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无基础老师直播-高中数学必修二正弦定理讲课视频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8高斯函数
数论函数
y?[x]
,称为高斯函数,又称取整函数. 它是数学竞赛热点之一. <
br>定义一:对任意实数
x,[x]
是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称
[
x]
为
x
的整数部分.与它相伴随的
是小数部分函数
y?{x},{
x}?x?[x].
由
[x]
、
{x}
的定义不难得到如下性质:
(1)y?[x]
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Z;
y?{x}
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
[0,1)
(2)对任意实数
x
,都有
x?[x]?{x},且0
?{x}?1
.
(3)对任意实数
x
,都有
[x]?x?[x]?
1,x?1?[x]?x
.
(4)
y?[x]
是不减函数,即若
x
1
?x
2
则
[x
1
]?[x
2
]
,其图像如图I -4-5-1;
y?{x}
是以1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如图I
-4-5-2.
图Ⅰ—4—5—1
图Ⅰ—4—5—2
(5)
[x?n]?n?[x];{x?n}?{x}
.其中x?R,n?N
.
(6)
[x?y]?[x]?[y];{x{x}?{y}?
{x?y};[
?
?
x]?
?
[x],x
ii<
br>i?1i?1
nn
i
?R
;特别地,
[
naa
]?n[].
bb
(7)
[xy]?[
x]?[y]
,其中
x,y?R
?
;一般有
[
?
x
]?
?
[x],x
ii
i?1
i?1
n
n
i
?R
?
;特别地,
[
n
x]
n
?[x],x?R?,n?N
?
. <
br>(8)
[]?[
x
n
[x]
]
,其中
x?R
?,n?N
?
.
n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 -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例题讲解
1.求证:
2
n?1
n!?n?2<
br>k?1
,
其中k为某一自然数.
n?2
k
2.对任意的
n?N,计算和S?
?
[
k?1
].
2
K?0
?
?
3.计算和式
S?
4.设M为一正整数,问方程
x?[x]?{x}
,在[1,M]中有多少个解?
5.求方程
4x?40[x]?51?0的实数解.
2
222
?
[
n?0
502
305n
]的值.
503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 -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6.
x?R?,n?N,
证明
:[nx]?
?
[x][2x][3x][nx]
???
?
?.
123n
7.对自然数n及一切自然数x,求证:
12n?1
[x]?[x?]?[x?]???[x?]?[nx].
.
nnn
10
20000
]
的个位数字
8.求出
[
100
10?3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3 -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例题答案:
1.证明:2为质数,n!中含2的方次数为
?
2(n!)?
?
[
t?1
n
].
t
2
?
k?t?1
若
n?2
k?1
,则2(n
!)?
?
[2
t?1
]?
?
[2
k?t?1
]?1?2?2
2
???2
k?2
?2
k?1
?1?n?
1
t?1
k?1
故
2
n?1
|n!.
反之,若n不等于2的某个非负整数次幕,可设n=2
s
p,其中p>1为奇数,这时
总可以找
出整数t,使
2
t
?
2
s
p?
2
t?1
,
于是n
!
中所含
2
的方次数为
2
(
n
!)
?
[2
s?1
p
]
?
[
2
s?2
p
]
?
?
?
[2
s?
t
p]
?
0
?
?
?
[(2
s?1
?2
s?2
???2
s?t
)p]?[2
s?t
(2
t
?1)p]?[2
s
p?2
s?t
p]?n?[?2
s
?t
p].
n!.这与已知由于
1?2
s?t
p?2,则
[?2
s?t
]??2,故n!中含2的方次数2(n!)?n?2,则2
n?1矛盾,故必要性得证.
2.解:因
[
n?2n1
]?[?]
对
一切k=0,1,…成立,因此,
2
k?1
2
k?1
2
n
1nn
[
k?1
?]?[2?
k?1
]?[
k?1
].
2
222
又因为n为固定数,当k适当大
?
nnn
n
时,
k
?1,
从而
[
k
]?0,
故S?
?
([
k
]?[
k?1
])?
?
?n.
222
K?0
2
3.解:显然有:若
{x}?{y
}?1,则[x?y]?[x]?[y]?1,x,y?R.
305n
305(50
3?n)
503是一个质数,因此,对n=1,2,…,502,
305n
都不会是整数,但+
?305,
503
503<
br>503
可见此式左端的两数的小数部分之和等于1,于是,[
502
305n3
05(503?n)
]?304.
故 ]+
[
503503
251<
br>305n305n305(503?n)
S?
?
[]?
?
([
]?[]),?304?251?76304.
503503503
n?1n?1<
br>4.解:显然x=M是一个解,下面考察在[1,M]中有少个解.
