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相关论文-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概知识点
龙源期刊网 http: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
作者:夏立华
来源:《天津教育·上》2019年第11期
【摘 要】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而言,做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
及综合素养具
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数学作为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科目,一直以来都是高
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核心素养培养这一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也成为教
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单元教学
一、做好基于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单元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应用单元教学法的背景分析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应具备且能够适应
其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具体要求的
一种必备技能和关键能力。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各个阶段教育对学
生核心素养培养都尤为重
视。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而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
教学方法很难
满足现代教育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以
及
教学方法被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尽管已经将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及
教学方法应用其中,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性将系统性知识分割成碎片对学生进
行教学,这
样就很难真正意义上帮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而单元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
法,基于当前高中数学
系统化较强这一特点,现阶段也被教师应用到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二)做好基于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单元教学的积极作用分析
对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
数学单元教学而言,将其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可
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数学学习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对高中数学版块知识进
行整体的认识;其次,通过开展高中数学单元教学,
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
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对于滿足现代
教育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这
一目标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最后,将单元教学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
中,还可以更好地
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如此,通过对学生进行单元教学,学生可以在长期
学习过
程中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整体意识,这样对于提升数学解题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总而言之,将单元教学法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学生数
学核心
素养的培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单元教学遵循原则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
(一)与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相适应原则
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
教学法应用过程中,首先应遵循的原则就是与
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相适应原则。简单来说,对于高中
阶段的数学而言,其与初中数学有
联系,但是联系并不是特别大,也就是说,高中阶段学生在进行数学学
习过程中,其学习基础
不存在太大差异,但是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之间还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二)与知识体系相适应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与
知识体系相适应原则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应遵循的重要
原则之一,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能帮助学
生建立起一个更为良好的认知结构。对于单元教学
法而言,其更多是将某一个版块知识当做一个整体进行
教学,然后将其分为不同的单元,针对
性地对学生进行重点教学。在这种形式下,单元教学法设计及开展
过程中,就应根据高中数学
知识体系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个性中寻找共性,同时应用共
性规律对数学个
性问题进行灵活处理。以高中数学《统计》这一课程教学而言,其主要内容分为三个版块
,
即: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变量间相关关系。在进行单元教学时,第一课时教学就是选
一两个较为著名的案例,然后让学生对随机抽样相关知识进行认知;第二课时教学就是有学生
对生产过程
中质量控制图、随机抽样统计的可靠性以及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学习和理解;第三课
时则是在教师引导下,
根据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第四课时则是实习作
业及小结教学,以此锻炼学生对于
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及解题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
有效提升。
(三)激发学生兴趣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对学生
学习兴趣激发以及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引起足够重
视,相应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和锻炼学生
思维能力也同样是其中非
常重要的一项原则。简单来说,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单元
课时内容,选
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其相关课程设计进行优化,只有这样
,
才能在单元教学应用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
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一)设定科学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
在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设定科学合理的单元教
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对于
《空间几何体》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而言
,在对其教学目标进行设定时,
其主要教学目标为:1.引导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原有认知上升至理性认
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
其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2.
通过空间几何体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教学,进一步
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3.通过开展
这一单元课程的学习,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
学习自主能动性,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
效提升。
(二)第一课时教学实施概述
第一课时教学主
要教学内容就是单元知识结构教学,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建立空间几何
体知识结构,完善学生对于空间
几何体的认知结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首先以小组的形
式对空间几何体已有的认知进行讨论;其次
对空间几何体中点线面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证明方
法及依据进行讨论;再次,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并通过
板书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路进行展示;最
后,在教师引导下,对空间几何体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进
行正确的认知,最终确定空
间几何体中点、直线、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关判定方法并进行总结
。
(三)第二课时教学实施概述
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中
,其主要的教学重点就在于例题及其拓展研究教学,其主要的教学
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对空间几何体重点、
直线、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性质及判定方法进行
了解,并可以正确地应用其解决数学问题。
(四)第三课时教学实施概述
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独立
练习,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在于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反
馈,并对其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最终实
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提升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第四课时教学实施概述
对于第四课时教学而言,其主要内容为综合习题练习,
其主要教学目标为:锻炼学生对于
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
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
空间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其进一步对数学知识
内在的逻辑
关系进行认知,最终实现其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综上所述,对于现代素质教育而言,学生核
心素养培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在新课改日益深化这一背景下,基于学生核心
素
养的教学改革工作也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
师只有对基于
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的积极作用以及应遵循的原则进行正确的认知,同
时按照不同的课时选择最
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才能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
时,实现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
的高中数学单
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S[2018]GHBZ074)。
龙源期刊网 http:
参考文献:
[1]王洛阳.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微课设计研究[J].中学理科园地,2017(4).
[2]庄志刚,张玲.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的思考[J].中学数学杂志,2017(5).
(责任编辑 范娱艳)
2019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江苏赛区考点-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简答题-高中数学夹角范围讲解
高中数学竞赛和初中数学竞赛有关系吗-高中数学教具模型
如何界定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到底学了什么区别
高中数学题型及解题技巧-高中数学必修四教学视频弧度制
浙江高中数学章节-高中数学社团海报
太原高中数学竞寒老师哪有-高中数学必修四教科书答案
作业帮高中数学186个大招资源-高中数学万能说课稿
-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件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