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一数学教案:反比例函数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7 13:51
tags: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的能力训练答案解析-2018吉林长春调研高中数学



第四单元 反比例函数

一、教 法 建 议
抛砖引玉
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函数
y?
k
( k是常数,k≠0)叫做反比
x
例函数.在具体教学中,要采取与正比例函数对照的方法,用 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图象,
结合图象,引导学生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而介绍用待定系数法求反 比例函数解析式
的方法,在教学中,比较法和待定系数法要贯穿教学的始终.

指点迷津
反比例函数
y?
k
(k?0)
可写成另一种形式 :
y?kx
?1
(k?0)
.自变量x的指数显然
x
是正 比例函数的相反数,通过对照,一定分清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但在具体事物或
特定条件下,画出 的图象可能是双曲线的一部分,这取决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例如x?0,
它只有一个分支在第一象限… …).所以在画图象前,一定要弄清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学 海 导 航

思维基础

知识是思维的基础,通过下述练习,要掌握下述基础知识.
1.(1)函数 叫做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是 .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①当k?0,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 象限,在每一
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 ,②k?0,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 象限,
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 .
(3)k为何值时,< br>y?(k?k)x
(4)反比例函数
y?
2k
2
?k?3是反比例函数,即k= .
?2
图象在 象限.
x
2.(1)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 .
21
C. D.
2y?x

y?
2
5x
x
5
(2)已知:(x
1
,y
1
)和(x2
,y
2
)是双曲线
y??
上两点,当x
1
? x
2
?0时,y
1
与y
2
x
A.
y?2x?1
B.
y?
的大小关系是 .
A.y
1
=y
2
B.y
1
?y
2
C.y
1
?y
2
D.y
1
与y
2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3)若函数
y?
k
的图象过点(3,-7),那么它一定还经过点 .
x
3k
2
?2k?1
A.(3,7) B.(-3,-7) C.(-3,7) D.(2,-7)
(4)若反比例函数
y?(2k?1)x

第1页 共20页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则k的值是 .
A.0 B.0或1 C.0或2 D.4



学法指要

【例】 如图代13-4-1,在等腰梯形ABCD中,CD∥AB,CD=6,AD=10,∠A=60°,以
CD为弦的弓形弧与AD相切于D,P是AB上一动点,可以与B重合但不与A重合,DP交弓形
弧于 Q.
图13-4-1

(1)求证:△CDQ∽△DPA;
(2)设DP=x,CQ=y,试写出y关于自变量x的解析式,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
(3 )当DP之长是方程
x
2
?8x?20?0
的一根时,求四边形PBCQ的面 积.
【思路分析】 根据题设找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一问迎刃而解,要求y与x之
间关系,当然要借助几何知识建立关系,观察图形可知,y和x与三角形相似息息相关,三
角形相似已证 ,由此又使思路沟通.第三问首先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DP,进一步可求出四
边形PBCQ的面积.
【思考】(1)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什么?本例中有没有这样的条件?
解:由梯形的 性质,DC∥AB,可知∠CDQ=∠DPA.由弦切角的性质可知,∠DCQ=∠PDA;故△
CDQ ∽△DPA.
【思考】(2)函数关系怎么建立?首先从图上看DP=x与CQ=y有什么关系?给定 的已知
条件与DP,CQ有什么关系?
解:从图形中不难分析出CQ,DP,DA,CD可转化为两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
即CQ∶DA=CD∶DP,y∶10=6∶x,

y?
6
.
x
这里要求的是DP=x的取值范围,DP的长短决定于什么?P点在什么范围运动?观察P
点的运动过程,P点到什么位置时,DP最长?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DP最短?
∵动点P 可与B重合,也可与D在AB上的射影H重合,且D与线段AB上的点的连线中,
以DB最长,DH最短 .
∴DH≤DP≤DB,即DH≤x≤DB.
∵在 Rt△AHD中,可得
DH ?10sin60??53
,∴
AH?AD
2
?DH
2
?5
.

