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0 05:18
tags: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

广州高中数学老师待遇-高中数学知识点(表格)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冷楚)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试 行)
为了贯彻落实教 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湖北省教育厅
颁布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等文件精神,实现《普通高中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的目标,积极、规范、 有效地推
进我省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工作,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高中数
学教学 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 课程,它包含了数
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它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
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学好高中数学课程,对提
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 意义。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应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培养高中学生健全的
人格与基本 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
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共同发展创造机 会,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选择空间。教师
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数 学教学过程,不断
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等活动促进专业化成长。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
多样、兼顾过程的评 价原则,构建特色鲜明、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实行学业成
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进 行评价。
在实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各实验学校的领导与教师要准
确理解高 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深刻领会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脚踏实
地,勇于创新,勤于学习,善于总 结,积极稳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
实验,全面提高我省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1.总体目标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 步获得作为未来公民所需要
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2.具体目标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
论的 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
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 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
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
力。
(3 )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数
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 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
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
神和科学态度。 < br>(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
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 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
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
3.主要任务
我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要严格遵循《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努
力实现《课标》的总目标,进一步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推动高中数学课堂
教学改革,促进 教师专业化成长。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中,应努力做好以下
工作:
(1)通过各级教育行 政部门的制度建设、广泛发动和分层培训,让全体教
师明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更新教育观 念,转变教学方式。
(2)组织一批学科专家、教研骨干及时研究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课改实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列成若干课题,组织各地申报,在研究中进行改革,
在改革中进行研究 。
(3)加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课堂教学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指
导,真正实现课 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加强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研究,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评价
体系。


(5)重视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课程设置
1.课程框架
高中数学新课程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由若干模块和专题组成。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
系列3、系列4由 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
(18学时),每两个专题可组成一个模 块。课程结构如图所示:


必修
?
模块
数学1 数学2
数学3 数学4
数学5
注:上图中 代表模块(36学时),
3-6
代表专题(18学时)
选修4-10

选修< br>…

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我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方案和实际情况,提出我省
选修3-6
2.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方案如下:
(1)必修课程的安排建议
选修3-6
选修4-4
选修4-3
选修2-3

选修3-6

高中数学必修课程为五个模块: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
?

选修4-2
选修2-2

选修3-2
选修1-2
这是所有高中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必修课程应当在高一和高二年级的第一学
期开设完毕,以 便于开设选修课程。为了便于新旧教材的衔接和新课程实验的质
选修4-1
选修1-1
选修2-1
选修3-1
量监控,建议必修课程各个模块按数学1、数学4、数学5、数学2、数学3的顺
序开设。
(2)选修课程的开设建议
选修课程分为三类:“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 ,由学生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其中“选修ⅠA”是分文、理科指定的统一选修模块;“选< br>修ⅠB”是全省指定的供学生选择修习的专题,学生需按照所指定的两个专题修
习;“选修ⅠC” 是学校视条件在除去选修ⅠA的模块和选修ⅠB专题后,在其它
专题中选择开设供学生修习的专题,专题 内容和数量由学生、学校视实际情况确
定。建议选修ⅠA、选修ⅠB课程开设方案如下:
选修 ⅠA模块:选修ⅠA模块的开设,应在必修课程完成后进行,其中文科
学生选学课程为选修1-1、选修 1-2,建议开设顺序为:选修1-2、选修1-1;理
科学生选学课程为选修2-1、选修2-2、选 修2-3,建议开设顺序为:选修2-3、
选修2-1、选修2-2。

选修ⅠB专题:文科指定开设选修3-1、选修4-5;理科指定开设选修3-1、
选修4-1、选 修4-4、选修4-5。各选修专题的开设,没有先后顺序,学生可以根
据个人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 进行选择。为便于管理,按所提供的开设方案,
各地市(州)应尽可能相对统一安排选修课时间,各学校 应根据学生选课情况,
结合本校实际,合理安排教学。
课程设置具体方案详见表1。
表1 湖北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设置方案

