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中数学必修一课程视频-2019山东高中数学编制教师

浅谈高中数学创新能力与高中数学教学
【摘要】高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
个数学课堂教学
过程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养,使每一个
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
伸问题的习惯。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数学知识的
传授更重要,
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
用数学思想方法的
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即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原始性的技术
发明,是指在基础研究
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创新是国家竞争力
的源头
。我们已身处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取向
,全面推行的高中新
课程改革,为创新教育有效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
育的主阵
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
要意义。
一、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知识不是教出
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
教学即研究,而不是现成知识技能的传递,哪怕所传递的知识是很
好
的,教学的核心就是催生学生新观念的产生,学生不是装知识技
能的“容器”,教师也不是“填装人”,
更新了教育观念,教师才会
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由
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
转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
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
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
对学生施以引导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各种观念、思想、
规律、方法的发生成长过程
,(简接的)体验数学家是怎样发现新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新问题、归纳总结成一般规律,再回到实践
中去检验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影响、引导学生,而教师首先
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
教学中以知识结论传授为主线的传递
性教学思路,而采取探究、研究性教学。
二、数学学科的创新教育要突出在创新能力训练方法的引导上
需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在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方法上加以引
导是十分必要的,我的做法是:
1.努力提高自学能力。
阅读自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有教师辅导的,很多知识还是靠自己钻研,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不断积累得
来的,所以我们的老师应鼓励学生
自学,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学
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表明,自学能力强的同学,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强,学
习的深度,广度就强,学习悟性就
强,学习技能就强。
2.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与通常情况下的普
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
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
种思
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
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 。
3.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方
式
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从新的角度探索被
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侧向思维
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维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
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换角度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
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
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
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4.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它发散形式的综
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
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
答案,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
息来。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br>是21世纪的通行证。我们教学时,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
能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促进学
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
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三、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新思维的环境
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
的聪明才智和
创新能力。为此,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型结构,采取
灵活多样的教学
形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既要学习和实践自
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等学习方法
,又要吸收传
统的教学学习方法,针对具体探索问题的特征,将其综合应用,灵
活恰当应用。 充分应用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素材,营造创造性思
维的环境。创新能力常常是在探索实践
过程中习得的,靠背诵和记
忆是学不到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逐
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产生积极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让学生调查统计本校学生周
体育
锻炼时间的分布情况,本班同学家中每月开支情况。在此过程
中让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收集分析和
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
科学态度和道德。
四、爱护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中斯基说过,没有
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
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渴求解决
未知的力所能及问题的心理,在教
学中恰如其分的提出问题,适合
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问题必须是学生想知道
的,高低适度,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引
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举兴
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
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学生都有强烈的
好胜心理,如果学生在学习探索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探索
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
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
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在不同活动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挥特长,展现自我。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不同思想,不同方
法,多给学生一些鼓励
支持,对别出心裁和好的表现给予赞许,增
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对学生的好奇心和
打破
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总之,本人认为,高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贯穿于整个数学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类比、推广、探究、质
疑,培养学生
的数学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为终身学习
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