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逆袭知乎-高中数学论文参考

《空间几何体三视图》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空间几何体三
视图》,所选用的教材为北
师大版数学必修2第一章第3小节。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结构特<
br>征之后、直观图之后的情况下教学的。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
教,为什么这样
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加
以说
明。
一、 说教材
1. 内容分析说明
新课程“立体几何”部分新增了一些内容
: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三视
图。这些内容与初中“空间与图形”中的“视图与投影”紧密衔接。增加这
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空间图形,通过三视图以及空间几何体与
其三视图的互相转化
,对空间图形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
何直观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更全面地把握空间几
何体。
三视图是空间几何体的一种表示形式,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高考必考
的内容之一
,一般情况下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部分,考察根据三视图求体
积和表面积。学好三视图为学习直观图奠
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
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
2.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职业高中,学生的基础不好,抽象思维能力弱,普遍感到数学难学。但大部分学生想考大学,主观上有学好数学的愿望。在初中,学生已
经接触了正方体,长方体
的几何特征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得到不同
的视图的方法。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从某种程度
上来说,并不算是新
1
知识的学习,而是一个复习、一
个进一步深入的环节。也正是因为如此,在
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复习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引导,使学生快
速抓住本节内
容的要点,进入学习、探究的角色。
但是,学生在初中只接触了从空间几何
体到三视图的单向转化,还无法准确的识别三视图的立体模型。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画出简单空间几何体(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
br>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2)过程与方法 :在画几
何体的三视图过程中,体会三视图的作用,更深
入地理解投影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平面图形是有效
地描述现实世界的
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
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理性思考
的作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提高学生的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互相合作
的精神。
4.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简单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
(2)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二、说教法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及从实物模型入
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启发学
生动眼、动脑、动手。
同时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启发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
堂效率,通过对实体模型的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三视图所遵循的规则,使学
生能够更好地画出几何体的
三视图。
2
三、 说学法
高一是学生打好
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学生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
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而这
节课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
力,难度较大。根据本节课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环境里,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考,实践,主动发现
规律、获得知识,体验成
功。
学具:柱、台、锥、球的石膏模型。
四、 教学设计
教学
教学内容
环节
(一)
创
设
情
景
,
揭
开
课
题
(二)
回
顾
旧
知
①赏析:“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图片1诗情
画意中引入本课课题,激发学习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
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
教
会了我们怎样观察物体?(横看、
侧看、近看、身处山中看)
②PPT展示图片2、3
兴趣,使学生建立一种意识,要多方位去观
察物体,不同的
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
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
从多角度看物体。 图片2:作用有两个:首要任务是为三视图的
出场作铺垫,同时也用丰富的资料体现了三
视
图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图片3:体现了三视图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
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
方体、长方体的三视图。
设计意图
1、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在初中时学习
影,得到的投影图称
为几何体的主的三视图定义。
视图。 过复习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引导,使学生快速
2、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抓住本节内容的要点,进入学习、探究的角
影,得到的投影图称
为几何体的左色。
3
视图。
3、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
影,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几何体的俯
视图。
1、三视图的画法规则
提问:观察长方体的三视图,它们
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在大小方面有
没有联系?
用多媒体课件作演示生动直观,提高课堂效
率.
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三个视图在量上的
关系,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
学习方法。
(三)
研
探
新
知
①主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
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
长度;
②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
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
宽度;
③左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
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
和宽度。
记忆口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
等
一
方面进一步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
识,另一方面以学生熟悉的几何体为例,通
过学生自己
思考操作寻求三视图中的量的关
系,体会三视图的画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
能力。采用由具体到
一般的推理方式,符合
思维习惯。
(三)桌面上摆放圆柱、圆台、棱台、圆体会三视图的画法并操作确认,熟念掌握常
应
用
新
知
,
巩
锥、球,教师示范画出圆柱、圆台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的三视图,学生完成棱台、圆锥、
球的三视图。
桌面上摆放简
单组合体两个,从课堂上规则的几何体的教学,自然地向简
教师示范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学单组合体延
伸,对学生既有一定的挑战性,
生完成另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又在学生的、能解决的范围内。
引导学生之
4
固
反
馈
*画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方法:应认间相互检查对错,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清组合体的结构,把组合体分解成
几个简单的基本几何体,再按简单
几何体画三视图。
(四)提问:
课
堂
小
结
(五)
作
业
1、三视图指的是什么?
2、三视图的画法规则?
3、由本节课得到什么启发?
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体现学生为主体
这一思想,看庐山、看几何体要从不同角
度
去认识、分析、解决;推广到对社会乃至人
生的认识,也要多角度分析,从而以积极向
上的心态对待社会和人生。
巩固概念,学会应用,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能
课本P19—20
习题1-3A组2、3、
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和
4
理解。
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前提
下,引导学生完
成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再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过程。
1、丰富多彩的图
片,使学生直观获得了三视图的感性认识,不仅感受到
技术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并能保持到课程结束。
好的情景往往触人深思,这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
2、合作探究是新
课程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有多种,
本课内容非常适合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观察石膏
模型特征的探究中,积极
参与,相互合作,形式活跃,对抽象的问题有了具体的认知和理解,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简单三视图的绘制和识读。
3、课件把知识与能力,数学与生
活,数学与文学,教学与教育完美的结
合在一起,经过教学实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多媒体
教学的重
要作用。
5
6
高中数学必修一新人教版讲课视频-高中数学题典适合文科吗
教你学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必修3 4综合测试
计数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的拓展ppt
高中数学教学用什么软件-高中数学奥赛组织
高中数学几何图形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急救包
高中数学联赛书-高中数学曲线方程例题
北京高中数学选修几本书-高中数学直线和圆的竞赛题
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答案第二章答案-大庆高中数学必修教材的顺序
-
上一篇:数列概念说课稿1
下一篇:5.3正弦函数的性质2(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