?
,
AB
=
A
E+h=
ac
sinα+h=+h .
sin(
?
?
?
)sin(
?
?
?< br>)
师 通过这道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一般的求解这种建筑物的高的方法呢?
生 要测 量某一高度
AB
,只要在地面某一条直线上取两点
D

C
, 量出
CD
=
A
的长并在
C

D
两点测出< br>AB
的仰角α、β,则高度
AB?
asin
?
sin
?
?h
,其中h为测角器的高.
sin(
?
?
?
)
【例2】如图,在山顶铁塔上
B
处测得地面上一点
A
的俯角α=5 4°40′,在塔底
C
处测得
A
处的俯角β=50°1′.已知铁塔
BC
部分的高为27.3 m,求出山高
CD
(精确到1 m).

[合作探究]
师 根据已知条件,大家能设计出解题方案吗?(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思考)要 在△
ABD
中求
CD
,则关键需要求出哪条边呢?
生 需求出
BD
边.
师 那如何求
BD
边呢?
生 可首先求出
AB
边,再根据∠
BAD
=α求得.
解:在△
ABC
中,∠
BCA
=90°+β,∠
ABC
=90°-α,∠BAC
=α-β,∠
BAD
=α.
根据正弦定理,
BC ABBCsin(90??
?
)BCcos
?
??
=,所以
AB?
.
sin(
?
?
?
)sin(90??
?
)sin(
?
?
?
)sin(
?
?
?)
在Rt△
ABD
中,得
BD
=
AB
sin ∠
BAD
=
BCcos
?
sin
?
.
s in(
?
?
?
)


将测量数据代入上式,得
B D?
27.3cos50?1
?
sin54?40
?
27.3cos 50?1
?
sin54?40
?
?
≈177(m),
???
sin(54?40?50?1)sin4?39
CD
=
BD
-
BC
≈177-27.3=150(m).
答:山的高度约为150米.
师 有没有别的解法呢?
生 要在△
ACD
中求
CD
,可先求出
AC

师 分析得很好,请大家接着思考如何求出
AC

生 同理,在△
ABC
中,根据正弦定理求得.(解题过程略)
【例3】如图,一辆汽车 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东行驶,到
A
处时测得公路南侧远处一山顶
D
在东偏 南15°的方向上,行驶5 km后到达
B
处,测得此山顶在东偏南25°的方向上,仰角为8°,求此山的高度
CD
.

[合作探究]
师 欲求出
CD
,大家思考在哪个三角形中研究比较适合呢?
生 在△
BCD
中.
师 在△
BCD
中,已知
BD

BC
都可求出
CD
,根据条件,易计算出哪条边的长?

BC
边.
解:在△
ABC
中, ∠
A
=15°,∠
C
=25°-15°=10°,根据正弦定理,
BCABABsinA5sin15?
,≈ 7.452 4(km),
?,BC? ?
sinAsinCsinCsin10?
CD
=
BC
×t
a
n∠
DBC
=
BC
×t
a
n8°≈1 047(m).
答:山的高度约为1 047米.
课堂练习


用同样高度的两个测角仪
AB

CD
同时望见气球E在它们的正西方向的上空 ,分别测得
气球的仰角α和β,已知
BD
间的距离为
A
,测角仪的高 度为
B
,求气球的高度.
分析:在Rt△EG
A
中求解EG,只有 角α一个条件,需要再有一边长被确定,而△E
AC
中有较多
已知条件,故可在△E< br>AC
中考虑E
A
边长的求解,而在△E
AC
中有角β, ∠E
AC
=180°-α两角与
AC
=
BD
=
A
一边,故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E
A
.
解:在△
AC
E 中,
AC
=
BD
=
A
,∠
AC
E=β,∠
A
E
C
=α-β,根据正弦定理,得
AE?
asin?
asin
?
sin
?
.在Rt△
A
EG中, EG=
A
Esinα=.
sin(
?
?
?
)si n(
?
?
?
)


∴EF=EG+
b
=
asin
?
sin
?
?b
.
sin(
?
?
?
)
asin
?
sin
?
?b
.
sin(
?
?
?
)
答:气球的高度是
评述:此 题也可以通过解两个直角三角形来解决,思路如下:设EG=x,在Rt△EG
A
中,利用co
tα表示
A
G,而Rt△EG
C
中,利用
cotβ表示
C
G,而
C
G-
A
G=
CA
=
BD
=
A
,故可以求出EG,又
GF=
CD
=< br>B
,故EF高度可求.
课堂小结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题时,要学会 审题及根据题意画方位图,要懂得从所给的
背景资料中进行加工,抽取主要因素,进行适当的简化.
布置作业
课本第17页练习第1、3题.






























1.2.3 解决有关测量角度的问

从容说课
本课时是一个有关测量角度的问题,即课本上的例 6.在这里,能否灵活求解问题的关
键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选用,有些题目只选用其一,或两者混用 ,这当中有很大的灵活
性,需要对原来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整理、加工,鼓励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 借助计算
机等媒体工具来进行演示,利用动态效果,能使学生更好地明辨是非、掌握方法.
教学重点 能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特点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角的关系.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关于角度的问题.
教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多媒体教室)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计算角度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相关内容后的第三节课,学生已经对解法有了基本的了解, 这节课应
通过综合训练强化学生的相应能力.除了安排课本上的例6,还针对性地选择了既具典型性又具有启发性的1~2道例题,强调知识的传授更重能力的渗透.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
主体地位 ,重过程,重讨论,教师通过导疑、导思让学生有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问
题的过程中来,逐步让 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正确分析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
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设问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距离和高度,这些实际上都可转化为已知三角形的 一些边和角
求其余边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又会遇到新的问题,仍然需要用我们学过的解< br>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大家身边有什么例子吗?
生 像航海,在浩瀚无垠的海面上如何确保轮船不迷失方向,保持一定的航速和航向.
生 飞机在天上飞行时,如何确定地面上的目标.
师 实际生活当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今天我们接着来探讨这方面的测量问题.
推进新课
【例1】(幻灯片放映)如图,一艘海轮从
A
出发,沿北偏东75°
的方向航行67.5 n mile后到达海岛
B
,然后从
B
出发,沿北偏东32°的方向航行54.0 n mile
后到达海岛
C
.如果下次航行直接从
A
出发到达
C
,此船应该沿怎样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多少
距离?(角度精确到0.1°,距离精确到0 .01 n mile)
[合作探究]
学生看图思考.

师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搞懂“北偏东75°的方向”.
生 这是方位角.


生 这实际上就是解斜三角形,由方位角的概念可知,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
AC
边所对的角∠
ABC
,即可用余弦定理算出
AC
边,再 根据正弦定理算出
AC
边和
AB
边的夹角

CAB
,就可以知道
AC
的方向和路程.
师 根据大家的回答,我们已经很清楚解题思路.下面请同学写一下解题过程.
生解:在△
ABC
中,∠
ABC
=180°- 75°+ 32°=137°,根据余弦定理,
AC?AB
2
?BC
2
?2 AB?BC?cos?ABC?67.5
2
?54.0
2
?2?67.5?5 4.0?cos137?,
≈113.15.
根据正弦定理,
BCAC
?,
,
sin?CABsin?ABC
BCsin?AB C54.0sin137?
≈0.325 5,
sin?CAB??
AC113.1 5
所以∠
CAB
≈19.0°,75°-∠
CAB
=56.0°.
答:此船应该沿北偏东56.0°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113.15 n mile.
师 这道题综合运用了正、余弦定理,体现了正、余弦定理在解斜三角形中的重要地位.
【例2】某巡逻 艇在
A
处发现北偏东45°相距9海里的
C
处有一艘走私船,正沿南偏东75 °
的方向以10海里时的速度向我海岸行驶,巡逻艇立即以14海里时的速度沿着直线方向追
去 ,问巡逻艇应该沿什么方向去追?需要多少时间才追赶上该走私船?
[合作探究]
师 你 能否根据题意画出方位图?(在解斜三角形这一节里有好多都要把实际问题画出平面
示意图,图画的好坏 有时也会影响到解题,这是建立数学模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甲 如右图.

师 从图上看这道题的关键是计算出三角形的各边,还需要什么呢?
生 引入时间这个参变量,可以设x小时后追上走私船.
生 如图,设该巡逻艇沿
AB
方 向经过x小时后在
B
处追上走私船,则
CB
=10x,
AB
=14x,
AC
=9,∠
ACB
=75°+45°=120°,则由余弦定 理,可得
(14x)=9+(10x)-2×9×10x
co
s120°,∴化简得 32x-30x-27=0,即x=
所以
BC
= 10x =15,
AB
=14x =21.
又因为sin∠
BAC
=
2222
39
或x=- (舍去).
216
BCsin120 ?15353
???
,∴∠
BAC
=38°13′,或∠
BAC=141°47′
AB21214
(钝角不合题意,舍去).
∴38°13′+45°=83°13′.
答:巡逻艇应该沿北偏东83°13′方向去追,经过1.4小时才追赶上该走私船.
师 这位同学是用正、余弦定理来解决的,我们能不能都用余弦定理来解决呢?
生 同上解得
BC
=15,
AB
=21,
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AC
2
? AB
2
?BC
2
81?441?22511
cos?CAB???< br>≈0.785 7,
2AC?AB2?9?2114
∴∠
CAB
≈3 8°13′,38°13′+45°=83°13′.
∴巡逻艇应沿北偏东83°13′的方向追赶,经过1.4小时追赶上该走私船.
课堂练习
课本第18页练习.
答案:运用余弦定理求得倾斜角α约为116.23°.
[方法引导]
解三角形的应用题时,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1)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
形中,依次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之.(2)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几个三角形,这
时 需要选择条件足够的三角形优先研究,再逐步在其余的三角形中求出问题的解.
[知识拓展]

1.如图,海中小岛
A
周围38海里内有暗礁,船正向南航行,在
B
处测得小岛
A
在船的南偏
东30°,航行30海里到
C
处 ,在
C
处测得小岛
A
在船的南偏东45°,如果此船不改变航向,
继 续向南航行,有无触礁的危险?
解:在△
ABC
中,
BC
=30,
B
=30°,

ACB
=180°-45°=135°,

A
=15°.
BCAC30AC
,∴.
??
sinAsinBsin15?sin30?
30sin30?

AC??60cos 15??156?152
.∴
A

BC
所在直线的距离为
sin15?
由正弦定理知
AC
·sin45°=(15
6
+15< br>2
)·
2
=15(
3
+1)≈40.98>38(海里),
2
∴不改变航向,继续向南航行,无触礁的危险.
答:不改变航向,继续向南航行,无触礁的危险.
2.如图,有两条相交成60°角的直线X X′、YY′,交点是
O
,甲、乙分别在
O
X、
O
Y上,起
初甲在离
O
点3千米的
A
点,乙在离
O
点1千米的
B
点,后来两人同时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
度,甲沿XX′方向,乙沿Y′Y方向步行,

(1)起初,两人的距离是多少?


(2)用包含t的式子表示t小时后两人的距离;
(3)什么时候两人的距离最短?
解:(1)因甲、乙两人起初的位置是
A

B


AB
=
OA
+
OB
-2
OA
·
OBco
s60°=3+1-2×3×1×
∴起初,两人的距离是
7
千米.
(2)设甲、乙两人t小时后的位置分别是
P

Q


A
P=4t,
B
Q=4t,
当0≤t≤
当t>
22222
1
=7,
2
32222
时,PQ=(3-4t)+(1+4t)-2(3-4t)(1+4t)
cos60°=48t-24t+7;
4
3
2222
时,PQ=(4t-3 )+(1+4t)-2(4t-3)(1+4t)
co
s120°=48t-24t+7,
4
2
22
所以,
PQ
=48t-24t+7.
(3)PQ=48t-24t+7=48(t-
∴当
t
=
1
2
)+4,
4
1
时,即在第15分钟末,PQ最短.
4
答:在第15分钟末,两人的距离最短.
课堂小结
在实际问题(航海、 测量等)的解决过程中,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及正弦、余弦定
理相关知识点的熟练运用.应用解三角 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分析和研究问题中涉及的
三角形,及其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应该 选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进行求解.应
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①根据题意作出示意 图;②所涉及的三角形,搞
清已知和未知;③选用合适的定理进行求解;④给出答案.
布置作业
课本第22页习题1.2第9、10、11题.
板书设计
解决有关测量角度的问题
例1 例2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备课资料
一、备用例题

1.如图所示,已知
A

B
两点的距离为100海里,
B

A
的北偏 东30°处,甲船自
A
以50
海里时的速度向
B
航行,同时乙船自< br>B
以30海里时的速度沿方位角150°方向航行.问
航行几小时,两船之间的距离最短 ?
解:设航行x小时后甲船到达
C
点,乙船到达
D
点,在△BCD
中,
BC
=(100-50x)海里,
BD
=30x
海里(0≤x≤2),∠
CBD
=60°,由余弦定理得


C D
2
=(100-50x)
2
+(30x)
2
-2·(10 0-50x)·30x·
co
s60°=4 900x
2
-13 000x+10 000.
130006516
??1
(小时)时,
CD
2
最小,从而得
CD
最小.
2?49004949
16
∴航行
1
小时,两船之间距离最近. < br>49
∴当
x?
2.我炮兵阵地位于地面
A
处,两观察所分别位 于地面点
C

D
处,已知
DC
=6 000米,

ACD
=45°,∠
ADC
=75°,目标出现于地面点
B
处时,测得∠
BCD
=30°,∠
BDC
=15°.求炮兵
阵地到目 标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解:在△
ACD
中,∠
CAD
=18 0°-∠
ACD
-
ADC
=60°,
CD
=6 000,∠
ACD
=45°,

根据正弦定理,有
AD?
CDsin45?2
CD
.
si n60?3
同理,在△
BCD
中,∠
CBD
=180°-∠
BCD
-∠
BDC
=135°,
CD
=6 000,∠
BCD
=30°.
根据正弦定理,有
BD?
CDsin30?2
?CD
.
s in135?2
又在△
ABD
中,∠
ADB
=∠
ADC+∠
BDC
=90°.
根据勾股定理,有
AB?AD
2
?BD
2
?
2142
?CD?CD?100042
.
326
所以炮兵阵地到目标的距离为1 000
42
米.
二、常用术语与相关概念
(1)坡度(亦叫坡角):坡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度数.
(2)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之比,即坡角的正切值.
(3)仰角和俯角:与目标 视线在同一铅直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
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 平视线下方时叫俯角.
(4)方向角:从指定方向线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
(5)方位角:从指北方向线顺时针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
1.2.4 解决有关三角形计算的问题
从容说课
本节的例7和例8说明了在不同已知条件下三角形面积 问题的常见解法,即在不同已知
条件下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与解三角形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应用解 三角形的知识,求出
需要的元素,从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三角形面积在历史上是一 个重要
的问题.在西方有海伦公式,在我国数学史上有秦九韶的“三斜求积公式”,教科书在阅读与思考中对此作了介绍,在习题中要求学生加以证明.例9是关于三角形边角关系恒等式的证

< br>明问题,课程标准要求不在这类问题上作过于烦琐的训练,教科书例题限于直接用正弦定理
和余弦 定理可以证明的问题.
关于三角形的有关几何计算,教科书涉及了三角形的高和面积的问题,教科书 直接给出
了计算三角形的高的公式
h
A
=
b
sin
C
=
c
sin
B
,h
B
=
c
s in
A
=
a
sin
C
,h
C
=
a
sin
B
=
b
sin
A
.
这三个公式实 际上在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就已经得到,教科书证明了已知三角形的两
边及其夹角时的面积公式
S=
111
ab
sin
C
,S=
bc
sin
A
,S=
ca
sin
B
.
222
教学重点 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解决简单的相关题目.
教学难点 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来求证简单的证明题.
教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进一步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2.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简单推导和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本节课补充了 三角形新的面积公式,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证明,同时总结出该公式的
特点,循序渐进地具体运用于相关 的题型;
2.本节课的证明题体现了前面所学知识的生动运用,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摸索,使学生在具体的论证中灵活把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特点,能不拘一格,一题多解.只要学生自行
掌握了两 定理的特点,就能很快开阔思维,有利地进一步突破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定理的理解,提高创新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和发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
师 以前我们就已经接触过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今天我 们来学习它的另一个表达公式.在

ABC
中,边
BC

C A

AB
上的高分别记为h
A
、h
B
、h
C
,那么它们如何用已知边和角表示?
生h
A
=
b
sin
C
=
c
sin
B
,
h
B
=c
sin
A
=
a
sin
C
,
hC
=
a
sin
B
=
B
sin
A
.
1
ah
,应用以上求出的高的公式如h
A
=
b
sin
C
代入,
2
1
可以推导出下面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S?absinC
,大家能推出其他的几个公式吗?
2
11
生 同理,可得
S?bcsinA
,
S?acsinB
.
22
师 根据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S?
师 除了知道某条边和该边上的高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外,知道哪些条件也可求出三角形的
面积呢?
生 如能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以及它们夹角的正弦即可求解.
推进新课
2
【例1】 在△
ABC
中,根据下列条件,求三角形的面积S(精确到0.1
c
m).


(1)已知
A
=14.8
c
m,
C
=23.5
c
m,
B
=148.5°;
(2)已知
B
=62.7°,
C
=65.8°,
B
=3.16
c
m;
(3)已知三边的长分别为
A
=41.4
c
m,
B
=27.3
c
m,
C
=38.7
c
m.
师 这是一道在不同已知条件下求三角形的面积的问题 ,与解三角形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我
们可以应用解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观察已知什么,尚缺什么,求出需 要的元素,就可以求出
三角形的面积.
〔生口答,师书写过程〕
11
acsinB
,得 S=×14.8×23.5×sin148.5°≈90.9(
c
m
2
).
22
bcbsinC
(2)根据正弦定理,,
?,c?
sinBsinCsinB
11sinCsinA
.
S? bcsinA?b
2
22sinB
解:(1)应用
S?
A
= 180°-(
B
+
C
)= 180°-(62.7°+ 65.8°)=51.5°,
1sin65.8?sin51.5?
2
≈4.0(
c
m). S??3.16
2
?
2sin62.7?
c
2
?a2
?b
2
38.7
2
?41.4
2
?27.3
2
?
(3)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cosB?
≈0.769 7,
2ca2?38.7?41.4
sinB?1?cos
2
B?1?0.769 7
2
≈0.638 4,
应用
S?
11
acsinB得S=×41.4×38.7×0.638 4≈511.4(
c
m
2
).
22
生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 理的运用除了记住正确的公式之外,贵在活用,体会公式变形的技巧
以及公式的常规变形方向,并进一步 推出新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例2】在某市进行城市环境建设中,要把一个三角形的区域改造成室内公 园,经过测量得到
这个三角形区域的三条边长分别为68 m,88 m,127 m,这个区域的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1
c
m
2
)?
师 你能把这一实际问题化归为一道数学题目吗?
生 本题可转化为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角的问题,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由学生解答,老师巡视并对学生解答进行讲评小结〕
解:设
A
=68 m,
B
=88 m,
C
=127m,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
c2
?a
2
?b
2
127
2
?68
2< br>?88
2
cosB??
≈0.753 2,
2ca2?127?68
sinB?1?0.7532
2
≈0.657 8,
应用S=
11
ac
sin
B
,S=×68×127×0.657 8≈2 840.38(m
2
).
22
2
答:这个区域的面积是2 840.38 m.
【例3】在△
ABC
中,求证:
a
2
?b
2
sin
2
A?sin
2
B
?
(1 );
c
2
sin
2
C


(2)
a< br>+
b
+
c
=2(
bcco
s
A
+< br>caco
s
B
+
abco
s
C
).
[合作探究]
师 这是一道关于三角形边角关系恒等式的证明问题,观察式子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特点?

