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初高中衔接二次函数专题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8 12:55
tags:初高中数学衔接

高中数学余弦的平方-河南省高中数学必修三

2020年9月18日发(作者:蒯祥)


3 二次函数

基础知识
1.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2
(1)一般式:
y=ax

+bx+c

2
(2)顶点式:
y=a(x-m)

+n
(常用,便于求最值、画图);
(3)交点式:
y=a(x-x
1

)(x-x
2

) (△≥0时)

2.若函数y=f(x)的对称轴是x=h,则对f(x)定义域内的任意 x,都有f(h+x)=f(h-x);反之也成立。
3.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限制条件较多时可 用相应抛物线位置,限制条件较少时可用韦
达定理解决。
4.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1)二次函数
y?ax?bx?c (a?0)
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自变 量
x
取任意实数时的最值情况:当
a?0
时,函数在
x??
2
b
处取得最
2a
4ac?b
2
4ac?b
2b
小值,没有最大值;当
a?0
时,函数在
x??
处取得最大值 ,没有
4a4a
2a
最小值.
求二次函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a的符号,a>0有最小值,a<0有最大值;
第二步配方求顶点,顶点的纵坐标即为对应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求二次函数在某一范围内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最值须用配方法,含字母的函数最值可借助图象分析。
如:求
y?ax?bx?c

m?x?n
(其中
m?n
)的最值的步骤:
第一步:先通过配方,求出函数图象的对称轴:
x?x
0

第二步:讨论:(请同学们画出图像理解)
(1)若
a?0
时求最小值或< br>a?0
时求最大值,需分三种情况讨论:

x
0
?m
,即对称轴在
m?x?n
的左侧;

m?x
0
?n
,即对称轴在
m?x?n
的内部;

x
0
?n
,即对称轴在
m?x?n
的右侧。
(2) 若
a?0
时求最大值或
a?0
时求最小值,需分两种情况讨论:

x
0
?
2
m?n
,即对称轴在
m?x?n
的中点的左侧;
2
1



x
0
?

m?n
,即对称轴在
m?x?n
的中点的右侧。
2
典型例题
题型一、自变量为全体实数时的最值
【例1】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
y?2x?3x?5
; (2)
y??x?3x?4






题型二、自变量限制在某区间内时的最值
【例2】当
1?x?2
时,求函数
y??x?x?1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3】当
x?0
时,求函数
y??x(2?x)
的取值范围.




题型三、自变量所在某区间变动时的最值
【例4 】当
t?x?t?1
时,求函数
y?
2
22
1
2< br>5
x?x?
的最小值(其中
t
为常数).
22






【例5】已知函数y=x
2
, -2≤x≤a,其中a≥-2,求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求出函数
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所对应的自 变量x的值.







2



【例6】某商场以每件30元的价格购进一种商品,试销中发现这种商品每天 的销售量
m
(件)
与每件的销售价
x
(元)满足一次函数
m ?162?3x,30?x?54

(1) 写出商场卖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
y
与每件销售价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若商场要想每天获得最大销售利润,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最合适?最大销售利润为
多少?




达标训练
1.选择题:
(1)
已知一个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
(0,4)
,且过
(1,5)
点,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解 析式为
( )
A

y?
1
2
1
x?1
B

y?x
2
?4
C

y?4x
2
?1
D

y?x
2
?4

44
2
2.
已知函数
y??x?4ax

[1,3]
是单调递减的,则实数
a< br>的取值范围为 ( )
A

(??,]
B

(??,1)
C

[,]
D

[,??)

3 .
二次函数
f
?
x
?
满足
f
?
x ?2
?
?f
?
?x?2
?
,又
f
?
0
?
?3

f
?
2
?
?1
,若 在[0,
m
]上有
1
2
13
22
3
2最大值3,最小值1,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0,??
?
B.
?
2,??
?
C.
?
0,2
?
D. [2,4]
2.填空:设函数f(x)= x
2

-2ax+a
2

+b


(1)当f(x)在区间(-∞,1)上是减函数时,a的取值范围是
(2)如果对所有x∈R,恒有f(x)≥0,则b的取值范围是 ;
(3)如果a<0时,方程f(x)=0在区间(1,2)上只有一根,则a,b应满足的关系
是 ;
(4)图象与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
(5)f(x)的图象被x轴割得的弦长为1的函数是 ;
3.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 f(x)=
x?x

