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2017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解析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1 18:39
tags:安徽高中数学

12999高中数学-高中数学C91

2020年9月21日发(作者:羊士谔)


2017
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br>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设集合
A=
{﹣
1

0

1

2
},
B=
{
x
|
x
﹣< br>1

0
},则
A

B=
( )

A
.(﹣
1

1

B
.(﹣
1

0

C
.{﹣
1

0

1
}
D
.{﹣
1

0
}

2
.命题

?
x
0
∈(
1
,+∞),
x
0
2
+
2x
0
+
2

0”
的否定形式是( )

A

C

B

D




3

cos215°
)已知角
α



α

360°
)终边上一点的 坐标为(
sin215°
,,则
α=
( )
A

215° B

225° C

235° D

245°

4
.已知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方程
lnx
+
2x=6
的根所在的区间为( )

A
.(
2

2.25

B
.(
2.25

2.5


6
.函数
单位后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C

7
.已知


,则( )

B

D



是夹角为
60 °
的两个单位向量,则

实数
k=4”

“”
C< br>.(
2.5

2.75

D
.(
2.75

3


个的最小正周期是
π
,则其图象向右平移
A

f

2
)>
f

e
)>
f

3

B
f

3
)>
f

e
)>
f

2

C

f

3
)>
f

2
)>
f

e

D

f< br>(
e
)>
f

3
)>
f

2


8
.设函数
f

x
)在(
m

n
)上的导函数为
g

x
),
x∈(
m

n
),
g

x
)若的导函数小于零恒成立,则称函数
f

x
)在(
m

n
)上为

凸函数

.已知当
a

2< br>时,
第1页(共20页)


,在
x
∈(﹣< br>1

2
)上为

凸函数

,则函数
f

x
)在(﹣
1

2
)上结论正确的是( )

A
.既有极大值,也有极小值
B
.有极大值,没有极小值

C
.没有极大值,有极小值
D
.既无极大值,也没有极小值

9
.设函数
f

x
)是二次函数,若
f

x

e
x
的一个 极值点为
x=

1
,则下列图象
不可能为
f
x
)图象的是( )

A

B

C

D


10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数学著 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负数的
概念,内容涉及方程、几何、数列、面积、体积的计算等多方面.书 的第
6

19
题,

今有竹九节,下三节容量四升,上四节 容量三升.

如果竹由下往上均匀
变细(各节容量可视为等差数列),则中间剩下的两 节容量是多少升( )

A

B

C

D


11
.△
ABC
内一点O
满足
A

B

C

,直线
AO

BC
于点
D
,则( )

D


12
.已知函数
f

x

=e

x
﹣|
lnx
|的两个零点分别为< br>x
1

x
2
,则( )

A

0

x
1
x
2

1 B

x
1
x
2
=1 C

1

x
1
x
2

e D

x
1
x
2

e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sin15°
+
cos15°=


14
.已知{
a
n
}是等比数列,
a
3
= 1

a
7
=9
,则
a
5
=


15
.已知
y=f

x
+
1
)+
2
是定义域为
R
的奇函数,则
f

0
)+
f

2

=


第2页(共20页)


16
.在△
ABC
中,

AD=




,过
B
点作
BD

AB

AC
于点
D
.若
AB=CD=1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
步骤
.



17
.在△
ABC
中,角
A

B

C
的对边长是
a

b

c
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且
C=2 A

(Ⅰ)求
a

b

c


(Ⅱ)求△
ABC
的面积.

18
.已知等差数列{
a
n
}的公差
d

0
,其前
n
项和为< br>S
n
,若
S
9
=99
,且
a
4
a
7

a
12
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Ⅱ)若
1 9
.已知
(Ⅰ)求
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Ⅱ)画出函数
y=f

x
)在区间上的图象.

,证明:.




20
.已知
S
n
是等比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3

S
9

S
6
成等差数列.

(Ⅰ)求证:
a
2

a
8

a
5
成等差数列;

(Ⅱ)若等差数列{
b
n
}满足
b
1
=a
2
=1

b
3
=a
5
,求 数列{
a
n
3
b
n
}的前
n
项和
T
n


21
.已知函数

(Ⅰ)若
x= 1

f

x
)的极值点,求
f

x
)的极值;

第3页(共20页)


(Ⅱ)若
f

x
)有两个极值点,求
m
的取值范围.

