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0 15:31
tags:高中数学 数列

高中数学导数易错题及解析-高中数学命题的评课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程玉兰)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基础知识点
《考纲》要求:
1、 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
递推公式写 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列的概念

基础过关
*
1.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一定的顺 序排列的一列数,在函数意义下,数列是定义域为正整数N或
其子集{1,2,3,……n}的函数f( n).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
1
,a
2
,…,…,简记为{},其中是数
列{}的第 项.
2.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个数列{}的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可用一个公式=f(n)来表示,我们就把
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在数列{}中,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为:
?
?
?

a
a
?
?
n
n
?
?
n?1
n? 2

4.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其它方法
⑴ 公式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采用首项与公差(公比)确定的方法.
⑵ 观察归纳法:先观察哪些因素 随项数n的变化而变化,哪些因素不变;初步归纳出公式,再取
n的特珠值进行检验,最后用数学归纳法 对归纳出的结果加以证明.
⑶ 递推关系法:先观察数列相邻项间的递推关系,将它们一般化,得到的 数列普遍的递推关系,
再通过代数方法由递推关系求出通项公式.

典型例题

例1. 根据下面各数列的前n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⑴ -
2
4816
,,-,…;
3?55?77?9
1?3
⑵ 1,2,6,13,23,36,…;
⑶ 1,1,2,2,3,3,
解: ⑴ =(-1)
1
2
n
2n?1

(2n?1)(2n?1)
⑵ =
(3n
2
?7n?6)

(提示:a
2
-a
1
=1,a
3
-a
2< br>=4,a
4
-a
3
=7,a
5
-a
4
=10,…,-
-1
=1+3(n-2)=3n-5.各式相加

0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a
n
?1?[1?4?7? 10?
?
?(3n?5)]
?1?
?
1
(n?1)(3n? 4)
2

1
(3n
2
?7n?6)
2
1? 12?03?1
,,,

222
⑶ 将1,1,2,2,3,3,…变形为< br>4?05?16?0
,,,
?
,

222
1?(?1 )
n?1
n?
2

a
n
?
2
2n ?1?(?1)
n?1

?
4
变式训练1.某数列{}的前四项为0 ,
2
,0,
2
,则以下各式:
① =
2
n
[1+(-1)] ② =
1?(?1)
n

2
?
0(n为奇数)
?
2(n为偶数)
③ =
?
其中可作为{}的通项公式的是 ( )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解:D
例2.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通项.
n
⑴ =3-2
2
⑵ =n+3n+1
解 ⑴ =-
-1
(n≥2) a
1
=S
1

解得:=
?
2?3
?
1
?
n?1
(n?2)

(n?1)
⑵ =
?
(n?1)
?
5

?
2n?2(n?2)*
变式训练2:已知数列{}的前n项的和满足关系式(-1)=n,(n∈N),则数列{}的通 项公式
为 .
解:
lg(S
n
?1)?n ?S
n
?1?10
n
?S
n
?10
n
?1 ,
当n=1时,a
1
=S
1
=11;当n≥2时,=-
-1
=10-10
=9·10
n-1
nn-1
.故=
?
?
?
11(n?1)
n?1
?
(n?2)
?
9? 10

例3. 根据下面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关系,探求其通项公式.
⑴ a
1
=1,=2
-1
+1 (n≥2)
⑵ a
1
=1,=
a
n?1
?3
n?1
(n≥2)
⑶ a
1
=1,=
n?1
a
n?1
(n≥2)
n
nn
解:⑴ =2
-1
+1
?
(+ 1)=2(
-1
+1)(n≥2),a
1
+1=2.故:a
1
+1=2,∴=2-1.
⑵=(-
-1
)+(
-1

- 2
)+…+(a
3
-a
2
)+(a
2
-a
1
)+a
1
=3
(3)∵
a
n
n?1
?< br>
a
n?1
n
n-1
+3
n-2
+…+3+ 3+1=
(3
n
?1)

3
1
2
1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
a
n
a
n?1
a
n?2
a
n?1n?2
???
?
?2
?a
1
???

a
n?1
a
n?2
a
n?3
a
1
nn?1
n?311
?
?< br>??1?

