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一数学《集合》说课稿示例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8 10:20
tags:高中数学说课稿

高中数学新课标123-上海高中数学杨G老师

2020年9月18日发(作者:伍先华)


高一数学《集合》说课稿示例
篇一:《集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 单元第一节《集合》(第一
课时)。集合这一课里,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
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
集合的常用表示方 法,集合元素的特征以及常用集合的表示。把集合的初步知
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 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
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以及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从知识结构上来 说是
为了引入函数的定义。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模块中,集合就显得格外的举足轻重
了。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以及教材地位和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 结构与
心理特征,依据新课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了解“属于”关系的意
义,掌握集合元素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置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
知的习惯,并通 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 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
趣,由集合的学习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同时通过自主探 究领略获
取新知识的喜悦。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教学重点:集合的基
本概念及元素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接下来则是说教法、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不能孤立去研究。什 么样的教法必带来
相应的学法,以遵循启发性原则为出发点,就本节课而言,我采用“生活实例
与数学实例”相结合,“师生互动与课堂布白”相辅助的方法。通过不同层次
的练习体验,凭借有趣、实 用的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然而,学生
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探 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
生探究能力,更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
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教法和学 法,每节课都应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
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创造和谐
的课堂氛围。
三、说教学过程
接着我来说一下最重要的部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流程主要分为六个环节:创设情境( 引入目标)、自主探究(感
知目标)、讨论辨析(理解目标)、变式训练(巩固目标)、课堂小结(自我
评价)、作业布置(反馈矫正)。
上述六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多层次、多角度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目标
课堂开始我将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
少人参加比赛?
这里我会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问题,事实上小组合作的形式
是本节课主要形式。
待学生讨论完毕以后我将作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
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 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同时我将板书标
题:集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为了从 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
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
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环节:自主探究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有那些概念?


(2)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空间,让主体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将进入第三环节:讨论辨析
小组合作探究(1)
让学生观察下列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所有的正方形;
(3)到直线 的距离等于定长 的所有的点;
(4)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
通过以上实例,辨析概念:
(1)集合含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
称集。而
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
元素用小
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小组合作探究(2)——集合元素的特征
问题3: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
征?
问题4:某单位所有的“帅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问题5: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问题6:咱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
化?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我如此设计的意图是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感受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根
本动力。
小组合作探究(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问题7: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那么3,4,5,6这四
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问题8: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a属于集合A,记作a∈A
问题9: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
达?
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小组合作探究(4)——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问题10: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一些常用数
集,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记作 N
正整数集:记作 N或 N? 整数集:记作 Z
有理数集:记作 Q 实数集:记作 R
设计意图: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有 不同的体验和理解。让学生通过合
作交流相互得到启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四环节:理论迁移 变式训练
1.下列指定的对象,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① 很小的数
② 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
③ 直角坐标平面内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


④ π的近似值
⑤ 所有无理数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节课主要解释了什么数学思想?
设计意 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小结,形成知识系统.教师
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一点评,让学生的 思想敞亮的发挥出来。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反馈矫正
1.必做题 课本习题1.1—1、2、3。
2.选做题 已知集合A={a+2,(a+1)2,a2+3a+3},且1∈A,求实数a 的
值。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的看笔记,板书应设计得有
条理性、概括性、指导性,所以 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集 合
1.集合的概念 4.范例研究
2.集合元素的特征
(学生板演)
3.常见集合的表示?
以上,我 是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
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评委老师,并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篇二:高中数学《集合》说课稿
数学1 集合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必修课程数学1中《集合》的相关内容。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
础, 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
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 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本节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解集合的定义及一些基本特征。二是掌
握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
“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
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 意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把一句话一个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
(2)准确理解集合与及集合内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把实际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培养数学敏感性,了
解到数学于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
简单的集合;
四、教学方法
(1)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分层教学,这样可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
的效果;
(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
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目标。


五、学习方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
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 的
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
“培
优扶差,满足不同。”
六、教学思路
具体的思路如下
复习的引入: 讲一些集合的相关数学及相关数学家的经历故事!这可以让
学生更加了解数学史从何使学生对数学更加感 兴趣,有助于上课的效率!因为
时间关系这里我就不说相关数学史咯。
一、 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
试问这个通知的 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 中某些特定
(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
学习一 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 正体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集合有那些概念?
(2)集合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4)如何给集合分类?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
号,都可以称作对象.