22< br>.已知函数
f

x

=e
x
+
ax
+
b

a

b

R
)在
x=ln2
处的切线方程为
y=x

2ln2


(Ⅰ)求函数
f

x
)的单调区间;

(Ⅱ)当< br>x

0

k

2
时,求证:(
k< br>﹣
x

f'

x
)<
x
+
1
(其中
f'

x
)为
f

x
) 的
导函数).



第4页(共20页)



2017
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设集合
A=< br>{﹣
1

0

1

2
},
B=
{
x
|
x

1

0
},则< br>A

B=
( )

A
.(﹣
1

1

B
.(﹣
1

0

C
.{﹣
1

0

1
}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分析】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化简
B
,再由交集运算得答案.

【解 答】解:∵
B=
{
x
|
x

1

0
}
=
(﹣∞,
1
),
A=
{﹣
1

0

1

2
},


A
B=
{﹣
1

0
},

故选:
D




2
.命题
“< br>?
x
0
∈(
1
,+∞),
x
0
2< br>+
2x
0
+
2

0”
的否定形式是( )

A

C

【考点】命题的否定.

【分析】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写出它的否定命题即可.

【解答】解:命 题

?
x
0
∈(
1
,+∞),
x
0
2
+
2x
0
+
2

0”
的否定 形式是:


?
x
∈(
1
,+∞),
x< br>2
+
2x
+
2

0”


故选:
A





3

cos215°
)已知角
α



α

360°
)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
sin215°
,,则
α=
( )
D
.{﹣
1

0
}

B

D



A

215° B

225° C

235° D

245°

【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利用诱导公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
α
的值.

【解答】解:∵角
α



α

360°
)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
sin215°

cos215°
),

第5页(共20页)


由三角函数定义得
cosα=sin 215°=cos235°

sinα=cos215°=sin235°
,∴
α=235°


故选:
C




4
.已知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分析】设出向量的坐标,求出< br>【解答】解:设

则(
2

k

?
=

1

0
),则



=0


)]
?

1

0

=2

=0


=
(,

的充要条件,判断即可.

),

是夹角为
60°
的两个单位向量,则

实数
k=4”
是< br>“”
故[
2

1

0
)﹣
k
(,
解得:
k=4


故实数
k=4”


故选:
B





的充要条件,

5
.方程
lnx
+
2x=6
的根所在的区间为( )

A
.(
2

2.25

B
.(
2.25

2.5


【考点】二分法的定义.

=lnx
+
2x

6< br>的零点,
=lnx
+
2x
【分析】方程
lnx
+2x=6
的根即函数
f

x
)而函数
f
x


6
在定义域上单调连续,从而即可求零点的区间.
【解答】解:令
f

x

=lnx
+
2x
6
,则
f

x
)在(
2

3
)上为增函数.

f

2

=ln2

2

0

f

2.25

=ln 2.25

1.5

0

f

2.5
=ln2.5

1

0

f
2.75

=ln2.75

0.5

0
,< br>f

3

=ln3

0


故选
C




第6页(共20页)

C
.(
2.5

2.75

D
.(
2.75

3


6
.函数
单位后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C

【考点】余弦函数的图象.



的最小正周期是
π
,则其图象向右平移个
B

D



【分析】根据最小正周期是
π
,可知
ω=2
, 求得图象向右平移
再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求单调递减区间.

【解答】解:由函数
解得:
ω=2


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解析式,
的最小正周期是
π
,即,
个单位,经过平移后得到函数解 析式为



解得单调递减区间为
故选:
B




7
.已知

k

Z
),



,则( )

A

f

2
)>
f

e
)>
f

3

B

f

3
)>
f

e
)>
f

2

C

f

3
)>
f

2
)>
f

e

D< br>.
f

e
)>
f

3
)>
f

2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分析】求出函数的导数,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从而
求出函数的最大值,计 算
f

e
),
f

3
),
f
2
)的值,比较即可.

【解答】解:
f

x
)的定义域是(
0
,+∞),

∵,


x
∈(
0

e
),
f'

x
) >
0


x
∈(
e
,+∞),
f'

x
)<
0



x=e
时,
f

x

max
=f

e
),

第7页(共20页)



f

e
)>
f

3
)>
f

2
),

故选:
D






8
.设函数
f

x
)在(
m

n
)上的导 函数为
g

x
),
x
∈(
m

n
),
g

x
)若的导
函数小于零恒成立,则称函数
f

x
)在(
m

n
)上为

凸 函数

.已知当
a

2
时,
,在
x
∈(﹣
1

2
)上为

凸函数

,则函 数
f

x
)在(﹣
1

2
)上结论正确的 是( )

A
.既有极大值,也有极小值
B
.有极大值,没有极小值

C
.没有极大值,有极小值
D
.既无极大值,也没有极小值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分析】根据函数恒成立,得出
m
的值,利用函数单调性得出结果.

