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常见函数讲义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7 16:05
tags:高中数学函数

高中数学均值不等式应用题-简析高中数学课程设计的依据


高中数学常见函数研究 讲义

一、一次函数和常函数:
(一) 、一次函数 (二)、常函数
定义域:(- ∞,+ ∞) 定义域: (- ∞,+ ∞)
值 域:(- ∞,+ ∞) 正 k=0 反 值 域:{ b }
解析式:y = kx + b( k≠ 0 ) 解析式:y = b ( b为常数)
图 像:一条与x轴、y轴相交的直线
y b>0 b=0 b<0 y

o x 0 x
b<0 b=0 b>0
K > 0 k < 0
单调性: k > 0 ,在(- ∞,+ ∞)↑
k < 0 ,在(- ∞,+ ∞)↓
奇偶性:
b?0?奇函数


b?0?非奇非偶

周期性: 非周期函数
反函数:在(- ∞,+ ∞)上有反函数
反函数仍是一次函数
例题:








图 像:一条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
y
b>0
o x b=0
b<0
单调性:在(- ∞,+ ∞)上不单调
奇偶性: 偶函数
周期性:周期函数,周期为任意非零实数
反函数:在(- ∞,+ ∞)上没有反函数
1






二、二次函数
1、定义域:(- ∞,+ ∞)
2、值 域:
a?0,y?[
4ac?b
2
4a
,??)


2
a?0,y?(??,
4ac?b
]

4a
3、解析式:
y?ax
2
?bx?c(a?0)

4、图 像:一条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开口向下

a
正负:a?0,开口向上;a?0
绝对值:随着a增大,开口缩小

c?0,与y正半轴相交

c
c?0,与y负半轴相交

对称轴:
b

b4ac?b
2
对称轴:x? ?
2a
顶点:(?
2a
,
4a
)


??b
2
?4ac?图像与x轴交点个数
:与x轴交点的个数
??0 ,两个交点
??0,一个交点
??0,无交点

5、单调性:
a?0 ,(??,?
b
2a
]?[?
b
2a
,??)?


a?0,(??,?
b
2a
]?[?
b
2a
,??)?

6、奇偶性:
b?0?偶函数

7、周期性:非周期函数
8、反函数:在(- ∞,+ ∞)上无反函数,

在(??,?
b
]或[?
b
a
,??)上及其子集上有反函 数

2a2
例题:






2


三、反比例函数和重要的分式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 (二)、分式函数
y?
定义域:(- ∞,0)∪(0,+ ∞) 定义域:
(??,?)
?
(?
cx?d

ax?b
b
a
b
,??)

a
cc
aa
cx?db
(x??)

解析式:
f(x)?
k
(k?0)
解析式:
y?
值 域:(- ∞,0)∪(0,+ ∞) 值 域:
(??,)
?
(,??)

x
图 像:以x轴、y轴为渐进线的双曲线
y y
0 x 0 x

k > 0 k < 0
单调性: k>0,(- ∞,0)↓,(0,+ ∞)↓
k<0,(- ∞,0)↑,(0,+ ∞)↑
奇偶性:奇函数
对称性:关于原点对称
周期性:非周期函数
反函数:在定义域上有反函数,
反函数是其本身。
(三)、
f(x)?x?
k
x
(k?0)

定义域:(- ∞,0)∪(0,+ ∞)
值 域:
(??,?2k)?(2k,??)

图 像:

ax?ba
图 像:以
x??
b
a

y?
c
a

渐近线的双曲线


单调性:在
(??,?
b
)

(?
b
aa
,??)