, x∈[0,4];
(2) f(x)=
1
2
121
??
+5, x∈[-1,].
x
2
x2
4.当|x|≤1时, (1)求二次函数y=x
2

-2ax+a的最小值;
(2)若知最小值为-2, 如何求a; (3)如何求最大值。
5.已知x
1

、x
2

是方程4x
2

-4mx+m+2=0的两个实根,
(1) 当x
1
2

+x
2
2

取最小值时,实数m的值是( )

3


A.
11
B. - ; C. -1 D. 2
44
1
(2) x
1

、x
2

都大于, 求m的取值范围。
2
2
6. 对于关于x的方程
x?(2m?1)x?4?2m?0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取值范围.
(1)两个正根;
(2)有两个负根;
(3)两个根都小于-1;
(4)两个根都大于
1

2
(5)一个正根,一个负根且正根绝对值较大;
(6)一个根大于2,一个根小于2;
(7)两个根都在(0 ,2)内;
(8)两个根有且仅有一个在(0,2)内;
(9)一个根在(-2,0)内,另一个根在(1,3)内;
(10)一个根小于2,一个根大于4.

典型例题答案解析

【 例1】【思路分析】由于函数
y?2x?3x?5

y??x?3x?4
的自 变量x的取值范围
是全体实数,所以只要确定它们的图象有最高点或最低点,就可以确定函数有最大值或 最小
值.
解:(1)因为二次函数
y?2x
2
?3x?5
中的二次项系数2>0,所以抛物线
y?2x
2
?3x?5

22< br>3
349
最低点,即函数有最小值.因为
y?2x
2
?3x? 5
=
2(x?)
2
?
,所以当
x?
时,函数
4
48
49

y?2x
2
?3x?5
有最小值 是
?
8
2
(2)因为二次函数
y??x?3x?4
中的二次 项系数-1<0,所以抛物线
y??x
2
?3x?4

最高点,即函 数有最大值.因为
y??x
2
?3x?4
=
?(x?)
2< br>?

y??x
2
?3x?4
有最大值
3
2< br>25
3
,所以当
x??
时,函
4
2
25
4
【例2】解:作出函数的图象.当
x?1
时,
y
max
??1
,当
x?2
时,
y
min
??5

【说明】二次函数在自变量
x
的给定范围内,对应的图象是抛物线 上的一段.那么最高点的
纵坐标即为函数的最大值,最低点的纵坐标即为函数的最小值.
根据 二次函数对称轴的位置,函数在所给自变量
x
的范围的图象形状各异.下面给出一

4


些常见情况:


【例3】解:作出函数y??x(2?x)?x?2x

x?0
内的图象.
2
可以看出:当
x?1
时,
y
min
??1
,无最大值. 所以,当
x?0
时,函数的取值范围是
y??1

【例4】【思路 分析】由于
x
所给的范围随着
t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需要比较对称轴与其范< br>围的相对位置.
解:函数
y?
1
2
5
x?x?的对称轴为
x?1
.画出其草图.
22
1
2
5
t?t?

22
(2) 当对称轴在所给范围之间.即
t?1?t?1?0?t?1
时: 当时,
x?1
15
y
m
?
i
?1
2
n
?1???3< br>;
22
(3) 当对称轴在所给范围右侧.即
t?1?1?t?0
时 :当
x?t?1
时,
151
y
min
?(t?1)
2
?(t?1)??t
2
?3

222
(1) 当对称轴 在所给范围左侧.即
t?1
时:当
x?t
时,
y
min?


?
1
2
?
2
t? 3,t?0
?
综上所述:
y?
?
?3,0?t?1

?
15
?
t
2
?t?,t?1
2
?
2< br>【例5】【思路分析】本例中函数自变量的范围是一个变化的范围,需要对a的取值进行讨
论.