设x是方程的解.将
x?[x]?2{x}?{x}?{x}
代入原方程,化简得
2[x]{x}?
<
br>222
[2[x]{x}?{x}
2
].由于0?{x}?1,
所以上
式成立的充要条件是2[x]{x}为一个整数.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4 -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设[x]?m?N,则必有{x}?
k
(k?0,1,
?
,2m?1),即在[m,m?1)中方程有2m个解.
2m
又由于1?m?M?1,
可知在[1,M)中方程有2(1?2?
?
?(M?1))?M?(M?1)个解.
因此,原方程在[1,M]中有M(M?1)?1个解.
5.解:
因[x]?x?[x
]?1,又[x]?0不是解.
2
?
?
4([x]?1)?40[
x]?51?0,
?
?
2
?
?
4[x]?4[x]?51?
0.
?
(2[x]?5)(2[x]?11)?0.
?
?
(2[x]?3)(2[x]?7?0.
511
??
[x]?,[x]?,
?
?
22
??
33
??
?
[x]?,或
?
[
x]?,
22
??
17
?
17
?
[x]?;[x]
?.
??
2
?
2
?
解得[x]?2或[x]?6或7或8,
分别代入方程得:
29
;
2
189
4x
2
?189
?0,x?;
2
229
4x
2
?229?0,x?;
2269
4x
2
?269?0,x?.
2
4x
2
?29?0,x?
经检验知,这四个值都是原方程的解.
6.这道题的原解答要极为复杂,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证明】
令A
k
?[x]?
[2x][kx]
???,k?1,2,?.
2k
由于
A
1
?[x],则n?1时,命题成立.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5 -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设n?k?1时命题成立,即有A
1
?[x],A
2?[2x],
?
,A
k?1
?[(k?1)x].因为,
[kx
]
,即kA
k
?kA
k?1
?[kx]对一切k成立,所以kAk
?kA
k?1
?[kx],(k?1)
k
A
k?1<
br>?(k?1)A
k?2
?[(k?1)x],
?
,2A
2?2A
1
?[2x],A
1
?[x].相加得:
A
k<
br>?A
k?1
?
kA
k
?(A
1
?A
2
?
?
?A
k?1
)?[x]?[2x]?
?
?[
(k?1)x]?[kx]
故kA
k
?[x]?[2x]?
?
?[(
k?1)x]?[kx]?A
k?1
?A
k?2
?
?
?A<
br>2
?A
1
?[x]?[2x]?
?
?[(k?1)x]?[k
x]?[(k?1)x]?[(k?2)x]?
?
?[2x]?[x]
?([x]?[
(k?1)x]?([2x]?[(k?2)x])?
?
?([(k?1)x]?[x])?[
kx]?[kx]?[kx]?
?
[kx]?[kx]
?k[kx]
?Ak
?[kx],即n?k时,命题成立,故原不等式对一切n?N
?
均成立,证毕
.
7.解:M=|f(x)|
max
=max{|f⑴|,|f(-1)|
,|f(-
⑴若|-
a
|≥1 (对称轴不在定义域内部)
2
a
)|}
2
则M=max{|f⑴|,|f(-1)|}
而f⑴=1+a+b
f(-1)=1-a+b
|f⑴|+|f(-1)|≥|f⑴+f(-1)|=2|a|≥4
则|f⑴|和|f(-1)|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
M≥2>
⑵|-
1
2
a
|<1
2
a
)|}
2
M=max{|f⑴|,|f(-1)|,|f(-
a
2
=max{|1+a+b|,|1-a+b|,|-+b|}
4
a
2
a
2
=max{|1+a+b|,|1-a+b|,|-+b|,|-+b|}
44
1
a
2
a
2
≥(|1+a+b|+|1-a+b|+|-+b|+|-+b|)
4
44
1
a
2
a
2
≥[(1+a+b)+(1-a+b)-(-+b)-(-+b)]
4
44
1a
2
=
(2?)
42
≥
1
2
综上所述,原命题正确.
10
20000
8.先找出
100
的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
10?3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6 -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7 -
高中数学概率c公式怎么计算-特级教师辅导高中数学田名凤
高中数学继续教育发帖-高中数学教师的自我剖析
高中数学必修第三章课后答案详解-内蒙古高中数学总分多少
高中数学必修四复习讲义-高中数学一课三练
高中数学必修四向量a-高中数学必修五备课
《高中数学竞赛培训教材》-高中数学数列教案 百度文库
芜湖高中数学竞赛老师-高中数学解题技能展示
高中数学必修四法向量-高中数学思维导图打包下载
-
上一篇:高中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素养
下一篇:如何提升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