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学案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教师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2 03:57
tags:高中数学选修2

高中数学的实践论文题目-高中数学科研课题分享

2020年9月22日发(作者:靳智翼)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综合法、分析法;
(2) 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
(3)了解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的思考过程与特点,会用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
类型一、直接证明:
一. 综合法
1.定义:从命题的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及运算法则,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
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2.思维特点:由因导果,即由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已知的数学定理、性质和公式,推出
结论的一种证明方法
3.框图表示:(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定理、公理等 ,
Q
表示要证明的结论)
二.分析法
1.定义: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 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
结为判断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 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
做分析法.
2. 思维特点:执果索因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它与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种
方法
3.框图表示:(用
Q
表示要证明的结论,
P
n
表示 充分条件)
4.分析法的书写格式:

类型二、反证法:
:
3?7?25
例3 求证
反证法: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命题结论的反 面成立),经
证明:因为
3?7和25
都是正数,
过正确的推理,引出矛盾 ,,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
3?
因此说明假设错误
7?25
所以要证
这样的的证明方法叫反证法。
只需证
(3?7)
2

?(25)
2

(2)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展开得
10?221?20

a、反设: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只需证
21?5,

b、归缪: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只需证
21?25

因为
21?25
显然成立,
c、下结论: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命题成立。
25
所以
3?7?
(3)应用反证法的情形:
①直接证明困难;
②需分成很多类进行讨论.
③结论为“至少”、“至多”、“有无穷多个” ---类命题;
④结论为 “唯一”类命题;
(4)关键在于归缪矛盾:
a、与已知条件矛盾;b、与公理、定理、定义矛盾;c、自相矛盾。
题型一 综合法:
要证:??
只要证:??
只需证:??
??显然成立
上述各步均可逆
所以,结论成立
第 1 页


例1 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a?bb?cc?a
?lg?lg?lga?lgb?lgc

222
?
证明:
?a,b,c?R

求证:
lg
以上三式相加,且注意到a,b,c不全相等,

lg
a?bb?cc?a
?lg?lg?lga?lgb?lgc

222
总结:本题主要综合运用基本不等式以及对数的运算性质来证明.
例2 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 b,c,且A,B,C成等差数列, a, b,c
成等比数列,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由 A, B, C成等差数列,有 2B=A + C .

1
因为A,B,C为△ABC的内角,所以A + B + C=
?


2
?
.

3
3
2
由a, b,c成等比数列,有
b?ac
.

4
由①② ,得B=
由余弦定理及③,可得
再由④,得
a?c?ac?ac
.
因此
a?c
.
从而A=C.

5
由②③⑤,得
A=B=C=
22
?
.
3
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
总结: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要先作语言的转换,如 把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或把符号语言
转换成图形语言等.还要通过细致的分析,把其中的隐含条件 明确表示出来.
练习:
1、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
a ,b,c
,且A,B,C成等差数列,
a,b,c
成等比数列,
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分析:将 A , B , C 成等差数列,转化为符号语言就是2B =A + C; A , B , C为△ABC的内角,这是一
个隐含条件,明确表示出来是A + B + C =
?
; a , b,c成等比数列,转化为符号语言就是
b?ac
.此时,如果能把角和边统一起来,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寻找角和边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余弦定理正好满足要求.于是,可以用余弦定理为工具进行证明.
证明:由 A, B, C成等差数列,有 2B=A + C . ①
因为A,B,C为△ABC的内角,所以A + B + C=
?
. ⑧
由①② ,得B=
2
?
.
3
2
2
由a, b,c成等比数列,有
b?ac
.
由余弦定理及③,可得
再由④,得
a?c?ac?ac
.
因此
a?c
.
从而A=C.
由②③⑤,得
A=B=C=
2
?
.
3
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
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要先作语言的转换,如把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或把符号语言转换
第 2 页


成图形语言等.还要通过细致的分析,把其中的隐含条件明确表示出来.
2、已知
a,b?R,
求证
ab?ab.