5


【例5】解:(1)当a=-2时,函数y=x
2的图象仅仅对应着一个点(-2,4),所以,函数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是4,此时x=-2; < br>(2)当-2<a<0时,由图①可知,当x=-2时,函数取最大值y=4;当x=a时,函数
取最小值y=a
2

(3)当0≤a<2时,由图②可知,当x=-2时,函数取最 大值y=4;当x=0时,函数取
最小值y=0;
(4)当a≥2时,由图③可知,当x=a 时,函数取最大值y=
a
;当x=0时,函数取最小
值y=0.
y
y
4

4

y
y
2
a
2

4

O
a
2
x


-2



O
a
x

a
2
-2
a





O
x
-2

a

2















【说明】在本例中,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方法,对 a的所有可能情形进行讨论.此外,本例中
所研究的二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不是取任意的实数,而是取 部分实数来研究,在解决这一
类问题时,通常需要借助于函数图象来直观地解决问题.
【例6】解:
(1) 由已知得每件商品的销售利润为
(x?30)
元,那 么
m
件的销售利润为
y?m(x?30)


m?162?3x

? y?(x?30)(162?3x)??3x?252x?4860,30?x?54

(2) 由(1)知对称轴为
x?42
,位于
x
的范围内,另抛物线开口向下
2
?

x?42
时,
y
max
??3?422
?252?42?4860?432

?
当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42元时每天有最大销售利润,最大销售利润为432元.
达标训练答案
1.(1)
D ;(2)A ;(3)D


2.函数f(x)= x
2

-2ax+a
2

+b =(x-a)
2
+b .
(1)当f(x)在区间(-∞,1)上是减函数时,顶点在x=1的右侧,∴a≥1;
(2)如果对所有x∈R,恒有f(x)≥0,则顶点在x轴上方,∴b≥0;
(3)a<0时,方程f(x)=0在区间(1,2)上只有一根, 则f(1)<02

<-b<(2-a)
2

;
(4)(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
∴ 图象与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y= (-x-a)
2

+b即y=-(x+a)
2

-b;
(5)f(x)的图象被x轴割得的弦长为|x
1
-x
2
|=1, ∴(x
1
+x
2
)
2
-4x
1
x
2
=1,

6


∴(2a)
2
-4(a
2

+b)=1, ∴b=-
1
2
11
,∴函数是f(x)= (x-a)
2
-;
44
1
2
1
)+,
24
3.(1)设
x
=t,则t∈[0,2], y=t-t
2=-(t-
∴当t=
11
时y有最大值,当t=2时y有最小值-2.
24
11125
(2)设
?t,
则 y=t
2
-2t+5=(t-1)
2
+4, ∵-1≤t≤-,∴当t=-时y有最小值,当t=-1时y
x224
有最大值8.
4.解:(1)∵y=(x-a)
2
+a-a
2
, ∴顶点(a,a -a
2
),只要求抛物线段(-1≤x≤1)的最低点。
①若a<-1,则x=-1时 ,y
min
=1+3a,
②若-1≤a≤1,则x=a时,y
min
= a-a
2
,
③若a>1,则x=1时,y
min
= 1-a;
(2)由(1)得:
①当
a??1时y
min
?1?3a??2,解得a??1(舍去)


?1?a?1时y
2
min
?a?a??2,解得a??1或a? 2(舍去),?a??1


a?1时y
min
?1?a??2,解得a?3

综上所述,该函数的最小值为
?2
时,
a??1或a?3
.
(3)函数
y?x
2
?2ax?a
的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对称轴为< br>x??
?2a
2
?a


x?1

?1?x?1
.
①若
a?
? 1?1
2
?0
,则
x??1时y取得最大值,y
max
?1 ?3a
.
②若
a?
?1?1
2
?0
,则
x?1时y取得最大值,y
max
?1?a
.
5.(1)∵Δ=16m2
-16(m+2)=16(m
2
-m-2)≥0,
∴m≤-1或m≥2,
2
又∵x
22
+x
m?2
1
+x
2
=(x
12
)
2
-2x
1
x
2
=m
2
-2
?
?
1
?
17
4
=
?
?
m?
4
?
?
?
16
,
∴当m=-1时 x
1
2
+x
2
2
有最小值。(易漏掉Δ≥0).
(2)(x
1
1
-
2
)(x
11111
2
-
2
)>0且(x
1
-
2
)+(x
2
-< br>2
)>0,即x
1
x
2
-
2
(x
1
+x
2
)+
4
>0
且x-1>0,
m?2
1
+x
2
4
?
1
2
m?
1
4
>0 且m

-1>0, ∴m<3, 且m>1,又∵Δ≥0∴2≤m<3;
注意:(1)
?
?
x
1
x
2
?ab
不能推出
?
x
1
?a
?
x
?
.
1
?x
2?a?b
?
x
2
?b
(2) 形式上是二次的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是否隐含根为实数的条件.

