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0 02:10
tags: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数量积评课-安徽省高中数学联赛初赛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郑绪岚)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a
n
}
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
1,,,,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4 5 6 7 8 9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4)数列分 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
系分:单调数 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1111
2345
(n?1)
?
S
1
(5)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n
与 通项
a
n
的关系:
a
n
?
?

S ?S(n≥2)
n?1
?
n
例:已知数列
{a
n
}
的前n项和
s
n
?2n
2
?3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二、等差数列
题型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那么这个数列 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
d
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a
n
?a
n?1
?d(n?2)

a
n?1< br>?a
n
?d(n?1)

例:等差数列
a
n
?2n?1

a
n
?a
n?1
?

题型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a
1
?(n?1)d

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
AP
数列)的单调性:
d
?0< br>为递增数列,
d?0
为常数列,
d?0
为递减数列。
例: 1.已知等差数列
?
a
n
?
中,
a
7
?a
9
?16,a
4
?1,则a
12
等于( )
A.15 B.30 C.31 D.64
2.
{a
n
}
是首项
a
1
?1
,公差
d?3
的等差数列,如 果
a
n
?2005
,则序号
n
等于
(A)667 (B)668 (C)669 (D)670


1



题型三、等差中项的概念:
定义:如果
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b
的等差中项。其中
A?

a

A

b
成等差数列
?
A?
a?b

2
a?b
即:
2a
n?1
?a
n
?a
n?2
2

2a
n
?a
n?m
?a
n?m

例: 1.设
?
a
n
?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
a
1
?a
2
?a
3
?15

a
1
a< br>2
a
3
?80
,则
a
11
?a
12
?a

13
?
( )
A.
120
B.
105
C.
90
D.
75

2.设数列
{a
n
}
是单调递增的等差 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积为48,则它的首项是( )
A.1 B.2 C.4 D.8

题型四、等差数列的性质:
(1)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二项的等差中项;
(2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3)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对任意
m

n?N
?

a
n
?a
m
?(n?m)d

d?
a
n
?a
m
n?m
(m?n)
(4)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若
m
n

p

q?N
?

m?n?p? q
,则
a
m
?a
n
?a
p
?a
q

题型五、等差数列的前
n
和的求和公式:
S
n(a1
?a
n
)
2
n
?
2
?na
n(n?1)
1
1
?
2
d
?
2
n?(a< br>d
1
?
2
)n

(
S
n
? An
2
?Bn(A,B为常数)
?
?
a
n
?
是等差数列 )
递推公式:
S
(a
1
?a
n
) n
(a
m
?a
n?(m?1)
n
?
2
?< br>)n
2

例:1.如果等差数列
?
a
n?
中,
a
3
?a
4
?a
5
?12,那么
a
1
?a
2
?...?a
7
?

(A)14 (B)21 (C)28 (D)35
2.设
S
n
是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n项和,已知
a
2
?3

a
6
? 11
,则
S
7
等于( )
A.13 B.35 C.49 D. 63
3.设等差数列
?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若
S
9
?72
,则
a
2
?a
4
?a
9
=
4.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 0,则这个数列有(
A.13项 B.12项 C.11项 D.10项
5.设等差数列
?
a
S
9
n
?
的前
n项和为
S
n
,若
a
5
?5a
3
S
?

5
6.已知
?
a
n
?
数列是等差数列,
a
10
?10
,其前10项的和< br>S
10
?70
,则其公差
d
等于( )
A.?
2
3
B.?
1
3
C.
1
2
3
D.
3


2



7.设{
a
n
} 为等差数列,
S
n
为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已知
S
7
=7,
S
15
=75,
T
n
为数列{
项和,求
T
n


题型六.对与一个 等差数列,
S
n
,S
2n
?S
n
,S
3n
?S
2n
仍成等差数列。
例:1.等差数列{
a
n
}的前
m
项和为30,前2
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
m
项和为( )
A.130 B.170 C.210 D.260
S
n
}的前
n
n
2.一个等差数列前
n
项的和为48,前2
n
项的和为60,则前3
n
项的和为 。
3.设
S
n
为等差数列
?
a
n
?的前
n
项和,
S
4
?14,S
10
?S
7
?30,则S
9
=
4.(06全国II)设S
n
是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若S
3
1
S
=,则
6

S
6
3
S
12
D.A.
11
3
B. C.
38
10
1

9
题型七.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方法:
①定义法:
an?1
?a
n
?d(常数)(n?N
?