【解答】解:,

由已知得
g′

x

= x

a

0
,当
x
∈(﹣
1
,< br>2
)时恒成立,


a

2
,又已知
a

2
,故
a=2


此时由
f′
x

=0
,得:
x
1
=2


x
∈(﹣
1

2


x
2< br>=2
+?(﹣
1

2
),


2< br>)时,
f′

x
)<
0


)时,
f′

x
)>
0
;当
x
∈(
2< br>﹣
所以函数
f

x
)在(﹣
1

2
)有极大值,没有极小值,

故选:
B




9
.设函数
f

x
)是二次函数,若
f

x

e
x
的一个极值点为
x=

1
,则下列图象
不可能为
f

x
)图象的是( )

A

B

C

第8页(共20页)


D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分析】先求出函数
f
x

e
x
的导函数,利用
x=

1
为 函数
f

x

e
x
的一个极值
点可得a

b

c
之间的关系,再代入函数
f
x

=ax
2
+
bx
+
c
,对答案分 别代入验证,
看哪个答案不成立即可.

【解答】解:由
y=f
(< br>x

e
x
=e
x

ax
2
+
bx
+
c
)?
y′=f′

x

e
x
+
e
x
f

x

=ex
[
ax
2
+(
b
+
2a

x
+
b
+
c
],


x=
1
为函数
f

x

e
x
的一个极值点 可得,﹣
1
是方程
ax
2
+(
b
+
2a< br>)
x
+
b
+
c=0
的一个根,

所 以有
a
﹣(
b
+
2a
)+
b
+
c =0
?
c=a


法一:所以函数
f

x

=ax
2
+
bx
+
a
,对称轴为
x=

=a


对于
A
,由图得
a
0

f

0
)>
0

f< br>(﹣
1

=0
,不矛盾,

对于
B
,由图得
a

0

f

0
)<
0

f
(﹣
1

=0
,不矛盾,

对于
C
,由图得
a

0

f

0
)<
0

x=

对于
D
,由图得
a

0

f

0
)>
0

x=


f
(﹣
1
)>
0
矛盾,
D
不对.

法二:所以函数
f

x

= ax
2
+
bx
+
a
,由此得函数相应方程的两根之积为1
,对照四
个选项发现,
D
不成立.

故选:
D




10
.《九章算术》是 我国古代的优秀数学著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负数的
概念,内容涉及方程、几何、数列、面积、体 积的计算等多方面.书的第
6

19
题,

今有竹九节,下 三节容量四升,上四节容量三升.

如果竹由下往上均匀
变细(各节容量可视为等差数 列),则中间剩下的两节容量是多少升( )

第9页(共20页)

, 且
f
(﹣
1

=2a

b

f< br>(
0


0
?
b

0
?< br>f
(﹣
1
)<
0
,不矛盾,

<﹣
1
?
b

2a
?
f
(﹣
1
)<< br>0
与原图


A

B

C

D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2



a
9
,【分析】设九节竹自上而下分别为
a
1
,由题意可得
求出首项和公差,则答案可求.

【解答 】解:由题意,设九节竹自上而下分别为
a
1

a
2


a
9




故选:
B




11.△
ABC
内一点
O
满足
A

B

C

,直线
AO

BC
于点
D
,则( )

D



,解得




【考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分析】由已知得
此能求出
2
+
3=


=
,直线
AO

BC
于点
D


=
,则
=
,从而得到
=
,由
【解答】解:∵△ABC
内一点
O
满足


=
=

,则
=



B

C
,< br>E
三点共线,
A

O

E
三点共线,∴D

E
重合.


=
,∴
2
+
3=2

2
+
3

3=
﹣﹣
5 =


故选:
A




12< br>.已知函数
f

x

=e

x
﹣|
lnx
|的两个零点分别为
x
1

x
2
, 则( )

A

0

x
1
x
2

1 B

x
1
x
2
=1 C

1

x
1
x
2

e D

x
1
x
2

e

【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

【分析】利用函数的零点,判断零点的范围,利用指 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对数运
算法则,推出结果即可.