n?22n
变式训练3.已知数列{}中,a
1
= 1,
+1

解:方法一:由
+1

1
a
n ?1
?
2a
n

a
n
?2
2a
n
*
(n∈N),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2
111 1
1
?
,∴{}是以
?1
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a
n
2a
n
a
1
2

1
12
=1+(n-1)·,即=
a
n
2n?1
方法二:求出前5项,归纳猜想 出=
x-x
2
,然后用数学归纳证明.
n?1
例4. 已知函数< br>f(x)
=2-2,数列{}满足
f(log
2
a
n
)
=-2n,求数列{}通项公式.
解:
f(log
2
a
n
)?2
log
2
a
n
?2
?log
2< br>a
n
??2n

a
n
?
1
??2n

a
n
?n
2
?1?n

a
n< br>*
变式训练4.知数列{}的首项a
1
=5.前n项和为且
+1
=2+n+5(n∈N).
(1) 证明数列{+1}是等比数列;
21
(2) 令f (x)=a
1
x+a
2
x+…+,求函数f (x)在点x=1处导数f (1).
解:(1) 由已知
+1
=2+n+5,∴ n≥2时,=2
-1
+n+4,两式相减,得:
+1
-=2(-
-1
)+1,即
+1
=2+1
从而
+1
+1=2(+1)
当n=1时,S
2
=2S
1
+1+5,∴ a
1
+a
2
=2a
1
+6,
又a
1
=5,∴ a
2
=11

a
n ?1
?1
=2,即{+1}是以a
1
+1=6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a
n
?1
n
(2) 由(1)知=3×2-1
2

f(x)
=a
1
x+a
2
x+…+
-1

f'(x)
=a
1
+2a
2
x+…+
从而
f'(1)
=a
1
+2a
2
+…+
=(3×2-1)+2(3×2-1)+…+n(3×2-1)
2n
=3(2+2×2+…+n×2)-(1+2+…+n)
=3[n×2
n+1
2n
-(2+…+2)]-
n+1
n
n(n?1)

2
=3(n-1)·2-
n(n?1)
+6
2

归纳小结

1.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关键在于找出这些项与 项数之间的关系,常用的
方法有观察法、通项法,转化为特殊数列法等.
2.由求时,用公式 =-
-1
要注意n≥2这个条件,a
1
应由a
1
=S
1
来确定,最后看二者能否统一.
2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3.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见形式有:
+1
-=f(n),
乘法、迭代法(或换元法).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会根据数列 的递推公式写
出数列的前几项;理解数列的前n项和与
a
n
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数列知识的感受及理解运用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教学难点
理解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
1、 通项公式法
如果数列
?
a
n
?
的第n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
的通项公式。
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的通项公式为



a
n?1
=f(n),
+ 1
=+q,分别用累加法、累
a
n


的通项公式为


2、 图象法
启发学生仿照函数图象的画法画数列的图形.具体方法是以项数

为横坐标,相应的项


纵坐标,即以

为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点(以前面提到的数列

为例,
做出一个数列 的图象),所得的数列的图形是一群孤立的点,因为横坐标为正整数,所以这些点都


轴的右侧,而点的个数取决于数列的项数.从图象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列的项随项数由小到
大变化而变 化的趋势.
3、 递推公式法
知识都来源于实践,最后还要应用于生活用其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观察钢管堆放示意图,寻其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模型一:自上而下:
第1层钢管数为4;即:1
?
4=1+3
第2层钢管数为5;即:2
?
5=2+3
第3层钢管数为6;即:3
?
6=3+3
第4层钢管数为7;即:4
?
7=4+3
3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第5层钢管数为8;即:5
?
8=5+3
第6层钢管数为9;即:6
?
9=6+3
第7层钢管数为10;即:7
?
10=7+3
若用
a
n
表 示钢管数,n表示层数,则可得出每一层的钢管数为一数列,且
a
n
?n?3(1≤n≤7)
运用每一层的钢筋数与其层数之间的对应规律建立了数列模型,运用这一关系,会很快 捷
地求出每一层的钢管数这会给我们的统计与计算带来很多方便。
让同学们继续看此图片,是否还有其他规律可循?(启发学生寻找规律)
模型二: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自上而下每一层的钢管数都比上一层钢管数多1。
即< br>a
1
?4