?
?
a
n
?
是等差数列
②中项法:
2a
n?1
?a
n
?a
n?2
③通项公式法:
a
n
?kn?b
(n?N
?
)
?
?
a
n
?
是等差数列
(k,b为常数)
?
?
a
n
?
是等差数列
(A,B为常数)
?
?
a
n
?
是等差数列 ④前
n
项和公式法:
S
n
?An
2
?Bn例:1.已知一个数列
{a
n
}
的前n项和
s
n
?2n
2
?4
,则数列
{a
n
}
为( )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D.无法判断
2.已知一个数列
{a
n
}
的前n项和
s
n
?2n
2
,则数列
{a
n
}
为( )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D.无法判断
3.数列
?
a
n
?
满足
a
1
=8 ,
a
4
?2,且a
n?2
?2a
n?1
?a
n
?0

n?N

?
①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题型八.数列最值 (1)
a
1
?0

d?0
时,
S
n< br>有最大值;
a
1
?0

d?0
时,
S
n
有最小值;
(2)
S
n
最值的求法:①若已知
Sn

S
n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
S
n
?an2
?bn
的最值;
可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
n?N
?
);②或者求出
?
a
n
?
中的正、负分界项,即:

3



?
a
n
?0
?
a< br>n
?0
若已知
a
n
,则
S
n
最值时
n
的值(
n?N
?
)可如下确定
?

?< br>。
a?0a?0
?
n?1
?
n?1
例:1 .等差数列
?
a
n
?
中,
a
1
?0,S< br>9
?S
12
,则前 项的和最大。
2 .设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br>n
,已知
a
3
?12,S
12
?0,S
13
?0

①求出公差
d
的范围,
②指出
S
1
,S
2
,?,S
12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3.已知
{a
n
}
是等差数列,其中
a
1
?31
,公差d??8

(1)数列
{a
n
}
从哪一项开始小于0?
(2)求数列
{a
n
}

n
项和的最大值,并求出对应
n
的值.

(n?1)
?
S
1
题型九.利用
a< br>n
?
?
求通项.
S?S(n?2)
?
nn?11.已知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
S
n
?n
2
?4n?1


2.设数列
{a
n
}
的前n项和为S
n
=2n,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2
3.已知数列< br>?
a
n
?
中,
a
1
?3,

n

S
n
?
1
(n?1)(a
n
?1) ?1

2
①求证:数列
?
a
n
?
是等差数列
②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4.设数列
{a
n
}
的前n项和
S
n
?n
2
,则< br>a
8
的值为( )
(A) 15 (B) 16 (C) 49 (D)64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定义:……
一、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
递推关系:a
n?1
?a
n
q
通项公式:a
n
?a
1
?q
n ?1

推广:a
n
?a
m
?q
n?m
1. 在等比数列
?
a
n
?
中,
a
1
?4,q? 2
,则
a
n
?

2.在等比数列
?
a
n
?
中,
a
2
??2

a< br>5
?54
,则
a
8
=

4




3.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a
n
}
中,首项
a
1
?3
,前三项和为21,则
a
3< br>?a
4
?a
5
?
( )
A 33 B 72 C 84 D 189

二、等比中项:若三个数
a ,b,c
成等比数列,则称
b

a与c
的等比中项,且为
b ??ac,注:b?ac
2
是成等比数列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例:1.
2?3

2?3
的等比中项为( )
(A)1

(B)?1

(C)?1

(D)2

三、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
1.(1)
若m?n?p?q,则a
m
?a
n
?a
p
?a
q
(其中m,n,p,q?N
?
)

