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必修3提纲(教师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1 09:52
tags:高中数学必修3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频数计算公式

2020年9月21日发(作者:郑效峰)


精品教育
必修3复习提纲 第一章 算法初步
一、基础精析
要点1:算法的一些基本概念
(1)算法的概念:算法通常是指按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3)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4)算法的描述方式有: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程序语言.
例题1: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B )
A
4?M
B
M??M
C
B?A?3
D
x?y?0

练习1:看下面的四段话,其中不是解决问题的算法的是( )
A.从济南到北京旅游,先坐火车,再坐飞机抵达
B.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C.方程x
2
-1=0有两个实根
D.求1+2+3+4+5的值,先计算 1+2=3,再由于3+3=6,6+4=10,10+5=15,最终结果为15
要点2:程序框图
(一)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程序框


名称
起止框
输入、输出框
功能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少的。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
输入、输出的位置。
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别写
处理框
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判断框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二)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名称
内容
顺序结构 条件结构 循环结构
-可编辑-


精品教育







练习2:算法共有三种逻辑结构,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个算法只能含有一种逻辑结构
B. 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逻辑结构
C.一个算法必须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
D.一个算法可以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的任意组合
要点3:算法的基本语句
(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
语句
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
(2)条件语句
①IF—THEN格式(单支结构)
一般格式
INPUT“提示内容”;变量 输入信息
功能
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
变量=表达式 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

②IF—THEN—ELSE格式(双支结构)

(3)循环语句
-可编辑-


精品教育
①UNTIL语句

②WHILE语句

例2:
右图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要点4: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
(1)辗转相除法:对于给定的两个正整数, 用大数除以小数,若余
数不为0,则将小数和余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除法,反复执
行 此步骤,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则这时较小的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最
大公约数.
(2)更相减 损术:对于给定的两个正整数,若它们都是偶数,则将它们反复除以2(假设进
行了k次),直到它们至 少有一个不是偶数后,将大数减小数,然后将差和较小的数构成一对新
数,继续上面的减法,反复执行此 步骤,直到差和较小的数相等,此时相等的数或这个数与约
简的数的乘积即为所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3: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三个数72,120,168的最大公约数.

解法1:
用辗转相除法
先求120,168的最大公约数,
因为
168?120?1?48,120?48?2?24,48?24?2

所以120,168的最大公约数是24.
再求72,24的最大公约数,
因为
72?24?3
,所以72,24的最大公约数为24,
即72,120,168的最大公约数为24.
解法2
:用更相减损术
先求120,168的最大公约数,
168-120=48,120-48=72,72-48=24,48-24=24
-可编辑-


精品教育
所以120,168的最大公约数为24.
再求72,24的最大公约数,
72-24=48,48-24=24
72,24的最大公约数为24,
即72,120,168的最大公约数为24.
要点4:秦九韶(shao第二声)算法

f(x)?a
n
xn
?a
n?1
x
n?1
?L?a
1
x?a0

改写为如下形式:
f(x)?
(L(a
n
x?a
n?1
)x?a
n?2
)xL?a
1
)x?a
0< br>.


v
0
?a
n
,v
1
?v
0
x?a
n?1

v
2
?v
1
x?a
n?2
v
3
?v
2
x?a
n?3
L
v
n
?v
n?1
x?a
0
例4:用秦九韶算法计 算多项式
f(x)?12?35x?8x?6x?5x?3x

x??4
时的值
时,
V
3
的值为 ( )
A. -144 B. -136 C. -57 D. 34
练习3:用秦 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
f
(
x
)
?
2
x?
6
x?x?
3

x??4
时的值时分别要用多少
32
2456

次乘法和加法?

