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讲义(一)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1 07:05
tags:高中数学立体几何

高中数学 c-高中数学必修二线面关系例题

2020年9月21日发(作者:路景达)


平面与空间直线
(Ⅰ)、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其推论
1、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点、线、面的基本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
图形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读法)

A
在直线
a
上。

A
不在直线
a
上。

A
在平面
?
内。
A
a


A?a

A?a

A?
?

A
a
?
A
?
A

A

A?
?

aIb?A

a?
?



A
不在平面
?
内。
直线
a

b
交于
A
点。
直线
a
在平面
?
内。
b
a

?
?
a
a

aI
?
??

直线
a
与平面
?
无公共点。
?
a
A

aI
?
?A

直线
a
与平面
?
交于点
A

?
I
?
?l


平面
?

?
相交于直线
l

a?
?
(平面
?
外的直线
a
)表示
aI
?
? ?

aI
?
?A


2、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
A?
?
?
推理模式:
?
?AB
?
?
。 如图示:
B?
?
?
?
A
B
应用:是判定直线是否 在平面内的依据,也是检验平面的方法。







1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 ,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
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
推理模式:
A?
?
?
?
?
?
I
?
?l

A?l
l
唯一
如图示:
A?
?
?
应用:①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位置;②判定点在直线上。

例1.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B

CD
,直线
AB

BC

AD

DC分别与平面
A
α相交于点
E

G

H

F
.求证:
E

F

G

H
四点必定共线.
B
解:∵
AB

CD

D

AB

CD
确定一个平面β.
C
又∵
AB
?
α=
E

AB
?
β,∴E
∈α,
E
∈β,
E
F
H
α

E
为平面α与β的一个公共点.

同理可证
F

G

H
均为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
∵两个平面有公共点,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公共点的公共直线,

E
,< br>F

G

H
四点必定共线.
说明:在立体几何的问 题中,证明若干点共线时,常运用公理2,即先证明这些
点都是某二平面的公共点,而后得出这些点都在 二平面的交线上的结论.


G
例2.如图,已知平面α,β,且α?
β=
l
.设梯形
ABCD
中,
AD

BC
,且
AB
?
α,
CD
?
β,求证:
AB

CD

l
共点(相交于一点).
证明 ∵梯形
ABCD
中,
AD

BC


AB

CD
是梯形
ABCD
的两条腰.

AB

CD
必定相交于一点,

AB
?
CD

M

A
α
B
l
C
例2
β
D
M
又∵< br>AB
?
α,
CD
?
β,∴
M
∈α,且
M
∈β.∴
M
∈α
?
β.
又∵α
?
β=
l
,∴
M

l


AB

CD

l
共点.
说明:证明多条直线共点时,一般要应用公理2,这与证明多点共线是一样的.


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
A,B,C
不共线
?
存在唯一的平面
?
,使得
A,B,C?
?

应用:①确定平面;②证明两个平面重合 。
例3.已知:
a

b

c

d
是 不共点且两两相交的四条直线,求证:
a

b

c

d
共面.
证明 1
o
若当四条直线中有三条相交于一点,不妨设
a

b

c
相交于一点
A


2



A
?
d
,如图1.
∴直线
d

A
确定一个平面α.
A
α
又设直线
d

a

b

c
分别相交于< br>E

F

G

d

A

E

F

G
∈α.
a E
F
b
G
c


A

E
∈α,
A

E

a
,∴
a< br>?
α.
图1
同理可证
b
?
α,
c
?
α.

a

b

c

d
在同一平面α内.
2
o
当四条直线中任何三条都不共点时,如图2.
∵这四条直线两两相交,则设相交直线
a

b
确定
α
H
K
d
一个平面α.
c
a
b
设直线
c

a

b
分别交于点
H
K
,则
H

K
∈α.

