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完整版)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7 11:29
tags: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难道我吗-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测试题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本人任教高中数学新课程已有三年,通过实践,对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有
了进一步的了解,对 新课标下的具体教学实施有了一些经验或想法。以下就是自
己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一些教学内容所做的思 考与体会。
一、将数学教学内容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案例1]弧度制的教学
在弧度制的教学中,教材在介绍了弧度制的概念时,直接给出“1弧度的角”
的定义,然而学 生难以接受,常常不解地问:“怎么想到要把长度等于半径的弧
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如果老 师照本宣科,学生便更加感到乏味:“弧
度,弧度,越学越糊涂。”“弧度制”这类学生在生活与社会实 践中从未碰到过的
概念,直接给出它的定义,学生会很难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如下设计的
教学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
一个生病的小男孩得知自己的体温是“102”时,十分忧 伤地独自一个人躺
在床上“等死”。而他的爸爸对此却一无所知,他以为儿子是想休息,所以才没
有陪伴他,等他从外面打猎回来,发现儿子不见好转时,才发现儿子没有吃药。
一问才知道,他儿子在 学校里听同学说一个人的体温是“44”度时就不能活。当
爸爸告诉他就像英里和千米一样,有两种不同 的体温测量标准,一种37度是正
常,而另一种98度是正常时,他才一下子放松下来,委屈的泪水哗哗 地流下来。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一个量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计量单位(老师可以
让学生 说出如长度、面积、质量等一些量的不同计量单位),并指出对于“角”
仅用“度”做单位就很不方便。 因此,我们要学习角的另一种计量单位——弧度。
如此引入很.自然引出或鼓励学生猜测“角”还有没有 其他度量方式,从而开启
思维的闸门。
2、探索角新的度量方法
可从两种度量实质 上的一致之处开始探索:拿两个量角器拼成一个圆,可以
看出圆周被分成360份,其中每一份所对的圆 心角的度数就是1度,然后提出问
题“拿”圆上不同的圆弧,度量圆周时,得到的数值是否一样?
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思考下列问题:

1度的角是如何规定的?

用一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来度量一个圆心角的大小是否 可行?同一个圆
心角在半径不等的圆中所对弧长相等吗?

用一个圆的半径来度量该圆一个圆心角的大小是否可行?其值会不会由
于圆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如何定义圆心角的大小?说明这种度量的好处。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写出结果,在班内交流结果,师生共同确定答
案。
这样 处理可将弧度概念与度量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化解难点,在探索中又注
重课堂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 不断的交流中逐渐明晰自己的思路。
二、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
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更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
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案例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探求。
为了求得一般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先用一个简捷公式来表示。
已知等比数列{
a
n
}的公比为q,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S
n
。即
S
n< br>=
a
1
+
a
2
+
a
3+、、、+
a
n 。

(1)知识回顾。
类比学过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 和公式,不难想到等比数列前n项和
S
n
也希
望能用
a
1、
a
n
,n或q来表示。
请同学们回答:对于等比数列,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等比数的定义,用式子表示为:

还可以用一系列整式表示:

a
2
=
a
1
q

a
3
=
a
2
q


a
4
=
a
3
q
、、、

a
n
=
a
n-1
q
、、、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n
=
1.n-1 (
n

2).
aaq
(2)新知探求
联想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推导方法,问: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是否也能用一
个公式来表示?
(这是学生完成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一步,应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研究和
讨论。)
要用
a
1、
n

q来表示S
n
=
a
1
+
a
2
+
a
3+、、、
+
a
n
应先将
a
2,
a
3, ···,
a
n

a
1、
n

q来表示。
即:S
n
=
a
1
+
a
1
q
+
a
1
q
+、、、
+
a
1
q
n -1
注意观察每项的结构:每项都是它前面一项的q倍,能否利用这个q倍,对
S
n
化简求和?
(经过一番思考)对Sn两边分别乘以q,再与原式相减。经师生共同努力,
完成推导过程.
方法一:用“错位相减法”推导
方法二:用“迭加法”推导
方法三:用“等比定理法”推导
这样设计推导方法加强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 发散思维,既


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了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 展。
而传统教学往往以最快的速度给出公式,然后通过例题演练学生,这样教学结果
往往使学生 死背公式,而不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怎么讲-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面试是只考必修么


高中数学公式讲解-高中数学教学创意策略研究范文


高中数学函数德定义域和值域-高中数学曲线是必修几


相关关系高中数学-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师招聘面试资料


高中数学名师的解题笔记-学科网高中数学必修三


高中数学什么是均值-高中数学中im代表什么


高中数学必修一把关题-乐乐学堂高中数学计算三角函数


高中数学c32怎么算-上海高中数学1公式



本文更新与2020-09-17 11: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0814.html

(完整版)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反思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