要点5:进位制
(1)
k
进制数的基数为
k

k
进制数是由
0、1???k
-1之间的数字构成的.
(2)将十进制的数转化为k进制数的方法是除
k
取余法(倒序取余数).
(3)
把k进制数a
n
a
n?1
La
1
a
0
(0?a
n
?k,0?a
n?1
,La
1
,a< br>0
?k)化为十进制数的方法为

a
n
a
n?1La
1
a
0(k)
?a
n
k
n
?a< br>n?1
k
n?1
?L?a
1
k?a
0
.
例5:将下列数进行转换
(1)
10202
(3)
?________
(10)

(2)
101
(10)
?________
(8)

-可编辑-


精品教育
解:
(1)10202
(3)
?1?3
4
?2?3
2
?2?3
0
?101
(10)

(2)用8反复去除101,直到商为0止,所得的余数(从末位读起)就是十进制数101的
8进制表示
8
8
101余数
12
81
0
5
4
1
所以
101
(10)
?145
(8)

评注:将
k
进制的数转化为
k
?
进制的数的方法是先将
k
进制的数转化 为十进制的数,再将这个数
转化为
k
?
进制的数.

第二章 统计
一、基础精析
要点1: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 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
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 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
单随机抽样.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两种:抽签法 和随机数法.
(2) 系统抽样: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 均衡的若干
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 br>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3) 分层抽样:一般,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 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
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 分层抽样.
例1:为了了解全校24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40名学生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总体是240 B.个体 C.样本是40名学生 D.样本容量是40
例2:为了了解参加某种知识竞赛的1 000名学生的成绩,若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较恰当?简述
抽样过程.
解 :(1)随机地将这1 000名学生编号为1,2 ,3,…,1000.
(2)将总体按编号顺序均分成50部分,每部分包括20个个体.
(3)在第一部分的个体编号1,2,3,…,20中,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一个号码,比如18.
(4)以18为起始号码,每间隔20抽取一个号码,这样得到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18,38,< br>58,…,978,998.
-可编辑-


精品教育
例3: 一个单位有职工500人,其中不到35岁的有125人,35岁至49岁的有280人,50岁以
上的 有95人,为了了解这个单位职工与身体状况有关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100名职工作为
样本,职工 年龄与这项指标有关,应该怎样抽取?
解:用分层抽样来抽取样本,步骤是:
(1)分层: 按年龄将150名职工分成三层:不到35岁的职工;35岁至49岁的职工;50岁以上的
职工. < br>10011
?
,则在不到35岁的职工中抽125×
=25人;
500 55
11
在35岁至49岁的职工中抽280×=56人;在50岁以上的职工中抽95×=1 9人.
55
(2)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抽样比为
(3)在各层分别按抽签法或 随机数表法抽取样本.
(4)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要点2:频率分布
(1 )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反
映样本的频率分 布。
(2)频率分布直方图及其画法:
①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将数据分组④列频率分布表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注意:①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高表示的不是频率,是频率与组距之比
②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表示频率,其和是1。
(3)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4)总体密度曲线.: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组数的增
加, 组距减少,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
体密度曲线.它 能够精确地反映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分比,它能给我们提供更加精细的信
息.实际上,尽管有些总 体密度曲线是客观存在的,但一般很难像函数图象那样准确地画出来,我们
只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对它进 行估计,一般来说,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就越精确。
例4:已知某班50个同学的身高数据的分组以及各组的频数如下:
[153,155), 2;[155,157),7;[157,159),9;[159,161),11;
[161,1 63),10;[163,165),6;[165,167),4;[167,169),1。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及频率分布折线图。
-可编辑-


精品教育
(3)估计这50个同学的身高的中位数和平均数。






要点3:茎叶图
(1)茎叶图:当数据是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 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
的数字表示个位数,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 茎,两边部分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
叶子,因此通常把这样的图叫做茎叶图.
(2)画茎叶图的步骤如下:
①将每个数据分为茎(高位)和叶(低位)两部分,在此例中,茎为十位上的数字,叶为个位上的数字;
②将最小茎和最大茎之间的数按大小次序排成一列,写在左(右)侧;
③将各个数据的叶按大小次序写在其茎右(左)侧.
(3)注意:①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两个 优点:一是从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信息的损失,
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中的 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添加,方便记录
与表示.②茎叶图只便于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的数据,而且茎叶图 只方便记录两组的数据,两个以上
的数据虽然能够记录,但是没有表示两个记录那么直观,清晰.
例5:从参加某次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0名,成绩如下:
44,52,48,57,71,74,59,74,75,82,
61,62,68,70,71,83,63,63,84,90。
试作出上述数据茎叶图,通过茎叶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要点4: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
(1)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 为众数)、中位数(在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
据中,居于中间的数称为中位数)、平均数(一般是一组 数据和的算术平均数)
(2)方差、标准差:
-可编辑-


