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充要条件教学设计--教案(免费)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7 12:56
tags:高中数学教案

衡中老师总结高中数学-高中数学上学期必修二第二章题库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
(2)初步掌握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 受“在生活中数学地思维”,增加对学习逻辑知识的兴趣
和信心,克服畏惧感,激发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要条件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法(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首先,在导入阶段的教学中,回顾上 节研究的命题的一般形式“若p则q”和
其真假判断的方法,先向学生介绍真假命题的简记符号。同时以 命题“
若x>0,则
x
2
>0。”
和其逆命题


x
2
>0,则x>0。”
为例让学生学习符号的使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先分析下面的问题:(幻灯显示)
[幻灯显示]
例1、判断下列 命题的真假,并研究其逆命题的真假(用p与q的相互推出符号
表示你的判断)。
p q
(1)若x>2, 则x>1。
(2)若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若三角形有两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
(4)若a
2
>b
2
, 则a>b。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1)、(2)两个命题,分析引出对“充分的”
和“必要的” 这两个词汇的感性认识:

首先,在原命题中研究前者对后者的制约程度:
比如(1)中,p能推出q,表明要得到结论q,有了条件p就足够了,也就是说条件p
对于结论q是“ 充分的”。在(2)中,p不能推出q,表明条件p对于结论q是“不充分的”。
其次,在逆命题中研究后者对前者的依赖程度:
比如(2)中,p不能推出q,但p能被q推 出,这说明p对于q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
呢?作出分析:
命题(2)中,两三角形面积相等 不能说明两三角形必然全等,但是,如果两三角形的面
积不相等,则两三角形会全等吗?不会。为什么? 因为如果两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
是必然相等的。这也就是说,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 等这个结论成立所“必须具备”
的条件。那么,我们就说,p对于q而言是“必要的”。(板书:必要的 )而在(1)中,p不能
被q推出,表明条件p对于结论q是“不必要的”。
再让学生类比分 析(3)、(4),不难得出:在(3)中,p对于q既是充分的,也是必要
的;在(4)中,p对于q 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
结合上面的分析,向学生指明:我们看到,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之间这 种相
互推出的关系反映了两者之间的一种“充分的”或是“必要的”联系。在数学中,

·1·


我们对这种联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引入的新的定义来描述它,这就 是本节将
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阐述定义,理解内涵
由此,我们引入了如下定义:
[幻灯显示] 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
如果已知p
?
q,则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在引导学生理解定义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这里的p和q都叫做“条件”,那么“结论”又是什么呢?(引起认知冲突,鼓励学生发言)
强调:分清“条件”和“结论”是理解定义的关键!
接下来再回到例1,对其中存在的充分必要关系再次进行认识。
[幻灯显示]
例1、试判断下列各命题中: p 是 q 的什么条件,q 又是 p 的什么条件?(学
生分析作答)
p q
(1)若x>2, 则x>1。
(2)若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若三角形有两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
(4)若a
2
>b
2
, 则a>b。

1、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纠正和完善后,可以自然引出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
分、充分必要 和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的概念,使学生认识趋于完善。
2、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答案的特点:
当条件与结论位置对换的时候,条件的类型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
3、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确:
区分条件和结论是准确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前提。
3、分析理解课本例题,深化认识
[幻灯显示]
例2、(课本34页例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成立的什么条件,q是p成立的什么条件?
(1)p:x=y;q:x
2
=y
2

(2)p: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q: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例3、(课本35页例2)指出 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成立的什么条件,q是p成立的什么条件?
(在“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 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
选出一种)?
(1)p:(x-2)(x-3)=0;q:x-2=0。
(2)p:同位角相等;q:两直线平行。
(3)p:x=3;q:x
2
=9。
(4)p: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和学生一起读题, 分析其中的关系,作出判断。注意规范学生的思维过
程,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充要关系的基 本方法步骤:
(幻灯显示或板书)

(1)分清条件和结论 ;
(2)考察条件和结论间的相互推出关系;
(3)根据定义作出判断。

4、结合生活,丰富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充要关系不仅仅在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

·2·


生活中同样也是经常遇到。比如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名言名句中,就有不少例子。
[幻灯显示]
例4、请试试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关系。
(1)水滴石穿
(2)骄兵必败
(3)名师出高徒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只要合乎情理,就应当予以肯定。答案应当是不唯一的。
5、小结作业
[幻灯显示]
小结:(主要让学生总结)
1、充要条件的定义;
2、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3、认识生活中的充要关系。
作业:(均做在课本上)
1、完成P
35
练习1、2;P
36
练习1、2
2、完成本节习题1.6之1、2、3
3、写出生活中有四种关系的名言名句各1句。
6、教学设计的后记:
这是一节概念新授课,也是实践、总结和体验的研究课。通过“分析— 探究—总结”的学
习过程,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的 例4和作业3,不同于通常的数学习题和数学问题,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希望能成为是点缀的花边而且 是点睛的妙笔,将课堂的学习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
地体验“数学地思维”。
附:板书设计:
1.8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命题:若
p

q
3、判断充要条件的步骤:
符号表示:真、假 (1)



电脑投影屏幕
p?q,p?q.
(2)
2、定义: (3)
已知p?q, 4、生活中的充要关系:
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
作业:


·3·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二知识汇总-高中数学数学课例分析


高中数学答案视频-2015浙江高中数学全国联赛


高中数学教师年度研修目标-高中数学一轮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变式百例精讲-教资高中数学资料链接


宁夏中卫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高中数学4-4参数知识点


高中数学极点坐标视频-浙江高中数学技巧


高中数学中优化中等生的培养-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播


高中数学老师很忙吗-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doc



本文更新与2020-09-17 12:5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0959.html

高中数学—充要条件教学设计--教案(免费)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