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201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卷解析汇报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7 18:28
tags:高中数学联赛

高中数学统计量-2018年高中数学国赛获奖名单


实用文档
2015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A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试
说明:
1.评阅试卷时,请依据本评分标冶填空题只设。分和香分两档;其他 各题的评阅,请严格
按照本评分标准的评分档次给分,不要增加其他中间档次.
2.如果考生 的解答方法和本解答不同,只要思路合理、步骤正确,在评卷时可参考本评分
标准适当划分档次评分,解 答题中第9小题4分为一个档次,第10、11小题该分为一个档
次,不要增加其他中间档次.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64分.

1.设< br>a,b
为不相等的实数,若二次函数
f(x)?x?ax?b
满足
f( a)?f(b)
,则
f(2)?

答案:4.解:由己知条件及 二次函数图像的轴对称性,可得
所以
f(2)?4?2a?b?4

2
a?ba
??
,即
2a?b?0

22
1< br>?cos
4
?
的值为 .
sin
?
222
答案:2. 解:由条件知,
cos
??sin
?
,反复利用此结论,并注意到
cos
?
?sin?
?1

1cos
2
?
?sin
2
?
4
?cos
?
??sin
2
?
?(1?sin?
)(1?cos
2
?
)

sin
?
sin
?
?2?sin
?
?cos
2
?
?2
2.若实数
?
满足
cos
?
?tan
?< br>,则

3.已知复数数列
?
z
n
?
满足z
1
?1,z
n?1
?z
n
?1?ni(n?1,2, ???)
,其中i为虚数单位,
z
n


z
n的共轭复数,则
z
2015
?

答案:2015 + 1007i.解:由己知得,对一切正整数n,有
z
n?2< br>?z
n?1
?1?(n?1)i?z
n
?1?ni?1?(n?1)i ?z
n
?2?i
,
于是
z
2015
?z
1
?1007?(2?i)?2015?1007i


4.在矩形
ABCD
中,
AB?2,AD?1
,边
DC
上(包含点D、C)的 动点
P

CB
延长线
上(包含点B)的动点
Q
满足 条件
DP?BQ
,则
PA?PQ
的最小值为 .
答案
3

4
解:不妨设 A ( 0 , 0 ) , B ( 2 , 0 ) , D ( 0 , l ) .设 P 的坐标为(
t
, l) (其
0?t?2
),则由
|DP|?|BQ|
得Q的坐标为(2,-
t
),故
PA?(?t,?1),PQ?(2?t,?t?1)
,
因此,
133
PA?PQ?(?t)?(2?t)?(?1)?(?t?1)?t
2
?t?1?(t?)
2
??

244
13

t?
时,
(PA?PQ)
min
?

24

5.在正方体中随机取三条棱,它们两两异面的概率为 .


实用文档
答案:
2
.解:设正方体为ABCD-EFGH, 它共有12条棱,从中任意取出3条棱的方法共有
55
3
C
12
=2 20种.
下面考虑使3条棱两两异面的取法数.由于正方体的棱共确定3个互不平行的方向(即 AB、AD、AE的方向),具有相同方向的4条棱两两共面,因此取出的3条棱必属于3个不同
的 方向.可先取定AB方向的棱,这有4种取法.不妨设取的棱就是AB,则AD方向只能取
棱EH或棱F G,共2种可能.当AD方向取棱是EH或FG时,AE方向取棱分别只能是CG或
DH.由上可知,3 条棱两两异面的取法数为4×2=8,故所求概率为

82

?
2 2055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集
(x,y)(x?3y?6)(3x?y?6) ?0
所对应的平面区
域的面积为 .
答案:24.解:设
K< br>1
?{(x,y)||x|?|3y|?6?0}

先考虑
K
1
在第一象限中的部分,此时有
??
x?3y?6
,故这些点对应于图中的 △OCD及其
部.由对称性知,
K
1
对应的区域是图中以原点O
为中心的菱形ABCD及其部.
同理,设
K
2
?{(x,y)|| 3x|?|y|?6?0}


K
2
对应的区域是图中以O为中心的 菱形EFGH
及其部.
由点集
K
的定义知,
K
所对应的平 面区域是

K
1

K
2
中恰好一个所覆盖的部分, 因此本题

所要求的即为图中阴影区域的面积S.
由于直线CD的方程为
x ?3y?6
,直线GH的方程为
3x?y?6
,故它们的交点P的坐
标为(,)
.由对称性知,
S?8S
?CPG
?8??4?
3322
1
2
3
?24

2

7.设< br>?
为正实数,若存在实数
a,b(
?
?a?b?2
?
)
,使得
sin
?
a?sin
?
b?2
,则
?
的取
值围为 .
答案:
w?[,)
9513
[,??)
.解:
sin
?
a?sin
?
b?2
知,
sin
?
a?sin
?
b?1
,而
424si
?
a,
?
b?[w
?
,2w
?
]
,故题目条件等价于:存在整数
k,l(k?l)
,使得
w
??2k
?
?
?
22

w?4
时,区间
[w
?
,2w
?
]
的长度不小于
4
?
,故 必存在
k,l
满足①式.