H

K

c
,∴
c
?
α.
图2

同理可证
d
?
α.

a

b

c

d
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α内.
说明:证明若干条线(或若干个点)共面的一般步骤是:首先根据公理3或推论,
由题给条件中的部 分线(或点)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根据公理1证明其余的线
(或点)均在这个平面内.本题最容易忽视 “三线共点”这一种情况.因此,在分
析题意时,应仔细推敲问题中每一句话的含义.


“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分两部分理解,“有”说明图形存在,但不唯一,“只有一个”说明
图形如果有顶多只有一个,但不保证符合条件的图形存在,“有且只有一个”既保证了图形
的存 在性,又保证了图形的唯一性.在数学语言的叙述中,“确定一个”,“可以作且只能作
一个”与“有且 只有一个”是同义词,因此,在证明有关这类语句的命题时,要从“存在性”
和“唯一性”两方面来论证 。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A?a
?
存在唯一的平面
?
,使得
A?
?
,< br>l?
?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理 模式:
a?b?P
?
存在唯一的平面
?
,使得
a,b??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
a b
?
存在唯一的平面
?
,使得
a,b?
?




练习:
1.如图,在平行六面体
ABCD-A1
B
1
C
1
D
1
的中,
A
1
C
1
?
B
1
D
1

O
1

B
1
D
?
平面
A
1
BC
1

P

求证:
P

BO
1

证明 在平行六面体
ABCD-A
1
B
1
C
1
D
1
中 ,

3



B
1
D
?
平 面
A
1
BC
1

P
,∴
P
∈平面
A
1
BC
1

P

B
1
D


B
1
D
?
平面
BB
1< br>D
1
D
.∴
P
∈平面
A
1
BC1
,且
P
∈平面
A
1
BB
1
D
1
D


P
∈平面< br>A
1
BC
1
?
平面
BB
1
D
1
D


A
1
C
1
?
B1
D
1

O
1

A
1
C1
?
平面
A
1
BC
1

B
1
D
1
?
平面
D
1

O
1

B
1

P
C
1

D
A

B
C
BB
1
D
1
D
, < br>∴
O
1
∈平面
A
1
BC
1
,且O
1
∈平面
BB
1
D
1
D


B
∈平面
A
1
BC
1
,且
B
∈平面
BB
1
D
1
D

∴平面
A
1
BC
1
?
平面
BB
1
D
1
D

BO
1
.∴
P

BO
1
说明 一般地,要证明一个点在某条直线上,只要证明这个点在过这条直线的两个
平面上。



(Ⅱ)、空间两条直线
1、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相交——有且只有一个 公共点;(2)平行——在同一平面
内,没有公共点;(3)异面——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
..
2、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推理模式:
ab,bc?ac

3、等角 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
相等。
4、 等角定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所成的
锐角(或直角) 相等。

5、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连结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 此点的直线
是异面直线。推理模式:
A?
?
,B?
?
,l?
?
,B?l?
AB

l
是异面直线。异面直线的判
定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定义法;③反证法是证明两直线异面的有效
方法。







a
B
D
C
b
c
P
例1.已知不共面的三条直线
a

b

c
相交于点
P

A?a

B?a

C?b

D?c

求证:
AD

BC
是异面直线.
证一:(反证法)假设AD和BC共面,所确定的平面为α,那么点P、A、B 、C、
D都在平面α内,∴直线a、b、c都在平面α内,与已知条件a、b、c不共面矛
盾, 假设不成立,∴AD和BC是异面直线。

4


证二:(直接证法) ∵a∩c=P,∴它们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α,由已知C
?
平面α,
B∈平面α,AD
?
平面α,B
?
AD,∴AD和BC是异面直线。

< br>6、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两条异面直线
a,b
,经过空间任一点
O
作直线
a
?
a,b
?
b

a
?
, b
?
所成的角的大小与点
O
的选择无关,把
a
?
, b
?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
a,b
所成的
角(或夹角). 为了简便,点
O
通常取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
(0,]
2
7、异面直线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则叫两条异面直线垂直.两 条异面
直线
a,b
垂直,记作
a?b