本题可以尝试使用差值比较和商值比较两种方法进行。
证明:1) 差值比较法:注意到要证的不等式关于
a,b
对称,不妨设
a?b?0.
< br>?
abba
?a?b?0
?a
a
b
b
?a< br>b
b
a
?a
b
b
b
(a
a?b?b
a?b
)?0
2)商值比较法:设
a?b?0,

,从而原不等式得证。
a
a
b
b
a
a
?
?1,a?b?0,

?
ba
?()
a?b
?1.
故原不等式得证。
b
ab
b
注: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 步骤是:作差
(或作商)、变形、判断符号。
讨论:
若题设中去掉
x?1
这一限制条件,要求证的结论如何变换?
题型二 分析法:
例2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lg
证明:要证lg
a?b
b?cc?a
+ lg+ lg>lga+lgb+lgc。
2
22
a?bb?cc?a
+ lg+ lg>lga+lgb+lgc,
222
a?bb?cc?a
只需证lg··>lg(a·b·c),
222
a?bb?cc?a
只需证··>abc。
222
a?bb ?cc?a
?ab?0

?bc?0

?ac?0
。 但是 ,
222
a?bb?cc?a
且上述三式中的等号不全成立,所以,··>abc。
222
a?bb?cc?a
因此lg+ lg+ lg>lga+lgb+lgc。
222
分析:从定不等式不易发现证明的出发点,因此我们直接从待证不等式出发,分析其成立 的重要条

练习:在锐角
?ABC
中,求证:
tanA?tanB?1

证明:要证明
tanA?tanB?1

sinAsinB
?1

cosAcosB
因为A、B为锐角,所以
cosA?0,cosB?0

只需证
只需证
cosAcosB?sinAsinB

只需证
cos(A?B)?0

因为C为锐角,
A?B?
?
?C
为钝角
所以
cos(A?B)?0
恒成立
所以
tanA?tanB?1

题型三 反证法:
例1、已知a是整数,2能整除
a
,求证:2能整除a.
2
第 3 页


证明: 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2不能整除a”。
因为a是整数,故a是奇数,a可表示为2m+1(m为整数),则
a
2
? (2m?1)
2
?4m
2
?4m?1?2(2m
2
?2m) ?1
,即
a
2
是奇数。
所以,2不能整除
a
。这 与已知“2能整除
a
”相矛盾。于是,“2不能整
除a”这个假设错误,故2能整除a .
例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a,b都和直线c垂直。求证:a与b平行。
证明:假设 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直线a与b相交”。设直线a,b的交点为M,
0
?PMQ?0
a,c的交点为P,b,c的交点为Q,如图所示,则。
22
这样
△MPQ
的内角和
??PMQ??MPQ??PQM

这与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相矛盾,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所以直线a与b不相
交,即a与b平行。
例3、求证:
2
是无理数。

证明:即
2
是有理 数,那么它就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设
2?
2
不是无理数,
0
p
,p?0

q
22

p

q
互素 ,则
p2?q
。所以

2p?q
..


22222

q
是偶数,
q
也必然为偶数。设
q=2k,代入①式,则有
2p?4k
,即
p?2k
,所以
p
也 为
偶数。
P

q
都是偶数,它们有公约数
2
,这与
p

q
互素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即“
2

无理数”。

1


4
1
111
证法一: 假设三式同时大于,即
?
1?a
?
b?

?
1?b
?
c?

?
1?c
?
a?

4< br>444
1
a,b,c?
?
0,1
?

?三式同向相乘得
?
1?a
?
b
?
1?b
?c
?
1?c
?
a?
,又

64
练习: 已知,
a,b,c?(0,1)
,求证:
(1?a)b,(1?b)c,(1?c)a
不能同时大于
2
11
?
1?a?a
?
1
1 ?bb?1?cc?

