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排列组合多面手 文库-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集

《条件概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条件概率的公式,会解决一
些条件概率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在这个过程中
体会学习条件概率的
必要性,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问
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会学习;体会数学的
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条件概率的定义,条件概率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难点]
对条件概率及公式的理解,条件概率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1、教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
现以生为本,遵循学生的
认知规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采用引导发现法、
分析讨论法的教学方法,通过提
问、启发、设问、归纳、讲练结合、适时点拨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教师
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听”有所“思”,“练”
有所“
获”,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2、学法
高一学生知识上已经掌概率的概念,但对
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上不完
备,反应在解题中就是思维不严密,过程不完整;能力上具备了一定的观
察、类
比、分析、归纳能力,但知识整合和主动迁移的能力较弱,数形结合的意识和思
维的深刻
性还需进一步培养和加强,通过让学生“设问、尝试、归纳、总结、运
用”,重视学生的
主动参与,注重信息反馈,通过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练,
使认识得到深化。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本
节课,我先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习什么是随机变
量、离散型的随机变量以及分布列,这样设计既巩固了前
面相关知识的学习,也
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二)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条件概率。例如,投掷一
均匀骰子,
并且已知出现的是偶数点,那么对试验结果的判断与没有这一已知条件的情形有
所不
同. 一般地,在已知另一事件
B
发生的前提下,事件
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
一定再是P(A).
任一个随机试验都是在某些基本条件下进行的,在这些基本条件下某个
事件
A
的发生具有某种概率. 但如果除了这些基本条件外还有附加条件,所得概率就
可能不同.这些附加条件可以看成是另外某个事件
B
发生.
条件概率这一概念是概率论中的基本工具之一.
给定一个概率空间,并
希望知道某一事件
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尽管我们不可能完全
知道试验结果,但
往往会掌握一些与事件
A
相关的信息,这对我们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
.
已知事件
B
发生条件下事件
A
发生的概率称为事件
A
关于事件
B
的条件概
率,记作
P(A|B)
.
在某种情况下,条件的附加意味着对样本空间进行压缩,相应的概率可在压
缩的样本空间内直接计算.
盒中有球如表.
任取一球,记
A
={取得蓝球},
B
={取得玻璃球},
显然这
是古典概型.
?
包含的样本点总数为16,
A
包含的样本点
总数为11,故
P(A)?
11
16
.
红
玻璃 木质
2 3
4 7
6 10
总计
5
11
16
蓝
总计 如果已知取得为玻
球,这就
B
是发生条件璃
下
A
发生的
条件概率,记作
P(A|B)
. 在
B
发生的条件下可能取得的样本点总数<
br>应为“玻璃球的总数”,也即把样本空间压缩到玻璃球全体.
而在
B
发生条件下
A
包含的样本点数为蓝玻璃球数,故
P(A|B)?
42
?
63
.
一般说来,在古典概型下,
都可以这样做.但若回到原来的样本空间,则当
P(B)?0
,有
在B发生的条件下
A包含的样本点数
在B发生的条件下样本点数
AB包含的样本点数
=
B包含的样本点数
P(A|B)=
=
AB包含的样本点数总数P(AB)<
br>=
B包含的样本点数总数P(B)
.
这式子对几何概率也成立.
由此得出如下的一般定义.
定义1 对任意事件
A
和
B
,
若
P(B)?0
,则“在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
A
的
条件概率”,记作P(A | B),定义为
P(A|B)=
P(AB)
P(B)
.
(三)巩固深化,及时反馈
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条件概率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个例题。
例2 甲乙两市位于长江下游,根据一百
多年的记录知道,一年中雨天的比
例,甲为20%,乙为18%,两市同时下雨的天数占12%. 求:
① 乙市下雨时甲市也下雨的概率;② 甲乙两市至少一市下雨的概率.
例题的讲
解,可帮助建构自己的解题思维模块,而且解后反思可使学生
对例题“吃透”,真正起到做一题,会一类
,通一片,带一串的作用。
(四)总结
先请一位同学总结,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完
善,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引
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
进
行编码处理,加强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为在今后的学习
中进行有效调
控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布置作业]
为了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有所收获,我设计了两个层
次的作业
一是必做题,为了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二是选做题,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同时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概率问题。
高中数学微积分基本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图像平移伸缩变换
高中数学教材学期分配-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题型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数学教材下载-高中数学晒课
赢在微点高中数学必修4答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思维导图
高中数学必修4概念-高中数学思维哪里学
高中数学联赛北京预赛-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公式推导过程
小马初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高中数学竞赛 三角形
高中数学线面成角-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视频
-
上一篇:高中数学必修3--概率统计知识点归纳
下一篇: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概率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