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12套 含答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8 12:54
tags:初高中数学衔接

高中数学必修一单元一函数测试-高中数学2知识要点

2020年9月18日发(作者:柏谦)


初高中衔接型数学中考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03荆 门)64名男子乒乓球选手进行单打淘汰赛(胜者进入下一轮,败者淘汰出局),
直至决出单打冠军,共 比赛的场次是( )
A、32场 B、62场 C、63场 D、64场
2、(2003黑龙江)从哈尔滨开往A市的特快列车,途中要停靠两个站点,如果任意两 站间
的票价都不同,那么有(

)种不同的票价.


A

4

B

6

C

10

D

12
3、(2003南宁)一条信息可通过如图7的网络线由上(A点)
往下向各站点传送.例如信 息到b
2
点可由经a
1
的站点送达,
也可由经a
2
的站点送达,共有两条途径传送.则信息由A
点到达d
3
的不同途径共有( ).
(A)3条(B)4条(C)6条(D)12条
二、填空题
1、(2003 河北)乘火车从A站出发,沿途经过3个车站方可到达B站,那么在A、B两站之
间需要安排不同的车票 种。
2、(2003山西)联欢会上,小红按照4个红气球、3个黄气球、2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
起来装饰会场,第52个气球的颜色是 。
3、(2002桂林)观察下列分母有理化的计算:
1
2?1
1
5 ?4
?2?1

1
3?2
?3?2

1
4 ?3
?4?3

?5?4
,…从计算结果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计算:
??
1111
= .
??
???????
??
2002?1
3?24?32002?2001
??
2?1??
1111
?????????
??
2003?1
= .
3?24?32003?2002
??
2?1
??
??


4、(2002十堰)有A
1
、A
2
、A
3
三个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跳舞,面对观众作队形排列变化,其变
化规律是:
一个舞蹈演员A1
跳舞,面对观众作队形排列变化的种数是A
1
为1种;
二个舞蹈演员 A
1
、A
2
跳舞,面对观众作队形排列变化的种数是A
1
A
2
;A
2
A
1
为2种即1×2种;
三个舞蹈演 员A
1
、A
2
、A
3
跳舞,面对观众作队形排列变化的种数 是A
1
A
2
A
3
,A
1
A
3
A
2
;A
2
A
1
A
3

A
2
A
3
A
1;
A
3
A
1
A
2
,A
3
A
2
A
1
为6种即1×2×3种;
请你推测:
(1) 四个舞蹈演员A
1
、A
2
、A
3
、A
4
跳舞,面对观众作队形排列变化的种数是_______种;
(2) 六个舞蹈演员跳舞,按照上述方法作队形排列变化的种数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__ ________种;
(3) 用1、2、3、4、5、6、7共7个数字排列成7位数的电话号码( 在同一个电话号码
内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可排成_________个电话号码。
5、小明 是一位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同学。一天,他在解方程时,突然产生了
这样的想法,x=-1 这个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如果存在一个数i=-1,那么方程x=-1可
以变为x
2
=i
2
,则x=+i,从而x=+i是方程x
2
=-1的两个根。小明还发 现i具有如下性质:
i
1
=i;i
2
=-1;i
3
=i
2
×i=(-1)×i=-i;i
4
=(i
2
)2
=(-1)
2
=1;i
5
=i
4
×i=i; i
6
=(i
2
)
3
=(-1)
3
=-1; i
7
=i
6
×
i=-i;i=(i)=1……,请你观察上述各式,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填空:
i
4n+1
= ,i
4n+2
= ,i
4n+3
= (n为自然
数)。
6、如图,梯形ABCD中上底AD=a,下底BC=b,
若E
1
F
1
分别为AB,CD的中点,则E
1
F
1
(a?b)

若E
2
F
2
分别为AE< br>1
、DF
1
的中点,则E
2
F
2

842
222
1
2
1
?
1
?
1
? ?
a?a?b?
?
3a?b
?

??
2
?
2
?
4
若E
3
F
3
分别为AE
2
、DF
2
的中点,则E
3
F
3

1?
1
?
1
??
a?3a?b?
?
7a?b?
……;若E
6
F
6

??
2
?< br>4
?
8
别为AE
5
、DF
5
的中点,则E< br>6
F
6
=____


试题

参考答案


1
、答:< br>C
。分析:运用逆向思维,从“每淘汰一名选手出局必须进行一场比赛”的事实
出发,直 到决出单打冠军,必须淘汰
63
名选手,所以一共要进行
63
场比赛。

评点:逆向思维是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在数学知识中有很多运用
逆向 思维得到的知识:比如由整式乘法逆向思维可得到因式分解的方法;由互逆命题经过证
明可以得到互逆定 理:很多几何图形的判定和性质就是这样的。


2
、答:
B。分析:可转化为一条直线上四个点能组成多少条线段的问题。

评点:转化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引申:一条直线上五个点能组成多少条线段?
n
个点呢?

3
、答:
C
。分析:本题可应用“穷举法”解决。

二、< br>1
、答:
10
。分析:
4+3+2+1=10



2
、答:黄色。分析:
52=9
×
5+7
,第
45
个气球是绿的,再数
7
个,应是黄气球。


评点:学会探索,发现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
、答:
2001

2002


解:
?
??
1111

?
???????
??
2002?1
3?24?32002?2001
??
2?1
??
=
[(2?1)??(3?2)?(4?3)????(2002?2001) ](2002?1)

=
(2002?1)(2002?1)
=2002-1=2001


评:“裂项相消法”是高中代数数列求和的重要方法之一,又如
111
??
n
?
n?1
?
nn?1
可用于化简
11111
,等等 。
????????
1?22?33?44?5n?(n?1)
4
、答:(
1

24
种;


2

7.2?10
2


解:(
1

1?2?3?4?6?4?24
;(
2

1?2?3 ?4?5?6?24?30?720?7.2?10
2

评: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 抽象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思考解决
数学问题的重要解题策略,本题知识点和方法正 是高中代数将要学习的排列与组合内容。

5
、答:
i
,-
1

?i

解:
i
4n?1
?i
4n
?i?(i
4
)
n< br>?i?1
n
?i?i

i
4n?2
?i
4n
?i
2
?(i
4
)
n
?(?1)?1
n< br>?(?1)??1

i
4n?3
?i
4n
?i
3
?(i
4
)
n
?(?i)?1
n
?(?i)? ?i

评:“大胆地想象,仔细地论证”是我们求知者应具备的素质,创新与发现就这样产生。


本题是在初二对有理数突破到实数产生无理数以后,又一次大胆的突破,是高中代数复数、虚数概念的一处伏笔。

6
、答:
1
(63a?b)。解:
1
?
(2
6
?1)a?b
?
?
1
(63a?b)
评:多实践,多试探,找规律。
6
??
6426 4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2001济南如图△
ABC
中,
BC

a


D
1

E
1
分别是
AB
AC
的中点,则
D
1
E
1
?
1
a
2
1
?
a
?
3
?a
??
?a

2
?
2
?
4
1
?
3?
7
?
a?a
?
?a
;…………
2
?
4
?
8

D
2

E
2
分别是
D
1
B

E
1
C
的中点,则
D
2
E
2
?

D
3

E
3
分别是
D
2
B

E
2
C
的中 点,则
D
3
E
3
?

