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集合案例分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1 11:20
tags:高中数学软件

猴哥高中数学-贵州高中数学选修学哪几本

2020年9月21日发(作者:柯蘅)


新课程下《集合的含义及表示》的教学设计及点评

2007-5-13 11:08:30 福建高中新课程 执教:福州一中数学教研组 郭艺斌 点评

摘自:《福建高中新课程》
今年 9月,我省将进入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的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给我们教师
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的学习中,我 们和负责制订课程标准的专家学者
进行了交流,对课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结合近一阶段的学习体会以 及教学的体验,我对新教材中
的第一章第一课时《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提出自己的一些设计思路,仅供大 家参考交流,不足之处欢
迎同行们批评指正。
充分认识这一节课的意义和作用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这一课时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接触到高中数学的第一堂课,它直接影响
到了 学生对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认识;如果我们教学上过于草率,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
再者,这 是高中数学课程的第一章的第一课时,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奠基部分,所以我们不仅要正确地
传授知识,更 要把握好教学的难度。如果传授得过于简单,那么学生容易麻痹大意,对今后的学习埋
下隐患;如果讲得 太深,那么学生会有畏难心理,也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影响。因此,我们要比较深
入地解读《数学课程标 准(实验)》关于这一部分的阐述,仔细地体会《标准》对这一部分的要求;
同时认真设计这一部分教学 活动,为以后的数学教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精心设计开场白,自然生动引出概念
集合是 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列
举丰富的实 例,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
在开头,我先阐明“集合”这一章的重要性: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 言,它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
数学内容。这个词听起来比较陌生,其实在初中我们已经有所接触,比如自 然数集、有理数集,一元
一次不等式 x-3>5的解集,这些都是集合。还有,我们学过的圆的定义是 什么?(提问学生)圆是到
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样学生对“集合”就有了进一步的认 识。这是立足于他们原
有的学习基础上,所以学生不觉得太难。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把集合 的涵义进行拓展,期间结合一些师生互动:“请我们班的全体女生起立!”


(学生有点诧 异,不知老师做什么,女生也不明就里地站了起来)接下来我说:“这些美女们能不能
构成一个集合啊? ”(学生一下子放松了,齐声给出了正确的回答)“好,下面请班上身高在 1.75
以上的男生起立! (学生这下有经验了,都很积极的配合,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他们能不能构成
一个集合啊?”“能- ---”。学生异口同声。“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构成集合,比如福州一中
的 全体 老师可以构 成一个集合,新华字典里所有的汉字也可以构成一个集合,等等。那么,大家能
不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 实际例子呢。”学生举出的各式各样的实例,使课堂的气氛更为融洽!我把
握好时间,适时给出了集合和 元素的概念: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那么把一些元素组成
的总体叫“集合”。元素用小写的 拉丁字母 a,b,c??表示,集合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
表示。
这样,学生 对集合的概念就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接受起来不困难,也为下面的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
铺垫。
有条不紊授知识,重点难点要把握
这一节课的重点是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的表示法;难点是如 何正确使用数学符号来表示集合。新课程对
这一章节的要求已经和以往的教材不同,所以要注意把握好教 学的广度。
我先给出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这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引导起来很自然。这里可以给学 生提出要求,
要学会正确使用数学符号,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以后我们进一步强调。接下来,我给出集 合元素的
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这三个特征课本上没有明确标出,但却用三个段落结合实例给 出了
说明。这三个特征特别是“确定性”和“互异性”有助于学生对“集合”概念的进一步了解,教学中
我们可以结合丰富生动的实例,使课堂的气氛进入一个高潮。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能不能构 成一个集合?”“可以。是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高的人
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这个??”“这 可以构成一个集合,据《吉尼斯世界记录》记载,
世界最高的人身高 2. 70m ,最矮的人 65cm 。”“哦,这样啊,哈哈??”。“我国的小
河流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不能!”“为什 么?”“我们不能确定什么样的河流才是小
河流。”“很好!”“还有,聪明的人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不能!”“为什么?”“因
为我们不知道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
以 上是我上这堂课的一个片断,我认为这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通过这样的交流,师生的关
系进一步融洽。 接下来我开始介绍集合的表示法,先说明自然语言表示法,重点介绍列举法
和描述法,顺带说明图示法, 期间可以比较这几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以助学生理解。在介


绍列举法和描述法时,关键 是让学生对集合符号的运用有进一步的了解,能够用符号表示一
些简单的集合。
接着,我又 简要介绍了集合的分类:有限集和无限集。这两个概念学生容易理解。在介绍有
限集同时,我结合实例介 绍了空集 ----集合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集合中常用的符号,我
做了适当的处理:简要介绍后,让 学生用30秒的时间当场记住。这目的在给学生一个信号:
课堂上能消化的东西要及时记住。
最后,我带领学生阅读了课本上的例题,对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的规范表达作进一步的强
调,让学生 完成书上的习题,并请几个学生上台来板演,通过练习达到及时的反馈。最后就
是简要的总结和布置作业 。作业的布置仍是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集合概念的理解以及
集合的表示法,让学生对数学符号的使用在课外进行延伸和巩固。 对于这堂课的设计,我要作一些说明:这堂课的整个知识结构中,有两个地方与教材有所不
同。我把 第二节课中的两个知识点 ----集合的图示法和空集提到前面来传授,我这样处理
的原因是出于对整 个传授知识系统完整性的考虑。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处理不会加重学生的负
担,反而会使整堂课更加充实。 不知我的这种想法同行们怎么看,我真诚欢迎同行们批评指
正。
以上是我对新教材第一章第 一课时《集合的含义及表示》的设计方案,鉴于本人的学识和经
验有限,文中肯定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欢迎同行们不吝指教,本人不甚感激。
点评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础,本模块对集合的要 求是将集合定位为一种数学语言来学习。因此对
集合的教学要求不高。比如说对集合概念的“互异性”、 “有序性”只要求“了解”。本节
的重点是:对集合概念的讲解以及集合语言与自然语言的互化。 郭 老师通过身边大量的例
子(如:班上身高在 1.75以上的男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让学生了解了 集合的概念,
并切实感受到学习集合语言的重要性。 郭 老师通过对概念的正反辨析,使学生正确地建 构
了集合概念。在了解集合概念的基础上,再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如:解集、数集等出发,要求
学 生理解集合语言与自然语言的相互转化。在例题、练习的讲解中,使学生学会如何用集合
语言规范的进行 表达。并从中体会到集合语言的特点,以及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内容的简洁
性。本节是概念课。尽 管郭 老师是采用讲授法,但由于他的讲解中穿插了师生对话,体现
了启发性原则,因此,避免了讲授法的不足 ;由 于郭 老师在课堂上引用的例题、练习都来


自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新课标提出的 “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
联系”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课堂 上教师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开动脑筋,
完成课堂练习,体现了师生互动。

高中数学化简是必修几-高中数学教研必要性


高中数学虚数与三角函数公式-高中数学必修一优化探究答案


高中数学视频椭圆-龙门专题高中数学封面


高中数学试卷高一-滦县高中数学课程安排


高中数学两个岛屿距离-江苏 高中数学辅导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题解法-高中数学叙事范文


高中数学真题 京东-高中数学必修二一二章思维导图


2014广东省高中数学联赛获奖名单-高中数学导数论文



本文更新与2020-09-21 11: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6906.html

集合案例分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