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WORD版【更新】)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0 05:24
tags: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图解 学科网-高中数学公式汇总Word下载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何香凝)






普通高中
数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推进教育公平,培齐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 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
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年,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
革的实践,坚持了正 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
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 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
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 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
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 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
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 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
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 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 通高中课
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 订
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 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
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 統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革命
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和海洋权益 等方面
的教育,培养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
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反映时 代要求。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
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 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经
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 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新成就。
3.坚持科学论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
充分反 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和测试论证,广
泛听取相关领 域人员的意见建议,重大问题向权威部门、专业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咨询,求真务实,
严谨认真,确保课 程内容科学,表述规范。
4.坚持继承发展。对十余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提炼 并继承已有经验和
成功做法,确保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同时,发现并切实面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针对性地进
行修订完善,在继承中前行,在改革中完善,使课程体系充满活力。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一)关于课程方案
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 定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
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任务是促进学 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
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
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 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共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2.进一步优化 了课程结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调整外语规划语种,在英语、日语、俄语
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 和西班牙语。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
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 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
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



必修课 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
划开设,学生 自主选择修习,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四是合
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 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
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 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3.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 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从课程标准、
教材、课程规划、教学管理,以及评价、资源 建设等方面,对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分
别提出了要求。增设“条件保障”部分,从师资队 伍建设、教学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
求。增设“管理与监督”部分,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 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
1.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为建立核心
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 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
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 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
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 ,精选、重组课程内容,明
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
2. 更新了教学内容。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
以主题为引领 ,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课
程内容落实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教育内容,努力呈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
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充实丰富培 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相关内容。
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学科明确学生完成本 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
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引导教学 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
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
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 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
形成育人合力。
4.增强了指导性。本着为编写教材服务、为教学 服务、为考试评价服务的原则,突出课程标准
的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的 指导。课程标准通俗易懂,逻辑更清晰,
原则上每个模块或主题由“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 ”组成,大部分学科增加了教学与



评价案例,同时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细化评价目标,增强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性。
本次修订是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育人质量的提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和课程标准必须在教育 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完善。可以预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在过去十余
年改革的基础上,在丰富而生 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
革不断深化,共创普通高中教育的新 辉煌,为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 于抽象结构,通
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数学与人
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关联。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承载 着
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并且在社会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现代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
是 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伴随着
大数据时 代的到来,人们常常需要对网络、文本、声音、图像等反映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使
数学的研究领域 与应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数学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 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
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 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数学教育帮助学生掌握 现代生
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
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
创新意识的发展,探寻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等方 面发挥独特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 展性。必
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 ,
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基本理念
1.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 意识,提升数学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 的人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
高中数学 课程体现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
心素养。优化课程结 构,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和多样化选择;突出数学主线,凸显数学的内在
逻辑和思想方法;精选课程 内容,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数学与生
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 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3.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服考,改进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
导 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习数学
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
深度融合,提高 教学的实效性。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关价
值。
4.重视过程评价,聚焦素养,提高质量
高中数学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注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制定科
学合理的学业质量要求,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数学学科核心 素养水平的达成。评价既要关注学
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开发合理的评价工具,将知 识技能的掌握与数学学科核
心素养的达成有机结合,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通 过评价,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 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 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
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 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数学抽象
数 学抽象是指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主要包括:从数
量与数量关系 、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
一般规律和结构,并 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 征,贯穿在数
学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 序多级
的系统。
数学抽象主要表现为:获得数学概念和规则,提出数学命题和模型,形成数学 方法与思想,认
识数学结构与体系。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 念、命题、方法和体系,积累从具体
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 ,把握事物的本质,以简驭繁;
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思考并解决问题。
2.逻辑推理 < br>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素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
从特 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
演绎。 < br>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
学活 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
逻辑推理主要表现为:掌握推理基本形式和规则,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 ,探索和表述论证过程,
理解命题体系,有逻辑地表达与交流。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 生能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学会有逻辑地思考问题;能够在
比较复杂的情境中把握事物之间的关联, 把握事物发展的脉络;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
思维品质和理性精神,增强交流能力。
3.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



素养。数学建模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建立
模型,确定参数、计算求解,检验结果、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搭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
决实际问题 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数学建模主要表现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和求解模型,检验和完善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发现和提出问题,感悟
数学与现 实之间的关联;学会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积累数学实践的经验;认识数学模型在科
学、社会、工程 技术诸多领域的作用,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4.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 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
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 养。主要包括:借助空间形式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
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 ;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
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 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数学
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 。
直观想象主要表现为:建立形与数的联系,利用几何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几何直观理解问题,
运用空间想象认识事物。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发展几何直观和空 间想象能力;增强
运用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形成数学直观,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事物的 本质。
5.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 素养。主要包括:理解
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 算结果等。
数学运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手段。数学运算是演绎推理,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
数学运算主要表现为: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
通过高 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数学运算能力;有效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运算促进数 学思维发展,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6.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



研究对象知识的素养。数据分析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 息,构建模型,进行
推断,获得结论。
数据分析是研究随机现象的重要数学技术,是大数据时 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也是“互联网+”
相关领域的主要数学方法,数据分析已经深入到科学、技术、 工程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据分析主要表现为:收集和整理数据,理解和处理数据,获得和解释结论,概括和形成知识。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提升获取有价值信息并进行定量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适应数
字化学习 的需要,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形成通过数据认识事物的思维品质,积累依
托数据探索事物 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二)课程目标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 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提 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
在学习数学 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
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 学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 成良好的
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提 高
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1.依据高中数学课程理念,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 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依据高中课程方案,借鉴国际经验,体现课程改革成果,调整课程结构,改进学业质量评价。 3.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性质,体现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为全体学生提供共同基础,
为满 足学生的不同志趣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
4.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关注数学逻辑体系、内容主线 、知识之间的关联,重视数学实践和数学
文化。



(二)结构
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 函数、几何
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它们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 选修
课程。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高中数学课程结构如下:

说明:数学文化是指 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
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 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
(三)学分与选课
1.学分设置
必修课程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6学分,选修课程6 学分。
选修课程的分类、内容及学分如下。
A 类课程包括微积分、空间向量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三个专题,其中微积分2.5学分,空间向



量与代数2学分,概率与统计1.5 学分。供有志于学习数理类(如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
等)专业的学生选择。
B类课 程包括微积分、空间向量与代数、应用统计、模型四个专题,其中微积分2学分,空间向
量与代数1学分 ,应用统计2学分,模型1学分。供有志于学习经济、社会类(如数理经济、社会学
等)和部分理工类( 如化学、生物、机械等) 专业的学生选择。
C 类课程包括逻辑推理初步、数学模型、社会调查与数 据分析三个专题,每个专题2学分。供
有志于学习人文类(如语言、历史等)专业的学生选择。
D类课程包括美与数学、音乐中的数学、美术中的数学、体育运动中的数学四个专题,每个专题
1学分 。供有志于学习体育、艺术(包括音乐、美术) 类等专业的学生选择。
E 类课程包括拓展视野、日 常生活、地方特色的数学课程,还包括大学数学先修课程等。大学
数学先修课程包括三个专题:微积分、 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每个专题6 学分。
2.课程定位
必修课程为学 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要求,也是高考的
内容要求。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
选修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 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
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3.选课说明
如果学生以高中毕业为目标,可以只学习必修课程,参加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
如果 学生计划通过参加高考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必须学习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参加数
学高考。 如果学生在上述选择的基础上,还希望多学习一些数学课程,可以在选择性必修课程或选修课
程中, 根据自身未来发展的需求进行选择。
在选修课程中可以选择某一类课程,例如,A 类课程; 也可以选择某类课程中的某个专题,
例如,E 类大学先修课程中的微积分;还可以选择某些专题的组合,例如,D 类课程中的美与数学、
C类课程中的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等.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五个主题, 分别是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
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 容。
必修课程共8学分144课时,表1给出了课时分配建议,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作 适
当调整。
表1 必修课程课时分配建议表
主题 单元
集合
主题一
预备知识
常用逻辑用语
18
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函数概念与性质
主题二
函数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52
三角函数
函数应用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主题三
复数
几何与代数
立体几何初步
主题四
概率与统计
主题五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
学探究活动
机动

主题一 预备知识

建议课时
42
概率
6
统计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6
6



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为载体,结合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 不等关系、从函
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内容的学习,为高中数学课程做好学习心理、 学习方式
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
【内容要求】 < br>内容包括: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
次不 等式。
1.集合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集合是刻画一类事物的语言和工具。本单元的学习,可 以帮助学生使用集合的
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述数学的研究对象,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积累数学 抽象的经验。
内容包括:集合的概念与表示、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
(1)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①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针对具体问题,能够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③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2)集合的基本关系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能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能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体会图形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2.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是逻 辑思维的基本语言。
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使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对象,进行数学推理,体会 常用逻辑用语
在表述数学内容和论证数学结论中的作用,提升交流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内容包 括: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
命题的否定。
(1)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①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



②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分条件的意义,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
③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的关系。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通过已知的数学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3)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①能正确使用存在量词对全称量词命题进行否定。
②能正确使用全称量词对存在量词命题进行否定。
3.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
相等关 系、不等关系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构建方程、不等式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通 过类比,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共性与差异,掌握基本不等式。
内容包括: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基本不等式。
(1)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
梳理等式的性质,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2)基本不等式
理解基本不等式
ab?
或最小值的问题。
4.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用函数理解方程和不等式是数学的基本思想 方法。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用一元二次函
数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通过梳理初中 数学的相关内容,理解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整体性。
内容包括: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不等式。
(1)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会结合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存在 性及根的个数,了解函数的零点与
方程根的关系。
(2)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不等式 ①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现实意义;能够借
助一元 二次函数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并能用集合表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a?b
( a,b?0)
。结合具体实例,能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求最大值
2



②借助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参见案例1)。
【教学提示】
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相对具体,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相对抽象。教师应针对这一特征 帮助学生完成
从初中到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习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 在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的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以义务教育阶段学过的数学内
容为载 体,引导学生用集合语言和常用逻辑用语梳理、表达学过的相应数学内容。应引导学生理解
属于关系是集 合的基本关系,了解元素
A
与元素
A
组成的集合{
A
}的差 异,即
A?{A}
,
A
与{
A
}不相同。
在梳理过 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布置不同的任务,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
教学活动。 < br>在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学过的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进一步探
索等 式与不等式的共性与差异。
在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中,可以先以讨论具 体的一元二次函数
变化情况为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引出一元二次不 等式概念;
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一般的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归纳 总结
出用一元二次函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程序。
教学中,要根据内容的定位和教育价值,关 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逐渐养成借
助直观理解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习惯,以及独立 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感悟
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特征,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学业要求】
能够在现实情境或数学情境中,概括出数学对象的一般特征,并用集合语言予以 表达。初步学
会用三种语言(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达数学研究对象,并能进行转换。掌握 集合的
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在数学表达中的作用。
能够从函数的观点认识方程和不等式,感 悟函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认识函数的重要性。掌握
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
重点提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
主题二 函数
函数是现代数学中最 基本的概念,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变量关系和规律的最为基本的数学语言和工具,



在解决实际问题汇总发挥重要作用。函数是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
【内容要求】
内容包括:函数概念与性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函数应用。
1.函数概念与性质
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不仅把函数理解为刻 画变量之间依赖关系
的数学语言和工具,也把函数理解为实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能用代数运算和函数 图象揭示函数
的主要性质;在现实问题中,能利用函数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内容包括:函数概念、函数性质、
(1)函数概念
①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 述函数的基础上,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建立完
整的函数概念(参见案例2),体会集合语言 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
要素,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②在实 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理解函数图象的 作用。
③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2)函数性质
①借助函数图象,会用符号语言表达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实际
意义。
②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③结合三角函数,了解周期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3)函数的形成与发展([1]标有*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不作为考试要求。)
收集函数概 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资料,撰写论文,论述函数发展的过程、重要结果、主要人
物、关键事件及其对人 类文明的贡献。
2.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最基本的 、应用最广泛的函数,是进一步研究数学的基础。本
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函数图象和代数运 算的方法研究这些函数的性质;理解这些函数
中所蕴含的运算规律;运用这些函数建立模型,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体会这些函数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的作用。

*
*[1]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包括: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1)幂函数
通过具体实例,结合
y?x,y?
(2)指数函数
x
①通过对有理指数幂
a(a?0,且a?1,m,n为整数,且n>0)
、实数指数幂
a

a
>0,且,
a
1
理解它们的变 化规律,了解幂函数。
,y?x
2
,y?x,y?x
3
的图象,< br>x
m
n
≠1,
x
∈R)含义的认识,了解指数幂的拓展过程, 掌握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 ③能用描点法或借助计算工具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
点。
(3)对数函数
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②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能用描点法或借助计算工具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
探索并了解 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③知道对数函数
y?log
a
x
与指数函数
y?a
互为反函数(
a
>0,且
a
≠1)。
x
④收集、阅读对 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资料

撰写小论文

论述对数发明
的过程以及对数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3.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一类最典型的 周期函数。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用锐角三角函数刻画直角
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基础上,借助单 位圆建立一般三角函数的概念,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用
几何直观和代数运算的方法研究三角函数的 周期性、奇偶性(对称性)、单调性和最大(小)值等
性质;探索和研究三角函数之间的一些恒等关系; 利用三角函数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包括:角与弧度、三角函数概念和性质、同角三角函 数的基本关系式、三角恒等变换、三
角函数应用。
(1)角与弧度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参见案例3)。
(2)三角函数概念和性质

*



①借 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能画出这些三角函数的图象,
了解三角函数 的周期性、奇偶性、最大(小)值。借助单位圆的对称性,利用定义推导出诱导公式
(α ±
?
,α

±π的正弦、余弦、正切)。
2
??
,)
上的性质。
22
②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在 、余弦函数
[0,2?]
上、正切函数在
(?
③结合具体实例,了解
y?Asin(
?
x?
?
)
的实际意义;能借助图象理解参数ω,φ ,
A
的意义,
了解参数的变化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sin
2
x?cos
2
x?1,
(4)三角恒等变换
①经历推导两角差余弦公式的过程,知道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意义。
②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 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
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 br>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推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这三组
公式 不要求记忆)。
(5)三角函数应用
会用三角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可以利用三角 函数构建刻画事物周期变化的数学模型
(参见案例4)。
4.函数应用
函数应用不 仅体现在用函数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的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运用 函数性质求方程近似解的基本方法(二分法);理解用函数构建数学模型的
基本过程;运用模型思想发现 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内容包括:二分法与求方程近似解、函数与数学模型。
(1)二分法与求方程近似解
①结合学过的函数图象,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解的关系。 < br>②结合具体连续函数及其图象的特点,了解函数零点存在定理,探索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
思路 并会画程序框图,能借助计算工具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具有一

sinx
?tanx

cosx



般性。
(2)函数与数学模型
①理解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变量关系和规律的重要数学语言和工具。 在实际情境中,会选择
合适的函数类型刻画现实问题的变化规律。
②结合现实情境中的具体问 题,利用计算工具,比较对数函数、一元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增长
速度的差异,理解“对数增长”“直线 上升”“指数爆炸”等术语的现实含义。
③收集、阅读一些现实生活、生产实际或者经济领域中的数学 模型,体会人们是如何借助函数
刻画实际问题的,感悟数学模型中参数的现实意义。
【教学提示】
教师应把本主题的内容视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变量之间依赖关系、实数集合 之间的对应关
系、函数图象的几何直观等角度整体认识函数概念;通过梳理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奇偶 性(对
称性)、最大(小)值等,认识函数的整体性质;经历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函数概念的引入,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为背景进行抽象。例如,可以从学生已知的、基于变
量关系的 函数定义入手,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或数学中的问题,构建函数的一般概念,体会用对应关
系定义函数的必 要性,感悟数学抽象的层次。
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符号语言刻画函数最本质的性 质——单调性(参见
案例5)。在函数定义域、值域以及函数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编制偏题、怪题 ,避免繁琐的技
巧训练。
指数函数的教学,应关注指数函数的运算法则和变化规律,引导学生 经历从整数指数到有理指
数幂、再到实数指数幂的拓展过程,掌握指数函数的运算法则和变化规律。 < br>对数函数的教学,应通过比较同底数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例如
y?2

y? log
2
x
),认识
它们互为反函数。
三角函数的教学,应发挥单 位圆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借助单位圆的直观,探索三
角函数的有关性质(参见案例6)。在 三角恒等变换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得到三角恒等变
换基本公式;也可以在向量的学习中,引导 学生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函数应用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用函数描述客 观世界事物的变化规律,体会幂函数、指
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参 见案例7)。

x



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探索和解 决问题。例如,利用计算器、计算机画出幂函数、指数
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图象,探索、比较 它们的变化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近
似解等(参见案例8)。
可以组织学生收集、 阅读函数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资料,结合内容撰写报告,论述函数发展的
过程、重要结果、主要人物、关 键事件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学业要求】
能够从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实数集合之 间的对应关系、函数图象的几何直观等多个角度,
理解函数的意义与数学表达;理解函数符号表达与抽象 定义之间的关联,知道函数抽象概念的意义。
能够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了解函数的奇偶 性、周期性;掌握一些基本函数类(一
元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 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背景、
概念和性质。
能够对简单的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函数构建数 学模型,解决问题;能够从函数的观点认识方
程,并运用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近似解;能够从函数观点认 识不等式,并运用函数的性质解不等式。
重点提升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主题三 几何与代数
几何与代数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之一。在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突出几何直观与代
数 运算之间的融合,即通过形与数的结合,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加强对数学整体性的理解。
【内容标准】
内容包括: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立体几何初步。
1.平面向量及应用
向量理论具有深刻的数学内涵、丰富的物理背景。向量既是代数研究对象 ,也是几何研究对象,
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桥梁。向量是描述直线、曲线、平面、曲面以及高维空间数学 问题的基本工具,
是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其他数学领域问题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单 元的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掌握平面向量的概念、运算、向量基本定 理以
及向量的应用;用向量语言、方法表述和解决现实生活、数学和物理中的问题。
内容包括:向量概念、向量运算、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向量应用。
(1)向量概念