单调性相同
奇偶性:非奇非偶
对称性:关于点(?
bc
a
,
a
)
成中心对称
周期性:非周期函数
反函数:在定义域有反函数,
反函数是
y?
?bx?d
ax?c
(x?
c
a
)

(四)、
f(x)?x?
k
x
(k?0)

定义域:(- ∞,0)∪(0,+ ∞)
值 域:
(- ∞,+ ∞)
图 像:
3



(??,?k)?,(?k,0)?
单调性:
(0,k)?,(k,??)?
单调性:
(- ∞,0)↑(0,+ ∞)↑
奇偶性:奇函数 奇偶性:奇函数
对称性:关于原点对称 对称性:关于原点对称
四、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一)、指数和对数运算及性质:
1、根式
过去,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其性质:
整数指数幂概念 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
mnm

n
a
n

a?a< br>?
a

n
∈N*) (1)
aa

a

m

n
∈Z)
?????
n个a
a
0
=1
a

n

(2)(
a
m
n

a
m
·
n

m

n∈Z)
1
nnn
(3)(
ab
)=
a
·
b

n
∈Z) < br>n
a
因为
a
m
÷
a
n
可看作
a
m
·
a

n
,所以
a
m
÷< br>a
n

a
m

n
可以归入性质(1); < br>a
n
a
n
a
n
n-n
又因为()可看作a
·
b
,所以()=
n
可以归入性质(3).
bb
b
现在我们来研究如何用幂表示底数。
(1)、
n
次 方根的定义:若
x
n

a

n
>1且
n< br>∈N*),则
x

a

n
次方根.
问题
:x
如何用
a
表示呢?
【平方根】偶次方根有下列性质:
在实数范围内,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立方根】奇次方根有下列性质:
在实数范围内,正数的奇次方根是正数,负数的奇次方根是负数.
(2)、
n
次方根的性质:
n
?
?
a,n?2k ?1
x?
?
(k?N
*
)
,其中
n
a叫根式,
n
叫根指数,
a
叫被开方数.
n
?
?
?a,n?2k
(3)、根式的运算性质

4


?
a,n为奇数
①(
(
n
a)
n
?a
)②
n
a
n
?
?

?
|a|,n为偶数
性质①推导过程:

n
为奇数时,< br>x

n
a
,由
x
n

a
得 (
n
a

n

a


n
为偶数时,
x
=±
n
a
,由
x
n
a
得(
n
a

n

a

综上所述,可知:(
n
a

n

a.
性质②推导过程:

n
为奇数时,由
n
次方根定义得:
a

n
a
n


n
为偶数时, 由
n
次方根定义得:
a
=±
n
a
n
则|
a
|=|±
n
a
n
|=
n
an

?
a,n为奇数;
综上所述:
n
a
n
?

?
|a|,n为偶数.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3
(?8)
3
(2)
(?10)
2

(3)
4
(3?
?
)
4
(4)
(a?b)
2

a

b

解:(1)
3
(?8)
3
=-8
(2)
(?10)
2
=|-10|
(3)
4
(3?
?
)
4
=|3-π|=π-3
(4)
(a?b)
2
=|
a

b
|=
a

b

a

b

例2、求值:
(1) 5?26?7?43?6?42;
(2)23?1.5?12
3
6

分析:(1)题需把各项被开方数变为完全平方形式,然后再利用根式运算性质;
解:

5


(1)5?26?7?43?6?42
?(3)
2
?23?2?(2)
2
?2
2
?2?23?(3)
2< br>?2
2
?2?22?(2)
2
?((3?2))
2
? (2?3)
2
?(2?2)
2
?|3?2|?|2?3?|?|2?2|?3?2?2?3?(2?2)
?22
注意:此题开方后先带上绝对值,然后根据正负去掉 绝对值符号。
(2)23?
3
1.5?
6
12
=2?3?< br>3
6
3
3
6
2
?2?3
2
2
3
=2?3?
6
2
?
6
2
2
?3

2
2
3
=2?
6
3?
2
?2
2
?3
2
=2?3?6
3
2、
分数指数幂
(1).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a?
n
a
m
?
m
n
m
n
(a?0,m、n?N*,n?1)

