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常用思想方法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9 05:31
tags:高中数学思想方法

李永乐高中数学视频全集资源-高中数学选修1-2课本课后题

2020年9月19日发(作者:宣恒)


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是指用函 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
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 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
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 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有时,还
实现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笛卡尔的方程思想是: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问题。宇宙世界,充斥着
等式和不等式 。我们知道,哪里有等式,哪里就有方程;哪里有公式,哪里就有方程;求值
问题是通过解方程来实现的 ……等等;不等式问题也与方程是近亲,密切相关。而函数和多
元方程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函数y= f(x),就可以看作关于x、y的二元方程f(x)-y
=0。可以说,函数的研究离不开方程。列方 程、解方程和研究方程的特性,都是应用方程
思想时需要重点考虑的。
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数 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思想通过提出问题的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
系型的数学模型,从而进行研究。它体现 了“联系和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般地,
函数思想是构造函数从而利用函数的性质解题,经常利 用的性质是:f(x)、f
?1
(x)的单调性、
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 图像变换等,要求我们熟练掌握的是一次函数、二次函
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具 体特性。在解题中,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
含条件,构造出函数解析式和妙用函数的性质,是应用函数思想 的关键。对所给的问题观察、
分析、判断比较深入、充分、全面时,才能产生由此及彼的联系,构造出函 数原型。另外,
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和某些代数问题也可以转化为与其相关的函数问题,即用函数思想 解
答非函数问题。
函数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在概念性、应用性、理解性都有一定的要 求,所以是
高考中考查的重点。我们应用函数思想的几种常见题型是:遇到变量,构造函数关系解题;< br>有关的不等式、方程、最小值和最大值之类的问题,利用函数观点加以分析;含有多个变量
的数学 问题中,选定合适的主变量,从而揭示其中的函数关系;实际应用问题,翻译成数学
语言,建立数学模型 和函数关系式,应用函数性质或不等式等知识解答;等差、等比数列中,
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都 可以看成n的函数,数列问题也可以用函数方法解决。
1?2
x
?4
x
a
例 设f(x)=lg,如果当x∈(-∞,1]时f(x)有意义,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
1 ?2
x
?4
x
a
xx
【分析】当x∈(-∞,1]时f(x )=lg有意义的函数问题,转化为1+2+4a>0
3
在x∈(-∞,1]上恒成立的不等式 问题。


【解】 由题设可知,不等式1+2
x
+4
x
a>0在x∈(-∞,1]上恒成立,
1
2x
1
x
即:()+()+a>0在x∈(-∞,1]上恒成立。
22
设t=(
1
x
11
), 则t≥, 又设g(t)=t
2
+t+a,其对称轴为t=-
222
11113
,+∞)上无实根, 即 g()=()
2
++a>0,得a>-
22224
3

4
∴ t
2
+t+a=0在[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a>-
【 注】对于不等式恒成立,引入新的参数化简了不等式后,构造二次函数利用函数的图像和
单调性进行解决 问题,其中也联系到了方程无解,体现了方程思想和函数思想。一般地,我
们在解题中要抓住二次函数及 图像、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将问题进
行相互转化。

二、数形结合思想
中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分三类:一类是纯粹数的知识,如实数、代数式、方程 (组)、不
等式(组)、函数等;一类是关于纯粹形的知识,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一类是关于数< br>形结合的知识,主要体现是解析几何。
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 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
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 即以形作为手段,
数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像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 规范
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
明曲线的几何性质。
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形结合 就是根
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
关的精确刻划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
题思路,使 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得到解决。“数”与“形”是一对矛盾,宇宙间
万物无不是“数”和“形 ”的矛盾的统一。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
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 休。
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
与 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彻底明白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
数特征,对数 学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既分析其几何意义又分析其代数意义;第二是恰当设参、
合理用参,建立关系,由 数思形,以形想数,做好数形转化;第三是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
围。
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本 身就可以看作是数形的结合。如: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借助于
直角三角形来定义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是借助于直角坐标系或单位圆来定义的。
例 若方程lg(-x
2
+3x-m)=l g(3-x)在x∈(0,3)内有唯一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将对数方程进行等价变形 ,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在某个范围内有实解的问题,再利
用二次函数的图像进行解决。
?
3?x?0
【解】 原方程变形为
?

2?x?3x?m?3?x
?
?
3?x?0
即:
?
2
(x?2)?1?m
?
设曲线y
1
=(x-2)
2< br> , x∈(0,3)和直线y
2
=1-m,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① 当1-m=0时,有唯一解,m=1;
②当1≤1-m<4时,有唯一解,即-3∴ m=1或-3 y
4 y=1-m
1
O 2 3 x
此题也可设曲线y
1
=-(x-2)+1 , x∈(0,3)和直线y
2
=m后画出图像求解。
【注】 一般地,方程的解、不等 式的解集、函数的性质等进行讨论时,可以借助于函数的
图像直观解决,简单明了。此题也可用代数方法 来讨论方程的解的情况,还可用分离参数法
来求(也注意结合图像分析只一个x值)。