①通过对力、速度、位移等的分析,了解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理 解平面向量的意义和两个向
量相等的含义。
②理解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和基本要素。
(2)向量运算
①借助实例和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加、减运算及运算规则,理解其几何意义。
②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平面向量数乘运算及运算规则,理解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平面向量共
线的含义。
③了解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④通过物理中功等实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会计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⑤通过几何直观,了解平面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参见案例9)。
⑥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3)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①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②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与数乘运算。
④能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会表示两个平面向量的夹角。
⑤能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共线、垂直的条件。
(4)向量应用与解三角形
①会用向 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以及其他实际问题,体会向量在解决数学
和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
②借助向量的运算,探索三角形边长与角度的关系,掌握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③能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复数
复数是一类重要的运算 对象,有广泛的应用。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方程求解,理
解引入复数的必要性,了解数系的 扩充,掌握复数的表示、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内容包括:复数的概念、复数的运算、*复数的三角表示。
(1)复数的概念
①通过方程的解,认识复数。



②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复数相等的含义。
(2)复数的运算
掌握复数代数表示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3)*复数的三角表示
通过复数的几何意义,了解复数的三角表示,了解复数的代数形式与三角表示之间的关系,了
解 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3.立体几何初步
立体几何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 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以长方
体为载体,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直线、平 面的位置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
判定,并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了解一些简单几 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运用直观感知、
操作确认、推理论证、度量计算等认识和探索空间图形 的性质,建立空间观念。
内容包括:基本立体图形、基本图形位置关系、*几何学的发展。
(1)基本立体图形
①利用实物、计算机软件等观察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简单组 合体的结构特征,能
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②知道球、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能用斜二测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及其简单组合)的直观图。
(2)基本图形位置关系
①借助长方体,在直观认识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 ,抽象出空间点、直线、
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了解以下基本事实(基本事实1~4也称公理)和定理 。
基本事实1: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基本事实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基本事实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基本事实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如果空间中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②从上述定义和 基本事实出发,借助长方体,通过直观感知,了解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
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和 垂直的关系,归纳出以下判定定理,并加以证明。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如果过该直线的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该直线与交线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若果另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那么两条交线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这 两个平面的交线,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
个平面垂直。
③从上述定义和基本事实出发,借助长方 体,通过直观感知,了解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
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和垂直的关系,归纳出以下 性质定理,并加以证明。
◆若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④能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空间基本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3)*几何学的发展
收集、阅读几何发展的历史资料,撰写小论文,论述几何发展的过程、重要结果、主要人物、
关键事件 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教学提示】
在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的教学活动中,应从力、速度、 加速度等实际情境入手,从物理、几何、
代数三个角度理解向量的概念与运算法则,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 方法探索实数运算与向量运算的共
性与差异,可以通过力的分解引出向量基本定理,建立基底的概念和向 量的坐标表示;可以引导学
生运用向量解决一些物理和几何问题。例如,利用向量计算力使物体沿某方向 运动所作的功,利用
向量解决与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有关的问题等。对于向量的非正交分解只要求 学生作一般了
解,不必展开。
在复数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复数的表示及几何意义的理解,避免 繁琐的计算与技巧训练。对于
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引申内容,如复数的三角表示等。可以适当地 融入数学文化,让学生
体会数系扩充过程中理性思维的作用(参见案例10)。
立体几何初步 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
的原则,提供丰富的实物 模型或利用计算机软件呈现空间几何体,帮助学生认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特征,进一步掌握在平面上表示 空间图形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操作,引导学生发现
和提出描述基本图形平行、垂直关系的 命题,逐步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这些命题,直观解释



命题的 含义和表述证明的思路,并证明其中一些命题,对相应的判定定理只要求直观感知、操作确
认,在选择性 必修课程中将用向量方法对这些定理加以论证。
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展示空间图形,为理解和掌握图形几 何性质(包括证明)提供直观。教师可
以指导和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立体几何问题作为数学探究活动的课题 (参见案例11)。
可以组织学生收集、阅读几何学发展的历史资料,结合内容撰写报告,论述几何学 发展过程中
的重要结果、主要人物、关键事件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学业要求】
能够从多种角度理解向量概念和运算法则,掌握向量基本定理;能够运用向量运算解决简单的
几何和物 理问题,知道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的关系。
能够理解复数的概念,掌握复数代数表示式的四则运算。
能够通过直观图理解空间图形,掌握基本空间图形及其简单组合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解决简
单 的实际问题。能够运用图形的概念描述图形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结果。能够证明简单的几何命题(平
行、垂 直的性质定理),并会进行简单应用。
重点提升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教学抽象素养。
主题四 概率与统计
概率的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为人们从不确定性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提 供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
决问题的方法。统计的研究对象是数据,核心是数据分析。概率为统计的发展提供 理论基础。
【内容要求】
内容包括:概率、统计。
1.概率
本单元的 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样本点、有限样本空间、随机事件,会计算
古典概型中简单随机 事件的概率,加深对随机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内容包括: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1)随机事件与概率
①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样本点和有限样本空间的含义,理解随机事件与 样本点的关系(参见案
例12)。了解随机事伴的并、交与互斥的含义,能结合实例进行随机事件的并、 交运算。
②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古典概型,能计算古典概型中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③通过实例,理解概率的性质,掌握随机事件概率的运算法则。



④结合实例,会用频率估计概率。
(2)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结合有限样本空间,了解两个随机事件独立性的含义。结合古典概型,利用独立性计算概率。
2.统计
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数据直观图表的表 示方法、
数据统计特征的刻画方法,通过具体实例,感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科学决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体
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归纳推断与演绎证明的差异;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模拟等活动,< br>积累数据分析的经验。
内容包括: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及相关概念、抽样、统计图表、用样本估计总体。
(1)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及相关概念
①知道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包括:统计报表和年鉴、 社会调查、试验设计、普查和抽样、互
联网等。
②了解总体、样本、样本量的概念,了解数据的随机性。
(2)抽样
①简单随机抽样
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含义及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两种简单随机 抽样方法:抽签
法和随机数法。会计算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②分层随机抽样
通过实例,了解分层随机抽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分层随机抽样的必要性 ,掌握各层样本
量比例分配的方法。结合具体实例,掌握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参见案例 13)。
③抽样方法的选择
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能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抽样方法解决问题。
(3)统计图表
如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描述,体会合 理使用统计图表
的重要性。
(4)用样本估计总体
①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总体 的集中趋势参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理解集中趋势参数
的统计含义。



⑦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参数(标准差、方差、极差),理 解离散程度参数的
统计含义。
③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取值规律。
④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理解百分位数的统计含义(参见案例14)。
【教学提示】
在概率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意义 。在随机事件
和样本空间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古典概型,认识样本空间,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含义 ;理解
古典概型的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知道只有在这种特征下,
才能定义出古典概型中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中要适当介绍基本计数方法(如树状图、列表等),< br>计算古典概率中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统计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选择 不同的抽样方法获取数据,理解数据
蕴含的信息,根据数据分析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描述和表达 数据,并从样本数据中提取需
要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统计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对统计中的基 本概念(如总体、样本、
样本量等),应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描述性说明,在此基础上适当引入严格的定义 ,并利用数字特征(平
均值、方差等)和数据直观图表(直方图、散点图等)进行数据分析。
统计学的教学活动应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中应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处理,使学生经历较
为系统的数 据处理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数据分析的方法,理解数据分析的思路,运用所学知识
和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
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运用计算器、计算机进行模拟活动,处理数据,更好地体会概率的意义和统计思想。例如,利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模拟掷硬币试验等,利用计算机来计算样本量较大的数
据 的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学业要求】
能够掌握古典概率的基本特征,根据实际问题构建 概率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借助
古典概型初步认识有限样本空间、随机事件,以及随机事件的 概率。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获取样本数据,并从中提取需要的数字特征推< br>断总体,能够正确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够区别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 差异、归纳推断与演绎证明的差异。能够结合具体问题,理
解统计推断结果的或然性,正确运用统计结果 解释实际问题。



重点提升数据分析、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
主题五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内容要求】
数学建模活动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 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
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确
定参数、计算求解,检验结果、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数 学建摸活动是基本数学思维运用
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
数学建模活动的基本过程如下:

数学探究活动是围绕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开 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具体表现为: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合理的 数学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论证数学结论。数学探究活动是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类综合实
践活动,也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数学建模活动 与数学探究活动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在必修课程中,要求学生完成其中的一
个课题研究.
【教学提示】



课题可以由教师给定,也可以由学生与教 师协商确定,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选题、开题,做题、结
题四个环节。学生需要撰写开题报告,教师要组 织开展开题交流活动,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意义、
文献综述、解决问题思路、研究计划、预期结果等。做 题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描述问题、教学
表达、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得到结论、反思完善等。结题包 括撰写研究报告和报告研究结果,由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结题答辩。根据选题的内容,报告可以采用专题作 业、测量报告、算法程序、制
作的实物、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参见案例15)
在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使用信息技术。
【学业要求】
经历数学建模活 动与数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并进行报告、
交流。对于研究报告或小 论文的评价,教师应组织评价小组,可以邀请校外专家、社会人士、家长
等参与评价,也可以组织学生互 评。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学术规范,坚守诚信底线。研究报告或小
论文及其评价应存入学生个人学习档案 ,为大学招生提供参考和依据。学生可以采取独立完成或者
小组合作(2~3人为宜)的方式,完成课题 研究(参见案例19)。
重点提升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据分析、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直观形象素养。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
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108课 时,表2给出了课时分配建议,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时可以根
据实际作适当调整。
表2选择性必修课程课时分配表
主题
主题一
函数
主题二
几何与代数
主题三
概率与统计
单元
数列
30
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44
平面解析几何
计数原理
26
概率
建议课时



统计
主题四
数学建模活动
数学建模活动
与数学探究活动
与数学探究活动
机动
主题一 函数
在必修课程中,学生学习了函数 的概念和性质,总结了研究函数的整本方法,掌握了一些具体
的基本函数类,探索了函数的应用。在本主 题中,学生将学习数列和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数列
是一类特殊的函数,是数学重要的研究对象,是研 究其他类型函数的基本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也有
着广泛的应用。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现代数 学的基本概念,蕴含微积分的基本思想,
导数定量地刻画了函数的局部变化,是研究函数性质的基本工具 。
【内容要求】
内容包括:数列、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1.数列
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分析,了解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
握等差数列 和等比数列的变化规律,建立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能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模型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了解等差数列与一元一次函数、
等比数 列与指数函数的联系,感受数列与函数的共性与差异,体会数学的整体性。
内容包括,数列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学归纳法。
(1)数列概念
通过 日常生活和数学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了解数
列是一种特殊 函数。
(2)等差数列
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 < br>②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的关系。
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④体会等差数列与一元一次函数的关系。
(3)等比数列

4
4



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
②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项和公式的关系。
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④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4)*数学归纳法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中的一些简单命题。
2.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导数的概念 ,掌握导数的基本运算,运
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内容包括:导数概念及其意义、导数运算、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微积分的创立与发展。
(1)导数概念及其意义
①通过实例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 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
道导数是关于瞬时变化率的数学表达,体会导数的内涵与思想。
②体会极限思想。
③通过函数图象直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运算 < br>①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
y
=
c

y
=
x< br>,
y
=
x

y
=
x

y< br>=
23
1

y
=
x
的导数。
x< br>②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
单的 复合函数(限于形如
f

ax
+
b
))的导数。
③会使用导数公式表。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①结合实例,借助几何直观 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对于多项式函数,能求不超过三次的多 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②借助函数的图象,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能利用导 数求某些函数
的极大值、极小值以及给定闭区间上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体会导数 与单调
性、极值、最大(小)值的关系。



(4)*微积分的创立与发展
收集、阅读对最积分的创立和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有关资料,包括 一些量要历史人物(牛顿、莱布尼
茨、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等)和事件,采取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的方 式。完成一篇有关微积分创
立与发展的研究报告。
【教学提示】
在数列的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如购房贷款、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人口增长等),
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 概念、性质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数列中各个量之间的基本关系。应特
别强调数列作为一类特殊的函数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突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本质,引导
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探索等差数列与一元 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联系,加深对数列及函
数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 生收集、阅读数列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古代的优秀研究成果,如
“杨辉三角”、《四元玉鉴》等 ,撰写小论文,论述数列发展的过程、重要结果、主要人物、关键
事件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感悟我国 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
在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的教学中,应通过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具体实例引入导数 的概念,例如
斜率、增长率、膨胀率、效率、密度、速度、加速度等,应引导学生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 到瞬时
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是如何刻画瞬时变化率的,感悟极限的思想;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感
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的意义。学生对导数概念的理解不可能一步
到位,导数概念的学习应该贯穿在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学习的始终。一般地,在高中阶段研究与
导数 有关的问题中,涉及的函数部是可导函数。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收集、阅读微积分创立与发展的历史 资料,撰写小论文,论述微积分创
立与发展的过程、重要结果、主要人物、关键事件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 献。
【学业要求】
能够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通项公式对于数列的重要性,知道通项公式是这 类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研究,感悟数列是可以用来刻画现实世界中一类具有递 推规律事物的数
学模型。掌握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的关系;能够运用数列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能够通过具体情境,直观理解导数概念,感悟极限思想,知道极限思想是人类深刻认识和 表达
现实世界必备的思维品质。理解导数是一种借助极限的运算,掌握导数的基本运算规则,能求简单< br>函数和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能够运用导数研究简单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能够利用导数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微积分创立过程,以及微积分对数学发展的作用。
重点提升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素养。
主题二 几何与代数
在必修课程学习平面向量的基础上,本主题将学习空间向量,并运用空间向量研究立体几何 中
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解析几何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成果,是微积分创立的基础。本主题将学习平面解析几何,通过建立坐标系,借助直线、圆与圆锥曲线的几何特征,导出相应方程;
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体现形与数的结合。
【内容要求】
内容包括:空间向量与立体几有、平面解析几何。
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本单元 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平面向量的基础上,利用类比的方法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
运算、基本定理 和应用,体会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的共性和差异,运用向量的方法研究空间基本图
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 系,体会向量方法和综合几何方法的共性和差异,运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
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感悟向 量是研究几何问题的有效工具。
内容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应用。
(1)空间直角坐标系
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感受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的必要性,会
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位置。
②借助特殊长方体(所有被分别与坐标轴平行)顶点的坐标。
探索并得出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①经历由平面向量推广到空间向量的过程,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
②经历由平面向量的运算及其法则推广到空间向量的过程。
(3)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①了解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②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③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
④了解空间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参见案例9)。



(4)空间向量的应用
①能用向量语言指述直线和平面,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②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以及垂直与平行关系。
③能用向量方法证明必修内容中有关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
④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点 到直线、点到平面、相互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平面的距离问题(参
见案例16)和简单夹角问题,并 能描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程序,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
作用。
2.平面解析几何
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认识直线、围、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
几 何特征,建立它们的标准方程;运用代数方法进一步认识圆锥曲线的性质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
运用平面 解析几何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感悟平面解析几何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内容包括: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圆锥曲线与方程、平面解析几何的形成与发展。
(1)直线与方程
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
斜 率的计算公式。
③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④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⑥探索并掌握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圆与方程
①回顾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
(3)圆锥曲线与方程
①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②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③了解抛物线与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以及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