1
m
n
(2).规定:
(1)
a?(a?0,m、n?N*,n?1)

a
(2)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3)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规 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以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当
a
>0时,整数指数幂 的运算性质,对于有理指数幂也同样适用. 若a>0,p是
一个无理数,则a
p
表示 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
理数指数幂都适用,有关概念和证明在本书从略.
即对于任意实数r,s,均有下面的运算性质.
3.幂的运算性质
(1)
a
m
?a
n
?a
m?n
(2)
(am
)
n
?a
m?n
(a?0,m、n?R)

(a?0,m、n?R)

(a?0,b?0,m?R)

6
(3)
(a?b)
m
?a
m
?b
m


例:求下列各式的值:
(1)25
3
36
(3)()
2

49
3
2
(2)27
2
3
3
?
25
(4)()
2

4
(5)
81?9

3
2
2
3
2
4
2
3
(6)2
3
×
3
1.5
×
6
12

解:(1)
25?(5)
=5
3
=125
(2)
27?(3)?3
2
3
3
2
3
3?
3
2< br>=3
2
=9
33
3
2?
36
3
6 666216
23
(3)
()
2
?[()]
2
?( )
2
?()?
3
?

497777343
25?
3
5
2
?
3
5
2?
3
5< br>?3
2
3
2
3
8
222
(4)
() ?[()]?()?()?()?
3
?

422255125
4< br>2
3
4
42
2
3
1
2
4
4
21
?2?
32
4
4
2
3
4
2< br>3
1
4
(5)
81?9?3?[(3)]?3?3
=
(3)?(3)?3?3?3
6
3

4
1
4
2< br>3
1
4
1
6
?3?3?(3?3)

111 11
1
3
2
(6)2
3
×
3
1.5
×
6
12
=2×3×()
3
×(3×2)
6
=2 ×3
2
×3
3
×2
3
×3
6
×
2
1
2
1
3
1
3
1
3
1
2
1
3
1
6
11
1??
33
2=(2×2< br>?
×2)×(3×3×3)=2×3
111
??
236
=2× 3=6
3、对数运算及运算性质:
引例:假设1995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a
亿元,如每年平均增长8%,那
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1995年的2倍?
设:经过
x
年国民生产总值是1995年的2倍
则有 a(1+8%)
x
=2a 1.08
x
=2
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出函数图像,计算出x值
这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即指数式 a
b
=N中,已知a 和N

b
的问题。(这里 a>0且a≠1)
(1).定义:

7


一般地,如果 a(a>0且a≠1)的b次幂等于N, 就是 a
b
=N,那么数 b
叫做 a为底 N的对数,记作 log
a
N=b,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2)、指数式和对数式的互换:
a
b
=N + - log
a
N=b
例如:4
2
=16 log
4
16=2 ; 10
2
=100 log
10
100=2
1
4=2 log
4
2= ; 10
-2
=0.01 log
10
0.01=-2
2
(3)、对数的性质
①、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 在指数式中 N > 0
②、
log
a
1?0,log
a
a?1(a?0,a?1)

∵对任意 a>0且a≠1, 都有 a=1 ∴log
a
1=0
同样易知: log
a
a=1
③、对数恒等式:
a
log
a
N
?N(a?0,a?1)

1
2
0
如果把 a
b
=N 中的 b写成 log
a
N, 则有 a
log
a
N
=N
④、指数恒等式:
log
a< br>a
b
?b(a?0,a?1)

⑤、常用对数
我们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为了简便,
N
的常用对数log
10
N,简记为lgN

例如:log
10
5简记作lg

5 log
10
3.5简记作lg3.5.
⑥、自然对数
在科学技术中常常使 用以无理数
e
=2.71828……为底的对数,以
e

底的对数叫 自然对数,为了简便,
N
的自然对数
log
e
N,简记为lnN
例如:log
e
3简记作ln3 log
e
10简记作ln10
(4).运算性质:若a>0,a≠1,M>0,N>0,则
(1)
log
a
M?N?log
a
M?log
a
N
;
(2)
log
a
M
?log
a
M?log
a
N< br>;
N
(3)
log
a
M
n
?nlog
a
M