0?w?4
时,注意到
[w< br>?
,2w
?
]?(0,8
?
)
,故仅需考虑如下几种 情况:
?
5
?
15
?2w
?
,此时
w ?

w?
无解; (i)
w
?
??
22
24
5
?
9
?
95
??2w
?
,此时?w?
; (ii)
w
?
?
2242
9
?< br>13
?
13913
??2w
?
,此时
?w?
,得
?w?4
. (iii)
w
?
?
22424
9513
综合(i)、(ii)、(iii),并注意到
w?4
亦满足条件,可知w?[,)[,??)

424
?2l
?
?
?
?2w
?
. ①


实用文档

8.对四位数
abcd
(
1?a?9,0?b,c,d?9
),若
a?b,b?c,c?d,
则称abcd

P
类数;

a?b,b?c,c?d
,则称
abcd

Q
类数,用N(P)和N(Q)分别表示
P
类数 与
Q
类数的个
数,则N(P)-N(Q)的值为 .
答案:28 5.解:分别记P类数、Q类数的全体为A、B,再将个位数为零的P类数全体
记为
A
0
,个位数不等于零的尸类数全体记为
A
1

对任一四位数
abcd?A
1
,将其对应到四位数
dcba
,注意到
a?b,b ?c,c?d?1
,故
dcba?B
.反之,每个
dcba?B
唯 一对应于从中的元素
abcd
.这建立了
A
1
与B之间的一
一对应,因此有
N(P)?N(Q)?|A|?|B|?|A
0
|?|A
1< br>|?|B|?|A
1
|

下面计算
|A
0
|
对任一四位数
abc0?A
0
,
b
可取0, 1,…, 9,对其中每个
b
,由
b?a?9

b?c?9
知,
a

c
分别有
9?b
种取法,从而
99
9?1 0?19
2
|A
0
|?
?
(9?b)?
?
k
2
??285

6
b?0k?1
因此,
N(P)?N(Q)?285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9 .(本题满分16分)若实数
a,b,c
满足
2?4?2,4?2?4
,求< br>c
的最小值.
解:将
2,2,2
分别记为
x,y,z
,则
x,y,z?0

由条件知,
x?y?z,x?y?z
,故
z?y?x?(z?y)?z?2yz?y
.8分
因此,结合平均值不等式可得,
2222222224
abc
abcabc
y
4
?y111 13
3
22
11
3
2y?z??(2y??)??3??2
.12分
2
2y4yy4yy4
1
1
33
2
当< br>2y?
,即
y?
3
时,
z
的最小值为
32
(此时相应的
x
值为
3
2
,符合要
y
44
2
求).
由于
c?log
2
z
,故c
的最小值
log
2
(
3
3
5
2)? log
2
3?
.16分
43

10.(本题满分20分) 设
a
1
,a
2
,a
3
,a
4
为四 个有理数,使得:
?
aa
i
31
??
?
1?i? j?4??24,?2,?,?,1,3
?
,求
a
1
?a
2
?a
3
?a
4
的值.
?
j
28
??
解:由条件可知,
a
i
a
j
(1?i?j?4)
是6个互不相同的数,且其中没有两个为相反数,
由此知,
a
1
,a
2
,a
3
,a
4
的绝对值互不相等,不妨设
|a
1
|?|a
2
|?|a
3
|?|a
4
|
, 则
|a
i
||a
j
|(1?i?j?4)
中最小的与次小的 两个数分别是
|a
1
||a
2
|

|a
1
||a
3
|
,最大与次大的
两个数分别是
|a
3< br>||a
4
|

|a
2
||a
4
|< br>,从而必须有
1
?
aa??,
?
12
8
?
?
aa?1,
10 分
?
13
?
a
2
a
4
?3,
?
?
?
a
3
a
4
??24,


实用文档
113
,a
3
?,a
4
???24a
1

8a
1
a
1
a
2
13
2

{a
2
a
3
,a
1
a
4
}?{?
2
,?24a
1
}?{?2,?}
,15分
8a
12
1
结合
a
1
?Q
,只可能
a
1??

