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doc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0 06:19
tags: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答题模板-高中数学备课组主题活动记录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袁建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 推理和
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 br>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
方 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数 学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
以及参加社会生产、 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有积极作用。因此,使 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受到数学教育,提高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
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 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 教 学 目 的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
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 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基础知识 是指:高中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
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基本技能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包括使用计算器)、简单的推理、画图以及绘制图表等技能。
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 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
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 、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
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运算能力是指:会根据法则、 公式正确地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并理解算理;能够根据问题
的情景,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
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指:能够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位
置和大小;能够想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够从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
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够根据条件作出或画出图形;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
题本质。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指: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 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
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 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 和毅力,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高中数 学中所培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主要是指: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
点;数学中普遍存在 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二 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1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应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 有着广泛应用的,为进一
步学习所必需的,在理论上、方法上、思想上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 受的知识。在内
容安排上,既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更要注意符合学 生的认
识规律,还要注意与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内容相衔接。
高中数学分必修课、选修 课,选修课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必修课总计280课时,选修Ⅰ总
计52课时,选修Ⅱ总计104课时 。学校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必修课、选修课的开设。每学期
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课题。
三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必修课
1.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
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
的意义。
2.函数(30课时)
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
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
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
函数的应用举例。
实习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 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方法,
并能利用函数的性质简化函数图象的绘制过 程。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实习作业以函数应用为内容,培养学生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不等式(22课时)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

2

①②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
单的应用。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某些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5)理解不等式|a|-|b|≤|a+b|≤|a|+|b|。
4.平面向量(12课时)
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
教学目标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 br>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线段 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
掌握平移公式。
5.三角函数(46课时)
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
导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正切函数的图
象和性质。已 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实习作业。
教学目标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掌握任意角 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并会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
弦和正切。了解任意角的余切 、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2α+
cos2α=1,=tanα,t anαcotα=1;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 、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 辑推理能力。
(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包括引出积化
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5)会用单位圆中的 三角函数线画出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并在此基础上由诱导公式
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理解周期函 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并通过它们的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

3


弦 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
理 解A、ω、φ的物理意义。
(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 arcsin x、arccos x、arctan x表示。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能利用计算器解决解斜三角形的
计算问题。
(8)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继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实习作业以测量为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6.数列(12课时)
数列。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 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
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
简单的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
简单的问题。
7.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
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实习作业。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 握由一点和斜率导
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 件熟练地
求出直线的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掌握两条直线所 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
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7)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8)实习作业以线性规划为内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8.圆锥曲线方程(18课时)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椭圆的参数方程。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能够利用工具画圆锥曲线的图形,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5)结合教学内容,继续进行运动、变化观点的教育。
9(A)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36课时)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9(A)和9(B)两个方案中只选一个执行。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
面上的射影。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
定与性质。
多面体。棱柱。棱锥。正多面体。球。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 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
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 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象它们的位置关系。
(2)了解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 系;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
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 线的距离,只要求会利用给出的公垂线计算距离)。
(3)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
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 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
平面的距离的概念;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4)了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
二面角的平 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5)进一步熟悉反证法,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
(6)了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凸多面体的概念。
(7)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8)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9)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多面体的欧拉公式。
(10)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11)通过空间图形 的各种位置关系间的教学,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
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9(B)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36课时)

5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直线的方向向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的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向量在平
面内的射影。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
定和性质。
多面体。棱柱。棱锥。正多面体。球。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 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
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 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象它们的位置关系。
(2)了解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3)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 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了解三
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4)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5)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空间向量坐标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6 )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用直角坐标计算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公式;
掌握空间两点间 距离公式。
(7)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等概念。
(8)掌握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 br>离,只要求会利用给出的公垂线计算距离);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掌握两个平面平
行 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9)了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凸多面体的概念。
(10)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11)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12)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多面体的欧拉公式。
(13)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14)通过空间图形 的各种位置关系间的教学,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
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0.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排列。排列数公式。
组合。组合数公式。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6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
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11.概率(12课时)
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 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
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
教学目标
(1)了解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2)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
率。
(3)了解互斥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4)了解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5)会计算事件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
(6)结合概率的教学,进行偶然性和必然性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12、研究性课题(12课时)
研究性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充分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课题应以所学的数
学知 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课题的选择可以从下面提供的参考课题中选择,
也可以师生自 拟课题。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已提出问题。
参考课题
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
发现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
(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
(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4)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选修课
选修Ⅰ
1.统计(12课时)
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
线性回归。
实习作业。
教学目标
(1)会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2)会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7