等 式左边是三边的平方关系,而等式的右边是三个角的正弦的平方关系,可以联想到用正弦
定理来证明.
师 等式两边分别是边和角,所以我们可以选正弦定理来证明,这样我们可以把一边的边或
角都 转化成两边一样的边或角,即“化边为角”或“化角为边”,这也是我们在证明三角恒
等式时经常用的方 法.
证明:(1)根据正弦定理,可设
222
abc
???k
,
sinAsinBsinC
显然 k≠0,所以
a
2
?b
2
k
2
sin
2
A?k
2
sin
2
Bsin
2
A?sin
2
B
??
左边==右边.
c
2
k
2
sin
2
Csin
2
C
师 那对于第二小题又该怎么化呢?
生 等式左边仍然是三边的平方关系,而等式的右边既有角又有 边,而且是两边和两边夹角
的余弦的积的关系,所以联想到用余弦定理来证明.
师 很好,哪位来板演一下?
生 证明:(2)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
b
2
? c
2
?a
2
c
2
?a
2
?b
2< br>a
2
?b
2
?c
2
?ca?ab)
右边=< br>2(bc
2bc2ca2ab
=(
b
+
c
-
a
)+(
c
+
a
-
b
)+(
a
+
b
-
c
)=
a
+
b
+
c
=左边.
222222222222

1.已知在△
ABC
中, ∠
B
=30°,
B
=6,
C
=6
3
,求< br>A
及△
ABC
的面积S.
提示:解有关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的问 题,注重分情况讨论解的个数.同时解有关三角
形的题目还要注意讨论最终解是否符合规律,防止丢解或 增解,养成检验的习惯,但应用余
弦定理会免去讨论.
答案:
A
=6,S= 9
3
;
A
=12,S=18
3
.
2.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形状,
(1)
aco
s
A
=
bco
s
B
;
(2)sin
C
=
sinA?sinB
.
cosA?cosB
提示: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 理,“化边为角”或“化角为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运
用除了记住正确的公式之外,贵在活用,体 会公式变形的技巧以及公式的常规变形方向.
(1)师 大家尝试分别用两个定理进行证明.
b
2
?c
2
?a
2
c
2
?a
2
?b
2
?b?
生(余弦定理)得
a?
,
2bc2 ca

c
(
a
-
b
)=
a
-b
=(
a
+
b
)(
a
-
b
) .
22222

a
=
b

c
=
a
+
b
.
222442222


∴根据边的关系易得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生(正弦定理)得
sin
Aco
s
A
=sin
B co
s
B
.∴sin2
A
=sin2
B
.∴2A
=2
B
.∴
A
=
B
.
∴根据角的关系易得是等腰三角形.
师 根据该同学的做法,得到的只有一种情况,而第一位同学的做法有两种,请大家思考,
谁的正确呢?
生 第一位同学的正确.第二位同学遗漏了另一种情况,因为sin2
A
=sin2< br>B
,有可能推出2
A
与2
B
两个角互补,即2
A+2
B
=180°,
A
+
B
=90°.
(2)(解略)直角三角形.
[知识拓展]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br>中,∠
ADB
=∠
BCD
=75°,∠
ACB
=∠< br>BDC
=45°,
DC
=
3
,求:

(1)
AB
的长;
(2)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略解:(1)因为∠
BCD
=75°,∠
ACB
=45°,
所以∠
ACD
=30°.
又因为∠
BDC
=45°,
所以∠
DAC
=180°-(75°+ 45°+ 30°)=30°.所以
AD
=
DC
=
3
.
在△
BCD
中,∠
CBD
=180°-(75°+ 45°)=60°,所以
BDDC3sin75?6?2
?,BD??
.
sin75?sin60?sin60?2
222
在△
ABD
中,
A B
=
AD
+
BD
-2×
AD
×
BD
×
co
s75°= 5,所以,得
AB
=
5
.
(2)S

ABD=
3?233?3
1
×
AD
×
BD
×sin7 5°=.同理,S

BCD
=.
44
2
6?33
.
4
所以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S?
课堂练习
课本第21页练习第1、2题.






1.3 实习作业
从容说课
本节适当安排了一些实习作业,目的是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表达 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的能力,增强
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实践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对于学生实习作业 的指导,包括对于实
际测量问题的选择,及时纠正实际操作中的错误,解决测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数学模型的建立.
教学难点 解斜三角形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测量工具(三角板、测角仪、米尺等)、实习报告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解斜三角形应用;
2.测角仪原理;
3.数学建模.
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熟悉解斜三角形知识;
2.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4.进一步提高数学语言表达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的能力;
5.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数学在生产实际中的作用;
2.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树立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
导入新课
师 前面几节课,我 们一起学习了解斜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具备了一定的解斜三角形的能力,
并且了解到解斜三角形知识在生 产、生活实际的各个方面的应用.
这一节,我们将一起动手应用解斜三角形的知识来研究实际问题.
推进新课
(1)提出问题:问题(一):测量学校锅炉房的烟囱的高度.
问题(二 ):如图(1),怎样测量一水塘两侧
A

B
两点间的距离?
问题 (三):如图(2),若要测量小河两岸
A

B
两点间的距离,应怎样测量?

(1)

(2)
(2)分析问题:
师 问题(一)中的学校锅炉房的烟囱的高度无法用皮尺直接量出,那应该怎么去解决?


生 根据实际情况,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1.根据地形选取测量点;2.测量所需要数据;3.多次重复测 量,但改变测量点;4.填写实习报
告;5.总结改进方案.
实习报告(1)
年 月 日
题目
测量目标
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烟囱
AB
的高度

测得数据 测量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α
3

2

1

平均值




EF
长(m)
ED
长(m)
α
1

α
2

计算
AD?
ED?sin
?
1

sin
?
3
AC
=
AD
·sinα
2


AB
=
AC
+
BC
=
AC
+EF
减少误差措施
负责人及参加人
计算者及复核者
备注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师 对于问题二、问题三中的
A

B
两点都不能直达,无法用皮尺直接量出,如何间接量出?
应再取点
C
,借助△
ABC
来测量计算.
在△
ABC
中要计算
AB
的长,应采集哪些数据?如何采集?
生 问题二中,先选适当位置
C
,用经纬仪器测出角α,再分别量出
AC
BC
的长
B

A
,则
可求出
A
B
两点间的距离.
生 问题三中,可在小河的一侧,如在点
B
所在的一侧,选择点
C
,为了算出
AB
的长,可先
测出
B C
的长
A
,再用经纬仪分别测出α、β的值,那么,根据
A
、α、β 的值,就可算出
AB
的长.
生 数据运算:
问题二 计算方法如下: < br>在△
ABC
中,已知
AC
=
B

BC
=
A
,
C
=α,则由余弦定理得
AB?a
2
?b
2
?2abcos
?

问题三 计算方法如下: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ABBCaasin
?
??
,所以< br>AB?
.
sin
?
sinAsin(
?
?
?
)sin(
?
?
?
)
实习报告(2)
测量目标(附图) 题目 测量一水塘两侧
A

B
两点间的距离


测得数据 测量项目 第一次
42.3
34.8
第二次
41.9
35.2
平均值
42.1
35

AC
的长(m)
BC
的长(m)
α
计算
109°2′ 108°58′ 109°
A

B
两点间距离 (精确到0.1m),
AC
=42.1 m,
BC
=35 m,
α=109°

AB?

AC,
2
?BC
2
?2AC?BCcos
?
=
42.1
2
?35
2
?2?42.1?35?cos109? .

算得
AB
≈62.9(m)
负责人及参加人
计算者及复核者
备注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实习报告(3)是对一小河两岸两点实际测量的情况.
实习报告(3)
题目
测得数据
测量一小河两侧
A

B
两点间的距离
测量项目 第一次
48.3
42°54′
70°7′
第二次
47.9
43°6′
测量目标(附图)
a
的长(m)
α
β
计算
平均值

48.1

43°
69°53′ 69°
A

B
两点间距离 (精确到0.1m):
A
=48.1 m,
α=43°,
β=69°


AB?
asin
?
48.1?sin69?48.1? sin60?
??
sin(
?
?
?
)sin(43??69 ?)sin112?

算得
AB
≈48.4(m)
负责人及参加人
计算者及复核者
备注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实习,要求大家进一步熟悉解斜 三角形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在动手实践的过
程中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认识数学在 生产、生活实际中所发挥的作用,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布置作业
完成实习报告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1.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从容说课
本节课先由教师提供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对 实例的分析体会数列的有关概念,
再通过对数列的项数与项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探究,认识数列是一种特殊 的函数,最后师生共
同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 学生能
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
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教学重点 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具准备 课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3.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学习;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试验.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
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课本图211中的正方形数分别是多少?
生 1,3,6,10,….
师 图212中正方形数呢?
生 1,4,9,16,25,….
师 像这样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你能否再举一些?
生 -1的正整数次幂:-1,1,-1,1,…;
无穷多个数排成一列数:1,1,1,1,….
生 一些分数排成的一列数:
246810
,,,,,….
315356399

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
折纸问题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张纸可以重复对折多少次?请同学们随便取一张纸试试(学生们兴趣
一定很浓).
生 一般折5、6次就不能折下去了,厚度太高了.
师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设纸原来 的厚度为1长度单位,面积为1面积单位,随依次


折的次数,它的厚度和每层纸的面积依 次怎样?
生 随着对折数厚度依次为:2,4,8,16,…,256,…;①
随着对折数面积依次为
11111
, , , ,…, ,….
24
8
16256
生 对折8次以后,纸的厚度为原来的256倍,其面积为原来的分 1[]256式,再折下去太
困难了.
师 说得很好,随数学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思维会更加理性化.请同学们观察上面我们列出的
这 一列一列的数,看它们有何共同特点?
生 均是一列数.
生 还有一定次序.
师 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有一定次序的一列数.
[教师精讲]
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
(1)数列的数是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
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2)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2.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
项),第2项 ,…,第
n
项,….同学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 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①中 ,“2”是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16”是这
个数列中的第4项.
3.数列的分类:
1)根据数列项数的多少分:
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例如数列1,2,3,4,5,6是有穷数列.
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例如数列1,2,3,4,5,6…是无穷数列.
2)根据数列项的大小分:
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常数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
33
的六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数列、摆动数列?
生 这六组数列分别 是(1)递增数列,(2)递增数列,(3)常数数列,(4)递减数列,(5)摆动数
列,(6)1. 递增数列,2.递减数列.
[知识拓展]
师 你能说出上述数列①中的256是这数列的第多少项?能否写出它的第
n
项?
n
生 256是这数列的第8项,我能写出它的第
n
项,应为
a
n
=2.
[合作探究]
同学们看数列2,4,8,16,…,256,…①中项与项之间的对应关系,
项 2 4 8 16 32
↓ ↓ ↓ ↓ ↓
序号 1 2 3 4 5
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生 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
N
(或它的有限子集{1,2, 3,…,
n
})的函数
a
n
=f(
n
),当自变量 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反过来,对于函数y=f(x),如果


f(i) (i=1、2、3、4…)有意义,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数列f(1),f(2),f(3),…,f(
n
),….
师 说的很好.如果数列{
a
n
}的第
n< br>项
a
n

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 br>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题剖析]
1.根据下面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写出前5项:
(1)a
n
=
n
n
;(2)
a
n
=(-1) ·
n
.
n?1
师 由通项公式定义可知,只要将通项公式中
n依次取1,2,3,4,5,即可得到数列的前5
项.
生 解:(1)
n
=1,2,3,4,5.
a
1
=
12345
;
a
2
=;
a
3
=;
a
4
=;
a
5< br>=.
23456
(2)
n
=1,2,3,4,5.
a
1
=-1;
a
2
=2;
a
3
=-3;
a
4
=4;
a
5
=-5.
师 好!就这样解.
2.根据下面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3,5,7,9,11,…;(2)
246810
,,,,,…;
3 15356399
(3)0,1,0,1,0,1,…;(4)1,3,3,5,5,7,7,9,9, …;
(5)2,-6,12,-20,30,-42,….
师 这里只给出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哪位同学能写出这些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给学生一定
的思考时间)
生老师,我写好了!
1?(?1)
n
2n
解:(1)
a< br>n
=2
n
+1;(2)
a
n
=;(3)
a< br>n
=;
(2n?1)(2n?1)
2
(4)将数列变形为1+0,2 +1,3+0,4+1,5+0,6+1,7+0,8+1,…,
1?(?1)
n

a
n

n
+;
2
(5)将数列变形为1×2,-2×3,3×4,-4×5,5×6,…,
n+1

a
n
=(-1)
n
(
n
+1) .
师 完全正确!这是由“数”给出数列的“式”的例子,解决的关键是要找出这列数呈现出
的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再通过归纳写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合作探究]
师 函数与数列的比较(由学生完成此表):

定义域
解析式
图象
函数
R或R的子集
y=f(x)
点的集合
数列(特殊的函数)
N
*
或它的有限子集{1,2,…,
n
}
a
n
=f(
n
)
一些离散的点的集合
师 对于 函数,我们可以根据其函数解析式画出其对应图象,看来,数列也可根据其通项公
式来画出其对应图象, 下面同学们练习画数列:
4,5,6,7,8,9,10…;② 1,
111
, , ,…③的图象.
2
3
4
生 根据这数列的通项公式画出数列②、③的图象为



师 数列4,5,6,7,8,9,10,…②的图象与我们学过的什么函数的图象有关?
生 与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y=x+3的图象有关.
111
, , ,…③的图象与我们学过的什么函数的图象有关?
2
3
4
1
生 与我们学过的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有关.
x
师 数列1,
师 这两数列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生 其特点为:它们都是一群孤立的点.
生 它们都位于y轴的右侧,即特点为:它们都是一群孤立的,都位于y轴的右侧的点.
本课时的整个教学 过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课堂小结
对于本节内容应着重掌握数列及有关定义,会根据通项公式求其任意一项,并会根据 数
列的前
n
项求一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
布置作业
课本第38页习题2.1
A
组第1题.
板书设计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定义
1.数列 例1
2.项
3.一般形式 例2 函数定义
4.通项公式
5.有穷数列
6.无穷数列
备课资料
一、备用例题
1.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2
2
?13
2
?14
2
?15
2
?1;,;
(1)1,3,5,7;(2);
2345
(3)
?
1111
,
?
,
?
,
?
.
1?22?33?44?5
分析:
(1)项:1=2×1-1 3=2×2-1 5=2×3-1 7=2×4-1
↓ ↓ ↓ ↓
序号: 1 2 3 4


所以我们得到了
a
n
=2
n
-1;
(2)序号: 1 2 3 4
↓ ↓ ↓ ↓
项分母: 2=1+1 3=2+1 4=3+1 5=4+1
↓ ↓ ↓ ↓
22222222
项分子: 2-1=(1+1)-1 3-1=(2+1)-1 4-1=(3+1)-1 5-1=(4+1)-1
(n?1)
2
(n?2 )?n
所以我们得到了
a
n
=或;
n?1
n?1
(3)序号: 1 2 3 4
↓ ↓ ↓ ↓
?
1111

?

?

?

3?44?5
1?22?3
↓ ↓ ↓ ↓
?
1111

?

?

?