④通过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⑤了解椭圆、抛物线的简单应用。
(4)*平面解析几何的形成与发展
收集、阅读 平面解析几何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资料,撰写小论文、论述平面解析几何发展的过
程、重要结果、主要人 物、关键事件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教学提示】
本主题的研究对象是几何图形,所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代数方法。
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教 学中,应重视以下两方面;第一,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经历
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的推广过程 ,探素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的共性和差异,引发学生思考维
数增加所带来的影响:第二,鼓励学生灵活选 择运用向量方法与综合几何方法,从不同角度解决立
体几何问题(如距离间题),通过对比体会向量方法 的优势。在上述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向量基本
定理的本质,感悟“基”的思想,并运用它解决立体几何 中的问题。
在平面解析几何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经历以下过程:首先,通过实例了解几何图形的背景 ,
例如,通过行星运行轨道、抛物运动轨迹等,使学生了解圆锥曲线的背景与应用;进而,结合情境清晰地描述图形的几何特征与问题,例如,两点决定一条直线,椭圆是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
长 的动点的轨迹等,再结合具体问题合理地建立坐标系,用代数语言描述这些特征与问题;最后,
借助几何 图形的特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直观想象和代数运算得到结果,并给出几何解释,
解决问题。
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计算机软件向学生演示方程中参数的变化对方程所表示的曲
线 的影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收集、阅读平面解析几
何的形成 与发展的历史资料,撰写小论文,论述平面解析几何发展的过程、重要结果、主要人物、
关键事件及其对 人类文明的贡献。
【学业要求】
能够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运算、背景和作用;能够依托空 间向量建立空间图形及图形关系的
想象力;能够掌握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体会其作用,并能简单应用;能 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用向量解决一类问题的想路。
能够掌握平面解 析几何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根据具体问题情境的特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根据几何问题和图形的特 点,用代数语言把几何问题转化成为代数问题;根据对几何问题(图形)


< br>的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代数方法得到结论,给出代数结论合理的几何解释,解决几何
问题。
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建立平面直线和圆的方程,建立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能< br>够运用代数的方法研究上述曲线之间的基本关系,能够运用平面解析几何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
重点提升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素养。
主题三 概率与统计
本主题是必修课程中概率与统计内容的延续,将学习计数原理、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计 数
原理的内容包括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的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正态分布。统计的内容包括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一元线性回
归 模型、2×2列联表。
【内容要求】
内容包括:计数原理、概率、统计。
1.计数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基础,称为基本计数原 理。本单元的
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运用计数原理探索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等 问题。
内容包括: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
(1)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通过实例,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及其意义。
(2)排列与组合
通过实例,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
(3)二项式定理
能用多项式运算法则和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参见案例17,18), 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
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2.概率
本单元的学习,可以 帮助学生了解条件概率及其与独立性的关系,能进行简单计算;感悟离散
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含义, 知道可以通过随机变量更好地刻画随机现象;理解伯努利试验,掌
握二项分布,了解超几何分布;感悟服 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知道连续型随机变量;基于随机变



量及其分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正态分布。
(1)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
①结合古典概型,了解条件概率,能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
②结合古典概型,了解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关系。
③结合古典概型,会利用乘法公式计算概率。
④结合古典概型,会利用全概率公式计算概率。*了解贝叶斯公式。
(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①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离散型 随机变量分布及其数字特征(均值、
方差)。
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伯努利试验,掌握二项分布及其数字特征,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均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正态分布 < br>①通过误差模型,了解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通过具体实例、借助频率直方图的几何直观,
了 解正态分布的特征。
②了解正态分布的均值、方差及其含义。
3.统计
本单元的 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样本相关系数的统计含义,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2×2列
联表,运用这些方 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内容包括: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2列联表。
(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
①结合实例,了解样本相关系数的统计含义,了解样本相关系数与标准化数据向量夹角的关系。
②结合实例,会通过相关系数比较多组成对数据的相关性。
(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①结合具体实例,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含义,了解模型参数的统计意义,了解最小二乘原
理,掌握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会使用相关的统计软件。
②针对实际问题,会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3)2×2列联表



①通过实例,理解2×2列联表的统计意义。
②通过实例,了解2×2列联表独立性检验及其应用。
【教学提示】
教师应通过典 型案例开展教学活动,案例的情境应是丰富的、有趣的、学生熟悉的。在案例教
学中要重视过程,层次清 楚,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际到理论。
在计数原理的教学中,应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许多计数问 题可以归结为分类和分步两
类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计数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概率的教 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可以用随机变量更好地刻画随机现象,感悟
随机变量与随机事件的 关系;理解随机事件独立性与条件概率之间的关系;通过二项分布、超几何
分布、正态分布的学习,理解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严 格、准确的描述。
在统计的教学中,应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随机变量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成 对样本数
据进行分析;理解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研究变量之间的随机关系,进行预测;理解利用2 ×2
列联表可以检验两个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数据分析的< br>全过程,并鼓励学生使用相应的统计软件。
【学业要求】
能够结合具体实例,识别和 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及其作用,并能够运用
这些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够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两个计数原理的关系,能够运用两个计数
原理推 导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的相关公式,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概率
中的某些问题 。
能够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随机事件的独立性和条件概率的关系,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描述随
机现象中的作用,掌握两个基本概率模型及其应用,了解正态分布的作用,进一步深入理解随机思
想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能够解决成对数据统计相关性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够结合具体实例,掌握运用 一元线性回归分
析的方法。掌握运用2×2列联表的方法,解决独立性检验的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提升数据分标、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数学抽象素养。
主题四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内容要求】
数学建模 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要求学生完成一
个课题研究,可以是 数学建模的课题研究,也可以是数学探究的课题研究。课题可以是学生在学习
必修课程时已完成课题的延 续,或者是新的课题。
【教学提示】
选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也可以在必修课 程中数学建模活动或数学探究活动的研
究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探究。类似必修课程的要求,课题研究应经 历选题、开题、做题、结题四个
环节。如果选题不变,需要在研究报告中说明与必修课程中研究的差异, 深入研究的新思路、新方
法,得到的新结果。根据选题的内容,报告可以采用专题作业、测量报告、算法 程序、制作的实物
或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
【学业要求】
参考必修课程的主题五。
(三)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设置的课程,供学生依据个人志趣自主选 择,分为
A,B,C,D,E五类。
这些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 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
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大 学专业的要求选择学习其中的
某些课程。
A类课程是供有志于学习数理类(如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学生选择的课程。
B 类课程是供有志于学习经济、社会类(如数理经济、社会学等)和部分理工类(如化学、生物、
机械等) 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C类课程是供有志于学习人文类(如语言、历史等)学生选择的课程。
D类课程是供有志于学习体育、艺术(包括音乐、美术)类学生选择的课程。
E 类课程包括 拓展视好、日常生活、地方特色的数学课程,还包括大学数学的先修课程等。大
学数学先修课程包括: 微积分、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学建模活动、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选修课程的修习情况应列为综合素质 评价的内容。不同高等院校、不同专业的招生,根据需要
可以对选修课程中某些内容提出要求。国家、地 方政府、社会权威机构可以组织命题考试。考试成



绩应存入学生个人学习档案,供高等院校自主招生参考。
A类课程
A类课程包括微 积分、空间向量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三个专题,其中微积分2.5学分,空间向量
与代数2学分,概率与 统计1.5学分。
微积分
本专题在数列极限的基础上建立函数极限和连续的概念;在具体的 情境中用极限刻画导数,给
出借助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极限建立微分和积分的概念,阐述 微分和积分的关系(微
积分基本定理)及其应用。本专题要考虑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重视课程内容的实 际背景,关注数
学内容的直观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素养,为进一 步学习大
学数学课程奠定基础。
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导数与微分、定积分。
1.数列极限
(1)通过典型收敛数列的极限过程(当
n??
时,
n
1
n
1n
?0

?1

nn?1
q?0(0?|q|?1),a ?1(a?0)
),建立并理解数列极限的
?
?N
定义。
(2)探索并证明基本性质:收敛数列是有界数列。
1
1n
n
}, {q}(0?q?1),{a
n
}(a?0)
的收敛过程,理解基本事(3)通过典型 单调有界数列
{},{
nn?1
实: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4)掌握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5)通过典型数列的收敛性,理解e的意义。
2.函数极限
(1)通过典型函数的极限过程(当
x?a
时,
x? a
;当
x?a
时,
sinx?sina
;当
x?0
时,
a?1(a?0
,且
a?1)
),理解函数极限的ε
-
δ定义。
(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
1
sinx
?1,l im(1?x)
n
?e
,并会求其简单变形的极限。 (3)掌握两个重要函数极限:
lim
x?0x?0
x
22
x



3.连续函数
(1)理解连续函数的定义。
(2)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有界性、介值性及其简单应用(例如,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
4.导数与微分
(1)借助物理背景与几何背景理解导数的意义,并能给出导数的严格数学定义。
(2)通过导函数的概念,掌握二阶导数的概念,了解二阶导数的物理意义与几何意义。
(3)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
(4)理解并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并能用其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5)会利用拉格朗日中 值定理,证明一些函数不等式(例如,当
x?0
时,有
sinx?x

ln(1?x)?x
)。
(6)会利用导数讨论函数的极值问题,利用几何图形说明一个点 是极值点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
件(不要求数学证明)。
(7)了解微分的概念及其实际意义,并会用符号表示。
5.定积分
(1)通过等 分区间求特殊曲边梯形面积的极限过程,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与物理意
义。
(2) 在单调函数定积分的计算过程中,通过微分感悟积分与导数的关系,理解并掌握牛顿-莱
布尼茨公式f(b)?f(a)?
?
f
?
(t)dt

a
b
(3)会利用导数表和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积分。
(4)会利用定积分计算某些封闭图形的面积,计算球、圆锥、圆台和某些三棱锥、三棱台的体
积;能 利用定积分解决简单的作功问题和重心问题。
空间向量与代数
本专题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 修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学习三维空间的向量代数,表述各种
运算的几何背景,实现几何与代数的融合 。引入矩阵与行列式的概念,利用矩阵理论解三元一次方
程组;利用向量代数,讨论三维空间中点、直线 、平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利用直观想象建立平面
和空间的等距变换理论。将空间几何与线性代数融合在 一起,把握问题的本质,为代数理论提供几
何背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为大 学线性代数课程的学习奠定直观基础。



内容包括:空间向量代数 、三阶矩阵与行列式、三元一次方程组、空间中的平面与直线、等距
变换。
1.空间向量代数
(1)通过几何直观,理解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
(2)探索并解释空间向量的内积与外积及其几何意义。
(3)理解向量的投影与分解及其几何意义,并会应用。
(4)掌握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并能加以判断。
(5)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理解向量空间与子空间的概念。
2.三阶矩阵与行列式
(1)通过几何直观引入矩阵概念,掌握矩阵的三种基本运算及其性质。
(2)了解正交矩阵及其基本性质,能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3)掌握行列式定义与性质,会计算行列式。
3.三元一次方程组
(1)通过实 例,探索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过程,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常用解法(高斯消元
法),会用矩阵表示三 元一次方程组。
(2)掌握三元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会表示一般解。
(3)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建立线性方程组的理论基础。
(4)探索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结构,会表示一般解。
(5)理解克拉默(Cramer)法则,会用克拉默法则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4.空间中的平面与直线
(1)通过向量的坐标表示,建立空间平面的方程。
(2)掌握空间直线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空间直线。
(3)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的 位置关系,会用代数方法判断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会求点到直线(平面)的距离。
5.等距变换
(1)了解平面变换的含义,理解平面的等距变换,特别是三种基本等距变换: 直线反射、平移、
旋转。
(2)了解平面对称图形及变换群概念。



(3)掌握常见平面等距变换及其矩阵表示。
(4)了解空间变换 的含义,理解空间的等距变换,特别是三种常见等距变换:平面反射、平移、
旋转。
(5)了解空间对称图形及变换群。
(6)掌握常见空间等距变换及其矩阵表示。
概率与统计
本专题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展开。在概率方面,通过具体实例, 进一步学习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二维随机向量及其联合分布,并运用这些数学模型,解决一些 简单
的实际问题。在统计方面,结合一些具体任务,学习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 br>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学习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实际背景,关注学生对数学
内容的 直观理解;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接受能力,更要注重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内容包括:连续型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二
元线性回归模型。
1.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借助具体实例,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体会连续 型随机变量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
共性与差异。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几个重要连续型 随机变量的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卡方分
布、
t
-分布,理解这些分布中参数的 意义,能进行简单应用。
(3)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知道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卡方分 布、
t
-分布的均值
和方差及其意义。
2.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 < br>(1)在学习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实例,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概念及其分布
列 、数字特征(均值、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两个随机变量
的独立性 。
(2)在学习一维正态随机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了解二维正态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 br>



以及联合分布中参数的统计含义。
3.参数估计
借助对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知道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这两种参数估计方法,了解参数估计
原理,能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假设检验
(1)了解假设检验的统计思想和基本概念。 < br>(2)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检验的方法,了解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比较的方
法 。
(3)结合具体实例,了解总体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5.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1)了解二维正态分布及其参数的意义。
(2)了解二元线性回归模型,会用最小二乘原理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3)运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类课程
B类课程包括微积分 、空间向量与代数、应用统计、模型四个专题,其中微积分2学分,空间向
量与代数1学分,应用统计2 学分,模型1学分。
微积分
本专题在数列极限的基础上建立函数极限的概念;在具体的情境 中用极限刻画导数,给出借助
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极限建立微分和积分的概念,阐述微分 和积分的关系(微积分
基本定理)及其应用。在学习一元函数的基础上,了解二元函数及其偏导数的概念 。本专题要考虑
高中学生接受能力,重视课程内容的实际背景,关注数学内容的直观理解,培养学生的运 算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大学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内容包括:极限、导数与微分、定积分、二元函数。
1.极限
(1)通过典型数列
{},{
1
n
n
},{q
n
}(0?q?1),了解数列的极限,掌握极限的符号,了解基
n?1
本事实: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2)通过具体函数犳
f(x)?x
2
,f(x)?
1
,f(x)?x,f(x)?a
x
(a?0
,且a?1)

x
f(x)?cosx
,了解函数极限
limf(x )?A
和连续的概念,掌握极限的符号,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
x?x
0
数的性 质。
2.导数与微分
(1)通过导数概念,理解二阶导数的概念,了解二阶导数的物理意义 与几何意义;掌握一些基
本初等函数的一阶导数与二阶导数。
(2)理解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了解它的几何解释。
(3)能利用导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并 证明某些函数不等式(例如,当
x?0
时,
sinx?x

ln(1 ?x)?x
)。
(4)会利用导数讨论函数的极值问题,利用几何图形说明一个点是极值点的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
件(不要求数学证明)。
(5)借助导数,会求闭区间上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三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6)了解微分的概念及其实际意义,会用符号表示。
3.定积分
(1)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定积分的概念,理解其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
(2)能用等分区间方法计算特殊的黎曼和。
(3)利用
f(x)
的单调性、等分区间的方法、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推导牛顿- 莱布尼茨公式
f(b)?f(a)?
?
f
?
(t)dt

a
b
(4)会利用定积分计算某些封闭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球、圆锥、圆台和某些三 棱锥、三棱台
的体积;了解祖暅原理。
4.二元函数
(1)通过简单实例,掌握二元函数的背景。
(2)了解偏导数的定义,能计算一些简单函数 的偏导数。例如,已知
f(x)

g(y)
分别是基本
初等函数,会 求
f(x)?g(y)

f(x)?g(y)
的偏导数。
(3)会求一些简单二元函数的驻点,并能求相应的实际问题中的极值。



(4)利用等高线法,会求一次函数
f(x,y)?ax?by在闭凸多边形区域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会求闭圆域、闭椭圆域上二元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空间向量与代数
本专题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选修课程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学习三维空间的整体结构———向
量代数,感 悟几何与代数的融合。引入矩阵与行列式的概念,并讨论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结构。本
专题中强调几何直 观,把握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数学运算、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等素
养,为大学线性代数课程 的学习奠定直观基础。
内容包括:空间向量代数、三阶矩阵和行列式、三元一次方程组。
1.空间向量代数
(1)通过几何直观,理解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
(2)探索并解释空间向量的内积与外积及其几何意义。
(3)理解向量的投影与分解及其几何意义,并会应用。
(4)掌握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并能加以判断。
(5)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理解(低维)向量空间与子空间的概念。
(6)会求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2.三阶矩阵与行列式
(1)通过几何直观引入矩阵概念,掌握矩阵的三种基本运算及其性质。
(2)掌握行列式定义与性质,会计算行列式。
3.三元一次方程组
(1)通过实 例,探索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过程,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常用解法(高斯消元
法),会用矩阵表示三 元一次方程组。
(2)掌握三元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会表示一般解。
(3)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建立线性方程组的理论基础。
(4)探索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的结构,会表示一般解。
(5)理解克拉默(Cramer)法则,会用克拉默法则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应用统计
本专题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展开。在概率课程方面,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