HB?11,DB?DH
2
?BH
2
?14
.
∴ 5
3
≤x≤14.
【思考】 (3)四边形PBCQ在图形中占有什么位置?给定的一元二次方程与求四边
第2页 共20页



形PBCQ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解:用图形分割法,从图上不难看出,四边形PBCQ=梯形ABCD-△DPA-△CDQ.
现在看梯形ABCD的面积、△DPA的面积、△CDQ的面积能否求.
S
△DPA
=
1
AP·DH.
2
由给定的
x
2
?8x?20?0
中,求得DP=10.
又AD=10,∠A=60°,∴△DPA是等边三角形.

AP?10,DH?53
.

S
?DPA
?253
.
S
?CDQ
?
1
CQ?DQsin?CQD

2
由条件可知,△DCQ是等边三角形,DC=DQ=CQ=6,∠DQC=60°,

S
?CDQ
?93
.
S
梯形ABCD
?
1
(CD?AB)?DH

2
由已知条件可知,DC=6,AB=AP+PB=10+6=16,
DH?53,S
梯 形ABCD
?553
.
这就不难求出
S
四边形PBCQ
?213
.
小结:从全题分析,由动到静,P点的移动是关键.研究动点要用静态去分析,本例第
3问的 关键是由
x
2
?8x?20?0
把P点定下来,才能有△ADP是等边三角形
?
△DCQ是等
边三角形
?
四边形PBCD是平行四边形.
反比例函数与相似三角形、四边形、圆相结合为一体,又与一元二次方程水乳交融,这
就给反比例蒙上 神秘的色彩,给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设置了不少障碍.遇到这样复杂的问题
时,一要认真剖析,把复杂化 为简单;二要发挥数形结合的威力;三要集中“兵力”(即用
所学基础知识,联想,类比,找到突破口) ,各个击破,这样便可把难题攻破,走出低谷.

思维体操

【扩散1】
【例】 如图,A,B是函数
y?
1
的图象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任意两点, AC∥y轴,
x
BC∥x轴,△ABC的面积S,则 .
A.S=1 B.1?S?2 C.S=2 D.S?2


第3页 共20页




图代13-4-2

【思考】 1.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的 坐标有何特点?2.平行于x轴、y轴坐标有
什么特点?3.如何用坐标表示线段的长?
【思路分析】 在坐标平面上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解:应用对称点坐标的特点分别找A,B,C各点坐标.
设(x
0
,y0
),则B(-x
0
,-y
0
).
∵AC∥y轴,BC∥x轴,
∴C(x
0
,-y
0
).
∴S
△ABC
?
1
AC?BC

2
1
2x
0
?2y
0

2

?2x
0
y
0
.
?
∵点A( x
0
,y
0
)在函数
y?

y
0
?
1
的图象上.
x
1
,即x
0
y
0
=1.
x
0
∴S
△ABC
=2,即S=2.
∴应选C.
【扩散2】 如图,Rt△AOB的顶点A在双曲线
y?
m
,且S
△AOB
=3,求m的值.
x
图代13-4-3
第4页 共20页



【思路分析】 给定条件
y?
m
说明什么?如何利用S
△AOB
=3这一条件? < br>x
设A(x,y),则
OB?x

AB?y
,求m,即求x· y.
11
OB?AB?xy?3
,求得:
xy?6
.
22
m
∵点A(x,y)在双曲线
y?
上,
x
则由
S
?AOB
?
∵m?0,∴m=6.
【扩散3】 反比例函数
y?
k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 P为该图象上
x
任一点,PQ⊥x轴,设△POQ的面积为S,则S与k之间的关系是( ).
图代13-4-4

A.
S?
kk
B.
S?
C.S=k D.S?k
42
k
(k?0)的图象上,
x
与扩散2思路相仿,请读者完成(答案B).
【扩散4】 已知点P
1
( x
1
,y
1
)和P
2
(x
2
,y
2
)都在反比例函数
y?
试比较矩形P
1
AOB和矩形P
2
COD的面积大小.
图代13-4-5

【思路分析】 在坐标平面上怎样求矩形的面积?
应用坐标的特点找到矩形各顶点坐标,再利用矩形面积公式,求得面积值进行比较.
S
矩形P
1
AOB
?OA?OB?|x
1
|?|y
1
|??x
1
y
1