年级
高一




科目


必修模块 必修1、4、5、2
选修ⅠA

高二
文科
必修3
选修1-2
选修1-1
理科
必修3
选修2-3
选修2-1
选修2-2
文科


高三
理科


选修3-1
选修4-1
选修4-4
选修4-5
选修ⅠB

选修3-1
选修4-5
选修ⅠC
学分
总学分
【说明】

8

6

8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除选修
ⅠB外的选修专题中开设
2+x 4+x
文科:16+x 理科:20+x
(1)表中“x”表示有条件的学校,在除选修 ⅠB外的选修专题中开设了供学生修习的专
题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2)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包括五个模块。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3)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 由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
等组成,其中选修ⅠA为高考内容;选修ⅠB不作高考要求,但作为学 业水平考试内容;选
修ⅠC为学校自定内容。
①选修ⅠA由五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选修ⅠB由四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③选修ⅠC由十二个专题组成: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3)课程安排方案
①高一年级。完成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每周安排4课时;安排义务 教
育与高中衔接内容的教学,并安排一次完整的数学探究活动。
②高二年级。高二上学期的上 半学段完成必修模块数学3的教学后,文科学
生选学选修ⅠA,课程顺序为选修1-2、选修1-1,每 周4课时;理科学生选学选
修ⅠA,课程顺序为选修2-3、选修2-1、选修2-2,每周4课时。文 、理科同时
安排一次完整的数学建模活动。
③高三年级。高三文、理科学生选学选修ⅠB、选 修ⅠC与高三复习,文科
选修课程为选修3-1、选修4-5,每周4课时;理科选修课程为选修3-1 、选修4-1、
选修4-4、选修4-5,每周4课时。
课程安排具体方案详见表2。
表2 湖北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安排方案

学期




年级






上学期
第一学段
必修1
第二学段
必修4
每周4课时
安排义务教育与高中衔接内容
必修3
(4课时周)
选修1-2
(4课时周)
安排一次完整的数学探究活动
选修1-1
(2课时周)
第一学段
必修5
下学期
第二学段
必修2




必修3 选修2-3
每周4课时
选修2-1 选修2-2
安排一次完整的数学建模活动






选修3-1 选修4-5
(4课时周)
选修3-1 选修4-5
(4课时周)
选修4-1 选修4-4
(4课时周)
总复习
总复习
(4)学生选课指导
对于有选修要求的学生,学校应指导他们合理地选择课程。根据《课标》的
建议,学生选课有以下几种 组合:
有人文社会科学(含体育、艺术)发展倾向的学生,应选择选修ⅠA中的选
修1-1、 选修1-2两个模块和选修ⅠB中的选修3-1、选修4-5两个专题。
有理工科(含部分经济类)发 展倾向的学生,应选择选修ⅠA中的选修2-1、
选修2-2、选修2-3三个模块和选修ⅠB中的选修 3-1、选修4-1、选修4-4、选修
4-5四个专题。
高中毕业后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必须修满五个必修模块。
课程的组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学生作出选择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
和条件向学校申请调整,经过测试合格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四、教学建议
1.注重把握《课标》的特点和要求
《课标》是由国家制定并公布试 行的指令性文件,是教材编写和学校教学的
依据。高中数学教师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明确任务,自觉 实践,尽快明确《课
标》的特点,准确把握《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师和数学教学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是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
个性、需要和发展 的愿望。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学中做到:
第一,承认并且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 他们的创新精神;第二,要采用以学
生为中心的、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第三,在 每个教学环
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
的学 习需要教学过程;第四,要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使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目
标分步到位,逐步实现,防止 教学要求上的“一刀切”和“一步到位”的做法。
二是教师要实现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教学的设计者 、组织者、引导者、合