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 ,并逐类求解,
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同
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有关
分 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
括性,所以在高 考试题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 问题所涉及到的 数学概念是分类进行定义的。如|a|的定义分a>0、a=0、a<0三种
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 以称为概念型。
2


② 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学定理、公式和运算性质、法则有范 围或者条件限制,或者是分
类给出的。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分q=1和q≠1两种情况。这种 分类讨论题型可
以称为性质型。
③ 解含有参数的题目时,必须根据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进行 讨论。如解不等式ax>2时
分a>0、a=0和a<0三种情况讨论。这称为含参型。
另外 ,某些不确定的数量、不确定的图形的形状或位置、不确定的结论等,都主要通过
分类讨论,保证其完整 性,使之具有确定性。
进行分类讨论时,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 不遗漏、
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
解答分类讨论问题时,我们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首先要确定讨论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
的全体的范围;其 次确定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合理分类,即标准统一、不漏不重、分类互斥
(没有重复);再对所分类逐步 进行讨论,分级进行,获取阶段性结果;最后进行归纳小结,
综合得出结论。
例4. 设函数 f(x)=ax-2x+2,对于满足10,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分析】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函数在有界区间上的最大值、最小值等值域问题,需要先
对开口方 向讨论,再对其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与闭区间的关系进行分类讨论,最后综合得解。
【解】当a>0时,f(x)=a(x-
2
1
2
1
)+2-
aa
?
1
?
1
1??4
?
?
a< br>?
≤1

?
a

?

11
?
f()=2??0
?
?
f(1)=a?2?2≥0
?
a
?
a
?
1
?
≥4

?
a

?
?
f(4)=16a?8?2≥0
∴ a≥1或
11

22
?
f (1)=a?2?2≥0
当a<0时,
?
,解得φ;
?
f(4)=16a?8?2≥0
当a=0时,f(x)=-2x+2, f(1)=0,f(4)=-6, ∴不合题意
1
由上而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
2


【注】本题分两级讨论,先对决定开口方向的二次项系数a分a>0、a<0 、a=0三种情
况,再每种情况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在a>0时将对称轴与闭区间的关系分三种,即在 闭区
间左边、右边、中间。

四、化归与转化思想
化归与转化即等价转化 ,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
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 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甚至
模式法、简单的问题。历年高考,等价转化思想无处不 见,我们要不断培养和训练自觉的转
化意识,将有利于强化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变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 技能、技巧。
转化有等价转化与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前因后果是充分必要的,才保< br>证转化后的结果仍为原问题的结果。非等价转化其过程是充分或必要的,要对结论进行必要
的修正 (如无理方程化有理方程要求验根),它能给人带来思维的闪光点,找到解决问题的
突破口。我们在应用 时一定要注意转化的等价性与非等价性的不同要求,实施等价转化时确
保其等价性,保证逻辑上的正确。
著名的数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雅洁卡娅曾在一次向数学奥林匹克参赛者发表《什么
叫解题》 的演讲时提出:“解题就是把要解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
从未知向已知、从复 杂到简单的化归转换过程。
等价转化思想方法的特点是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应用等价转化的思想方 法去解决数
学问题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进行。它可以在数与数、形与形、数与形之间进行转换;< br>它可以在宏观上进行等价转化,如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普通语言向数学语言的
翻译; 它可以在符号系统内部实施转换,即所说的恒等变形。消去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
求值求范围问题等 等,都体现了等价转化思想,我们更是经常在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进
行等价转化。可以说,等价转化 是将恒等变形在代数式方面的形变上升到保持命题的真假不
变。由于其多样性和灵活性,我们要合理地设 计好转化的途径和方法,避免死搬硬套题型。
在数学操作中实施等价转化时,我们要遵循熟悉化、简单 化、直观化、标准化的原则,
即把我们遇到的问题,通过转化变成我们比较熟悉的问题来处理;或者将较 为繁琐、复杂的
问题,变成比较简单的问题,比如从超越式到代数式、从无理式到有理式、从分式到整式 …
等;或者比较难以解决、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以便准确把握问题的求
解 过程,比如数形结合法;或者从非标准型向标准型进行转化。按照这些原则进行数学操作,
转化过程省时 省力,有如顺水推舟,经常渗透等价转化思想,可以提高解题的水平和能力。
例 设x、y∈R且3x+2y=6x,求x+y的范围。
【分析】 设k=x+y,再代入消去y,转化 为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解时求参数k范围的
问题。其中要注意隐含条件,即x的范围。
22< br>2222


【解】由6x-3x
2
=2y
2
≥0 得0≤x≤2。
设k=x
2
+y
2
,则y
2
=k -x
2
,代入已知等式得:x
2
-6x+2k=0 ,
即k=-
1
2
x+3x,其对称轴为x=3。
2
由0≤x≤2得k∈[0,4]。
所以x
2
+y
2的范围是:0≤x
2
+y
2
≤4。
【另解】 数形结合法(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
y
2
由3x+2y=6x得(x-1)+=1 ,即表示如图所示椭圆,其一个顶点在坐标原点。
3
2
222
x
2< br>+y
2
的范围就是椭圆上的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由图可知最小值是0,距离最大 的
点是以原点为圆心的圆与椭圆相切的切点。设圆方程为x
2
+y
2
=k,代入椭圆中消y得x
2