(2)
q
n?m
?
a
n
,a
2
?
a
n
?a
n?m
?a
n?m
(n?N)

m
(3)
?
a
n
?
为等比数 列,则下标成等差数列的对应项成等比数列.
(4)
?
a
n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
?
a
n
?
是各项不为零的 常数列.
例:1.在等比数列
?
a
中,
a
2
n< br>?
1

a
10
是方程
2x?5x?1?0
的 两个根,则
a
4
?a
7
?
( )
(A)?
5
2

(B)
2
11
2

(C)?
2

(D)
2

2 .在等比数列
?
a
n
?
中,
a
1
?a6
?33,a
3
a
4
?32,a
n
?a
n?1

①求
a
n

②若
T
n
?lga
1
?lga
2
???lga
n
,求Tn

3.等比数列
{a
n
}
的各项为正数,且
a
5
a
6
?a
4
a
7
?18,则log< br>3
a
1
?log
3
a
2
??log
3
a
10
?

A.12 B.10 C.8 D.2+
log
3
5

?
na
1
(q?1)
四、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S?
n
n
?
?
a
1
(1?q)
a
(q?1)

?
?
1?q
?
1
?a
n< br>q
1?q
例:1.已知等比数列
{a
n
}
的首相a
1
?5
,公比
q?2
,则其前n项和
S
n< br>?

2.设等比数列
{a
n
}
的前n项和为
S
n
,已
a
2
?6,
6a
1
?a
3
?30
,求
a
n

S
n< br>

5



3.设
f(n)?2 ?2
4
?2
7
?2
10
?
A.
?2
3n?10
(n?N)
,则
f(n)
等于( )
2
n
(8?1)

7
B.
2
n?1
22
(8?1)
C.
(8
n?3
?1)
D.
(8
n?4
?1)

777

五.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
若数列
?
a
n
?
是等比数列,
S
n
是其前n项的和,
k?N
*
,那么
S
k

S
2k
?S
k

S
3k
?S
2k
成等比数列.
例:1.一个等比数列前
n
项的和为48,前2
n
项的和为60,则前3
n
项的和为( )
A.83 B.108 C.75 D.63
2.已知数列
?
a
n
?
是等比数列,且
S
m
?10,S
2m
?30,则 S
3m
?


六.等比数列的判定法
(1)定义法:
a
n?1
?q(常数)?
?
a
n
?
为等比数列;
a
n
2
(2)中项法:
a
n?1< br>?a
n
?a
n?2
(a
n
?0)?
?
a
n
?
为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
a
n
?k?q
n
(k,q为常数)?
?
a
n
?
为等比 数列;
(4)前
n
项和法:
S
n
?k(1?q
n
)(k,q为常数)?
?
a
n
?
为等比数列。
S
n
?k?kq
n
(k,q为常数)?
?
a
n< br>?
为等比数列。
(n?1)
?
S
1
七.利用
a
n
?
?
求通项.
S?S(n?2)
?
nn?1

例:1.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且
a
1
=1,
a
n?1
?
{
a
n
}的通项公式.

2.已知数列
?
a
n
?
的首项
a
1
?5,

n
项和为
S
n
,且
S
n?1
?S
n
?n?5
证明数列
?
a
n
?1
?

(n?N)
*

等比数列.








1
S
n

n
=1,2,3,……,求
a
2

a
3

a
4
的值及数列
3

6



求数列通项公式方法

(1).公式法(定义法)根据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求通项
例:1已知等差数列
{a
n
}
满足:
a
3
?7,a
5
?a< br>7
?26
, 求
a
n


2.已知数列< br>{a
n
}
满足
a
1
?2,a
n
?a
n?1
?1(n?1)
,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 式;


3.数列
?
a
n
?
满足
a
1
=8,
a
4
?2,且a
n?2
?2a
n?1
?a
n
?0

n?N
?< br>),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4. 已知数列
{a
n
}
满足
a
1
?2,