a
2
?5?4?1?a
1
?1

a
3
?6?5?1?a
2
?1

依此类推:
a
n
?a
n?1
?1
(2≤n≤7)
对于上述所求关系,若知其第1项,即可求出其他项,看来,这一关系也较为重要。
定义:
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
?
a
n
?
的第1项(或前几项), 且任一项
a
n
与它的前一项
a
n?1
(或前n项)
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
如下数字排列的一个数列:3,5,8,13,21,34,55,89
递推公式为:
a
1
?3,a
2
?5,a
n
?a
n?1
?a
n?2
(3?n?8)

数列可看作特殊的函数,其表示也应与函数的表 示法有联系,首先请学生回忆函数的表示法:列表
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相对于列表法表示一个函数, 数列有这样的表示法:用



表示第一项,……,用

表示第

项,依次写出成为
表示第一项,
4、列表法
.简记为

[范例讲解]

a
1
?1
?
?
例3 设数列
?
a
n
?
满足
?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五项。
1
a?1?(n?1).
?
n
a
n?1
?
解:分析:题中已给出
?
a
n
?
的第1项即
a
1< br>?1
,递推公式:
a
n
?1?
1
a
n?1< br>
解:据题意可知:
a
1
?1,a
2
?1?
[补充例题]
112158
?,a
5
?

?2,a
3
?1??

a
4
?1?
a
3
35a
1
a
2
3
4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例4已知
a
1
?2

a
n?1
?2a
n
写出前5项,并猜想
a
n

n
23
2
法一:
a
1
?2

a
2
?2?2?2

a
3
?2?2?2
,观察可得
a
n
?2

法二:由
a
n?1
?2a
n

a
n
?2a
n?1

a
n
?2

a
n?1

a< br>n
aa
a
?
n?1
?
n?2
?
??
?
2
?2
n?1

a
n?1
a
n ?2
a
n?3
a
1
n?1n

a
n
?a
1
?2?2

[补充练习]
1.根据各个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写出它的前五项,并归纳出通项公式
(1)
a
1
=0,
a
n?1

a
n
+(2n-1) (n∈N);
(2)
a
1
=1,
a
n?1

2a
n
(n∈N);
a
n
?2
(3)
a
1
=3,
a
n?1
=3
a
n
-2 (n∈N).
解:(1)
a
1
=0,
a
2
=1,
a
3
=4,
a
4
=9,
a
5
=16, ∴
a
n
=(n-1)
2
;
(2)
a
1< br>=1,
a
2

1212
222
,
a
3

?
,
a
4
=,
a
5

?
, ∴
a
n
=;
35
2436n?1
0
1
(3)
a
1
=3=1+2
?3
,
a
2
=7=1+2
?3
,
a
3
=19=1+2
?3
,
2
a
4
=55=1+2
?3
3
,
a
5
=163=1+2
?3
4
, ∴
a
n
=1+2·3
n?1
;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递推公式及其用法;
2.通项公式反映的是项与项数 之间的关系,而递推公式反映的是相邻两项(或
n
项)之间
的关系。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a
n?1
?a
n
? d

d
为常数),
a
n
?a
1
?
?
n?1
?
d

等差中项:
x,A,y
成等差数列
?2A?x?y

n
项和
S
n
a
1
?a
n
?
n
?
??na
2
n
?
n?1
?
d

1
?
2
性质:
?
a
n
?
是等差数 列
5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1)若
m?n ?p?q
,则
a
m
?a
n
?a
p
?aq


(2)数列
?
a
2n?1
?
,
?
a
2n
?
,
?
a
2n?1
?< br>仍为等差数列,
S
n
,S
2n
?S
n
,S< br>3n
?S
2n
……
仍为等差数列,
公差为
nd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
a?d,a,a?d

(4)若a
n
,b
n
是等差数列,且前
n
项和分别为
S
n
,T
n
,则
2
a
m
S
2m?1
?