2?(2?1)4?(4?1)
1?(1?1)3?(3?1)
1
.
n?(n?1)
所以我们得到了
a
n
=-
2.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 通项公式,使它的前
n
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
n?1
*
(1)1,0,1,0; 〔
a
n
=,
n

N

2
(2)-
n?1
2
3
456
n
, ,
?
,,
?
; 〔
a
n
=(-1)·〕
(n?1)
2
?1
35< br>3
8
15
24
(3)7,77,777,7 777; 〔
a
n
=
7
n
×(10-1)〕
9
n
(4)-1,7,-13,19,-25,31; 〔
a
n
=(-1)(6
n
-5)〕
2
n
?1
35917
(5), , ,. 〔
a
n
=〕
2
n?1
2416256
2
点评:上述两题都是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来写出这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来写出
这数列的通项 公式时,常可联想奇数、偶数、平方数、指数等等.遇到分数的时候,常可根
据需要把分子和分母同时扩 大再来看看分子和分母中数的规律性,有时可直截了当地研究分
子和分母之间的关系.
23.已知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是
a
n
=2
n
-
n
,那么( )
A
.30是数列{
a
n
}的一项
B
.44是数列{
a
n
}的一项
C.66是数列{
a
n
}的一项
D
.90是数列{
a
n
}的一项
分析:注意到30,44 ,66,90均比较小,可以写出这个数列的前几项,如果这前几项中出
现了这四个数中的某一个,则问 题就可以解决了.若出现的数比较大,还可以用解方程求正
整数解的方法加以解决.
答案:C


点评:看一个数
A
是不是数列{
a
n
}中的 某一项,实质上就是看能不能找出一个非零自然数
n

使得
a
n=
A
.
4.(链接探究题)假定有一张极薄的纸,厚度为
1
c m就是每200张叠起来刚好为1 cm,
200
现在把这张纸裁一为二,叠起来,它的厚度记 为
a
1
;再裁一为二,叠起来,它的厚度记为
a
2
,又裁一 为二,叠起来,它的厚度记为
a
3
,这样一裁一叠,每次叠起来所得的厚度依次排列,就得到一个数列:
a
1
,
a
2
,
a
3
,…,
a
k
,….
你能求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吗?你知道
a

50
,即裁了50次、叠了50次后的厚度是多少
厘米吗?是否有10层楼高呢?
2
n
答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n
=,
200
裁了50次、叠了50次后的厚度是5 629 499 534 213.12 cm>56 294 995 km,大于地球
到月球距离的146倍.
二、阅读材料
无法实现的奖赏
相传古印度舍罕王朝有一位宰相叫达依尔,据说是他发明了国际象棋,古印度 的舍罕王
学会了下国际象棋以后,非常激动,他要重赏他的宰相达依尔.
达依尔对他的国王说 :陛下,我不要您的重赏,只要您按我下面的办法赏我一些麦粒就
可以了:在我的棋盘上(它有64个格 )第一格赏1粒,第二格赏2粒,第三格赏4粒,第四
格赏8粒……依此类推每后一格的麦粒数都是前面 一格的两倍.国王答应了达依尔的要求,
但是几天以后他就发现事实上这是一个无法兑现的奖赏.
请问国王为什么不能兑现他的奖赏呢?
2.1.2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
从容说课
这节课通过对数列通项公式的正确理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 推
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通过经历数列知识的感
受 及理解运用的过程,作好探究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教学难点 理解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
2.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数列知识的感受及理解运用的过程;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实验;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等 内容,哪位同学能谈一
谈什么叫数列的通项公式?
生 如果数列{
a
n}的第
n
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
这个数 列的通项公式.
师 你能举例说明吗?
*
生 如数列0,1,2,3,…的通项公 式为
a
n
=
n
-1(
n

N
);
*
1,1,1的通项公式为
a
n
=1(
n

N
,1≤
n
≤3);
1,
1111
*
,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 (
n

N
).
2
3
4n
[合作探究]
数列的表示方法
师 通项公式是表示数列的很好的方法,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表示数列?
生 图象法,我们可仿 照函数图象的画法画数列的图形.具体方法是以项数
n
为横坐标,相应
的项
a
n
为纵坐标,即以(
n
,
a
n
)为坐标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作出点(以前面提到的数列1,
111
,,,…为例,作出一个数列的图象),所得 的数列的图形是一群孤立的点,因为横坐
2
3
4
标为正整数,所以这些点都在 y轴的右侧,而点的个数取决于数列的项数.从图象中可以直
观地看到数列的项随项数由小到大变化而变 化的趋势.
师 说得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 ……
师 下面我们来介绍数列的另一种表示方法:递推公式法
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同时还要应用于生活,用其来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同学们来看右下
图:钢管堆放示意图(投影片).观察钢管堆放示意图,寻其规 律,看看能否建立它的一些数
学模型.
生 模型一:自上而下

第1层钢管数为4,即14=1+3;
第2层钢管数为5,即25=2+3;
第3层钢管数为6,即36=3+3;
第4层钢管数为7,即47=4+3;
第5层钢管数为8,即58=5+3;
第6层钢管数为9,即69=6+3;
第7层钢管数为10,即710=7+3.
若用
a
n
表示钢管数,
n
表示层数,则可得出每一层的钢管数为一数列,且
a
n
=
n
+3(1≤
n
≤7).
师 同学们运用每一层的钢管数与其层数之间的 对应规律建立了数列模型,这完全正确,运
用这一关系,会很快捷地求出每一层的钢管数.这会给我们的 统计与计算带来很多方便.让同
学们继续看此图片,是否还有其他规律可循?(启发学生寻找规律)
生 模型二: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自上而下每一层的钢管数都比上一层钢管数多1,

a
1
=4;
a
2
=5=4+1=
a
1< br>+1;
a
3
=6=5+1=
a
2
+1.
依此类推:
a
n
=
a

n
-1
+1(2≤
n
≤7).


对于上述所求关系,同学们有什么样的理解?
生 若知其第1项,就可以求出第二项,以此类推,即可求出其他项.
师 看来,这一关系也较为重要,我们把数列中具有这种递推关系的式子叫做递推公式.
推进新课
1.递推公式定义:
如果已知数列{
a
n
}的第1项(或前几项) ,且任一项
a
n
与它的前一项
a
n
-1
(或前n
项)间的关系
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注意: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
如下列数字排列的一个数列:3,5,8,13,21,34,55,89.
递推公式为:< br>a
1
=3,
a
2
=5,
a
n
=a
n
-1
+
a

n
-2
(3≤
n
≤8).
2.数列可看作特殊的函数,其 表示也应与函数的表示法有联系,函数的表示法有:列表法、
图象法、解析式法.相对于数列来说也有相 应的这几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图象法、解析
式法.
[例题剖析]
?
a
1
?1
?
【例1】 设数列{
a
n< br>}满足
?
1
,n>1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五项.
a?1?
?
n
a
n?1
?
师 分析:题中已给出{
a
n
}的第1项即
a
1
=1,题目要求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五 项,因而只要再
求出二到五项即可.这个递推公式:
a
n
=1+
1< br>我们将如何应用呢?
a
n?1
生 这要将
n
的值2和
a
1
=1代入这个递推公式计算就可求出第二项,然后依次这样进行就可
以了.
师 请大家计算一下!
生 解:据题意可知:
a
1
=1,
a
2
=1+
1
11
258
=2,
a
3
=1+ =,
a
4
=1+ =,
a5
=
a
1
a
2
a
3
35
3< br>
师 掌握递推公式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其中的递推关系,同学们要注意探究和发现递推公式中的前项与后项,或前后几项之间的关系.
【例2】 已知
a
1
=2,< br>a
n
+1
=2
a
n
,写出前5项,并猜想
a
n
.
师 由例1的经验我们先求前5项.
生 前5项分别为2,4,8,16,32.
师 对,下面来猜想第
n
项.
223
n
生 由
a
1
=2,
a
2
=2×2=2,
a
3
=2×2=2观察可得,我猜想
a
n
= 2.
师 很好!
生 老师,本题若改为求
a
n
是否还可这样去解呢?
师 不能.必须有求解的过程.
生 老师,我由
a

n
+1
= 2
a
n
变形可得
a
n
=2
a

n
-1
,即
a
n
?2
,依次向下写,一直到第一项,然后a
n?1
a
n
a
n?1
a
n?2
a< br>2
???
…×
1
?2
n?1
,所以
a
n
=
a
1
·2
n
-1
=2
n
. 将它们乘起来,就有
a
n?1
a
n?2
a
n?3
a


师 太妙了,真是求解的好方法.你所用的这种方法通常叫迭乘法,这种方法在已知递推 公式
求数列通项的问题中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对应的还有迭加法.
[知识拓展]
已 知
a
1
=2,
a
n
+1
=
a
n< br>-4,求
a
n
.
师 此题与前例2比较,递推式中的运算改为了减法,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去求解呢?
生1 写出:
a
1
=2,
a
2
=-2,
a
3
=-6,< br>a
4
=-10,…
观察可得:
a
n
=2+(
n
-1)(
n
-4)=2-4(
n
-1).
生2 他这种解法不行,因为不是猜出
a
n
,而是要求出
a
n
.
我这样解:由
a
n
+1
-
a
n
=-4依次 向下写,一直到第一项,然后将它们加起来,
a
n
-
a

n
-1
=-4
a
n
-1
-
a
n
-2
=-4
a
n
-2
-
a
n
-3
=-4
……
?) a
2
?a
1
??4

a
n
?a
1
??4(n?1)

a
n=2-4(
n
-1).
师 好极了,真是触类旁通啊,这种方法也请同学们课后多体会.
[教师精讲]
(1)数列的递 推公式是由初始值和相邻几项的递推关系确定的,如果只有递推关系而无初始
值,那么这个数列是不能确 定的.
例如,由数列{
a
n
}中的递推公式
a
n
+1
=2
a
n
+1无法写出数列{
a
n
}中的任何 一项,若又知
a
1
=1,
则可以依次地写出
a
2
= 3,
a
3
=7,
a
4
=15,….
(2)递推公 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由递推公式可能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能求不出
通项公式.
[学生活动]
根据各个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写出它的前五项,并归纳出通项公式.(投影片)
(1)< br>a
1
=0,
a
n
+1

a
n
+(2
n
-1)(
n

N
);
(2)
a
1
=1,
a

n
+1

a
n
(
n

N
);
a
n
?2
(3)
a
1
=3,
a
n
+1
=3
a
n
- 2(
n

N
).
(让学生思考一定时间后,请三位学生分别作答)
2
解:(1)
a
1
=0,
a
2
=1,a
3
=4,
a
4
=9,
a
5
=16, ∴
a
n
=(
n
-1).
(2)
a
1=1,
a
2

2122122

a
3
==,
a
4
=,
a
5
= =,∴
a
n
=.
3
6
n?1
3245
0 12
(3)
a
1
=3=1+2×3,
a
2
=7=1 +2×3,
a
3
=19=1+2×3,
a
4
=55=1+ 2×3
3

a
5
=163=1+2×3
4
,∴a
n
=1+2·3

n
-1
.
注:不要求学生进行证明归纳出通项公式.
[合作探究]
一只猴子爬一个8级的梯 子,每次可爬一级或上跃二级,最多能上跃起三级,从地面上到最
上一级,你知道这只猴子一共可以有多 少种不同的爬跃方式吗?
析:这题是一道应用题,这里难在爬梯子有多种形式,到底是爬一级还是上跃 二级等情况要
分类考虑周到.


爬一级梯子的方法只有一种.
爬一个二级梯子有两种,即一级一级爬是一种,还有一次爬二级,所以共有两种.
若设爬一个
n
级梯子的不同爬法有
a
n
种,
则< br>a
n
=
a
n
-1
+
a
n
- 2
+
a
n
-3
(
n
≥4),
则得到a
1
=1,
a
2
=2,
a
3
=4及< br>a
n
=
a

n
-1
+
a
n
-2
+
a
n
-3
(
n
≥4),就可以求得
a
8
=81.
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数列的另一种 给出方法,即递推公式及其用法,要注意理解它与
通项公式的区别,谁能说说?
生 通项公式 反映的是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而递推公式反映的是相邻两项(或
n
项)之间的
关系.
生 对于通项公式,只要将公式中的
n
依次取1,2,3…,即可得到相应的项.而递 推公式则
要已知首项(或前
n
项),才可求得其他的项.
(让学生自己来总 结,将所学的知识,结合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从而
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培养学生 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
课本第38页习题2.1
A
组第4、6题.
预习内容:课本P
41
~P
44
.



























2.2 等差数列

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从容说课
本节课先在具体例子的 基础上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等差数
列的通项公式,最后根据这个公式去进行 有关计算.可见本课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的观
察分析、归纳猜想、应用能力.结合本节课特点,宜采 用指导自主学习方法,即学生主动观
察——分析概括——师生互动,形成概念——启发引导,演绎结论— —拓展开放,巩固提高.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
的形成和发展 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地位.创设问题情境,引起 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认
知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同样数学也是离不开生活的.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数学
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教学重点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
的问题.
教学难点 (1)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2)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差 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
等差数列;
2.正 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
项数、指定的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归纳推理能力;
2.通过等差数列变形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
知的创新 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以及给出数列和表 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
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 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数列
的例子:(课本P
41
页的4个例子)
(1)0,5,10,15,20,25,…;
(2)48,53,58,63,…;
(3)18,15.5,13,10.5,8,5.5…;
(4)10 072,10 144,10 216,10 288,10 366,….
请你们来写出上述四个数列的第7项.
生 第一个数列的第7项为30,第二个数列的第7项为78,第三个数列的第7项为3,第四
个数列的第7项为10 510.


师 我来问一下,你依据什么写出了这四个数列的第7项呢?以第二个数列为例来说一说.
生 这是由第二个数列的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多5,依据这个规律性我得到了这个数列的第7
项为78.
师 说得很有道理!我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我说的
是共同特征.
生1 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 作差是否有顺序,谁与谁相减?
生1 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不能颠倒.
师 以上四个数列的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 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
差);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起一个名字叫——等差数 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推进新课
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 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
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 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
d
”表示).
(1)公差
d
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2)对于数列{
a
n
},若
a
n
-
a

n
-1
=
d
(与
n
无关的数或字母),
n
≥2,
n

N
,则此数列是等差数
列,
d叫做公差.
师 定义中的关键字是什么?(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概念,能否抓住定义中的关 键字,
是能否正确地、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重要条件,更是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的重要一环.
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深入理解一个概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生 从“第二项起”和“同一个常数”.
师 很好!
师 请同学们思考:数列(1)、(2)、(3)、(4)的通项公式存在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
生 数列(1)通项公式为5
n
-5,数列(2)通项公式为5
n
+ 43,数列(3)通项公式为2.5
n
-15.5,….
师 好,这位同学用上节 课学到的知识求出了这几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实质上这几个通项公
式有共同的特点,无论是在求解方法上 ,还是在所求的结果方面都存在许多共性,下面我们
来共同思考.
[合作探究]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 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到的,若一个等差数 列{
a
n
}的首项是
a
1

公差是
d,则据其定义可得什么?

a
2
-
a
1
=
d
,即
a
2
=
a
1
+
d
.
师 对,继续说下去!

a
3
-
a
2=
d
,即
a
3
=
a
2
+
d< br>=
a
1
+2
d
;
a
4
-
a
3
=
d
,即
a
4
=
a
3
+
d
=
a
1
+3
d
;
……
师 好!规律性的东西让你找出来了,你能由此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吗?
生 由上述各 式可以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
n
=
a
1
+(
n
-1)
d
.
师 很好!这样说来,若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 其首项
a
1
和公差
d
,便可求得其通

a
n
了.需要说明的是:此公式只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猜想,你能证明它吗?
生 前面已学过一种方法叫迭加法,我认为可以用.证明过程是这样的:
因为
a
2
-
a
1
=
d
,
a
3
-
a
2
=
d
,
a
4
-
a
3
=
d
,…,
a
n
-
a
n
-1
=
d
.将它们相加便可以得到:
a
n
=
a
1
+(
n
-1)
d
.
师 太好了!真是活学活用啊!这样一来我们通过证明就可以放心使用这个通项公式了.
[教师精讲] < /p>


由上述关系还可得:
a
m
=
a
1
+( m-1)
d
,

a
1
=
a
m
-(m-1)
d
.

a
n
=
a
1
+(
n
-1)d
=
a
m
-(m-1)
d
+(
n
-1 )
d
=
a
m
+(
n
-m)
d
,
即等差数列的第二通项公式
a
n
=
a
m
+(
n
-m)
d
.(这是变通的通项公式)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到
d?
a
m
?a
n
.
m?n
[例题剖析]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分析(1)
师 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什么?你能求出它的第20项吗?
生1 这题太简单了 !首项和公差分别是
a
1
=8,
d
=5-8=2-5=-3.又因为
n
=20,所以由等差数列的
通项公式,得
a
20
=8+( 20-1)×(-3)=-49.
师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第(2)小题怎么做.
分析(2)
生2由
a
1
=-5,
d
=-9-(- 5)=-4得数列通项公式为
a
n
=-5-4(
n
-1).
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
n
,使得-401=-5-4(
n
-1)成立,解之,得
n
=100,
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师 刚才两个同学将问题解决得很好,我们做本例的目的是为了熟悉公式,实质上通项公式
就是
a
n
,
a
1
,
d
,
n
组 成的方程(独立的量有三个).
说明:(1)强调当数列{
a
n
}的项数< br>n
已知时,下标应是确切的数字;(2)实际上是求一个方
程的正整数解的问题.这类问 题学生以前见得较少,可向学生着重点出本问题的实质:要判
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数 列的通项公式
a
n
,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
n
,使得
a
n
=-401
成立.
【例2】 已知数列{
a
n
}的通 项公式
a
n
=p
n
+q,其中p、q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 是等
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例题分析:
师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要判定{
a
n
}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根据什么?
生 只要看差
a
n
-
a
n
-1
(
n
≥ 2)是不是一个与
n
无关的常数.
师 说得对,请你来求解.
生 当n
≥2时,〔取数列{
a
n
}中的任意相邻两项
a
n< br>-1

a
n
(
n
≥2)〕
a
n< br>-
a
n
-1
=(p
n
+1)-[p(
n-1)+q]=p
n
+q-(p
n
-p+q)=p为常数,
所 以我们说{
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
a
1
=p+q,公差为 p.
师 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
(1)若p=0,则{
a
n
}是 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q,q,….
(2)若p≠0,则
a
n
是关于
n
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
n

a
n
)均在一次函数
y=px+q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p,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q .
(3)数列{
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
a
n
=p
n
+q(p、q是常数),称其为第3通项公式.
课堂练习
(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
分析:根据所给数列的前3项求得首项和公差,写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求出所求项.
解:根据题意可知
a
1
=3,
d
=7-3=4.∴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为
a
n
=3+(
n
-1)×4,即
a
n
= 4
n
-1(
n
≥1,
n

N
*
) .∴
a
4
=4×4-1=15,
a
10
=4×10-1=39.
评述:关键是求出通项公式.


(2)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
解:根据题意可知
a
1
=10,
d
=8-10=-2. < br>所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n
=10+(
n
-1)×(-2) ,即
a
n
=-2
n
+12,所以
a
20
= -2×20+12=-28.
评述:要求学生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3)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 br>分析:要想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某一个数列的其中一项,其关键是要看是否存在一个正整数
n
值,使得
a
n
等于这个数.
解:根据题意可得
a
1=2,
d
=9-2=7.因而此数列通项公式为
a
n
=2+(< br>n
-1)×7=7
n
-5.
令7
n
-5=100, 解得
n
=15.所以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
(4)-20是不是等差数列0,
?3
理由.
解:由题意可知
a
1
=0,
d?3
,因而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n
? ?n?

?
1
,-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
2
1
2
7
2
7
.
2
774777.因为
?n???20
没有正整数解,所以-20不是这个
n???20
,解得
n?
7
2222
数列的项.
课堂小结
师(1)本 节课你们学了什么?(2)要注意什么?(3)在生活中能否运用?(让学生反思、
归纳、总结,这样来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生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
a

n
-
a

n
-1
=
d
(
n
≥2);
其次要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
a1
+(
n
-1)
d
(
n
≥1).
师 本课时的重点是通项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
a
n

a
1
,< br>d

n
中任意三个,应用方程的思想,
可以求出另外一个.最后,还要 注意一重要关系式
a
n
=
a
m
+(
n
-m )
d

a
n
=p
n
+q(p、q是常数)的
理解与应用.
布置作业
课本第45页习题2.2
A
组第1题,
B
组第1题.

