(n?R)

8


【现在我们来证明运算性质,为了利用已知 的幂的运算性质,应将对数形式根据对数的
定义转化为指数形式,因此需要引进中间变量,起一定的过渡 作用】.
证明:(1)设log
a
M=p,log
a
N=q
由对数的定义得:M=a
p
,N=a
q
∴MN=a
p
·a
q
=a
p+q

再由对数定义得 log
a
MN=p+q,即证得log
a
MN=log
a
M +log
a
N
(2)设log
a
M=p,log
a
N=q 由对数的定义可以得
=a
p
,N=a
q
, ∴
M

a
p
M
p-q
Na
q
=a,
再由对数的定义得 log
M
a
N
=p-q
即证得log
M
a
N
=log
a
M-log
a
N
(3)设log
a
M=p 由对数定义得M=a
p

∴M
n
=(a
p

n
=a
np
再由对数定义得
log
a
M
n
=np 即证得log
a
M
n
=nlog
a
M
例:计算:
(1)lg14-2lg
7
3
+lg7-lg18 (2)
lg243
lg27 +lg8-3lg10
lg9
(3)
lg1.2

【解析】(1)、解法一:lg14-2lg
7
+lg7-lg18=lg(2×7 )-2(lg7-lg3)+lg7-lg(3
2
3
×2)
=lg2+lg7 -2lg7+2lg3+lg7-2lg3-lg2=0
解法二:lg14-2lg
7
3
+lg7-lg18=lg14-lg(
7
3

2
+lg7-lg18
=lg
14×7
=lg1=

7
3

2
0
×18
(2)
lg243
lg9

lg3
5
lg3
2

5lg35
2lg3

2

1
1
lg27 +lg8-3lg10 lg(3
3

2< br>+lg2
3

2
(3)
3lg(10)
lg1.2< br> =
lg
3×2
2
10


9


3
(lg3+2lg2-

2
1)
lg3+2lg2-1

3
2

(5).对数换底公式:
log
a
N ?
log
m
N
log
(a?0且a?1,m?0且m?1,N?0)

m
a
证明:设log
a
N=x , 则 a
x
=N
两边取以m为底的对数:log
m
a
x
=log
m
N
?
x log
m
a=log
m
N
从而得:x=
log
m
N
loga
∴ log
log
m
N
m
a
N=
log

m
a
???
两个常用的推论:

log
a
b?log
b
a?1


lo g
n
n
a
m
b?
m
log
a
b( a、b?0且均不为1)