b
m
T
2m?1
(5)
?
a
n
?
为等差数列
?S
n
?an
2
?bn< br>(
a,b
为常数,是关于
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S< br>n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
S
n
?an
2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
?
a
n
?
中的正、负分界项,
?
a
n
?0
即:当
a
1
?0,d?0
,解不等式组
?
可得
S
n
达到最大值时的
n
值.
a ?0
?
n?1

a
1
?0,d?0
,由
?
?
a
n
?0
可得
S
n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
?
a
n?1
?0

有 (6)项数 为偶数
2n
的等差数列
?
a
n
?
S
2n< br>?n(a
1
?a
2n
)?n(a
2
?a
2n ?1
)???n(a
n
?a
n?1
)(a
n
,a< br>n?1
为中间两项)

S

?S

?nd< br>,
S

S

?
a
n
.
a
n?1

有 (7)项数为奇数
2n?1
的等差数列?
a
n
?
S
2n?1
?(2n?1)a
n(a
n
为中间项)


S

?S
?a
n

S

S

?
n< br>.
n?1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a
n?1
?q

q
为常数,
q?0
),
a
n
?a< br>1
q
n?1

.
a
n
2
等比中项:
x、G、y
成等比数列
?G?xy
,或
G??xy

.
?
na
1
(q?1)
?

n
项和:< br>S
n
?
?
a
1
?
1?q
n
?
(要注意!)
(q?1)
?
?
1?q
6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性质:
?
a
n
?
是等比数列
·a
n
?a
p
·a
q
(1)若
m?n? p?q
,则
a
m
(2)
S
n
,S
2n?S
n
,S
3n
?S
2n
……
仍为等比数列, 公比为
q
.
注意:由
S
n

a
n
时应注意什么?
n
n?1
时,
a
1
?S
1

n ?2
时,
a
n
?S
n
?S
n?1
.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求差(商)法
如:数列
?
a
n
?


n?1
时,
111
a
1
?
2
a
2
?……?
n
a
n
?2n?5
,求
a
n

222< br>1
a
1
?2?1?5
,∴
a
1
?14

2
111
n?2
时,
a
1
?
2
a
2
?……?
n?1
a
n?1
?2n?1?5

222
?
14(n?1)
1
n?1
①—②得:
n
a
n
?2
,∴
a
n
?2
,∴
a
n
?
?
n?1

2
?
2(n?2)
[练习]数列
?
a
n
?
满足
S
n
?S< br>n?1
?
5
a
n?1
,a
1
?4
, 求
a
n

3
S
n?1
?4
S
n< br>又
S
1
?4
,∴
?
S
n
?
是等比数列,
S
n
?4
n


注意到
a< br>n?1
?S
n?1
?S
n
,代入得
·4
n? 1

n?2
时,
a
n
?S
n
?S
n?1
?……?3
(2)叠乘法
如:数列
?
a
n
?
中,
a
1
?3,
n?1
?
a
a
n
n
,求
a
n

n?1

a
a
2
a
3
12n?1
3
a
1
·……
n
?·……
,∴
n
?

a
1
?3
,∴
a
n
?
a
1
a
2
a
n?1
23n
n
.
a
1
n
(3)等差型递推公式
a
n
?a
n?1
?f(n),a
1
?a0
,求
a
n
,用迭加法
7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
a
3
?a
2< br>?f(3)
?
?
n?2
时,
?
两边相加得
a
n
?a
1
?f(2)?f(3)?……?f(n)

……… …
?
a
n
?a
n?1
?f(n)
?
?
a
n
?a
0
?f(2)?f(3)?……?f(n)

[练习]数列
?
a
n
?
中,
a
1
?1,a
n
?3
n?1
?a
n?1
?
n?2
?
,求
a
n

a
2
?a
1
?f(2)
答案 :
a
n
?
1
n
3?1
??
2

(4)等比型递推公式
a
n
?ca
n?1
?d

c、d
为常数,
c?0,c?1,d?0

可转化为等比数列,设
a
n
?x?c
?
a
n?1
?x
?
?a
n
?ca
n?1
?
?
c?1
?
x

(c?1)x?d
,∴
x?
d
?
d
d
?
,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
a
n
??
是首项为
a
1
?
c?1
?
c?1
c ?1
?

a
n
?
dd
?
n?1
d
?
n?1
d
??
?
?
a
1
?·c
a?a?c?
,∴
n
??
1
?
c?1
?
c?1
?
c?1c?1
??
(5)倒数法
如:
a
1
?1,a
n?1
?
2a
n
,求
a
n

a
n
?2
由已知得:
a?2
11
1 11
1
??