8、求异面直线 所成的角的方法:几何法:(1)通过平移,在一条直线上找一点,过该点做
另一直线的平行线;(2) 找出与一条直线平行且与另一条相交的直线,那么这两条相交直线
所成的角即为所求。 向量法:用向量的夹角公式。

?
例2.在正方体
ABCD?
A< br>'
B
'
C
'
D
'
中,
M

N
分别是棱
AA
'

AB
的中点,
P
上底面
ABCD
的中心,则直线
PB

MN
所成的角为( A )
(A)
30


0
(B)
45
0
(C)
60
0
(D)

例3. 一条长为
2cm
的线段
AB
夹在 互相垂直的两个
平面
?

?
之间,AB与
?
所成角 为
45
,与
?
所成角

30
,且
?
?
?
?l

AC?l

BD?l

C< br>、
D
是垂
足,求(1)
CD
的长;(2)
AB

CD
所成的角
解:(1)连BC、AD,可证AC⊥β,BD⊥α,∴ABC=30
0

∠BAD=45
0
,Rt△ACB中,BC=AB·cos30
0
=
3

在Rt△ADB中,BD=AB·sin45
0
=
2

在R t△BCD中,可求出CD=1cm(也可由AB
2
=AC
2
+BD
2
+CD
2
-2AC·BD·cos90
0
求得)
(2)作 BEl,CEBD,BE∩CE,则∠ABE就是AB与CD所成的角,连AE,由
0
三垂线定 理可证BE⊥AE,先求出AE=
3
,再在Rt△ABE中,求得∠ABE=60。
0
A
F
α

D
B
β
0
E
G
说明:在(3)中也可作CH⊥AB于H,DF⊥AB于F,HF 即为异面直线CH、DF的
公垂线,利用公式CD
2
=CH
2
+DF
2
+HF
2
-2·CH·DFcosα,求出cosα=
3


3

5


9、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距离:和 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我们称之为异面直
....
线的公垂线。理解:因为两条异面 直线互相垂直时,它们不一定相交,所以公垂线的定义要
注意“相交”的含义。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 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公垂线段)的长
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有且 只有一条。计算方法:①几何
法;②向量法。
例4.在棱长为
a
的正四面体中,相对两条棱间的距离为__ _.(答案:
2
a


2
例5.两条异面直线
a< br>、
b
间的距离是1cm,它们所成的角为60
0

a

b
上各有
一点A、B,距公垂线的垂足都是10cm,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 _____.
答案:
101cm或301cm


练习:
1.如图,在正方体
ABCD-A
1
B
1
C
1
D
1
的中,求证:
B
1
D
被平面
A
1
BC
1
分成1∶2的两
D
1

C
1

段.
证明:如图1,在正方体
ABCD-A
1
B
1
C
1
D
1
中,
A
1
B
1

连结
B
1
D
1

A
1
C
1

BD

AC


B
1
D< br>1
?
A
1
C
1

M

BD
?
AC

N


M

N< br>分别是
B
1
D
1

AC
的中点.
连结
BM

D
1
N


B B
1

DD
1
,且
BB
1

DD
1

∴ 四边形
BDD
1
B
1
是平行四边形.
在平面
BD D
1
B
1
中,设
B
1
D
?
BM< br>=
O

B
1
D
?
D
1
N< br>=
O
1

在平行四边形
BDD
1
B
1
中,
D
1

C
1

M

D
1
M

NB
,且
D
1
M

NB


A
1
B
1

∴ 四边形
BND
1
M
是平行四边形.
O
1
O

BM

ND
1
,即
OM

O
1
D
1


O

BO
1
的中点,即
O
1
O

OB
1

D
C
同理,
OO
1

O
1
D

N
A
B

O
1
O

OB
1

O
1
D

图1
综上,
OB
1

OD
1
=1∶2.
< br>2.如图,已知平面α、β交于直线
l

AB

CD
分别在平面α,β内,且与
l
分别
交于
B

D
两点 .若∠
ABD
=∠
CDB
,试问
AB

CD
能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证明:直线
AB

CD
不能平行.否则 ,若
AB

CD
,则
AB

CD
共面,记 这个平面
为γ.

