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12种高分解题方法与技巧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7 10:01
tags: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导入方法案例-高中数学最近章节表


高中数学12种高分解题方法与技巧
能够掌握正确有效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不 仅可以帮
助同学们培养好的数学素养,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解题
效率,小编总结了关于高中 数学高分做题解题的12种方法
和思路,希望对同学能有所帮助!
方法1:调理大脑思绪,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 白”状态,
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
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 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
易出现的错误等,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从而减轻压力,
轻装上阵,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使思维单一化、数学化、
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应考。
方法2:沉着应战,确保旗开得胜,以利振奋精神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考试的心理角 度来说,这确实
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题,
而应通览一遍整套 试题,摸透题情,然后稳操一两个易题熟
题,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发挥心
理学所谓的“门坎效应”,之后做一 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正激
励,稳拿中低,见机攀高。
方法3:“内紧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虑怯场
集中注意力是考试成功的保证,一定的神经亢奋和紧张,能
第1页共8页

加速神经联系,有益于积极思维,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思
维异常积极,这叫内紧,但紧张程度过重 ,则会走向反面,
形成怯场,产生焦虑,抑制思维,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
开,这叫外松。
方法4: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场上一味地要快,结果题意未清,条 件未
全,便急于解答,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结果是思维受阻或进
入死胡同,导致失败。应该说, 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
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
息源 ,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
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 据。而思
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完成。
方法5:“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在通览全卷,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
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亢奋,思维趋于积极 ,之后便是发
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季节了,这时,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
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 套试题结构,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
战术原则。
1.先易后难
。就是先做简单题 ,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
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 br>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第2页共8页


2.先熟后生。
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 br>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
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 ,对全卷整体把握之
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方法,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
家、题型结构比 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
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 br>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3.先同后异。
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 方法的沟通
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高考题一般要求较
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 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
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有效精力,
4.先小后大。
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
应争取 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
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基矗
5.先点后面。
近年的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
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 决一步,而前面问题的解
决又为后面问题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所以要步步为
营,由点到 面6.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
第3页共8页


时间效益,如 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
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 前提
下的得分。
方法6: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
数学高考题的容量在120 分钟时间内完成大小26个题,时
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
运 算(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
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更何况数 学题的中间数
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继各步的
解答。所以,在以 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层层有据,
步步准确,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 br>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说,就只好舍快求对
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方法7: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
考试的又一个特点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这就要求不但 会而
且要对、对且全,全而规范。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
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字 迹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数学试卷非
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为字迹潦草,会使阅卷老师的
第 一印象不良,进而使阅卷老师认为考生学习不认真、基本
功不过硬、“感情分”也就相应低了,此所谓心 理学上的“光环
效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方法8:面对难题,讲究方法,争取得分
第4页共8页


会做的题目 当然要力求做对、做全、得满分,而更多的问题
是对不能全面完成的题目如何分段得分。下面有两种常用 方
法。
1.缺步解答。
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方法是:
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
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 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
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如从最初的
把文字语言译 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
设应用题的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依题意正确画出
图形等,都能得分。还有象完成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分类
讨论,反证法的简单情形等,都能得 分。而且可望在上述处
理中,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产生
顿悟,形成思 路,获得解题成功。
2.跳步解答。
解题过程卡在一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 下推,
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否
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 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
寻找它途;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攻克这一过
渡 环节。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
跳过这一步,写出后继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 ,若题目有两
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这
第5页共8页


都叫跳步解答。也许后来由于解题的正迁移对中间步骤想起
来了,或在时间允许的情 况下,经努力而攻下了中间难点,
可在相应题尾补上。
方法9:以退求进,立足特殊
发散一般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若一时不能取得一般思
路,可以采取化一般为特殊(如用特殊法解选 择题),化抽象
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化参量为常量,化较弱条件为较强
条件,等等。总之, 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程度上,通过对
“特殊”的思考与解决,启发思维,达到对“一般”的解决。
方法10:应用性问题思路:面—点—线
解决应用性问题,首先要全面调查题意,迅速接受概 念,此
为“面”;透过冗长叙述,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重点数据,此为
“点”;综合联系,提炼 关系,依靠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此为“线”,如此将应用性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当然,求解过程和结果都不能离开实际背景。
方法11:执果索因,逆向思考,正难则反
对一个 问题正面思考发生思维受阻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
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往往能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如果 顺向推
有困难就逆推,直接证有困难就反证,如用分析法,从肯定
结论或中间步骤入手,找充分 条件;用反证法,从否定结论入
手找必要条件。
方法12:回避结论的肯定与否定,解决探索性问题
第6页共8页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
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 的在于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
一些,可以分为 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
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 便可
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
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 参考书吗?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
换。要求学生抽空抄 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 br>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
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 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
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
动的材料 ,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对探索性问题,不
必追求结论的“是”与“否”、“有”与“无”,可 以一开始,就综
合所有条件,进行严格的推理与讨论,则步骤所至,结论自
明。
“教 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 当怎么说也算
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
第7页共8页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
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
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 载,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第8页共8页

高中数学正态分布在哪一册-高中数学必修4典型例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导数公式 分数-安徽高中数学必修三


数学家高中数学都会做吗-洋葱学院高中数学课程


课时练 高中数学必修四-文科生高中数学选修课学那些


高中数学导数六大图像-2017包头高中数学试卷


高中数学函数求切线-高中数学提问技能教学案例


高中数学哪年最难-高中数学必修四向量的难点


高中数学 知识清单-高中数学哪一课难上



本文更新与2020-09-17 10:0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0614.html

高中数学12种高分解题方法与技巧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