5. 设数列
{a
n
}
满足
a
1
?0


6. 已知数列
{a
n
}
满足
a
1
?2, a
n
?3a
n?1
(n?1)
,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7. 已知数列
{a
n
}
满足
a
1
?2,a
2
?4且a
n?2
?a
n
?a
n?1

n?N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2
?
1
a
n?1
?
1
?2
,求数列< br>?
a
n
?
的通项公式;
a
n
11
??1
,求
{a
n
}
的通项公式
1?a
n?1
1?a
n

8. 已知数列
{an
}
满足
a
1
?2,

a
n?1?5
n?1
?2(a
n
?5
n
)

n ?N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

?
9. 已知数列
{a
n
}
满足a
1
?2,

a
n?1
?5?2
n?1
?2?3(a
n
?5?2
n
?2)

n?N
), 求数列
?
a
n
?
的通
项公式;

(2)累加法
1、累加法 适用于:
a
n?1
?a
n
?f(n)

a
2
?a
1
?f(1)

a
n?1
?a
n
?f(n)
(n?2)
,则
a
3
?a
2
?f(2)

a
n?1
?a
n
?f(n)


7



两边分别相加得
a
n?1
?a
1
?
例:1.已知数列
{a
n
}
满足
a
1
?

?
f(n)

k?1
n
1
,
2
a
n?1
?a
n
?
1
4n?1
2
,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2. 已知数列
{a
n
}
满足
a
n?1
?a
n
?2n? 1,a
1
?1
,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3. 已知数列
{a
n
}
满足
a
n?1
? a
n
?2?3
n
?1,a
1
?3
,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4. 设数列
{a
n
}< br>满足
a
1
?2

a
n?1
?a
n< br>?3?2
2n?1
,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3)累乘法
适用于:
a
n?1
?f(n)a
n


a
n?1< br>a
a
?f(n)
,则
2
?f(1),
3
?f (2),
a
n
a
1
a
2
a

n? 1
?f(n)

a
n
例:1. 已知数列
{a
n< br>}
满足
a
n?1
?2(n?1)5
n
?a
n
,a
1
?3
,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

2.已知数列
?
a
n
?
满足
a1
?

3.已知
a
1
?3

a
n?1
?

(4)待定系数法
适用于
a
n?1
?qa
n
?f(n)

解题基本步骤:
1、确定
f(n)

2、设等比数列< br>?
a
n
?
?
1
f(n)
?
,公比为
3、列出关系式
a
n?1
?
?
1
f(n?1)?< br>?
2
[a
n
?
?
2
f(n)]

2n
a
n
,求
a
n
。 ,
a
n? 1
?
3
n?1
3n?1
a
n

(n?1)
,求
a
n

3n?2

8



4、比较系数求
?
1

?
2

5、解得数 列
?
a
n
?
?
1
f(n)
?
的通 项公式
6、解得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例:1. 已知数列
{a
n
}
中,
a
1
? 1,a
n
?2a
n?1
?1(n?2)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2.在数列
?
a
n
?
中,若
a
1
?1,a
n?1
?2a
n
? 3(n?1)
,则该数列的通项
a
n
?
_____________ __
3.已知数列
{a
n
}
满足
a
n?1
?2a
n
?3?5
n
,a
1
?6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解:设
a
n?1
?x?5
n?1
?2(a
n
?x?5
n
)
4.已知数列
?
a
n
?
中,
a
1
?< br>511
n?1
,
a
n?1
?a
n
?(),求
a
n

6
32
5. 已知数列
{a
n
}
满足
a
n?1
?2a
n
?4?3
n ?1
,a
1
?1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5)递推公式中既有
S
n
又有
a
n

?
S
1
,n?1
把已知关系通过
a
n
?
?
转化为数列
?
a
n
?

S
n
的递推关系,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求解。
S?S,n?2
?
nn?1
1.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 且
a
1
=1,
a
n?1
?
的通项公式.