?
n
??
,∴
a
n ?1
a
n
2
a
n?1
2a
n
2a
n

?
?
1
?
111
1
1
?1? n?1·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
?1
??
?
?
n?1< br>?

?
a
n
22
2
a
1
?
a
n
?
2
n?1


a
n
?
(附:
公式法、利用
a
n?
?
S
1
(n?1)
S
n
?S
n?1
(n?2)
、累加法、累乘法.构造等差或等比
a
n?1
?pan
?q


a
n?1
?pa
n
?f( n)
、待定系数法、对数变换法、迭代法、数学归纳法、换元法)
4. 求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
8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1) 裂项法
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
如:
?
a
n
?
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求
?
aa
k?1
n
1

kk?1
解:由
1 11
?
11
?
??
?
?
?
?
d? 0
?

a
k
·a
k?1
a
k
?< br>a
k
?d
?
d
?
a
k
a
k ?1
?
n
?
111
?
11
?
1
?
?
11
?
?
11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aadaadaaaaaa
k?1
kk?1
k?1k?1
?
2
?
?
23
?
n?1
??
?
k
?
n
?
?
1
n
?1
?
11
?
?
??

d
?
a
1
a
n?1
?
[练习]求和:
1?
111

??……?
1?21?2?31?2?3?……?n
1

a
n
?……?……,S
n
?2?
n?1
(2)错位相减法

?
a
n
?
为等差数列,
?
b
n
?
为等比数列,求数列
?
a
n
b
n
?
(差比 数列)前
n
项和,可由
S
n
?qS
n


S
n
,其中
q

?
b
n
?
的公比.
23n?1
如:
S
n
?1?2x?3x?4x?……?nx


x·S
n
?x?2x
2
?3x
3
?4x
4
?……?
?
n?1
?< br>x
n?1
?nx
n

①—②
?
1?x
?
S
n
?1?x?x?……?x
2n?1
?nx
n

n
?
n?1
?

2
x?1
时,
S
n
?
1?x
?
?
nx
?
n
n
?
1?x
?
2
1?x

x?1
时,
S
n
?1?2?3?……?n?
(3)倒序相加法
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
S
n
?a
1
?a
2
?……?a
n?1
?a
n
?
?相加
2S
n
?
?
a
1
?a
n
?
?
?
a
2
?a
n?1
?
?…?
?
a
1
?a
n
?


S
n
?a
n
?a
n?1
?……?a
2
?a
1
?
x
2
[练习]已知
f(x)?
,则
1?x
2
9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
1
?
f(1)?f(2)?f
??
?f(3)?
?
2
?
?
1
?
f
??
?f(4)?
?
3
?
2
?
1
?
f
??
?

?
4
?
?
1
?
??
x
2
x
2
1
x
?
?
1
?
?

f(x)?f
??
?????1
2
222
?
x
?< br>1?x
?
1
?
1?x1?x
1?
??
?x
?

∴原式
?f(1)?
?
f(2)?f
? ?
?
?
?
f(3)?f
??
?
?
?
f(4)?f
??
?
?
?
?
?
1
???
?
2
?
??
?
1
?
??
?
3
?
??
?
1
?
?
?
4
?
?
11
?1?1?1?3