(3)了解正态分布的意义及主要性质。
(4)了解线性回归的方法。
(5)实习作业以统计中抽样方法为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极限与导数(20课时)
数列的极限。
函数的极限。极限的四则运算。
导数的概念。多项式函数的导数。
导数的应用:变化率。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从数列和函数的变化趋势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
(2)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并会求某些数列与有理函数的极限。
(3)理解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掌握函数y=xn (n∈N*)的导数公式;会求多项式函数的导
数。
(4)会用导数求变化率;理解 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最小值的概念,并会用导数求多项
式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大值、极小值及闭区 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通过函数极限与导数的教学,了解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 史意义,进行客观事物的
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等观点的教育。
选修Ⅱ
1.概率与统计(14课时)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线性回归。
实习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意义,会求出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方差的意义,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期望
值、方差。
(3)会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4)会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5)了解正态分布的意义及主要性质。
(6)通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图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7)了解线性回归的方法。
(8)实习作业以抽样方法为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极限(12课时)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数列的极限。
函数的极限。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的连续性。

8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2)从数列和函数的变化趋势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
(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会求某些数列与函数的极限。
(4)了解连续的意义,借助几何直观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性质。
3.导数与微分(16课时)
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复合函数的导数。基本导数公式。
微分的概念与运算。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目标
(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 的斜率等);掌握
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
(2)熟记基本导数公式(c,xm(m为有理数), sin x, cos x, ex, ax, ln x, logax的导数);掌握
两个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 简单函数的导数。
(3)理解微分的概念(dy=y'dx),了解函数在一点处的微分是函 数增量的线性近似值,会求
某些简单函数的微分。
(4)会从几何直观了解可导函数 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侧异号 );会求一些实际问题(一般指单峰函数)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
4.积分(14课时)
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简单性质。微积分基本公式。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线性性质。基本积分公式。
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路程问题。变力作功。
微积分学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定积分概念的某些实际 背景(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曲边梯形的面积等);了解
定积分的定义和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道函数 连续是定积分存在的充分条件。
(2)理解定积分的简单性质(线性性质和对区间的可加性) ;了解微积分基本公式(牛顿-
莱布尼兹公式),会用它来求一些函数的定积分。
(3)掌握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掌握不定积分的线性性质;熟记基本积分公式( c,
xm(m为有理数),sin x,cos x,,ex,ax的积分);会利用线性性质和基本积分公式求较简单
的函数的不定积分。
(4)会用定积分求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变力所作的
功。
(5)通过微积分初步的教学,了解微积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进行客观事物相互< br>制约、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等观点的教育。

9


5.复数(16课时)
复数的概念。复数的向量表示法。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复数的乘法与除法。
复数的三角形式。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除法、乘方、开方。
教学目标
(1)了解引进复数的必要性;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表示及向量表示。
(2)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
(3)掌握复数三角形式,会进行复数三角形式和代数形式的互化;掌握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
除法、乘 方、开方运算。
6.研究性课题(选修Ⅰ3课时,选修Ⅱ6课时)
有关研究性课题的要求和教学目标见本大纲必修课中研究性课题的说明。
参考课题
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中数学教 学要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为依据,全面贯彻教育
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本大纲所确定的数学教学目的,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遵守规定
的教学时间,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 下问题。
1.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 所有的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
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 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因此教学中要
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在课内外教学中宜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
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 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
才能。
2.进行思想品徳教育
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徳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是数学教学的 一项重要任务。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
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 实践,以及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应该通过数学教学,激发学生 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努力使学生形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
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 志向。教学中要注意阐明数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使学
生了解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古今数学成就,以及数 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 情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 要求,又要热情关怀,使他们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 数学的科学意义、文
化内涵,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3、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10