AB

CD
?
γ.
α

AB
?
α,
D
∈γ.
A
由题知,
AB
?
α,
D
∈α,且
D
?
AB

D
根据过一条直线及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仅
l
β
B
C
有一个平面,α与γ重合.

O
D
A

B
C

6


同理,β与γ重合.
∴ α与β重合,这与题设矛盾.

AB

CD
不能平行.

3.平行六面体
ABCD-A
1
B
1
C
1
D
1
中,求证:
CD
1
所在的直线与
BC
1
所在的直线是异面
直线.
证明:假设
CD
1
所在的直 线与
BC
1
所在的直线不是
A
1

B
1
异面直线.
设直线
CD
1

BC
1
共面α.
D
1
C
1


C

D
1

CD
1

B

C
1

BC
1
,∴
C

D
1

B
,< br>C
1
∈α.

CC
1

BB
1< br>,∴
CC
1

BB
1
确定平面
BB
1
C
1
C

A

C

B
C
1
∈平面
BB
1
C
1
C

∵不共线的三点
C

B

C
1
只有一 个平面,
D C

∴平面α与平面
BB
1
C
1
C
重合.

D
1
∈平面
BB
1
C
1
C
,矛盾 .
因此,假设错误,即
CD
1
所在的直线与
BC
1
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基础巩固训练
1、 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C
A.
A?l,A?
?
,B?l,B?
?
?l?
?

B.
A?
?
,A?
?
,B?
?
,B??
?
?
?
?
?AB

C.
l?
?
,A?l?A?
?

D.
A ,B,C?
?
,A,B,C?
?
,且A、B、C不共线
?
?
,
?
重合

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真的打“√”,假的打“×”。
(1)空间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2)两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
(3)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4)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
(5)三条平行直线可以确定三个平面( )。(6)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 )。(7)两个平面若有不同的三个公共点,则两个平面重合( )。(8)若四点不共面,
那么每三个点一定不共线( )。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3、如下图,正四面体S—ABC中,D为SC的中点,则BD与SA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323
A
3
B
3
C
6

2
D
6

S
D
E
B
解析:取AC的中点E,连结DE、BE,则DE∥SA,
A
C
3
∴∠BDE就是BD与SA所成的角设SA=a,则BD=BE=2
a
1
BD
2
?DE
2
?BE
2
2BD?DE
DE=
2
a,cos∠BDE==




3
6
。答案:C
7


异面直线
题型:异面直线的判定或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及距离
A
[例4]、A是△BCD平面外的一点,E、F分别是BC、AD的中点,
F
(1)求证:直线EF与BD是异面直线;
D
B
(2)若AC⊥BD,AC=BD,求EF与BD所成的角。
G
(1)证明:用反证法。
E
C
假设EF与BD不是异面直线,则EF与BD共面,
从而DF与BE共 面,即AD与BC共面,所以A、B、C、D在同一平面内,这与A是△BCD
平面外的一点相矛盾故直 线EF与BD是异面直线。
(2)解:取CD的中点G,连结EG、FG,则EG∥BD,所以相交直 线EF与EG所成的锐
角或直角即为异面直线EF与BD所成的角在Rt△EGF中,求得∠FEG=4 5°,即异面直线
EF与BD所成的角为45°。
[反思归纳] ①证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常用反证法;②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首先要
判断两条异面直线是否垂直,若垂直,则它们所成的角 为90°;若不垂直,则利用平移法
求角,一般的步骤是“作(找)—证—算”注意,异面直线所成角的 范围是(0,
π
]。
2
[例5]、长方体
ABCD?A
1
B
1
C
1
D
1
中,已知AB=a,BC=b,AA
1
=c,且a>b,求:
(1)下列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AB与
CC
1
;AB与
A
1
C
1
;AB与
B< br>1
C