22
(附:
a.用倒序相加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如果一个数列{},与首末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 项之和,可采用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两
个和式相加,就得到一个常数列的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倒序相加 法。我们在学知识时,不但要知
其果,更要索其因,知识的得出过程是知识的源头,也是研究同一类知识 的工具,例如:等差数列
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用的就是“倒序相加法”。
b.用公式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前n项和可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公式进行求解。运用
公式求解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公式的应用范围,确定公式适用于这个 数列之后,再计算。
c.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裂项相消法是将数列的一项拆成两 项或多项,使得前后项相抵消,留下有限项,从而求出数列
的前n项和。
d.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错位相减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应用于等比数列 与等差数列相乘的形式。即若在数列
{·}中,{}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在和式的两边同乘以 公比,再与原式错位相减整理后即可
以求出前n项和。
e.用迭加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迭加法主要应用于数列{}满足
1
(n),其中f(n)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条件下, 可把这个式子
变成
1
(n),代入各项,得到一系列式子,把所有的式子加到一起,经 过整理,可求出 ,从而求出。
f.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所谓分组求和法就是对 一类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的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
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 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
g.用构造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所谓构造法就是先根据 数列的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数列的通项的特征,构造出我们熟知
的基本数列的通项的特征形式,从 而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
数列的综合应用
高考要求
(1)理解数列的概念, 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
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10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归纳
?
a
1
,(n?1)
1.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 系:
S
n
?a
n
?
?

S?S,(n?2)
n?1
?
n
2.迭加累加法:
若a
n
?a
n?1
?f(n),(n?2)

则a
2
?a
1
?f(2)

a
3
?a
2
?f(3)
,………,
a
n
?a
n?1
?f(n)


?a
n
?a
1
?f(2)?f(3)??f(n)

3.迭乘累乘法:

a
n
aa
a
?g(n)

2
?g(2)

3
?g(3)
,………,
n
?g(n)

a
2
a
n?1
a
1
a
n?1
a
n
?g(2)?g(n)

a
1
?
4.裂项相消法:
a
n
?
5.错位相减法:
1111
?(?)

(An?B)(An?C)C?BAn?BAn?Ca
n
?b
n
?c
n
,
?
b
n
?
是公差d≠0等差数列,
?
c
n
?
是公比q ≠1等比数列
S
n
?b
1
c
1
?b
2< br>c
2
???b
n?1
c
n?1
?b
n
c
n

则qS
n
?b
1
c
2
? ???b
n?1
c
n
?b
n
c
n?1
< br>所以有
(1?q)S
n
?b
1
c
1
?(c< br>2
?c
3
???c
n
)d?b
n
c
n?1

6.通项分解法:
a
n
?b
n
?c
n

7.等差与等比的互变关系:
?
a
n
?
成等差数列??
b
a
?
(b>0,b?1)成等比数列

n
?
a
n
?
成等差数列?
?
ca
n
?d?
(c?0)成等差数列

?
a
n
?
成等比数 列
?
?
log
b
a
n
?
成等差数列

a
n
?0
?
a
n
?
成等比数列??
a
n
k
?
成等比数列

11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8.等比、等差数列和的形式:
?
a
n
?
成等差数列?a
n
?An?B?S
n
?A n
2
?Bn

?
a
n
?
(q?1)成等比 数列?S
n
?A(q
n
?1)(A?0)

9.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所有项和:
?
a
n
?
(|q|< 1)成等比数列?S?limS
n
?
n??
a
1

1?q
题型讲解
例1 等差数列{}的首项a
1
>0,前n项和为,若(m≠k),问n为何值时,最大?
解:根据
?
a
n
?
成等差数列?a
n
?An?B? S
n
?An
2
?Bn
,首项a
1
>0,若为偶数, 则当()2
时,最大;
若为奇数,当(─1)2或(1)2时,最大
例2 已知关于n的不等式1(1)+1(2)+…+1(2n)>
都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把 1(1)+1(2)+…+1(2n)看成一个函数f(n),将问题转化为函数f(n)的最小值大于右式
∵f(n)=1(1)+1(2)+…+1(2n)
∴f(1)- f(n)=〔1(2)+1(3)+…+1(22) 〕
-〔1(1)+1(2)+…+1(2n)〕
=1(22) +1(21) -1(1)
=1(21) -1(22) >0
∴f(1)> f(n)
∴函数f(n)是增函数,故其最小值为f(2)=712,
∴ 712>
12
log
a
(a?1)?
对于一切大于1的 自然数n
123
12
log
a
(a?1)?
,
123
解得:15
+1)2
例3 已知数列{},{}都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其中p>q且q≠1, p≠1, 设为数列
{}的前n项和,求
lim
S
n

