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1 18:40
tags:安徽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零点总结-高中数学边缘生的产生原因

2020年9月21日发(作者:姬胡)



2018-2019
学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 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
张,像对 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设集合
A=< br>{
x
|
x
2

2x
},
B=
{
x
|
x

1

0
},则
A< br>∩
B=
( )

A
.(﹣∞,﹣
1

B
.(﹣∞,
1

C
.(
0

1

D
.(
1

2


2
.命题
“< br>?
x
0
∈(
1
,+∞),
x
0
2< br>+
2x
0
+
2

0”
的否定形式是( )

A

C

B

D




3

cos215°
)已知角
α



α

360°
)终边上一点的 坐标为(
sin215°
,,则
α=
( )
A

215° B

225° C

235° D

245°

4
.已知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函数
单位后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C

6
.已知


,则( )

B

D



是夹角为
60 °
的两个单位向量,则

实数
k=4”

“”
的最 小正周期是
π
,则其图象向右平移个
A

f

2< br>)>
f

e
)>
f

3

B

f

3
)>
f

e
)>f

2

C

f

3
)>
f

2
)>
f

e

D

f

e
)>
f

3
)>
f< br>(
2


7
.设函数
f

x
)在(
m

n
)上的导函数为
g

x
) ,
x
∈(
m

n
),
g

x)若的导
函数小于零恒成立,则称函数
f

x
)在(
m

n
)上为

凸函数

.已知当
a

2
时,
,在
x
∈(﹣
1

2
)上为

凸函数

,则函数
f

x
)在( ﹣
1



2
)上结论正确的是( )

A
.既有极大值,也有极小值
B
.有极大值,没有极小值

C
.没有极大值,有极小值
D
.既无极大值,也没有极小值

8

A

B
.﹣
1 C


=
( )

D


9
.设函数
f

x
)是二 次函数,若
f

x

e
x
的一个极值点为
x=

1
,则下列图象
不可能为
f

x
) 图象的是( )

A

B

C

D


10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数学著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提出负数的
概念,内容涉及方程、几何、数列、面积、体积的计算等多方面.书的第
6

19
题,

今有竹九节,下三节容量四升,上四节容量三升.
”< br>如果竹由下往上均匀
变细(各节容量可视为等差数列),则中间剩下的两节容量是多少升( )

A

B

C

D


11
.△
ABC
内一点
O
满足A

12
.曲线
B

C

,直线
AO

BC
于点
D
,则( )

D


的一条切线
l

y=x
y
轴三条直线围成三角形记为△
OAB
,则

OAB
外接圆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二、填 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 3
.已知{
a
n
}是等比数列,
a
3
=1

a
7
=9
,则
a
5
=



B

C

D



14
.计算:(﹣
x

dx=


15
.已知
y=f

x
+
1
)+
2
是定义域为
R
的奇函数,则
f

e
)+
f

2

e

=


16
.在△
ABC
中,

AD=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
步骤
.



17

B

C
的对边长是
a

b

c
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在△
ABC
中,角A
,且
a
+
b=2ccosA

,过
B
点作
BD

AB

AC
于点
D
.若AB=CD=1

(Ⅰ)求证:
C=2A


(Ⅱ)求
a

b

c


18< br>.已知等差数列{
a
n
}的公差
d

0
,其 前
n
项和为
S
n
,若
S
9
=99
,且
a
4

a
7

a
12
成等比 数列.

(Ⅰ)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 Ⅱ)若
19
.已知
(Ⅰ)求
f

x
)的最小正周期 和最大值;

(Ⅱ)若

m

m

R)的零点个数.

,画出函数
y=g

x
)的图象,讨 论
y=g

x

,证明:.




20
.已知
S
n
是等比数列{
a
n}的前
n
项和,
S
3

S
9

S
6
成等差数列.



(Ⅰ)求证:< br>a
2

a
8

a
5
成等差数列;< br>
(Ⅱ)若等差数列{
b
n
}满足
b
1
=a
2
=1

b
3
=a
5
,求数列{
a
n
3
b
n
}的前
n
项和
T
n< br>.