2.2.2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从容说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确等差中项的概念,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及其推导 的公式,并能通过通项公式与图象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让学生明白一个数列的通
项公式是关于正整数< br>n
的一次型函数,那么这个数列必定是一个等差数列,使学生学会用图
象与通项公式的关 系解决某些问题.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探究.在教学过程 中,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等差数列
概念的归纳概 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
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 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内在联系,从而渗透特殊与
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等差数列的图 象的应用,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运用,渗
透方程思想,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通过引 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学习,提
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应用、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及课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等差中项的概念;
2.进一步熟练掌 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公式,能通过通项公式与图象认识等差数
列的性质;
3.能用图象与通项公式的关系解决某些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等差数列 的图象的应用,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通过等差数列通
项公式的运用,渗透方程思想;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练相结合,作好探究性学习;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等 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内在联系,从而渗透特殊
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体验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哪位同学能回忆
一下 什么样的数列叫等差数列?
生 我回答,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 于同一个常数,
*

a
n
-
a
n
-1< br>=
d
(
n
≥2,
n

N
),这个 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
常用字母“
d
”表示).
师 对,我再找同学说一说等差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的内容是什么?
生1 等差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应是
a
n
=< br>a
1
+(
n
-1)
d
.
生2 等差数列{
a
n
}还有两种通项公式:
a
n
=
a
m< br>+(
n
-m)
d

a
n
=p
n+q(p、q是常数).
师 好!刚才两位同学说得很好,由上面的两个公式我们还可以得到下面 几种计算公差
d


a
n
?a
1
a? a
m
;③
d?
n
.你能理解与记忆它们吗?
n?1n?m
a?a
1
a?a
m
生3 公式②
d?
n
与③
d?
n
记忆规律是项的值的差比上项数之间的差(下标
n?1n?m
公式:①
d
=
a
n
-
a
n
-1
;②
d?
之差).
[合作探究]
探究内容:如果 我们在数
a
与数
b
中间插入一个数
A
,使三个数
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应满足什 么样的条件呢?
师 本题在这里要求的是什么?
生 当然是要用
a

b
来表示数
A
.
师 对,但你能根据什么知识求?如何求?谁能回答?
生 由定义可得
A
-
a
=
b
-
A
,即
A?
反之,若
A?
a?b
.
2
a?b
,则
A
-
a
=
b
-
A
,
2
a?b
由此可以得
A??
a
,
A
,
b
成等差数列.
2

推进新课
我们来给出等差中项的概念:若
a

A

b
成等差 数列,那么
A
叫做
a

b
的等差中项.
根据我们 前面的探究不难发现,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
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 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
如数列:1,3,5,7,9,11,13…中5是3与7的等差中项,也是1和9的等差中项.
9是7和11的等差中项,也是5和13的等差中项.
[方法引导]
等差中项及其 应用问题的解法关键在于抓住
a

A

b
成等差数列2A
=
a
+
b
,以促成将等差数
列转化为目标量间的等量 关系或直接由
a

A

b
间的关系证得
a

A

b
成等差数列.
[合作探究]
*
师 在 等差数列{
a
n
}中,
d
为公差,若m,
n
,p, q∈
N
且m+
n
=p+q,那么这些项与项之间有何种
等量关系呢?
生 我得到了一种关系
a
m
+
a
n
=
a< br>p
+
a
q
.
师 能把你的发现过程说一下吗?
生 受等差中项的启发,我发现
a
2
+
a
4
=
a
1
+
a
5
,
a
4
+
a
6
=
a
3
+
a
7
.
从而可得在一等差数列中,若 m+
n
=p+q,则
a
m
+
a
n
=
a
p
+
a
q
.
师 你所得的这关系是归纳出来的,归纳 有利于发现,这很好,但归纳不能算是证明!我们
是否可以对这归纳的结论加以证明呢?
生 我能给出证明,只要运用通项公式加以转化即可.设首项为
a
1
,则
am
+
a
n
=
a
1
+(m-1)
d+
a
1
+(
n
-1)
d
=2
a
1
+(m+
n
-2)
d
,
a
p
+a
q
=
a
1
+(p-1)
d
+
a1
+(q-1)
d
=2
a
1
+(p+q-2)
d
.
因为我们有m+
n
=p+q,所以上面两式的右边相等,所以
a
m
+
a
n
=
a
p
+
a
q
.
师 好极了!由此我们的一个重要结论得到了证明:在等差数列{
a
n
}的各项中,与首末两项
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等于首末两项的和.另外,在等差数列中,若m+< br>n
=p+q,则上面两式的右边
相等,所以
a
m
+
a
n
=
a
p
+
a
q
.
同样地,我 们还有:若m+
n
=2p,则
a
m
+
a
n
=2
a
p
.这也是等差中项的内容.
师 注意:由
a
m< br>+
a
n
=
a
p
+
a
q
推不 出m+
n
=p+q,同学们可举例说明吗?


生 我举常数列就可以说明了.
师 举得好!这说明在等差数列中,
a
m
+a
n
=
a
p
+
a
q
是m+
n
=p+q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例题剖析]
【例1】 在等差数列{
a
n
}中,若
a
1
+
a
6
=9,
a
4
=7,求
a
3

a
9
.
师 在等差数列中通常如何求一个数列的某项?
生1 在通常情况下是先求其通项公式,再根据通项公式来求这一项.
生2 而要求通项公式,必须知道这个 数列中的至少一项和公差,或者知道这个数列的任意
两项(知道任意两项就知道公差,这在前面已研究过 了).
生3 本题中,只已知一项和另一个双项关系式,想到从这双项关系式入手……
师 好,我们下面来解,请一个同学来解一解,谁来解?
生4 因为{
a
n
}是 等差数列,所以
a
1
+
a
6
=
a
4
+
a
3
=9
a
3
=9-
a
4
= 9-7=2,
所以可得
d
=
a
4
-
a
3
=7-2=5.
又因为
a
9
=
a
4
+( 9-4)
d
=7+5×5=32,所以我们求出了
a
3
=2,
a
9
=32.
【例2】 (课本P
44
的例2) 某市出租车的 计价标准为1.2元km,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
的4千米(不含4千米)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 该市的出租车去往14 km处的目的地,且一
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需要支付多少元的车费?
师 本题是一道实际应用题,它所涉及到的是什么知识方面的数学问题?
生 这个实际应用题可化归为等差数列问题来解决.
师 为什么?
生 根据题意,当该市出租车的行程大于或等于4 km时,每增加1 km,乘客需要支付1.2
元.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等差数列来进行计算车费.
师 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多少?
生 分别是11.2,1.2.
师 好,大家计算一下本题的结果是多少?
生 需要支付车费23.2元.
(教师按课本例题的解答示范格式)
评述:本例是等差数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简单应用 ,做此题的目的是让大家学会从实
际问题中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模型,用等差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练习
1.在等差数列{
a
n
}中,
(1)若
a
5
=
a
,
a
10
=
b
,求< br>a
15
.
解:由等差数列{
a
n
}知2
a
10
=
a
5
+
a
15
,即2
b< br>=
a
+
a
15
,所以
a
15
=2< br>b
-
a
.
(2)若
a
3
+
a8
=m,求
a
5
+
a
6
.
解:等差 数列{
a
n
}中,
a
5
+
a
6
=
a
3
+
a
8
=m.
(3)若
a
5
=6,
a
8
=15,求
a
14
.
解: 由等差数列{
a
n
}得
a
8
=
a
5
+(8-5)
d
,即15=6+3
d
,所以
d
=3. < br>从而
a
14
=
a
5
+(14-5)
d
=6+9×3=33.
(4)已知
a
1
+
a
2
+…+
a
5
=30,
a
6
+
a
7
+…+
a
10
=80,求
a
11
+
a
12
+…+
a
15
的值.
解:等差数列{
a
n
}中,因为6+6=11+1,7+7=12+2,……
所以2
a
6
=
a
1
+
a
11,2
a
7
=
a
2
+
a
12
, ……
从而(
a
11
+
a
12
+…+
a< br>15
)+(
a
1
+
a
2
+…+
a< br>5
)=2(
a
6
+
a
7
+…+
a< br>10
),
因此有(
a
11
+
a
12
+…+
a
15
)=2(
a
6
+
a
7+…+
a
10
)-(
a
1
+
a
2+…+
a
5
)
=2×80-30=130.
2.让学生完成课本P
45
练习5.


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作出小结与评价.
[方法引导]
此类问题的 解题的关键在于灵活地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因此,首先要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
性质,其次要注意各基本 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它们的取值范围.
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何体会?
生 通过今天的学习,明确等差中项的概念;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
(让学生自 己来总结,将所学的知识,结合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从而达
到三维目标的整合,培 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
课本第45页习题2.2 A组第4、5题.
预习内容:课本P
48
~P
52
.
预习提纲:①等差数列 的前
n
项和公式;②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简单应用.
板书设计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等差中项 例题
在等差数列{
a
n
}中,
*
若m、
n、p、q∈
N
且m+
n
=p+q,

a
m< br>+
a
n
=
a
p
+
a
q


2.3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2.3.1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一)
从容说课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第一节课主要通过高斯算法来引起学生对数列求和的兴趣,进
而引导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作出探究,逐步引出求和公式以及公式的变形,初步
形成对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思路
和方法,体会从特殊到一般 ,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所以,在教学中宜采用以问题驱
动、层层铺垫,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获 得公式的推导方法.为了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公式,
要采用设计变式题的教学手段.
通过本节 的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
去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方法 ,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际情境中去发现数列模型,促进学生对本节
内容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投影胶片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
的 与前
n
项和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 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
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
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 ,令人着迷的数
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 验,
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投影胶片1:

印度泰姬陵(T
a
j M
a
h
a
l)是 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所在地阿格拉市,泰姬陵是印
度古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个古陵墓融合了古 印度、阿拉伯和古波斯的建筑风格,是印
度伊斯兰教文化的象征.
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 致令人叫绝.传说当时陵寝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图案,以相
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如 下图),奢华之程度,可见一斑.你知道这个图案
中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吗?(这问题赋予了课堂人文历史 的气息,缩短了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距


离,引领学生步入探讨高斯算法的阶段)

生 只要计算出1+2+3+…+100的结果就是这些宝石的总数.
师 对,问题转化为求这100个数的和.怎样求这100个数的和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教师出示投影胶片2:

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十岁时,有一次老师 出了一道题目,老师说:“现
在给大家出道题目:1+2+…100=?”
过了两分钟,正当 大家在:1+2=3;3+3=6;4+6=10…算得不亦乐乎时,高斯站起来回答
说:
“1+2+3+…+100=5 050.”
教师问:“你是如何算出答案的?”
高斯回答说:因为1+100=101;2+99=101;…;50+51=101,所以101×50=5 050.
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信息?高斯是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巧妙地计算出来的呢?
生 高斯用的是首尾配对相加的方法.也就是:1+100=2+99=3+98=…=50+51=1 01,有50个101,
所以1+2+3+…+100=50×101=5 050.
师 对 ,高斯算法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发现这100个数可以分为50组,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
一组,第二个数 与倒数第二个数一组,第三个数与倒数第三个数一组,…,每组数的和均相
等,都等于101,50个1 01就等于5 050了.
高斯算法将加法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迅速准确得到了结果.
作 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从小就善于观察,敢于思考,所以他能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和寻找
出某些规律性的 东西.
师 问:数列1,2,3,…,100是什么数列?而求这一百个数的和1+2+3+…+10 0相当于什
么?
生 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1+2+3+…+100这个式子实质上是求这数列的前100项的和.
师 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等差数列的前
n
项的和的问题.
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


师 我们再回到前面的印度泰姬陵的陵寝中的等边三 角形图案中,在图中我们取下第1层到
第21层,得到右图,则图中第1层到第21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 呢?
生 这是求“1+2+3+…+21”奇数个项的和的问题,高斯的方法不能用了.要是偶数项的 数求
和就好首尾配成对了.
师 高斯的这种“首尾配对”的算法还得分奇、偶个项的情况求和 ,适用于偶数个项,我们
是否有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 有!我用几何的方法,将 这个全等三角形倒置,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中的
每行宝石的个数均为22个,共21行. 则三角形中的宝石个数就是
(1?21)?21
.
2
师 妙得很!这种方法不需分奇、偶个项的情况就可以求和,真是太好了!我将他的几何法写
成式子就是:
1+2+3+…+21,
21+20+19+…+1,
对齐相加(其中下第二行的式子与第一行的式子恰好是倒序)
这实质上就是我们数学中一种求和的重要方法——“倒序相加法”.
现在我将求和问题一般化:
(1)求1到
n
的正整数之和,即求1+2+3 +…+(
n
-1)+
n
.(注:这问题在前面思路的引导下可由
学生 轻松解决)
(2)如何求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的和 S
n
?
生1 对于问题(2),我这样来求:因为S
n
=
a
1
+
a
2
+
a
3
+…+
an

S
n
=
a
n
+
a
n< br>-1
+…+
a
2
+
a
1

再将两 式相加,因为有等差数列的通项的性质:若m+
n
=p+q,则
a
m
+
a
n
=
a
p
+
a
q

所以
S
n
?
n(a
1
?a
n
)
.(Ⅰ)
2
生2 对于问题(2),我是这样来求的:
因为S
n
=
a
1
+(
a
1
+
d
)+(
a< br>1
+2
d
)+(
a
1
+3
d
)+… +[
a
1
+(
n
-1)×
d
],
所以S
n
=
na
1
+[1+2+3+…+(
n
-1)]< br>d
=
na
1
+
即S
n
=
na
1
+
n(n?1)
d
,
2
n(n?1)
d
.(Ⅱ)
2
[教师精讲]
两位同学的推导过程都很精彩,一位同学是用 “倒序相加法”,后一位同学用的是基本量来
转化为用我们前面求得的结论,并且我们得到了等差数列前
n
项求和的两种不同的公式.这
两种求和公式都很重要,都称为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其中公式(Ⅰ)是基本的,我们可以
发现,它可与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 高÷2相类比,这里的上底是等差数列的首项
a
1

下底是第
n
a
n
,高是项数
n
,有利于我们的记忆.
[方法引导]
师 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
a
1
,项数为
n
,第
n
项为
a
n
,则求这数列的前
n
项 和用公式(Ⅰ)
来进行,若已知首项
a
1
,项数为
n
,公差
d
,则求这数列的前
n
项和用公式(Ⅱ)来进行.
引导学生总结:这些公式中出现了几个量?
生 每个公式中都是5个量.
师 如果我们用方程思想去看这两个求和公式,你会有何种想法?
生 已知其中的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个变量(知三求二).
师 当公差
d
≠0时,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S
n
可表示为
n
的不含常数项的二次函数,且这


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的 2倍就是公差.
[知识应用]
【例1】 (直接代公式)计算:
(1)1+2+3+…+
n

(2)1+3+5+…+(2
n
-1);
(3)2+4+6+…+2
n

(4)1-2+3-4+5-6+…+(2
n
-1)-2
n
. (让学生迅速熟悉公式,即用基本量观点认识公式)请同学们先完成(1)~(3),并请一位同学
回答.
生 (1)1+2+3+…+
n
=
n(n?1)
2
;(2)1+3+5+…+(2
n
-1)=
n(1?n?1)
2
=
n
2

(3)2+4+6+…+2
n
=
n(2n? 2)
=
n
(
n
+1).
2
师 第(4)小题数 列共有几项?是否为等差数列?能否直接运用S
n
公式求解?若不能,那应
如何解答?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发言解答)
生 (4)中的数列共有2
n
项,不是等差数列, 但把正项和负项分开,可看成两个等差数列,
2
所以原式= [1+3+5+…+(2
n
-1)]-(2+4+6+…+2
n
)=
n
-
n
(
n
+1)=-
n
.
生 上题虽然不是等差数列,但有一个规律, 两项结合都为-1,故可得另一解法:原式
=(-1)+(-1)+(-1)+…+(-1)=-
n
.
师 很好!在解题时我们应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往往会寻找到好的方法.注意在运用 求和公
式时,要看清等差数列的项数,否则会引起错解.
【例2】 (课本第49页例1)
分析: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目,同学们先认真阅读此题,理解题意.你能发现其中的一些有
用信 息吗?
生 由题意我发现了等差数列的模型,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500,记为
a
1
,公差为50,记

d
,而从2001年到2010年应为十年,所以这个 等差数列的项数为10.再用公式就可以算
出来了.
师 这位同学说得很对,下面我们来完成此题的解答.(按课本解答示范格式)
【例3】 (课本第50页例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 220,
由此可以确定求其前
n
项和的公式吗?
分析:若要确定其前
n
项求和公式,则必须确定什么?
生 必须要确定首项
a
1
与公差
d
.
师 首项与公差现在都未知,那么应如何来确定?
生 由已知条件,我们已知了这个等差数列中的S
10
与S
20
,于是可从中获得两个关于
a
1

d
的关系式,组成方程组便可从中求得.
(解答见课本第50页)
师 通过上面例 题3我们发现了在以上两个公式中,有5个变量.已知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
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个变 量(知三求二).运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
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0页的例3,阅读后我们来互相进行交流.
(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本题加以理解)
师 本题是给出了一个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式子,来判断它是否是等差数列.解题的出发点是什
么?
生 从所给的和的公式出发去求出通项.


师 对的,通项与前
n
项的和公式有何种关系?
生 当
n
=1时,a
1
=S
1
,而当
n
>1时,
a
n< br>=S
n
-S
n
-1
.
师 回答的真好!由S
n
的定义可知,当
n
=1时,S
1
=
a
1
;当
n
≥2时,
a
n
=S
n
-S
n
-1


a
n
=S
1
(
n
=1),
S
n
-S
n
-1
(
n
≥2).这种已知 数列的S
n
来确定数列通项的方法对任意数列都是可行的.本题用这
方法求出的通项< br>a
n
=2
n
-
1
,我们从中知它是等差数列,这时当
n
=1也是满足的,但是不是
2
所有已知S
n

a
n
的问题都能使
n
=1时,
a
n
=S
n< br>-S
n
-1
满足呢?请同学们再来探究一下课本第51
页的探究问题.
生1 这题中当
n
=1时,S
1
=
a
1
= p+q+r;当
n
≥2时,
a
n
=S
n
-S
n
-1
=2p
n
-p+q,由
n
=1代入的结果为p+q,要使
n
=1时也适合,必须有r=0.
生2 当r=0时,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当r≠0时,这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
生3 这里的p≠0也是必 要的,若p=0,则当
n
≥2时,
a
n
=S
n
-S

则变为常数列了,r≠0
n
-1
=q+r,
也还是等差数列.
师 如果一个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是常数项为0,且是关于
n
的二次 型函数,则这个数列一
定是等差数列,从而使我们能从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的结构特征 上来认识等差数列.实质上
等差数列的两个求和公式中皆无常数项.
课堂练习
等差数列-10,-6,-2,2,…前多少项的和是54?
(学生板演)
解:设 题中的等差数列为{
a
n
},前
n
项和为S
n
,

a
1
=-10,
d
=(-6)-(-10)=4,Sn
=54,
由公式可得-10
n
+
n(n?1)
×4=54.
2解之,得
n
1
=9,
n
2
=-3(舍去).
所以等差数列-10,-6,-2,2…前9项的和是54.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给出评价)
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内容?
n(a
1
?a
n
)
,
2
n(n?1)d
②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2:
S
n
?na
1?
.
2
生 ①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1:
S
n
?
师 通过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内容的学习,我们从中体会到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
生 ①通过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我们了解了数学中一种求和的重要方法——“倒
序相加法”.
②“知三求二”的方程思想,即已知其中的三个变量,可利用构造方程或方程组求另外两 个
变量.
师 本节课我们通过探究还得到了等差数列的性质中的什么内容?
生 如 果一个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中的常数项为0,且是关于
n
的二次型函数,则这 个数列
一定是等差数列,否则这个数列就不是等差数列,从而使我们能从数列的前
n
项 和公式的结
构特征上来认识等差数列.
布置作业
课本第52页习题2.3 A组第2、3题.