第10页(共20页)


【解答】解:函数
f

x

=e

x
﹣|
lnx
|的两个零点分别为
x
1

x
2


不妨设
0

x
1
1

x
2
,则,,,

所以﹣
ln x
1

lnx
2

ln

x
1< br>x
2
)<
0

0

x
1
x
2

1


故选:
A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 填在答题纸上)

13

sin15°
+
cos15°=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

【分析】原式提取,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两 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
化简,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
sin15°
+
cos15°=
sin60°=




sin15°
+
cos15°

=sin

15°
+
45°

=
故答案为:


14
.已 知{
a
n
}是等比数列,
a
3
=1

a< br>7
=9
,则
a
5
=

3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由已知结合等比数列的性质求解.

【解答】解:∵
a
3< br>=1

a
7
=9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

,又

a
5
=3


故答案为:
3




15
.已知
y=f

x
+
1
)+
2
是定义域为
R< br>的奇函数,则
f

0
)+
f

2

=

4


【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 br>【分析】
y=f

x
+
1
)+
2
的 图象关于原点(
0

0
)对称,则
y=f

x< br>)图象关于(
1


2
)对称,即可求出
f

0
)+
f

2
).

第11页(共20页)


0


【解答】解:
y=f

x
+
1
)+
2
的 图象关于原点(
0

0
)对称,


y=f
x
)是由
y=f

x
+
1
)+2
的图象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得
到,

图象关于(
1
,﹣
2
)对称,
f
0
)+
f

2

=

4
.< br>
故答案为﹣
4




16
.在△
ABC
中,

AD=


,过
B
点作
BD

AB

AC
于 点
D
.若
AB=CD=1

【考点】正弦定理.

【分析】设
AD=x
,由题意求出∠
CBD

sin
BDC
,由正弦定理求出
BC
,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列出方 程,化简后求出
x
的值,可得答案.

【解答】解:设
AD=x,且
BD

AB

AB=CD=1


在△
BCD
中,,则,

=



sin

BDC=sin

π
﹣∠
ADB
=sin

ADB=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BC===


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AC
2
=AB< br>2
+
BC
2

2?AB?BCcos

AB C


解得
x=
,即
AD=




,化简得,,

故答案为:
第12页(共20页)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
步骤
.



17
.在△
ABC
中,角
A< br>,
B

C
的对边长是
a

b
c
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且
C=2A

(Ⅰ)求
a

b

c


(Ⅱ)求△
ABC
的面积.

【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分析】(Ⅰ)由已知得
a=b

1

c=b
+
1
,由余弦定理得
a
2=b
2
+
c
2

2bccosA
,结
合正弦定理即可求
a

b

c
的值.

( Ⅱ)由(Ⅰ)中的边长,利用余弦定理得
a
2
=b
2
+
c< br>2

2bccosA

sinA
,即可求

ABC
的面积.

【解答】解:(Ⅰ)由已知得
a=b

1

c=b
+
1
,由余弦定理得
a
2
=b< br>2
+
c
2

2bccosA

整理得:b
+
4=2

b
+
1

cosA …



C=2A
,得
sinC=sin2A=2sinAcosA
由正弦定理得
c=2acosA
,即
cosA=
由①②整理得:
b=5



a=4

c=6


(Ⅱ)由(Ⅰ)得
cosA=

sinA=
故得△
ABC
的面积


18
.已知等差数列{
a
n
}的公差< br>d

0
,其前
n
项和为
S
n
,若< br>S
9
=99
,且
a
4

a
7

a
12
成等比数列.

第13页(共20页)




=





(Ⅰ)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Ⅱ)若,证明:.

【考点】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分析】(Ⅰ) 由
S
9
=99
,求出
a
5
=11
,由a
4

a
7

a
12
成等比数列,求 出
d=2
,由
此能求出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Ⅱ)求出
裂项求和法能证明
=n

n
+
2
),从而


==
,由此利用
【解答】解:(Ⅰ)因为等差数列{
a
n
}的公差
d

0
,其前
n
项 和为
S
n

S
9
=99



a
5
=11




a
4

a
7

a
12
成等比数列,得,

即(
11
+
2d

2
=

11< br>﹣
d
)(
11
+
7d
),∵
d
≠< br>0
,∴
d=2




a
1
=11

4
×
2=3



a
n
=2n
+
1 …

证明:(Ⅱ)

=
[(
1
﹣)+(
=
[
1
+



19
.已知
(Ⅰ)求
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Ⅱ)画出函数
y=f

x
)在区间上的图象.