证:①log
lg
a
b·log
b
a=

b
lg

a
lg

b
=1

a
lg

n
②log
n
lg

bnlg

b
a
m

b=
lga
m


a

n
m
log
a
b

mlg

例:设
x

y

z
∈(0,+∞)且3
x
=4
y
=6
z

1? 求证
111
x

2
y

z
; 2? 比较3
x
,4
y
,6
z
的大小
证明1?:设3
x
=4
y
=6
z

k

x

y

z
∈(0,+∞) ∴
k
>1
取对数得:
x

lg

k
lg3

y

lg

k
lg4

z

lg

k
lg6



11lg

3lg

42lg

3+lg42lg

3+2lg2lg

61
x

2
y

lg
+ = = = =

k
2lg

k
2lg

k
2lg

k
lg

kz
lg
k
·lg
64
2? 3
x
-4
y
=(
34lg64-lg81
81

lg

lg
)lg
k
= lg
k
= <0

3

4lg

3lg4lg

3lg4
∴3
x
<4
y

lgk·lg
9
又4y-6z=(
4
lg

6
6
)lgk=
lg36-lg64
lg
lgk=
16

<0

4lg

2lg6lg

2lg6
∴4y<6z ∴3x<4y<6z
(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10


已知
a?N
,我们从函数的角度分别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系一:N如何随着b的变化而变化→以指数为自变量、以幂为因变量的函数→指数函数;
关系二:N如何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以底数为自变量、以幂为因变量的函数→幂函数;
关系三:a如何随着b的变化而变化→
a?
→指数函数;
+ —
关系四:b如何随着N的变化而变化→
b?log
a
N
(以真数 为自变量、以对数为因变量)
→对数函数;
关系五:a如何随着N的变化 而变化→
a?
b
N?N
(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
→指数函数
关系六:b如何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
b?log
a
N

定义:
函数
y?a
x
1
b
b
b
N?N< br>(指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
1
b
(a?0,a?1)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
函数
y?log
a
x(a?0,a?1)
叫做对数函数。
函数
y?x
?
叫做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
?
为常数)
1、指数函数 2、对数函数
定义域:(- ∞,+ ∞) 定义域:(0,+ ∞)
值 域:(0,+ ∞) 值 域:(- ∞,+ ∞)
解析式:
f(x)?a
x
(a?0且a?1)
解析式:
f(x)?log
a
x(a?0且a?1)

图 像:位于x 轴上方,向x轴无限接近 图 像:位于y轴右侧,向y
轴无限接近
y y y y
1 1

0 x 0 x 0 1 x 0 1 x


a?1

0?a?1

a?1

0?a?1

【特殊点】恒过(0,1),(1,a) 【特殊点】恒过(1,0),(a,1)
【y = 1】 【x = 1】

11


y?a
x
?1?

a?10?a?1a?10?a?1

y?log
a
x?0?

x?0x?0x?10?x?1
a?10?a?1a?10?a?1

y?log
a
x?0?


x?0x?00?x?1x?1
y?a
x
?1?

【底数的大小】 y 【底数的大小】
y?c
x

y?d
x

y?a
x

y?b
x
y
y?log
a
x





y?log
b
x

x

0
x
0
y?log
c
x





0?d?c?1?b?a

0?d?c?1?b?a

单调性:
a?1,在(??,??)?
单调性:
a?1,在(0,??)?


0?a?1,在(??,??)?

0?a?1,在(0,??)?

奇偶性:无 奇偶性:无
周期性:无 周期性:无
反函数:
y?log
a
x(a?0,a?1)
反函数:
y?a(a?0,a?1)

3、幂函数
y?x
?
x
y?log
d
x

(
?
为常数)
问题1:我们知道,分数指数幂可以与根式相互转化.把下列各 函数先化成根式形式,再指
出它的定义域和奇偶性.利用计算机画出它们的图象,观察它们的图象,看有 什么共同点?
(1)
y

x
;(2)
y
=< br>x
;(3)
y

x
;(4)
y

x

思路:先将各式化为根式形式,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这些根式有意义的实数
x
的集合;
奇偶性直接利用定义进行判断.(1)定义域为[0,+
?
),(2 )(3)(4)定义域都是
R;其中(1)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2)是奇函数,(3)(4) 是偶函数.它们的
图象都经过点(0,0)和(1,1),且在第一象限内函数单调递增.
问题2:仿照问题1研究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奇偶性,观察它们的图象看有什么共同点?
(1)
y

x
;(2)
y

x
;(3)< br>y

x
-1-2
1
2
1
3
2
3
4
3

1
2
;(4)
y

x
1

3

思路:先将负指数幂化为正指数幂,再将分数指数幂 化为根式,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这
些分式和根式有意义的实数
x
的集合;(1)(2) (4)的定义域都是{
x
|
x
≠0},(3)的定