21
.已知函数
f

x

=e
x
+
ax
+
b

a

b

R
)在
x=ln2
处的切线方程为
y=x

2l n2


(Ⅰ)求函数
f

x
)的单调区间;

(Ⅱ)若< br>k
为差数,当
x

0
时,(
k

x

f'

x
)<
x
+
1
恒成立, 求
k
的最大值(其

f'

x
)为
f
x
)的导函数).

22
.已知函数
f
(< br>x

=2ln

x
+
1
)+
(Ⅰ) 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Ⅱ)若
f

x
1

=f

x
2
)(
x
1
x
2
),求证:
x
1
+
x
2

2




﹣(
m
+
1

x
有且只有一个极值.




2017
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设集合
A=< br>{
x
|
x
2

2x
},
B=
{
x
|
x

1

0
},则
A< br>∩
B=
( )

A
.(﹣∞,﹣
1

B
.(﹣∞,
1

C
.(
0

1

D
.(
1

2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分析】分别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化简集 合
A

B
,再由交集
运算得答案.

【解答】解: ∵
A=
{
x
|
x
2

2x
}=

0

2
),
B=
{
x
|
x

1

0
}
=
(﹣∞,
1),


A

B=

0

1
),

故选:
C




2.命题

?
x
0
∈(
1
,+∞),
x
0
2
+
2x
0
+
2

0”
的否定形式是( )

A

C

【考点】命题的否定.

【分析】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写出它的否定命题即可.

【解答】解:命 题

?
x
0
∈(
1
,+∞),
x
0
2
+
2x
0
+
2

0”
的否定 形式是:


?
x
∈(
1
,+∞),
x< br>2
+
2x
+
2

0”


故选:
A





3

cos215°
)已知角
α



α

360°
)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
sin215°
,,则
α=
( )
B

D



A

215° B

225° C

235° D

245°

【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利用诱导公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
α
的值.



【解答】解:∵角
α



α

360°
)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
sin215°

co s215°
),

由三角函数定义得
cosα=sin215°=cos23 5°

sinα=cos215°=sin235°
,∴
α=235°


故选:
C




4
.已知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分析】设出向量的坐标,求出< br>【解答】解:设

则(
2

k

?
=

1

0
),则



=0


)]
?

1

0

=2

=0


=
(,

的充要条件,判断即可.

),

是夹角为
60°
的两个单位向量,则

实数
k=4”
是< br>“”
故[
2

1

0
)﹣
k
(,
解得:
k=4


故实数
k=4”


故选:
B




5
.函数

的充要条件,

的最小正周期是
π
,则其图象向右平移个
单位后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C

【考点】余弦函数的图象.

【分析】根据最小正周期是
π
,可知
ω=2
,求得图象向右平移
再 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求单调递减区间.

个单位后解析式,


B

D





【解答】解:由函数
解得:
ω=2


图象向右平移
的最小正周期是
π
,即,
个单位,经过平移后得到函数解析式为



解得单调递减区间为
故选:
B




6
.已知

k

Z
),



,则( )

A

f

2
)>
f

e
)>
f

3

B

f

3
)>
f

e
)>
f

2

C

f

3
)>
f

2
)>
f

e

D< br>.
f

e
)>
f

3
)>
f

2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分析】求出函数的导数,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从而
求出函数的最大值,计 算
f

e
),
f

3
),
f
2
)的值,比较即可.

【解答】解:
f

x
)的定义域是(
0
,+∞),

∵,


x
∈(
0

e
),
f'

x
) >
0


x
∈(
e
,+∞),
f'

x
)<
0



x=e
时,
f

x

max
=f

e
),


f

e
)>
f

3
)>
f

2
),

故选:
D




7
.设函数
f

x
)在(
m

n
)上的导函数为
g

x
),
x
∈(m

n
),
g

x
)若的导
函数小于 零恒成立,则称函数
f

x
)在(
m

n
)上为

凸函数

.已知当
a

2
时,< br>,在
x
∈(﹣
1

2
)上为

凸函 数

,则函数
f

x
)在(﹣
1





2
)上结论正确的是( )

A
.既有极大值,也有极小值
B
.有极大值,没有极小值

C
.没有极大值,有极小值
D
.既无极大值,也没有极小值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分析】根据函数恒成立,得出
m
的值,利用函数单调性得出结果.