2.已知数列
?
a
n
?
中,
a
1
?3,

n

S
n
?
1
Sn

n
=1,2,3,……,求
a
2

a3

a
4
的值及数列{
a
n
}
31
(n?1)(a
n
?1)?1

2
①求证:数列
?
a
n
?
是等差数列 ②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3.已知数列
{a
n
}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前n项和
S
n
满足
Sn
?
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6)倒数变换法 适用于分式关系的递推公式,分子只有一项
例:1. 已知数列
{a
n
}
满足
a
n?1
?
1
(a
n
?1)(a
n
?2)
,且
a
2
,a
4
,a
9
成等比数列,
6
2a
n< br>,a
1
?1
,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a
n
?2

9



数列求和
1.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
?
na
1
(q?1)
n(a
1
?a
n
)
n(n?1)
?
Sn
??na
1
?d

S
n
?
?< br>a
1
(1?q
n
)
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
(q ?1)
22
?
?
1?q
例:1。已知等差数列
{a
n
}
满足
a
1
?1,a
2
?3
,求前n
项和
S
n

2.已知等比数列
{a
n
}
满足
a
1
?1,a
2
?3
,求前
n< br>项和
S
n

3.设
f(n)?2?2
4
?2
7
?2
10
?


2.错位相减法求和:如:?
a
n
?
等差,
?
b
n
?
等 比,求a
1
b
1
?a
2
b
2
???an
b
n
的和.

例:1.求和
S
n
?1?2x?3x
2
?

2.求和:
S
n
?

3.设
{a
n
}
是等差数列,
{b
n
}
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a
1
?b
1
?1

a
3
?b
5< br>?21

a
5
?b
3
?13

(Ⅰ )求
{a
n
}

{b
n
}
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
?


3.裂项相消法求和: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
常见拆项:< br>A.
?2
3n?10
(n?N)
,则
f(n)
等于( )
D.
2
n
22
(8?1)
B.
(8
n?1
?1)
C.
(8
n?3
?1)

777
2
n?4
(8?1)

7
?nx
n?1

123n
?
2
?
3
???
n

a
aaa
?
a
n
?
?
的前
n
项和< br>S
n

?
b
n
?
111
1111
??
?(?)

n(n?1)nn?1
(2n?1)(2n?1)22n?12n?1

11111111
?(?)?[?]

n(n?2)2nn?2

n(n?1)(n?2)2n(n?1)(n?1)(n?2)

n?n!?(n?1)!?n!

n11
i?1ii
??
C
n?1
?C
n
?C
n?1
(n?1)!n!(n ?1)!

数列
?
a
n
?
是等 差数列,数列
?
?
1
?
?
的前
n
项和
aa
?
nn?1
?

10


例:1.数列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若
a
n
?
1
,则
S
5
等于 ____________
n(n?1)
2.已知数列
{a
n
}< br>的通项公式为
a
n
?
1
,求前
n
项的和;
n(n?1)
1
n?n?1
,求前
n
项的和. 3.已知数 列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
4.求< br>1?

4.倒序相加法求和


综合练习:
1111
???
?
?,(n?N
*
)

1?21?2?31?2?3?41?2?3?
?
?n
1.等比数列
{an
}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
2a
1
?3a
2
?1

a
3
?9a
2
a
6

(1)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a
n
a
1
a
2
(2)设
b
n
?log
3
,求数列
{
?log
3
?...?log
3
2
1
}
的前n项和
b
n


2.已知等差数列
{a
n
}
满足
a
2
?0
,
a
6
?a
8
??10
.
(1)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及
S
n

(2)求数列
{


3.设数列
{a
n
}
满足
a
1
?2

a
n?1
?a
n
?3?2
2n?1

(1)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2)令
b< br>n
?na
n
,求数列
{b
n
}
的前n项和< br>S
n





a
n
}
的前n项和
2
n?1

11

高中数学必修2讲义-高中数学集合跟函数有什么关系


2016安徽高中数学竞赛时间-高中数学教师职称晋升工作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三 四教学计划-高中数学中的构造法技巧


高中数学必修试题及答案-高中数学人教版优化设计选修2-2答案


2018四川高中数学竞赛试题-关于高中数学的名言


苏教版高中数学积分-2020高中数学创新设计一轮资料


高中数学求面面之间的正弦值-高中数学题知乎


统计学和高中数学有联系吗-高中数学命题及关系



本文更新与2020-09-20 02: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4800.html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