7
< /p>


6.【分析】限制条件简单时宜用韦达定理,如(1)--(5),限制条件复杂时宜借助 二次函
数图象求解,如(6)--(10)。
解法一:利用韦达定理
?
m ?
2
?
?
(2m?1)?4(4?2m)?0
?
??0?
?
??
(1)
?
x
1
?x
2< br>?0,?
?
1?2m?0,?
?
?
xx?0
?
4?2m?0
?
?
12
?
?
?
?
?m?
2
?
?
(2m?1)?4(4?2m)?0
?
?? 0
?
?
??
(2)
?
x
1
?x
2
?0,?
?
?(2m?1)?0,?
?
?
xx?0
?
4?2m?0
?
?
12
?
?
?
?(3)
35
或m??
22
15
m??m??

22
m?2
35
或m??
22
13
m???m?2

22
m?2
?
m?
2
?
?
(2m?1 )?4(4?2m)?0
?
??0
?
?
??
x?x??2, ??(2m?1)??2,?
?
1
??
2
?
[x?(?1) ][x?(?1)]?0
?
xx?(x?x)?1?0
?
12
2?
1
?
12
?
?
?
35
或m??22
3
m??m无解
2
3
m?
2
?
?
35
?
m?或m??
?
??0
?
(2m?1)2
?4(4?2m)?0
?
22
?
?
5
?(4)
?
x
1
?x
2
?1,?
?
( -2m?1)?1?
?
m?0?m??

2
15
???11
11
m?
?
(x
1
?)(x
2
? )?0
?
x
1
x
2
?(x
1
?x
2
)??0
?
4
?
24
?
22
?
?
2
?
m?
?
??0(2m?1)?4(4?2m)?0
?
?
?
??
(5)
?
x
1
?x
2
?0,?
?
?(2m?1)?0,?
?
?
xx?0
?
4?2m?0
?
?
12
?
?
?
?
35
或m??
22
1
m??m无解

2
m?2< br>35
?
m?或m??
?
22
?
(2m?1)
2
?4(4?2m)?0
?
?
??0
(6)
?
?
?
?
?
?m??3

(x?2)(x ?2)?0
2
?
1
?
x
1
x
2
? 2(x
1
?x
2
)?4?0
?
m??3
?
?
(7)

8


?
35
m?或m???
2
?
(2m?1)?4(4?2m)?0
?
?
??0
22
?
?
x?x?0
1
?
?(2m?1)?0,< br>m?
12
?
?
?
??
2
x?x?4?1-2 m?4??m无解

?
1
??
2
?
?
x< br>1
x
2
?0
?
4?2m?0
?
m??
3
?
?
?
(x
1
?2)(x
2
?2)? 0
?
?
x
1
x
2
?2(x
1
?x
2
)?4?0
?
?
2
?
m?2
?
m??3
解法二:借助二次函数图象

f(x)?x
2
?(2m?1)x?4?2m

?
3
?
??0
?
?
(2m?1)
2
?4(4
?
m?
2
或m??
5
(1)
?
?
?< br>b
?2m)?0
?0,?
?
?
?
2m?1?0,?< br>?
m?
1
2
?m??
5

?
2a< br>?
?
?
?
f(0)?0
?
4?2m?0
?< br>?
m?
2
2
2
?
?
?
35
?
??0
?
?
(2m?1)
2
?4(4?
?
m?
2
或m??
(2)
?
?
?
b
2a
?0,?
?
2m)?0
?
?
?(2m?1)?0,?
?
m?
1
2
?
3
?m?
?
?
?
?
?
f(0)?0
?
4?2m?0
?
?
m ?
2
2
2
2

?
?
?
??0?
m?
35
?
?
(2m?1)
2
?4(4?2 m)
?
2
或m??
(3)
?
?
?
ba
??1,?
?
?0
2m?1)??2,?
?
m?3
2
?
?
2
?
?(
?
2
m无 解

?
?
?
?
f(?1)?0
?
(?1)
2
?(2m?1)?4?2m?0
?
?
?
?
m?< br>3
2
?
?
?
??0
?
?
?
(2m?1)
2
?4(4?2m)?0
?
?
m?
3
(4)
2
或m??
5
?
?
b
?
1
,?
?
?
(-2m?1)?1?
?
m?0
2
?m ??
5

?
2a2
?
?
?
1
2< br>1
?
m?
15
2
?
1
?
()?(2 m?1)?4?2m?
4
?
f(
2
)?0
?
22< br>0
?
?
?
m?
3

5
(6) ?
?
??0
f(2)?0
?
?
m??
?
(2m?1)
2
?4(4?2m)?0
?
m?1)?4?2m?0
?
?
22
?
?m??3

?
?
4?2(2
?
?
m??3
?