学习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二维随机向量及其联合分布,并运用这些 数学模型,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统计方面,结合一些具体任务,学习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不依 赖于分布的统
计检验,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数据分析的两种特殊方法——聚类 分析和
正交设计。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直观理解,充分考虑高学生接受能力;要重视
课程内容的实际背景,更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内 容包括: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二
元线性回归模 型、聚类分析、正交设计。
1.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借助具体实例,了解连续型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体会连续型随机变量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
共性与差异。
(2)结合生活中 的实例,了解几个重要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卡方分
布、τ-分布,理解这些分 布中参数的意义,能进行简单应用。
(3)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知道均匀分布、正态分 布、卡方分布、τ-分布的均
值和方差及其意义。
2.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
(1)在学习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实例,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概念及其分布
列、数字 特征(均值、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两个随机变量的
独立性。 < br>(2)在学习一维正态随机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了解二维正态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
以及联合分布中参数的统计含义。
3.参数估计
借助对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知道矩估计和 极大似然估计这两种参数估计方法,了解参数估计
原理,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假设检验
(1)了解假设检验的统计思想和基本概念。
(2)借助具体实例, 了解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检验的方法,了解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比较的方
法。
(3)结合具体实例,了解总体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5.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1)了解假设检验的 统计思想和基本概念。
(2)借助 具体实例,了解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检验的方法,了解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比较的方
法。
(3)结合具体实例,了解总体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6.聚类分析
(1)借助具体实例,了解聚类分析的意义。
(2)借助具体实例,了解几种聚类分析的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正交设计
(1)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正交设计原理。
(2)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正交表,能用正交表进行实验设计。
模型
本专题在必修 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际问题,建立一些基本的数学模
型,包括线性模型、二次 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三角函数模型、参变数模型。在教学中,要重
视这些模型的背景、形成过程、 应用范围,提升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素养,
提升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内容包括:线性模型、二次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三角函数模型、参变数模型。
1.线性模型
(1)结合实际问题,了解一维线性模型,理解一次函数与均匀变化的关系,并 能发现生活中均
匀变化的实际问题。
(2)结合实际问题,了解二维线性模型,探索平面上一 些图形的变化,并能理解一维线性模型
与二维线性模型的异同(例如,矩阵A是对角矩阵)。
(3)结合实际问题,了解三维线性模型,如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模型。
2.二次函数模型
借助实例(如光学模型、自由落体、边际效应),了解二次曲线模型的含义和特征,体会二次曲
线模型的实际意义。
3.指数函数模型
借助有关増长率的实际问题(如种群增长、放射物衰减),理解指数函数模型,感受增长率是常



数的事物的单调变化。
4.三角函数模型
借助具体实例 ,理解一类波动问题(如光波、声波、电磁波)等周期现象可以用三角函数来刻
画。
5.参变数模型
(1)借助具体实例,理解平面上的参变数模型,如弹道模型。
(2)借助具体实例,理解空间上的参变数模型,如螺旋曲线。
(3)借助一些用参变数方程 描述的物理问题与几何问题,理解参变数的意义,掌握参变数变化
的范围。
C类课程
C课程包括逻辑推理初步、数学模型、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三个专题,每个专题2学分。
逻辑推理初步
本专题内容以数学推理为主线展开,将相关逻辑知识与数学推理有机融合。通过 本专题的学习,
能进一步认识逻辑推理的本质,体会其在数学推理、论证中的作用;能运用相关逻辑知识 正确表述
自己的思想、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推理素养。
内容 包括:数学定义、命题和推理,数学推理的前提,数学推理的类型,数学证明的主要方法,
公理化思想。
1.数学定义、命题和推理
通过实例,了解数学定义和数学命题,知道数学定义的基本方式, 了解数学命题的表达形式,
了解数学定义、数学命题和数学推理之间的关系。能理解数学命题中的条件和 结论;结合实例,能
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进行判断。
2.数学推理的前提 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含义,通过实例认识它们在数学推理中的作用,能在数学推理
中认识 推理前提的重要性。能通过实例,区分排中律与矛盾律,能在推理中正确运用排中律。
3.数学推理的类型
结合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演绎推理、归纳和类比推理, 在这些推理的过程中,
认识数学推理的传递性。知道利用推理能够得到和验证数学的结果。通过数学和生 活中的实例,认
识或然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的区别。



4.数学证明的主要方法
通过数学实例,认识一些常用的数学证明方法,理解这些证明方法在数学和生活中的意义。
5.公理化思想
通过数学史和其他领域的典型事例,了解数学公理化的含义,了解公理体系的 独立性、相容性、
完备性,了解公理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数学模型
本专题在必修 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一些基于数学表达的经济
模型和社会模型,包括存 款贷款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经济增长模型、凯恩斯模型、生产函数模型、
等级评价模型、人口増长模型 、信度评价模型等。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知道这些模型形成的背
景、数学表达的道理、模型参数的意 义、模型适用的范围,提升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运算和
直观想象素养;知道其中的有些模型(以及 模型的衍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由,理解数学的
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 能力。
内容包括:经济数学模型、社会数学模型。
1.经济数学模型
(1)存款贷款模型(指数函数模型)
通过对存款等实际问题的分析,抽象出复利模型;通过 对住房贷款等实际问题的分析,抽象出
等额本金付款模型。了解这些模型各自的特点,能用该样的模型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投入产出模型(线性方程组模型)
了解投入产出模型的背景和意 义,理解模型是如何通过线性方程组中的系数的解约束自变量、
从而实现组合生产的计划,能用投入产出 模型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济增长模型(线性回归模型)
利用我国改革开放 以后经济发展数据,通过实践与GDP(或者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建立线性回
归模型(或者分段的线 性回归模型),估计其中的参数,理解参数的意义。能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简单
的经济现象。
(4)凯恩斯模型(经济理论模型)
了解如何通过收入、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体会模型中系数的乘数效应,体会
扩大消费与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能用模型解释简单 的经济现象。
(5)生产函数模型(对数线性模型)



了解生产理论中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知道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生产 与劳
动投入、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知道如何把这样的表达转化为对数线性模型、如何对其中的参数进< br>行估计,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社会数学模型
(1)等级评价模型(平均数模型)
结合具体实例(如产品质量评价、热点问题筛选、跳水等 技能或全能等综合性体育运动评分),
了解加权平均、调和平均、稳健平均等评价模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能用这样的模型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
(2)人口增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
结合 实例(如我国人口增长数据),了解为什么可以用指数增长模型刻画人口变化的规律,知道
模型中参数的 意义,知道如何用模型拟合实际数据,并能判断拟合的有效性。
(3)信度评价模型(Logostic回归模型)
对于银行贷款用户、信用卡用户等涉及信 度的问题,知道用Logostic回归模型进行信度评级的
道理,知道构造两级(好、差)或者三级( 好、中、差)进行评价的方法,并会简单应用。
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
社会调查是学生进入社 会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本专题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基础上,
结合社会调查的实际问题和在社会 调查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引导学生经历社会调查的全过程,包括
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抽样设计、数据分 析、报告的撰写,并结合具体社会调查案例,分析在社会
调查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 问题的对策。本专题的基本特点是实用、具体、有
效、有趣。在完成社会调查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学生充分运用概率与统计知识,避免采用不
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方法,全面提升学生数学学科 核心素养。
内容包括:社会调查概论、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抽样设计、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社会调查数 据
报告、社会调查案例选讲。
1.社会调查概论
(1)结合实例,了解社会调查的使用范围、分类和意义。
(2)针对具体问题,了解社会调 查的基本步骤:项目确定、方案设计、组织实施、数据分析、
形成报告。
2.社会调查方案设计



(1)结合实例,了解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目的、内容、对象、项目、方式、方法及其他。
(2)结合实例,探索调查方案的可行性评估。
(3)结合实例,了解问卷设计的主要问题:问卷的结构与常用量表、问卷设计的程序与技巧。
(4)结合实例,掌握社会调查基本方法:文案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德尔菲法、电话法等。
3.抽样设计
在必修课程学习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的基础上,了解二阶与 多阶抽样,能
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4.社会调查数据分析
(1)结 合具体实例,整理调查数据,了解常用统计图表(频数表、交叉表、直方图、茎叶图、
扇形图、雷达图、 箱线图)及常用统计量(均值、众数、中位数、百分位数),能够确定各种抽样方
法的样本量。
(3)结合具体实例,了解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
5.社会调查数据报告
掌握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能够做出简单的、完整的社会调查数据报告。
6.社会调查案例选讲
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理解社会调查的意义。
D类课程 < br>D课程包括美与数学、音乐中的数学、美术中的数学、体育运动中的数学四个专题,每个专题1
学 分。
美与数学
学会审美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能够改善思维品质。本专题尝试从数学的角 度刻画审美的共
性,主要包括:简洁、对称、周期、和谐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够从 感性走向
理性,提升有志于从事艺术、体育事业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増强理 性
思维能力。
内容包括:美与数学的简洁、美与数学的对称、美与数学的周期、美与数学的和谐。
1.美与数学的简洁
数学可以刻画现实世界中的简洁美。例如,太阳、满月、车轮、井盖形状 等美的共性与圆相关,
抛物运动、行星运动轨迹等美的共性与二次曲线相关,DNA结构、向日葵花盘、 海螺等美的共性与特



殊曲线相关,家具、日用品、冷却塔、建筑物 外形等美的共性与简单曲面相关,雪花、云彩、群山、
海岸线、某些现代设计等美的共性与分形相关。
2.美与数学的对称
数学可以刻画现实世界中的对称美。例如,某些动物形体、飞机造型、某 些建筑物外形等美的
共性与空间反射对称相关;剪纸、脸谱、风筝等传统艺术美的共性与轴对称相关;晶 体等美的共性
与中心对称相关,带饰、面饰等美的共性与平移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相关。循环赛制、 守恒定
律也具有对称美。
3.美与数学的周期
数学可以刻画现实世界中的周期美。 例如,昼夜交替、四季循环、日月星辰运动规律、海洋波
浪等美的共性与周期相关,乐曲创作、图案设计 中美的共性与周期相关。
4.美与数学的和谐
数学可以刻画现实世界中的和谐美。例如,人 体结构、建筑物、国旗、绘画、优选法等美的共
性与黄金分割相关,苗木生长、动物繁殖、向日葵种子排 列规律等美的共性与斐波那契数列相关。
音乐中的数学
音乐的要素——音高、音响、音色、 节拍、乐音、乐曲、乐器等都与数学相关,特别是音的律
制与数学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 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美,可
以提升有志于从事音乐事业学生的数学修养,増强理性 思维能力。
内容包括:声波与正弦函数,律制、音阶与数列,乐曲的节拍与分数,乐器中的数学,乐曲 中
的数学等。
1.声波与正弦函数
纯音可以用正弦函数来表达,音高与正弦函数的 频率相关,响度与正弦函数的振幅相关,和声、
音色与正弦函数的叠加相关。
2.律制、音阶与数列
音的律制用以规定音阶,三分损益律、五度相生律、纯律的音阶均与频 率比、弦长比相关,十
二平均律与等比数列相关。五线谱能够科学地记录乐曲。
3.乐曲的中拍与分景
乐面的小节、拍、拍号与分数相关。套曲的钢琴演奏与最小公倍数相关。
4.乐器中的数学



键盘乐器(如钢琴)、弦乐器(如小提琴、二胡)、管乐器(如长 笛)的发声、共鸣等,都与
数学相关。
5.乐曲中的数学
乐曲中的高潮点、乐曲调 性的转换点,常与黄金分割相关;乐曲的创作既与平移、反射、伸缩
等变换相关,也与排列、组合相关。
美术中的数学
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以及书法、篆刻艺术等。通过 本专题的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类术中的平移、对称、黄金分割、透视几何等数学方法,了解计算机美 术的基本
概念和方法,了解美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在美术中的作用,更加理性 地
鉴赏美术作品,提升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具体实例为主线展开,将美术作品与相关的数学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内容包括:绘画与数学、其他美术作品中的数学、美术与计算机、美术家的数学思想。
1.绘画与数学
名画中的数学元素,绘画中的平移与对称,绘画中的黄金分割,绘画中的透视几何。
2.其他美术作品中的数学
雕塑中的黄金分割,建筑中的对称,工艺品中的对称,邮票中的数学,书法中的黄金分割。
3.美术与计算机
计算机绘画的发展背景,计算机绘画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绘画实例。
4.美术家的数学思想
达芬奇、毕加索、埃舍尔等的数学思想。
体育运动中的数学
在体育运动中,无论是运动本身还是与运动有关的事都蕴含着许多数学原理。例如,田径运动
中 的速度、角度、运动曲线,比赛场次安排、运动器械与运动场馆设计等。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
生能运用 数学知识探索提高运动效率的途径,能运用数学方法合理安排赛事,提升有志于从事体育
事业学生的数学 修养,增强理性思维能力。
内容包括:运动场上的数学原理、运动成绩的数据分析、运动赛事中的运筹 帷幄、体育用具及
设施中的数学知识。
1.运动场上的数学原理



了解与田径运动、球类运动、体操运动、水上运动等相关的数学原理,探索如 何提高运动效率
和运动成绩。例如,根据向量分解的原理指导运动员进行跳高、跳远和投掷。
2.运动成绩的数据分析
通过健康指标和运动成绩的数据,运用概率与统计知识寻求规律、探 索合理方案。例如,通过
日常运动和健康状况的数据,分析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3.运动赛事中的运筹帷幄
知道能借助图论、运筹等数学知识分析体育赛事的规律,进行合理 安排,提升教练员的指挥策
略,改善运动员赛场上的应对策略。
4.体育用具及设施中的数学知识
知道在大多数体育运动用具和场馆的设计中都运用了数学知 识,例如,足球、乒乓球的制作,
网球拍的构造,标准跑道的规划;通过数学曲面感悟“鸟集”“水立方 ”等体育设施的设计原理。
E类课程
E类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包 括拓展视野、日常生活、地方特色的数学
课程,还包括大学数学的先修课程等。
拓展视野的数学课程 例如,机器人与数学、对称与群、球面上的几何、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
类、数列与差分、初等数论初步。
日常生活的数学课程 例如,生活中的数学、家庭理财与数学。
地方特色的数学课程 例如,地方建筑与数学、家乡经济发展的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
大学数学的先修课程 包括:微积分、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 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
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参见附录1),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 体刻画。依据不
同水平学业或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 了不同水
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数学学科学业质量是应该达成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是数学学科 核



心素养水平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学业质量是学生自主学习与 评价、教师教学活动与评价、教材
编写的指导性要求,也是相应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学业质量水平
数学学业质量水平是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综合表现。每一个数学 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
三个水平(详述参见附录1),每一个水平是通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和体 现数学学科核心
素养的几个方面进行表述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参见“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 标”,体
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知下:
情境与问题 情境主要是指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问题是指在情境中提出的数学问
题;
知识与技能 主要是指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相应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与技能;
思维与表达 主要是指数学活动过程中反映的思维品质、表述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交流与反思 主要是指能够用数学 语言直观地解释和交流数学的概念、结论、应用和思想方法,
并能进行评价、总结与拓展。
水平 质量描述
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用归纳或类比的方法 ,
发现数量或图形的性质、数量关系或图形关系,形成简单的数学命题;能够抽象出实
物的几何 图形,建立简单图形与实物之间的联系,体会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数量的关
系;了解随机现象及简单的概 率或统计问题;了解熟悉的数学模型的实际背景及其数
学描述,了解数学模型中的参数、结论的实际含义 ,能够在熟悉的数学情境中了解运
算对象,提出运算问题。
水平一 能够在熟悉的数学情境中 ,解释数学概念和规则的含义,了解数学命题的条件与
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抽象出数学问题;能够通过 熟悉的例子理解归纳推理、类比推
理和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识别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掌握 一些基本命题
与定理的证明,并有条理地表述论证过程;能够借助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平移、对称、旋转)发现数学规律;能够推述简单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及其特有性质,能够
了解运算法则及 其适用范围,正确进行运算,能够根据问题的特征形成合适的运算思
路;能够对熟悉的概率问题,选择合 适的概率模型;能够对熟悉的统计问题,选择合



适的抽样方法收集 数据,掌握描述、刻画、分析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能够解决简单
的数学应用问题,知道数学建模的过程 包括: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
给果、完善模型,能够在熟悉的实际情境中,模仿学过的数 学建模过程解决问题。
能够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推理和论证;能够在解决相似的问题中感悟数学的通
性通法;能够用图形描述和表达熟悉的数学问题、启迪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体会数
形结合;能 够体会运算法则的意义和作用,运用运算验证简单的数学结论:能够用概
率和统计的语言表达简单的随机 现象;能够结合熟悉的实例,体会概率的意义,感悟
统计方法的作用;对于学过的数学模型,能够举例说 明数学建模的意义,体会其蕴含
的数学思想。
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境解释相关的 抽象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利
用图形直观进行交流;能够用统计图表和简单概率模型解释熟悉的随机现 象:能够用
运算的结果、借助或引用已有数学建模的结果说明问题;能够明确所讨论问题的内涵,
有条理地表达观点。
(参见案例20~35)
能够在关联的情境中,抽象出一般的数学概 念和规则,确定运算对象和随机现象,
发现问题并提出或转化为数学问题;能够想象并构建相应的几何图 形,发现图形与图
形、图形与数量的关系,探索图形的运动规律;能够理解归纳、类比是发现和提出数< br>学命题的重要途径;能够将已知数学命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能够在新的情境中选
择和运用数学 方法解决问题。
能够用恰当的例子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理解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通
水平二 过 分析相关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探索论证的思路,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予以证明;
能够理解和构建相关 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通过举反例说明某些数学结论不成
立;能够掌握研究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数量 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借助图形性质探索
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成数学问题;能够针对运算问题,合理 选择运算方法、设计
运算程序,运算求解;能够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表达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理解模型
中参数的意义,知道如何确定参数,建立模型,求解模型,能够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
检验结果, 完善模型,解