(2)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
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
字母表示,如a、b、c、 ??
1. 思考: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
子,对 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举例)
集合A={2,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 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举例)
集合A={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
了.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
4、集合分类
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注:应区分?,{?},{0},0等符号的含义
5、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
除0的集,也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
之外还常用列举法 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例1.(课本例1)
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
的顺序。
(2)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 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
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 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例2.(课本例2)
说明:(课本P5最后一段)
思考3:(课本P6思考)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3x+2}与 {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
表元素也可省略 ,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
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
法,要注意,一般集 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三)课堂练习(课本P6练习)
三、 归纳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 br>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
述法。
书面作业:习题1.1,第1- 4题
篇三: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课稿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1.1节《集合的 含义与
表示》,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
书。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 本节是让
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 对象,章末我们会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
数的概念,可见它是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 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
素材。
2、教材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技能:(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2) 熟记常用数集符号
(3) 能用列举、描述法表示具体集合
②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
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提高抽象概括能
力。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
性.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一些简单的集合; 说教法
1.学情分析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这一课时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接触到高中数
学 的第一堂课,它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认识;如果我们教
学上过于草率,学生很容易对 数学失去学习兴趣。再者,这是高中数学课程的
第一章的第一课时,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奠基部分,所以我 们不仅要正确地传授
知识,更要把握好教学的难度。如果传授得过于简单,那么学生容易麻痹大
意,对今后的学习埋下隐患;如果讲得太深,那么学生会有畏难心理,也会对
今后的学习造成影响。
2. 方法选择
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引导,通过预习学案的形式把知识问题化,通过实 例引
导学生观察归纳,上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经历观察、猜测、推理、交
流、反思的理 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说学法
让学生通过课前结合学案,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课上交流、讨论、概
括,课后复习巩固三个环节,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值得提出的是:
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使用,所以应该多做转换练习,
说教学程序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月*日*点,高一年 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 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
(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 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
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 总体。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
与现实的 距离,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


课堂的一开始就感受 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
活。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让学生阅读课本P2内容,让小组思考讨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补充答案
它们的共同特征 :它们都是指定的一组对象。这时我借此引入集合的概念,把
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通 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 把集合的涵义进行拓展,期间结合一些师生互动:我
们班上的女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班上身高在1. 75米以上的男生能不能构成
一个集合,班上高的男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通过身边这些大量例子 ,让
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并切实感受到学习集合语言的重要性。
对于集合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我则在学生了解集合概
念基础上,通过设置三个问题(1)班里个子高的同学 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2)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3)班里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调整后的集合和原来的集合是什么关
系?让学生思考:任意 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
特征?
这样设计将知识问题化,问 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
归纳出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为——确 定性、互异性、无
序性用两集合相等的概念。
思考3:(1)设集合A表示“1~20以 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4,5,6这
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2)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那么某元素a与集合A有哪几种可能关系?
(3)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4)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用符
号∈或?填空:
[设计说明]这几个问题比较简单,直接提问同学回答,并师生一起完善答
案。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目 的是引导学生归纳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表示方
法。
反馈练习:
(1)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
中国____A, 美国____A,


印度____A, 英国____A;
对于集合中常用的符号,我做 了这样处理:简要介绍后,让学生用两三分
钟的时间结合符号特点记忆。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信号:课堂 上能消化的东西
要及时记住。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让学生自习阅读课本P3——P4的内容5-7分钟,接着让同学试着解决如下
三个问题
(1) 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 表示不等式x-7《3的解集;
(3) 由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的方法叫做
列举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 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
是: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 (或变化)范围,
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通过 三个问题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自学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列举法和描
述法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更重要 的是对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的规范表达
做进一步强调, 最后,我带领学生分析了课本P4的例题,对集合的列举法和
描述法的规范表达做进一
步的强调,让学生完成书上的习题,并请几个学生上台来演练,通过练习
达到及时的反馈。
(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 比较列举法与描述法的优缺点。
(五)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1.1A组: 2、3、4.
作业的布置是要突出本节 课的重点——集合概念的理解以及集合的表示
法,让学生对数学符号的适用在课外进行延伸和巩固。
说板书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中间是 课本例题演
练,右侧是实例应用。在左侧的知识要点主要列出了集合、元素的概念、元素
的特性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和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以上是我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一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 题,以问题为
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
思维 能力为指导思想,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
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四:集合的概念 (说课稿)
授课时间: 08 年 9 月 12 日
授课年级、科目、课题: 高一数学 集合的概念
使用教材: 必修1(人教版)
说课教师: 刘华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集合的概念”,本节内
容选自高中数学必修1(人教版),下面我将主要从六个方面介绍我的教学方
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是学习高中数学的重要工具之一,起着承 前启后的作用。本小节首先
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人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
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
举法、描述法等, 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从教材我归纳出本节内容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集合元素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
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
创造地解决问题;
(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三)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
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
神。
三、学情分析:
针对现在的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计算能力差的特点,第一节课的内容不
要求学生太多的计算,通过大量的举例让学生充分掌握集合的基础知识。
四、教法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方
法让学生参与学习 ,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知识的
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类比的过程,使 学生获得发现的成就感。在这个
过程中力求把握好以下几点:
(1)通过实例,让学生去 发现规律。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经历知识的形
成和发展,力求使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思想去看待问题。
(2)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3)力求反馈的全面性、及 时性,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让学生的思维动
起来,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4)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急于把结果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
察,分析,类比 得出结果,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1)集合的有关概念
(2) 常用集合及表示方法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的集合 (不确定)
(2)好心的人的集合 (不确定)
(3){1,2,2,3,4,5} (有重复)
(4)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 (是 的)
(5)高一(12)班全体同学的集合(是 的)
(6)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的集合(是 的)
2、教材P5练习1、2
六:总结
1.本节主要学习了集合的基本概念、表示符号;一些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集
合的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合元素具有的特征.
2.我们在进一步复习巩固集 合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又学习了集合的表示方
法和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概念,同学们要熟练掌握.
篇五:新课标高中数学《集合》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集合》。


