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6 12:10
tags: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全公式-高中数学必修1和必修4的区别


高一数学知识总结

必修一

一、集合

一、集合有关概念

集合的含义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
冰洋}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列举法:{a,b,c……}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
法。{xR| x-3>2} ,{x| x-3>2}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二、函数

1、函数定义域、值域求法综合

2.、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3、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

4、反函数的几种题型及方法

5、二次函数根的问题——一题多解

&指数函数y=a^x

a^a*a^b=a^a+b(a>0,a、b属于Q)

(a^a)^b=a^ab(a>0,a、b属于Q)



(ab)^a=a^a*b^a(a>0,a、b属于Q)

指数函数对称规律:

1、函数y=a^x与y=a^-x关于y轴对称

2、函数y=a^x与y=-a^x关于x轴对称

3、函数y=a^x与y=-a^-x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对数函数y=loga^x

如果

,且




,那么:


·





















注意:换底公式




,且


,且


).

幂函数y=x^a(a属于R)

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

为常数.

2、幂函数性质归纳.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

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
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

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

(3)

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

轴正半轴,当

趋于

时,图象在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

轴正半轴.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
,把使

成立的实数







叫做函数
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
的零点就是方程
实数根,亦即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

轴有交点

函数
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代数法)求方程

的实数根;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1)△>0,方程
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
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
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三、平面向量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

的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
个单位的向量.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向量的运算
加法运算
AB+BC=AC,这种计算法则叫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已知两个从同一点O出发的两 个向量OA、OB,以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OACB,则以O为起点的对角线OC就是向量O A、OB的和,这种计算法则叫做向量加
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对于零向量和任意向量a,有:0+a=a+0=a。
|a+b|≤|a|+|b|。
向量的加法满足所有的加法运算定律。

减法运算
与a长度相等,方向相 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a)=a,零向量的相反
向量仍然是零向量。
(1)a+(-a)=(-a)+a=0(2)a-b=a+(-b)。

数乘运算
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λa,|λa|=
|λ||a |,当λ > 0时,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同,当λ < 0时,λa的方向和
a的方向相反,当λ = 0时,λa = 0。
设λ、μ是实数,那么:(1)(λμ)a = λ(μa)(2)(λ μ)a = λa μa
(3)λ(a ± b) = λa ± λb(4)(-λ)a =-(λa) = λ(-a)。

向量的加法运算、减法运算、数乘运算统称线性运算。


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那么|a||b|cos θ叫做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
a?b,θ是a与b的夹角,|a|cos θ(|b|cos θ)叫做向量a在b方向上(b在
a方向上)的投影。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为0。
a?b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b等于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 θ
的乘积。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它们对应坐标的乘积的和。

四、三角函数

1、善于用“1“巧解题

2、三角问题的非三角化解题策略

3、三角函数有界性求最值解题方法

4、三角函数向量综合题例析

5、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最值 当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时,

时,
;当

时,

周期性
奇偶性 奇函数




单调性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
对称中心

对称性
对称轴
对称轴






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必修四




无对称轴

对称中心
对称中心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

上是增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时,




;当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

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3、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4、已知

是第几象限角,确定

所在象限的方法:先把各象限均分
等份,再从

轴的正半轴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区域标上一、二、三、四,则

原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

终边所落在的区域.

5、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弧度.

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 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其他三角函数知识: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两角和差公式
⒉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倍角公式


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 os^2(α)-1=1-2sin^2(α)

2tanα
tan2α=—————
1-tan^2(α)


半角公式

⒋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

1-cosα
sin^2(α2)=—————
2

1+cosα
cos^2(α2)=—————
2

1-cosα
tan^2(α2)=—————
1+cosα


万能公式


⒌万能公式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和差化积公式

⒎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α+β α-β
sinα+sinβ=2sin—----?cos—---
2 2

α+β α-β
sinα-sinβ=2cos—----?sin—----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cos—-----?cos—-----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sin—-----?sin—-----
2 2

积化和差公式

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 ?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 ?sinβ=- 0.5[cos(α+β)-cos(α-β)]

5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两点距离公式:根号[(x1-x2)^2+(y1-y2)^2]

中点公式:X=(X1+X2)2 Y=(Y1+Y2)2

直线的斜率
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通常用k来
表示,记作:
k=tga(0°≤a<180°且a≠90°)
倾斜角是90°的直线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都有斜率并且是确定
的.