精品教育
①方差:
s?
2
1
[(
x
1
?x
)
2
?
(
x
2
?x)
2
???
(
x
n
?x
)
2
]

n
1
[(
x
1
?x
)
2?
(
x
2
?x
)
2
???
(
x
n
?x
)
2
]
.
n
②标准差:s=< br>注:标准差较大,数据的离散程度(波动)较大;标准差较小,数据的离散程度(波动)较小。
例6:在相同条件下对自行车运动员甲、乙两人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单位:
ms)的 数据如下:


27
33
38
29
30
38
37
34
35
28
31
36
试判断选谁参加某项重大比赛更合适?
答案:
s

?
2
4737
2
,乙的成绩比甲稳定,应选乙参加比赛更合适.
?s

?
33
要点5:相关关系的概念
(1)相关关系: 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的取值带有一定随机性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叫做相
关关系.
(2)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两类:
①确定性的函数关系,例如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②带有随机性的变量间 的相关关系,例如“身高者,体重也重”,我们就说身高与体重这两个变量
具有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一 种非确定性关系.如商品销售收入与广告支出经费之间的关系.(还
与商品质量、居民收入、生活环境等 有关)
要点6: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
(1)散点图的概念:将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 对应点画出来,得到表示两个变量的一组
数据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叫做散点图.
(2)正相关 、负相关的概念:如果散点图中的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内,称为正相
关.如果散点图中的点 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内,称为负相关.(注:散点图的点如果几
乎没有什么规则,则这两个变 量之间不具有相关关系)
(3)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上,就用该函数来描述变量之间 的关系,即变量之间
具有函数关系;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附近,变量之间就有相关关系 ;如果所
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直线附近,变量之间就有线性相关关系。
例7: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含量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
年龄 23 27 38 41 45 49 50
-可编辑-


精品教育
脂肪
年龄
脂肪
9.5
53
29.6
17.8
54
30.2
21.2
56
31.4
25.9
57
30.8
27.5
58
33.5
26.3
60
35.2
28.2
61
34.6
(1)画出散点图。
(2)人体脂肪含量和年龄的关系是函数关系还是相关关系?
(3)人体脂肪含量和年龄的关系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关系?
解:(1)
(2)相关关系
(3)正相关关系
要点7:回归直线
如果在散点图中所 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直线附近,变量之间就有线性相关关系。变量线
?
?
?
性相关关系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y
?
bx
?
a

n n
?
?
?
?
(x
i
?x)(y
iB
?y)
?
x
i
y
i
?nxy
n
n
i?1i?1
1
1
?
b??,.............(1)
nn
其中,
?

x?
?
x
i
,
y?
?
y
i

222
?
n
i?1
n
i?1
(x?x)x?nx
??
ii
?
i?1i?1< br>?
?
?
?
........................... ............................(2)
?
a?y?bx.... ......
注意:回归直线一定过点
(x,y)
.
例8: 给出施化肥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数据:
施化肥量x
水稻产量y
15
330
20
345
25
365
30
405
35
445
40
450
45
455
(1)画出上表的散点图;
(2)求出回归直线的方程.
解:(1)散点图如下图.

(2)表中的数据进行具体计算,列成以下表格:
i
x
i

y
i

x
i
y
i

1
15
330
4 950
2
20
345
6 900
3
25
365
9 125
4
30
405
12 150
5
35
445
15 575
6
40
450
18 000
7
45
455
20 475
-可编辑-