12


义域是(0,+
?
);(1)(4)是奇函数,(2)是偶函数,(3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
函数.它们的图象都经过点(1,1),且在第一象限内函数单调递减,并且以 两坐标轴为渐
近线.
总结:研究幂函数时,通常先将负指数幂化为正指数幂,再将分数指数幂 化为根式(幂
指数是负整数时化为分式);根据得到的分式或根式研究幂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定义域就是
使这些分式和根式有意义的实数
x
的集合;奇偶性和单调性直接利用定义进行判断.问 题1
和问题2中的这些幂函数我们要记住它们图象的变化趋势,有利于我们进行类比.
【五个重要的幂函数】:
1
2
(1)
y?x
;(2)y?x
;(3)
y?x
2
;(4)
y?x
?1
;(5)
y?x
3













定义域
值域
奇偶性
单调性
定点
y?x

y?x
2

y?x
3

y?x
1
2

y?x
?1


































【幂函数性质】.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
?
?0
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
[0,??)
上是增函数.特 别地,当
?
?1
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
0?
?
?1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
(3)
?
?0
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
(0,??)
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
x
从右边
趋向原点时,图象在
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
y
轴正半轴,当
x
趋于
??< br>时,图象在
x
轴上方
无限地逼近
x
轴正半轴.
[例 1]讨论函数
y

x
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并画出图象的示意图 .
2
5

13


思路:函数
y

x
是幂函数.
5
2
(1)要使
y

x

x
有意义,
x
可以取任意实数,故函数定义域为R.
(2)∵
x
?
R,∴
x
≥0.∴
y
≥0.
(3)
f
(-
x
)=(-
x
) =
x

f

x
), ∴函数
y

x
是偶函数;
2
(4)∵
n
= >0, ∴幂函数
y

x
5
在[0,+
?
]上单调递增.
5
由于幂函数
y

x
是偶函数,
∴幂函数
y

x
在(-∞,0)上单调递减.
(5)其图象如右图所示.
[例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1.5,1 .7;(2)0.7,0.6;(3)(-1.2)
3
5
3
5
35
1.51.5
2
2
5
2
5
5
25
2
2
5
2
2
5
2
5
?2
3
,(-1.25)
?
2
3

解析:(1)考查幂函数
y

x
的单调性,在第一象限内函数单调递增,
∵1.5<1.7 ∴1.5<1.7
(2)考查幂函数
y

x
的单调性,同理0.7>0.6.
1.51.5
3
5
3
5
3
2
(3)先将负指数幂化为正指数幂可知它是偶函数,
∵(-1.2)
∴(-1.2)
?
2
3
2
3
=1.2
?
2
3,(-1.25)
?
2
3
?
2
3
=1.25< br>?
2
3
,又1.2
?
2
3
>1.25
?
2
3

?
>(-1.25)
点评:比较幂形式的两个数的大小,一般的思路是:
(1)若能化为同指数,则用幂函数的单调性;
(2)若能化为同底数,则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3)若既不能化为同指数,也不能化为同底数,则需寻找一个恰当的数作为桥梁来比
较大小.
[例3]求函数
y

x
+2
x
+4(
x
≥-32)值域.
解析:设
t

x
,∵
x
≥-32,∴
t
≥-2,则
y

t
+2
t
+4=(
t
+1)+3.

t
=-1时,
y
min
=3.
1
5
22
2
5
1
5

14


∴函数
y

x
+2
x
+4(< br>x
≥-32)的值域为[3,+∞).
点评:这是复合函数求值域的问题,应用换元法.

2
5
1
5

15

高中数学课程开设-19下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直线与圆方程 高中数学-长沙县高中数学教师考试真题


高中数学导数构建新函数-高中数学看谁的视频好


北京高中数学视频教程-高中数学概率事件的计算公式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帮网盘-泉州高中数学试题及解析


湖南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数学文科选修1-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高中数学 c m


初高中数学基本计算题-新疆高中数学教材人教a


教资高中数学网课资源-高中数学函数奇偶性的判断视频



本文更新与2020-09-17 16: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1349.html

高中数学常见函数讲义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