,同理,
?
????
?
1?a
?
a?
??
44
24
??
?
?
1?a< br>?
b
?
1?b
?
c
?
1?c
?a?
证法二:假设三式同时大于
1
,这与假设矛盾,故原命题得证。

64
1

0?a?1?1?a?0


4
同理


?
1?b
?
?c
?< br>1
,
?
1?c
?
?a
?
1
,
三式相加得
3
?
3
,这是矛盾的,故假设错误,所以原命题得
22 22
22
1、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
第 4 页


证明:∵
b?c
≥2bc,a>0,

a(b?c)
≥2abc ①
同理
b(c?a)
≥2abc ②
22
22
22< br>c(a
2
?b
2
)
≥2abc ③
因为a,b,c不全相等,所以
b?c
≥2bc,
c?a
≥2ca,
a?b
≥2ab三式不能全取“=”
号,从而①、②、③三式也不能全取“=”号
2、已知a,b,c都是正数,且a,b,c成等比数列,
222222
求证:
a?b?c?(a?b?c)

证明:左-右=2(ab+bc-ac)
∵a,b,c成等比数列,∴
b?ac

2
2222
a?c
?a?c

2
2422
3、若实数
x?1
,求证:
3(1?x?x)?(1?x?x).

又∵a,b,c都是正数,所以
0?b?ac

证明:采用差值比较法: < br>4、已知a,b,c,d∈R,求证:ac+bd≤
(a
2
?b
2)(c
2
?d
2
)

分析一:用分析法
证法一:(1)当
ac
+
bd
≤0时,显然成立
(2)当
ac
+
bd
>0时,欲证原不等式成立,
222 22
只需证(
ac
+
bd
)≤(
a
+
b< br>)(
c
+
d
)
222222222222
即证ac
+2
abcd
+
bd

ac
+
a d
+
bc
+
bd

2222
即证2
abcd

bc
+
ad

2
即证0≤(
bc
-
ad
)
因为
a,
b
,
c
,
d
∈R,所以上式恒成立,
综合(1)、(2)可知:原不等式成立
分析二:用综合法
2222222222 2222222222
证法二:(
a
+
b
)(
c
+
d
)=
ac
+
ad
+
bc
+
bd
=(
ac
+2
abcd
+
bd
)+(
bc
-2
abcd
+
ad
)
222
=(
ac
+
bd
)+(
bc
-
ad
)≥(
ac+
bd
)

(a?b)(c?d)
≥|
ac
+
bd
|≥
ac
+
bd

2222
故命题得证
分析三:用比较法
222222
证法三:∵ (
a
+
b
)(
c
+
d
)-(
ac
+
bd
)=(
bc
-
ad
)≥0,
22 222
∴(
a
+
b
)(
c
+
d
) ≥(
ac
+
bd
)

(a?b)(c?d)
≥|
ac
+
bd
|≥
ac
+
bd
,

ac
+
bd

(a?b)(c?d)

2222
2222
5、设a、b是两个正实数,且a≠b,求证:a+b>ab+ab.
证明:(用分析法思路书写)
3322
要证 a+b>ab+ab成立,
22
只需证(a+b)(a-ab+b)>ab(a+b)成立,
22
即需证a-ab+b>ab成立。(∵a+b>0)
22
只需证a-2ab+b>0成立,
2
即需证(a-b)>0成立。
2
而由已知条件可知,a≠b,有a-b≠0,所以(a-b)>0显然成立,由此命题得证。
(以下用综合法思路书写)
222
∵a≠b,∴a-b≠0,∴(a-b)>0,即a-2ab+b>0
22
亦即a- ab+b>ab
22
由题设条件知,a+b>0,∴(a+b)(a-ab+b)>(a+b)ab
3322
第 5 页


即a+b>ab+ab,由此命题得证.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 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os C+ccos B=asin A,则△ABC
的形状为( )
A.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答案] B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sinBcosC+sinCcosB=sin
2
A,所以,sin(B+C)=sin
2
A,∴sinA=sin
2A,而
π
sinA>0,∴sinA=1,A=,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2
2. 已知x、y为正实数,则( )
A.2
lgx