决问题;能够针对具体问题,选择离散型随机变量 或连续型随机变量刻画随机现象,
理解抽样方法的统计意义,运用适当的概率或统计模型解决问题。 < br>能够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概念、规则、推理和论证,理解相关概念、命题、定
理之间的逻辑关系 ,提炼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数学方法,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初步建
立网状的知识结构;能够用图形探索解 决问题的思路,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理
解运算是一种演绎推理,在综合运用运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形成规范化思考问
题的品质;能够在关联的情境中,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运用数学语言,表述数 学建
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形成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能够在
运用统 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释统计结果,感悟归纳推理的作用,能够用概率
或统计模型表达随机现象的 统计规律。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一般的概念解释具体现象;能够利用直观想象、数学运
算 探讨数学问题;能够用数据呈现的规律解释随机现象;能够用模型的思想说明问题。
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 ,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
表述论证过程。
(参见案例20~35)
水平三 能够在综合的情境中,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关系,用数学的 眼光找到合适的研究
对象,用恰当的数学语言予以表达,并运用数学思维进行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能够
借助图形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在得到的数学结论基础上形成新命题。
能够通过数学对象 、运算或关系理解数学的抽象结构;能够掌握不同的逻辑推理
方法;能够对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构建 过渡性命题,探索论证的途径,解决问题,
能够对较复杂的运算问题,设计算法,构造运算程序,解决问 题;能够综合利用图形
与图形、图形与数量的关系,理解数学各分支之间的联系;能够借助直观想象建立 数
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形成理论体系的直观模型,感悟高度概括、有序多级的数学
知识体系 ;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发现问题。运用数学建模的一般方法和相关知识,创造
性地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综合或创造性地运用概率统计
知识,构造相应的概率或统计模型,解决问题。
在实际情境中,能够把握研究对象的数学特征,感悟通性通法的数学原理和其中



蕴含的数学思想;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论证和数学建模 的过程
和结果;能够理解建构数学体系的公理化思想;能够用程序思想理解与表达问题,理
解程 序思想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联系;能够通过想象对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直观表
达,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 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理解数据蕴含着信息,可以通
过对信息的加工,得到数据所提供的知识和规律 ,理解数据分析在大数据时代的重要
性。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数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和社 会现象;能够利用直观想象
探讨问题的本质及其与数学的联系;能够用程序思想理解和解释问题;能够辨 明随机
现象,并运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能够通过数学建模的结论和思想阐释科学规
律和 社会现象;能够合理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思维进行跨学科的表达与交流。
(参见案例25,28,30,31,34)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数学学业质量水平一是高中毕业应当达到的要求,也是 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依
据;
数学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考的要求,也是数学高考的命题依据;
数学学业质量水平三是基于必 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某些内容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
成提出的要求,可以作为大学自主招生的 参考。
关于教学与评价的具体要求可参照“教学与评价建议”,关于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的具体要
求可参照“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关于教材编写的具体要求可参照“教材编写建议”。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课 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的要求,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并通过相应的教学实施,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的同时,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及水平的达成。
在教学与评价中,要关注学生对具体内容的掌握情 况,更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表现;
要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不同特征及要求,更 要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参见案例23)。教 师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落实“四基”,培养“四能”,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
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达 到相应水平的要求,部分学生可以达到更高水平的要求。
1.教学建议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 求,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
导向的教学意识,将数学学科核 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
索和创新教学方式,不仅重视如何教, 更要重视如何学,引导学生会学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努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更多 的学生热爱数学。
(1)教学目标制定要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 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在制
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关注数学学科核心 素养的达成;要深入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价值、
表现、水平及其相互联系;要结合特定教学任 务,思考相应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孕育点、
生长点:要注意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具体教学内容的 关联;要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中
的可实现性,研究其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方式及 载体,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阶段性、连 续性、整合性等特点。教
师应理解不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具体要求,不仅关注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更要关注主题、
单元的教学目标(参见案例36),明晰这些目标对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贡献 。在确定教学
目标时,要把握好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各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合理设计各类课程 的教学
目标。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四基”的继承和发展。“四基”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 素养的沃土,
是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感悟
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2)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 应该把握数学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
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形成和发展数 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情境和数学问题是多样的、多层次的。教学情境包括: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 学情境,
每种情境可以分为熟悉的、关联的、综合的。数学问题是指在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分为简单问题 、
较复杂问题、复杂问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与情绩、问题的有效互动中得到提升。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教学任务及其蕴含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



光观察现象、发现问题,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描述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在问题解
决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内容的本质,使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 br>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是有挑战性的,也为教师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平台。
教师 应不断学习、探索、研究、实践,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了解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数
学与其他学 科的联系,开发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秀案例。
(3)整体宝物教学内容,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 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教师要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抓住函数、
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 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等内容主线,明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内
容体系形成中表现出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实现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 学探究活动是综合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教师应整体设计、分步实
施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 动,引导学生从类比、模仿到自主创新、从局部实施到整体构想,经
历“选题、开题、做题、结题”的活 动过程,积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养成
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应引导学生遵 守学术规范,坚守诚信底线。
数学文化应融入数学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相应 的教学内容,将数学
文化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认识数学在科学技术、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
感悟数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应用意识和人文素养,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还 有利于激
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升数学学科核心 素
养。
(4)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要把教学活动的重 心放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上,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教
学方式,不仅限于讲授与练习,也 包括引导学生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
交流等,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 习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抓住关键的教学
与学习环节,增强实效。例如,丰富作业的形式 ,提高作业的质量,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
有效性。
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 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理解概
念、把握本质,数形结合、明晰算理,厘清知 识的来龙去脉,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教师还可以根
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总 结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因材施教。



(5)重视信息技术运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 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在数学教学中,信息
技术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 手段,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交流搭建了平台,为学
习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教师应重 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学与学习
方式。例如,为学生理解概念创设背景,为学生探索 规律启发思路,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直观,引
导学生自主获取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积累 数学活动案例,总结出生动、自主、有
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参见案例37)
教师应注 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例如,利用
计算机展示函数图象 、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过程,利用计算机探究算法、进行较大规模的计算,从数
据库中获得数据,绘制合适 的统计图表;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模拟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随机事
件以及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应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 质量标准为基
本依据,日常教学活动评价,要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依据。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 掌握,
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更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教师要基于
对学生的评价,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因此,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价
目标,既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1)评价目的
评价的目的 是考查学生学习的成效,进而也考查教师教学的成效。通过考查,诊断学生学习过
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进 而诊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诊断,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进
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 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2)评价原则
为了实现上述评价目的,教师应坚持以学生 发展为本,以积极的态度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日常
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重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教学评价要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作为评价的基本要素。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在设计教学评价
工具时,应着重对设计的教学情境、提出的 问题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情境设计是否体现数学



学科核心素 养,数学问题的产生是否自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为通性通法,情境与问题是否有助
于学生数学学科核 心素养的达成。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具有挑战性,可以采取教研组
集体研讨的方式设计评价 工具和评价准则。
在设计学习评价工具时,要关注知识技能的范围和难度,要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过 程、思维
深度和思维广度(例如,设计好的开放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要关注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 分布
和水平;应聚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通性通法,聚焦它们所承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②重视评价的整体性与阶段性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和内容要求制定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 的评价目标,关注评价的整体
性。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是循序渐进的,基于内容主线对数 学的理解与把握也是日积月累的。
因此,应当把教学评价的总目标合理分解到日常教学评价的各个价段, 关注评价的阶段性。既要关
注数学知识技能的达成,更要关注相关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还应依据 必修、选择性必修和
选修课程内容的主线和主题,整体把握学业质量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对于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必要的,学校可以组织教
师与有关 人员,进行专门的研讨,积累经验,特别是积累通过阶段性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活动的经验,
最终建立适合 本学校的科学评价体系。
③重视过程评价
日常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不
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 和变化。学生的知识掌握、数学理解、
学习自信、独立思考等是随着学习过程而变化和发展的,只有通过 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过程,
才能发现学生思维活动的特征及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学与教的行为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
维习惯。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学习表现和 学业成就,跟踪学生
的学习进程,通过过程评价使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④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也是 最终形成科学精神的必
要条件。在日常评价中应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为教学评价的意要目标。
在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中,应关注主动学习、认真思考、善于交流、集中精力、坚毅执着、
严谨求实等 。与其他目标不同,学习态度是随时表现出来的、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又是日积月累的、



可以变化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特 殊的学生给予重点关
注。可以记录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与成长过程,从中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
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需要对学生提出合适的要求,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同学的帮助与
支持,还需要良好学习氛围的激励与熏陶,需要数学教师与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的协同努力。
(3)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评价形式应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除了教 师是评价者之外,
同学、家长甚至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这是为了从不同角度获取学生发展过程中 的信息,特
别是日常生活中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态度的信息,最终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合理利用 这样
的评价,可以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指导学生进一步发展。在多元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与学生< br>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评价形式的多 样化是指除了传统的书面测验外,还可以采用课堂观察、口头测验、开放式活动
中的表现、课内外作业等 评价的形式。这是因为一个人形成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通常会表现在许
多方面,因此需要通过多种形式 的评价才能全面反映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状况。
在日常评价中,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 在本质上,形成性评价是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获取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也 要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进展,在评价反思的
同时调整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 教学,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不仅
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判断学生是否会用数学的眼
光观察世界,是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是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
在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评价中,应引导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可以是个体活动,也可以是小组活动。教学活动包括,对于给出的问题情境,经历发现数学关联、提出数学问题、构
建 数学模型、完善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说明结论意义的全过程;也包括根据现实情境,反复
修改模型 或者结论,最终提交研究报告或者小论文。无论是研究报告还是小论文,都要阐明提出问
题的依据、解决 问题的思路、得到结论的意义,遵循学术规范,坚守诚信底线。可以召开小型报告
会,除了教师和学生之 外,还可以邀请家长、有关方面的专家,对研究报告或者小论文作出评价。
可以把学生完成的研究报告或 者小论文以及各方评价存入学生个人档案,为大学招生提供参考。
(4)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利用 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
生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



么,得到了哪些提高,具备了什么能力,还有什么潜能,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等。
要尽量避 免终结性评价的“标签效应”——简单地依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区分。评价的结果
应该反映学生的个性 特征和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为改进教学的行为和方式、改进学习的行为和方
法提供参考。
教 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数据,从而了解
自己教学的成 绩和问题,反思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能力发展和素养提高的原因,寻求改进教学的对
策。
除了 考查全班学生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上的整体发展水平外,更需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发展水平
和特征进行个性 化的反馈,特别是要以适当的方式将学生的一些积极变化及时反馈给学生。个性化
的评价反馈不仅要系统 、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上的成长过程和水平特征,
更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长期、 具体、可行的指导和改进建议。
(二)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对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数学高考的命题提出以下建议。
1.命题原则
命 题应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课程内容,注重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处理好数学学科
核心素养与知 识技能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在传统评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
解题情况对学生的数 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进行评价(参见案例20~35)。
考查内容应围绕数学内容主线,聚焦学 生对重要数学概念、定理、方法、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强调基础性、综合性;注重数学本质、通性通法, 淡化解题技巧;融入数学文化。
命题时,应有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还应包括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同题 ,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
过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问题情境的设计应自然、合理。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 问题的评分应遵
循满意原则和加分原则,达到测试的基本要求视为满意,有所拓展或创新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加分(参
见案例20~35)。在命制应用问题、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时,要注意公平性和阅卷的 可操作性。
在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与数学高考的考试命题中,要关注试卷的整体性。处理好考 试
时间和题量的关系,合理设置题量,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逐步减少选择题、填空题的题量;适度增加试题的思维量:关注内容与难度的分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比重与水平的分布;努力提高
试 卷的信度、效度和公平性。
除了上述要求外,数学高考命题还应依据人才选拔要求,发挥数学高考的选拔功能。



2.考试命题路径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构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的评价框架。依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价值和行为表现的描
述,参照学业质量的三个水平,构建基 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试的评价框架。评价框架包括三个维
度:
第一个维度是反映数学学科核 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它们分别为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
与表达、交流与反思;
第二个 维度是四条内容主线,它们分别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
学探究活动;
第三个维度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水平(参见附录1)。
(2)依据评价框架,统筹考虑 上述三个维度,编制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每道试题都
有针对性的考查重点。
(3) 对于每道试题,除了给出传统评分标准外,还需要给出反映相关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
划分依据。
3.说明
在命题中,选择合适的问题情境是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情境包括:显 示情境、
数学情境、科学情境,每种情境可以分为熟悉的、关联的、综合的,数学问题是指在情境中提出 的
问题,从学生认识的角度分为:简单问题、较复杂问题、复杂问题。这些层次是构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基础,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等级划分的基础。
对于知识与技能,要关注能够 承载相应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技能,层次可以分为了解、
理解、掌握、运用以及经历、体验、探素 。在命题中,需要突出内容主线和反应数学本质的核心概
念、主要结论、通性通法、数学应用和实际应用 。
在命题中,应特别关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品质的形成,关注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数学教材为“教”与“学”活动提供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具体内容,是 实现数学课程目标、
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的教学资源。
数学教材的编写要全面落实 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与功能。
要贯彻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要求 ,贯穿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线,要体现数学内容



的逻辑 体系,揭示数学内容的发生、发展过程;要遵从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形成教
材的编排体系 以及相应的特色和风格,积极探索教材的多样化。教材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有
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 。
1.教材编写要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
(1)全面体现并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
教材编写应全面体现并落实课程标 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和提高学
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人人都能获 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提供优质的、可供学生多样选择的数学学习资源 。
教材编写要注重将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要求。应突出发展学生数学学科
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帮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感悟数学基本思想、不断积累
数学 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
实践能力及 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2)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发 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教材编写的宗旨。编写者应深入理解数
学学科核心素 养,用以指导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设计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展示数学概念、结论、应用的形成发展过程。教材编写者需要以创新的精神,
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 ,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准确把握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
教材编写者 不仅要认真研究内容要求,还要深入研究学业质量标准,准确把握学生经过学习应
当达到的要求;要很好 地把握学业质量标准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统筹考虑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设
计出有利于学生达成学业目标 的教材。
在编写相关内容时,要把握好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关注内容中蕴含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要
求;也要把握好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所表达的内容程度要求的不同,确定< br>教材内容的难度。
2.教材编写应体现整体性
(1)凸显内容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
教材编写时要凸显内容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互 融合。内容要求中没有对内容呈现的顺序提
出要求,因此编写者要认真思考内容主线的逻辑结构,合理设 计教材的体系。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



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编写者既要深刻理解每一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又要把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 联。特别重要的是,编写者要认真研究如何在数学内容的表述
中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编写出数学内容 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融为一体的教材。
(2)注重教材的整体结构
教材编写必须遵从课程标 准设定的课程结构,要充分注意到必修课程是学生高中毕业的内容要
求,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高 考的内容要求,选修课程是供学校自主设定、学生自主选修的
课程。要整体设计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 体系,处理好数学内容的层次性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
平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关系,使教材形成一个 整体的结构体系。
(3)体现内容之间的有机衔接
高中数学内容主要分为四条主线,它们既 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教材各个章节的设计要体现
三个关注:关注同一主线内容的逻辑关系,关注不同 主线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不同数学知识
所蕴含的通性通法、数学思想。数学内容的展开应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使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
体。
(4)落实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是数学内容的主线之一。这条主线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知识技能 ,更能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和实践,是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教材的编写要 重视这条主线的设计,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通盘考虑、分步实施。基于这条主线的多
样性和灵活性,应当 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出比较详细的教学建议,使这条主线的活动能够收到实效。
(5)实现内容与数学文化的融合,体现时代性
教材应当把数学文化融入到学习内容中,可以 适当地介绍数学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开拓学生的
数学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 学精神。“课程内容”中在相应的地方给出
了数学文化的提示,供编写者参考。希望教材编写者重视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元素。
(6)整体设计习题等课程资源
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 高习题的有效性,科学、准确地把握习题的容量、难度,防
止“题海战术”。应开发一些具有应用性、开 放性、探究性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数学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习题是课堂教学 内容的巩固和深化,也应当为学生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平台。要重视习
题编写的针对性,也要重视 习题编排的整体性。例如,练习题要关注习题的层次性、由浅入深,帮


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思考题要关注
情 境和问题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复习题要关注单元
知识的系 统性,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结构,增进复习的有效性,达到相应单元的“学业要求”;复习
题也要关注数 学内容主线之间的关联以及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协调,有利于学生整体理解、
系统掌握学过的数 学内容,实现学业质量的相应要求。
为了体现教材的整体特色和风格,教材的支撑性资源也应当一体设计,形成多样的课程资源。
3.教材编写应遵循“教与学”的规律
(1)教材编写要有利于教师的教
编写者要 认真研究教学建议,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建议中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
要便于教师把握知 识本质,驾驭课程内容,要便于教师把握知识结构,统筹教学安排;要便于教师
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 、提出合适问题、有效组织教学;要为教师自主选择、增补和调整教学内
容预留必要空间。
(2)教材编写要有利于学生的学
编写者要认真研究学业质量标准,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 达成学业质量标准提出的要求。教
材应具备可读性,深入浅出,易于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应具有探 索性,启发学生思考,提供
思维空间;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 维习惯。
(3)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遵循学生数学学习规律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处理好数学的科学形态与教育形态之间的关系。教材的编写既要充分反映数学的本质,体现数
学应有的 逻辑性和严谨性,也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直观理解。
处理好过程与结果 的关系。教材不能只是数学结论的简单表述,应该体现结论产生的背景和形
成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背景 和过程中主动探究、认识建构、理解结论。
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教材的编写要加强课程 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
技发展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获取知识的经验。
4.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应丰富多样
内容呈现方式丰富多样可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与亲和力,更 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样化的
设计可以体现在教材编写的各个方面,如素材选取、栏目设计、活动方 式、情境类型、思路引领、
习题选择、图文表达形式等。呈现方式的丰富多样,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课 程的深度融合以及课