点斜式:y-y1=k(x-x1);

斜截式:y=kx+b;



截距式:xa+yb=1

直线的标准方程:Ax+Bx+C=0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2表示平方》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 点在圆上(点到半径的距离等于半径)
点在圆外(点到半径的距离大于半径)
点在圆内(点到半径的距离小于半径)
2 (1)相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2)相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
(3)相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大于半径
3 圆的切线是指 垂直于半径,直线到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垂足叫切点
4 圆心距为Q 大圆半径为R 小圆半径为r
两圆外切 Q=R+r
两圆内切 Q=R-r (用大减小)
两圆相交 Q两圆外离 Q>R+r
两圆内含 Q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离,相交,相切.
有如下关系
相离则d>r,反之d>r则相离,


相切则d=r,反之d=r则相切,
相交则d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

ABCD – A′B′C′O是长方体,以O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B、OA’、OB’为
正方向,以线段OB、
OA’、OB’建立三条坐标轴:x轴、y轴、z轴,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
系O – xyz,点O叫做坐标
原点,x、y、z轴叫做坐标轴,由两条坐标轴组成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分别叫
做xOy平面、yOz平zOx平面,这种坐标系叫做右手直角坐标

空间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表示方法

设点M为空间的一个定点,过点M分别作垂 直于x、y、z轴的平面,依次交
x、y、z轴于点P、Q、R设点P、Q、R在x、y、z轴上的坐标 分别为x、y、z,那
么就得到与点M对应惟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x,y,z),有序实数组(x,y ,z)
叫做点M的坐标,记作M(x,y,z),其中x、y、z分别叫做点M的横坐标、纵坐
标、竖坐标。

空间内两点之间的距

空间中两点P1(x1,y1,z1)、P2(x2,y2,z2)的距离|P1P2|=√[(x1 -
x2)^2 + (y1 - y2)^2 + (z1 - z2)^2


空间中点公式

空间中两点P1(x1,y1,z1)、P2(x 2,y2,z2),中点P坐标[(x1+x2)
2,(y1+y2)2,(z1+z2)2]

例题:

1直线L与直线3x+4y-7=0平行,且和两坐标轴围成的 三角形面积为24,求
直线L的方程。

解:

直线L与3x+4y-7平行,所以斜率相等,同为-34
设直线的方程是y=(-34)x+b
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0,b),(4b3,0)
和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4
(12)*|b|*|4b3|=24
|b2|=36
b=±6
直线L有两条,方程分别是y=(-34)x+6或y=(-34)x-6

2求两点(-5,-1),(-3,4)连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设y=k1x+b1过两点(-5,-1)(-3,4) 得{-1=-5k1+b1
{4=-3k1+b1 解之得{k1=52;b1=232
y=5x2+232 因为k1*k2=-1
所以k2=-25 (x1+x2)2=(-5-3)2=-4
(y1+y2)2=(-1+4)2=32 (-4,32)过所求方程y=k2x+b


32=-25*(-4)+b b=-110
所以y=-2x5-110 化简4x+10y+1=0

6基本初等函数

从其中一个顶点向一个边引一条线,交另一边上某一点,则这个图 形变成有
一条公共边且另一组边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三角形。有六个内角,其中公共边与另
一组 在同一直线上的边相交形成的两个角中,每一个角都是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
角,且是另一个三角形的一个 外角……
另外还有大于平角小于周角的角。
正弦函数 sinθ=yr
余弦函数 cosθ=xr
正切函数 tanθ=yx
余切函数 cotθ=xy
正割函数 secθ=rx
余割函数 cscθ=ry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一个园,弧长和半径相等时所对应的角度是1弧度.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关系:
弧度*180(2*π)=角度

诱导公式★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函数类型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弦 +
— —
余弦 +

正切 +
+
余切 +
+


第三象限
+

+





第四象限


正弦函数的性质:

解析式:y=sinx

图像

波形图像(由单位圆投影到坐标系得出)

定义域

R(实数)

值域:

[-1,1] 最值: ①最大值:当x=(π2)+2kπ时,y(max)=1 ②最小值:当
x=-(π2)+2kπ时,y(min)=-1

值点: (kπ,0)

对称性:

1)对称轴:关于直线x=(π2)+kπ对称 2)中心对称:关于点(kπ,0)对称
周期:2π

奇偶性:

奇函数

单调性:

在[-(π2)+2kπ,(π2)+2kπ]上是增函数,在[(π 2)+2kπ,(3π2)+2kπ]
上是减函数



余弦函数的性质:
余弦函数

图像:

波形图像

定义域:R

值域: [-1,1]

最值:
1)当x=2kπ时,y(max)=1
2)当x=2kπ+π时,y(min)=-1
零值点:(π2+kπ,0)

对称性:

1)对称轴:关于直线x=kπ对称
2)中心对称:关于点(π2+kπ,0)对称

周期: 2π

奇偶性:偶函数

单调性:

在[2kπ-π,2kπ]上是增函数
在[2kπ,2kπ+π]上是减函数




定义域:{x|x≠(π2)+kπ,k∈Z}
值域:R
最值:无最大值与最小值
零值点:(kπ,0)
对称性:
轴对称:无对称轴
中心对称:关于点(kπ,0)对称
周期:π
奇偶性:奇函数
单调性:在(-π2+kπ,π2+kπ)上都是增函数

7平面向量



坐标表示法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
个单位向量 作为基底。由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知,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可表示


成 ,由于 与数对(x,y)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把(x,y)叫做向量的坐标,记作
=(x,y),其中x叫作在 x轴上的坐标,y叫做在y轴上的坐标。

在数学中,我们通常用点表示位置,用射线表示方 向.在平面内,从任一点
出发的所有射线,可以分别用来表示平面内的各个方向
向量的表示

向量常用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的方向
表 示向量的方向.向量也可用字母a①、b、c等表示,或用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
起点和终点字母表示.
向量 的大小,也就是向量 的长度(或称模),记作|a|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
量,记作 0.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 量.向量a、b、c平行,记作
a∥b∥c.0向量长度为零,是起点与终点重合的向量,其方向不确定 ,我们规定0
与任一向量平行.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向量a与b相等, 记作a=b.零向量与
零向量相等.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
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向量的运算

1、向量的加法:
AB+BC=AC
设a=(x,y) b=(x',y')
则a+b=(x+x',y+y')
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的性质:
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a+0=0+a=a
2、向量的减法
AB-AC=CB
a-b=(x-x',y-y')
若ab
则a=eb
则xy`-x`y=0
若a垂直b
则ab=0
则xx`+yy`=0
3、向量的乘法
设a=(x,y) b=(x',y')
a·b(点积)=x·x'+y·y'=|a|·|b|*cos夹角

1、向量有关概念:
(1)向量的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注意向量和数量的区别。 向量常用有
向线段来表示,注意不能说向量就是有向线段,为什么?(向量可以平移)。如已
知 A(1,2),B(4,2),则把向量 按向量 =(-1,3)平移后得到的向量是
_____(答:(3,0))
(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 ,注意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3)单位向量:长度为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与 共线的单位向量
是 );
(4)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叫相等向量,相等向量有传递
性;
(5)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 叫做平行向
量,记作: ‖ ,规定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平行。提醒:①相等向量一定是共线向


量,但共线向量不一 定相等;②两个向量平行与与两条直线平行是不同的两个概
念:两个向量平行包含两个向量共线, 但两条直线平行不包含两条直线重合;③平
行向量无传递性!(因为有 );④三点 共线 共线;
(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 的相反向量是

例题:

1.已知点A(1,1),B(-1,5)及AC向量=12AB向量,AD向量=2AB向 量,AE向
量=-12AB向量,求点C,D,E的坐标。

设C点(x,y),则AB=(-2,4),AC=(x-1,y-1).
由AC=12AB得:
x-1=12×(-2)=-1,
y-1=12×4=2
所以,x=0,y=3,所以点C的坐标是(0,3)

设D点(x,y),则AD=(x-1,y-1).
由AD=2AB得:
x-1=2×(-2)=-4,
y-1=2×4=8
所以,x=-3,y=9,所以点C的坐标是(-3,9)

设E点(x,y),则AE=(x-1,y-1).
由AE=-12AB得:
x-1=-12×(-2)=1,
y-1=-12×4=-2
所以,x=2,y=-1,所以点C的坐标是(2,-1)

8三角恒等变换


两角和差公式
⒉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α+β)=——————
1-tanα ·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倍角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 os^2(α)-1=1-2sin^2(α)
2tanα
tan2α=—————
1-tan^2(α)

半角公式
⒋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
1-cosα
sin^2(α2)=—————
2
1+cosα
cos^2(α2)=—————


2
1-cosα
tan^2(α2)=—————
1+cosα

万能公式
⒌万能公式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和差化积公式

⒎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

β
sinα+sinβ=2sin—----·cos—---
2 2
α+β α-β
sinα-sinβ=2cos—----·sin—----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cos—-----·cos—-----
α+β

α-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sin—-----·sin—-----
2 2

积化和差公式
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 ·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 ·sinβ=- 0.5[cos(α+β)-cos(α-β)]

9解三角形


步骤1.
在锐角△ABC中,设三边为a,b,c。作CH⊥AB垂足为点D
CH=a·sinB
CH=b·sinA
∴a·sinB=b·sinA
得到
asinA=bsinB
同理,在△ABC中,
bsinB=csinC