作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要注重过程教学,要依据《课标》“用教 材教”,在理
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尽量让学生在经历“数学
化” 、“再创造”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三是高中数学新课程在课程目标、基本 理念、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
容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如课程目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强调三维教学 目标上;基
本理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大众化,学生地位——主人化,学习方式
—— 多样化,教师角色——多重化,教学过程——活动化,学生评价——多元化;
教学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模块、专题和学分管理制上;教学方式的变化主要表
现在“分步到位”和“螺旋上升”的教学原则上;教 学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通
过增、删、升、降,削枝强干,重新整合,突出数学本质上。这些变化对数学 教
师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期待,广大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应
对挑战。第一 ,要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尽快领会新理念的精神实质,将课程
的新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 观念、教育追求;第二,要加强集体备课,
相互讨论、相互借鉴,善于研究,形成既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又具有自己特色的
教学方式;第三,要主动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尽早掌握新
增内容,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和发展自身的数学素养。
2.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系统来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
学习者的学习。课堂教学 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背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制定和评 价、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
体的选择、教学评价等。简单地说,就是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教什么和学 什么;
如何教和如何学;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其实质依次是目标、策略、评价三方面
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教学设计不能是对相关教科书的
简单复制,必须以帮 助每个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必须基于学
生如何学习知识;必须具有反馈和调节的环节 ;教学设计本身应是一个指导性的
动态方案。建议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应具有如下程序:
一是 要做好教学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目
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教 师一定要依据《课标》,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的指导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 作:学习任务的分析——教学内容的
分析;学生特征的分析——原有认知结构与认知特点的分析;学习环 境的分析
——学习资源环境对教学影响的分析。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这是 课堂教学的核心设计。
二是要做好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包括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等,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针对新授课、复习课、
讲评课等不同的课 型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新课程倡导的几种常见教学策
略有:自学辅导教学法(确定学习目标—— 学生自学——自学检查——集体讨论
——教师讲解——练习巩固——课堂小结);合作学习教学法(选定 课题——小
组设计——课堂交流——呈现学习材料——提交学习结果);探究式教学法(创
设问 题情境——问题界定——选择问题解决策略——执行策略——结果评价);
网络式教学法(网络环境下的 数学教学模式是基于班级授课制下的网络教学模
式,是传统课堂学习方式的延伸并丰富了已有的课程资源 )。
三是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的描述。分记述式的课堂教学设计(文字教案)和
流程图式的课 堂教学设计(图解)等。把课堂教学设计文字化、图表化,是课堂
教学设计的最基本的呈现形式。 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能各有不同,课堂教学设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但一定要基于《课标》, 紧扣教材,本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
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 展的理念进行构思和设计。只
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试验中敢于探索实践,教学设计必然是一线教师发挥自 己创
造力的广阔天地。
3.注重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 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
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 立思考、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选修专题的学习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独立阅读自学、 写专题总结报告等。尤其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网络学习等,应是让学 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的有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机械训练为主的 单一教学


模式,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 < br>一是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概
括、猜想、推理等数学 活动过程中建立数学理论,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在回顾 和反思过程中领悟数学的本质与
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二是要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和师生互 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
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发展 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是要积极倡导有效教学,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
能多的教学产出,认真把握有效备课、有效提问和有效训练三个主要环节,切实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 负担。
4.注重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强调打好基础是我国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 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
以往数学的“双基”主要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随着数学的发展,高中数< br>学的“双基”也在发生变化,一些新的知识添加进来,原有的一些基础知识也要
用新的方式来组织 教学,因此,对于数学“双基”的内涵要有新的认识。如从函
数的角度看,函数思想、微积分思想成为“ 双基”的组成部分;从运算的角度看,
算法、基本的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等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内 容,自然成为
“双基”的组成部分;从图形的角度看,几何直观、对图形的把握也成为“双基”
的组成部分,等等。
一是教师要用新的观点重新审视“双基”教学,正确处理好“打好基础”与
“力求创新”的关系。在注重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 学活动经验”和发展“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如对一些核
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向量、导数、统计 、算法、数形结合、随机观念等)
需要在整个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次接触,不断加深认识和 理解。
二是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基础 知识的教学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不断地经历
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 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
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回顾反思等思维过程,使学生养成良 好的思维习惯,获得
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


三是要注意“双基”的载体功能, 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发展学生的
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通过丰富的背景引入数 学内容,引导学
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问题,并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良
好的问题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第二,要通过数学问题的提出、解决过程,
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 维习惯和科学态度,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第三,要通过
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数学内部各种 运动、变化关系等,帮助学生树
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总之,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数学 科学与
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
立学好数 学的信心。
5.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 的有机整合。一方面,通过学习
有关内容,进一步掌握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迅 速有效
地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理解数学本质。信息技术的使用应根据地区、学校及师
生实际情 况逐步到位。
6.注重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由于各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进度不一致,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存在着衔接
问题,主要集中在概率、统计等内容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上。建议各实验 学校
深入进行调查,适当进行衔接性补充。衔接补充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在教学相
关内容时进 行。对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经删减、
削弱的内容,不得再补充、扩展,避 免增加学生负担。
五、评价建议
1.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一是注重评价学生“ 双基”学习情况。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
《课标》所要求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 本的思想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
活动经验,具备基本的数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要注重 评价学
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以及对解决问题基本方法的运用,
避免片 面强调机械记忆、简单模仿;注重评价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避免过分地
强调解题的技能技巧;注重评价 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水平,避免过
分地强调解决繁、难、偏、旧问题的能力;注重评价学生 对数学主体知识与核心