【解答】解:,

由已知得
g′

x

= x

a

0
,当
x
∈(﹣
1
,< br>2
)时恒成立,


a

2
,又已知
a

2
,故
a=2


此时由
f′
x

=0
,得:
x
1
=2


x
∈(﹣
1

2


x
2< br>=2
+?(﹣
1

2
),


2< br>)时,
f′

x
)<
0


)时,
f′

x
)>
0
;当
x
∈(
2< br>﹣
所以函数
f

x
)在(﹣
1

2
)有极大值,没有极小值,

故选:
B




8

A

B
.﹣
1 C


=
( )

D


【考点】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

【分析】利用

切化弦

的思想与辅助角公式结合化简即可.

【解答】解:

故选:
B




9
.设函数
f

x
)是二次函数,若
f

x

e
x
的一个极值点为
x=

1
,则下列图象
不可能为
f

x
)图象的是( )

A

B

C



D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分析】先求出函数
f
x

e
x
的导函数,利用
x=

1
为 函数
f

x

e
x
的一个极值
点可得a

b

c
之间的关系,再代入函数
f
x

=ax
2
+
bx
+
c
,对答案分 别代入验证,
看哪个答案不成立即可.

【解答】解:由
y=f
(< br>x

e
x
=e
x

ax
2
+
bx
+
c
)?
y′=f′

x

e
x
+
e
x
f

x

=ex
[
ax
2
+(
b
+
2a

x
+
b
+
c
],


x=
1
为函数
f

x

e
x
的一个极值点 可得,﹣
1
是方程
ax
2
+(
b
+
2a< br>)
x
+
b
+
c=0
的一个根,

所 以有
a
﹣(
b
+
2a
)+
b
+
c =0
?
c=a


法一:所以函数
f

x

=ax
2
+
bx
+
a
,对称轴为
x=

=a


对于
A
,由图得
a
0

f

0
)>
0

f< br>(﹣
1

=0
,不矛盾,

对于
B
,由图得
a

0

f

0
)<
0

f
(﹣
1

=0
,不矛盾,

对于
C
,由图得
a

0

f

0
)<
0

x=

对于
D
,由图得
a

0

f

0
)>
0

x=


f
(﹣
1
)>
0
矛盾,
D
不对.

法二:所以函数
f

x

= ax
2
+
bx
+
a
,由此得函数相应方程的两根之积为1
,对照四
个选项发现,
D
不成立.

故选:
D




10
.《九章算术》是 我国古代的优秀数学著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负数的
概念,内容涉及方程、几何、数列、面积、体 积的计算等多方面.书的第
6

19
题,

今有竹九节,下 三节容量四升,上四节容量三升.

如果竹由下往上均匀
变细(各节容量可视为等差数 列),则中间剩下的两节容量是多少升( )


,且
f
(﹣1

=2a

b

f

0


0
?
b

0
?
f
(﹣
1
)<
0
,不矛盾,

<﹣
1
?
b

2a
?
f
(﹣
1
)<
0
与原图



A

B

C

D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2
,< br>…

a
9
,【分析】设九节竹自上而下分别为
a
1< br>,由题意可得
求出首项和公差,则答案可求.

【解答】解:由题意,设九节竹 自上而下分别为
a
1

a
2



a
9




故选:
B




11
.△
ABC
内一点
O
满足
A

B

C

,直线
AO

BC
于点
D
,则( )

D



,解得




【考点】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分析】由已知得
能求出
2
+
3=


=
,直线
AO

BC
于点
D


=
,则
=
,从而得到
=
,由此
【解答】解:∵△< br>ABC
内一点
O
满足


=
=
,< br>
,则
=



B

C

E
三点共线,
A

O

E
三点共线,∴< br>D

E
重合.


=
,∴
2
+
3=2

2
+
3

3=
﹣﹣
5=


故选:
A




12
.曲线的一条切线
l

y=x

y
轴三条直线围成 三角形记为△
OAB
,则

OAB
外接圆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分析】设直线
l
与曲线的切点坐标为(
x
0

y
0
),求出函数的导数,可得切线的
斜率和方程,联立直线
y=x
求得
A
的坐标,与
y
轴的交点
B
的 坐标,运用两点距
离公式和基本不等式可得
AB
的最小值,再由正弦定理可得外接圆的 半径,进而
得到所求面积的最小值.