步骤2.
证明asinA=bsinB=csinC=2R:
如图,任意三角形ABC,作ABC的外接圆O.
作直径BD交⊙O于D.
连接DA.
因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DAB=90度
因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D等于∠C.
所以csinC=csinD=BD=2R
aSinA=BCSinD=CD=2R
类似可证其余两个等式。

二.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1) a=2RsinA, b=2RsinB, c=2RsinC;
(2) sinA : sinB : sinC = a : b : c;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osC=(a^2+b^2-c^2)2ab
CosB=(a^2+c^2-b^2)2ac
CosA=(c^2+b^2-a^2)2bc


证明:
∵如图,有a+b=c
∴c·c=(a+b)·(a+b)
∴c^2=a·a+2a·b+b·b∴c^2=a^2+b^2+2|a||b|Cos(π-θ)
整理得到c^2=a^2+b^2-2|a||b|Cosθ(注意:这里用到了三角函数公式)
再拆开,得c^2=a^2+b^2-2*a*b*CosC
同理可证其他,而下面的Cos C=(c^2-b^2-a^2)2ab就是将CosC移到左边表示一
下。

例题:

1已知(B+C):(C+A):(A+B)=4:5:6,求此三角形的最大内角

解:设 b+c=4x,可得a=7x2,b=5x2,c=3x2,
再用余弦定理
cosA=-12,即A=120

21.在三角形ABC中,已知(b+c);( c+a);(a+b)=4;5;6,则
sinA;sinB;sinC=_________

解:、asinA=bsinB=csinC
(b+c);(c+a);(a+b)=4;5;6
(sinB+sinC):(sinC+sinA):(sinA+sinB)=4k:5k:6k
解得sinA=7k2 sinB=5k2 sinC=3k2
所以sinA:sinB:sinC=7:5:3

10数列

一、 等差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 数列就


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 (1)
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从(1)式可以看出 ,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
直线上,由(2)式知 ,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
项为0。
在等 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
项。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若m,n,p,q∈N*,且m+n=p+q,则有
am+an=ap+aq
Sm-1=(2n-1)an,S2n+1=(2n+1)an+1
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数列,等等。
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2和÷项数-末项
末项=2和÷项数-首项
等差数列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到等差数列如:在给各种产品的尺寸划分级别
时,当其中的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相差不大时,常按等差数列进行分级。
若为等差数列,且有an=m,am=n.则a(m+n)=0。

等比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 br>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q^(n-1)
若通项公式变形为an=a1q *q^n(n∈N*),当q>0时,则可把an看作自变量n的函
数,点(n,an)是曲线y=a1 q*q^x上的一群孤立的点。
(2)求和公式:Sn=nA1(q=1)
Sn=A1(1-q^n)(1-q)
=(a1-a1q^n)(1-q)
=a1(1-q)-a1(1-q)*q^n ( 即A-Aq^n)
(前提:q不等于 1)
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q^(n-m)
(3)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推出: a1·an=a2·an-
1=a3·an-2=…=ak·an-k+1,k∈{1,2,…,n}
(4)等比中项:aq·ap=ar*2,ar则为ap,aq等比中项。
记πn=a1·a2…an,则有π2n-1=(an)2n-1,π2n+1=(an+1)2n+1
另外,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各项取同底数数后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反之,
以任一个正数 C为底,用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做指数构造幂Can,则是等比数列。
在这个意义下,我们说:一个正项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同构”的。
性质:
①若 m、n、p、q∈N*,且m+n=p+q,则am·an=ap·aq;
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 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0)”.
(5) 等比数列前n项之和Sn=A1(1-q^n)(1-q)
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A的n次方。
等比数列在生活中也是常常运用的。
如:银行有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复利。
即把前一期的利息赫本金价在一起算作本金,


在计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利滚利。
按照复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

例题

1已知数列:(An),Sn=3an+2,求证,An是等比数列。

解:当n=1时 a1=3a1+2 得a1=-1
当n>=2时 有Sn=3an+2 ………………1式
S(n-1)=3a(n-1)+2 (括号代表下标 下同)…………2式
1式-2式 得 an=3an-3a(n-1) 【an=Sn-S(n-1)】
所以 3a(n-1)=2an an=32a(n-1)
所以{an}是以-1为首项 以3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3=5,S15 =225.数列{BN}是等比数
列,B3=A2+A3,B2B5=128.
(1)求数列{AN}的通项AN及数列{BN}的前9项的和T9