内容的掌握情况,避免只关注知识的细枝末节,偏离评价方向;注 重评价学生主
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善于质疑、自觉反思的能力与意识,避免只
关 注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机械重复训练等消极现象。
二是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的 评价,不能只关注考试
成绩、解题的正确率等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意志品< br>质等方面的变化,关注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关注
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的动机、兴趣、自信心和独立思考习惯、合作交流意识等,关
注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潜能,关 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在
数学探究和建模活动中,还要注重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的 发展水平。
三是运用多元模式评价学生的学习。高中数学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
实行评 价主体、方式、内容和目标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提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共同参与 ,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提倡采用
笔试、口试、报告、小论文、作品展示、社会实践等多 种方式进行评价;提倡对
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选择的学生采取多种标准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爱好选择评价层次与要求。实行多元评价,就是在适度保持评价的甄别功
能的基础上,突 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内驱力,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的 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不
断提高。
2.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一是重视对 教师的专业基础进行评价。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保证教学
成功的前提。评价教师的教学,首先应当 关注教师的专业基础是否达到了《课标》
要求,例如,关注教师是否理解《课标》新增内容的设置意图和 教学要求,能否
适应《课标》中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的教学需要。其次,应该
关注教师接受培训和学习《课标》后,教学观念是否有了明显改变,教学方法是
否符合高中数学新课程理 念,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是否透彻、处理是否得当,重点、
难点把握是否准确等。
二是重视对教 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教学基本
素养的整体体现,它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看他的
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否有自己的思考与创意,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 学生的知识


水平与心理特征,学生能否充分地、实质性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是否明 确
突出,教学难点能否有效突破,教学进程是否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教学过程是
否明快流畅, 核心知识内涵的揭示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是否充分,教学手段的
使用是否恰当、有效,教学语言是否富 有激情与感染力,教学态度是否亲切自然
等。这些教学基本能力的获得,一方面需要教师积极地参加各类 培训与研讨活动,
虚心地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
得失,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这也正是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
所期望实现的教师培养 目标之一。
三是以发展的眼光评价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的评价
体系, 旨在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
制度,帮助教师多渠道获得反馈 信息,促使教师经常地、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行为。关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评价,鼓励教师积极开展 教学研究,勇于探索高
中数学新课程实验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倡教师利用报刊、网络、会议等多种途径< br>与同行进行交流和研讨。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技能的评价,鼓励教师
积极地使用信息技 术进行教学研究,辅助课堂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
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3.学分认定和学业考试
学生修完每一模块后,学校根据《湖北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试行)》
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
高中数学学业考试属于水平考试,是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内 容,主要评价鉴
定学生高中阶段数学必修课程的学习质量,同时也是监控评价学校及学科教学质
量的主要手段。学业考试成绩是学生高中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学生升学、
求职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普通高中学生都必须参加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考试
时间、考试方式和考试范围另文规定。
六、课程资源
1.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更新课程资源观念
首先,高中数学新课程理 念认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凡是符合《课
标》要求的各种教学材料、蕴含课程内容的素材都是课 程资源。教学过程中,教
师应该根据教学对象与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调整、筛选、补充等