S
矩形P
2
COD
?x
2
?y
2
??x
2
y
2
.
第5页 共20页



∵点P
1
(x
1
,y
1
),P
2
(x
2
,y
2
) 都在反比例函数
y?
k
(k?0,x?0)的图象上.
x

?x
1
y
1
??x
2
y
2
??k
?0(k?0),即
S
矩形P
1
AOB
?S
矩形P
2
COD
.
【扩散5】 已知函数
y?
4
的图象和两 条直线y=x,y=2x在第一象限内分别相交于
x
P
1
和P
2< br>两点,过P
1
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P
1
Q
1
,P
1
R
1
,垂足分别为Q
1
,R
1
,过P< br>2
分别作x轴、
y轴的垂线P
2
Q
2
,P
2
R
2
,垂足分别为Q
2
,R
2
,求矩形OQ
1
P
1
R
1
和OQ
2
P
2
R< br>2
的周长,并比较它们的
大小.
图代13-4-6

【思路分析】 解本例的关键是什么,求矩形周长应先确定哪几个点的坐标?
本 例的关键是求出P
1
,P
2
的坐标,要求P
1
,P
2
两点坐标就要利用y=x,y=2x和
y?
设P
1
(x
1
,y
1
),P
2
(x
2
,y
2
) .
∵P
1
,P
2
分别为y=x,y=2x与
y?
4
.
x
4
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
x
?
y?x,
?

?
4
?x
1
?2,y
1
?2
.
y?.
?
x
?
∴矩形OQ
1
P
1
R
1
的周长=2(2+2)=8.
?
y?2x,
?< br>同理:
?
4
?x
2
?2,y
2
?22
.
y?.
?
x
?
∴矩形OQ
2
P
2< br>R
2
的周长
?2(2?22)?62
.

62
?6×1.4?8.
即矩形OQ
2
P
2
R< br>2
的周长大于矩形OQ
1
P
1
R
1
的周长.
【扩散6】 如图,面积为3的矩形OABC的一个顶点B在反比例函数
y?
k
的图象上,
x
第6页 共20页



另3个点在坐标轴上,则k= .
图代13-4-7

【思路分析】 解本例的关键是什么?怎样求B点坐标?
从图象和已知条件可知解本例关键是求出B点坐标.求B点坐 标要利用矩形面积等于3这一
条件.
设B(x,y),则
BC?x,AB?y
.
S
矩表ABCD
?BC?AB?x?y?xy?3
.
∵点B在反比例函数
y?

y?
k
的图象上,
x
k
?xy?k
(k?0).
x

k?3
(k?0).
∴k=-3.
小结:从扩散1~6可知,对称点坐标的特点,点与图象之间一一对应关系,是解决问
题的关 键,无论求面积或用面积求系数k,变化求周长等,都利用了这些基础知识,抓住它,
再结合面积公式、 周长公式等,问题迎刃而解.本例命题改变的思维扩散,目的就是灵活运
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

错例剖析

有m部同样的机器一齐工作,需要m小时完成一项任务.
(1)设由x部机器(x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完成同一任务,求所需时间y(小时)
与机器的总数x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所求函数当m=4时的图象.
解:(1 )一部机器一小时能完成这项任务的
1
,则x部机器一个小时能完成这项任务
m
2
1
m
2
x

2
,x部机器完成这项任务所需时 间(小时)
y?
,即
y?
(x为不大于m
x
x
m< br>m
2
第7页 共20页



的正整数).
m
2
16
(2)当m=4时,
y?

y?
(x为 不大于4的正整数).
x
x
X
y





1
16

2
8

3

4




5.3 4
图代13-4-8
错因剖析

本例在求解过程中,思路清晰、准确地求出解析式,并严格按照画图象的步骤进行(列
表、描点、连线).由于知识学得死,又不能考虑实际情况,因此在画图象时三次出现错误:
(1)列表不能用省略号.因x是小于等于4的正整数.(2)不能用平滑的曲线连线.因
为 机器必须是完整的,即用正整数表示,所以图象是正整数点.(3)图象向两方无限延伸也
是错误的,即 使能延伸,只是点延伸,也不能曲线延伸,何况自变量x是不大于4的正整数,
根本不能延伸.可见,在 学好书本知识,把它应用于具体实践中时,必须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
的桎梏(列表用省略号,描点连线, 向两方无限延伸),“列表、描点、连线”那是最基础的,
一定要熟练掌握,但在具体应用所学知识时, 千万要打破“框框”,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策略,否则会出现各种各样错误.本例再次提醒我们,只有 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到真正知
识.
原解答在列表、画图、连线时出现三处错误,其他均正确,现纠错如下:
x 1 2 3 4
y 16 8
1
5