解 1.设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等比数列首项b1,公比为q
a3=a1+2d=5
s15=(a1+a15)*152=(a1+a1+14d)*152=225
解出a1=1 d=2
所以数列an通项公式an=a1+(n-1)d=2n-1
可以求出a2=3,a3=5,所以b3=8
b3=b1q^2=8
b2b5=(b1q)*(b1q^4)=b1^2*q^5=128
解出b1=1 q=2
所以bn=b1*q^(n-1)=2^(n-1)
tn=a1(1-q^n)(1-q)=2^n-1
所以t9=2^9-1=511



11不等式

不等式(inequality)
用不等号将两个解析式连结起来所成的式子。例如2x+2y≥2xy,sinx≤1,ex>
0 ,2x<3等 。根据解析式的分类也可对不等式分类,不等号两边的解析式都是
代数式的不等式,称为 代数不等式;只要有一边是超越式,就称为超越不等式。例
如lg(1+x)>x是超越不等式。 通常不等式中的数是实数,字母也代表实数,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F(x,
y,……,z)≤G(x ,y,……,z )(其中不等号也可以为<,≥,> 中某一
个),两边的解析式的公共定义域称为不 等式的定义域,不等式既可以表达一个命
题,也可以表示一个问题。
不等式的最基本性质有: ①如果x>y,那么y<x;如果y<x,那么x>y;②如果
x>y,y>z;那么x>z;③如果x >y,而z为任意实数,那么x+z>y+z;④
如果x>y,z>0,那么xz>yz;⑤如果x>y,z<0,那么xz<yz。
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可以论证大量的初等不等式,其中比较
有名的有:
柯西不等式:对于2n个任意实数x1,x2,…,xn和y1,y2,…,yn,恒有
(x1 y1+x2y2+…+xnyn)2≤(x12+x22+…+xn2)(y12+y22+…+yn2)。 < br>排序不等式:对于两组有序的实数x1≤x2≤…≤xn,y1≤y2≤…≤yn,设yi1,
y i2,…,yin是后一组的任意一个排列,记S=x1yn+x2yn-1+…+xny1,M=
x1 yi1+x2yi2+…+xnyin,L=x1y1+x2y2+…+xnyn,那么恒有S≤M≤L。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可以推出解不等式可遵循的一些同解原理。主要的有:
①不等式F(x) < G(x)与不等式 G(x)>F(x)同解。②如果不等式F(x)
< G(x)的定义域被解析式H( x )的定义域所包含,那么不等式 F(x)<G
(x)与不等式F (x)+H(x)<G(x)+H(x)同解。③如果不等式F(x)<G
(x) 的定义域被解析式H (x)的定义域所包含,并且H(x)>0,那么不等式
F(x)<G(x)与不等式H(x)F(x) <H( x )G(x) 同解;如果H(x)<0,
那么不等式F(x)<G(x)与不等式H (x )F(x)>H(x)G(x)同解。④不等式


F(x)G(x)>0与不等式同解;不 等式F(x)G(x)<0与不等式同解。
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一般地,用纯粹的 大于号、小于号
“>”“<”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
于号(小于或等于号)
“≥”“≤”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
在一个式子中的数的关系,不全是等号,含不等符号的式子,那它就是一个不等式.
如:甲大 于乙(甲>乙),就是一个不等式.不等式不一定只有「>」,「0,即A>B.又同
理可证:A>C, A>D.所以,A最大.
不等式是不包括等号在内的式子比如:(不等号 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只要
用这些号放在式子里就是不等式咯..
1.符号: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2.确定解集:
比两个值都大,就比大的还大;
比两个值都小,就比小的还小;
比大的大,比小的小,无解;
比小的大,比大的小,有解在中间。
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可以类推。
3.另外,也可以在数轴上确定解集:
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
的某一段上面 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
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如果a>b,b>c,那么a>c(不等式的传递性).
性质2:如果a>b,那么a+c>b+c(不等式的可加性).
性质3:如果a>b,c >0,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d,那么a+c>b+d.
性质5:如果a>b>0,c>d>0,那么ac>bd.
性质6:如果a>b>0,n∈N,n>1,那么an>bn,且.
性质7:如果a>等于b c>b 那么c大于等于a



高中数学证明看不懂-高中数学积分讲解


高中数学卷2020难吗-高中数学几何画图仪器


高中数学逻辑游戏-高中数学指数加减


如何创设高中数学情景的教学-高中数学常规教研


海风教育高中数学培训答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答案


高中数学小妙招-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内容


高中数学全称命题读作-怎么免费下载高中数学题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万门中学高中数学选修1-2



本文更新与2020-09-16 12: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399590.html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