D
n
E
n
分别是
D
n?1
B

E
n?1< br>C
的中点,则
D
n
E
n
?
.(
n?1
,且
n
A
为整数)



2、(2003南京)阅读下面材料:
D
1
D
2
D
3
D
n
B
E
1
E
2
E
3
E
n
C

对于平面图形A,如果存在一个圆,使图形A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 的距离都不大于这个
圆的半径,则称图形A被这个圆所覆盖.
对于平面图形A,如果存在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圆,使图形A上的任意一点到其中某个圆
的圆心的距离都不大于这个圆的半径,则称图形A 被这些回所覆盖.
例如:图1中的三角形被一个圆所覆盖,图2中的四边形被两个圆所覆盖.

回答下列问题:

⑴ 边长为1cm的正方形被一个半径为r的圆所覆盖,r的最小值是 cm;
⑵ 边长为1cm的等边三角形被一个半径为r的圆所覆盖,r的最小值是 cm;
⑶ 长为2cm,宽为1cm的矩形被两个半径都为r的圆所覆盖,r的最小值是 cm,这
两个圆的圆心距是 cm.


二、解答题
1、阅读理解题(1) 判断下列几式是否正确:①
111
??
( )
4?545

111111
??
( )③
??
( )
5?6566?767
11111

??????
26122090
(2) 根据上述结论,计算:
计算:
11111111

???????
2 486
2、(2002咸宁)阅读下面材料:在计算2+5+8+11+14+17+20+23+26 +29时,我们发现,从第
一个数开始,后面的每个数与它的前面一个数的差都是一个相等的常数.具有 这种规律的一
列数,除了直接相加外,我们还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它们的和S,S=
n表示 数的个数,
a
1
表示第一个数,
a
n
表示最后一个数).那 么
2+5+8+11+14+17+20+23+26+29=
n
?
a
1
?a
n
?
(其中:
2
10
?
2?29
?
=155.
2
利用或不利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某集团总公司决 定将下属的一个分工司对外招商
承包,有符合条件的两家企业A、B分别拟定上缴利润方案如下:
A;每年结算一次上缴利润,第一年上缴利润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1万元;
B:每 半年结算一次上缴利润,第一个半年上缴利润0.3万元,以后每半年比前半年增加0.3
万元.
(1) 如果承包4年,你认为应该承包给哪家企业,总公司获利多?
(2) 如果承包n年,请用含n的代数式分别表示两家企业上缴利润的总金额(单
位:万元).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2
n
?1
a
1、答:
2
n
2、(1)
3
22
;(2);(3),1
3
22
二、解答题: 1、 解:设S=
则2S=
1?
=
1?
11111111

???????
2486
1111111

??????
248163264128
111111111

????????
2486256
1255
∴ S=
256256
∴ 2 S=1+S
?
或两式相减得:S=
1?
1255

?
256256
4
?
1?4
?
?10
(万元)
2
8
?
0.3?2.4
?
?10.8
(万元)
2
2、(1)如果承包4年,A家获利
y
A
=1+2+3+4=B家获利
y
B
=0.3+0.6+…+[0.3+(8-1)×0.3]=
所以我认为应该承包给B家企业,总公司获利多。
(2)如果承包n年,A家获利
y
A
=1+2+3+4+…+n=
B家获利
n
?
1?n
?
(万元)
2
y
B
=0.3+0.6+0.9+…+[0.3+(2n-1)×0.3]=
2n
?
0. 3?[0.3?(2n?1)?0.3]
?
?0.3n(2n?1)
(万元)
2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3)及参考答案

1、(2001重庆)阅读下面材料:
在计算3+5+7+9+11+13+15+17+1 9+21时,我们发现,从第一个数开始,以后的每
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的差都是一个相同的定值。具有 这种规律的一列数,除了直接相加外,
我们还可以用公式
S?na?
n
?n?1
?
(公式中的n表示数的个数,a表示
?d
计算它们的和。
2


第一个数的值,d表示这个相差的定值) 那么
3+5+7+9+11+1 3+15+17+19+21=
10?3?
用上面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为保护长江 ,减少水土流失,我市某县决定对原有的坡荒地进行退耕还林。从1995年起在
坡荒地上植树造林,以 后每年又以比上一年多植相同面积的树木改造坡荒地,由于每年因自
然灾害、树木成活率、人为因素等的 影响,都有相同数量的新坡荒地产生,下表为1995、
1996、1997年的坡荒地面积和植树的面 积的统计数据。假设坡荒地全部种上树后,不再水
上流失形成新的坡荒地,问到哪一年,可以将全县所有 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

每年植树的面积(亩)
植树后坡荒地的实际面积(亩)
1995年
1000
25200
1996年
1400
24000
1997年
1800
22400
10
?
10?1
?
2
?2?120

2
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再做后面的两个题目:

S?1?2?3?????n


S?n?(n?1)?(n?2)?????1

①+②得
2S ?(n?1)?(n?1)?????(n?1)?n(n?1)
所以
S?
2
n(n?1)
2

(1)利用上述方法或结论证明:
1?3?5?????( 2n?1)?(n?1)
(2)若
1?3?5?????x?361
,求
x< br>。





2、(2003十堰)先阅读下面的材料,再解答下面的问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有A(x
1
,y
1
)、B(x
2
,y
2
)两点,A、B两点间的距离用
AB

示,则有:
AB
=
?
x
1
?x
2
?
2
?
?
y
1
?y
2
?
2
,下面我们来证明这个公式:



证明:如图5(1),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则C点的横坐标为x
1
,过B点
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则D点的横坐标为x
2
,过A 点作BD的垂线,垂足为E,则E
点的横坐标为x
2
,纵坐标为y
1
.
∴∣AE∣=∣CD∣=∣x
1
-x
2

∣BE ∣=∣BD∣-∣DE∣=∣y
2
-y
1
∣=∣y
1
-y< br>2

在Rt△AEB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2
=∣A E∣
2
+∣BE∣
2
=∣x
1
-x
2
∣< br>2
+∣y
1
-y
2

2


AB
=
?
x
1
?x
2
?
2
?< br>?
y
1
?y
2
?
2
(因为∣AB∣表示线段 长,为非负数)
注:当A、B在其它象限时,同理可证上述公式成立.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P(-1,2)、Q(2,-3)两点,求∣PQ∣;
(2) 如图5(2), 直线L
1
与L
2
相交于点C(4,6),L
1
、L
2
与x轴分别交于B、A
两点,其坐标为B(8,0)、A(1,0),直线L
3平行于x轴,与L
1
、L
2
分别相
交于E、D两点,且∣DE∣ =
7
,求线段DA的长.
6
记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分别为
y?f(x )

y?g(x)
,A与B为不同时为0且A+B≠0的两
个实数, 称函数
h(x)?
Af(x)?Bg(x)
为由函数
f(x)
与函数
g(x)
生成的函数。请举例说
A?B
明由函数
f(x)
与函数< br>g(x)
生成的函数
h(x)
与涵数
f(x)
与函数
g(x)
之间一个关系。
3、(2003金华)如图,已知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沿着直 线l滚动。(1)当△ABC滚动一
周到△A
1
B
1
C
1< br>的位置,此时A点运动的路程为;约为;(精确到0.1,л=3.14…);(2)设△
ABC 滚动240°时,C点的位置为C’,△ABC滚动480°时,A点的位置为A’。请你利用三
角函数 中正切的两角和公式tan(α+β)=(tanα+ tanβ)÷(1-tanα·tanβ),求出