lgy
3322
B.直角三角形
D.不确定
=2
lgx
+2
lgy
B.2
l g(x

y)
=2
lgx
·2
lgy

l gy
C.2
lgx·
=2
lgx
+2
lgy
D.2
lg(xy)
=2
lgx
·2
lgy

[答案] D
[解析] 2
lg(xy)
=2
(lgx

lgy)
=2
lgx
·2
lgy
.
3.设a、b∈R,且a≠b,a+b=2,则必有( )
a
2
+b
2
A.1≤ab≤
2
a
2
+b
2
C.ab<<1
2
[答案] B
a
2
+b
2
B.ab<1<
2
a
2
+b
2
D.<12
?
a+b
?
2
a+b
[解析] ab<
??
<
2
(a≠b).
2
??
1
4.设01-x
A.a
C.c
[答案] C
1-x
2
-1
x
2
[解析] 因为b-c=(1+x)-= =-<0,所以b2
>2x>0,所以
1-x1-x1-x< br>1
b=1+x>2x=a,所以aB.b
D.不能确定
22
第 6 页


13
[点评] 可用特值法:取x=,则a=1,b=,c=2.
22
5.已知y>x>0,且x+y=1,那么( )
x+y
A.x<2
x+y
C.x<<2xy2
[答案] D
x+y
1
x+y
313
[解析] ∵y>x>0,且x+y=1,∴设y=,x=,则=,2xy=.所以有x<2xy<442 282
排除A、B、C,选D.
1
?
x

?
a+ b
?
,B=f(ab),C=f
?
2ab
?
,则A、B、C 的大小6.已知函数f(x)=
?
,a、b∈R,A=f
?
2
??
2
??
a+b
?
关系为( )
A.A≤B≤C
C.B≤C≤A
[答案] A
[解析]
a+b
2ab1≥ab≥,又函数f(x)=()
x
在(-∞,+∞)上是单调减函数,
22
a+b
B.A≤C≤B
D.C≤B≤A
x+y
B.2xy2
x+y
D.x<2xy<2
a+b
2ab
∴f()≤f(ab)≤f().
2
a+b
二、填空题
7.已知a>0,b>0,m=lg
[答案] m>n
a+b
[解析] 因为(a+b)=a+b+2ab>a+b>0,所以>
2
2
a+ba+b
,n=lg,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2
a+b
,所以m>n.
2
8.设a=2,b=7-3,c=6-2,则a、b、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a>c>b
[解析] b=
4
7+3
,c=
4
6+2
,显然b而 a
2
=2,c
2
=8-212=8-48<8-36=2=a
2
所以a>c.
也可用a-c=22-6=8-6>0显然成立,即a>c.
9.如果aa+bb>ab+ba,则实数a、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第 7 页


[答案] a≠b且a≥0,b≥0
[解析] aa+bb>ab+ba ?aa+bb-ab-ba>0?a(a-b)+b(b-a)>0?(a-
b)(a-b)>0?(a +b)(a-b)
2
>0
只需a≠b且a,b都不小于零即可.
三、解答题
10. 已知n∈N
*
,且n≥2,求证:
[证明] 要证
即证1>n-
只需证
1
>n-
n
n?n-1?,
n-1,
1
>n-n-1.
n
n?n-1?>n-1,
∵n≥2,∴只需证n(n-1)>(n-1)
2

只需证n>n-1,只需证0>-1,
最后一个不等式显然成立,故原结论成立.
一、选择题
11. 设函数f(x)的导函数为f ′(x),对任意x∈R都有f ′(x)>f(x)成立,则( )
A.3f(ln2)>2f(ln3)
C.3f(ln2)=2f(ln3)
[答案] B
f′?lnx?-f?lnx?
f?lnx?
[解析] 令F(x)=(x>0),则 F′(x)=,∵x>0,∴lnx∈R,∵对任意x∈R都有
xx
2
f ′(x)> f(x),∴f′(lnx)>f(lnx),∴F′(x)>0,∴F(x)为增函数,∵3>2>0,∴F( 3)>f(2),即
3f(ln2)<2f(ln3).
33
3
12.要使a-bA.ab<0且a>b
C.ab<0且a[答案] D
[解析]
3
a-b<
3
3
3333
a-b?a-b+3ab
2
-3a
2
b2
2
b.
B.ab>0且a>b
D.ab>0且a>b或ab<0且af?ln3?f?ln2?
>,∴
32
B.3f(ln2)<2f(ln3)
D.3f(ln2)与2f(ln3)的大小不确定
33
∴当ab>0时,有b第 8 页