精品教育
x?30,y?39 9.3,
?
x?7000,
?
y?1132725,
?
x< br>i
y
i
?87175

2
i
2
i
i?1i?1i?1
777
故可得到
b=
87175?7?30?399.3
≈4.75,
7000?7?30
2
^
a=399.3-4.75×30≈257.从而得回归直线方程是
y< br>=4.75x+257.
第三章 概率
一、基础精析
要点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1)必然事件:一般的,我们把在条件S下,一 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
事件,简称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 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简
称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
S的确定事件,简称确定事件。 < br>(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简称 随机事件。
(5)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
例1:下面一些事件,哪些一定会发生?哪些一定不会发生?哪些是可能发生的?
(1)导体通电时发热;
(2)抛一石块,下落;
(3)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
0?c
时,冰融化.
(4)在常温下,焊锡熔化;
(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6)某人射击一次,中靶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要点2:频率与概率的定义
(1 )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
n
次试验,若某一事件A出现的次数为
n
A< br>,则称
n
A
为事件
A出现的频数,那么事件A出现的频率
f< br>n
(
A
)?
n
A
?[0,1]

n
(2)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
f
n
(A)

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做
P(A)
,称为事件 A的概率,简称为A的概率。
-可编辑-


精品教育
例2:判断
(1)事件A发生的频率是不变的。( )
(2)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不变的。( )
(3)有人说,既然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0.5,那么连续两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 br>币,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 )
要点3:极大似然法
极大似然 法:如果我们面临的是从多个可选答案中挑选正确答案的决策问题,那么“使得样本
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可以作为决策的准则,例如在例题2中我们所做的推断。这种判断问题的
方法称为极大似然法。
要点4: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1) 一般地,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果当事件A发生时,事 件B一定发生,称事件B包
含事件A(或事件A包含于事件B)记为:B?A(或A?B)。特别地,不 可能事件用Ф表示;任何
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
(2)一般地,当两个事件A、B满足: 若B A,且A 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作
A=B.
(3)一般地,当且仅当 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时,事件C发生,则称事件C为事件A与事件B
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 C=A∪B(或A+B).
(4)类似地,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时,事件C发生,则称 事件C为事件A与事件
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C=A∩B(或AB)
(5)两个集合 的交可能为空集,两个事件的交事件也可能为不可能事件,即A∩B=,此时,
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6)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则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事件A
与事件B有且只有一个发生.
例3:在掷骰子试验中,我们用集合形式定义如下事件:
C< br>1
={出现1点},C
2
={出现2点},C
3
={出现3点 },C
4
={出现4点},
C
5
={出现5点},C
6< br>={出现6点},D
1
={出现的点数不大于1},D
2
={出现的点 数大于4},
D
3
={出现的点数小于6},E={出现的点数小于7},F={出 现的点数大于6},
G={出现的点数为偶数},H={出现的点数为奇数},等等.
(1)上述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
(2)如果事件C
1
发生,则一定有哪些事件发生?在集合中,集合C
1
与这些集合之间的关系 怎

-可编辑-


精品教育
样描述?
(3)分 析事件C
1
与事件D
1
之间的包含关系,按集合观点这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应 怎样描述?
(4 )如果事件C
5
发生或C
6
发生,就意味着哪个事件发生?反之成立吗?
练习1: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互斥事件是 ( D )
A.至多有一次中靶 B.两次都中靶 C.只有一次中靶 D.两次都不中靶
练习2:把红、蓝、黑、白4张纸牌随机分给甲、乙、丙、丁四人,每人分得一张, 那么事件
“甲分得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红牌”是 ( B )
A. 对立事件 B. 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C. 必然事件 D. 不可能事件
要点5: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加法公式:若事件A与事 件B互斥,则A∪B发生的频数等于事件A发生的频数
与事件B发生的频数之和,且 P(A∪B)=P(A)+P(B),这就是概率的加法公式.
(2)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 P(A)+P(B)=1.
(3)如果事件A< br>1
,A
2
,…,A
n
中任何两个都互斥, P(A
1
+ A
2
+…+ A
n
)= P(A
1
)+P(A
2
)+…+P(A
n
).
(4)任何事件的概率都介于0和1之间。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
( 5)概率加法公式是对互斥事件而言的,一般地,P(A∪B)=P(A)+P(B)
?
P(A B).
例4:某射手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射中10环、8环、7环的概率分别为0.21,0.23, 0.25,0.28,
计算该射手在一次射击中:
(1)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
(2)少于7环的概率。
解:(1)该射手射中10环与射中9环的概率是射中10环的概率 与射中9环的概率的和,即为
0.21+0.23=0.44。
(2)射中不少于7环的概率 恰为射中10环、9环、8环、7环的概率的和,即为
0.21+0.23+0.25+0.28=0. 97,而射中少于7环的事件与射中不少于7环的事件为对立事件,所以
射中少于7环的概率为1-0. 97=0.03。
要点6:古典概率
(1)基本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基本结果称为基本事件;
(2)等可能基本 事件:若在一次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同,则称这些基本
事件为等可能基本事件;
(3)古典概型: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随机试验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型
①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②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
-可编辑-