∠CAC’+∠CAA’的度数。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3)及参考答案

1、解法一:从表中可知,1995年植树1000公顷,以后每年均比上一年多植树400公
顷.1995年实有坡荒地25200公顷.种树1400公顷后,实有坡荒地只减少丁25200—24000
=1200(公顷),因此,每年新产生的坡荒地为200公顷,即树木实际存活1200公顷.设从< br>1996年起(1996年算第1年),
n
年全县的坡荒地全部植树,有1400
n

n(n?1)
×400—200
n
2
≥25200. 即:
n
2
+5
n
≥126.估算:当
n
=8时,8
2
+5×8=104≤126.当
n
=9时,9
2
+5×9=126.故到2004年,可将全县所有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
解法二:从表中可知,1 995年实有坡荒地25200公顷,1996年减少1200公顷,以后每
年均比上一年多减少400 公顷.设第
n
年的减少为0,则25200-(1200
n

n(n ?1)
×400)
2
≤0.即126-(
n
2
+5
n
)≤0.当
n
=9时,126—8
l
-45=0.故到2004年 可将全县所有的
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
解法三:从表中可知:1996年荒地实际面积减少1 200公顷,以后每年均比上一年多减
少400公顷.
列表:
1995
1000
25200
1996
1400
24000
1997
1800
22400
1998
2200
20400
1999
2600
18000
2000
3000
15200
2001
3400
12000
2002
3800
8400
2003
4200
4400
2004
4600
0
从表中可知,到2004年,可将全县所有的坡荒地全部种上树木.
(题29是一道新颖独特 的阅读题,它的基本形式可归纳为:“阅读——理解——应用”,解
题时应抓住三点:(1)读:读懂材 料,读懂表格;(2)用:把阅读材料提供的结论正确地套
用于解题中;(3)活:指解题时的计算,对
n
2
+5
n
≥126这样的不等式,用估算法求年数
n.)
2、解:(1)
PQ
=
?
x
1
?x2
?
?
?
y
1
?y
2
?
2< br>22
?
?
?1?2
?
?
?
2?3
?
2
22
?34

(2)∵直线L
3
平行于x轴 ∴DE:AB=CD:AC
而∣DE∣=
7
,∣AC∣=
6
?1?4
?
?
?
0?6
?
?45?35
,∣AB ∣=7
7
?35
55555
5
6
?
∴CD=,∴ DA=AC一CD=
35?
。线段DA的长是。
?
222
72


3、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4)及参考答案

1. (杭州03改)把抛物线
y?x?bx?c
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
2
y?(x?1)? 2
,则有b= ,c= 。 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
2
2. (重庆038)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 ∠B=45°,∠C=120°,AB
=8,则CD的长为( ) A、





B
A
D
8
6
B、
46

3
C、
C
8
2
D、
42

3
45
0
120
0
第8题图
重庆03 8

C


A
D
B
2003资阳市
3. (2003资阳市)如图,在△AB C中,已知∠ACB=90°,CD⊥AB于D,AC=
63
,BD=3。
(1)请根据下面求cosA的解答过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结论,使解答正确完整:
∵CD⊥AB ,∠ACB=90°,∴AC= cosA, =AC·cosA,由已知AC=
63
,BD=3

63
=AB cosA=(AD+BD)cosA=(
63
cosA+3)cosA

t
=cosA,则
t
>0,且上式可化为
23
t
2
+ =0,则此解得cosA=
t

(2)求BC的长及△ABC的面积。
3

2




4. (荆门0319)(本题满分8分)(1)如图1,在△ABC 中,∠B 、∠C 均为锐角,其
对边分别为b、c,求证:
bc
=;
sinBsinC
(2)在△ABC 中,AB=
3
,AC=
2
,∠B =45
0
,问满足这样的△ABC 有几个?在图2中
作出来(不写作法,不述理由)并利用(1)的结论求出∠ACB的大小。


A







C

B

B


(图2)
(图1)

19题图
A

C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
学试题(4)参考答案


1、答:b=8,c=20。
2
y?(x?1)?2
的顶点是(-1,2) 分析:抛物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横坐标-1变-4,
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纵坐标2变4,顶点变为 (-4,4),而抛物线的大小形状开口方向
2
y?x?bx?c
比较得都不改变,故 解析式为
y?(x?4)?4
,即
y?x?8x?20
,与
22b=8,c=20。
点评:逆向思维,抓住关键,以“点”代线、从特殊到一般,是本题的解题策略。
2、答:A。
3
、答:(
1
)AB AD
t

23
;(2)

2
)解:在
Rt

ABC
中,
BC=AC
·
tanA=
63
·
S
△ABC
=
3
=6

3
1
AC?BC?183

2


4、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5)及参考答案

1、(河北0320)如图 :是用火柴棍摆出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按这种方式摆下去,当每边
上摆20(即
n
= 20)根时,需要的火柴棍总数为 根。
?
?
??
?
?
D
C
S
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1
n? 2
n?3
?

A
B
2、观察下列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
贵阳0325

图7




两条直线相交, 三条直线相交, 四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1个交点; 最多有3个交点; 最多有6个交点;……
像这样,十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是 ( )
A.40个 B.45个 C.50个 D.55个
3.一种浓度是15%的溶液30千克,现要用浓度更 高的同种溶液50千克和它混合,使混合后
的浓度大于20%,而小于35%,则所用溶液浓度x的取值 范围是( )
(A)15%4、(贵阳0325)如图,圆柱 的轴截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动点P从A点出发,
沿着圆柱的侧面移动到BC的中点S的最短 距离是( )
(A)
21?
?
2
75
(B)
21?4
?
(C)
41?
?
22
(D)
24?
?
2

5、(黄冈市2003年)同学们都做过《代数 》课本第三册87页第4题:某礼堂共有25排座
位,第一排有20个座位,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1 个座位,写出每排的座位数m与这排
的排数n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
答案 是:每排的座位数m与这排的排数n的函数关系式是m=n+19;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是


1≤n≤25,且n是整数.
上题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探究下列问题:
(1)当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则每排的座位数m与这排的排数n的函数关系
式是 m=2n+18 (1≤n≤25, 且n是整数). (2)当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3个座位、4个座位时,则每排的座位数m与这排的排数
n的函数 关系式分别是 m=3n+17, m=4n+16, ,
(1≤n≤25, 且n是整数).
(3)某礼堂 共有p排座位,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b个座位,试写
出每排的座位数m与这排的 排数n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5)及参考答案

1、答:630根。分析:火柴总数可试探S
1
=1×3,S
2
= 1×3+2×3,S
3
= 1×3+2×3+3×3,
∴S
20
= 1×3+2×3+3×3+……+20×3=3×(1+2+3+……+20)=3×[(20+1)+(19< br>+2)+(18+3)+…+(12+9)+(11+10)]= 3×10×21=630(根)。
还可猜测:S
n
=3n(n+1)÷2,可验证。
评点:(1)本题体现了(一)数学思想:符号化思想,用S
1
、S
2
等等 来记火柴总数并写
成代数式;(二)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2)用公式写出其规律 ,实质
是高中代数数列通项公式。
2、答: 分析:交点个数两条直线相交得交点个数为 S
2
=1=?先看S
3
=3是在1的基础上
加上2得到的,即S3
=1+2,同理S
4
=6= S
3
+3=1+2+3,。。。 ,S
n
=1+2+3+。。。+(n一1)=?
n?1
??
1?n ?1
?
n
?
n?1
?