=n

n
+
2
),
==



)+(
]
=
)+

+(


)+()]


第14页(共20页)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正弦函数的图象.
【 分析】(
I
)根据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公式二倍角公式化简
f

x)即可得出结论;


II
)使用描点法作出图象即可.
fx

=2
【解答】解:(Ⅰ)(
sin

2x
﹣)+
1


+
1


=2=sin2 x
+
2sin
2
x=sin2x

cos2x
+< br>1=

sin
2
x
+
sinxcosx
)< br>所以
f

x
)的最小正周期
T=π

f
x
)的最大值为
(Ⅱ)函数
y=f

x
)在 区间[﹣
2x




π

]上列表为





0


x

sin

2x

y=sin

2x



)+
1








1

1




0

1

0


1

1
+
2

2

1

描点作图如下:




第15页(共20页)


20
.已知
S
n
是等比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3

S
9
,< br>S
6
成等差数列.

(Ⅰ)求证:
a
2
,< br>a
8

a
5
成等差数列;

(Ⅱ)若等差数 列{
b
n
}满足
b
1
=a
2
=1

b
3
=a
5
,求数列{
a
n
3
b
n
}的前
n
项和
T
n


【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Ⅰ)设等比数列{
a
n
}的公比为
q
.当
q=1
时,显然
S
3
+
S
6

2S
9
,与已知
S
3

S
9

S
6
成等差数列矛盾,
1
+
q
3
=2q
6
,可得
q

1
.由
S
3
+
S
6
=2S
9
,利用求和公式 化为:
即可证明
a
2

a
8

a
5
成等差数列.

(Ⅱ)由(Ⅰ)
1
+
q
3
=2q
6
,解得
q
3
=

=
.可得+,
=
=
=

b
1
=a
2
=1

b
3
=a
5
=
﹣,.可得
b
n
=

再利用

错位相减法

与等比数列的求和 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Ⅰ)证明:设等比数列{
a
n
}的公比 为
q



q=1
时,显然
S
3
+
S
6

2S
9
,与已知
S
3

S
9

S
6
成等差数列矛盾,


q

1
.由
S
3
+
S
6
=2S
9
,可得
化为:
1
+
q
3
=2q
6
,∴
a
2
+
a
5
=

a
2

a
8

a
5
成等差数列.

(Ⅱ)解:由(Ⅰ)
1
+
q
3
=2q
6
,解得< br>q
3
=1
(舍去),
q
3
=
﹣.


===


=
+
=2
=2a
8



b
1
=a
2
=1

b
3
=a
5
=
﹣,

数列{
b
n
}的公差
d=
b
3

b
1

=
﹣.
< br>∴
b
n
=


T
n
=
=< br>①﹣②得:
=

2
+
=
+
+
…< br>+
+,



+

+
+

,①



第16页(共20页)


=

2

解得
T
n
=
﹣+


21
.已知函数



=
+,


(Ⅰ)若
x=1

f

x
)的极值点,求
f

x
)的极值;

(Ⅱ)若
f

x)有两个极值点,求
m
的取值范围.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分析】(Ⅰ)求 出函数的导数,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从而求出函数的极值即可;
< br>(Ⅱ)求出函数的导数,通过讨论
m
的范围,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根据函数
的 极值点的个数,确定
m
的范围即可.

【解答】解:(Ⅰ)
f′
x

=
+
mx
﹣(
2m
+
1
),

由已知得,
f′

1

=1
m=0

m=1


此时
f′

x

=



f′

x

=0
,得
x=1

x=2< br>,


x
的变化
f′

x
)、f

x
)的变化情况如下:

x

f′

x


f

x



0

1


+

递增

1

0

极大值


1

2




递减

2

0

极小值


2
,+∞)

+

递增

故< br>f

x
)极大值为
f

1

=﹣;
f

x
)极小值为
f

2
=2ln2

4


(Ⅱ)
f

x
)定义域为(
0
,+∞),

f′

x

=





1
)当
m=0
时,
f′

x

=
x
∈(
0

2
),
f′

x< br>)>
0

x
∈(
2
,+∞),
f′

x
)<
0


所以
x=2
时,
f

x
)取得极大值;