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 技能的训练
过程中,通过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 加
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 ,要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
规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进行 基础知识教学时,应当从实际事例或
学生已有的知识中,逐步引导学生加以抽象,弄懂它们的含义。还要 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
分清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 。对于基本技能的
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 目的有计
划分阶段地进行训练和培养。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的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的
训练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教学中,还必须注意知识的整体性,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 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
以便于存储、提取和应用。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及时进行复习和总 结,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4、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 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
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 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在必修课
和选修课中增加的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为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机会,要在教
学中加以实施。
在数学教学中,要增强 用数学的意识,一方面应使学生通过背景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
析、综合、抽象和推理,得出数学概 念和规律(包括公理、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及其联系,
数学思想、方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学 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并能将实际问题
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全的 数学知识。要引导学生去接触自然,了解
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5、改进教学方法,正确组织练习
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向学生灌输知识 的单一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
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激发学 生独立思考及对数学问题的好奇
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 创新意识,形成学生获
取新知识,发展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 能力。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 一步
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和学中的遗漏或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要注意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要正确组织
练习 ,加强对解题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弄清产生错误的原
因并及时加以 改正,对解题的思想方法作必要的概括。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多样性,习题要精
选,题量要适度,要有 一定数量的基本题,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要增加过量
的课外题,以免造成学生过重的 课业负担。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要重视
实习作业具体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对学生 完成的作业,要及时检查,并作必要的评析。
6、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11


应根据教学需要重视投影、录像、计算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 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现代技术的使用将会深刻地影响数学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的改变。一切有 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
的学校,都应使计算机及其网络成为数学课堂及课外教育的辅助工具。要在教学和考 试中广泛使
用计算器,要提倡教师自制教具,自己设计教学课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7、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必须严格执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所规定的教学周数和每周的
教学课时数。不得增加课时数,不得提前结束数学课程,不得随意增加毕业 前数学课的复习时间,
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五 教学测试和评估
数学教学测试和评估,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其目的不仅是评定学生的学习 成绩,促进教
师改进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要注意通过课堂提问 、观察、谈话、学生作业和平时测验,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吸收教
学的反馈信息。
要注意评估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科学的考试,既要测量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
基本技能的情 况,又要测量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并注意评估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 。要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控制考试的次数,命题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
目标,题目要体现教学重点,难 易适当,不出偏题、怪题和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要及时做好考
卷分析和教学评估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 ,调整教学。对于学生学习中的缺陷,积极采取补救措
施。
教学测试和评估的过程是 师生交流的过程,应有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发挥他
们的才能去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要改 进测试和评估的结果的报告形式,选择描述学生学习效果
的最佳方法,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促进他们数 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本大纲的必修课内容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订高中数学会考标准的依据。
说明:本大 纲阐述教学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四个层次,其含义参照《九年义务教育
全日制初级中 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1995年第2版)的提法:
(1)了解:对知识的含义有感性 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这一知识是什么,能够(或会)在有关的问
题中识别它。
(2)理解:对概念和规律(定律、定理、公式、法则等)达到了理性认识,不仅能够说出概念和规律是
什么,而且能够知道它是怎样得出来的,它与其他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有什么用途。
(3)掌握:一般地说,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能够(或会)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
(4)灵活运用:是指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并达到了灵活的程度,从而形成了能力。


12

福建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三章视频


高中数学南通小题必修一第六版答案-高中数学题集及答案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心得体会-考神君高中数学破解版下载


高中数学精品课程doc-北师大版的高中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四题集-高中数学预习必修二平面向量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200字-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框架图


不等式在高中数学当中的应用论文-2018吉林高中数学竞赛成绩查询


高中数学几何知识点总-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引入



本文更新与2020-09-20 06: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5219.html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doc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doc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