9


?
?
??0
?
(2m?1)
2
?4(4?2m)?0
?
m
35
(7)
?
?b
?
?
0??
2a
?2,
?
?
??(2m?1)
?
?
?2
?
2
或m??
2?
?
0?
2
,
?
?
?
?
3< br>?m?
1
?m无解

?
f(0)?0
?
4? 2m?0
?
2
m?2
2
?
?
f(2)?0
?
?
?
?
4?2(2m?1)?4?2m?0
?
?
m??3

(8)
?
?
f(0)?f(2)?0或
?=0
?
?
?
0<-
2m-1
2
?2
? (4?2m)[4?2(2m?1)?4?2m]?0或
?
?
(2m?1)
2
?4(4?2m)?0
5
?2m?1?0
??m?2
?
?4
3
?
?
?
f(?2)?0
?
?
4?2(2 m?1)?4?2m?0
?
m?
5
?
3
(9)
?
?
f(0)?04?2m?0
?
m?2
55
?0
?
?
?
?
?
?
1?(2m?1)?4?2m?0
?< br>m?R???m?.

?
f(1)
?
?
f(3)?0
?
9?3(2m?1)?4?2m?0
m??
5
23
???
?
2
?
?
(10)
?
?
f(2)?0?
4?2(2m?1)?4?2m?0
?
m??3
?
f(4)? 0
?
?
??4(2m?1)?4?2m?0
?
?
?
?
4
?m??3

?
16
?
m??
3

4 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基础知识
我们通过具体例子来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0


二次函数y=x
2
-x-6的对应值表与图象如下:
x
y
-3
6
-2
0
-1
-4
0
-6
1
-6
2
-4
3
0
4
6
由对应值表及函数图象(如图)可知:
当x=-2,或x=3时,y=0,即x
2
-x-6=0;
当x<-2,或x>3时,y>0,即x
2
-x-6>0;
当-2<x<3时,y<0,即x
2
-x-6<0.
这就是说,如果抛物线y= x
2
-x-6与x轴的交点是(-2,0)与(3,0),那么
一元二次方程x2
-x-6=0的解就是x
1
=-2,x
2
=3;
同样,结合抛物线与x轴的相关位置,可以得到
一元二次不等式x
2
-x-6>0的解集是 x<-2,或x>3;
一元二次不等式 x
2
-x-6<0的解集是 -2<x<3.
上例表明:由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可以确定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对应的一元二次
不等式的 解集.
那么,怎样解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
+bx+c>0(a≠0)呢?
我们可以用类似于上面例子的方法,借助于二次函数y=ax
2
+bx+c(a≠ 0)的图象来解
y
y>0

y=x
2
-x-6

y>0
-2
O
y<0
3
x

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
+bx+c>0(a≠0).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先来研究二次项系数a>0时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我们知道,对于一元二次方 程ax
2
+bx+c=0(a>0),设△=b
2
-4ac,它的解的情形按 照△
>0,△=0,△<0分别为下列三种情况——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
和没有实数解,相应地,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分别有两个公共点、一个公
共 点和没有公共点(如图所示),因此,我们可以分下列三种情况讨论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c>0(a>0)与ax
2
+bx+c<0(a>0)的解.
(1)当Δ>0时,抛物线y=ax
2
+bx+c(a>0)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x
1
,0)和(x
2
,0),
y
y
y
x
1
O
x
2
x
O
x
1
= x
2
x

O

x
11




方程ax
2
+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
和x
2
(x< br>1
<x
2
),由图①可知
不等式ax
2
+bx+c>0的解为 x<x
1
,或x>x
2