3
4
图代13-4-9

第8页 共20页



智 能 显 示

心中有数

反比例函数常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配伍出现,它也与几何、代数互相渗透又与生
活贴近. 因此,必须认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概念、性质、画图象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同时对待定系数法、 数形结合法等重要的思维方法也应在实际应用中熟练掌握.

动脑动手

1.已知
y?y
1
?y
2
,y
1
与x成反比例,y
2
与(x-2)成正比例,并且当x=3时,y=5,
当x=1时,y=-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图代13-4-10,矩形AB CD,AB=3,AD=4,以AD为直径作半圆,M为BC上一动点,
可与B,C重合,AM交半圆于N,设AM =x,DN=y.求出y关于自变量x的函数关系式,并
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图代码3-4-10
3.要加工200个零件,已知一个工人每小时加工10个,用解析式表示加工零件的工人
数 x与完成任务所需时间y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本车间共有工人5
名).
4.如图代13-4-11,反比例函数
y??
8
与一次函数
y??x?2
的图象交于A,B两点.
x
求:(1)A,B两点坐标;(2)△AOB的面积.
图代13-4-11
已知一次函数
y??x?8
和反比例函数
y?
k
(k≠0).
x
(1)k满足什么条件时这两个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2)设(1)中的两个交点为A,B,试比较∠AOB与90°角的大小.
5.如图代13-4-12,在⊙O中,AB是弦,CD是直径,AB⊥CD,H是垂足,点P在DC的
延长线上,且∠PAH=∠POA,OH∶HC=1∶2,PC=6.
(1)求证:PA是⊙O切线;
(2)求⊙O半径的长;
(3)试在弧ACB上任取一点E(与点A,B不重合),连结PE并延长与ADB相交于点F,
第9页 共20页



设EH=x,PF=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图代13-4-12

四、同 步 题 库

一、填空题
1.图象经过点(-2,5)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2.已知函数
y?(m
2
?2)x
m
.
3.反比例函数
y?
2
?m?3
是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一、 三象限内,则
m?

k
(k?0)
的图象叫做 .当k?0时,图象分居第
x
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 ;当k?0时,图象分居第 象
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 .
4.反比例函数
y?
5
,图象在第 象限内,函数值都是随x的增大而 .
x
5.若变量y与x成反比例,且x=2时,y=-3,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 .
6.已知函数
y ?
m1
,当
x??
时,
y?6
,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
x2
?k
2
?2
1
7.在函数
y?
( k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y
1
),(-1,y
2
),(,y3
),
x
2
函数值y
1
,y
2
,y< br>3
的大小为 .
8.如图,面积为3的矩形OABC的一个 顶点B在反比例函数
y?
在坐标轴上,则k= .
k
的图象上,另三点
x
图代13-4-13
9.反比例函数
y?
k
与一次函数y=kx+m的图象有一个交点是(-2,1),则它们的另一
x
2k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且经过点(k-1,k+2),则k=
x
个交点的坐标是 .
10.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二、选择题
第10页 共20页



1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那么它的底与高的函数关系是( )
A.正比例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一次函数 D.二次函数
12.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 )
x2
B.
y??

2x
11
C.
y??x?
D.
y??x
2
?