利用 等差数列的前(
n

1
)项和得
S
n
=
?
?
22
1010?1
?
S
10
=1+2+3+。。。
+8+9=

1+9

+

2+8
+

3+7

+

4+6

+5=45
,或
S
10
=
?
?45

2
评点:(1)本题体现了(一)数学思想:符号化思想,用S
1
、S2
等等来记交点总数并写成
代数式;(二)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 一般思维规律。(2)用公式
写出其规律,实质是高中代数数列通项公式。此外用到了一种数求的一般方 法。
15
3
、答:
C
。解:混合后的浓度表达式(代数式)是:< br>100
?30?x?50
,即
4.5?50x
,得:

80
30?50
204.5?50x35
,即
14.5?50x7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
80
,得

??
??
10080100< br>58020
16?4.5?50x?28

16?4.5?50x?28?4. 5
,解得
2.3?x?4.7
,答:C
4、答:A。解: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是如下的矩形:





B
A
(P)
S
C
D 其中线段AS的长度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但要注意:这里的AB是由原来的曲线AB展直
以后得到 的线段,它应等于原来的底面圆周长的一半即AB=2
?
,BS=2,故
AS=
2
2
?(2
?
)
2
?21?
?
2
,所以选(A)。
5、答:(1)m=2n+18;(2)m=3n+17;m=4n+16;(3 )m=bn+a-b,1≤n≤p.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6)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锦州2004)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0,3) 为圆心,以3为半径作⊙A,则直线
y=kx+2(k≠0)与⊙A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切
B.
相交
C.
相离
D.

k
值有关
2
.(锦州2004)苹果熟了,从树 上落下所经过的路程s与下落的时间t满足s=
不为0的常数),则s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2
gt(g是

二、填空题
3

(锦州20 04)如图,在Rt△ABC中,∠C=90°,CA=CB=2.分别以A、B、C为圆心,以
AC为 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AB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 _.
三、解答题

4

(锦州2004)某农场种植一种蔬菜,销售员张 平根据往年的销售情况,对今年这种蔬菜
的销售价格进行了预测,预测情况如图,图中的抛物线(部分) 表示这种蔬菜销售价与月份之
间的关系.观察图象,你能得到关于这种蔬菜销售情况的哪些信息?

答题要求:(1)请提供四条信息;(2)不必求函数的解析式.

5
.(锦州2004)某乡薄铁社厂的王师傅要在长为25cm,宽为18cm的薄铁板上裁出一个 最
大的圆和两个尽可能大的小圆.他先画出了如下的草图,但他在求小圆半径时遇到了困难,
请 你帮助王师傅计算出这两个小圆的半径.

6
.(锦州2004)
某食 品批发部准备用10000元从厂家购进一批出厂价分别为16元和20
元的甲、乙两种酸奶,然后将甲 、乙两种酸奶分别加价20%和25%向外销售.如果设购进甲
种酸奶为x(箱),全部售出这批酸奶所 获销售利润为y(元).
(1)求所获销售利润y(元)与x(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根据市场调查,甲、乙两种酸奶在保质期内销售量都不超过
300
箱,那么食品批发
部怎样进货获利最大,最大销售利润是多少?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6)参考答案

1、

答:B。分析:看图

2、

答:B

3、

答:
2-
4、

(1)2
月份每 千克销售价是
3.5
元;
(2)7
月份每千克销售价是
0.5
元;

(3)1月到7月的销售价逐月下降;(4)7月到12月的销售价逐月上升;
(5)2月与7月的销售差价是每千克3元;(6)7月份销售价最低,1月份销售价最高;
(7)6月与8月、5月与9月、4月与10月、3月与11月,2月与12月的销售价相同;
答对一条给2分

(
注:此题答案不唯一,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
若有其它答案,只要是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
并且叙述正确请酌情给分
)
5、

解法一:如图(1)连结OO
1
、O
1
O< br>2
、O
2
O,则△OO
1
O
2
是等腰三角形 .
作OA⊥O
1
O
2
,垂足为A,则O
1
A=O
2
A. ……2分
由图可知大圆的半径是9cm.设小圆的半径为xcm,
在Rt△OAO
1< br>中,依题意,得(9+x)
2
=(9-x)
2
+(25-9-x)2
. ……5分
整理,得x-68x+256=0.解得x
1
=4,x
2
=64. ……8分
∵x
2
=64>9,不合题意,舍去.∴x=4.
答:两个小圆的半径是4cm. ……10分
2

解法二 :如图(2)设⊙O
1
、⊙O
2
与长方形的一边相切于B、C,连结OB、O
1
C,作O
1
A⊥OB,
垂足为A,则△OO
1
A 是直角三角形,以下同解法一.


6、

解法一:根据题意,得y=16×20%·x+20×25%×
=-0.8x+2500. ……4分
解法二:y=16·x·20%+(10000-16x)·25%=-0.8x+2500.
(2)解法一:由题意知, 解得250≤x≤300.
由(1)知y=-0.8x+2500,∵k=-0.8<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250时,y值最大,此时y=-0.8×250+2500=2300(元).
∴==300(箱). ……9分
答:当购进甲种酸奶250箱,乙种酸奶300箱时,所获销售利润最大,
最大销售利润为2300元. ……10分
解法二:因为16×20%<20×25%,即乙种酸奶每箱的销售利润大于甲种酸奶 的销售
利润,因此最大限度的购进乙种酸奶时所获销售利润最大,即购进乙种酸奶300箱,
则x==250(箱).
由(1)知y=-0.8x+2500,
∴当x=250时,y值最大,此时y=-0.8×250+2500=2300(元).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7)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7.如图,一张 长方形纸沿AB对折,以AB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
折叠,再沿CD剪开,使展 开后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对角线所构成的图形).则∠OCD等于
( )A.108° B.144° C.126° D.129°


8. (浙江湖州2 004)已知抛物线和直线l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的
对称轴为直线x= -1, P
1
(x
1
,y
1
),P
2
(x
2
,y
2
)是抛物线上的点,P
3
(x
3
,y3
)是直线l上
的点,且-1<x
1
<x
2
,x
3
<-1,则y
1
,y
2
,y
3
的大小关系为( )
A. y
1
<y
2
<y
3
B. y
3
<y
1
<y
2
C. y
3
<y
2
<y
1
D. y
2
<y
1
<y
3
二、填空题
9.如图,要给这个长、宽、高分别为x、y、z的
箱子打包,其打包方式如右图所示,则打 包带的
长至少要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mm)
(用含x、y、z的代数式表示)
三、解答题