程资源开发的多样化实现。
教材应 具有一定的弹性,适应学生学习个性化需求,为学校、教师拓展和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提
供可能。例如,提 供具有不同层次要求的习题供学生选用,通过特定设计的问题(非常规问题、开
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展 示数学理解力,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也可以设
定一些活动环节,让学生自己 收集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成果等。
5.注重教材特色建设
为提高数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应当 突出所编写数学教材的特色。要认真总结课改以来数学实验
教材编写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优秀数学教材 编写案例,广泛听取教材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精心
设计、反复修订,凝练并形成所编写教材的风格与特 色。教材编写者应锐意创新、勇于实践,编写
出能够经得起检验的、把数学内容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机 融合的数学教材。
(四)地方与学校实施课程标准的建议
1.地方实施课程标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方应重点关注本地区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的整体推进 ,突出重点。通过评价,推动本地区教育
的全面发展。
(1)重视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数学教研体系
逐步完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 市、县)、学校四级教研体系,重视教研顶层设计,
加强与大学、研究机构等的合作,以研促教,建立合 理有效的数学教研体系,由专职教研员、兼职
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合作共同体。
(2)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数学课程的实施
建立一批数学课程实施的实验学校,不断探索,总 结经验,引领、推动本地区整个高中数学课
程的实施。
(3)集中力量研究解决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抓住本地区具有普遍性、全局性的关键问 题,集中力量深入研究,总结经验,推广经验。例如,
解决初高中过渡问题时,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 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关注初高中学
生心理的差异,等等。
(4)重视过程性评价
要加强对数学教学、教研、学习过程的评价,即评价数学教学经验形成的过程、数学教学研究
深 入的过程、数学学习规律把握的过程。



日常评价与考试要根据学 生的学习规律,对于重要的概念、结论和应用的评价,要循序渐进,
不要一步到位。
2.学校实施课程标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学校课程建设
学校应根据自身 的情况,推动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建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适应学生多样化
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2)形成有效的课程管理机制
学校实施课程标准时,要形成有效的机制,处理好备 课组和教研组的关系,使得备课组与教研
组协同、高效工作,为数学课程的实施提供保障。学校要为课程 的选择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形成
相应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加强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
教师专业发展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关键,学校要加强 对数学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校要加强培养数学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关 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注重发展教师的
数学教育理论、实践能力等,形成高效、专业的教师团队。
(4)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教研活动
教研组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除了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 ,每年还要确定需要集中研究、突破
的教学难题。
3.教师实施课程标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以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育 人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从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 度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数学教师要以《中
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为指导,以数学学科核心 素养为依托,终身学习,不断实践,掌握教学所
需基础知识,提升教书育人基本能力,达到《中学教师专 业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2)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通识素养
教师应主动 提升自身的通识素养,包括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等。应养成良好的
自主学习习惯,能学习 、会学习、善学习,努力成为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进取的榜样。在教学活动
中,应勇于创新,包括教学方 式的创新,也包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包括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
创新,也包括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探索 ;包括对数学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包括对数学结构的梳理。



实现对自身数学教学经验的不断反思和超越。
(3)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数学专业素养 教学建议强调:“‘四基”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沃土,是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的有 效载体。”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四基”水平、
提升数学 专业能力,自觉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
学的语言表达和 交流问题的习惯。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把握高中数学的四条主线脉络,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
把握数学核心概念的本质,明断什么是数学的通性通法。
理解与高中数学关系密切的高等数学 的内容,能够从更高的观点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的本质。例
如,通过导函数理解函数的性质,通过运算法则 理解初等函数,通过矩阵变换和不变量理解几何与
代数,通过样本空间和随机变量理解概率与统计。 < br>理解数学知识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能够通过实例理解和表述数学抽象与数学
的一 般性、逻辑推理与数学的严谨性、数学模型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具有在数学
教学中渗透 数学基本思想的意识和能力。
(4)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数学教育理论素养
数学教师要有良 好的数学教育理论素养,能把握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有效落实数学教育的育
人目标。可以关注以下几个 方面。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阅读和理解教育与数学教育经典著作,关注前沿进展的要求。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深入思考教与学的关系。
基于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四基”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
基于理论与实践, 不断探索数学教学的规律,特别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规律,探索如何把科
学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 的数学。
理解和把握评价的作用,思考如何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如何通过评价调整自己的
教学。
(5)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数学教师应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 总结与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最终落实
到课堂、落实到学生。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提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首先要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其中的教育价值,把握教学



中的难点,理解学生认知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能够引 发学生思考,让学生
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实现教育价值;最后能够创设合适的情境 、提出合适的
问题,设计教学流程、写好教案。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积极启 发学生
思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二是提升教学案例的分析能力。教学活动是不断实践的 过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本质上是一种经
验的积累,除自我反思之外,与同事或者教研组共同分析教学案例 也是一种有效手段,同时还能促
进数学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要注意不断积累教学资源,掌握基本的教学 策略。
三是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日新月异,正在改变着数< br>学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发挥信息技术直观便捷、资源丰
富的优势,帮助学生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是提升数学教育研究的能力。数学教育研究要落实到课 堂,落实到学生。一方面要善于发现
自己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善于借鉴其他 教师的教学经验,把这些问题
或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实现教学活动的理性思考,不断提升理论水平 和教学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重点是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
校本教研、学习讨论、教学实验、展示交流等途径,数学教师要深刻认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 br>价值,把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联,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水平划分,
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要通过创设合适的学习任务、学习情境、学习活
动等, 把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要创新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把知识技能
的评价与数学 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状况的评价有机融合,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业质量的要求,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附录1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素养
水平
数学抽象
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在特例的基础上
水平一
归纳并形成简单的数学命题,能够模仿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能够解释数学概念和规则的含义,了解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能够在
熟悉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能够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推理和论证;能够在解决相似的问题中感 悟
数学的通性通法,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
在交流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境解释相关的抽象概念。
能够在关联的情境中抽象出一般的数学 概念和规则,能够将已知数学命
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能够在新的情境中选择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
能够用恰当的例子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规则;理解数学命题的条件与
水平二 结论;能够理解和构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能够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概念、规则、推理和论证 ;能够提炼出解决
一类问题的数学方法,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一般的概念解释具体现象。
能够在综合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 用恰当的数学语言予以表达;
能够在得到的数学结论基础上形成新命题;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运用或创造数
学方法解决问题。
能够通过数学对象、运算或关系理解数学的抽象结构,能够理解数学结
水平三
论的一般性,能够感悟高度概括、有序多级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现实问题中,能够把握研究对 象的数学特征,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予
以表达;能够感悟通性通法的数学原理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数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素养
水平
逻辑推理
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用归纳或类比的方法,发现数量或图形的性质、
数量关系或图形关系。
能够在熟悉的数学内容中,识别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知道
通过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得到的结论是或然成立的,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结
水平一 论是必然成立的。能够通过熟悉的例子理解归 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
的基本形式。了解熟悉的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证明
简单的数学命题并有条理地表述论证过程。
能够了解熟悉的概念、定理之间的逻辑关系。
能够在交流过程中,明确所讨论问题的内涵,有条理地表达观点。
能够在关联的情境中,发现 并提出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予以表达;能
够理解归纳、类比是发现和提出数学命题的重要途径。 能够对与学过的知识有关联的数学命题,通过对条件与结果的分析,探
索论证的思路,选择合适的论 证方法予以证明,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
水平二
论证过程;能够通过举反例说明某些数学结论不成立。
能够理解相关概念、命题、定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步建立网状的知识
结构。
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始终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
能够在综合的情境中,用数学的眼光找到合适的研究对象,提出有意义
的数学问题。
能够掌握常用逻辑推理方法的规则,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对于新的
数学问题,能够提出不同的假设前 提,推断结论,形成数学命题。对于较复
水平三
杂的数学问题,通过构建过渡性命题,探索论 证的途径,解决问题,并会用
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论证过程。
能够理解建构数学体系的公理化思想。
能够合理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思维进行跨学科的表达与交流。



素养
水平
数学建模
了解熟悉的数学模型的实际背景及其数学描述,了解数学模型中的参
数、结论的实际含义。
知道数学建模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结果、
水平一 完善模型。能够在熟悉的实际情境中,模仿学过的数学建模过程解决问题。
对于学过的数学模型,能够 举例说明建模的意义,体会其蕴含的数学思
想;感悟数学表达对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借助或引用已有数学建模的结果说明问题。
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转化为数学问题,知道数学问题的价
值与作用。
能 够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表达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理解模型中参数的
意义,知道如何确定参数,建立模型 ,求解模型;能够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
水平二 检验结果,完善模型,解决问题。
能够在关联 的情境中,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理解数学建模的意义;能
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建模过程中的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形成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模型的思想说明问题。
能够在综合情境中,运用数学思维进行分析,发现情境中的数学关系,
提出数学问题。
能够运用数学建模的一般方法和相关知识,创造性地建立数学模型,解
决问题。
水平三
能够理解数学建模的意义和作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晰、准确地表
达数学 建模的过程和结果。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数学建模的结论和思想阐释科学规律和社会
现象。
水平 素养



直观想象
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建立实物的几何 图形,能够建立简单图形与实物
之间的联系;体会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数量的关系。
能够在熟悉的数学情境中,借助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平移、对称、旋转)
水平一 发现数学规律;能够描述简单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及其特有性质。
能够通过图形直观认识数学问 题;能够用图形描述和表达熟悉的数学问
题、启迪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体会数形结合。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图形直观进行交流。
能够在关联情境中,想象并构建相应的几何图形; 借助图形提出数学问
题,发现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数量的关系,探索图形的运动规律。
能够掌握研究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数量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能够借助
水平二 图形性质探索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能够通过直观想象提出数学问题;能够用图形探索 解决问题的思路;能
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几何直观的作用和意义。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直观想象探讨数学问题。
能够在综合情境中,借助图形,通过直观想象提出数学问题。
能够综合利用图形与图形、图形 与数量的关系,理解数学各分支之间的
联系;能够借助直观想象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形成理论 体系的直
观模型。
水平三
能够通过想象对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直观表达,反映数学问题的本质,
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直观想象探讨问题的本质及其与数学的联
系。
素养
水平
数学运算
能够在熟悉的数学情境中了解运算对象,提出运算问题。
水平一
能够了解运算法则及其适用范围,正确进行运算;能够在熟悉的数学情



境中,根据问题的特征建立合适的运算思路,解决问题。
在运算过程中,能够体会运算法则的意义和作用,能够运用运算验证简
单的数学结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运算的结果说明问题。
能够在关联的情境中确定运算对象,提出运算问题。
能够针对运算问题,合理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解决问题。
水平二 能够理解运算是 一种演绎推理;能够在综合利用运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体会程序化思想的意义和作用。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借助运算探讨问题。
在综合情境中,能把问题转化为运算问题,确定运算对象和运算法则,
明确运算方向。
能够对运算问题,构造运算程序,解决问题。
水平三
能够用程序化的思想理解与表达问题,理解程序化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
联系。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程式化思想理解和解释问题。
素养
水平
数据分析
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随机现象及简单的统计或概率问题。
能够对熟悉 的概率问题,选择合适的概率模型,解决问题;能够对熟悉
的统计问题,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收集数据, 掌握描述、刻画、分析数据的
基本统计方法,解决问题。
水平一 能够结合熟悉的实例,体会 概率是对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可以通过定义的方法得到,也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进行估计; 能够用统计和
概率的语言表达简单的随机现象。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统计图表和简单概率模型解释熟悉的随机现
象。
水平二 能够在关联情境中,识别随机现象,知道随机现象与随机变量之间的关



联,发现并提出统计或概率问题。
能够针对具体问题,选择离散型随机变量或连续型随机变量 刻画随机现
象,理解抽样方法的统计意义,能够运用适当的统计或概率模型解决问题。
能够在 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归纳推理的思想,理解统
计结论的意义;能够用统计或概率的思维 来分析随机现象,用统计或概率模
型表达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用数据呈现的规律解释随机现象。
能够在综合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随机问题。
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综合或创造性地运用统计概 率知识,构造相应的
统计或概率模型,解决问题;能够分析随机现象的本质,发现随机现象的统
计规律,形成新的知识。
水平三
能够理解数据分析在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性。能够理解数据蕴 含着信息,
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得到数据所提供的知识和规律,并用统计或概率的
语言予以 表达。
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辨明随机现象,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

附录2 教学案例与评价案例
本附录提供了一些案例,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 要求,特别是理解数学核心素
养与内容、教学、评价、考试命题的关系,为教学、评价、考试命题。案例 按照标准中出现的顺序
排列,有些案例是说明内容、教学、评价、考试命题中的一个问题,有些案例是说 明两个或两个以
上问题;有些案例体现某个数学核心素养,有些案例综合体现了几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中素
养表述的顺序反映了所体现素养的主次。有些案例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是为 了
帮助教师答疑解惑。每一个案例前有简短说明,说明本案例针对的问题及其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如何使用该案例。
案例1 借助一元二次函数,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目的】学习 用函数统一理解初中学过的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联系,逐渐学会利用函数解决
相关的数学问题,体会数 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提升直观想象与数学运算素养。



【情境】基 于不等式
ax?bx?c?0(a?0)
,给出相应函数图象,分析求解的程序。
【 分析】以下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当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时,需要对这些方法进行
分析、比较, 选择能够体现数学本质的、试用范围更广的方法。
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通常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代 数方法,先对二次三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把一元二次不等式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过求解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解集;另一种是函数方法,借助一元二次函数图象的直观,得到求解一 元二次不等式的通性通法。
后者是一种程序思想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2
对于一元二 次不等式
ax?bx?c?0
,根据系数的不同,一元二次函数
y?ax?bx?c< br>的图象
2
2

x
轴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六类,如图1所示。用 函数方法求解的程序为:通过系数
a
的符号,判定
函数图象开口方向,通过一元二次方 程
ax?bx?c?0
根的判别式
b?4ac
,判定函数图象与
x< br>轴
的位置关系;通过计算方程的根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2
2

图1 六类一元二次函数图象
上述两种方法的共性是都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关,差异是函 数方法考虑了函数的变化规律。
因此,函数方法时具有一般性的,特别是,类比上述函数方法的思维过程 ,还可以讨论其他类型函
数的相关求解问题。
案例2 函数的概念
【目的】理解基于对应关系的函数概念,感悟函数概念进一步抽象的必要性。
【情境】在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中,为什么要强调函数是实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分析】 初中学习的函数概念表述为: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y
,对于 变量
x

每一个值,变量
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称
y

x
的函数。它强调的是用函数描述一个变化



过程。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为
v
),路程
s
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程是时间的函
数,记为
s?vt
。再如,在单价
n
、数量
p
、总价
S
的关系中,总价
S
随 着数量
p
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总价是数量的函数,记为
S?pn
,通 常把这样的表述称为函数的“变量说”。
但是,上述两个函数自变量的单位不同,不能进行加、减等运 算。若舍去其具体背景进一步抽
象,可以得到一般的正比例函数
y?kx(k
为非零常 数
)
。于是,两个正比例函数就可以进行运算了,
所得结果还是一般的函数。
到了高中,函数的概念表述为:给定两个非空实数集合
A

B
,以及对应关 系
f
,若对于集合
A
中的每一个实数
x
,集合
B< br>中有唯一实数
y?f(x)

x
对应,则称
y?f(x)为集合
A
上的函数,这
个概念更强调实数集与实数集间的对应关系,通常把这样的 表述成为函数的“对应关系说”。这样,
不同的函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函数研究的内涵和 应用的范围得以扩展。
对应关系强调的是对应的结果,而不是对应的过程。例如,借助高中函数的表达 式,可以认定
函数
y?cosx?sinx

x?(??,??)
与 函数
22
更一般地,
y?1

x?(??,??)
表示同 一个函数。
可以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且相同的变量值对应的函数值也相 同,
那么,这两个函数就是同一个函数。直观地说,如果两个函数的图象重合,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 br>2
数,此外,函数
u?t

t?(??,??)

x ?y

y?(??,??)

y?x

x?(??,??)
,使用的
22
字母不同,但它们表示的是同一个函数,因为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分 别对应相同;反之,函数
y?x
2

x?(??,??)

y?x
2

x?(0,??)
,的对应关系相同,但它们是不同的函数,因为 它们
的定义域不同。因此,函数的表达与字母的使用无关。
使用对应关系刻画函教还有更为深 刻的含义,这是因为有些函数很难用解析式表示。侧如,狄
利克雷函数
?
1,x是有理数,
y?
?