22
m
13.函数
y?
的图象过(2,-2),那么函数的图象在( )
x
A.
y??
A.第一、三象限 B.第一、四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
14 .如图,在
y?
1
(x?0)的图象上有三点A,B,C,过这三点分别向x轴引垂线 ,
x
交x轴于A
1
,B
1
,C
1
三点, 连OA,OB,OC,记△OAA
1
,△OBB
1
,△OCC
1的面积分别为S
1
,S
2

S
3
,则有( )
A.S
1
=S
2
=S
3
B.S
1
?S
2
?S
3
C.S
3
?S
1
?S
2
D.S
1
?S
2
?S
3
图代13-4-14
15.已知y与
x
成反比例,且
x?
A.
y??2x
B.
y??
1
时,y=-1,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4
C.
y?
1
2x
?1
D.
y??4x

4x
16.反比例函数
y?
k
( 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有一点P,PQ⊥x轴,垂足为Q,连
x
PO,设Rt△POQ的 面积为S,则S的值与k之间的关系是( )
kk
B.
S?
C.
S?k
D.
S
?
k
42
a
17.已知a·b?0,点P(a,b )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则直线
y?ax?b
不经
x
A.
S?
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8.函数
y ?
k

y?kx?1(k?0)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x
第11页 共20页



图代13-4-15
19.若点(x
1
,y
1
)、(x
2
,y
2)、(x
3
,y
3
)都是反比例函数
y??
x
1
?0?x
2
?x
3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y
1
?y
2
?y
3
B.y
2
?y
3
?y
1

C.y
3
?y
2
?y
1
D.y
1
?y
3
?y
2
20.若P(2,2)和Q(m, -m)是反比例函数
y?
2
1
的图象上的点,并且
x
k图象上的两点,则一次函数y=kx+m
x
的图象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三、解答题
21.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求汽车到达乙地所用的时间
y (时)与汽车的平均速度x(千米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画
出图象的草图.
22.如图,Rt△AOB的顶点A(a,b)是一次函数y=x+m-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AOB的面积为3.求:
(1)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点A的坐标.
m

x
图代13-4-16
23.已知变量y与x成反比例,即
y?
k
(1)k的值;
(k? 0)
并且当x=3时,y=7,求:
x
(2)当
x?2
时y的值;( 3)当y=3时x的值.
24.在反比例函数
y?
1
3
k
2
的图象上有一点P,它的横坐标m与纵坐标n是方程t-4t-2=0
x
的两个根.
(1)求k的值;(2)求点P与原点O的距离.
2
25.已知y=y
1
-y
2
,y
1
与x成反比例,y2
与x成正比例,且当x=-1时,y=-5,当x=1时,
y=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3
26.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当它的体积V=5m时,它的密度ρ=1.98kgm.
第12页 共20页



(1)求ρ与V的函数关系;
3
(2)求当V=9m时二氧化碳的密度ρ.
27.如图,一个圆台形物体的上底面 积是下底面积的
强是200Pa,翻过来放,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2
,如果放在桌上,对桌面的压
3
图代13-4-17
28.设 函数
y?(m?2)
m
2
?5m?5
,当m取何值时,它是反比例函 数?它的图象位于哪些
象限内?
(1)在每一个象限内,当x的值增大时,对应的y值是随着增大,还是随着减小?
(2)画出函数图象.
(3)利用图象求当-3≤x≤
?
29.已知反比例 函数
y?
1
时,函数值y的变化范围.
2
12
的图象和一次函数y=kx-7的图象都经过点P(m,2).
x
求:(1)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等腰梯形ABCD的顶点A,B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顶点C,D在这个反
比 例函数的图象上,两底AD,BC与y轴平行,且A和B的横坐标分别为a和a+2,求a的
值. 30.如图,直线AB过点A(m,0),B(0,n)(m?0,n?0).反比例函数
y?交于C,D两点.P为双曲线
y?
m
的图象与AB
x
m
上任一点,过P作PQ⊥x轴于QPR⊥y轴于R.请分别按(1)
x
(2)(3)各自的要 求解答问题.
(1)若m+n=10,n为值时ΔAOB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2) 若S
△AOC
=S
△COD
=S
△DOB
,求n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过O,D,C三点作抛物线,当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时,矩
形PROQ的面积是多少?
图代13-4-18
参 考 答 案
第13页 共20页




动脑动手
1.k< br>1
=3,k
2
=2,所求函数为
y?
3
?2x
2
.
x
12
(3≤x≤5).
x
20
3.
y?(x?1,2,3,4,5)
.
x
2.
y?
4.(1)求A,B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方程组
8
?
?
y??,

x
?
?
?y??x?2.
(2)S
△AOB
=S
△AOC
+S
△ BOC
,因A,B两点坐标已求出,面积可求.
[(1)A(?2,4),B(4,?2);(2)S
?AOB
?6.]