2.3.2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二)
从容说课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第二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熟练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
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进一步去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 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学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公式研究S
n
的最值,学会其常用的数学方法和体
现出的数学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等差
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的认识更为深刻.
通过本节例题的教学,使学生能活用求和公式解题,并进一步感受到数列与函数、数列
与不等式等方面的 联系,促进学生对本节内容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探究一些特殊数学求和
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会数学思 想方法的运用.
在本节教学中,应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操作、
探索、交流、反思,来认识和理解等差数列的求和内容,学会学习并能积极地发展自己的能
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投影胶片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
2.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公式研究S
n
的最值.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公式应用的过程,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学会其常用的数学方法和体现出的数学思想,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再一次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的
实用性,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数学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首先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生 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两个公式:
(1)
S
n
?
n(a
1
?a
n
)
n(n?1)d
;( 2)
S
n
?na
1
?
.
22
师 对,我 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公式,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学会了
求和 问题的一些方法,本节课我们继续围绕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公式的内容来进一步学习
与探究.
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
师 本节课的第一个内容是来研究一下等差数列 的前
n
项和的公式的函数表示,请同学们将
求和公式写成关于
n
的函 数形式.
生 我将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的公式< br>S
n
?na
1
?
n(n?1)d
整理、变形得到:< br>2


S
n
?
d
2
d
n?(a< br>1
?)
n
.(*)
22
师 很好!我们能否说(*)式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呢?
生1 能,(*)式就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
生2 不能,(*)式不一定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
师 为什么?
生2 若等差 数列的公差为0,即
d
=0时,(*)式实际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只有当< br>d
≠0时,
(*)式才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
师 说得很好 !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的公式可以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我来问
一下:这函数有什么特征?
生 它一定不含常数项,即常数项为0.
生 它的二次项系数是公差的一半.
……
师 对的,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不含常数项的一次函数或二次 函数.问:若一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n
的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则这数列一定是 等差数列吗?
生 不一定,还要求不含常数项才能确保是等差数列.
师 说的在理.同学们能画出(*)式表示的函数图象或描述一下它的图象特征吗?
生 当
d=0时,(*)式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所以它的图象是位于一条直线上的离散的点列,< br>当
d
≠0时,(*)式是
n
的二次函数,它的图象是在二次函数
y?
的一群孤立的点.这些点的坐标为(
n
,S
n
)(
n
=1,2,3,…).
师 说得很精辟.
[例题剖析]
【例】 (课本第51页例4)
分析: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 和公式可以写成
S
n
?
d
2
d
x?(a
1
?)x
的图象上
22
d
2
d
n?(a
1< br>?)n
,所以S
n
可以看成函数
22
y?
d
2
d
x?(a
1
?)x
(x∈
N

*< br>)当x=
n
时的函数值.另一方面,容易知道S
n
关于
n的图象是
22
一条抛物线上的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二次函数来求
n
的值 .(解答见课本第52页)
师 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再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说出这个数列的首项和公差.
生 它的首项为5,公差为
?
5
.
7
师 对,它的首项为正数,公差小 于零,因而这个数列是个单调递减数列,当这数列的项出
现负数时,则它的前
n
项的和 一定会开始减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是否会产生新的解
题思路呢?
生 老师,我有一种 解法:先求出它的通项,求得结果是
a
n
=
a
1
+(
n
-1)
d
=
?
我令
a
n
?
5 40
n?
.
77
540
n?
≤0,得到了
n≥8,这样我就可以知道
a
8
=0,而
a
9
<0.从而 便可以发现
77
S
7
=S
8
,从第9项和S
n开始减小,由于
a
8
=0对数列的和不产生影响,所以就可以说这个等差
数列的前7项或8项的和最大.
师 说得非常好!这说明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它的通项取值的正负情况来研究数列的和的变化
情况.
[方法引导]


师 受刚才这位同学的新解法的启发,我们大家一起来归纳一下这种解法的规律:
①当等差数列{
a
n
}的首项大于零,公差小于零时,它的前
n
项的和有怎样的最值?可通过 什
么来求达到最值时的
n
的值?
生S
n
有最大值,可通过
?
?
a
n
?0
求得
n
的值.
a?0
?
n?1
师 ②当等差数列{
a
n
}的首项 不大于零,公差大于零时,它的前
n
项的和有怎样的最值?可通
过什么来求达到最值时 的
n
的值?
生 S
n
有最小值,可以通过
?
?< br>a
n
?0
求得
n
的值.
?
a
n?1
?0
[教师精讲]
好!有了这种方法再结合前 面的函数性质的方法,我们求等差数列的前
n
项的和的最值问题
就有法可依了.主要有 两种:
(1)利用
a
n
取值的正负情况来研究数列的和的变化情况; (2)利用S
n
:由
S
n
?
d
2
d< br>n?(a
1
?)n
利用二次函数求得S
n
取最值时
n
的值.
22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做下面的一道练习:
1-
n
*
已知:
a
n
=1 024+lg2(lg2=0.3 01 0)
n
∈.问多少项之和为最大?前多少项之和的绝 对值最
小?(让一位学生上黑板去板演)
解:1°
?
?
a
n
?1024?(1?n)lg2?0

?
a
n?1
?10 24?nlg2<0
?
10241024
<n?
+1
?
3 401<
n
<3 403.所以
n
=3 402.
lg2lg2
2°S
n
=1 024
n
+
n(n?1)
(-lg2),当S
n
=0或S
n
趋近于0时其和绝对值最小,
2
2048
n(n?1)
(-lg2)=0,得
n
=+1≈6 804.99.
lg2
2
令S
n
=0,即1 024+
*
因为
n

N
,所以有
n
=6 805.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和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合作探究]
师 我们大家再一起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全体正奇数排成下表: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 ……
此表的构成规律是:第
n
行恰有
n
个连续奇数 ;从第二行起,每一行第一个数与上一行最后


一个数是相邻奇数,问2 005是第几行的第几个数?
师 此题是数表问题,近年来这类问题如一颗“明珠”频频出现在数学竞 赛和高考中,成为
出题专家们的“新宠”,值得我们探索.请同学们根据此表的构成规律,将自己的发现 告诉
我.
生1 我发现这数表
n
行共有1+2+3+…+
n个数,即
n
行共有
n(n?1)
个奇数.
2
n(n?1)
2
-1=
n
+
n
-1.
2
师 很好!要想知道2 005是第几行的第几个数,必须先研究第
n
行的构成规律.
生2 根据生1的发现,就可得到第
n
行的最后一个数是2×
22
生3 我得到第< br>n
行的第一个数是(
n
+
n
-1)-2(
n
-1)=
n
-
n
+1.
师 现在我们对第
n
行已经非常了解了,那么这问题也就好解决了,谁来求求看?
22
生4 我设
n
-
n
+1≤2 005≤
n
+
n
-1,
解这不等式组便可求出
n
=45,
n
2
-
n
+1=1 981.再设2 005是第45行中的第m个数,则由2 005=1
981+(m-1)×2,解得m=13.因此,2 005是此表中的第45行中的第13个数.
师 很好!由这解法可以看出,只要我们研究出了第
n
行的构成规律,则可由此展开我 们的思
路.从整体上把握等差数列的性质,是迅速解答本题的关键.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并探究了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哪些内容?
生1
我们学会了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公式研究S
n
的最值的方法:
①利用
a
n
:当
a
n
>0,
d
< 0,前
n
项和有最大值.可由
a
n
≥0,且
a
n
+1
≤0,求得
n
的值;当
a
n
≤0,
d
>0,前
n
项和有最小值.可由
a
n
≤0,且
a
n
+1
≥0,求得
n
的值.
②利用S
n
:由S
n
=
d
2
d
n
+(
a
1
-)
n
利用二次函数求得S
n
取最值时
n
的值.
22
生2 我们还对等差数列中的数表问题的常规解法作 了探究,学习了从整体上把握等差数列
的性质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师 本节课我们在 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了解了
等差数列的一 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学会了一些常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
想,从而使我们从等差数列 的前
n
项和公式的结构特征上来更深刻地认识等差数列.
布置作业
课本第52页习题2.3 A组第5、6题.
预习提纲:
①什么是等比数列?
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如何求?
板书设计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二)
S
n
与函数的联系 例4
求S
n
最值的方法 学生练习
数表问题





2.4 等比数列
2.4.1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先由师生共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出 等比数列的概念,再由教师引
导学生与等差数列类比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与指数函数进行
联系,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既让学生感受到等比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 的
数列模型,也让学生经历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列模型的过程.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和多 媒体技术,给学生以较多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思维的主动性.
准备丰富的阅读材 料,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可能,进而达到更好的理解和巩固课堂所
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重点 1.等比数列的概念;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1.在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列的模型和数列的等比关系;
2.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胶片、投影仪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类特殊的数列;
2.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
题;
4.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观察、思考、类比、归纳、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 究精神和严肃认真
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2.通过对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成倍增长的实例.如,将一张报纸对折 、对折、再对折、…,对折了
三次,手中的报纸的层数就成了8层,对折了5次就成了32层.你能举出 类似的例子吗?
生 一粒种子繁殖出第二代120粒种子,用第二代的120粒种子可以繁殖出第三 代120×120
粒种子,用第三代的120×120粒种子可以繁殖出第四代120×120×120 粒种子,…
师 非常好的一个例子!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这类的事例.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一:某种细胞分裂的模型.



师 细胞分裂的个 数也是与我们上述提出的问题类似的实例.细胞分裂有什么规律,将每次分
裂后细胞的个数写成一个数列 ,你能写出这个数列吗?
生 通过观察和画草图,发现细胞分裂的规律,并记录每次分裂所得到的细胞 数,从而得到
每次细胞分裂所得到的细胞数组成下面的数列:
1,2,4,8,…①
教师出示投影胶片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师 这是《庄子·天下篇》中的一个论述,能解释这个论述的含义吗?
生 思考、讨论,用现代语言叙述.
师 (用现代语言叙述后)如果把“一尺之棰”看成单位“1”,那么得到的数列是什么样的
呢?
生 发现等比关系,写出一个无穷等比数列:1,
1111
,,,,… ②
24
8
16
教师出示投影胶片2:计算机病毒传播问题.
一种计算 机病毒,可以查找计算机中的地址簿,通过邮件进行传播.如果把病毒制造者
发送病毒称为第一轮,邮件 接收者发送病毒称为第二轮,依此类推.假设每一轮每一台计算
机都感染20台计算机,那么在不重复的 情况下,这种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数构成一个什么样的
数列呢?
师 (读题后)这种病毒每一轮传播的计算机数构成的数列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发现“病毒制造者发送病 毒称为第一轮”“每一轮感染20台计算机”中蕴涵的等
比关系.
生 发现等比关系,写出一个无穷等比数列:
234
1,20,20,20,20,… ③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二:银行存款利息问题.
师 介绍“复利”的背景:“复利”是我国现行 定期储蓄中的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即把前
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再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也就是通常说的“利滚利”.
我国现行定期储蓄中的自动转存业务实际上就是按复利支付利息的.
给出计算本利和的公式:
n
本利和=本金×(1+本金),这里
n
为存期.
生 列出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并说明计算过程.
师 生合作讨论得出“时间”“年初本金”“年末本利 和”三个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写出:
各年末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了下面数列:
234
10 000×1.019 8,10 000×1.019 8,10 000×1.019 8,10 000×1.019 8,10 000×1.019
5
8. ④
师 回忆数列的等差关系和等差数列的定义,观察上面的数列①②③④,说说它们有什么共
同特点?
师 引导学生类比等差关系和等差数列的概念,发现等比关系.
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2.4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
师 从 上面的数列①②③④中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等比关系.如果我们将具有
这样特点的数列称 之为等比数列,那么你能给等比数列下一个什么样的定义呢?
生 回忆等差数列的定义,并进行类比,说出:
一般地,如果把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 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
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教师精讲]
师 同学们概括得很好,这就是等比数列(geometric seque
n
ce)的定义.有些 书籍把等比数
列的英文缩写记作G.P.(Geometric Progressio
n).我们今后也常用G.P.这个缩写表示等
比数列.定义中的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co mmo
n
r
a
tio),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q≠0).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q≠0呢?
生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师 假 设q=0,数列的第二项就应该是0,那么作第一项后面的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时就
出现什么了呢?
生 分母为0了.
师 对了,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所以,必须q≠0.
师 那么,等比数列的首项能不能为0呢?
生 等比数列的首项不能为0.
师 是的,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都不能为0,等比数列中的任一项都不会是0.
[合作探究]
师类比等差中项的概念,请同学们自己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
生 如果在
a

b
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
a
、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
a

b
的等比中项.
师 想一想,这时
a

b
的符号有什么特点呢?你能用
a

b
表示G吗?
生 一起探究,
a

b
是同号的
Gb
?
, G=±
ab
,G
2
=
ab
.
aG
师 观察学生所得到的
a

b
、G的关系式,并给予肯定.
补充练习: 与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也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对于等差数列来说,与数列中
任一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 等于该项的2倍,即
a
n
-k
+
a
n
+k=2
a
n
.对于等比数列来说,有什么类
似的性质呢?
2
生 独立探究,得出:等比数列有类似的性质:
a
n
-k
·
a
n
+k
=
a
n
.
[合作探究]
探究:
(1)一个数列
a
1
,
a
2
,
a
3
,…,
a
n
,…(
a< br>1
≠0)是等差数列,同时还能不能是等比数列呢?
(2)写出两个首项为1的等比数 列的前5项,比较这两个数列是否相同?写出两个公比为2
的等比数列的前5项,比较这两个数列是否相 同?
(3)任一项
a
n
及公比q相同,则这两个数列相同吗?
( 4)任意两项
a
m

a
n
相同,这两个数列相同吗?
(5)若两个等比数列相同,需要什么条件?
师 引导学生探究,并给出(1)的答案,(2)(3)(4)可留给学生回答.
生 探究并分组讨论上述问题的解答办法,并交流(1)的解答.
[教师精讲]
概括总结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得出:
(1)中,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是存在的, 每一个非零常数列都是公差为0,公


比为1的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
概括学生对(2)(3)(4)的解答.
(2)中,首项为1,而公比不同的等比数列是不会 相同的;公比为2,而首项不同的等比数列
也是不会相同的.
(3)中,是指两个数列中的任一对应项与公比都相同,可得出这两个数列相同;
(4)中,是指两个数列中的任意两个对应项都相同,可以得出这两个数列相同;
(5)中,结论是:若两个数列相同,需要“首项和公比都相同”.
(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首项和公比是决定一个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
式的推导做准备)
[合作探究]
师 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你能推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
生 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方法引导]
师 让学生与等差数列的推导过程类比,并引导学生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
公式.
具体的,设等比数列{
a
n
}首项为
a
1
,公比为q,根据 等比数列的定义,我们有:
a
2
=
a
1
q,
a< br>3
=
a
2
q=
a
1
q
2
, …,
a
n
=
a
n
-1
q=
a
1
q
n
-1

n
-1

a
n
=
a
1
q.
师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我们还可以写出
a
a
2
a
3< br>a
4
???...?
n
?q
,
a
1
a
2
a
3
a
n?1
进而有
a
n
=
a
n
-1
q=
a
n
-2
q=
a
n
-3
q=…=
a
1
q.
亦得
a
n
=
a
1
q
n
-1
.
师 观察一下上式,每一道式子里,项的下标与q的指数,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0
生 把
a
n
看成
a
n
q,那么,每一道 式子里,项的下标与q的指数的和都是
n
.
师 非常正确,这里不仅给出了一个由< br>a
n
倒推到
a
n

a
1
,q的关系 ,从而得出通项公式的过
程,而且其中还蕴含了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在后面我们研究等比数列的基本性 质时将会再
提到这组关系式.
师 请同学们围绕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写出的式子
23
n
-1
a
a
2
a
3
a4
???...?
n
?q
,再思考.
a
1
a
2
a
3
a
n?1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式子改写成
aa
a
2
a
?q,
3
?q,
4
?q,...,
n
?q
.
a
1
a
2
a
3
a
n?1
那么我们就有了
n
-1个等式,将这
n
-1个等 式两边分别乘到一起(叠乘),得到的结果是
a
n
?q
n?1
,于是 ,得
a
n
=
a
1
q
n
-1
.
a
1
师 这不又是一个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吗?
师 在上述方法中 ,前两种方法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严格的,还需给出证明.第三种方法
没有涉及不完全归纳法,是一 个完美的推导过程,不再需要证明.


师 让学生说出公式中首项
a
1
和公比q的限制条件.

a
1
,q都不能为0.
[知识拓展]
师 前面实例中也有“细胞 分裂”“计算机病毒传播”“复利计算”的练习和习题,那里是
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呢?
教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三:前面实例中关于“细胞分裂”“计算机病毒传播”“复利计算”的
练习或习题.
某种储蓄按复利计算成本利息,若本金为
a
元,每期利率为r,设存期是x,本利和为 y
元.
(1)写出本利和y随存期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存入本金1 000元,每期利率为2.25%,试计算5期后的本利和.
师 前面实例中关于“细胞分裂”“计算 机病毒传播”“复利计算”的问题是用函数的知识
和方法解决问题的.
生 比较两种方法,思考它们的异同.
[教师精讲]
通过用不同的数学知识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从中发现等比数列和指数函数可以联系起来.
n
-1x-1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通项公式为
a
n
=2的数列的图象和函数y=2的图象,
你发现了什么?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 出通项公式为
a
n
?()
1
2
n?1
的数列的图象 和函数y=(
1
x-1
)
2
的图象,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 借助信息技术或用描点作图画出上述两组图象,然后交流、讨论、归纳出二者之间的关
系.
师 出示多媒体课件四:借助信息技术作出的上述两组图象.