不等式
ax
+bx+c<0的解为 x
1
<x<x
2

(2)当Δ=0时,抛物线y=ax< br>2
+bx+c(a>0)与x轴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方程ax
2
b
+ 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1
=x
2
=- ,由图②可知
2a
b
不等式ax
2
+bx+c>0的解为 x≠- ;
2a
不等式ax
2
+bx+c<0无解.
(3)如果△ <0,抛物线y=ax
2
+bx+c(a>0)与x轴没有公共点,方程ax
2
+bx+c
=0没有实数根,由图③可知
不等式ax
2
+bx+c>0的解为一切实数;
不等式ax
2
+bx+c<0无解.
今后,我们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 如果二次项系数大于零,可以利用上面的结论直接
求解;如果二次项系数小于零,则可以先在不等式两边 同乘以-1,将不等式变成二次项系
数大于零的形式,再利用上面的结论去解不等式.
2
典型例题
【例1】解不等式:
(1)x
2
+2x-3≤0; (2)x-x
2
+6<0;
(3)4x
2
+4x+1≥0; (4)x
2
-6x+9≤0;
(5)-4+x-x
2
<0.



【例2】解关于x的不等式x
2
-(1+a)x+a<0(a为常数).





达标训练
1.解下列不等式:
(1)3x
2
-x-4>0; (2)x
2
-x-12≤0;
(3)x
2
+3x-4>0; (4)16-8x+x
2
≤0.
2.解下列不等式:


(1)
2x?x?0

2
2






(2)
x?3x?18?0

(4)
x(x?9)?3(x?3)

2
(3)
?x?x?3x?1

3. 解关于x的不等式x
2
+2x+1-a
2
≤0(a为常数).

12


2x?31
4. 解下列不等式: (1)
x?1
?0
(2)
x?2
?3


典型例题答案解析
【例1】解:(1)∵Δ>0,方程x
2
+2x-3=0的解是
x
1
=-3,x
2
=1.
∴不等式的解为
-3≤x≤1.
(2)整理,得
x
2
-x-6>0.
∵Δ>0,方程x
2
-x-6=0的解为
x
1
=-2,x
2
=3.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
x<-2,或
x?3

(3)整理,得
(2x+1)
2
≥0.
由于上式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
∴原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
(4)整理,得
(x-3)
2
≤0.
由于当x=3时,(x-3)
2
=0成立;而 对任意的实数x,(x-3)
2
<0都不成立,
∴原不等式的解为
x=3.
(5)整理,得
x
2
-x+4>0.
Δ<0,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
【例2】解:不等式可变形为(x-1)(x-a)<0.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为1<x<a;
当a=1时,原不等式的无实数解;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为a<x<1.

达标训练答案

1.(1)x<-1,或x>
4
3
; (2)-3≤x≤4; (3)x<-4,或x>1;
(4)x=4.
2.
(1)?
1
2
?x?0 (2)?3?x?6 (3)x??1 (4)x??3

3.不等式可以变为(x+1+a)( x+1-a)≤0,
(1)当-1-a<-1+a,即a>0时,∴-1-a≤x≤-1+a;
(2)当-1-a=-1+a,即 a=0时,不等式即为
(x?1)
2
?0
,∴x=-1;
(3)当-1-a>-1+a,即a<0时,∴-1+a≤x≤-1-a.


13


综上,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为-1-a≤x≤-1+a;
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为x=-1;
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为-1+a≤x≤-1-a.
4.【思路分析】(1) 类似于一元二次不 等式的解法,运用“符号法则”将之化为两个一元一
次不等式组处理;或者因为两个数(式)相除异号, 那么这两个数(式)相乘也异号,可将分式
不等式直接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 (2) 注意到经过配方法,分母实际上是一个正数.
解:(1) 解法(一)原不等式可化为:
33
??
x?
?
2x?3?0
?
2x?3?0
?
x?
3
?
或?或??1?x?

22
????
2
?
x?1?0
?
x?1?0
?
?
x??1
?
?
x??1
解法(二) 原不等式可化为:
(2x?3)(x?1)?0??1?x?
(2)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3

2
?
(3x?5)(x?2)?01?3x?53x?5
?3?0??0??0
?
?
?

x?2x?2x?2
?
x?2?0
5
x??2或x??

3
【说明】 (1) 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时,一定要先将右端变为0.
(2) 本例也可以直接去分母,但应注意讨论分母的符号:
?
x?2?0
?
x?2?0
1

?3?
?