n??
S
n?1
S
n
a
1
(q?1)(p
n
?1 )?b
1
(p?1)(q
n
?1)
解:,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 br>?
n?1n?1
S
n?1
a
1
(q?1)(p?1) ?b
1
(p?1)(q?1)
(1)当p>1时,
12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 p>q>0,∴ 0<<1?
lim()
=0
lim()
0,
n??n??
q
p
n
1
p
n
两边同除以,得:
lim
( 2)当p<1时,
S
n
;
n??
S
n?1
∵ p>q>o,∴ 0limp
=0
limq
0, ∴
lim
n??n??
2
nn
S
n
=1
n??
S
n?1
例4 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点的坐标为(1,0),将 分为n等分,分点为A
12
,…
─1
, 过A
12
,…─1

别作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抛物线于B
123
, …
─1
,再分别以
1
, A
1
A
22
A
3
, …
─1
为宽作n个小 矩形求n个
小矩形的面积之和;求
解:
limS
n
(即曲边梯形的面积)
n??
1112
2
13
2
1n?
2
??()??()????()
2

nnnnnnnn
2
=(1)(21)(6n);
limS
n
=13
n??
本题用极限的思想求曲边梯形的面积,正是高等数学中的思想
例5 等差数列{}中,已知公差d≠0≠0,设方程+2
12
=0 (r∈N)是关于x的一组方程
①证明这些方程中有公共根,并求这个公共根;
②设方程+2
12
=0的另一根记为,证明:数列{1(1)}是等差数列
解:①依题意,由{}是等差数列,有
2
=2
1
(r∈N),即─1时,方程成立,因此方程恒有实数根─1;
②设公差为d(化归思想),先解出方程的另一根─
2
,
∴ 1(1)(─
2
)=─(2d),
∴ 1(
1
+1)─1(1)= 〔─
1
(2d)〕─〔─(2d)〕=─12,
∴ {1(1)}是等差数列
例6 数列{}的前n项和(n─1),(1,2,…)是常数,且b≠0,
①求证{}是等差数列;
②求证以(─1)为坐标的点都落在同一直线上,并求出直线方程;
③设112是以()为圆 心,r为半径的圆(r>0),求使得点P
123
都落在圆外的r 的取值范围
证明 :①根据
S
n
?a
n
?
?
2
2
?
a
1
,(n?1)
?
S
n
?S
n?1,(n?2)
得(n─1)? 2b,
∴{}是等差数列,首项为a,公比为2b
②由(n─1)?2b, ─1(n─1)b
两式中消去n,得:x─2─2=0,
13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另外算斜率也是一种办法)
(3)P
1
(1,0)
2
( 2,12)
3
(3,1),它们都落在圆外的条件是:
(r─1)>r; (r─2)+(r─12)>r; (r─3)+(r─1)>r
∴ r的取值范围是(1,52─
2
)∪(0,1)∪(4
6
∞)
例7 已知数列{}满足条件a
1
=1
2
(r>0),且{
1
}是 公比为q (q>0)的等比数列,设
2n─12n
(1,2,3,…)
①求出使不等式
112
>
23
(n∈N) 成立的q 的取值范围;
②求和
lim
222222222
1
,其中为数列的前n项的和;
n??
S
n
③设2─105,求数列{
192
log
2
b
n?1
}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值
log
2
b
n
─11
解:①>, q>0 ?05
)2;

ba?a
2n?2
a
2n?1
q?a
2n
q
a
n?1
a
n?2
a
n?2
?
≠0
??q
?
n?1
?
2 n?1
b
n
a
2n?1
?a
2n
a
2n? 1
?a
2n
a
n
a
n?1
a
n
─ 1
∴ {}是首项为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从而(1),
当1时,(1),
lim
1
=0;
n??
S
n
当0lim
1
=(1─q)(1);
n??
S
n
当q>1时,
lim
1
=0;
n??
S
n