(2)异面直线
D
1
B
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
(1)解 :BC为异面直线AB与
CC
1
的公垂线段,故AB与
CC
1
的距离为b。
AA
1
为异面直线AB与
A
1
C
1
的公垂线段,故AB与
A
1
C
1
的距离为c。
bc
BB
1
?BC
B
1
C
=
b
2
?c
2
,过B作BE⊥
B
1
C
,垂足为E,则BE 为异面直线AB与
B
1
C
的公垂线,BE=
bc
22
b?c
即AB与
B
1
C
的距离为。
(2)解法一:连结 BD交AC于点O,取
DD
1
的中点F,连结OF、AF,则OF∥
D
1
B
,∴∠AOF
就是异面直线
D
1
B
与AC所 成的角。
a
2
?b
2
a
2
?b
2
?c
2
1
22
∵AO=,OF=
2

D
1
B
=,
4b
2
?c
2
2
AF=,∴在△AOF中,
< br>D
1
A
1
B
1
C
1
E
C< br>O
B
F
D
A

8


AO?OF?AF
22222
(a?b)(a?b?c)

2AO?OF
cos∠AOF==
解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用向量的 夹角公式计算。
[反思归纳]1、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公垂线段)的 长度,叫
做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有且只有一条。计算方法:①几何法;②向量法。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方法:几何法:(1)通过平移,在一条直线上找一点,
过该点 做另一直线的平行线;(2)找出与一条直线平行且与另一条相交的直线,那么这两条
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即为所求。 向量法:用向量的夹角公式。


222
a
2
?b
2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Ⅰ)、直线与平面平行
1.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无数个公共点) ;符号表示为:
a?
?
,(2)
(3)直线和平面平行
?
? A

(没有公共点)——用两分法进行两次分类.符号表示为:
a
?

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符号表示为:
aI
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不在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
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推理模式:
l?
?
,m?
?
,lm?l< br>?

3. 直线与平面平行证明方法:
①证明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相互平行;
②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内的一个向量相互平行;
③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4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
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推理 模式:
l
?
,l?
?
,
?
I
?
? m?lm


(Ⅱ)、平面与平面平行
1.平行平面: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2.图形表示:画两个 平面平行时,通常把表示这两个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边分别画
成平行的.
3.平行平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
这 两个平面互相平行.推理模式::
a?
?

b?
?

aIb?P

a
?

b
?
?
?

?

平行平面的判定定理推论: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 面内的
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推理模式:
aIb?P,a刎?
,b
?
,a
?
Ib
?
?P
?
,a
?

?
,b
?
?
,aa
?
,bb
?
?
?

?

4. 证明两平面平行的方法:
(1)利用定义证明。利用反证法,假设两平面不平行,则它们必相交,再导出矛盾。
(2) 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这
个定理可简记为线面 平行则面面平行。用符号表示是:a∩b,a α,b α,a∥β,b
∥β,则α∥β。
(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用符号表示是:a⊥α,a⊥β则α∥β

9


(4)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

?
,
?

?
?
?

?


5.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有五条:
(1)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必平行于 另一个平面,这个定理可简记为:
“面面平行,则线面平行”。用符号表示是:α∥β,a α,则a∥β。
(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这个定理可简 记为:
“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用符号表示是:α∥β,α∩γ=a,β∩γ=b,则a∥b。 < br>(3)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这个定理可用于证
线面 垂直。用符号表示是:α∥β,a⊥α,则a⊥β。
(4)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Ⅲ)、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间的相互转换

(三)、基础巩固训练
1、若两条直线m, n分别在平面α、β内,且αβ,则m, n的关
系一定是( )。 D
(A)平行 (B) 相交 (C)异面 (D)平行或异面
2、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与这
两个平面的交线的位置关系是( ). C
A异面 B相交 C平行 D不能确定
3、a、b是两条异面直线,A是不在a、b上的点,则下列结论成立
的是( )。 (如图) D
A过A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b B过A至少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b
C过A有无数个平面平行于a、b D过A且平行a、b的平面可能不存