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等比数列是特殊的指数函数,等比数列的图象是一些
孤立的点.
师 请同学们从定义、通项公式、与函数的联系3个角度类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并填充
下列表格:

定 义
首项、公差(公比)取值
有无限制
通项公式
相应图象的特点
[例题剖析]
等差数列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
差都是同一个常数
没有任何限制
等比数列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
一项的比都是同一个常数
首项、公比都不能为0
a
n
=
a
1
+(
n
-1)
d

直线y=
a
1
+(x-1)
d
上孤立的点
a
n
=
a
1
q
n
-1

x-1
函数y=
a
1
q图象上孤立的点


【例1】 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这种物质是原来的 84%,
这种物质的半衰期为多长(精确到1年)?
师 从中能抽象出一个数列的模型,并且该数列具有等比关系.

【例2】 根据右图中的框图,写出所打印数列的前5项,并建立数列的递推公式,这个数
列是等比数列吗?
师 将打印出来的数依次记为
a
1
(即
A
),
a< br>2

a
3
,….
可知
a
1
=1;
a
2
=
a
1
×
11
;
a
3
=
a
2
×.
22
于是,可得递推公式
?
a
1
?1,
?
.
?
1
an
?a
n?1
(n>1)
?
2
?
由于
a
n
1
?
,因此,这个数列是等比数列.
a
n?1
2
生 算出这个数列的各项,求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练习:
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和第4项分别是12和18,求它的第1项和第2项.
师 启发、引导学生列方程求未知量.
生 探究、交流、列式、求解.
2.课本第59页练习第1、2题.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如下内容:
1.等比数列的定义.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联系.
布置作业
课本第60页习题2.4 A组第1、2题.
板书设计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1.等比数列的定义 实例剖析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从三个角度类比等差数列表 例1
练习:1.(学生板演) 例2


2.4.2 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从容说课
这节课师生将 进一步探究等比数列的知识,以教材练习中提供的问题作为基本材料,认
识等比数列的一些基本性质及内 在的联系,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结论,进一步能用来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通过一些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渗 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类比思想、归纳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算法思想、方程思想以及一般到特殊的 思想方法等.
教学中以师生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探究等比数列更多的性质;
2.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等比数列的问题.
教学难点 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胶片、投影仪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等比数列更多的性质;
2.能将学过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运 用于对等比数列性质的进一步思考和有关等比数列的
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能在生活实际的 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等比数列关系,并能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
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继续采用观察、思考、类比、归纳、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对生活实际中 的问题采用合作交流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的解决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 程;
3.当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角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等比 数列更多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激发学生
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2.通过生活实际中有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认识 社会、了解社会的意识,更多
地知道数学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教材中第59页练习第3题、第4题,请学生课外进行活动探究,现在请同学们 把你们的
探究结果展示一下.
生 由学习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师 对各组的汇报给予评价.
师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一:第3题、第4题详细解答:
第3题解答:
(1)将数列{
a
n
}的前k项去掉,剩余的数列为
a
k+1

a
k+2
,….令
b
i
=
a< br>k+i
,i=1,2,…,
则数列
a
k+1
,
a
k+2
,…,可视为
b
1
,
b
2
,….
因为
b
i?1
a
k?i?1
??q
(i≥1),所以,{
b
n
}是等比数列,即
a

k+1

a
k+2
,…是等比数列.
b
i
a
k?i
(2){
a
n
}中每隔10项取出一项组成的数列是a
1
,
a
11
,
a
21
,…,则


a
a
11
a
21
??...?
10 k?1
?...?q
10
(k≥1).
a
1
a
11
a
10k?9
所以数列
a
1
,
a
1 1
,
a
21
,…是以
a
1
为首项,q为公比的等比 数列.
猜想:在数列{
a
n
}中每隔m(m是一个正整数)取出一项,组成 一个新数列,这个数列是以
a
1
m
为首项、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本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等比数列中下标为等差数列的子数列也构成等比数列,可以让学
生再探究几种 由原等比数列构成的新等比数列的方法.
第4题解答:
(1)设{
a
n
}的公比是q,则
a
5
2
=(
a
1
q
4
)
2
=
a
12
q
8
,
2628

a
3
·
a
7
=
a
1

a
1
q=
a< br>1
q,
2
所以
a
5
=
a
3
·
a
7
.
2
同理,
a
5
=
a
1
·
a
9
.
2
(2)用上面的方法不难证明
a
n
=
a
n
-1
·
a
n
+1
(
n
>1) .由此得出,
a
n

a
n
-1

a
n
+1
的等比中项,同
2
理可证
a
n
=
a
n
-k
·
a
n
+k
(
n
>k>0 ).
a
n

a
n
-k

a
n+k
的等比中项(
n
>k>0).
师 和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中蕴涵着许多的性质,如果我们想知道的更多,就要对它作
进一步的探究.
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
师 出示投影胶片1
例题1 (教材P
61
B组第3题)就任一等差数列{
a
n
},计算
a
7+
a

a
8
+
a
9

a10
+
a

a
20
+
a
30

10

40

你发现了什么一般规律,能把你发现的规律用一般化 的推广吗?从等差数列和函数之间的联
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在等比数列中会有怎样的类似结论?
师 注意题目中“就任一等差数列{
a
n
}”,你打算用一个什么样的等差数列来计算?
生 用等差数列1,2,3,…
师 很好,这个数列最便于计算,那么发现了什么样的一般规律呢?
*
生 在等差数列{
a
n
}中,若k+s=p+q(k,s,p,q∈
N
),则
a
k
+
a
s
=
a
p
+a
q
.
师 题目要我们“从等差数列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如何做?
生 思考、讨论、交流.
师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等差数列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教师精讲]
10

师 从等差数列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由等差数列{
a
n
}的图象,可以看

a
k
k
a
s< br>s
?,?
,
a
p
pa
q
q
ak
?a
s
k?s
??1
.
a
p
?a
q
p?q
根据等式的性质,有


所以
a
k+
a
s
=
a
p
+
a
q
.
师 在等比数列中会有怎样的类似结论?
*
生 猜想对于等比数列{
an
},类似的性质为:k+s=p+t(k,s,p,t∈
N
),则
a
k
·
a
s
=
a
p
·
a
t
.
师 让学生给出上述猜想的证明.
证明:设等比数列{
a
n
}公比为q,
k-1s-12k+s-2
则有
a
k
·
a
s=
a
1

a
1
q=
a
1
· q,
a
p
·
a
t
=
a
1
q
p-1
·
a
1
q
t-1
=
a
1
2
·q
p+t-2
.
因为k+s=p+t,
所以有
ak
·
a
s
=
a
p
·
a
t.
师 指出:经过上述猜想和证明的过程,已经得到了等比数列的一个新的性质.
*< br>即等比数列{
a
n
}中,若k+s=p+t(k,s,p,t∈
N),则有
a
k
·
a
s
=
a
p
·
a
t
.
师 下面有两个结论:
(1)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
(2)与某一项距离相等的两项之积等于这一项的平方.
你能将这两个结论与上述性质联系起来吗?
生 思考、列式、合作交流,得到:
结 论(1)就是上述性质中1+
n
=(1+t)+(
n
-t)时的情形;
结论(2)就是上述性质中k+k=(k+t)+(k-t)时的情形.
师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上述联系,并给予肯定的评价.
师 上述性质有着广泛的应用.
师 出示投影胶片2:例题2
例题2
(1)在等比数列{
a
n
}中, 已知
a
1
=5,
a
9
a
10
=100,求
a
18
;
(2)在等比数列{
bn
}中,
b
4
=3,求该数列前七项之积;
(3)在等比数列 {
a
n
}中,
a
2
=-2,
a
5
=54,求
a
8
.
例题2 三个小题由师生合作交流完成,充分让学生思考,展示将问题与所学的性质联系到
一起的思维过程.
解答:
(1)在等比数列{
a
n
}中,已知
a
1
=5,
a
9
a
10
=100,求
a
18
.
解:∵
a
1
a

18
=
a
9
a
10
,∴
a
18
=
a
9
a
10
100
?
=20.
a
1
5
(2)在等比数列{
b
n
}中,
b
4
=3,求该数列前七项之积.
解:
b
1
b
2< br>b
3
b
4
b
5
b
6
b
7< br>=(
b
1
b
7
)(
b
2
b
6
)(
b
3
b
5
)
b
4
. 2237

b
4
=
b
1
b
7
=
b
2
b
6
=
b
3
b
5
,∴前七项之积(3)×3=3=2 187.
(3)在等比数列{
a
n
} 中,
a
2
=-2,
a
5
=54,求
a
8< br>.
2
解:.∵
a
5

a
2
a
8
的等比中项,∴54=
a
8
×(-2).

a
8
=-1 458.
另解:
a
8
=
a
5
q=
a
5
·
3
a
5
54
?54?
=-1 458.
a
2
?2
[合作探究]
师 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2、中项法;3、通项公式法.


例题3:已知{
a
n
}{
b
n
}是两个项数相同 的等比数列,仿照下表中的例子填写表格.从中你能得
出什么结论?证明你的结论.


a
n

b
n

a
n
·
b
n
判断{
a
n
·
b
n
}是否是等比数列



n
-1
-5×2
2
n
3?()

3
4
?10?()
n?1

3


自选1
自选2


师 请同学们自己完成上面的表.
师 根据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如何证明?
生 得到:如果{
a< br>n
}、{
b
n
}是两个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那么{
a
n
·
b
n
}也是等比数列.
证明如下:

设 数列{
a
n
}的公比是p,{
b
n
}公比是q,那么数列{
a
n
·
b
n
}的第
n
项与第
n< br>+1项分别为
a
1
p
n
-1
b
1
q
n
-1

a
1
p
n
b
1
q
n
,因为
a
n?1
?b
n?1
a
1< br>p
n
b
1
q
n
??pq
,
n?1 n?1
a
n
b
n
a
1
pb
1
q< br>它是一个与
n
无关的常数,所以{
a
n
·
b
n
}是一个以p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教师精讲]
除了上面的证法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如下证明思路:
证法二:
设数列{
a
n
}的公比是p,{
b
n
}公比是q,那么数列{
a
n
·
b
n
}的第
n
项、第
n
-1项与第
n
+1项(
n
*
n
-1
n
-1
n
-2
n
-2
nn
>1,
n

N
)分别为
a
1
p
b
1
q、
a
1
p
b
1
q与
a
1
p
b
1
q,因为
2
n
-1
n
-122 2(
n
-1)
(
a
n
b
n
)=(
a
1
p
b
1
q)=(
a
1
b
1
)(pq),
n
-2
n
-2
nn
22(
n
-1)
(
a
n
-1
·
b
n
-1
)(
a
n< br>+1
·
b
n
+1
)=(
a
1
pb
1
q)(
a
1
p
b
1
q)=(a
1
b
1
)(pq),
2*
即有(
a
n
b
n
)=(
a
n
-1
·
b
n
-1
)(
a
n
+ 1
·
b
n
+1
)(
n
>1,
n

N
),
所以{
a
n
·
b
n
}是一个等比数列.
师 根据对等比数列的认识,我们还可以直接对数列的通项公式考察:
证法三:设数列{a
n
}的公比是p,{
b
n
}公比是q,那么数列{
a
n
·
b
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b
n
=
a
1
p
n
-1
b
1
q
n
-1
=(
a
1
b< br>1
)(pq)
n
-1
,
n
-1
设c< br>n
=
a
n
b
n
,则c
n
=(
a
1
b
1
)(pq),
所以{
a
n
·
b
n
}是一个等比数列.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如下内容:
1.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究.
2.证明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
布置作业
课本第60页习题2.4 A组第3题、B组第1题.
板书设计
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例1 例2 例3




2.5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2.5.1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从容说课
师生将共同分析探究等比数列 的前
n
项和公式.公式的推导以教材中的“错位相减法”
为最基本的方法,“错位相减 法”也是一种算法,其设计的思路是“消除差别”,从而达到
化简的目的.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还有许多方法,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例如,根据
等比数列的定义可 得
a
n
aa
a
?
n?1
?...?
3?
2
?q
,
a
n?1
a
n?2
a< br>2
a
1
S
n
?a
1
a?a
n
q
?q
,整理得
S
n
?
1
(q?1)
.
S
n
?a
n
1?q
再由分式性质,得
教学中应充分 利用信息和多媒体技术,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
教学重点 1.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
2.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胶片、投影仪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比数列求和的计算问题;
2.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3.用方程的思想认识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利用公式知三求一;
4.体会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分类讨论和转化化归的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观察、思考、类比、归纳、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活 中有趣的实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
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类比 、归纳的能力;
2.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这个故事大家听说过吗?
生 知道一些,踊跃发言.
师 “请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二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三个格 子里放上4
颗麦粒,以此类推.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的2倍.直到第64个
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粒以实现上述要求.”这就是国际象棋发明者向国王提出的要求.
师 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 g,按目前世界小麦年度产量约60亿吨计.你认为国王能不能
满足他的要求?
生 各持己见.动笔,列式,计算.


生 能列出式子:麦粒的总数为
263
1+2+2+…+2=?
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你们计算出结果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课件展示:
2 63
1+2+2+…+2=?
师 我们将各格所放的麦粒数看成是一个数列,那么我们得到的 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它的首项
是1,公比是2,求第1个格子到第64个格子所放的麦粒数总和,就是求 这个等比数列的前
64项的和.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式子的计算方法:
2363
记S=1+2+2+2+…+2 ,式中有64项,后项与前项的比为公比2,当每一 项都乘以2后,中
间有62项是对应相等的,作差可以相互抵消.
课件展示:
23 63
S=1+2+2+2+…+2,①
236364
2S=2+2+2+…+2+2,②
②-①得
64
2S-S=2-1.
64 19
2-1这个数很大,超过了1.84×10,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 g,那么麦粒的总质量超
过了7 000亿吨.而目前世界年度小麦产量约60亿吨,因此,国王不能实现他的诺言.
师 国王不假思索 地给国际象棋发明者一个承诺,导致了一个很不幸的后果的发生,这都是
他不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所造成 的.而避免这个不幸的后果发生的知识,正是我们这节课所
要探究的知识.
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
2
n
师 在对一般形式推导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特殊的简单情形:1+q+q+…+q=?
师 这个式子更突出表现了等比数列的特征,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生 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师 若将上式左边的每一项乘以公比q,就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2
n n
+1
生 q+q+…+q+q.
生 每一项就成了它后面相邻的一项.
师 对上面的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帮助吗?
师 生共同探索:
2
n
如果记S
n
=1+q+q+…+q,
2
n n
+1
那么qS
n
=q+q+…+q+q.
n
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
n
=1-q.
师 提问学生如何处理,适时提醒学生注意q的取值.
1?q
n
生 如果q≠1,则有
S?
.
1?q
师 当然,我们还要考虑一下如果q=1问题是什么样的结果.
生 如果q=1,那么S
n
=
n
.
师 上面我们先思考了一个特殊的简单情形,那么,对于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我们怎样思考?
课件展示:
a
1
+
a
2
+
a
3
+…+
a
n
=?
[教师精讲]


师 在上面的特殊简单情形解决 过程中,蕴含着一个特殊而且重要的处理问题的方法,那就
是“错位相减,消除差别”的方法.我们将这 种方法简称为“错位相减法”.
师 在解决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时,我们还可以使用“错位相减法”.
如果记S
n
=
a
1
+
a
2
+a
3
+…+
a
n
,
那么qS
n
=< br>a
1
q+
a
2
q+
a
3
q+…+< br>a
n
q,
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 q)S
n
=
a
1
-
a
n
q.
师 再次提醒学生注意q的取值.
如果q≠1,则有
S
n
?
a
1
?a
n
q
.
1?q
师 上述过程如果我们略加变化一下,还可以得到如下的过程:
2
n
-1
如果记 S
n
=
a
1
+
a
1
q+
a
1
q+…+
a
1
q

,
2
n
-1
n
那么qS
n
=
a
1
q+
a
1
q+…+
a
1
q+
a
1
q,
n
要想得到S
n
,只要将两式相减,就立即有(1-q)S
n
=
a< br>1
-
a
1
q.
a
1
(1?q
n< br>)
如果q≠1,则有
S
n
?
.
1?q
师 上述推导过程,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其本质没有什么差别,都是用的“错位相减法”.
形式上,前一 个出现的是等比数列的五个基本量:
a
1
,q,
a
n
,S< br>n
,
n

a
1
,q,
a
n
,S
n
四个;后者出
现的是
a
1
,q,S
n
,
n
四个,这将为我们今后运用公式求等比数列的前
n
项的和提供了选择的 余
地.
值得重视的是:上述结论都是在“如果q≠1”的前提下得到的.言下之意,就是只 有当等比
数列的公比q≠1时,我们才能用上述公式.
师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对于等比数列的一般情形,如果q=1问题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生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生 如果q=1,S
n
=
na
1
.
师 完全正确.
如果q=1,那么S
n
=
na
n
.正确吗?怎么解释?
生 正确.q=1时,等比数列的各项相等,它的前
n
项的和等于它的任一项的
n
倍.
师 对了,这就是认清了问题的本质.
师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还有其他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再来探讨一下:
[合作探究]
思路一: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我们有:
a
a
2a
3
a
4
???...?
n
?q
,
a
1
a
2
a
3
a
n?1
再由合比定理,则 得
a
2
?a
3
?a
4
?...?a
n?q
,
a
1
?a
2
?a
3
?... ?a
n?1

S
n
?a
1
?q
,
S
n
?a
n
从而就有(1-q)S
n
=
a
1
-
a
n
q.
(以下从略)
思路二:由S
n
=
a
1
+
a
2
+
a
3
+ …+
a
n


S
n
=
a
1
+
a
1
q+
a
2
q+…+
a
n
-1
q=
a
1
+q(
a
1
+
a< br>2
+…+
a
n
-1
)=
a
1
+q (S
n
-
a
n
),
从而得(1-q)S
n
=
a
1
-
a
n
q.
(以下从略)
师 探究中我们们应该发现,S
n
-S
n
-1
=
a
n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关系,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在这个关系式中,
n
的取 值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n
>1.
师 对的,请同学们今后多多关注这个关系式:S
n
-S
n
-1
=
a
n

n
>1.
师 综合上面的探究过程,我们得出:
?
na
1
,q?1,
?
na
1
,q?1,
?
?
S
n
?
?
a
1
(1?q
n
)
或者
?
a
1
? a
n
q
q?1

?
1?q
,q?1
?1?q
,
?
?
[例题剖析]
【例题1】 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前8项的和:
111
,,,…;
24
8
1(2)
a
1
=27,
a
9
=,q<0.
243
(1)
[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分析:
11

q?
,求
n
=8时的和,直接用公式即可.
22
1
由(2)所给条件,需要从
a
9
?
中获取求和的条 件,才能进一步求
n
=8时的和.而
243
由(1)所给条件,可得
a
1
?
a
9
=
a
1
q
8
,所以由条件可得q
8
=
公式就可以了.
生 写出解答:
a
9
11
=,再由q<0,可得
q??
,将所得的值代入
a
1
3
243?27
11
[1?()
8
1 1
2
?
255
. (1)因为
a
1
?
,< br>q?
,所以当
n
=8时,
S
8
?
2
1
22
256
1?
2
(2)由
a
1
=27 ,
a
9
?
a
1
1
8
,可得
q?< br>9
?

a
1
243?27
243
1

3
11
(1?)
243?27
?
1640
. 于是 当
n
=8时,
S
8
?
27
1
81
1?(?)
3
又由q<0,可得
q??
,
【例题2】 某商场今年销售计算机5 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的销售量增
加10%,那么从今年 起,大约几年可使总销售量达到30 000台(结果保留到个位)?