33
当ab<0时,有b>a,即b>a.
14y
13. 若两个正实数x、y满足+=1,且不等式x+2
-3m有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xy4
A.(-1,4)
C.(-4,1)
[答案] B
14yy14y4x
[解析] ∵x>0,y>0,+=1,∴x+=(x+)(+)=2++ ≥2+2
xy44xy4xy
y4x
·=4,等号在y
4xy
B.( -∞,-1)∪(4,+∞)
D.(-∞,0)∪(3,+∞)
yy
=4x,即x =2,y=8时成立,∴x+的最小值为4,要使不等式m
2
-3m>x+有解,应有m
2
-3m>4,
44
∴m<-1或m>4,故选B.
14. 在f(m,n)中,m、n、f(m,n)∈N
*
,且对任意m、n都有:
(1)f (1,1)=1,(2)f(m,n+1)=f(m,n)+2,(3)f(m+1,1)=2f(m,1);给 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f(1,5)=9;②f(5,1)=16;③f(5,6)=26;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个.
A.3
C.1
[答案] A
[解析] ∵f(m,n+1)=f(m,n)+2,∴f(m,n)组成首项为f(m,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f(m,n)=f(m,1)+2(n-1).
又f(1,1)=1,∴f(1,5)=f(1,1)+2×(5-1)=9,
又∵f(m+ 1,1)=2f(m,1),∴f(m,1)构成首项为f(1,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f(m,1)= f(1,1)·2
m

1

2
m

1,∴f(5,1)=2
5

1
=16,∴f(5,6)=f(5,1)+ 2×(6-1)=16+10=26,∴①②③都正确,故选A.
二、填空题
15.若sinα+sinβ+sinγ=0,cosα+cosβ+cosγ=0,
则cos(α-β)=________.
1
[答案] -
2
[解析] 由题意sinα+sinβ=-sinγ
cosα+cosβ=-cosγ
①,②两边同时平方相加得
2+2sinαsinβ+2cosαcosβ=1




B.2
D.0
第 9 页


2cos(α-β)=-1,
1
cos(α-β)=-.
2
三、解答题
16.已知a、b、c表示△ABC的三边长,m>0,
abc
求证:+>.
a+mb+mc+m
abc
[证明] 要证明+>,
a+mb+mc+m
abc
只需证明+->0即可.
a+mb+mc+m
abc
∵+-=
a+mb+mc+m
a?b+ m??c+m?+b?a+m??c+m?-c?a+m??b+m?

?a+m??b+m??c+m?
∵a>0,b>0,c>0,m>0,
∴(a+m)(b+m)(c+m)>0,
∵a(b+m)(c+m)+b(a+m)(c+ m)-c(a+m)(b+m)=abc+abm+acm+am
2
+abc+abm+bcm +
bm
2
-abc-bcm-acm-cm
2
=2abm+am2
+abc+bm
2
-cm
2

=2abm+abc+(a+b-c)m
2

∵△ABC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a+b-c>0,∴(a+b-c)m
2
>0,
∴2abm+abc+(a+b-c)m
2
>0,
abc
∴+>.
a+mb+mc+m
sin?2α+β?
sinβ
17.求证:-2cos( α+β)=.
sinαsinα
[证明] 要证明原等式成立.
即证明sin(2α+β)-2sinαcos(α+β)=sinβ,
又因为sin(2α+β)-2sinαcos(α+β)
=sin[(α+β)+α]-2sinαcos(α+β)
第 10 页


=sin(α+β)cosα+cos(α+β)sinα-2sinαcos(α+β)
=sin(α+β)cosα-cos(α+β)sinα
=sin[(α+β)-α]=sinβ.
所以原命题成立.
备用例题1:已知
x,y,z?R,a,b,c?R