10.课本第五册第65页有一题: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的两个根满足
x
1
?x
2
?
案“∠B=120°”后,思 考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答.
(1)若在原题中,将方程改为
ax?3bx?c?0
,要得到∠B=120°,而条件“a=c”
不变,那么应对条件中的
x
1
? x
2
的值作怎样的改变?并说明理由.
(2)若在原题中,将方程改为
ax ?nbx?c?0
(n为正整数,n≥2),要得到∠B=120°,
而条件“a=c”不变, 那么条件中的
x
1
?x
2
的值应改为多少(不必说明理由)? 11.(浙江湖州2004)如图,H是⊙O的内接锐角△ABC的高线AD、BE的交点,过点
A 引⊙O的切线,与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若AB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
2
2
22
,且a,b,c
分别是△ABC的∠A,∠B,∠C的对边.若a=c,求∠B的度数. 小敏解得此题的正确答
x
2
?63x?36(cos
2
C?cosC ?1)?0
的实数根。
(1)求:∠C= 度;AB的长等于 (直接写出结果)。
(2)若BP=9,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7)参考答案

7、

答:C。分析:

8、

答:D。分析:

9、

答:2x+4y+6z。分析:
10、

略解:(1)∵ ∠B=120°,a=c, ∴ b=
3
a,△=5a
2
>0.
又∵
x
1
?x
2
=
?
x
1
?x
2
?
2< br>3b
2
4c
.
?4x
1
x
2
=< br>?
2
a
a

x
1
?x
2
=
5
.
(2)
x
1
?x
2
=
3n?4
.
11、 略解:
(1)∠C=60°……………………………………………………………………3分
AB=3
3
………………………………………………………………………
3




2
)结论:△
ABC
是等边三角形… ………………………………………………
1



AD

BE
是△
ABC
的高,∴∠
P+
PAC=

BAD+

ABC=90
°



PA
切⊙
O

A
,∴∠
PAC=

ABC

∴∠
P=

BAD

而∠
PBA=

ABH

PBA
~△
ABH


PB
?
AB

ABBH
2
AB

∴当
PB=9
时,
BH=
?3
………………………………… …………………
2


PB


Rt< br>△
BHD
中,
BD=BH
·
cos30
°
=
3
3
…………………………………
1


2


Rt

ABD
中,
co s

ABD=
BD
?
1
AB2
??ABD?60?

即∠ABC=60°…………………………………………………………………1分
∵∠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8)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
.方程
x
2
?x?1?0
的解是(



A

?1?5
1?51?5
? 1?5
1?5
B

C

D

?


22
222
13.(广西2000)在 Rt△ABC中,∠C=90°,如果
cosA?
A、
4
,那么
ta nB
的值为 ( )
5
3534
B、 C、 D、
5443
2
14.(福建福州0220)已知:二次函数y

x
+
bx
+
c

x
轴相 交于
A

x
1
,0)、B(
x
2
,0)< br>b
4c?b
2
两点,其顶点坐标为
P

?
, ),
AB
=︱
x
1

x
2
︱,若
S

APB
=1,则
b

c
的关
4
2
系式是( )(A)
b
-4
c
+1=0
(C)
b
-4
c
+4=0
2
2




(B)
b
-4
c
-1=0
(D)
b
-4
c
-4=0
2
2

二、填空题
15.(泰州0420)在距离地面2米高的某处把一物体以初速度v
0
(米秒)竖直向上抛出,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其上升高度s(米)与抛出时间t(秒)满 足:
s?v
0
t?
2
1
2
gt
(其
2
中g是常数,通常取10米秒)。若v
0
=10米秒,则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最高 点距地面
________米。
三、解答题

16.(安徽02)如图,在 △
ABC
中,
AB
=5,
AC
=7,∠
B
=60?,求
BC
的长.

17.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 br>y
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
x
(单位:分)之间满
足函数关系:
y
=-0.1
x
+2.6
x
+43 (0≤
x
≤30).
y
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
(1)< br>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
逐步降低?
(2)第10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第几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2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8)参考答案


12、

答:
D
。分析:

13、

答: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或三角函数变
换知识

a) 利用定义
cosA?
B
b4
A
,由
cosA?
,如图可设b=4k,c=5k,则
C
c5
b4k4
由勾股定理得a=3k,从而
tanB???
,故应选D。
a3k3
44
b) 利用三角函数变换:因为∠A+∠B=90°,由
cos A?
,得
sinB?cosA?

55
4
3
sin B
5
4
22
再由
sinB?cosB?1
,可求得
cosB?
,从而
tanB???

5
cosB
3
3
5
14、

15、

16、
答:
D
。分析:

答:7

解:过A点作AD⊥BC于D,
在Rt△ABD中,
AD=AB·sin60°
=5×
35
3
.= ……(2分)
22
BD=AB·cos60°
=5×

……(5分)
在Rt△ADC中,
1
2
5
2
11
?
5
?
222
3
?
=. ……(7分) DC=
AC-AD=7-
?

2
2
??
所以,BC=BD+DC=
17、
2
115

=8. ……(8分)
22
2
解:(1)
y
=-0.1
x
+2.6
x
+43
2
=-0.1(
x
-13)+59.9. ……(4分)
所以,当0≤
x
≤13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当13≤
x
≤30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下降. ……(6分)
(2)当
x
=10时,
y
=-0.1(10-13)+59.9=59.
第10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为59. ……(9分)
2


(3)
x
=13,
y
取得最大值,所以,在第1 3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12分)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9)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8.(河北实验区2004)
如图2,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则物体A
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0
1
2
A



0
1
2
C

0
1
2
A
B

A

0
1
D
2
图2
19.
(河北实验区20 04)
把一个小球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弹出,它在空中的高度h(m)
与时间t(s)满足关系:h=20t-5t
2
.当h=20时,小球的运动时间为
A.20s B.2s
C.
(22?2)s
D.
(22?2)s

20.
(海南省1997)
已知
sin
?
?cos
?
?
1
,且0°
?
?
?
45°,则
cos
?
?sin
?
的值为( )
8
C. A.
3

2
B.
?
3

2
3

4
D.
?
3

4
二、解答题
21.(河北实验区2004)
(本小题满分6分)
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
(1)在④和⑤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应的等式;




2
2
2

①1=1;
②1+3=2;
③1+3+5=3;
④ ;
⑤ ;

(2)通过猜想写出与第n个点阵相对应的等式.
22.
(河北实验区2 004)
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ACD拼成菱形ABCD.
把一个含60°角的 三角尺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与点A重合,两边分
别与AB,AC重合.将三角尺 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相交于点E,F时,( 如图13—1),
通过观察或测量BE,CF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F时(如图13—2),
你在 (1)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简要说明理由.
A
F
D

D
A

F
B
E
C
B
C
E
图13—1
图13—2
……
……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9)参考答案
一、
1、

答:A
2、

答:B
3、

答:A 解:∵
0
°
?
?
?
45
°,
?
?
90
° 一
?
,∴
cos
?
?cos(90??
?
)?si n
?
(锐角
小的余弦值反而大)


cos
?
?sin
?
?0

法(1): ∴
cos
?
?sin
?
?(cos
?
?sin?
)
2
?cos
?
2
?sin
2
?< br>?2sin
?
cos
?

=
1?2?
二、
222
4


答:(
1
)④
1+3+5 +7=4
;⑤
1+3+5+7+9=5.