?
y??x?8,
?
5.(1)
?

k
y?.
?
x
?
得 x-8x+k=0.

??(?8)??1?k?64?4k
?0,方程
x
2
?8x?k?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k?16且k≠0时,所给两个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
(2)∵y=-x+8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0?k?16时,由双曲线两分支分别在 一、三象限,可知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A
和B在第一象限.
∴∠AOB?∠xOy,即∠AOB?90°.
当k?0时,由双曲线两分支分别在二、四象限,可知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A和
B分别在第二、四象限.
∴∠AOB?∠xOy.即∠AOB?90°.
2
2
图代13-4-19
6.(1)略.
(2)至少有三种解法,略.
22
(3)解一:连OF,在Rt△PAO中,PA= PH·PO.又由切割线定理,得PA=PE·PF.
∴ PH·PO=PE·PF.

PHPE
?,?EPH??OPF
.
PFPO
∴ △EPH∽△OPF.
∴ OF∶EH=PF∶PH.
第14页 共20页



∵ PH=8,OF=3,PF=y,EH=x,

y?
解二:在Rt△POAk,OA=3,OP=9.
根据勾股定理,得
24
(2≤x?
22
).
x
PA
2
?O P
2
?OA
2
?9
2
?3
2
?72
.
根据切割线定理,得
PA
2
?PE?PF

PA
2
72
?

PE?
.
PFy
连结OE,那么OE=OA.
图代13-4-20

OHOE
(或用OH=1,OE=3,OP=9得出OH∶OE=OE∶OP).
?
OEOP
又∵ ∠HOE=∠EOP,
∴ △OHE∽△OEP.
∴ EH∶EP=OH∶OE.

OH?1,EP?
72
,OE?3,EH?x
.
y

y?

同步题库

一、填空题
1.
y??5.
y??
24
(2≤x?
22
).
x
10
. 2.2. 3.双曲线;一、三;减小;二、四;增大. 4.一、三;减小.
x
63
?
1
?
; 6.
6??
. 7.y
3
?y
1
?y
2
. 8.3. 9.
?
,?4
?
. 10.-1.
xx
?
2
?
二、选择题
11.B 12.B 13.D 14.A 15.B 16.B 17.C 18.C 19.B 20.C
三、解答题
第15页 共20页



21.解:
y?

100
(x?0)
x
x 1
100
2
50
3 4
25
y?
100

x
1
33

3
图代13-4-21
m
?
b?,
?
?
a
22.解:(1)由
?
得m=6.
1
?
ab?3,
?
?
2

y?x?5;y?
(2)由
x?5?
6
.
x
6
,解得
x
x
1
=1,x
2
=-6(舍).
∴A(1,6).
23.解:(1)把x=3,y=7代入
y?
kk
中,
y?

x3
∴ k=21.
(2)把
x?2
121
代入
y?
中,则
2x

y?
21
?9
.
7
3
(3)把y=3代入
y?
2121
中,则
3?

xx
k
上,
x
k

m
∴ x=7.
24.解:(1)∵P(m,n)在
y?

n?
∴ mn=k.
2
又∵m,n是t-4t-2=0的两根,
则mn=-2.∴k=-2.
第16页 共20页



(2)
OP?

?
m
2
?n
2
?(m?n)
2
?2mn< br>
(?4)
2
?2?(?2)?23
.
25.解:∵y
1
与x成反比例,
∴设
y
1
?
2
k
1
(k?0)
.
x
∵y
2
与x成正比例,
2
∴设y
2
=k
2
x.
∵ y=y
1
-y
2


y?
k
1
?k
2
x
2
.
x
?
?
?5??k
1
?k
2
,
?x??1
?
x?1,
分别代入得
?
?
?
1? k
1
?k
2
,
?
y??5;
?
y?1.< br>解得 k
1
=3;k
2
=2.
3
?2x
2
.
x
m
26.解:将V=5时,ρ=1.98代入
?
?