5、a、b、c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为三 个不重合的平面,直线均不在平面内,
给出六个命题:
其中正确的
命题是__________(将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①④⑤⑥。



10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题型:证明线面平行与线面平行性质的运用
例1、 如下图,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M∈AC,N∈FB且A M=FN,
求证:MN∥平面BCE
证法一:过M作MP⊥BC,NQ⊥BE,P、Q为垂足 ,连结PQ∵MP∥AB,NQ∥AB,∴MP∥NQ
22
又NQ=
2
BN=
2
CM=MP,∴MPQN是平行四边形
A
D
M
F
N
∴MN∥PQ,PQ
?
平面BCE 而MN
?
平面BCE,∴MN∥平面BCE
C
P
B
QE
证法二:过M作MG∥BC,交AB于点G(如下图),连结NG
∵MG∥BC,BC
?
平面BCE,MG
?
平面BCE,
A
D
M
B
C
G
N
F
BGCM
BN
∴MG∥平面BCE 又
GA
=
MA
=
NF

E
∴GN∥AF∥BE,同样可证明GN∥平面BCE
又面MG∩NG=G,∴平面MNG∥平面BCE 又MN
?
平面MNG∴MN∥平面BCE。
[反思归纳]证明直线和平面的平行通常 采用如下两种方法:①利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
理,通过“线线”平行,证得“线面”平行;②利用 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通过“面面”
平行,证得“线面”平行


例2、 如下图,设a、b是异面直线,AB是a、b的公垂线,过AB的中点O作平面α与a、
b分别平行,M 、N分别是a、b上的任意两点,MN与α交于点P,求证:P是MN的中点
证明:连结AN,交平面α于点Q,连结PQ
M
a
A
∵b∥α,b
?
平面ABN,平面ABN∩α=OQ,∴b∥OQ又O为AB的中点,
∴Q为AN的中点 ∵a∥α,a
?
平面AMN且平面AMN∩α=PQ,
O
?
Q
P
B
∴a∥PQ∴P为MN的中点
b
N
[反思归纳]本题重点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考点: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题型:证明面面平行与面面平行性质的运用
例3、如图,在四棱锥P – ABCD中,M,N分别是侧棱PA和底面BC边的中点,O是底面平< br>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
求证:过O、M、N三点的平面与侧面PCD平行.
证明: ∵O、M分别是AC、PA的中点,连接OM,则OMPC。
∵OM
?
平面PCD,PC
?
平面PCD,∴OM平面PCB.
连结ON,则ONAB,由ABCD,知ONCD.
∵ON 平面PCD,CD 平面PCD,∴ON平面PCD.
又∵OM∩ON=O,∴OM、ON确定一个平面OMN.
由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平面OMN与平面PCD平行,即过D、M、N三点的平面与侧面
PC D平行。

11


(二)、强化巩固训练
1、如下图,正 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侧 面对角线AB
1
、BC
1
上分别有两点E、F,且B
1
E= C
1
F
求证:EF∥平面ABCD 。
证法一:分别过E、F作EM⊥AB于点M,FN⊥BC于点N,连结MN
D
1C
1
∵BB
1
⊥平面ABCD,∴BB
1
⊥AB,BB
1
⊥BC
A
1
∴EM∥BB
1
,FN∥BB
1
∴EM∥FN 又B
1
E=C
1
F,∴EM=FN
B
1
F
E
故四边形MNFE是平行四边形 ∴EF∥MN又MN在平面ABCD中,
G
∴EF∥平面ABCD
D
C< br>B
1
EB
1
G
BABB
证法二:过E作EG∥AB交 BB
1
于点G,连结GF,则
1
=
1