4
1111
由此易知,
a
1
?,a< br>2
??,a
3
?4,a
4
??6
或者
a1
??,a
2
?,a
3
??4,a
4
?6
4242
于是
a
2
??
检验知这两组解均满足问题的条件.

a
1
?a
2
?a
3
?a
4??
9
. 20 分
4
x
2
?y
2
?1
的左右焦11.(本题满分20分)在平面坐标系xOy中,
F
1
,F< br>2
分别为椭圆
2
点,设不经过焦点
F
1
的直线
l
与椭圆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A,B
,焦点
F
2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d

如果
AF
1
,l,BF
1
的斜率依次成等差数列,求
d
的取值围.
F
2
的坐标分别为解:由条件知,点
F
1
、(-1, 0)和(l, 0) .设直线l的方程为
y?kx?m

x
2
?( kx?m)
2
?1
,即 点A、B的坐标分别为
(x
1
,y
1
)

(x
2
,y
2
)
,则x
1
,x
2
满足方程
2
(2k
2
?1 )x
2
?4kmx?(2m
2
?2)?0

由于点A、B 不重合,且直线l的斜率存在,故
x
1
,x
2
是方程①的两个不同实 根,因此
有①的判别式
??(4km)?4?(2k?1)?(2m?2)?8(2k?1?m )?0
,即
22222
2k
2
?1?m
2
.②
y
1
yyy
,k,
2
依次成等差数列知,
1
?
2
?2k
,又
x
1
?1x
2
?1x< br>1
?1x
2
?1
y
1
?kx
1
?m ,y
2
?kx
2
?m
,所以
(kx
1
?m )(x
2
?1)?(kx
2
?m)(x
1
?1)?2k(x
1
?1)(x
2
?1)

由直线
AF
1< br>,l,BF
1
的斜率
化简并整理得,
(m?k)(x
1
?x
2
?2)?0

假如
m?k
,则直线l的方程为
y?kx?k
,即 z 经过点
F
1
(-1, 0),不符合条件.
因此必有
x
1
?x
2
?2?0
,故由方程①及韦达定理知,
4km
??( x
1
?x
2
)?2
,即
2k
2
?1
m?k?
1
.③
2k
22
由②、③知,
2k?1?m ?(k?
反之,当
m,k
满足③及
|k|?
2
1
2
1

)
,化简得
k
2
?
2
,这 等价于
|k|?
2
2k4k
2
时,l必不经过点
F
1
(否则将导致
m?k
,与③矛盾),
2
而此时
m,k< br>满足②,故l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同时也保证了
AF
1

BF
1
的斜率
存在(否则
x
1
,x
2
中的 某一个为- l,结合
x
1
?x
2
?2?0

x< br>1
?x
2
??1
,与方程①有两个
不同的实根矛盾).10分

F
2
(l , 0)到直线l:
y?kx?m
的距离为
d?
|k?m|
1?k
2
?
1
1?k
2< br>?|2k?
1
|?
2k
11
?(2?
2
)< br>.
2k
1
?1
k
2


实用文档
1
2
?1
,则
t?(1,3)
,上式可改写为 ,令
t?
k
2
2
1t
2
313
d??(?)??(t ?)

t222t
13
考虑到函数
f(t)??(t?)

[1,3]
上上单调递减,故由④得,
f(3)?d?f(1)

2t

d?(3,2)
.20 分
注意到
|k|?





加试

1.(本题满分40分)设
a
1
,a
2,???,a
n
(n?2)
是实数,证明:可以选取
?
1
,
?
2
,???,
?
n
?
?
?1,1< br>?

使得
(
?
a)
i
i?1
n2
?(
?
?
i
a
i
)?(n?1)(
?
a
i
2
)

2
i?1i?1
nn]
?
[
n
?
nnn
2
22
??
证法一:我们证明:
(
?
a
i
)?
?
a
i
?
?
a
j
?(n?1)(
?
a
i
)
,①
?
i?1
?
n
i?1i?1
? ?
j?[]
2
??
nn
即对
i?1,2,,[]
, 取
?
i
?1
,对
i?[]?1,,n
,取
?
i
??1
符合要求.(这里,
[x]
22
表示实数
x的整数部分.) 10分
2
事实上,①的左边为 < br>]]]
?
[
n
??
[
n
??
[n
?
?
n
?
nn
222
?
a?aj
?
?
?
?
a
i
?
?
aj
?
?2
?
?
a
i
?
?2
?
?
a
j
?