0,x是无理数。
?
因此,对函数概念的进一步抽象是必要的。
注:1851年,德国数学家黎曼(Bernhard Riemanm,1826-1866)给出函数定义,

[1]



假定
x
是一个变量,它可以逐次取所有可能的实数值。如果对它的每一个值,都有未知 量
w

唯一的一个值与之对应,则
w
称为
x
的函数 。
人们通常称这样的定义为函数的“对应说”,因为定义中采用了“唯一的一个值与之对应”的
说法。法国布尔巴基学派(Nicolas Bourbaki)的宗旨是在集合论的基础上,用形式化的方法 重新
构建数学最基本的概念和法则。1939年,布尔巴基学派给出函数的定义

261
[2] Dieter Ruthing.函数概念的一些定义——从Joh.Ber noulli到N.Bourbaki[J].数学
译林,1986,3,263)

E

F
是两个集合,它们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E
中的变元x
和变元
y
之间的一个关系称为
一个函数关系,如果对于第一个
x

E
,都存在唯一的
y

F
,它满足与
x
给定的关系。称这样的运算
为函数,它以上述方式将与
x
有给定关系的元素
y

F
与每一个元素
x

E
相联系。称< br>y
是函数在元

x
处的值,函数值由给定的关系所确定。两个等价的函 数关系确定同一个函数。
人们通常称这样的定义为“关系说”,由此可以看到,高中函数定义的表述是 黎曼对应说与布
尔巴基学派关系说的融合,采纳了“对应”和“关系”的表述方式。后来,有些学者把布 尔巴基学
派的定义进一步符号化。

F
是定义在集合
X

Y
上的一个二元关系,称这个关系为函数,如果对于每一个
x

X< br>,都存
在唯一的
y

Y
,使得(
x

y
)∈
F

这样,函数的定义九完全用数学的符号形式化了,在这个定义 中,已经很难找到变量、甚至对
应的影子了,进而完全摆脱了函数的物理背景。虽然这种完全形式化的定 义更为一般化,却是以丧
失数学直观为代价的,因此不适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
案例3 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
【目的】理解弧度制的本质是用线段长度度量角的大小,这样的度量统一了三角函 数自变量和
函数值的单位;进一步理解高中函数概念中为什么强调函数必须是实数集合与实数集合之间的 对应,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基本初等函数的运算(四则运算、复合、求反函数等),使函数具有更广泛 的

[2]
。([1]Dieter
Ruthing.函数概念的一些定义— —从Joh.Bernoulli到N.Bourbaki[J].数学译林,1986,3,

< br>
应用性。
【情境】对于三角函数的教学,为什么初中数学通过直角三角形讲述,而高 中数学要通过单位
圆讲述?这是必要的吗?
【分析】基于对应关系的函数定义,要求函数是实 数与实数的对应关系,称前者的取值范围为
定义域,后者的取值范围为值域。初中三角函数是对直角三角 形中的边角关系的刻画,其中自变量
的取值是60进位制的角度、不是10进位制的实数,不符合对应关 系的函数定义。事实上,初中学
习三角函数是为了解直角三角形,并不讨论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在高中 阶段,借助单位圈建立角
度与对应弧长的关系,用对应弧长刻画角的大小;因为长度单位与实数单位一致 ,这就使得三角函
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取值都是实数,符合对应关系的函数定义。
用角度作 为自变量表示三角函数,还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自变量的值与函数值不能进
行运算(例如,60 °与 sin 60°不能相加,阻碍了三角函数通过运算法则形成其他初等函数。此外,
微积分中重要 极限
lim
x?0
sinx
?1
成立,也依赖自变量
x为实数。特别是,利用三角函效能够较好地描
x
述钟摆、潮汐等周期现象,这时的自变量不 一定是角度,可以是时间或其他的量。通过这样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感悟数学抽象的层次性。
案例4 用三角面数刻面事物同期变化的实例
【目的】通过三角函数刻画周期变化现象的实例 ,体会三角函数在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
用。
【情境】用正弦函数刻画三种周期变化的现 象:简谐振动(单摆、弹簧等),声波(音叉发出的
纯音),交变电流。
【分析】单摆、弹簧 等简谐振动可以用三角函数表达为
y
=
A
sin(ω
x
+φ ),其中
x
表示时间,
y
表示位移,
A
表示振幅,
ω
2x
表示频率,φ表示初相位。
图2是单摆的示意图。点
O
为摆 球的平衡位置,如果规定摆球向右偏移的位移为正,则当摆球
到达点
C
时,据球的位移
y
达到最大值
A
,当摆球到达点
O
时,摆球的位移
y
为0;当摆球到达点
D
时,摆球的位移
y
达到反向最大值-
A
;当摆球再次到达点
O
时,摆球的位移
y
又一次为0;当摆球再



次到达点
C
时,摆球的位移
y
又一次达到最大值
A
。这样周而复始,形成周期变化。

音叉发出的纯音振 动可以用三角函数表达为
y
=
A
sin(ω
x
),其中x
表示时间,
y
表示纯音振动
时音叉的位移,
ω
2x< br>表示纯音振动的频率(对应音高),
A
表示纯音振动的振幅(对应音强)。
交 变电流可以用三角函数表达为
y
=
A
sin(ω
x
+φ), 其中
x
表示时间,
y
表示电流,
A
表示最大
电流,
ω
2x
表示频率,φ表示初相位。
图3是交变电流产生的示意图。线圈在匀 强磁场中按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产生交变电流(电刷
及回路等部分省略),当线圈处于图3所示的位置时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
y
达到最大值
A
;当线圈由
此位置逆时针旋转9 0°后到达与此平面垂直的位置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
y
为0;当线图继续逆时
针旋转 90°后再次到达水平位置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
y
达到反向最大值-
A
,当 线圈继续逆时针旋
转90°后再次到达垂直位置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
y
又一次为0; 当线圈继续逆时针旋转90°后再
次到达图示位置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
y
又一次达到 最大值
A
。这样周而复始,形成周期变化。
对于这样的案例,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做出动画,形象化地说明周期变化。
案例5 函致单调性概念的抽象过程
【目的】结合实例,经历从具体的直观描述到形式的符号表达的抽象过程, 加深对函数单调性
概念的理解,体会用符号形式化表达数学定义的必要性,知道这样的定义在讨论函数单 调性问题中
的作用。



【情境】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初 步了解一元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具
有单调性的特征。在高中阶段引入函数单调性 概念时,可以从直观认识出发,提出合适的课堂讨论
问题,使学生经历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抽象过程。例如 ,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1 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一元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函数,请根 据函数图象(如
图4),分别述说
x
在哪个范围变化时,
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或者减小?

图4 一元一次方程、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示意图
问题2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函数关系具有上述特征?
问题3 如图5,
f
(-2)<
f
(2)<
f
(8),能否据此得出“
f

x
) 在[-2,8]递增”的结论?为
什么?

问题4 依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 数
y?x?
1

x
∈(2,+∞)是递增的。
x
【分析】初中阶段,学生是经过从直观图形语言到数学自然语言的过程来认识函数的单调性的。
到了高中 阶段,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符号语言来表述函数的单调性。在使用符号语言的过程中,
“任意”两字 是学生遇到的一个难点,需要注意。另外,函数单调性证明过程中的运算也是一个难
点。



在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形成中,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图形语言和自然语言到符 号语言表达的过
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在把握函数单调性定义时,体会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等逻 辑用语的
作用,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在函数单调性证明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案例6 利用单位圆的对称性探索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目的】借助单位圆对称性的几何直观 ,探索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提升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
素养。
【情境】通过单位圆定义正弦、 余弦函数,结合正弦、余弦函数的概念绘制正弦、余弦函数的
图象。探索正弦、余弦函数的对称性,得到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教学片段 探索正弦、余弦函数的对称性。
教学过程如图6,在单位 圆中,角
a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记为
P
,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
点记为
P′
,通过点
P

P′
关于
x
轴 成轴对称,探索与角—α有关的诱导公式。

如图7,在单位圆中,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 点记为
P
,角α+π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记

P
′,通过点
P

P
关于点
O
成中心对称,即角
a
的终边绕点
O
旋转
x
以后得到角
a
+
x
的终边,探< br>索与角α+π有关的诱导公式。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发现其他形式的对称性以及与旋转变换相关 的坐标关系,尝试建立数学公
式,并验证公式的正确性。
引导学生自己给出记忆公式的方法, 理解其中的道理。例如,理解“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的含义。
【分析】重要的数学结论 往往都是“看”出来的,会“看”需要直观想象素养,诱导公式的教
学内容提供了发展学生直观想象素养 的平台。以上教学设计的情境,能够通过数学绪论的直观背景



和数学语言的清晰表达,揭示数学结论的本质,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案例7 停车距离问题
【目的】在数学建模活动中,经历从现实问题中确定变量、探寻关系、建立模型、计算系 数、
分析结论的全过程,形成和发展数学建模素养。
【情境】根据现实背景,建立急刹车的停 车距离数学模型,理解数学模型中系数的意义,并根
据模型得到的结果,就行车安全提出建议。
数学建模活动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可以个人单独进行,也可以组织研究小组共同开展。科
学研究通 常需要经历选题、开题、做题、结题四个基本步骤。
选题。本案例活动的选题步骤略去。
开 题。结合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检索已有成果,用“头脑风暴”的形式集思广益,初步形成
解决问题的大 致思路和方案,并分析操作的可行性。尝试撰写开题报告。教师可以组织小组之间交
流,请学生代表本小 组介绍开题报告,交流反思后,改进并确定实施方案。
做题。实施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结果的过程,写出结题报告或写成小论文。
结题。在班里介绍建模过程、结果和收获,由老师和其他同学给出评价。
【分析】本案例中, 数学建模活动大体需要经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确定影响停车距离的主要
因素。例如,停车距离与刹车前 汽车行驶的速度有关;与驾驶人员的反应时间有关,因人而异,与
车辆的刹车性能有关,因车而异,还与 道路状况、天气状况等一些随机因素有关。构建数学模型需
要确定最为关键的因素,例如,在高速公路上 ,如果汽车刹车性能良好,则主要考虑前两个因素。
第二,建立急刹车的停车距离模型。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用生活语言表述的模型:
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①

d
表示停车距离,
d
1
表示反应距离,
d
2
表示制动距离,用数学符号把上述模型表示为
d
=
d
1
+
d
2

为了得到
d
1

d
2
的具体表达式,可以作下面的假设。
关于反应距 离,假设反应距离是反应时间和汽车速度的函数。反应时间是指司机意识到应当急
刹车到实施刹车所需要 的时间,汽车速度是指司机在实施急刹车之前汽车的速度。在一般情况下,
反应距离
d
1
与反应时间
t
和汽车速度
v
都成正比,把这个关系表示为
d
1

tv
,其中α为正的特定
系数。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知道反 应时间
t
>0,但很难确定具体数值。因此,最终只能确认反应距离



与汽车速度成正比,即把这个关系写成
d
1
=α< br>v
,可以认为用α替代了α
t

关于制动距离,假设刹车受力大小近 似等于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制动距离是刹车受力与
汽车速度的函教。
mv
2< br>若
F
表示刹车受力,则汽车急刹车时所作的功为
Fd
1
。根据 能量守恒定律得
Fd
2
=,其中
m

2
汽车质量。 另一方面,如果意刹车时的加速度是
a
,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
ma
。综合上面两个式
mv
2
v
2
子,可以得到
m ad
2
=,即制动距离
d
2
=。也就是说,制动距离与汽车速度平方 成正比:
d
2

v
2

22a
其中β是 待定参数。依据①式,得
d
=
d
1
+
d
2

v

v
2
,②
第三,确定参数,计算求解。模型 中的参数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不可能通过理论计算得到,
因为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没有也 不可能考虑清楚。在现实模型中,参数值通常是通过统
计方法得到的,是通过现实数据估计出来的。大体 上有三种方法可以得到现实数据:调查、实验和
试验。
为了估计急刹车的停车距离模型中的参 数,需要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到现实数据。表1是美国公
路局公布的试验数据,通过正比例关系
d
1

v

d
2

v
,可以计 算出表1每一行中相应的α和β
的值。它们的平均数分别为α=0.21,β=0.006,这组数据可 以作为对参数α,β的一种估计。于
是,通过试验数据得到了停车距离模型
[1]2
d
=0.21
v
+0.006
v
2
。③
表1 通过试验观察到的反应距离、制动距高与停车距离




([1]Frank R.Giordano,Maurice D.Weir,Willam P.F ox.数学建模[M].叶其孝,姜启源,等
译.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7-58 .
说明:原始数据的单位是英里、英尺,通过计算得到的参数α和β的值分别为1.1和0.054。 为了
便于理解,此处把距离单位换算为千米、米,相应的参数值也有了变化。

从③式可以看到,汽车停车距离模型是汽车速度的二次函数,因此从数学应用的角度可以认为,
函数 是构建数学模型的有力工具。
由于模型中的参数来源于实际,在一般情况下,这个模型能够经受实践的 检验。因此,急刹车
的停车距离模型③普遍应用于汽车刹车设计和路面交通管理。
为了便于查 阅,除了构建模型、制作表格外,人们也给出直观图形。图8直观地给出了急刹车
的停车距离模型。




案例8 “指数爆炸”的感知和理解
【目的 】通过观察、计算(可利用作图、计算工具),体会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增长速
度的差异,感知 和理解“指数爆炸”的含义。
【情境1】使用工具进行计算,感知“指数爆炸”的含义。
【 分析】课程标准中提到了“指数爆炸”这个名词。如果局限于纸笔运算,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
计算整数底 数的某些幂。如果借助计算工具,可以先让学生计算1.01的平方和立方,进而提出问题:
猜测
1.01
365
大概是多少?同样,可以让学生猜测
0.99
365
的值。实际上,它们的数值分别为:
1.01
365
?37.8,0.99
365
?0.03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能够直观感知“指数爆炸”的含义,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底数对幂的
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指数函数变化的直观认识,底数大于1时,随着指数的增大幂变大;底数
小于 1时,随着指数的增大幂变小。
【情境2】借助计算机进行作图,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 长速度进行比较校,进一步



理解“指数爆炸”的含义。
【分析】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作图工具,画出
y?2
x
,y?x
100,y?x
0.25
,y?log
2
x
的函数图象,
通过 比较图象,分析这四个函数增长的快慢。特别是当
x
值比较大的时候,直观感知这四个函数值的
差异。
进一步,让学生通过
y?1.01

y?x
图象之 间的比较、
y?x

y?lgx
图象之间的比较,
形成更一般的猜想 。例如,交点的个数、变化的差异等。
借助这样的素材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指数函数、幂函数、 对数函数增长速度的差异,比较
这三种函数的变化势;经历通过图形建立直观猜想、通过计算验证结论的 思维与操作过程,提升学生
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案例9 向量投影
【目的 】理解投影的作用,体会投影是构建高维空间与低维空间之间联系的桥梁,形成直观想象,
了解投影与数 量积运算规则的关系,体会“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的相互作用,提升逻辑推理素
养。
【 情境】空间向量向平面投影、向直线投影,一个向量向另一个向量投影,向量投影有什么意义
和作用?
【分析】向量的投影是高维空间到低维子空间的一种线性变换,得到的是低维空间向量,这里是
指正交变换。在高中数学中,如图9(1),在空间中,向量
?
向平面
x
投影 得到的是与平面
x
平行的向量
在空间中,
?
;如图9(2),在空间 中,向量
?
向直线
l
投影得到的是与直线
l
平行的向量?
;如图9(3),
向量
?
向向量
?
的投影,是指向量
?
向与向量
?
共线的向量构成的子空间的投影,得到的是与向量
x< br>100.1
?
共线的向量
?
。向量
?
称为投影向量。



如图9(1),不难看出,向量
?
?
?
与向量
?
垂直。这就意味着,当向量
?
与向量
?
起点相同时,
终点间的距离最小。此时,三个向量
?
,
?
?
?