A
M
B
N
C
1
FB
1
G
CBBB
∵ B
1
E=C
1
F,B
1
A=C
1
B,∴< br>1
=
1
∴FG∥B
1
C
1
∥BC 又∵EG∩FG=G,AB∩BC=B,
∴平面EFG∥平面ABCD而EF在平面EFG中, ∴EF∥平面ABCD
【点评】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是:证明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证明 直线所在的
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2、已知正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边长及侧棱长均为13,
M

N
分别是
P A

BD
上的点,且
PM

MA
=
BN< br>∶
ND
=5∶8。(1)求证:直线
MN
∥平面
PBC
;(2)求直线
MN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
正弦值。
(1)证明:∵
P

ABCD
是正四棱锥,∴
ABCD
是正 方形连结
AN
并延长交
BC
于点
E
,连结
PE

AD

BC
,∴
EN

AN< br>=
BN

ND
。 又∵
BN

ND
=
PM

MA

P

EN

AN
=
PM

MA
。∴
MN

PE

又∵
PE
在平面
PB C
内,∴
MN
∥平面
PBC

M
(2)解:由( 1)知
MN

PE
,∴
MN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
C
角就是
PE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D
E
设点
P
在底面
ABCD
上的射影为
O
,连结
OE
,则∠
PEO
N
A
B

PE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132

2
65
由(1)知,
BE

AD
=
BN

ND
=5∶8, ∴
BE
=
8
6591
在△
PEB
中,∠
PBE
=60°,
PB
=13,
BE
=,根据余弦定理,得
PE
=
88由正棱锥的性质知
PO
=
PB
2
?OB
2
=< br>P
M
C
E
D
N
132
91PO
42
A
B
在Rt△
POE
中,
PO
=,
PE< br>=,∴sin∠
PEO
==。
2
7
8PE
42
MN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7
【点评 】:证线面平行,一般是转化为证线线平行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般用构造法,作
出线与面所成的角本 题若直接求
MN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计算困难,而平移转化为
PE

平面
ABCD
所成的角则计算容易可见平移是求线线角、线面角的重要 方法当然,也可以建立
坐标系,用向量法求角,后面有专门的介绍。


12


3、正方体
ABCD

A
1
B
1
C
1
D
1
中. (1)求证:平面
A
1
BD
∥平面
B
1
D
1
C
; (2)若< br>E

F
分别是
AA
1

CC
1的中点,求证:平面
EB
1
D
1
∥平面
FBD

证明:(1)由
B
1
B

DD
1
,得 四边形
BB
1
D
1
D
是平行四边形,

B
1
D
1

BD
, 又
BD
?平面
B
1
D
1
C

B
1
D
1
?
平面
B
1
D
1
C


BD
∥平面
B
1
D
1
C
.同理
A
1
D
∥平面
B
1
D
1< br>C
.而
A
1
D

BD

D

∴平面
A
1
BD
∥平面
B
1
CD
(2)由
BD

B
1
D
1
,得< br>BD
∥平面
EB
1
D
1
.取
BB
1
中点
G
,∴
AE

B
1
G
. < br>从而得
B
1
E

AG
,同理
GF

AD
.∴
AG

DF
.∴
B
1
E

DF


DF
∥平面
EB
1
D
1
.∴平面
EB
1
D
1
∥平面
FBD< br>.
【点评】 要证“面面平面”只要证“线面平面”,要证“线面平行”,只要证“线线平面 ”,
故问题最终转化为证线与线的平行。

A

A
1
E
D
B
1
F
G
B
C
D
1
C
1

13

高中数学相对事件-高中数学必修二三视图课本例题


高中数学经验交流材料-90年代 高中数学课本


湘教版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全国奥赛考试公


郑州高中数学辅导班-高中数学数学核心素养问卷调查


20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湖南-高中数学课题的模式


高中数学想不-高中数学题典李盘喜


高中数学集合代表元素-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做题方法


高中数学一般学多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论文



本文更新与2020-09-21 07: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6601.html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讲义(一)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