?
x?2
?
3(x?2)?1
?
3(x?2)?1
(3)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解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方法:对简单分式不等式进行等价转化,转化为整式不等式,应
当注意分母不为零.
(11·柳州)(本题满分6分).
如图,一次函数y=- 4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C
4
两点,抛物线y=x
2
+bx +c的图象经过A、C两点,且与x轴
3
交于点B.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
(3)作直线MN平行于x轴,分别 交线段AC、BC于点M、N.问
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
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答案】(1)∵一次函数y=-4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C两点,
∴A (-1,0) C (0,-4)
(第26题图)
C
y
A O B x

14


4
把A (-1,0) C (0,-4)代入y=x
2
+bx+c得
3
??
?
4-b+c=0
?
b=-
8
3

?
3
解得
?
?
c=-4
?
c=-4
??
48
∴ y=x
2
-x-4
33
48416
(2)∵y=x
2
-x-4=( x-1)
2

E
A O
y
B x
1, 11-3)

3333
∴顶点为D(1,-
16
3

C
设直线DC交x轴于点E
D
由D(1,-
16
3
)C (0,-4)
(第26题图)
易求直线CD的解析式为y=-
4
3
x-4
y
易求E(-3,0),B(3,0)
P
A O B x
S
11 6

EDB

2
×6×
3
=16
S
1
M N

ECA

2
×2×4=4
S
四边形
ABDC
=S

EDB
-S
△< br>ECA
=12
C
(第26题图)
(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做BC的垂直平分线交抛物线于E,交对称轴于点D
3

易求AB的解析式为y=-3x+3
∵D
3
E是BC的垂直平分线
∴D
3
E∥AB
设D
3
E的解析式为y=-3x+b
∵D
3
E交x轴于(-1,0)代入解析式得b=-3,
∴y=-3x-3
把x=-1代入得y=0
∴D
3
(-1,0),
过B做BH∥x轴,则BH=111
在Rt△D
1
HB中,由勾股定理得D
1
H=11
∴D
1
(-1,11+3)同理可求其它点的坐标。
可求交点坐标D
1
(-1,11+3), D
2
(-1,22), D
3
(-1,0), D
4
(-
D
5
(-1,-22)
15


(12·柳州)如图,在△ABC中,AB=2,AC=BC= 5 .
(1 )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请你分
别写出A、B、C 三点的坐标;
(2)求过A、B、C三点且以C为顶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D为抛 物线上的一动点,当D点坐标为何值时,S

ABD
=
1
S

ABC

2
(4)如果将(2)中的抛物线向右平移,且与x轴交于点A ′B′,与y轴交于点C′,当
平移多少个单位时,点C′同时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解答过程如 果有需要时,
请参看阅读材料).


附:阅读材料
一元二次 方程常用的解法有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对于一些特殊方程可以通过换
元法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求解.如解方程:y
4
-4y
2
+3=0.
解:令y
2< br>=x(x≥0),则原方程变为x
2
-4x+3=0,解得x
1
=1, x
2
=3.
当x
1
=1时,即y
2
=1,∴y< br>1
=1,y
2
=-1.
当x
2
=3,即y
2
=3,∴y
3
= 3 ,y
4
=- 3 .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y
1
=1,y
2
=-1,y
3
= 3 ,y
4
=- 3 .
再如
x
2
?2?x
2
?2
,可设
y?x
2
?2
,用同样的方法也可求解.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根据y轴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则可以求得OA, OB的长度,在直角△OAC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OC的长度,则A、B、C的坐标即可求解;
(2)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首先求得△ABC的面积,根据S

ABD
=
1
S

ABC
,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
即可求得D的纵坐标,把D的 纵坐标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得横坐标.
(4)设抛物线向右平移c个单位长度,则0<c≤ 1,可以写出平移以后的函数解
析式,当点C′同时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时有:OC′
2
=OA?OB,据此即可
得到一个关于c的方程求得c的值.
【解答】解:(1)∵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
∴OA=OB=
11
AB=×2=1,
22
∴A的坐标是(-1,0),B的坐标是(1,0).
在直角△OAC中,
OC? BC
2
?OB
2
?2


16


则C的坐标是:(0,2);
(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ax
2
+b,
根据题意得:
?
?
a?b?0
?
a??2
,解得:
?