求证:
?
b?c
2
c?a
2
a?b
2
x? y?z?2(xy?yz?zx)

abc
证明:由于x,y,z∈R,a,b,c∈R

,则
b? c
2
c?a
2
a?b
2
x?y?z?2(xy?yz?zx )
.
abc
备用例题2: 已知
1?tan
?
?1
,求证:cos
?
-sin
?
=3(cos
?
+sin< br>?
).
2?tan
?
所以
证明:要证cos
?-sin
?
=3(cos
?
+sin
?
),
cos
?
?sin
?
?3

cos
?
?sin
?
1?tan
?
?3
, 只需证
1?tan
?
只需证
1
只需证1-tan
?
=3(1+tan
?
),只需证tan
?
=-,
2
1?tan
?
?1
,∴1-tan
?
=2+tan
?< br>,即2tan
?
=-1.
2?tan
?
1
∴tan
?
=-显然成立,∴结论得证.
2
一、选择题
1.否定结论“至多有两个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一个解
B.有两个解
C.至少有三个解
D.至少有两个解
[答案] C
[解析] 在逻辑中“至多有
n
个”的否定是“至少有
n
+1个”,所以“至多有两个解”的否定
为“至少有三个解”,故应选C.
2. 否定“自然数
a

b

c
中恰有一个偶数”时的正确反设为 ( )
A.
a

b

c
都是奇数
B.
a

b

c
或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
C.
a

b

c
都是偶数
D.
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答案] B
第 11 页


[解析]
a
b

c
三个数的奇、偶性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全是奇数;②有两个奇数,一个偶数 ;
③有一个奇数,两个偶数;④三个偶数.因为要否定②,所以假设应为“全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故应选B.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
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
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答案] B
[解析]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的否定是“都大于60°”.故应选B. < br>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ax

bx

c
=0(
a
≠0)有有理根,那么
a

b
2
c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 )
A.假设
a

b

c
都是偶数
B.假设
a

b

c
都不是偶数
C.假设
a

b

c
至多有一个偶数
D.假设
a

b

c
至多有两个偶数
[答案] B
[解析] “至少有一个”反设词应为“没有一个”,也就是说本题应假设为< br>a

b

c
都不是偶
数.
5.命题“△< br>ABC
中,若∠
A
>∠
B
,则
a
>
b
”的结论的否定应该是( )
A.
a
<
b

B.
a

b

C.
a

b

D.
a

b

[答案] B
[解析] “
a
>
b
”的否定应为“
a

b

a<
b
”,即
a

b
.故应选B.
6.已知< br>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
c
平行于直线
a
, 那么
c

b
的位置关系为( )
A.一定是异面直线
B.一定是相交直线
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
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答案] C
[解析] 假设
c

b
,而由
c< br>∥
a
,可得
a

b
,这与
a
b
异面矛盾,故
c

b
不可能是平行直线.故
应选C.
第 12 页


111
7.设
a

b

c
∈(-∞,0),则三数
a
+,
c
+,
b< br>+中( )
bac
A.都不大于-2
B.都不小于-2
C.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答案] C
?
1
??
1
??
1
?
[解析]
?
a

?

?
c

?

?
b

?

bac
?????
c
?
?
?
1
??
1
??
1
?

?< br>a

?

?
b

?

?< br>c

?

?
a
??
b
??

a

b

c
∈(-∞,0),
1
??
1
??

a
+=-
?

a
?

??
≤-2
a
??
a
??
b< br>+=-
?

b

?

??
≤-2
b
??
b
??
c
+=-
?

c< br>+
?

??
≤-2
c
??
c
??
1
1
?
?
?
1
??
?
1
??
?
1
??
1
??
1
?

?< br>a

?

?
c

?

?< br>b

?
≤-6
?
b
??
b
a??
a
c
?
c
111
∴三数
a
+、< br>c
+、
b
+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故应选C.
8.若
P
是两条异面直线
l

m
外的任意一点,则( )
A.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

m
都平行
B.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

m
都垂直
C.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

m
都相交
D.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

m
都异面
[答案] B
[解析] 对于A,若存在直线
n
,使
n

l

n

m

则有
l

m
,与
l

m
异面矛盾;对于C,过点
P

l

m
都相交的直线不一定存
在,反例如图(
l
∥α); 对于D,过点
P

l

m
都异面的直线不唯一.
9.有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其中只有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
位歌手,甲说:“是乙或丙 获奖”,乙说:“甲、丙都未获奖”,丙说:“我获奖了”,丁说:“是
乙获奖了”,四位歌手的话只有 两句是对的,则获奖的歌手是( )
A.甲
B.乙
C.丙
第 13 页