《集合》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教材的地位和内容)
集合与函数的内容历来是高中数学课 程的传统内容,也是后继学习的基
础。作为现代数学基础的集合论,它是一个具有独特地位的数学分支。 高中数
学课程是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它是刻画函数概念的基础知识和必备工
具。
二、教学目标(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本节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制
定的学习目标是)
(1)、学习目标
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
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索出结论,并能

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概念的引入,让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
的意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重点 :(本节的重点应该 是)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
的关系和运算,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
难点 :(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能遇到的难点是)
(1)(要)区别较多的新概念及相应的新符号;
(2)(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准确表示具体的集合;
四.教法分析
1、以学生为中心,重点采用了问题探究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从实例、到类比、到推广的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
习能力启发,引导学生得出概念,深化概念.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时间,增大信息量,增强直观形象性.
五.说教学过程(下面我以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为例谈一谈我的教学设计)
(那么整个教学流程分这么几块)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的教学流程:
1问题引入
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喊:高一**班同学集合!听到口令,咱班全体同学
便 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体育老师身边,而那些不是咱班的学生便会自动走开。
这样一来,体育来说的一声“ 集合”就把“某些特指的对象集在一起”了。
数学中的“集合”和体育老师的“集合”是一个概念吗?
2构建新知(那么构建新知的时候,主要围绕着以下几点展开)
(1) 集合的含义
数学中的“集合”和体育老师的集合并不是同一概念。体育老师所说的
“集合”是动词,而数学中的集合 是名词。同学们在体育老师的集合号令下形
成的整体就是数学中集合的涵义。
师:一般的 ,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集合,也简称集,例如”我
校篮球队的队员“图书馆里所有的书”。同 学们能不能再接着举出些集合的例
子呢? (自由发言,教师复述其中正确的举例并板书出来)
(1)我们班所有女生
(2)所有偶数
(3)四大洋
······
(2)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
如A={2,4,8,16},则4∈A,8∈A,32( )A.(请学生填充)。
注: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3) 集合的表示法
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
描述法是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常见数集的专用符号
N: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
Q:有理数集
R:全体实数的集合
``````
3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对象是否能组成一个集合,并说明理由
1身材高大的人
2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
3所有的数学难题
4满足的实数所组成的集合
(在这里我要重点讲的是第四个问题,有的同学会认为x^2<0的实 数解不
存在,所以这样的集合没有。事实上这样的回答是错误的,因为不存在元素的
集合应该叫 做空集。
例2(对于例题2也同学们容易错的题,这里主要是围绕集合中的元素应该
具有 互异性展开,因为它具有互译性,所以这个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集合{a,b,c}中的三个元素可构成某一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此三角形
一定不是()
A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例3 课本P3例1 例4 课本P4例2
例2, 例4主要是围绕着集合的描述方法展开。对于这四道题的设计,我
们主要
是围绕着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展开。通过对于例题的解析,加深对各个知识
点的理解。
4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归纳小结: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应理解为:对于给定的集合,它的任何两
个元素都是不同的.
3、常见数集的专用符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之后,能养成做总结的习惯,有利于新知识
的构建。 布置作业:
一、课本P7,习题1.1 1
二、1、预习内容,课本P5—P6

教资高中数学考大学的知识吗-高中数学小论文500字


免费2015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高中数学小题狂做考点过关


40_10_高中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高中数学竞赛真题解析


高中数学选修课教材-高中数学数学必修1教材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垂直证明公式-2018江苏高中数学一模


高中数学看讲解书有用吗-2018高中数学竞赛估分答案


小学3年级到高中数学-初中数学链接高中数学的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一的试题及答案-高中数学必修全套教案



本文更新与2020-09-18 10: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2868.html

高一数学《集合》说课稿示例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