log
2
b
n?1
19. 2?n
(n)1+1(n─202),
20.2?n
log
2
b< br>n
当n?21时,f(n)递减,∴ f(n)?f(21)?1当n?20时,f(n)递减,∴ f(n)?f(20)?1>f(n)?─4;
∴ 当2 1时,
log
2
b
n?1
log
2
b
n? 1
有最大值225;当20时,有最小值─4
log
2
b
n
log
2
b
n
例8 一个水池有若干出水相同的水龙头,如果所有的水龙头同时放水,那么24分钟可注满水池,
如果开始时 全部开放以后隔相等时间关闭一个水龙头,到最后一个水龙头关闭时,恰好注满水池,
而且关闭最后一个 水龙头放水的时间恰好是关闭前一个水龙头放水时间的5倍,问最后关闭的这个
水龙头放水多少时间?
解:设每个水龙头放水时间依次为x
12
,…,
14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由已知x
2
─x
13─x
24
─x
3
=…─
─1
,
∴ {}为等差数列,又每个水龙头每分钟放水时间是1(24n),

1
(x
1
?x
2
?
?
?x
n
)?1
?x
12
+…24n;
24n
即n(x
1
)2=24n ?x
1
48, 又5x
1
,
∴ 40即最后一个水龙头放水时间是40分钟
例9 某林场原有森林木材量为a,木材以每年25%的增 长速度增长,而每年要砍伐的木材量为r,
为使经过20年木材存量翻两番,求每年的最大砍伐量x(取 2=0.3)
解:用归纳法求解,
第一年存量:1.25a─x;
第二年存量:1.25(1.25a─x)─?1.25─x(1+1.25);
第三年存量 :1.25?[a?1.25─x(1+1.25)]─?1.25─x(1+1.25+1.25);
……
第20年末存量:a?1.25─x(1+1.25+1.25+…+1.25)?1. 25─4x(1─1.25)
依题意:a?1.25─4x(1─1.25)=4a,
又设1.25?201.25=20(1─32)=2
∴ 100,即1.25=100?833
答:每年的最大砍伐量为833
例10 某地区现有 耕地面积10000公顷,规划10年后粮食单产比现在提高22%,人均粮食占有量比
现在提高10% ,如果人口年增长率为1%,那么耕地平均每年至多只能减少多少公顷?(精确到1公顷)
解法一:以 粮食单产比现在提高22%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设现有的人口为A人,人均粮食占有量
为b吨,平均每 年减少耕地x公顷,由题意可知:
20
20
2020
202192020< br>232
2
A(1?0.01)
10
b(1?0.1)
Ab?
4
(1?0.22)

4
10?10x
10
10
4
(1?0.22)?10
4
(1?0.01)
10
( 1?0.1)
解得:
x?
,
10?1.22
再用二项式定理进行计算可得:x?4
解法二:以10年后人均粮食占有量比现在提高10%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粮食单产为a吨公顷,
可得:
a(1?0.22)(10
4
?10x)
a?10
4
(1?10%)
?x?4 (公顷) ?
10
A
A(1?0.01)
例10 某城市2001年末汽车保有量为 30万辆,预计此后每年报废上一年末汽车保有量的6%,并
且每年新增汽车数量相同.为了保护城市环 境,要求该城市汽车保有量不超过60万辆,那么每年新
增汽车数量不应超过多少辆?
15 17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解:设2001年末的汽车保有量为
a
1
,以后每年末的汽车保有量依次为
a
2
,a
3
....
,每年新增汽车
x


由题意得
a
n< br>?1
?0.94a
n
?x即a
n?1
?
xx
?0.94(a
n
?)

0.060.06
xx
)0.94
n?1
?
0.060.06
30
令a?60,解得x?(30?)? 0.06
n

1?0.94
n?1
上式右端是关于n的减函 数,且当n??时,上式趋于3.6
a
n
?(30?
故要对一切自然数n满足 a
n
?60,应有x?3.6,即每年新增汽车不应超过3.6万辆








16 17

美国高中数学竞赛考试时间-高中数学必修一学法大视野


黄冈高中数学 论坛-高中数学错题手写


高中数学必修5课时规划-高中数学教师名著


高中数学一对一补习-高中数学学渣变学霸的老师


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范围-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


高中数学必修二免费试卷及答案-山东高中数学会考时间


初高中数学衔接的 研究课题-2017湖南省高中数学联赛


高中数学a版选修4-2-高中数学引入新知实例



本文更新与2020-09-20 15: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5542.html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