师 根据题意,从中发现等比关系,从中抽象出等比数列,并明确这是一个已知S
n
=30 000

n
的问题.
生 理解题意,从中发现等比关系,并找出等比数列中的基本量,列式,计算.
解:根据题意,每年的销售 量比上一年增加的百分率相同,所以,从今年起,每年销售量组
成一个等比数列{
a
n
},其中
a
1
=5 000,q=1+10%=1.1,S
n
=30 000.
5000(1?1.1
n
)
?30000
, 于是得到
1?1.1
整理得1.1=1.6,
两边取对数,得
n
lg1.1=lg1.6,
用计算器算得
n?
n
lg1.6
0.2
≈≈5(年).
lg1.1
0.041
答:大约5年可以使总销售量达到30 000台.
练习:
教材第66页,练习第1、2、3题.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如下内容:
1.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特别是在推导过程中,学到了“错位相减法”.
2.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应用.因为公式涉及到等比数列的基本量中的4个量,一 般需要
知道其中的3个,才能求出另外一个量.另外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公式有两个形式,在应用
中应该根据题意所给的条件,适当选择运用哪一个公式.
在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注意q的取值 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放在第一位来思考.
布置作业
课本第69页习题2.5 A组第1、2、3题.
板书设计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情境问题的推导 一般情形的推导 例1
练习:(学生板演) 例2
练习:(学生板演)













2.5.2 求数列前
n
项和知识的运用
从容说课
上节课师生共同分析探究了等比数列 的前
n
项和公式,从多种角度探索了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在此 基础上,这节课会进一步将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与等比数列通
项公式综合在一起应用 成为可能.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将两个公式结合起 来,已知其中
三个量可求另两个量,即已知
a
1
,
a
n,q,
n
,S
n
五个量中的任意三个,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量,
这其中渗透了方程的思想.其中解指数方程的难度比较大,训练要控制难度和复杂程度,要
大胆地摒弃 “烦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
求数列前
n
项和, 不仅仅是数学中的数列知识的演绎,更主要的是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等
比数列问题需要用数列的知识加以解 决.例如,教育储蓄问题、住房贷款问题等等,都是与
数列求和有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列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广泛的应用,使学生经历从
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的过程,探索并掌握 其中的一些基本的数量关
系,感受数列这种特殊的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在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 程中更多地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有着< br>积极的影响,充分发挥数学的教育功能.
教材例题3设计了一个与计算机相呼应的空间,明确指 出: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求一般
数列的和.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循环结构既可用于数列描述,又可用于数 列求和.从这里我们
应该认识到,教材的设计和安排给学生和教师都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我 们把握
好,充实好.因此,这里需要适当地安排对一般数列求和的习题和练习,使学生对一般数列
的求和有个简单的认识.
数列模型运用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算法的思
想等),这些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有< br>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和多媒体技术,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
教学重点 1.求数列前
n
项和知识的灵活运用.
2.运用数列这个特殊的数学模型解决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数列模型解决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中相应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胶片、投影仪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用方程的思想认识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利用公式知三求一;
2.用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和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列求和的计算
问题;
3.将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结合起来解决有关的求解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引导、分析、类比、归纳、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机会;
3.进行严谨科学的解题思想和解题方法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 数学本身知识的演绎推理和运算,提高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水平以及
将知识融汇贯通的能力;
2.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中提高解题技能;
3.在研究解决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形成科


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你知道我国银行中有一种专门的储蓄业务叫做“教育储蓄”吗?
生 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说出自己对“教育储蓄”的理解.(很可能是很笼统的、见字释义的
理解)
师 出示投影胶片1:银行关于教育储蓄的管理办法(节选)
管理办法
第七条 教 育储蓄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六年.最低起存金额
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 额为2万元.开户时储户应与金融机构约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额,
分月存入,中途如有漏存,应在次月补 齐,未补存者按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的有关规定办
理.
第八条 教育储蓄实行利率优惠.一 年期、三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
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五年期整存 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第十一条 教育储蓄逾期支取,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支取日活期储 蓄存款利率计
付利息,并按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第十二条 教育储蓄提前支取 时必须全额支取,提前支取时,储户能提供“证明”的,
按实际存期和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 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免征储蓄存款利息
所得税;储户未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支取日活期 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按
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师 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的内容.
生 理解文件中的内容.
师 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每一个家 庭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中大部分的计算都是用数
列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其中的数学内 容.
推进新课
[例题剖析]
师 出示投影胶片2:课本第70页B组题第4题:
例1 思考以下问题:
(1)依教育储蓄的方式,每月存50元,连续存3年,到期(3年) 或6年时一次可支取本息共
多少元?
(2)依教育储蓄的方式,每月存
a
元 ,连续存3年,到期(3年)或6年时一次可支取本息共
多少元?
(3)依教育储蓄的方式, 每月存50元,连续存3年,到期(3年)时一次可支取本息比同档次
的“零存整取”多收益多少元?
(4)欲在3年后一次支取教育储蓄本息合计1万元,每月应存入多少元?
(5)欲在3年后一次支取教育储蓄本息合计
a
万元,每月应存入多少元?
(6)依教育储蓄方式,原打算每月存100元,连续存6年,可是到了4年时,学生需要提前
支取全部 本息,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
(7)依教育储蓄方式,原打算每月存
a
元,连续 存6年,可是到了
b
年时,学生需要提前支
取全部本息,一次可支取本息共多少元?
(8)不用教育储蓄方式,而用其他的储蓄方式,以每月可存100元,6年后使用为例,探讨
以现行的利率标准可能的最大收益,将得到的结果与教育储蓄比较.
[合作探究]
师 要解 决上面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一点银行的业务知识,据调查,银行整存整取


定期储 蓄存款利率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若每月固定存
a
元,连续存
n
个月 ,则计算利息的公式为
a(1?n)n
×月利率.
2
师 你能解释这个公式的含义吗?
生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师 (在学生充分探究后揭示)设月利率为q,
则这个公式实际上是数列:
a
q,2a
q,3
a
q,…,
na
q,…的前
n
项和.
这个数列的项不正是依次月数的利息数?
这个数列具有什么特征呢?
生 发现等差关系.
师 用我们的数学语言来说,这是个首项为
a
q,公差为
a
q的等差数列,而不是一个等比数
列.从这个公式中我们知道,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 计算不是按复利(利生息——利
滚利)计算的.
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利息的方法叫做按单利(利不生息——利不滚利)计算.
这是我们在计算时必须弄明白的,否则,我们计算的结果就会与银行计算的实际结果不一致.
师 我们还需要了解银行的三年期、五年期的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以及三年期零存整取的
存款 利率和利息税率:
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月利率为0.21%;
五年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79%,月利率为0.232 5%;
三年期零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1.89%,月利率为0.157 5%;
利息税率为20%.
师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的结果.
生 计算,报告结果.
师 生共同解答:
(1)解:因为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月利率为0.21%,故依教育储蓄的方式,
每月存50元,连续存3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
(50?50?36)?36
×0.21%+1 800=1 869.93(元).
2
因为五年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79%,月利率为0.232 5%,故依教育储蓄的方式,若每月
存入每月存50元,连续存6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
(50?50?72)?72
×0.232 5%+3 600=3 905.50(元).
2
(2)每月存入每月存
a
元,连续存3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
(a?a?36)?36
×0.21%+36
a
(元).
2
若每月存入每月存
a
元,连续存6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
(a?a?72)?72
×0.232 5%+72
a
(元).
2
(3)因为三年期零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1.89%,月利率为0.157 5%,故每月存50元,连续存
3年,到期一次可支取本息共
(50?50?36)?36
×0.157 5%×80%+1 800=1 841.96(元).
2
比教育储蓄的方式少收益27.97(元).
(4)设每月应存入x元,由教育储蓄的计算公式得


(x?x?36)?36
×0.21%+36x=10 000.
2
解得x≈267.39(元),即每月应存入267.39(元).
(5)设每月应存入x元,由教育储蓄的计算公式得
(x?x?36)?36
×0.21%+36x=10 000
a
.
2
10000a
解得x= =267.39
a
,即每月应存入267.39
a
(元).
37. 3986
(6)根据银行出台的教育储蓄《管理办法》,需要提前支取的,在提供证明的情况下,按实际
存期和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故 该学生支取时,应按照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月利率为0.21%进行计算.
由计算 公式得
(100?100?48)?48
×0.21%+4 800=5 046.96(元).
2
(7)与第6小题类似,应根据实际存期进行同档次计算.
一到两年的按一年期整存整取计息.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1.98%,月利率为
0.165% ,故当
b
=1或2时,由计算公式得
(a?a?12b)?12b
×0.165%+12
ab
(元).
2

b
=3或4或5时,应按照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为2.52%,月利率为0 .21%进行计算.
根据计算公式得
(a?a?12b)?12b
×0.21%+12
ab
(元).
2
(8)此题可以选择多种储蓄方式,学生可能提供多个结果,只要他们计算方式符合规定的储
蓄 方式即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概括总结]
师 在我们上述 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增长了一些银行存
款的知识.我们可以用这些知 识去规划一下自己将来接受教育的存款计划,并与家长商量,
看能不能付诸于现实;我们也可以为身边的 亲朋好友当个小参谋,把你学到的知识讲解给他
们听一听,看他们能不能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
从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我们还能寻找到更多的探究题材,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我们学
到的知识就 能与生产实际与社会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
说明:此例文字量大,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弄通问 题的基本含义后,因为其蕴含的
数学知识和方法并不深奥,计算量也不大,所以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探 究性问题.可以猜
想,这也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推崇它作为一个典型例题的理由.
师 下面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数学知识才能解决它.
出示投影胶片3:
2
例2 你能估计函数y=9-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与x轴、y轴围成的区域的面积吗?
出示多媒体图片1:



师 如图,为了估计函数y=9-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与x轴、y轴围成的区 域的面积x,把x
轴上的区间[0,3]分成
n
等份.从各分点作y轴平行线与图象相 交,再从各交点向左作x
轴平行线,构成(
n
-1)个矩形.下面用程序来计算这(< br>n
-1)个矩形的面积的和S.
SUM=0
K=1
I
N
PUT请输入将[0,3]分成的份数
n
:”;
N

WHILE k<=
N
-1
AN
=(9-(k*3
n
)^2)*3
N

SUM=SUM=
AN

PRI
N
T k,
AN
,SUM
K=k=1
WE
ND

E
ND

阅读程序,回答下列问题:
(1)程序中的
AN
,SUM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
(2)请根据程序分 别计算当
n
=6,11,16时,各个矩形的面积的和(不必在计算机上运行程
序).
师 你能回答第一个问题吗?
生 AN表示第k个矩形的面积,SUM表示前k个矩形面积的和.
2
生 当把x轴上的区间[0 ,3]分成
n
等份时,各等份的长都是
理由是:各分点的横坐标分别是
3
.
n
33?23?(n?1)
, ,…,.
n
nn
从各分点作y轴平行线与y=9-x图象相交,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
2
33?2
2
3?(n?1)
2
9?()
2
,9?()
,…,
9?[]
.
nnn
它们分别是各个相应矩形的高,所以各个矩形面积分别是
3?(n?1)2
?
3
333?2
2
3
?
)]
??
.
[9?()
2
]?
,
[9?()]?
,…,
?
9?[(
n
nn
nn
??
n
师 对学生的思考给予高度的赞扬.
师 当我们把x轴上的区间[0,3]分成
n
等份时 ,按照上面的作图方法,我们得到了函数
2
y=9-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与x轴、y轴围成的区 域内的
n
-1个矩形.
师 想一想,这个由各个矩形面积组成的数列的前
n
-1项和如何求.
生 自主探究.


列式:
333?2
2
33?(n?1)
2
?
3
?
S
n?1
?[9?()
2
]??[9?() ]??...?
?
9?[]
?
?

nnnnn
??
n
=
3
?
3
2
3?2
2
3?(n ?1)
2
?
[9?()]?[9?()]?...?[9?()]
?

?
n
?
nnn
?
3
?
3
2222
?
?
9(n?1)?()[1?2?...?(n?1)]
?
.
n
?
n
?
=
师 引导学生整理所列出的式子,得到上述最后一道式子.
222
师 求和时遇到了1+2+…+
n
的计算问题,这也是一个求数列前
n
项和的问题.
2222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求大家知道,这是求数列:1,2,3,…,
n
,…的前
n
项和的问题.
由于这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因此不能用已经推导出来的等差 数列前
n
项和公式与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而这个和的计算,要求同学们记 得它的计算公式.
即要求记住:1+2+…+
n
=
222
n(n? 1)(2n?1)
.
6
关于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我们可以作为知识拓展的材料,放在课外进行探究性学习.
师 运用这个公式,请把上面的
n
-1个矩形面积的和计算出来.
生 继续运算.
33
2222
{9(
n
-1)-( )[1+2+…+(
n
-1)]}
nn
33
2
(n?1) n(2n?1)
=[9(
n
-1)-( )]
nn6
S
n
-1
=
9(4n
2
?3n?1)
=.
2
2n
师 明确一下计算结果,再继续带领学生一起理解第2小题的含义并得出结果.
师 根据程序,当
n
=6时,5个矩形的面积的和就是输入
N
=6, SUM的最后一个输出
值,SUM=15.625.
那么当
n
=11时,1 0个矩形的面积的和就是
N
=11时,SUM的最后一个输出值,即
SUM=16.7 36;

n
=16时,我们就得到15个矩形面积的和SUM=17.139.

n
=17时,SUM的最后一个输出值是多少?

n
=17时,SUM的最后一个输出值SUM=17.190.
师 你是怎么计算
n
=17时,SUM的最后一个输出值的呢?
9(4n
2
?3n?1)
生 是用上面推导出来的计算公式:
S
n?1
?
.
2n
2

n
=500时,SUM的最后一个输出值SUM=?

n
=1 000时,SUM的最后一个输出值SUM=?
9(4n
2
?3n?1)
生 用公式
S
n?1
?< br>,不难算出
n
=500时,SUM=17.973;
n
=1 000时,SUM=17.986.
2n
2


师 在计算
n
=500与
n
=1 000时的最后一个输出值SUM时,为什么用上面推导出来的公式而
不用程序中的步骤呢?
9(4n
2
?3n?1)
师 这是因为公式
S
n?1
?
用起来很方便,只要给出上一个
n
的值,就可以代
2n
2
入公式,一下子得出结果.另一方面,程序设计的是一个递推的循环结构.它在上机运行时,
对于每个 给定的
n
,都要从k=1依次循环到k=
N
-1,这是同学们在没有上机条件 时很难做到
而又没有必要做到的事.
2
师 至此,你能估计出函数y=9-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与x轴、y轴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了?
生 由
n
=500与
n
=1 000时的最后一个输出值SUM,可以估计,这个面积大约是18.
师 一个非常准确的结果!
[教师精讲]
师 通过本例的探索,我们来归纳一下收获:
1.本例中,程序使用 了S
n
的递推公式,即
?
?
S
1
?a
1< br>,

?
S
n
?S
n?1
?a
n(n>1)
这个递推公式的推导,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思考一下;
2.需要同学们必须想到 的是,这个公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给我们提供了
求数列的首项和第
n
项的办法,即
?
a
1
?S
1
,

?< br>a?S?S(n>1)
nn?1
?
n
3.关于估计函数y=9-x在第 一象限的图象与x轴、y轴围成的区域的面积,这里采用的是无
2
限逼近的思想,即[0,3] 区间分得越细,前k个矩形面积的和SUM就越接近函数y=9-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与x轴、y轴围成 的区域的面积.教材中已经在用旁白告诉我们,用微积
分的知识可得x=18,而我们的估计值也是18 ,可见我们的估计非常准确.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如下内容:
1.教育储蓄中的有关计算.
2.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数列的和.
布置作业
课本第69页习题2.5第4、5题.
板书设计
求数列前
n
项和知识的运用
问题情境导引 例1 例2









2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1.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一)
从容说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 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
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并充分认识不等关系的存在与应用,这是学习本章的 基础,也是不
等关系在本章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对不等关系的相关素材,用数学观点进行观察、归纳、抽
象,完成量与量的比较的过程,即能用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把这些不等关系表示出来,也就是
建立 不等式数学模型的过程,这是学习本章第三节的基础.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安排了
一些简单的学生易 于处理的问题,用意在于让学生注意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同时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衷地 产生用数学工具研究不等关系的愿望,这也是学生学习本章
的情感基础.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 ,应用观察、抽象归纳、思考、交流、探究,得出数学模型,进行
启发式教学并使用投影仪辅助.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体会不等量关系存在的普遍性及研究的必要性;

2.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研究含有简单的
不 等关系的问题;
3.理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 1.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准确地表示不等关系;
2.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含有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三角板、刻度尺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情境建立不等观念,并能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2.了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3.能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法,按照阅读、思考、交流、分析,抽象归纳出数学模型,从具 体到抽象再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教师提供问题、素材,并及时点拨,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设计较典型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去感受、体验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量关系,
鼓励学生用 数学观点进行观察、归纳、抽象,使学生感受数学、走进数学、改变学生的数学
学习态度;
2 .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思考、广泛参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主动、
积极的学习品质, 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3.通过对富有实际意义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顽强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 态度,
同时去感受数学的应用性,体会数学的奥秘与数学的简洁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了哪些数量关系.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生 实例1:某天的天气预报报道,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6℃.
生 实例2:对于数轴上任意不同 的两点
A

B
,若点
A
在点
B
的左边,则 x
a
<x
b
.
(老师协助画出数轴草图)
生 实例3:若一个数是非负数,则这个数大于或等于零.
实例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实例5: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出这么多, 说明课前的预习量很充分,学习数学的兴趣浓,此时老师应给
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推进新课
师 同学们所举的这些例子联系了现实生活,又考虑到数学上常见的数量关系,非常好.而且
大 家已经考虑到本节课的标题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所举的实例都是反映不等量关系,这将暗
示我们这节课的 效果将非常好.
(此时,老师用投影仪给出课本上的两个实例)
实例6:限时40 kmh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不超过
40 kmh.
实例7 :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
p应不少于2.3 %.
[过程引导]
师 能够发现身边的数学当然很好,这说明同学们已经走进了数学这门学 科,但作为我们研究
数学的人来说,能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观点、进行观察、归纳、抽象,完成这些量 与量的
比较过程,这是我们每个研究数学的人来说必须要做的,那么,我们可以用我们所研究过的什么知识来表示这些不等关系呢?
生 可以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来表示.
师 什么是不等式呢?
生 用不等号将两个解析式连结起来所成的式子叫不等式.
(老师给出一 组不等式-7<-5;3+4>1+4;2x≤6;
a
+2≥0;3≠4.目的是让同学们回忆 不等
式的一些基本形式,并说明不等号“≤,≥”的含义,是或的关系.回忆了不等式的概念,
不等式组学生自然而然就清楚了)
师 能用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把这些不等关系表示出来,也就是建立不 等式数学模型的过程,
通过对不等式数学模型的研究,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这才是我们学习数 学的最终
目的.
(此时,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说出自己的观点.)
[合作探究]
生 我们应该先像实例2那样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把上述实例中的不等量关系表示出来.
师 说得非常好, 下面我们就把上述实例中的不等量关系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一一表示出来.
那应该怎么样来表示呢?
(学生轮流回答,老师将答案相应地写在实例后面)
生 上述实例中的不等量关系用不等式表示应该为32℃≤t≤26℃.
生 可以表示为x≥0.