?
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可以通过几何
直观更好 地理解向量投影的本质。以上分析适用于高维空间到低维空间的正交投影。
向量标准正交分解定理是投 影作用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如图10,给定标准正交基
{i,j,k}
,设向量
?
i,j,k
上的投影向量分别为
?
i
,
?
j
,
?
k
,则
?
?
?
i
?
?
j
?
?
k
?(
?
?i)i?(
?
?j)j?(
?
?k)k
。显然,
?
?i

?< br>?j
,
?
?k
是向量
?
在标准正交基
{i, j,k}
下的坐标。

案例10 复数的引入
【目的】了解复数概念形成的重要发展阶段,体会其中的理性思维、创新精神和数学文化。
【情境】复数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
在古希腊学者丢番图时代,人们已经知道一元二次 方程式有两个根,但其中有一个根为虚数时,
宁可认为方程不可解。直到16世纪,人们普遍认同丢番图 的办法。




虚数(imaginary)这个名称是法 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给出的,写在1637年出版的《几何》
[2]
([1]书名原文为“Ars Magne(The Great Art)”)。本文参照:M·克莱因.数学 ,确定性的丧
失[M].李宏魁,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R·笛卡尔.几何 [M].袁向东,译.武汉:
武汉出版社,1992.)中。欧拉第一个使用符号i表示虚数,写在17 77年提交给圣彼得堡科学院的论
文中,这篇论文直到1794年才发表。
只有给出复数的几 何表示,人们才真正感觉到了复数的存在,才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复数。1797
年,丹麦测量学家韦塞尔 在丹麦皇家科学院宣读了一篇关于复数的论文,文中引入了虚轴、并把复
数表示为平面向量。但直到10 0年后的1897年,韦塞尔的丹麦文的论文被翻译为法文后,复数几何表
示的工作才引起数学界的广泛 重视。瑞士数学家阿尔冈把复数对应的向量的长度称为模,写在1806
年出版的著作《试论几何作图中 虚量的表示法》中,他还进一步利用三角函数表示复数。
现在,复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流体力学、信号 分析等学科,因此复数有着深厚的物理背景。在
复数的基础上,英国数学家哈密顿构造了四元数,并导致 了物理学中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的产生。
【分析】在数学史上,虚数以及复数概念的引入经历了一个曲 折的过程,其中充满着数学家的
想象力、创造力和不屈不饶、精益求精的精神。由此,在复数概念的教学 中,可以适当介绍历史发
生发展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和精神,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 理解复数的概念和
意义。
如何将数学史融入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数学概念和思想方
法的历史发生发展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激发数学 学习的兴趣;另一
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数学史在数学课堂中的融入方式可以 是多种多样



的,相关的网络资源也十分丰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料和教学方式。
案例11 正方体截面的探究
【目的】结合正方体截面设计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发 现、证明新问题的过程,积累
数学探究的经验。
【情境】用一个平面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将 会是什么样的?启发学生提出逐渐深入的系列问
题,引导学生进行逐渐深刻的思考。学生可以自主或在教 师引导下提出一些问题,例如:
(1)给出截面图形的分类原则,找到截得这些形状截面的方法,画出 这些截面的示意图。例如。
可以按照截面图形的边数进行分类(如图11)。

(2)如果截面是三角形,可以截出几类不同的三角形?为什么?
(3)如果截面是四边形,可以截出几类不同的四边形?为什么?
(4)还能截出哪些多边形?为什么?
然后进一步探讨:
(5)能否截出正五边形?为什么?
(6)能否截出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7)有没有可能截出边数超过6的多边形?为什么?
(8)是否存在正六边形的截面?为什么?
最后思考:
(9)截面面积最大的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为什么?
【分析】这是一个跨度很大的数 学问题串,可以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多
种方法实施探究。例如,可以通过切萝卜块 观察,启发思路;也可以在透明的正方体盒子中注入有



颜色的水, 观察不同摆放位置、不同水量时的液体表面的形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快捷地展
示各种可能的截面 。但是,观察不能代替证明。探究的难点是分类找出所有可能的截面,并证明哪
些形状的截面一定存在或 一定不存在。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操作观
察,形成猜想,证明结论。经历这样逐渐深入的探究过程,有利 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类讨论、
作图表达、推理论证等能力,在具体情境中提升直观想象、数学抽象、 逻辑推理等素养,积累数学
探究活动经验。
案例12 投掷骰子问题
【目的】理解 样本点、样本量、有限样本空间的概念,以及有限样本空间中随机事件的相关运
算,理解随机时间的表达 ,体会随机思想。
【情境】将一枚均匀骰子相继投掷两次,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样本点和样本空间;
(2)用
A
表示随机事件“至少有一次掷出 1点”,试用样本点表示事件
A

(3)用
A
j
(j?1 ,2,3,4,5,6)
表示随机事件“第一次掷出1点,第二次掷出
j
点”,用B
表示随机
事件“第一次掷出1点”,试用随机事件
A
j
表示随 机事件
B

(4)用
C
表示随机事件“点数之和为7”,并求
C
发生的概率。
【分析】上述四个问题,依次分析如下:
(1)首先确定样本点,用1,2,3,4,5,6 表示掷出的点数,用(
i

j
)表示“第一次掷出
i
点,第 二次掷出
j
点”,则相继投掷两次的所有可能结果如下:
(1,1) (1,2) (1,3) (1,4) (1,5) (1,6)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3,6)
(4,1) (4,2) (4,3) (4,4) (4,5) (4,6)
(5,1) (5,2) (5,3) (5,4) (5,5) (5,6)
(6,1) (6,2) (6,3) (6,4) (6,5) (6,6)
注意到(1, 2)和(2,1)是不同的样本点,分别表示“第一次掷出1点,第二次掷出2点”和
“第一次掷出2点 ,第二次掷出1点”这两个随机事件,因此样本空间共有36个样本点。把每个样本
点称为基本事件。样 本空间为




?{(i,j)|i,j?1,2,3,4,5,6}

(2)因为随机事件
A
= “至少有一次掷出1点”,则
A
包括上述样本空间中所有出现1的样本点,
因此 ?
(1,1),(1,2),(1,3),(1,4),(1,5),(1,6)
?
A?
??

(2,1),(3,1),(4,1),(5,1),(6,1)??
(3)
A
j
?{(1,j)},j?1,2,3,4,5,6
。因为这些事件任何一个发生事件
B
就发生,所以
B?A
1
A2
A
3
A
4
A
5
A
6
。 < br>(4)因为
C?{(1,6),(2,5),(3,4),(4,3),(5,2),(6,1) }
,包括6个样本点,样本空间共有36个样本
点,所以
P(C)?
61?

366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样本空间只与问题的背景有关。
案例13 分层抽样
【目的】理解分层随机抽样的特点,了解分层随机抽样的应用,探索快 速、有效计算分层抽样数
据均值和方差的方法。
【情景】在大数据时代,常常需要汇总分析来 自不同层次的数据。例如,基于来自不同部门或者
不同时期数据的均值和方差,计算全部数据的均值和方 差。请看下面的例子。
某学校有高中学生有500人,其中男生320人,女生180人。希望获得全 体高中学生身高的信息。
按照分层抽样原则抽取了样本,通过计算得到男生身高样本均值为173.5 cm,方差为17,女生身高样
本均值为163.83 cm,方差为30.03。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以上信息,能够计算出所有数据的样本均值吗?为什么?



(2)应当如何计算所有数据的样本均值和方差?
【分析】按照传 统的统计方法,需要把所有的数据收集到一起进行计算。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不
仅数据量非常庞大,而 且要求非常迅速地提供数据结论,因此不可能把所有的数据都收集好以后再进
行计算,需要创造更为简捷 的方法。以上述问题为例进行分析。
(1)假设所有样本身高的均值为
x
,根据男女 生的分层方法和样本均值的定义,可以得到下面的关
系式:
x?
总样本和男生样本和+女生样本和
=

总样本量男生样本量+女 生样本量
=
男生样本量?男生样本均值+女生样本量?女生样本均值

男生样本量+女生样本量
男生样本量?173.5+女生样本量?163.83
男生样本量+女生样本量
男生样本量女生样本量
?173.5+?163.83

男生样本量+女生样本量男生样本量+女生样本量
男生样本量女生样本量
?173.5 +?163.83

总样本量总样本量
=
=
=
从上面的分 析可以知道,仅仅依赖问题中提供的信息不能得到所有数据的样本均值,因为缺少男
生样本量和女生样本 量。因此,在提供分层样本均值的基础上,还需要知道分层的样本量,或知道男
生样本量权重、女生样本 量权重。
(2)假设男生样本量为32,女生样本量为18.记男生样本为
y
1,
女生样本为
z
1
,
2
,y
32
,均 值为
y

,方差为
s

;记
2
2
,z
18
,势值为
z

,方差为
s

,所 有数据样本均值为
x

,方差为
s

。样本总量为50。
先求所有数据的样本均值。根据样本均值的定义,
x

=
虽然数据
y
1
,
y
1
?y
2
??y
32< br>?z
1
?z
2
?
32?18
?z
18

,y
32

z
1
,,z
18
是未知 的,但在上面的计算中,只需要样本数据之和,这可以通过样
本均值和样本量的乘积得到,即
y
1
?y
2
?

?y
32
?32 y

,z
1
?z
2
?

z
18
?18z



所以 x

=
=
y
1
?y
2
??y
32
?z
1
?z
2
?
32?18
z
18< br>=
32y

?18z

32?18

32?173.5?18?163.83
=170.02

50
下面计算所有数据的样本方差,根据方差的定义,
18
1
32
2

s=[
?
(y
i
?x

)?
?
(z
j
?x

)
2
]。
50
i=1i?1
2

因为其中的数据是未 知的,根据同样的道理,需要把上面的式子转化为各层样本方差、样本均值和
样本量的函数。可以计算如 下。
18
1
32
2
s=[
?
(y
i?x

)?
?
(z
j
?x

)
2
]
50
i=1i?1
18
1
32
2
= {
?
[(y
i
?y

)?(y

?x
)]?
?
[(z
i
?z

)?(z

?x

)]
2
}
50
i=1i=1
1< br>32
={
?
[(y
i
?y

)
2< br>?2(y
i
?y

)(y

?x

)?(y

?x

)
2
]
50
i=12

?
?
[(z
i
?z

)
2
?2(z
i
?z

)(z

?x
)?(z

?x

)
2
]}
i=1
3 23218
1
32
22
?{[
?
(y
i
? y

)?
?
2(y
i
?y

)(y

?x

)?
?
(y

?x

)]?[
?
[(z
i
?z

)
2
50i=1i?1i?1i=1
18

?
?
2(z
i
?z

)(z

?x

)?
?
(z
?x

)
2
]}
i?1i?1
1818其中
?
(y?y
i
i=1
32

)?(y
?x

)=(y

?x

)(
?< br>y
i
?
?
y

)

i?1i?1< br>3232
=(y

?x

)(
?
y
i
?32y

)?0;

i?1
32
同理
?
(z
j?1
18
j
?z

)(z
女< br>?x

)?0

于是
321818
1
3 2
222
s?{[
?
(y
i
?y

)?< br>?
(y

?x

)]?[
?
(z
j
?z

)?
?
(z

?x

)< br>2
]}

50
i?1i?1j?1j?1
2


< br>1
22
{[32s

?32(y

?x
总< br>)
2
]?[18s

?18(z

?x
总< br>)
2
]}

50
?43.24

【拓展】 如果将总体分为
k
层,第
j
层抽取的样本为
x
j1
,x
j2
,
值为
x
j
,样本方差为
s
n< br>,x
jn
j
,第
j
层的样本量为
n
j
,样本均
2
j

j
=1,2,…,
k
。记
?
n
j?1
k
j
?n
,所有数据的样本均值和方差为 < br>j
1
k
1
k
x?
?
n
j
?
x
j
k
?
?
(n
j
x
j
)

n
j?1j?1
n
j?1
1
k
j< br>1
k
22
s?
??
(x
j
k
?x) ?
?
n
j
[s
2
?(x?x)]

j< br>j
n
j?1j?1
n
j?1
2
n
注:无论总 体是分为两层还是分为多居,计算方法没有实质性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层次较
多时数学符号的表达 比较复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
这样的问题是有普遍现实意义的。例如,针对某个问题,不 同网站提供了各自调查的样本均值和
方差,应当如何得到所有数据的样本均值和方差?再如,针对某个问 题,连续几天收集数据,得到了每
天数据的样本均值和方差,应当如何得到这几天所有数据的样本均值和 方差?
案例14 阶梯电价的设计
【目的】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百分位数的统计含义 及其应用,让学生体会用统计方法解决实
际问题的全过程。
【情境】为了实现绿色发展,避免 浪费能源,某市政府计划对居民用电采用阶梯式收费的方法。
为此,相关部门在该市随机调查了200户 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单位:kW·h),以了解这个城市家
庭用电量的情况。数据如下:
107
214
203
162
194
22
137
174
88
265
107

101
135
97
91
216
50
203
131
247
18
182
78
89
96
67
101
138
260
93
191
94
101
99
66
62
93
98
251
134
100
70
146
148
208
60
65
212
139
120
156
163
130
149
274
127
115
111
159
78
112
61
80
49
147
289
74
189
56
61
110
100
70
76
114
177
82
223
135
151
63
192
201
100
95
110
339
213
31
146
106
178
105
98
72
152
163
57
165
131
127
8
194
96
84
164
182
202
109
224



142
130
154
107
167
109
200
121
141
61
82
288
71
82
134
174
132
80
108
170
170
96
258
250
135
118
187
137
110
123
140
542
42
160
134
88
90
108
172
77
51
320
462
124
324
254
63
319
106
107
113
139
178
136
201
250
62
132
69
180
133
206
498
83
237
133
106
98
144
304
626
169
253
120
130
135
72
116
191
120
77
113
84
127
132
48
530
283
274
57
根据以上数据,应当如何确定阶梯电价中的电量临界值,才能使得电价更为合理?
【分析】选 取六月份进行调查,是因为这个城市六月份的部分时间需要使用空调,因此六月份
的用电量在12个月中 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如果阶梯电价临界值的确定依赖于居民月用电量的分布,
例如计划实施3阶的阶梯电 价,有人给出一个分布如下:75%用户在第一档(最低一档),20%用户在
第二档,5%用户在第三 档(最高一档)。这样需要通过样本数据估计第一档与第二档、第二档与第三
档的两个电量临界值,即7 5%和95%这两个电量临界值。
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百分位数的要领是对样本数据进行排序,得到有序 样本(在统计学中称之为
顺序统计量)。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对上面的样本数据进行排序,可以得到下面 的结果:
8 18 22 31 42 48 49 50 51 56
57 57 60 61 61 61 62 62 63 63
65 66 67 69 70 70 71 72 72 74
76 77 77 78 78 80 80 82 82 82
83 84 84 88 88 89 90 91 93 93
94 95 96 96 96 97 98 98 98 99
100 100 100 101 101 101 105 106 106 106
107 107 107 107 108 108 109 109 110 110
110 111 112 113 113 114 115 116 118 120
120 120 121 123 124 127 127 127 130 130
130 131 131 132 132 132 133 133 134 134
134 135 135 135 135 136 137 137 138 139
139 140 141 142 144 146 146 147 148 149
151 152 154 156 159 160 162 163 163 164



165 167 169 170 170 172 174 174 177 178
178 180 182 182 187 189 191 191 192 194
194 200 201 201 202 203 203 206 208 212
213 214 216 223 224 237 247 250 250 251
253 254 258 260 265 274 274 283 288 289
304 319 320 324 339 462 498 530 542 626
样本 数据总共有200个,其中最小值是8,最大值是626,说明200户居民六月份的最小用电量
为8 kW·h,最大用电量为626 kW·h,极差为618。初中统计内容中学过中位数,相当于50%分位< br>数。因为数据量是200,那么这组数据的样本中位数就是有序样本第100个数和第101个数的平均< br>数,即130,说明这个城市六月份居民用电量的中间水平在130 kW·h左右。
下面确定75%和95%这两个电量临界值。类似中位数的计算,因为200×75% = 150,所以第一个
临界值为有序样本中第150个数178和第151个数 178的均值,仍然是178。因为200×95% = 190,
所以第二个临界值为有序样本中第1 90个数289和第191个数304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为296.5
(因为是对百分位数的估计, 估计值可以是289和304之间任何一个数,为了便于操作可以取值为
297)。
依据确定 了的电量临界值,阶梯电价可以规定如下:用户每月用电量不超过178kW·h(或每年
用电量不超过 2136kW·h),则按第一档电价标准缴费;每月用电量(单位:kW·h)在区间
(178,29 7]
内(或每年用电量在区间
(2136,3564]
内),其中的178kW·h按 第一档电价标准收费,超过178kW·h
的部分按第二档电价标准收费;每月用电量超过297kW· h(或每年用电量超过3 564kW·h),其中
的178kW·h按第一档电价标准收费,(297 –178=)119kW·h按第二档电价标准缴费,超过297kW·h
的部分按第三档电价标准缴费 。
社会上对这种制定阶梯电价的原则和方法存在不同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制定合理阶梯
电价的原则和方法。
案例15测量学校内、外建筑物的高度
【目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测量高度的问题,体验数学建模活动的完整过程。组织学生通
过分组、合作等形式,完成选题、开题、 做题、结题四个环节。(关于本案例的评价部分参看案例19)
【情境】给出下面的测量任务:
(1)测量本校的一座教学楼的高度;

高中数学竞赛分数-高中数学必修学时


高中数学实在做不出题-高中数学必修版目录


高中数学培养目标-高中数学竞赛三角函数专题


高中数学知识点及例题讲解-高中数学尖峰论坛


关于扑克的高中数学题-高中数学学科基地重点工作计划


高中数学概念易错-高中数学概率中的独立性检验


高中数学三会是什么意思-高中数学极坐标怎么求


美国高中数学教材pdf-精品 高中数学优秀说课课件



本文更新与2020-09-20 05: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5174.html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WORD版【更新】)的相关文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WORD版【更新】)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