?
b?2
?
b?2
2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y??2x?2

(3)∵S

ABC=
∴S

ABD
=
11
AB?OC=×2×2=2,
22
1
S

ABC
=1.
2
设D的纵坐标是m,则
则m=±1.
1
AB?|m|=1,
2
2

2
6

2
当m=1时,-2 x
2
+2=1,解得:x=±
当m=-1时,,-2x
2
+2=-1 ,解得:x=±
则D的坐标是:(
2266
,1)或(- ,1)或(,-1),或(- ,-1).
2222
(4)设抛物线向右平移c个单位长度, 则0<c≤1,OA′=1-c,OB′=1+c.
平移以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2(x-c)
2
+b.
令x=0,解得y=-2c
2
+2.即OC′= -2c
2
+2.
当点C′同时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时有:OC′
2
=OA′?OB′,
则(-2c
2
+2)
2
=(1-c)(1+c),
即(4c
2
-3)(c
2
-1)=0,
解得:c=
33

?
(舍去),1,
?1
(舍去).
22
故平移
3
或1个单位长度.
2
【点评】本题考查了 勾股定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图象的平移,正确
理解:当点C′同时在以A′B′为 直径的圆上时有:OC′
2
=OA?OB,是解题的关键.
(2013?柳州)已知 二次函数y=ax
2
+bx+c(a≠0)的图象经过点(1,0),(5,0),(3,-4 ).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y>-3,写出x的取值范围;
(3)A、B为直线y=-2x-6上两动点, 且距离为2,点C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的动点,当点C运动到何处时
△ABC的面积最小?求出此时点C的 坐标及△ABC面积的最小值.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17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出y=3时x的值,结合函数图象,求出y>-3时x的取值范围;
(3)△ABC 的底边AB长度为2,是定值,因此当AB边上的高最小时,△ABC的面积最小.如解答图所
示,由点 C向直线y=-2x-6作垂线,利用三角函数(或相似三角形)求出高CE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求
出 CE的最小值,这样问题得解.
26、
解答:解 :(1)∵点(1,0),(5,0),(3,﹣4)在抛物线上,
∴,
解得.
2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6x+5.

(2)在y=x﹣6x+5中,令y=﹣3,即x﹣6x+5=﹣3,
2
整理得:x﹣6x+8=0,解得x
1
=2,x
2
=4.
结合函数图象,可知当y>﹣3时,x的取值范围是:x<2或x>4.

(3)设直线y=﹣2x﹣6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M,点N,
令x=0,得y=﹣6;令y=0,得x=﹣2.
∴M(﹣3,0),N(0,﹣6),
∴OM=3,ON=6,由勾股定理得:MN=3,
∴tan∠MNO==,sin∠MNO=
2
22
=.
设点C坐标为(x,y),则y=x﹣6x+5.
过点C作CD⊥y轴于点D,则CD=x,OD=﹣y,DN=6+y.
过点C作直线y=﹣2x﹣6的垂线,垂足为E,交y轴于点F,

18


在Rt△CDF中,DF=CD?tan∠MNO=x,CF====x.
∴FN=DN﹣DF=6+y﹣x.
在Rt△EFN中,EF=FN?sin∠MNO=(6+y﹣x).
∴CE=CF+EF=x+(6+y﹣x),
∵C(x,y)在抛物线上,∴y=x
2
﹣6x+5,代入上式整理得:
CE=(x
2
﹣4x+11)=(x﹣2)
2
+,
∴当x=2时,CE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当x=2时,y=x
2
﹣6x+5=﹣3,∴C(2,﹣3).
△ABC的最小面积为:AB?CE=×2×=.
∴当C点坐标为(2,﹣3)时,△ABC的面积最小,面积的最小值为.

19





20

2018高中数学全国联赛组织单位-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葛军


暑期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高中数学统计在哪一本书


高中数学必修一1.1ppt-高中数学背什么


高中数学复习学习方法-高中数学各学期教学及课时安排


高中数学五测试题-高中数学趣味论坛


人教版高中数学共几册-高中数学2019全国卷一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质量分析发言稿-考小学的教师编还要做高中数学题吗


2015四川高中数学会考-高中数学知识点细目表



本文更新与2020-09-18 12: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3043.html

初高中衔接二次函数专题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