(此时,学生有疑问,老师及时点拨,可以画出图形.让学生板演)
(老师顺便画出三角形草画)


生 |
AC
|+|
BC
|>|
AB
|
(只需结合上述三角形草图).
生 |
AB
|+|
BC
| >|
AC
|、|
AC
|+|
BC
|>|
AB
|、|
AB
|+|
AC
|>|
BC
|.
生 |
AB
|-|
BC
|<|
AC
|、|
AC
| -|
BC
|<|
AB
|、|
AB
|-|
AC
|<|
BC
|.交换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也可
以.
生 如果用v表示速度,则v≤40 kmh.
生 f≥2.5%或p≥2.3%.
(此时,一片安静,同学们在积极思考)
生 这样表达是错误的,因为两个不等量关系要同时 满足,所以应该用不等式组来表示此实际
问题中的不等量关系,即可以表示为
?
?f?2.5%,

?
p?2.3%.
生 也可表示为f≥2.5%且p≥2.3%.
师 同学们看这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生 (齐答)大家齐声说,都可以.
师 同学们的思考很严密,很好!应该用不等式组来表示此实际问题中 的不等量关系,也可以
用“且”的形式来表达.
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83页练习1、2.
(老师让学生轮流回答,学生回答很好.此时,同学们已真正进 入了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老师再用投影仪给出课本上的三个问题.问题是数学研究的核心,以问题展示的 形式来培养
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
【问题1】 设点
A
与平面α的距离为d,
B
为平面α上的任意一点.
[活动与探究]
师 请同学们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来表示出此问题中的不等量关系.
(此时,教室一片安静,同学们在积极思考,时间较长,老师应该及时点拨)
[方法引导]
师 前面我们借助图形来表示不等量关系,这个问题是否可以?

(可以让学生板演 ,结合三角形草图来表达)过点
A

AC
⊥平面α于点
C
, 则d=|
AC
|≤|
AB
|.
师 这位同学做得很好,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该贯穿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形助数,以数解形.
师 请同学们继续来处理问题2.
[合作探究]
【问题2】 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 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
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 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x元,怎样用不等式
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呢?
生 可设杂志的定价为x元,则销售量就减少
师 那么销售量变为多少呢?如何表示?
生 可以表示为
(8?
x?2.5
?0.2
万本.
0.1
x?2.5x?2.5
?0.2)
万本,则总收入为
(8??0.2)x万元.
0.10.1


〔老师板书,即销售的总收入为不低于20万元的不 等式表示为
(8?
x?2.5
?0.2)
x≥20〕
0.1

师 是否有同学还有其他的解题思路?
*
生 可设杂志的单价提高了0.1n元,(n∈N ),
(下面有讨论的声音,有的同学存在疑问,此时老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
师 为什么可以这样设?
生 我只考虑单价的增量.
师 很好,请继续讲.
生 那么 销售量减少了0.2n万本,单价为(2.5+0.1n)元,则也可得销售的总收入为不低于
20万元 的不等式,表示为(2.5+0.1n)(8-0.2n)≥20.
师 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表述得很准确.请同学们对两种解法作比较.
(留下让学生思考的时间)
师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第三个问题.
[合作探究]
【问题3】 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 000 mm的钢管截成500 mm和600 mm两种,按照生产的
要求,600 mm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 mm钢管的3倍.怎样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
等式?
师 假设截得500 mm的钢管x根,截得600 mm的钢管y根.根据题意,应当有什么样的不等
量关系呢?
生 截得两种钢管的总长度不能超过4 000 mm.
生 截得600 mm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 mm钢管的3倍.
生 截得两种钢管的数量都不能为负.
师 上述的三个不等关系是“或”还是“且”的关系呢?
生 它们要同时满足条件,应该是且的关系.
生 由实际问题的意义,还应有x,y∈N.
师 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思维很严密.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不等式组来表示此问题中的不等
关系呢?
生 要同时满足上述三个不等关系,可以用下面的不等式组来表示:
?
500x?6 00y?40000,
?
3x?y,
?
?

?
x? 0,
?
y?0,
?
?
?
x,y?N.
师 这位同学 回答很准确.通过上述三个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如何用不等式或不等组把实际
问题中所隐含的不等量关 系表示出来,这一点掌握得很好.请同学们再完成下面这个练
习.
课堂练习
练习:若需在长为4 000 mm的圆钢上,截出长为698 mm和518 mm两种毛坯,问怎样
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组?
分析:设截出长为698 mm的毛坯x个和截出长为518 mm的毛坯y个,把截取条件数学
化地表示出来就是:

< p>
?
698x?518y?4000,
?
x?0,
?
< br>?
?
y?0,
?
?
x,y?N.
(练习可让学生板演 ,老师结合学生具体完成情况作评析,特别应注意x≥0,y≥0,x,y∈N)

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何体会?
生 我感到学习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 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更加喜爱数学了.
生 本节课我们还进一步巩固 了初中所学的二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且用它
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不等量关系的 实际问题.
师 我来补充一下,在用二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时 ,
思维要严密、规范,并且要注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综合应用.
(慢慢培养学生学会自己 来归纳总结,将所学的知识,结合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回
顾与反思,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 进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
第84页习题3.1
A
组4、5.
板书设计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一)
实例 方法引导 方法归纳
如何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 实例剖析(知识方法应用) 小结
实际问题中不等量关系? 示范解题
备课资料
一、备用习题
1.一个化肥厂生产甲、乙两种混合肥料,生产 1车皮甲种肥料需要的主要原料是磷酸盐4
吨、硝酸盐18吨;生产1车皮乙种肥料需要的主要原料是磷 酸盐1吨、硝酸盐15吨.现有
库存磷酸盐10吨、硝酸盐66吨,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请用不等式或 不等式组把此实例中
的不等量关系表示出来.
?
4x?y?10,
?
18x?15y?66,
?
分析:设x,y分别为计划生产甲、乙两种混合肥料的车皮数,则
?

?
x?0,
?
?
y?0.
2.某年夏 天,我国遭受特大洪灾,灾区学生小李家中经济发生困难.为帮助小李解决开学费
用问题,小李所在班级 学生(小李除外)决定承担这笔费用.若每人承担12元人民币,则多
余84元;若每人承担10元,则 不够;若每人承担11元,又多出40元以上.问该班共有多
少人?这笔开学费用共多少元?请用不等式 或不等式组把此实例中的不等量关系表示出来,
不必解答.


?
12x ?y?84,
?
10x<y,
?
分析:设该班共有x人,这笔开学费用共y元 ,则
?
.
?
11x?y?40,
*
?
?
x?N.
3.制定投资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可能获得的盈利,而且要考虑可能出现的亏损.某投资人打< br>算投资甲、乙两个项目.根据预测,甲、乙项目可能的最大亏损分别为30%和10%.投资人计
划投资金额不超过10万元,要求确保可能的资金亏损不超过1.8万元.请用不等式或不等式
组把此实 例中的不等量关系表示出来.
分析:设投资人分别用x万元、y万元投资甲、乙两个项目,
?
x?y?10,
?
0.3x?0.1y?1.8,
?
由题意,知< br>?

x?0,
?
?
?
y?0.
4.某企业生 产
A

B
两种产品,
A
产品的单位利润为60元,
B
产品的单位利润为80元,两种
产品都需要在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进行生产,每件
A
产品在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各需经过
0.8 h和2.4 h,每件
B
产品在两个车间都需经过1.6 h,在一定时期中,加工车间最大加
工时间为240 h,装配车间最大生产时间为288 h.请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把此实例中的不等
量关系表示出来.
?
0.8x?1.6 y?240,
?
2.4x?1.6y?288,
?
分析:设该企业分别生产< br>A
产品x件、
B
产品y件,则
?

?
x,y?0
?
?
x,y?Z.
二、课外探究
开放性问题
?
x?y?50,
?
x?y?100,
??
已知:不等式组
?
x?1,
你能举出符合此不等式组的实际问题吗?
?
y?1,
?
?
?
x,y?N,
3.1.2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二)
从容说课
本节课的研究是对初中不等式学习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实 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利
用不等式更好地研究不等关系,也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解不等式以及对不等 式的证明奠定一
定的理论基础.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将让学生回忆实数的基本理论,并能用实数的基本 理
论来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了解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并能给出严格的理论证明,能用不
等 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不等式证明,进而更深一层次地从理性角度建立不等观念.
这是学习本节课 的目的也是本节课的内容安排在本章的地位与作用.对实数基本理论的复
习,教师应作好点拨,利用数轴 数形结合,做好归纳总结.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师应指
导学生用数学观点与等式的基本性质作类比、 归纳、逻辑分析,并鼓励学生从理性角度去分
析量与量的比较的过程,进而能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证 明一些简单的不等式.在本节课


的学习过程中,课外作业仍安排了一些简单的学生易于处 理的实际问题,用意在于让学生注
意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 让学生体会研究不等
式基本性质的必要性,这也是学生学习本学时的情感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 教学内容,应用再现、回忆得出实数的基本理论,并能用实数的基本理论
来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和证明 不等式的一些性质.应用观察、类比、归纳、逻辑分析、思
考、交流、探究,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 能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不等
式证明.进行启发、探究式教学并使用投影仪辅助.
教学重点 1.利用数轴,数形结合回忆实数的基本理论,并能用实数的基本理论来比较两个
代数式的大小;
2.了解不等式性质研究的必要性及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
3.能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证明一些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难点 1.用实数的基本理论来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时对差的合理变形;
2.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证明一些简单的不等式.
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三角板、刻度尺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数轴,数形结 合回忆实数的基本理论,并能用实数的基本理论来比较两个代数式
的大小与用实数的基本理论来证明不等 式的一些性质;
2.通过回忆与复习学生所熟悉的等式性质类比得出不等的一些基本性质;
3.在了解不等式一些基本性质的基础之上能利用它们来证明一些简单的不等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法,按照联想、类比、思考、交流、逻辑分析、抽象应用的方法进行启发式
教学;
2.教师提供问题、素材,并及时点拨,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设计较典型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
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去感受、体验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 存在着大量的不等
量关系并需要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鼓励学生用数学观点进行类比、归纳、抽象,使学 生感
受数学、走进数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2.学习过程中,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思考,广泛参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主动、
积极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学习质 量;
3.通过对富有挑战性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顽强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
时去感受数学的应用性,体会数学的奥秘、数学的简洁美、数学推理的严谨美,从而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体会到现实世界存 在大量的不等量关系,并且研究
了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为了利用不等式更 好地研究不等量关
系及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我们需要对不等式的性质有必要的 了
解.
推进新课
师 我们已学习过等式、不等式,同学们还记得等式的性质吗?
生 等式有这样的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或都乘以,或都除以(除数不为零)


同一个数,所得到的仍是等式.
师 很好!当我们开始研究不等式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 是否有与等式相类似的性质,也
就是说,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或都乘以,或都除以( 除数不为零)同一
个数,结果将会如何呢?
(此时很快能让学生进入对初中所学过的不等式三条基本性质的回忆与复习)
师 一般地说,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三条: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的 方向_________.(让同学回
答)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 正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让同学
回答)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 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让同学
回答)
[过程引导]
师 不等式的这三条基本性质,都可以用数学的符号语言表达出来.(让三位同学板演)
性质 1:
a

ba
+
c

b
+
c(或
a
-
c

b
-
c
);
a

ba
+
c

b
+
c
(或
a
-
c

b
-
c
).
abab
ac

bc
(或

).
cc< br>cc
abab
性质3:
a

b

c
<0
?
ac

bc
(或

);
a

b

c
<0
ac

bc
(或

).
cc
cc
性质2:
a

b

c
>0
?
ac

bc
(或

);
a

b

c
>0
(用数学符号表达不等式的性质,目的是 为下面用符号进行不等式性质与证明打基础,给学
生也有一适应过程.老师对学生的板演作点评)
师 性质2、性质3两条性质中,对
a

b

c
有什么要求?
生 对
a

b
没什么要求,特别要注意
c
是正数还是负数.
师 很好,
c
可以为零吗?

c
不能为零.因为
c
为零时,任何不等式两边都乘以零就变成等式了.若是“≤”或“≥”
则可以.
师 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思维既严谨又周到.
师 对于不等式的这三条基本性质,我们不 仅要理解这三条性质,还要能灵活运用.在初中,
我们对这三条性质只是作了感性的归纳,现在我们应对 它给出严格的证明,只有这样应用这
些性质才能有理有据.
(学生已迫不及待)
生(齐声)那我们来给出严格的证明吧.
(此处,说明老师点拨很到位.真正体现了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 为了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给出严格证明,我们还有必要回忆实数的基本性质.
(此时学生对这一名词肯定感到生疏,老师在黑板上应很快给出数轴)

[教师精讲]
师 若点A对应的实数为
a
,点B对应的实数为
b< br>,因为点A在点B的左边,所以可得
a

b
.
a
>< br>b
表示
a
减去
b
所得的差是一个大于0的数即正数,即
a

b
?
a
-
b
>0.它的逆命题是否正
确?
生 显然正确.
师 类似地,如果
a

b
,则< br>a
减去
b
是负数,如果
a
=
b
,则
a
减去
b
等于0,它们的逆命题
也正确.一般地,
a
>< br>b
?
a
-
b
>0;
a
=
b
?
a
-
b
=0;
a

b
?
a-
b
<0.


师 这就是实数的基本性质的一部分,还有任意两个 正数的和与积都是正数等.等价符号左边
不等式反映的是实数的大小顺序,右边不等式反映的则是实数的 运算性质,合起来就成为实
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它是不等式这一章的理论基础,是证明 不等式以及解
不等式的主要依据.
师 由实数的基本性质可知,我们如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呢?
生 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师 很好.请同学们思考下面这个问题.
(此时,老师用投影仪给出问题)
[合作探究]
2242
【问题1】 已知x≠0,比较(x+1)与x+x+1的大小.
(问题是数学研究的核心,此处以问题展示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
(让学生板演,老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作点评)
224242422
解:(x+1)-x-x-1=x+2x+1-x-x-1=x,
22242
由x≠0,得x>0,从而(x+1)>x+x+1.
2
(学生对x≠0,得x>0在说理过程中往往会忽略)
师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比较复杂的问题,请大家都来开动脑筋,认真审题,仔细分析.
(让学生板演,老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作点评)
【例1】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a

b
).
(1)
a?b
2
与 (
a
>0,
b
>0);
11
2
?
ab< br>443
(2)
a

b
与4
a

a< br>-
b
).
师 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常根据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的关系,归结为判断它们的差
的符号来确定.
a?b2a?b2ab(a?b)
2
?4ab(a?b)
2
???? ?
解:(1),
11
22a?b2(a?b)2(a?b)
?
ab

a
>0,
b
>0且
a

b
,∴
a
+
b
>0,(
a
-
b
)>0.
2
(a?b)
2
a?b2
>0,即>
∴.
11< br>2(a?b)2
?
ab
(2)
a
-
b
-4< br>a
(
a
-
b
)
223
=(
a-
b
)(
a
+
b
)(
a
+
b
)-4
a
(
a
-
b
)
32233
=(
a
-
b
)(
a
+
ab
+
a b
+
b
-4
a
)
232333
=(
a< br>-
b
)[(
ab
-
a
)+(
ab
-
a
)+(
b
-
a
)]
222
=-(a
-
b
)(3
a
+2
ab
+
b
)
222
=-(
a
-
b
)[2
a
+(
a
+
b
)],
22
∵2
a
+(
a
+
b
)≥0(当且仅当
a
=
b
=0时取等号),
222

a

b
,∴(
a
-
b< br>)>0,2
a
+(
a
+
b
)>0.
222
∴-(
a
-
b
)[2
a
+(
a
+
b
)]<0.
443

a
-
b
<4a
(
a
-
b
).
师 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证明不等式时,应注意有理有据、严谨细致,还应条理清晰.比较大
443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江苏高中数学奥赛用书


高中数学数列试讲15分钟-高中数学卷子必修4及答案解析


人教b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必修二教学视频郭化楠


高中数学倍角公式推导-上海高中数学空间向量


2013浙江高中数学竞赛试卷-高中数学难度平面几何100道


高中数学高中总结与反思-高中数学课程的地位


高中数学竞赛解题方法研究-高中数学高级评审答辩


高中数学点斜式化为一般式方程-我高中数学老师



本文更新与2020-09-15 23: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8257.html

高中数学必修五课外辅导班资料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