??
i
?
i?1??
i?1
??
i?1
?
?
n
?
nn
?
j?[]?1
?
??????
j?[]?1j?[]?1
22
?
2
?
??????
]
?
[
n
?
?
n
?
2
?n?
?
n
?
?< br>??
?
(柯西不等式)30分
?2
??
?
a
i
2
?
?2
?
n?
??
?
?
?
a
2
j
?
?
?
2
?
?
?
2
?
?
?
?
j?[
n
]?1
?< br>?
i?1
?
?
?
2
?
??
]
?
[
n
?
??
n
??
n?1
??
?
n
?
?
2
2
?
?
?
n?1< br>?
?
?
n
2
?
n??
?
(利用)
?2
??
?
a
i
?2
?
?
a?
?
?
j
?
???
?
??
22
22
????
??
?
i?1
?
?
??
?
?
j?[
n
]?1
?
?
2
?
??
]
?
[
n
?
?
n
?
2
?
(利用
[x]?x

?n
?
?
a
i2
?
?(n?1)
?
?
a
2
j
?i?1
?
?
n
?
?
j?[]?1
?
? ?
?
2
?
??
222
2
?(n?1)(
?
a
i
2
)

i?1
n
所以 ① 得证,从而本题得证.
证法二:首先,由于问题中
a
1
,a
2,

a
1
,a
2
,
,a
n
的 对称性,可设
a
1
?a
2
?
n
i?1
?a
n
.此外,若
,a
n
中的负数均改变符号,则问题中的不等式左边的
(
?
a
i
)
2
不减,而右边的


实用文档
n
?
a
i?1
2
i不变,并且这一手续不影响
?
i
??1
的选取,因此我们可进一步设a
1
?a
2
??a
n
?0
. 10分
?a
n
?0
,则
0?
?
(?1)
i?1
a
i
?a
1

i?1
n
引理:设
a
1
?a
2
?
事实上,由于
a
i
?a
i?1
(i?1,2,,n?1)
,故当
n
是偶数时,
?
(?1)
i?1
n
n
i?1
a
i
?( a
1
?a
2
)?(a
3
?a
4
)?
a
i
?a
1
?(a
2
?a
3
)?
?(a
n?1
?a
n
)?0

?
(?1)i?1
i?1
?(a
n?2
?a
n?1
)?a
n
?a
1


n
是奇数时,
?
(?1 )
i?1
n
n
i?1
a
i
?(a
1
?a
2
)?(a
3
?a
4
)?
a
i?a
1
?(a
2
?a
3
)?
?(a
n ?2
?a
n?1
)?a
n
?0

?
(? 1)
i?1
i?1
?(a
n?1
?a
n
)?a1

引理得证. 30 分
回到原题,由柯西不等式及上面引理可知
n
?
n
??
n< br>??
n
2
?
2i?12
a?(?1)a?na?a?(n?1 )a
????
i
?
i
?
i
?
1i

???
i?1
?
i?1
??
i?1
??
i?1
?
22
这就证明了结论. 40分
证法三:加强命题:设< br>a
1
,a
2
,???,a
n

n?2
)是实数,证明:可以选取
1
n
2
?
1
,
?2
,???,
?
n
?{?1,1}
,使得
(
?
a
i
)?(
?
?
i
a
i
)?( n?)(
?
a
i
)
.
n
i?1i?1i?1
222
证明 不妨设
a
1
? a
2
?????a
n
,以下分
n
为奇数和
n
为偶数两种情况证明.
22
nn

n
为奇数时,取
?< br>1
?
?
2
?????
?
n?1
?1

?
n?1
?
?
n?3
?????
?
n< br>??1
,于是有
222
(
?
a
i
)?[(
?
a
i
)?(
2
i?1i?1
n?1
2< br>n
n?1
2
?
a)]
j?
n?1
2
j
n
2
?2[(
?
a
i
)+(
2
i?1
n?1
2
?
a)]

2
j?
n?1
2
j
n
n?1n?1
n
22

?2?(
?
a
i
)+2?(n?)(
?
a
j
)(应用柯西不等式).
2
i?1
2
j?
n?1
2?(n?1)(
?
a)+(n?1)(
2
i
i?1
n? 1
2
?
a)

j?
n?1
2
2
j
2
n
,易证有n
另外,由于
a?a?????a
2
1
2
2
1 1
n
22
(1?)
?
a
i
?(1?)
?< br>a
j

n
i?1
n
j?
n?1
2
n
2
j
n?1
2
1
n
2
因此,由 式①即得到
(n?1)(
?
a)+(n?1)(
?
a)
?( n?)(
?
a
i
)

n
i?1
n?1< br>i?1
j?
2
i
2
n?1
2

职业高中数学反思-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二试卷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决赛试题答案-免费高中数学等差数列ppt课件


高中数学竞赛 多项式-河南省高中数学联赛复试


高中数学某单元教学设计-高中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高中数学存在问题-家辉陪优 高中数学老师


高中数学研究论文-高中数学综合法试题


初中生怎么学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必修四特殊角


高中数学参考书有难度-高中数学必修书例题答案



本文更新与2020-09-17 18: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1720.html

201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卷解析汇报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