V
∴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
y?
m=1.98×5=9.9.
∴ρ与V的函数关系式为ρ
?
当V=9时,ρ
?
9.9
.
V
9.9
?1.1
(kgm
3
).
9
9 .9
当V=9时,ρ
??1.1
(kgm
3
).
9
27.解:设下底面积是S
0
,则由上底面积是

p?
2
S
0
.
3
F
,且S=S
0
时p=200,F=p S=200S
0
.
S
∵是同一物体,∴F=200S
0
是定值.
∴当
S?
F
200S
0
2
=300(Pa). < br>S
0
时,
p??
2
S
3
S
0
3
∴当圆台翻过来时,对桌面的压强是300Pa.
?
m
2
?5 m?5??1,
28.解:依题意,得
?
解得m=3.
m?2?0.
?
当m=3时,原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即
y?
1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内.
x
第17页 共20页



(1)由m-2=3-2?-知,在每个象限内,当x的值增大时,对应的y值随着减小.
(2)列表:
x
?
1

2
?
1

3
1

3
3
1

2
2
1
1
y?
1
-2

x
-3
图代13-4-22
11
1
时,函数 值y由
?
减小到-2,即-2≤y≤
?
.
33
2
12
29.解:(1)∵点P(m,2)在函数
y?
的图象上,
x
(3)由图象知,当-3≤x≤
?
∴ m=6.
∵一次函数y=kx-7的图象经过点P(6,2),得6k-7=2,

k?
∴所求的一次函数解析式是
y?
3
.
2
3
x?7
.
2
图代13-4-23
(2)∵点A,B的横坐标分别是a和a+2,
∴可得:
A
?
a.a?7
?

?
?
3
2
?
?

B
?
a?2,
?
?
3
?
a?4
?

2
?
C
?
a?2,
?
?
12
?
?
,
a?2
?
第18页 共20页



D
?
a,?
?
?
12
?
?
.
a
?
2
22
12
??
12
∵AB=DC,∴2+3= 2+
?
?
?
.
?
a?2a
?
2
1212
???3
.
a ?2a
1212
①由
??3
,化简得
a
2
?2a? 8?0
方程无实数根.
a?2a
1212
②由
???3
化 简得
a
2
?2x?8?0
.
a?2a

∴a=-4;a=2.
经检验:a=-4,a=2均为所求的值.
1
mn,m?n?10,

2
11125
.
S
?AOB
?n(10?n)??n2
?5n??(n?5)
2
?
2222
25
当n=5时 ,S
△AOB
的最大值为.
2
30.解:(1)由
S
?A OB
?
(2)∵AB过(m,0),(0,n)两点,求得AB的方程为
y??
n
x?n
.
m
当S
△AOC
=S
△COD=S
△DOB
时,有AC=DC=DB,过C,D作x轴的垂线,可知D,C的横坐标分
别为
m2
,m
.
33
mm

x?
代入
y?
,得y=3.
3x
mnn
将y=3,
x?
代入直线方程
y??x?n
得< br>??n?3
.
3m3
9

n?
.
2
图代`2-3-24
(3)当
n?
923m
时,可求得
C(m,),D(,3)
.
2323
2
设过O,C,D
y?ax?bx
,可得
第19页 共20页


?
?
4
?
m
2
a?
2
mb?
2
,
?
933

?
1
?
?
9
m
2
a?
m
3
b?3.
?
?
?
a??81
4m
2
,
解得
?
?
?
?
b?
63

4m
.
∴对称轴为
x??
b
2 a
?
7
18
m
.

7
18
m? 1
,∴
m?
18
7
.
∵P(x,y)在
y?
m
x
上,
∴S=xy=m=
18
四边形PROQ
7
.

第20页 共20页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节ppt-高中数学卷子17题


高中数学竞赛套路-高中数学同步导练课与时选修2-1


高中数学妙招的博客-山东高中数学竞赛省二历年分数线


辛雷智能检测之高中数学必修5-高中数学向量难度


高中数学教资面试不合格-高中数学 裂项式


高中数学教材湘教版课后题答案-高中数学知识点结构体系


高中数学几本必修选修-台湾高中数学大纲


高中数学必考300道经典难题-高中数学会考考试说明



本文更新与2020-09-17 13: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1076.html

高一数学教案:反比例函数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