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39页练习2-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成绩

高一必修五数学教学计划
(一)
本学期的措施及打算
1.一周学习早知道。明确目标更能确定努力的方向。为了让学生
学习更有目的性,有效性
和积极性,每周第一节课给出一周的教学进
度,学习目标和过关要求。不仅老师要做到对所教内容清楚明
了,也
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每周学习目标清晰化。
2.落实“每周测试”过关制。周
测内容与一周学习目标及一周的
讲授内容紧密相连。未尽力而又没有过关的学生将按事先说明的措施给予处罚。以便让学生重视课堂学习,重视平时作业,重视一周的学
习过程。做到让学生每周学习过
程精细化。
3.根据学生学力状况进行分层次的培优补差。
三、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学习内容目标要求
1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第1至3节周期,角的推广及表示,
弧度制及互化
2军训
3第4节:正弦函数单位圆,正弦函数定义,象限符号,诱导公
式,五点法画图像,图像及性质。
4第5节:余弦函数,第6节正切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定义,
象限符号,诱导公式,图像及性质
5第7节: 的图像,第8节:同角的
基本关系。图像变换规律,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其运用。章节复习,章节过关测试。
6第二章:平面向量:第1节至第2节向量,有向线段,向量的
长及相等、平行、共线、单位向量等概念
,向量的加减法运算
7第3节至第5节数乘向量,基本定理,向量运算的巩固训练,
平面
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数量积的应用。
8第5节至第7节数量积的应用及坐标表示,向量应用举例。习
题课,章节复习,章节过关测试。
9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第1节至第2节两角和差的公式得推
导,记忆及灵活运用,二倍
角公式得及运用。期中复习。
10期中考试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11第三章第3
节: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试卷讲评改错,简单应
用,三角恒等变换的综合习题课,练习,章节复习,必修
4基本测试。
12“五。一”长假
13必修3第一章:统计。第1节至第5节统计
的程序,统计图,
统计方案设计,普查与抽样,抽样方法,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花统
计图表及
读统计图表,数字特征: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级差,方
差的意义及计算分析。
14第
6节至第9节样本对总本的估计及相应的数字特征的计算
分析,统计实践活动,变量的相关性及例题分析
,最小二乘估计。章
节复习,章节过关测试。
15第二章:算法初步:第1节至第3节基本思想,基本结构及
设计,排序问题。
16第
4节:几种基本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复习三角函数
的基本内容,章节复习,三角函数与算法初步过
关测试。
17第三章:概率:第1节至第2节频率,概率,古典概率,概
率计算公式。
18第2节至第3节建概率模型,互斥事件,习题课,章节复习,
章节过关测试。
19期末复习
20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二)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
术所必需的
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
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
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
学好数
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基本情况分析:
1、4班共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
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差生约 人。 5班共 人,
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人,
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差生约 人。
2、4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
的有
人,80’—99’有 人,60’—79’有 人,40’—59’有 人,
40’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为 ,最低分为 。
5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的
有 人,80’—99’有
人,60’—79’有 人,40’—59’有 人,40’
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为 ,最低分为
。
3、45班分别为高一年级9个班中编排一个普高班和一个普高
班之后的体育班,整体分析的结果是: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集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简易逻辑、映射与函数、<
br>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
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函数
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一
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3、教材重点:几种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不等式的解法、数列的
概念、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
4、教材难点:关于集合的各个基本概
念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
区别和联系、映射的概念以及用映射来刻画函数概念、反函数、一些
代
数命题的证明、 5、教材关键:理解概念,熟练、牢固掌握函数的
图像与性质。
6、采
用了由浅入深、减缓坡度、分散难点,逐步展开教材内容
的做法,符合从有限到无限的认识规律,体现了
从量变到质变和对立
统一的辩证规律。每阶段的内容相对独立,方
法比较单一,有助于掌
握每一阶段内容。
7、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强,每一阶段的知识都是以前一阶
段为基础,同时为下阶段的学习作准备。
8、全期教材重要的内容是:集合运算、不等式解法、函数的奇
偶性与单调性、等差与等比
数列的通项和前n项和。
四、教学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
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
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能掌握有关的术语和
符号
,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并能熟
练求解。
学霸笔记高中数学 微盘-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方案
高中数学选修2-2考点-高中数学 三角函数 海浪
高中数学必修四a版答案-高中数学联赛模拟书
高中数学必修一书后习题答案-高中数学书课程
高中数学126吴青开学必备-高中数学课设计理念
安徽省2019高中数学竞赛通知-实验版和修订版高中数学课标的区别
2017中山高中数学教材-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几何
进入高中数学听不会-高考高中数学考那几本
-
上一篇: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下一篇:安徽高一数学教学计划.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