2

1+3+5+

+(2n
-
1)=n
13

法。(2):可以先求
(cos
?
?sin
?
)
2
的值再开方求算术根(略)。
?
82
5


参考图(
1

BE=CF.
…………………………………………………………………
2


证明:在△ABE和△ACF中,
∵∠BAE+∠EAC=∠CAF+∠EAC=60°,
∴∠BAE=∠CAF.
∵AB=AC,∠B=∠ACF=60°,∴△ABE≌△ACF(ASA). ………………4分
∴BE=CF. ………………………………………………………………………5分
(2)BE=CF仍然成立.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同样可以证明△AB E和△ACF全等,BE和CF是
它们的对应边.所以BE=CF仍然成立. …………………………………………8分

说明:对于(
2
),如果学生仍 按照(
1
)中的证明格式书写,同样可得本段满分
.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10)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3.
点P(-1,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1,2) B.(-1,2) C.(1,-2) D.(-1,-2)
24.在△ABC中,∠C=90°,
sinA?
3
,则cosA的值是( ).
5


A.
4334
B. C. D.
5543
25
.(河北2004)方程
x
2
?6x?5?0
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2
A.
(x?3)?14
B.
(x?3)?14
C.
(x?6)?
22
1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2
26.(河北2004)如图3—1,在正方形铁皮上剪下一个圆形和扇形,使之恰好围
成图3—2所示的一个圆锥模型.设圆的半径为r,扇形半径为
R,则圆的半径与扇形半径之间的关系为( )
A.R=2r B.R=
9
r
4
图3—1
C.R=3r D.R=4r

图3—2
二、填空题
27.
已知A是锐角,且
sinA?
,则cos(90 °-A)=___________.
28.如图,为了求出湖两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观测者
从测点A、B分别测得∠BAC=90°,∠ABC=30°,
又量得BC=160 m,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m(结果保留根号)
第6题图
1
3

三、解答题
29.(宁夏2004)如图,在△ABC中, AB=AC=5,BC=6,F为BC的中点.P是BF上
的一点,过点P作BC的垂线交AB于D,交 CA的延长线于E.若设 BP=x,那么,
图中有些量(线段、面积等)可以看作x的函数,如,PC =6-x,PF=3-x等.除以
上两例外,请你再写出一个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加以证明.(不要 添加辅助线和其
它字母)



30.(河北实验区2004)
如图14—1是某段河床横断面的示意图.查阅该
河段的水文资料,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xm 5 10 20 30 40
2 4.5 8
50
12.5
图14—1
ym
14
12
10
8
6
ym 0.125 0.5
x
x
y
(1)请你以上表中的各对数据(x,y)作为点的坐标,
尝试在图14—2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y关于x的


函数图象;
(2)①填写下表:
x 5

10

20

30

40

50

x
2

y

②根据所填表中数据呈现的规律,猜想出用x表示y
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
(3)当水面宽度为36米时,一艘吃水深度(船底部到水面的距离)为1.8米的货船能
否在这个河段安全通过?为什么?

你能行,加

油呀!

31.
(河北实验区2004)
如图15—1和15—2,在20×20的 等距网格(每格的宽和高均
是1个单位长)中,
M
Q
A
Rt△ABC从点A与点M重合的位置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
B
C
度先向下平移,当BC边与网的底部重合时,继续同样的速度向右
A
1

O
平移,当点C与点P重合时,Rt△ABC停止移动.设运动时间
B
1

C
1

为x秒,△QAC的面积为y. < br>(1)如图15—1,当Rt△ABC向下平移到Rt△A
1
B
1
C< br>1
的位置时,
P
N
请你在网格中画出Rt△A
1
B
1
C
1
关于直线QN成轴对称的图形; 图15—1
(2)如图15—2,在Rt△ABC向下平移的过程中,请你求出y与
x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当x分别取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和
M
Q
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
(3)在Rt△ABC向右平移的过程中,请你说明当x取何值时,y
A
O
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值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B
(说明:在(3)中,将视你解答方法的创新程度,给予1~4分的加分)
C

P
N

图15—2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10)参考答案
一、
6、

答:A
22
7、

答:A 分析:可用两种方法解。一是利用 定义;二是利用
sinA+cosA=1.
引申:求
tanA?

8、

答:A
9、

答:D
二、
10、

11、

三、
12



答:
1

3
答:
80
3




13、








解:(1)图象如下图所示. ……………………………………………………2

14
12
10
8
6
4
2
O
10
20 30
40 50 60
xm
ym





(2)① 填表正确; …………………………………………………………5分
x 5 10
200
20
200
30
200
40
200
50
200
x
2

200
y

y?
1
2
x.
………………………………………………………6分
200
1
(3)当水面宽度为3 6m时,相应的x=18,则
y??18
2
?1.62,

200
此时该河段的最大水深为1.62m.……………………………………8分
因为货船吃水深为1.8m,而1.62<1.8,
所以当水面宽度为36m时,该货船不能通过这个河段. …………10分
14、 解:(1 )如图1,△A
2
B
2
C
2
是△A
1
B< br>1
C
1
关于直线QN成轴对称的图
形. …………2分

M
M
Q
Q


A
O
O
A
1

B
C
1

C
B
1

C
2

A

P
N B C
P
N
B
2
A
2



图2
图1
(2)当△ABC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下平移x秒时(如图2),则有:
MA=x,MB=x+4,MQ=20,
y=S
梯形
QMBC
- S

AMQ
-S

ABC
=
111
(4?20)(x?4)??20x??4?4

222
=2x+40(0≤x≤16). ……………………………………………………6分
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
当x=0时,y取得最小值,且y
最小
=40;
当x=16时,y取得最大值,且y
最大
=2×16+40=72.…………………… …………8分
(3)解法一:
当△ABC继续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 向右平移时,此时16≤x≤32,
PB=20-(x
-
16)=36-x,PC=P B-4=32-x,
∴y=S
梯形
BAQP
-S

CPQ
-S

ABC

?
111
(4?20)(36?x)??20?(32?x)??4?4

222
=-2x+104(16≤x≤32). ………………………………………………10分
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
当x=32时,y取得最小值,且y
最小
=-2×32+104=40;
当x=16时,y取得最大值,且y
最大
=-2×16+104=72.……………………12 分
解法二:


在△ABC自左向右平移的过程中,△QAC在每一时 刻的位置都对应着(2)
中△QAC某一时刻的位置.使得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关于直线QN成轴对称.
因此,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只需考察△ABC在自上至下平移过程中△QAC
面积的变化情况, 便可以知道△ABC在自左向右平移过程中△QAC面积的变化
情况.……………………………………… ………………………10分(另加2分)
当x=16时,y取得最大值,且y
最大
=72;
当x=32时,y取得最小值,且y
最小
=40.……………………12分(再加2分)
说明:(1)本题解法较多,对于其他正确解法,请参照评分标准按步骤给分;
(2)对于(3),如果学生按照解法一的方法求解,不加分;如果按 照解法
二利用图形变换的方法说明,可考虑加1~4分.
15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11)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32.
(浙江 富阳2004)数轴上有两点A、B分别表示实数
a

b
,则线段AB的长度 是( )
A、
a?b
B、
a?b
C、
a?b
D、
a?b

33.(浙江富阳2004)二次 函数
y?x?3x?
2
3
的图象与
x
轴交点的个数是( )
2
A、0个 B、1个 C、2个 D、不能确定
34.某 种细菌在营养过程中,细菌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两小时,
这种细菌由1个可分 裂繁殖成( ).
(A)8个 (B)16个 (C)4个 (D)32个
二、填空题
35.
(浙江宁波2004)等腰三角形
ABC
中,< br>BC?8

AB

AC
的长是关于
x
的方程
x
2
?10x?m?0
的两根,则
m
的值是_______ ____.
36.(浙江富阳2004)方程
x(x?1)(x?2)?0
的解是 ;
三、解答题
37.
(资阳市2004)
已知等式 (2A-7B) x+(3A-8B)=8x+10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求A、B的
值.