【解答】解:设直线
l
与曲线 的切点坐标为(
x
0

y
0
),

函数的导数为.

则直线
l
方程为,即,





可求直线
l

y=x
的 交点为
A

2x
0

2x
0
),与
y
轴的交点为
在△
OAB
中,
当且仅当
x
02
=2
时取等号.





由正弦 定理可得△
OAB
得外接圆半径为
则△
OAB
外接圆面积
故 选
C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 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已知{
a
n
}是等比数列,
a
3
=1

a
7
=9
,则
a
5
=

3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由已知结合等比数列的性质求解.

【解答】解:∵
a
3
=1

a
7
=9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

,又

a
5
=3


故答案为:
3




14
.计算:


0


(﹣
x

dx=



【考点】定积分.

【分析】先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计算
dx
,即 求被积函数
y=
(﹣
x

dx
,问题得以解与直线
x=0

x=1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即可,再求出
决.

【解答】解: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
x=1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即是以(
1

0
)为圆心,以
1
为半径的圆的面积的,

dx=
(﹣
x

dx=

∴(< br>,

=




dx
是由
y=
与直线
x=0


x

dx=

故答案为:



15
.已知
y=f

x
+
1
)+
2
是定义域为
R
的奇函数 ,则
f

e
)+
f

2

e
=

4

【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分析】
y=f

x
+
1
)+
2
的图象 关于原点(
0

0
)对称,则
y=f

x
)图象关于(
1


2
)对称,即可求出
f
(< br>e
)+
f

2

e
).

【解答】解:
y=f

x
+
1
)+
2
的图 象关于原点(
0

0
)对称,


y=f

x
)是由
y=f

x
+
1
)+
2
的图象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得
到,图象 关于(
1
,﹣
2
)对称,
f

e
)+f

2

e

=

4

故答案为﹣
4




16
.在△
ABC
中,

AD=


,过
B
点作
BD

AB

AC
于 点
D
.若
AB=CD=1

【考点】正弦定理.

【分析】设
AD=x
,由题意求出∠
CBD

sin
BDC
,由正弦定理求出
BC
,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列出方 程,化简后求出
x
的值,可得答案.



【解答】解:设
AD=x
,且
BD

AB

AB= CD=1


在△
BCD
中,,则,

=



sin

BDC=sin
π
﹣∠
ADB

=sin

ADB=
由正弦定 理得,,

所以
BC===


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AC
2
=AB< br>2
+
BC
2

2?AB?BCcos

AB C


解得
x=
,即
AD=




,化简得,,

故答案为:


< br>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
解答应写 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
步骤
.



17

B

C
的对边长是
a

b

c< br>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在△
ABC
中,角
A
,且a
+
b=2ccosA

(Ⅰ)求证:
C=2A

(Ⅱ)求
a

b

c


【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分析】(Ⅰ)由
a
+
b =2ccosA
.利用正弦定理可证
C=2A


b
c
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c=b
+
1
,(Ⅱ) 由
a
,得
a=b

1
,由余弦定理得
a
2
=b
2
+
c
2

2bccosA
,利用正 弦定理可求
a

b

c
的值.


【解答】(Ⅰ)证明:由已知
a
+
b=2ccosA
及正弦定理得
sinA
+
sinB=2sinCcosA…
①,




sinB=sin

A
+
C

=sin AcosC
+
cosAsinC…


把②代入①得:
si nA
+
sinAcosC
+
cosAsinC=2sinCcosA


整理得:
sinA=sin

C

A


又∵
0

A

π

0

C

A

π



A=C

A


C=2A


(Ⅱ)由已知得
a=b

1

c=b
+
1
,由余弦定理得
a
2
=b
2
+
c
2

2bccosA


整理得:
b
+
4=2
b
+
1

cosA


由(Ⅰ)知
C=2A
,得
sinC=sin2A=2sinAcosA

由正弦定理得
c=2acosA

cosA=
由①②整理得:
b =5



a=4

b=5

c=6




18
.已知等差数列{
a
n
}的公差
d

0
,其前
n
项和为
S
n
,若
S
9
=99
,且
a
4

a
7

a< br>12
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Ⅱ)若,证明:.