精品教育
(4)古典概型的概率:
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 共有
n
个,那么每一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
1m
,如果某个事件< br>A
包含了其中
m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
A
发生的概率为
P
(
A
)
?

nn
例5:将一颗骰子先后抛掷两次,观察向上的点数,问:
(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两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多少种?
(3)两数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
解:(1)将骰子抛掷1次,它出现的点数有
1,2,3,4,5,6
这6中结果。
先后抛掷两次骰子,第一次骰子向上的点数有6种结果,第2次又都有6种可能的结果,
于是一 共有
6?6?36
种不同的结果;
(2)第1次抛掷,向上的点数为
1,2 ,3,4,5,6
这6个数中的某一个,第2次抛掷时都可以有
两种结果,使向上的点数和为3 的倍数(例如:第一次向上的点数为4,则当第2次向上的点
数为2或5时,两次的点数的和都为3的倍 数),于是共有
6?2?12
种不同的结果.

(3)记“向上点数和为3 的倍数”为事件
A
,则事件
A
的结果有
12
种,因为抛两次 得到的
36中结果是等可能出现的,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P(A)?
要点7:几何概率
(1)几何概型的概念:对于一个随机试验,我们将每个基本事件理解为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
域 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每一点被取到的机会都一样;而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则理解为恰
好取到上述区 域内的某个指定区域中的点.这里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用
这种方法处理随机试验 ,称为几何概型.
(2)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②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3)几何概型的概率
一般地,在几何区域
D
中随机地取一点,记事件"该 点落在其内部一个区域
d
内"为事件
121
?

363A
,则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P(A)?
d的长度(面积或体积)< br>.
D的长度(面积或体积)
例6:取一个边长为
2a
的正方形及其内 切圆(如下图),随机向正方形内丢一粒豆子,求豆子
落入圆内的概率.("测度"为面积)
分析:由于是随机丢豆子,故可认为豆子落入正方形内任一点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于是豆子落
入圆中的概 率应等于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比.
解:记"豆子落入圆内"为事件
A
,则
-可编辑-


精品教育
圆面积
?
a
2
?
P(A)???

正方形面积4a
2
4
答:豆子落入圆内的概率为
?

4
例7-图
例7:甲、乙两艘轮船都要在某个泊位停靠6小时,假定它们在一昼夜的时间段中随机到达,
试求这两艘船中至少有一艘在停靠泊位时必须等待的概率。






练习3: 向面积为
S
的△
ABC
内任投一点
P
,则△
PB
C的面积小于
S
的概率是_________
2
练习4:一只蚂蚁在三边长分别为3、4、5的三角形的边上爬行,某时间该蚂蚁距离三角形 的
三个顶点的距离均超过1的概率为( )
A.
3

4
B.
2

3
C.
1
3
D.
1

2
练习5: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 ,送报员可能在早上6:30至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
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 0至8:00之间,问你父亲离开家前能够得到报纸(称为事件A)
的概率是多少?(答案0.875)
要点8(补充):内心、外心、重心、垂心
(1)内心: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性质:到三边距离相等。
(2)外心:三条中垂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性质: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3)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
性质:三条中线的三等分点,到顶点距离为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4)垂心: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可编辑-

高中数学告白-必修5高中数学试题


高中数学是全国统一教材吗-高中数学好?


跟谁学高中数学怎样-高中数学教师如何补齐专业短板


高中数学选修b版下载-高中数学类比推理专题免费下载


全国高中数学建模比赛-高中数学教师知识结构


高中数学赛课心得-noc高中数学优秀作品


高中数学4-5课本-高中数学通用说课模板


高中数学高考答案2017-高中数学统计标准差



本文更新与2020-09-21 09: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6791.html

高中数学必修3提纲(教师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