D.丁
[答案] C
[解析] 因为只有一人获奖,所以丙、 丁只有一个说对了,同时甲、乙中只有一人说对了,假
设乙说的对,这样丙就错了,丁就对了,也就是甲 也对了,与甲错矛盾,所以乙说错了,从而知甲、
丙对,所以丙为获奖歌手.故应选C.
x< br>n
(
x
2
n
+3)
10.已知
x
1
>0,
x
1
≠1且
x
n
+1
=(
n
=1,2…),试证“数列{
x
n
}或者对任意正整数
n
都满
2
3
x
n
+1

x
n
<x
n
+1
,或者对任意正整数
n
都满足
x
n< br>>
x
n
+1
”,当此题用反证法否定结论时,应为( )
A.对任意的正整数
n
,都有
x
n

x
n
+1

B.存在正整数
n
,使
x
n

x< br>n
+1

C.存在正整数
n
,使
x
n

x
n
+1

x
n

x
n-1

D.存在正整数
n
,使(
x
n

x
n
-1
)(
x
n

x
n
+1
)≥0
[答案] D
[解析] 命题的结论是“对任意正整数
n
,数列{
x
n
}是递增数列或是递减数列”,其反设是“存
在正整数
n
,使数列既不是递增数列,也不是递减数列”.故应选D.
二、填空题
11.命 题“任意多面体的面至少有一个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的结论的否定是________.
[答案] 没有一个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
[解析]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没有一个”.
1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a

b
∈N,
ab
可被5整除,那么
a

b
中至少有一个 能被5整除”,那
么反设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b
都不能被5整除
[解析]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都不能”.
1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的过程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
① ∠
A
+∠
B
+∠
C
=90°+90°+∠
C
>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相矛盾,则∠
A
=∠
B
=90° 不成立;
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
③假设∠
A
,∠
B
,∠
C
中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
A
=∠
B
= 90°.
正确顺序的序号排列为____________.
[答案] ③①②
[解析] 由反证法证明的步骤知,先反证即③,再推出矛盾即①,最后作出判断,肯定结论即
②,即顺序应为③①②.
14.用反证法证明质数有无限多个的过程如下:
假设_____ _________.设全体质数为
p
1

p
2
、…、p
n
,令
p

p
1
p
2
…< br>p
n
+1.
显然,
p
不含因数
p
1

p
2
、…、
p
n
.故
p
要么是质数, 要么含有______________的质因数.这表
第 14 页


明,除 质数
p
1

p
2
、…、
p
n
之外 ,还有质数,因此原假设不成立.于是,质数有无限多个.
[答案] 质数只有有限多个 除
p
1

p
2
、…、
p
n
之外
[解析] 由反证法的步骤可得.
三、解答题
15.已知:
a

b

c
>0,
ab

bc

ca
>0,
abc
>0.
求证:
a
>0,
b
>0,
c
>0.
[证明] 用反证法:
假设
a

b

c
不都是正数,由
abc
>0可知,这三个数中必有两个为负数,一个为正数,
不妨设
a
<0,
b
<0,
c
>0,则由
a
b

c
>0,
可得
c
>-(
a

b
),

a

b
<0,∴
c
(
a

b
)<- (
a

b
)(
a

b
)
ab< br>+
c
(
a

b
)<-(
a

b
)(
a

b
)+
ab


a b

bc

ca
<-
a

ab

b


a
>0,
ab
>0,
b
> 0,∴-
a

ab

b
=-(
a

ab

b
)<0,即
ab

bc

ca
<0,
这与已知
ab

bc

ca
>0 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因此
a
>0,
b
>0,
c
>0成立.
1
16.已知
a

b

c
∈(0,1).求证:(1 -
a
)
b
,(1-
b
)
c
,(1-
c
)
a
不能同时大于.
4
1
[证明] 证法1:假设( 1-
a
)
b
、(1-
b
)
c
、(1-c
)
a
都大于.∵
a