手段,适度开发和利用教材。
其次,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基 础、学习经验、生活感受、
困惑问题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重视和利用好这些动态的课程资源 ,
不断提高自己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善于捕捉、把握和利用好课堂教学中
师生互动与对 话中生成的课程资源。
最后,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认为,各类媒体、环境设施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课程资源。教师应该不断增强发现和挖掘数学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善于从报
纸杂志、广播电视、 网络信息和环境设施中发现有意义的、可数学化的问题,提
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发现现实生活中数学问 题的能力,努力发现、挖掘和利用
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和校园设施中所蕴含的数学课程资源。
2.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利用资源渠道
一是积极利用和建设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育是一 个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
它能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资源。各地、各校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利用网络 下
载收集一些与课程直接相关的教学素材,应用于实验教学和教学研究,或上传自
己开发的课程 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教育网络获取学习资源,进
行信息交流,探究和解决问题。各地市 (州)、各校应该积极开发与高中数学新
课程相关的信息技术软件和教学平台(网页、网站),建立帮助 学生答疑解惑、
师生沟通交流的渠道;积极收集和推荐优秀课件、音像资料,倡导借助于信息技
术进行案例研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学业进步提供支持。
二是积极完善和配套现有教学资源。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新
课程实验过程中,教科书和教学辅导用书的适应性还存在一些问题 ,配套的教具、
学具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这些直接的课程资源的完善与建设,给实验教师
提供了参与研究和开发的机会。各地市(州)、各校应该发挥实验教师的群体智
慧,开展对现有课程资源 的适应性研究,积极地为实验教科书及其配套教学辅导
用书的修订提供建议,指导和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 课外辅导用书,选择满足教学
要求的教具与学具。必要时应该鼓励实验教师亲自参与教科书配套的教辅资 料的
编写、教具和学具的制作工作。
三是积极建设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 与开发是高中数学
新课程实验给学校与教师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它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机遇


和挑战。各校务必将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利用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
容,认 真抓好抓实。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突出学校特色和文化价值,
关注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关 注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要符合高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 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校
本课程的设置可以作为校内选修课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修。
七、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课改网络,成立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数学教学专家指导组,成员包括高校教师、教研员、特级教师和一线的骨干教师。该小组将认真研究高
中数学课程改革中遇 到的各种问题,及时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与指导性
建议。
二是搞好师资培训,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
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认真组织数学教师参加高中 新课程各种培训,为教师的
自身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教师培训包括通识培训、《课标》学习、教材分析 、
案例分析、高中数学新增内容学习等。培训方式包括专家引领、同伴互动、实践
观摩等。 < br>三是加强合作交流,建立课改样本校和校际联合体。定期组织学科课改研讨、
交流活动,成立课改 样本校,在适当时间选择样本校召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现
场观摩会,总结推广实验过程中的先进经验, 并对实验过程中的优秀人员进行表
彰、优秀成果实施奖励;对一些暂时难以开齐、开足全部种类选修课的 学校,可
以进行地区间、学校间的教育资源整合,成立校际联合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
共享, 充分满足各学校学生的选修需求。
四是加强实验研究,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课改实验过程中将会出现许 多新情
况和新问题,各学校应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和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可以在数
学教研组 内组建课改实验研究课题组,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开展相关课题的实验
研究(供选择的研究专题见后), 研究课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要努力开发、整
合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和试用校本课程,建立新课 程下的校本研训制度,
探索服务于数学新课程目标,适应数学新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 br>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凸现学校数学教学的特色,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发展。


八、研究专题
依据新课程的特点和实施的需要,湖北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数学教 学专家指导
组提出下列课题供学校、教师开展研究。
专题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教材研究
(1)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比较研究
(2)课标教材与大纲教材比较研究
专题二: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研究
(1)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原有数学内容的教学研究
(2)对新增数学内容的教学研究
(3)如何把握必修模块中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求的研究
(4)选修模块教学内容研究
专题三: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和策略研究
(1)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达成研究与实践
(2)体现“过程与方法”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3)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4)高中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专题四: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问题研究
(1)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研究
(2)对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评价研究
(3)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4)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评价研究
专题五:信息技术课题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2)信息技术对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的研究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案例研究
(4)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整合的案例开发
专题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原有数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2)新增数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专题七:研究性学习(数学建模、数学探究)
(1)如何指导学生选择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课题
(2)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
(3)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专题八: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1)高中数学课程实施与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2)高中数学课程推进过程中不同层面教师培训研修模式的构建
(3)高中数学课程推进过程中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研究
(4)校本教研在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中数学不等式选讲难-高中数学奥赛比赛视频


上海高中数学课外辅导-高中数学老师讲课怎么讲


高中数学最全手写笔记-高中数学路线问题


高中数学必修2说课课件-高中数学骨干班境况


高中数学有关语句的大题和答案-大连高中数学辅导班哪个好


五三高中数学山东版-高中数学人教版知识框图必修选修


高中数学主要靠思维吗-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获奖 好处


娇娇老师高中数学老师-高中数学课程目标要提高学生



本文更新与2020-09-20 05: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5164.html

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实施指导意见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