6x+2k=0。由判别式△=36-8k=0得k= 4,所以x
2
+y
2
的范围是:0≤x
2
+y
2< br>≤4。
【再解】 三角换元法,对已知式和待求式都可以进行三角换元(转化为三角问题):
?
x?1?cos
?
y
?
222
由3x+2y=6 x得(x-1)+=1,设
?
,则
6
3
sin
?
?
y?
2
?
2
331
22222
x+y=1+2c osα+cosα+sinα=1++2cosα-cosα
222
15
2
=-cosα+2cosα+∈[0,4]
222
所以x
2
+y
2
的范围是:0≤x
2
+y< br>2
≤4。
【注】本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实现了多种角度的转化,联系了多个知识 点,有助
于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此题还可以利用均值换元法进行解答。各种方法的运用,分别将代数问题转化为了其它问题,属于问题转换题型。

五、特殊与一般思想
用特殊值 (特殊图形、特殊位置)代替题设普遍条件,得出特殊结论,对各个选项进行检
验,从而作出正确判断的 方法叫特例法。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


殊图形、特殊角、特殊 位置等。当已知条件中含有某些不确定的量,但题目暗示答案可能是
一个定值时,可以将变量取一些特殊 数值、特殊位置、或者一种特殊情况来求出这个定值,
这样,简化了推理、论证的过程。

例 已知(1-2x)
7
=a
0
+a
1
x+a2
x
2
+…+a
7
x
7
,那么a
1< br>+a
2
+…+a
7
= 。
【解】令x=1, 则有(-1)
7
=a
0
+a
1
+a
2
+… +a
7
=-1;令x=0,则有a
0
=1。所
以a
1
+a
2
+…+a
7
=-1-1=-2。
六、有限与无限思想
(1)把对无限的研究转化为对有限的研究,是解决无限问题的必经之路
(2)积累的解决无限问题的经验,将有限问题转化为无限问题来解决是解决的方向
(3) 立体几何中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采用分割的方法来解决,实际上是先进行有限次分
割,再求和求极限, 是典型的有限与无限数学思想的应用
2
a
n
?n
2
例 设 等差数列
?
a
n
?
的公差
d
是2,前
n< br>项的和为
S
n
,则
lim?

n??
S
n
【解】设首项为
a
1
,则
a
n
?
a
1
?2(n?1)?2n?
a
1
?1
S
n
?n
a
1
?
n(n?1)
?2

2
?
n
2
?n(
a
1
?1)
2< br>(2n?
a
1
?1)
2
?n
2
3n
2
?4n(
a
1
?1)?(
a
1
?1)
2
a
n
?n
2
?lim?lim?lim

22n??n??n??
S
n
n
?n(
a
1
?1)
n
?n(
a
1
?1)
3?
lim
n??< br>4(
a
1
?1)
n
1?
?
n
(a
1
?1)
2
n
2
?3
.
(
a
1
?1)

七、必然与或然的思想
(1)随机现象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结果的随机性,二是频率的稳定性
(2)偶然中找必然,再用必然规律解决偶然
(3)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 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独立重复试验、随机事件的分布列、数学期望是考查的重点


例 设有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ax?b?0

(Ⅰ)若
a
是从
01,,2,3
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
b
是从
0 1,,2
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
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
(Ⅱ)若
a< br>是从区间
[0,3]
任取的一个数,
b
是从区间
[0,2]< br>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
根的概率.

【解】设事件
A
为“方程
a?2ax?b?0
有实根”.

a?0

b?0
时,方程
x?2ax?b?0
有实根的充 要条件为
a

b

22
22
22
(Ⅰ)基本事件共12个:
(0,,,0)(01) ,,,(02)(1,,0)(11),,(1,,,,,2)(20)(21),,,,,,(22)(30) (31),,(32)
.其中第一个数表示
a

取值,第二个数表示
b
的取值.
事件
A
中包含9个基本事件,事件
A
发生的概 率为
P(A)?
93
?

124
(Ⅱ)试验的全部结束所 构成的区域为
(a,b)|0

a

3,0

b< br>≤
2

构成事件
A
的区域为
(a,b)|0

a

3,0

b

2,a

b

y

??
??
1
3?2??2
22
2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

3?23
附图:
y

O

x

高中数学教师办学期工作-高中数学函数定义域知识点


高中数学趣味-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近年真题


高中数学文科选修1-1公式-高中数学选修1 2目录


高中数学社团教案-温州上塘哪里有补习班学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老是忘记怎么办-高中数学球的认识课件


甘肃平凉高中数学是什么版-济南市高中数学补习


高中数学讲座PDF微盘-高中数学编制考什么不同


初高中数学定理证明-高中数学活动课意义



本文更新与2020-09-19 05: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3861.html

高中数学常用思想方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