b

c
都是小于1的正数,∴1
4
(1-
a
)+
b

a
、1-
b
、1-
c
都是正数.≥(1-
a
)
b

2
(1-
b
)+
c
1(1-
c)+
a
1
同理>,>.
2222
三式相加,得
(1 -
a
)+
b
(1-
b
)+
c
(1-
c
)+
a
3
++>,
2222
33
即>,矛盾.
22
1
所以(1-
a
)
b
、(1-
b
)
c
、(1-
c
)
a
不能都大于.
4
1111
证法2:假设三个式子同时大于,即 (1-
a
)
b
>,(1-
b
)
c
>,(1 -
c
)
a
>,三式相乘得
4444
11
=, < br>42
222222
22
?
1
?
3
(1-a
)
b
(1-
b
)
c
(1-
c
)
a
>
??

?
4
?
因为0<
a
<1,所以0<
a
(1-
a
)≤
?
?
1-
a

a
?
2

1
.
?
?
2
?
4
第 15 页


11< br>同理,0<
b
(1-
b
)≤,0<
c
(1-
c
)≤.
44
?
1
?
3
所以(1-
a< br>)
a
(1-
b
)
b
(1-
c
)c

??
.②
?
4
?
因为①与②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原命题成立.
17. 已知函数
f
(
x
)是(-∞,+∞)上的增函数,
a
b
∈R.
(1)若
a

b
≥0,求证:
f< br>(
a
)+
f
(
b
)≥
f
(-
a
)+
f
(-
b
);
(2)判断(1)中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 (1)证明:∵< br>a

b
≥0,∴
a
≥-
b
.
由已 知
f
(
x
)的单调性得
f
(
a
)≥
f
(-
b
).

a

b
≥0?
b
≥-
a
?
f
(
b
)≥
f
(-
a
).
两式相加即得:
f
(
a
)+
f< br>(
b
)≥
f
(-
a
)+
f
(-b
).
(2)逆命题:
f
(
a
)+
f(
b
)≥
f
(-
a
)+
f
(-
b
)则
a

b
≥0.
下面用反证法证之.
假设
a

b
<0,那么:

a

b
<0?
a
<-
b
?
f
(
a
) <
f
(-
b
)
a

b
<0?
b< br><-
a
?
f
(
b
)<
f
(-
a
)


?
f
(
a
)+
f(
b
)<
f
(-
a
)+
f
(-
b
).
这与已知矛盾,故只有
a

b
≥0.逆命题得证.
1?
2
?
n
-1
18.已知数列{
b
n
}的通项公式为
b
n

??
.求证:数列{
b
n< br>}中的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
4
?
3
?
[解析] 假 设数列{
b
n
}存在三项
b
r

b
s
b
t
(
r
<
s
<
t
)按某 种顺序成等差数列,由于数列{
b
n
}是首项
12
为,公比为的等比 数列,于是有
b
t
>
b
s
>
b
r
,则只可能有2
b
s

b
r

b
t
成立.
43
1
?
2
?
s
-1
1
?
2
?
r
-1
1
?
2
?
t-1
∴2·
??

??

??
.
4
?
3
?
4
?
3
?
4
?
3
?
两边同乘3
t
-11-
r
2,化简得3
t

r
+2
t

r
=2·2
s

rt

s
3,
由于
r
<
s
<
t
,所以上式左边为奇数,右边为偶数,故上式不可能成立,导致矛盾.
故数列{
b
n
}中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

第 16 页

高中数学状元手写笔记值得收藏-2017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四川解析


为什么有人高中数学学不好-高中数学必修1 解读


高中数学诺贝尔定则-高中数学必修5综合侧试卷


甘肃高中数学会考试卷百度文库-高中数学竞赛一般考什么题


高中数学教师学期教学计划-g高中数学选修


高中数学向量知识点总结百度文库-高中数学高三文科


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教材-高中数学学的好的人适合干嘛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本文更新与2020-09-22 03: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7753.html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学案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教师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学案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教师版)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