38.< br>(浙江富阳2004)已知一个长方体的木箱高为80
cm
,底面的长比宽多10
cm
,(1)求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y

cm
)与长方体的 宽
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问当该木箱
的体积为0.7 2
m
时,木箱底面的长与宽各为多少
cm

39. (河北省20 01)某化工材料经销公司购进了一种化工原料共7000知克,购进价格为
3
3


每千克30.物价部门规定其销售单价不得高于每千克70元,也不得低于30元.市场调查
发现:单价定为70元时,日均销售60千克;单价每降低1元,日均多售出2千克.在销售
过程中,每 天还要支出其他费用500元(天数不足一天时,按整天计算).设销售单价为
x
元,日均获利 为
y
元.

第8题图
(1)求
y
关于x
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注明
x
的取值范围;
b
2
4ac?b
2
(2)将(1)中所求出的二次函数配方成
y
=< br>a

x
+)+ 的形式,写
4a
2a
出顶点坐标;在 图9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草图;观察图像,指出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日均获利
最多,是多少?
(3)若将这种化工原料全部售出,比较日均获利最多和销售单价最高这两种销售方式,
哪一种获总利较 多,多多少?
40.(北京西城2001)已知:Rt△
ABC
中,∠
C< br>=90°.
(1)若
AB

c
,∠
A
=θ ,用
c
和θ表示
BC

AC

(2)若
AB
=5,sin
A

4

P

AB边上一动点(不与点
A

B
重合),过点
PA
分别5

PM

AC
于点
M

PN

BC
于点
N
.设△
AMP
的面积为
S
1
、△
PNB
的面积为
S
2

四边形
CM PN
的面积为
S
3

AP

x
.分别求出
S
1

S
2

S
3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
(3)试比较
S
1

S
2
S
3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11)参考答案
一、
16、

17、

18、

二、
19、

20、

三、
6、解:由题意有
?
?
2A?7B?8,

3A?8B?10.
?
答:
C

答:
C

答:
B

答:25或16
答:
x?0,x?1,x?2

123
(正确建立关于A、B的一个方程,给1分.)
6
?
A?,
?
?
5
解得:
?

4
?
B??.
?
5
?
64
即A、B的值分 别为、
?
.
55
7、解:(1)因为木箱的长、宽、高分别为:
x?10
cm

xcm
、80
cm
……2分
所以
y?80x(x?10)?80x?800x
…………………………………………4分
(2)因为 0.72
m
=720000
cm

所以
80x?800x?720000

x?10x?9000?0
……6分
解得:
x
1
??100
(舍去)
x
2< br>?90
…………………………………7分

x?10?100

所以当木箱体积为0.72
m
时,底面的长和宽分别为100
cm
和 90
cm
。………8分
8、解:(1)若销售单价为
x
元,则每千 克降低(70-
x
)元,日均多售出2(70-
x
)千克,
日均销售 量为[60+2(70-
x
)]千克,每千克获得为(
x
-30)元.
依题意得:
y
=(
x
-30)[60+2(70-
x< br>)]-500=-2
x
2
+260
x
-6500(30≤
x
≤70).
(2)
y
=-2


x
2
-130
x
)-6500=-2(
x
-65)+1950.顶点坐标为(65,1950).
经观察可知,当单价定为65元时,日均获利最多,是1950元.
3
22
33
2


(3)当日均获利最多时:
单价为65元,日均销售60+2(70-65)=70千克,那么获总利为1950×
元.
当销售单价最高时单价为70元,日均销售60千克,将这种化工原料全部售完需
≈117天,那么获总 利为(70-30)×7000-117×500=221500元.
因为221500>195 00,且221500-19500=26500元,所以,销售单价最高时获总利较
多,且多获利26 500元.

二次函数的应用是中考的“擦边球”,曾一度火热于各地中考试卷上,这类
知识的考查有些超出初中教材范围.但题27的问题设计中先引导用配方法
对二次函数变形,再 利用图像观察寻找最值的方法,这实质是一种引导探索
的过程,考查了学生学习能力.
7000
=195000
70
7000
60

9、解:
(1)
在Rt△
ABC
中,∠
C
=9 0°,
AB

c
,∠
A
=θ,如图[第9题(1)].
(以下这种表示必须熟记,今后经常用到.)
BC
,∴
BC

Ab
sin
A

c
sinθ.
AB
AC
∵ cos
A
=,∴
AC

Ab
cos
A

c
cosθ.
AB
∵ sin
A


[第9题(1)]
(2) 如图[第9题(2)],过点
P
分别作
PM

AC
于点M

PN

BC
于点
N
,则四边
形< br>CMPN
是矩形.



[第9题(2)]
4
,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5
3
∴ cos
A
=.
5
∵ sin
A

在Rt△
APM
中,∵
AP

x
,0<
x
<5,
43
x

AM

Ap
cos
A

x

55
16
2

S
1
?PM?AM?x

225
又∵
PM

Ap
sin
A

在Rt△
PBN
中,∵
PB

AB

AP
=5-
x
,0<
x
<5,
同理可得
S
2
?
66
2
12
(5?x)< br>2
?x?x?6.

25255
在矩形
CMPN
中,

PM

知条件的!)

S
3
?PM?PN?
(3)
解法一:

(S
1
?S
2
)?S
3

43
x

PN
=(5-
x
),0<
x
<5, (注意解题 过程中的每一步是怎样用已
55
121212
(5x?x
2
)??x
2
?x.

25255
6
2
[x?(5?x)2
?2(5x?x
2
)]

25
6
=)
(4x
2
?20x?25)
(先明白这种解法的意义, 再学会如何讨论.
25
6
(2x?5)
2
?0,

25
56
(2x?5)
2
?0
,此时
(S
1?S
2
)?S
3
. ∴ 当
x?
,即
P

AB
中点时,
225
556
2

0?x?
?x?5
,即
P
不为
AB
中点时,
(2x? 5)?0
,此时
S
1
?S
2
?S
3

2225

解法二:
(S
1
?S
2
)?S
3


6
2
6121212
x?(x
2
?x?6)]?(?x
2< br>?x)

25255255
24
2
24

x?x?6.
< br>255
24
?
5
?
5
时,
24
x< br>2
?
24
x?6
的最小值为0, ∵ 当
x??
24
2
255
2?
25
5
∴ 当
x?
,即
P

AB
中点时,
S
1
?S
2
?S
3
.

2
55

0? x?

?x?5
,即
P
不为
AB
中点时,
S
1
?S
2
?S
3

22

[
解法三:

P

AB
中点时,如图[第9题(3)],连结
PC

∵ ∠
ACB
=90°,∴
AP

CP

BP
. (这种方法“巧”在何处?)
不难推出:

APM
≌△
CPM< br>,△
BPN
≌△
CPN


S
1
?S
2
?S
?CPM
?S
?CPN
?S
3
.