=


【考点】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分析】(Ⅰ) 由
S
9
=99
,求出
a
5
=11
,由a
4

a
7

a
12
成等比数列,求 出
d=2
,由
此能求出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Ⅱ)求出
裂项求和法能证明
=n

n
+
2
),从而


==
,由此利用
【解答】解:(Ⅰ)因为等差数列{
a
n
}的公差
d

0
,其前
n
项 和为
S
n

S
9
=99



a
5
=11




a
4

a
7

a
12
成等比数列,得,

即(
11
+
2d

2
=

11< br>﹣
d
)(
11
+
7d
),∵
d
≠< br>0
,∴
d=2




a
1
=11

4
×
2=3



a
n
=2n
+
1 …



证明:(Ⅱ)

=
[(
1
﹣)+(
=
[
1
+



19
.已知




=n

n
+
2
),
==



)+(
]
=
)+

+(


)+()]




(Ⅰ)求
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Ⅱ )若

m

m

R
)的零点个数.
,画出函数
y=g

x
)的图象,讨论
y=g

x



【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正 弦函数的图象.
【分析】(Ⅰ)根据
f

x

=2
,利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求解
f

x
)并化
简,即可求得
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Ⅱ)
fx

=2
【解答】解:(Ⅰ)(

,利用
“5
点画法

画出函数
y=g

x
)的图 象.
=2sinxcosx
+
2sin
2
x=sin2x

cos2x
+
1=


f

x
)的最小正周期
T=π


函数
f

x
)的最大值为:;



(Ⅱ)
上列表为

x







,利用
“5
点画法

,函数
y=g

x
)在区间









π

0

1


1

0

0


1

2

2

1

描点作图


那么:
y=g

x
)﹣m

m

R
)的零点个数,即为函数
y=g

x
)与直线
y=m
的交
点个数,

由图可知,当

当或
时,无零点;

时,有
1
个零点;

时,有
2
个零点;


m=2
时,有
3
个零点.



20
.已知
S
n
是等比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3

S
9

S
6< br>成等差数列.

(Ⅰ)求证:
a
2

a
8< br>,
a
5
成等差数列;

(Ⅱ)若等差数列{
b
n
}满足
b
1
=a
2
=1

b
3
=a
5
,求数列{
a
n
3
b
n
}的前
n
项和
T
n


【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Ⅰ)设等比数列{
a
n
}的公比为
q
.当
q=1
时,显然
S
3
+
S
6

2S
9
,与已知
S
3

S
9

S
6
成等差数列矛盾,
1
+
q
3
=2q
6
,可得
q

1
.由
S
3
+
S
6
=2S
9
,利用求和公式 化为:
即可证明
a
2

a
8

a
5
成等差数列.





)由(


1
+
q
3
=2q
6
,解得< br>q
3
=

=b
1
=a
2
=1

b
3
=a
5
=
﹣,.可得
b
n
=

.可得
=
+,
=
=

再利用
错位相减法

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 Ⅰ)证明:设等比数列{
a
n
}的公比为
q



q=1
时,显然
S
3
+
S
6

2 S
9
,与已知
S
3

S
9

S< br>6
成等差数列矛盾,


q

1
.由
S
3
+
S
6
=2S
9
,可得
化为:1
+
q
3
=2q
6
,∴
a
2
+
a
5
=

a
2

a
8

a
5
成等差数列.

(Ⅱ)解:由(Ⅰ)
1
+< br>q
3
=2q
6
,解得
q
3
=1
(舍 去),
q
3
=
﹣.


===


=
+
=2
=2a
8



b
1
=a
2
=1

b
3
=a
5
=
﹣,

数列{
b
n
}的公差
d=
b
3

b
1

=
﹣.
< br>∴
b
n
=


T
n
=
=< br>①﹣②得:
=

2

解得
T
n
=< br>﹣+


21
.已知函数
f

x

=e
x
+
ax
+
b

a

b

R
)在
x=ln2
处的切线方程为
y=x

2ln2


(Ⅰ)求函数
f

x
)的单调区间;

(Ⅱ)若< br>k
为差数,当
x

0
时,(
k

x

f'

x
)<
x
+
1
恒成立, 求
k
的最大值(其

f'

x
)为
f
x
)的导函数).