2
)当
m

0
时,由
f′
(< br>x

=0
,得
x=2

x=


第17页(共20页)


①若
m

0,则<
0

x
∈(
0

2
),
f′

x
)>
0

x
∈(
2
, +∞),
f′

x
)<
0


所以
x=2
时,
f

x
)取得极大值;

②若
m=
,则
=2

f′

x

=

0


f

x
)在(
0
,+∞)上为增函数,无极值;

③若
0

m
<,则>
2
,随
x
的 变化
f′

x
)、
f

x
)的变化情况如 下:

x

f′

x
))

f

x



0

2


+

递增

2

0

极大值


2
,)



递减


(,+∞)
0

极小值

+

递增

所以,当
x=2
时,
f

x
)取得极大值;当
x=
时,
f

x
)取得极小值.

④若
m
>,则
0
<<,随
x
的变化
f ′

x
),
f

x
)的变化情况如下:

x

f′

x


f

x



0
,)

+

递增


(,
2




递减

2

0

极小值


2
,+∞)

+

递增

0

极大值

所以,当
x=
时,
f

x
)取得极大值;当
x=2
时,
f
x
)取得极小值,

综上:
f

x
)有两个极值点,
m
的取值范围是(
0
,)∪(,+∞).



22
.已知函数
f

x

= e
x
+
ax
+
b

a

b

R
)在
x=ln2
处的切线方程为
y=x

2 ln2


(Ⅰ)求函数
f

x
)的单调区间;

(Ⅱ)当< br>x

0

k

2
时,求证:(
k< br>﹣
x

f'

x
)<
x
+
1
(其中
f'

x
)为
f

x
) 的
导函数).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分析】 (Ⅰ)求出函数的导数,根据
f′

ln2

=1
,求出< br>a
的值,从而求出函数
的单调区间;

(Ⅱ)问题转化为(
k

x

e
x

k

1

0
,令
g

x

=

k

x

e
x

k

1
,(
x

0
),
根据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即可.

【解答】解: (Ⅰ)
f′

x

=e
x
+
a


第18页(共20页)


由已知得
f′

ln2

=1
,故
e
ln2
+
a=1< br>,解得
a=

1



f

ln2

=

ln2
,得
e
ln2
﹣< br>ln2
+
b=

ln2
,解得:
b=
2


f

x

=e
x
﹣< br>x

2
,所以
f′

x

=ex

1



x

0
时,< br>f′

x
)<
0
;当
x

0
时,
f′

x
)>
0


所以
f

x
)的单调区间递增区间为(
0
,+∞),递减区间为(﹣∞,
0
);

证明:(Ⅱ)由已知(
k

x

f′

x
)<
x
+
1
,及
f′< br>(
x

=e
x

1


整 理得(
k

x

e
x

k
1

0



g

x
=

k

x

e
x

k
1
,(
x

0
),
g′

x

=

k

1

x

e
x


g′

x

=0
得,< br>x=k

1


①因为
x

0,所以
g′

x
)<
0

g

x
)在(
0
,+∞)上为减函数,

g

x)<
g

0

=

1

0< br>,满足条件.


②当
1

k

2
时,
x
∈(
0

k

1
),< br>g′

x
)>
0

g

x
)在上为增函数;

x
∈(
k

1
,+∞),g′

x
)<
0

g

x
) 在上为减函数.

所以
g

x

max
= g

k

1

=e
k

1
﹣(
k
+
1
),


h

k< br>)
=e
k

1
﹣(
k
+
1
),(
1

k

2
),
h′

k

=e
k

1

1

0


h

k
)在
k
∈(
1
2
]上为增函数,所以
h

k
)≤
h

2

=e

3

0


故当< br>x

0

k

2
时,(
k

x

f′

x
)<
x
+
1成立.



第19页(共20页)



2017

3

3


第20页(共20页)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笔记


高中数学棱柱内接圆和外接圆解题思路-高中数学回顾


河北高中数学学考范围-做高中数学老师应该读什么专业


将高中数学整理成一张纸-高中数学100分


高中数学经典题选难度-河北高中数学必修3目录


高中数学难学-高中数学必看公式


南瓜数学高中数学-高中数学课程椭圆


高中数学频率与概率课件-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必修几的



本文更新与2020-09-21 18: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7266.html

2017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解析版)的相关文章

2017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解析版)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