P

AB
中点左侧时,如图[第9题(4)],作 ∠
EPM
=∠
APM
,分别交
MC
于点
F
,交
BC
延长线于点
E

不难推出:

[第七题(3)] [第七题(4)]

FPM
≌△
APM
,△
EPN
≌△
BPN


S?S
2
?S
?FPM
?S
?EPN
?S
3?S
?FFC
,

1


S
1
?S
2
?S
3
.


P

AB
中点右侧时,同理可证
S
1
?S
2?S
3
.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12)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41.(吉林省2002)实数
a
、< br>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第1题)
(A)
a

b

a
>< br>b

a

b



C

a

b

a

b

a

b

(B)
a

a

b
>< br>b

a

b


D

a< br>-
b

a

a

b

b< br>
2

42.(福州市2002)已知:二次函数
y

x
+
bx
+
c

x
轴相交于
A

x
1
,0)、B(
x
2
,0)两
b
4c ?b
2
点,其顶点坐标为
P

?
,),
AB
=︱
x
1

x
2
︱,若
S

A PB
=1,则
b

c
的关系
4
2
式是( )
(A)
b
-4
c
+1=0
(C)
b
-4
c
+4=0
2
2






(B)
b
-4
c
-1=0
(D)
b
-4
c
-4=0
2
2
43.(天津市2002)已知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
,若
S

AOB
=4,
S
COD
=9,则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S
四边形ABCD
的最小值为( )
(A)21
二、填空题
(B)25 (C)26 (D)36
44
.(吉林省2002)圆心都在
x
轴上的两圆相交于
A

B
两点,已知
A
点的坐标
为(-3,4),则
B
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45.(泰州市2002)
阅读下面材料,并解答下列各题:
在形如
a
b
?N
的式子中,我们已经研究过两种情况:
①已知a和b,求N,这是乘方运算;
②已知b和N,求a,这是开方运算;
现在我们研究第三种情况:已知a和N,求b,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对数运算。
定义:如果< br>a
b
?N
(a>0,a≠1,N>0),则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
记着
b?log
a
N


例如:因为2
3< br>=8,所以
log
2
8?3
;因为
2
?3
?
(1)根据定义计算:
11
,所以
log
2
??3

88
①< br>log
3
81
=____;②
log
3
3
= ____;③
log
3
1
=___;
④如果
log
x
16?4
,那么x=____。
(2)设
a
x
?M,a
y
?N,

log
a
M?x,log
a
N?y
(a>0,a≠1,M、N均为正数),
a
x
?a
y
?a
x?y
,∴
a
x?y
?M?N

log
a
MN?x?y


log
a
MN?log
a
M?log

这是对数运算的重要性质之一,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得出:
log
a
M1
M
2
M
3
?M
n
=___________ ___
(其中M
1
、M
2
、M
3
、……、Mn
均为正数,a>0,a≠1)
(a>0,a≠1,M、N均为正数).
M
log
a
?_______________
N
46.(天津 市2002)已知二次函数
y
1

x
-2
x
-3
(Ⅰ)结合函数
y
1
的图象,确定当
x
取什么值时,< br>y
1
>0,
y
1
=0,
y
1
<0;
(Ⅱ)根据(1)的结论,确定函数
y
2

2
1
(︱
y
1
︱-
y
1
)关于
x
的解析式;
2
(Ⅲ)若一次函 数
y

kx

b

k
≠0)的图象与函数
y
2
的图象交于三个不同的点,试确
定实数
k

b
应满足的条件.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12)参考答案

18、

19、

20、

答:D 。

答:D。

答:
B
。解:如图,设

C
OB
和△
A
O
D
的面积分别为
x
y
,则由同高三角形的
x9
面积关系有
?
,即
xy?3 6

4y

S
四边形
ABCD
?x?y?13
)
2
0?

x?y?2xy

(x?y
B
4
x
9
C
A
O
y
D

S
四边形
ABCD
?2xy?13?2 ?36?13?25

?
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S
四边形
ABCD
的最小值为25。


21、

22、

23、
答:(-
3

4


答:

1< br>)①
4
,②
1
;③
0
;④
2

解:
2
解(Ⅰ)画出函数
y
1

x
-2
x
-3的图象,利用它的画象可知:

x
<-1或
x
>3时,
y
1
>0;

x
=-1或
x
=3时,
y
1
=0;
当-1<
x
<3时,
y
1
<0.
(Ⅱ)根据(Ⅰ)的结论,可得

x
≤-1或
x
≥3时,︱< br>y
1
︱=
y
1

于是,函数
y
2

11
(︱
y
1
︱-
y
1
) =(
y
1

y
1
)=0;
22
当-1<
x
<3时,︱
y
1
︱=-
y
1

于是,函数
y
2

11
(︱
y
1︱-
y
1
)=(-
y
1

y
1
)=-
y
1

22
∴ 函数
y
2
关于
x
的解析式为


x??1或x?3
?
?
0,

y
2

?

2
?
?
?x?2x?3,?1?x?3
(Ⅲ)由题设条件,k
≠0时,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象与函 数
y
2
的图象有三个交点,
只需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函数
y
2
的图象在-1<
x
<3的范围内有两个交点,
即方程组
??
y?kx?b
?
y??x?2x?3
2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消去
y
,得

x
+(
k
-2)
x
+(
b
-3)=0
即 只需二次函数
y

x
+(
k
-2)
x
+(
b
-3)的图象与
x
轴的两个交点在-1<
x<3
范围内,此时,应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判别式Δ=(
k
-2)-4(
b
-3)>0,

b

2
1

k
-2)+3;
4
2
2
2
2
②二次函数
y

x

k
-2)
x
+(
b
-3)图象的对称轴
x

得-4<
k
<4.

k
≠0
∴ -4<
k
<0或0<
k
<4.
k?2k?2
满足-1<<3,
22
③当
x
=-1与
x
=3时,
y

x
+(
k
-2)
x
+(
b
-3)的函数值均应大于0,
2
?
?
?
?1
?
2
?
?
k?2
?
?
??1
?
?
?
b?3
?
?0,

?

?
?
9?3
?
k?2
?
?
?
b?3
?
?0,
?
b?k,
解得
?

b??3k.
?
∴ 当
k
>0时,有
b

k
; 当
k
<0时,有
b
>-3
k

综上,由①② ③知,一次函数
y

kx

b

k
≠0) 的图象与函数
y
2
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
交点时,应满足
?
?4?k?0,
?
0?k?4,
??

?

1?1
22
????
?3k?b?k?2?3,k ?b?k?2?3.
??
44
??



红对勾高中数学图书-山海关高中数学教师招聘


高中数学必修5课本上的题-高中数学老师的历程阶段


高中数学大题文档-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证书


2018安徽省高中数学会考试卷答案-高中数学常用的逻辑用语教案


B站高中数学视频-高中数学拓展课程方案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开题论证书-孩子高中数学成绩太差如何补救


高中数学集体备课研究流程-江苏招聘高中数学老师要求


多媒体高中数学实例-2020年高中数学新教材



本文更新与2020-09-18 12: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3041.html

初高中衔接型中考数学试题(12套 含答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