+,



+
+

+
=

2
+



=
+
+

+
+



,①



=



【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分析】( Ⅰ)求出原函数的导函数,由
f'

ln2

=1
求导a
值,再由
f

ln2

=

ln2
求得
b
值,代入原函数的导函数,再由导函数的符号与原函数单调性间的
关系 确定原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把当
x

0
时,(
k

x

f'

x
)<
x
+< br>1
恒成立,转化为在
x

0

恒成立.令,利用导数 求其最小值得答案.


【解答】解:(Ⅰ)
f'

x
=e
x
+
a
,由已知得
f'

ln 2

=1
,故
e
ln2
+
a=1
,解得< br>a=

1


f

ln2

=

ln2
,得
e
ln2

ln2
+< br>b=

ln2
,解得
b=

2



f

x

=e
x

x

2
,则
f'

x

=e
x
﹣< br>1



x

0
时,
f'

x
)<
0
;当
x

0
时,
f'

x
)>
0



f

x
)的单调区间递增区间为(
0
,+∞),递减区间为(﹣∞,
0
) ;

(Ⅱ)由已知(
k

x

f'
x
)<
x
+
1
,及
f'

x

=e
x

1


整理得在
x

0
时恒成立.

令,,
< br>当
x

0
时,
e
x

0

e
x

1

0


由(Ⅰ)知< br>f

x

=e
x

x

2
在(
0
,+∞)上为增函数,


f

1

=e

3

0

f

2

=e
2

4

0


∴存在
x
0
∈(
1

2
)使得,此时


x
∈(
0

x
0
)时,
g'< br>(
x
)<
0
;当
x
∈(
x
0
,+∞)时,
g'

x
)>
0

∴.

故整数
k
的最大值为
2




22
.已知函数
f

x

=2ln

x< br>+
1
)+﹣(
m
+
1

x
有且只有 一个极值.



(Ⅰ)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Ⅱ)若
f
x
1

=f

x
2
)(
x
1

x
2
),求证:
x
1
+
x
2< br>>
2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分析】(Ⅰ)求 出函数的导数,通过讨论
m
的范围,根据函数有且只有一个极
值,求出
m的范围即可;

(Ⅱ)不妨设﹣
1

x
1
<< br>1

x
2
,令
g

x

= f

2

x
)﹣
f

x
)(﹣< br>1

x

1
),根据
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即可.

【解答】解:(Ⅰ)
f

x
)定义域为(﹣
1
,+∞),



即求
f'

x

=0
在区间(﹣
1
,+∞)上只有一个解,


1
)当
m

0
时,由
f'

x

=0

x=1

则,
m

0…

.得
x=1
符合题意,




2
)当
m=0
时,
综上:当
m

0
时,
f

x
)有且只有一个极值


(Ⅱ)由 (Ⅰ)知:
m

0

x=1

f

x
)有且只有一个极大值.


f

x
1

=f

x
2
)(
x
1

x< br>2
),不妨设﹣
1

x
1

1
<< br>x
2


g

x

=f

2

x
)﹣
f

x
)(﹣
1
x

1


gx

=2ln
则((
3

x
)﹣
2ln

x
+
1
)+
2x

2

m
+
1
)< br>所以
g

x
)在(﹣
1

1
)上为 减函数,故
g

x
)>
g

1

=0…

即当﹣
1

x

1
时,
f

2

x
)>
f

x
).
所以
f

2

x
1
)>
f

x
1

=f

x
2
),即f

2

x
1
)>
f

x< br>2


由(Ⅰ)知,
f

x
)在(
1
,+∞)上为减函数,且
2

x
1

1

x
2

1


所以
2

x
1

x
2
,故
x
1
+
x2

2









2017

3

3




高中数学总是考什么-初高中数学分支大全图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2pdf-高中数学满分突破第5季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重点总结-2011年高中数学联赛真题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难题-高中数学学霸考点


高中数学必修四PPT全册-下载高中数学教程全集


高中数学卷朱昊鲲-北京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


高中数学基本分-高中数学寒假作业写完图片


极坐标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高中数学知识点资料



本文更新与2020-09-21 18: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7268.html

2018-2019学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的相关文章

2018-2019学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