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2 04:15
tags:高中数学选修2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测试题-高中数学大题150道

2020年9月22日发(作者:孟启予)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练习(P4)
1、略. 2、(1)真; (2)假; (3)真; (4)真.
3、(1)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线相等. 这是真命题.
(2)若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这是真命题.
(3)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这是假命题.
练习(P6)
1、逆命题:若一个整数能被5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则这个整数不能被5整除. 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整数不能被5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 这是真命题.
2、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不相等,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也不相等. 这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也不相等.这是真命题.
3、逆命题: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奇函数. 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不是奇函数的函数的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 这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不是奇函数. 这是真命题.
练习(P8)

证明:若
a?b?1
,则
a
2
?b
2
?2a?4b ?3

?(a?b)(a?b)?2(a?b)?2b?3

?a?b?2?2b?3

?a?b?1?0
所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从而原命题也是真命题.
习题1.1 A组(P8)
1、(1)是; (2)是; (3)不是; (4)不是.
2、(1)逆命题:若两个整 数
a

b
的和
a?b
是偶数,则
a,b
都 是偶数.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两个整数
a,b
不都是偶数,则
a?b
不是偶数. 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两个整数
a

b
的和
a?b
不是偶数,则
a,b
不都是偶数. 这是真命题.
(2)逆命题:若方程
x
2
?x?m?0
有实数根,则
m?0
.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
m?0
,则方程
x
2
?x?m?0
没有实数根. 这是假命题.
第1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逆否命题:若方程x
2
?x?m?0
没有实数根,则
m?0
. 这是真命题. < br>3、(1)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
距离 相等.
逆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点到不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不
相等. 这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不相等,则这个点不在线段的垂直平分
线上. 这是真命题.
(2)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逆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矩形,则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则这个四边形不是矩形. 这是真命题.
4、证明:如果一个三 角形的两边所对的角相等,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个三角形
是等腰三角形,且这两条边是等腰三 角形,也就是说这两条边相等. 这就证明了原命题的逆否
命题,表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所以,原命题也是真命题.
习题1.1 B组(P8)
证明:要证的命题可以改写成“若
p
,则
q
”的形式:若圆的两条弦不是直径,则它们不
能互相平分.
此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圆的两条相交弦互相平分,则这两条相交弦是圆的两条直径.
可以先 证明此逆否命题:设
AB,CD

eO
的两条互相平分的相交弦,交点是E
,若
E
和圆

O
重合,则
AB,CD
是经过圆心
O
的弦,
AB,CD
是两条直径. 若
E
和圆 心
O
不重合,连结

OE
是等腰
?AOB

?COD
的底边上中线,所以,
OE?AB

OE?CD
. AO,BO,CO

DO

且与
OE
垂直,这是不可能 的. 所以,
E

O
必然重合. 即
AB

CD< br>是
AB

CD
都经过点
E

圆的两条直径.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得证,由互为逆否命题的相同真假性,知原命题是真命题.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练习(P10)
1、(1)
?
; (2)
?
; (3)
?
; (4)
?
. 2、(1). 3(1).
4、(1)真; (2)真; (3)假; (4)真.
练习(P12)
1、(1)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p

q
的充要条件;
(2)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p

q
的充要条件;
(3)原命题是假命题,逆命题是真命题,
p

q
的必要条件.
第2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2、(1)
p

q
的必要条件; (2)
p

q
的充分条件;
(3)
p

q
的充要条件; (4)
p

q
的充要条件.
习题1.2 A组(P12)

1、略. 2、(1)假; (2)真; (3)真.
3、(1)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 (2)充要条件;
(3)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4)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
4、充要条件是
a
2
?b
2
?r
2
.
习题1.2 B组(P13)
1、(1)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
2、证明:(1)充分性:如果
a
2
?b
2?c
2
?ab?ac?bc
,那么
a
2
?b
2
?c
2
?ab?ac?bc?0
.
所以
(a?b)
2
?(a?c)
2
?(b?c)
2
?0

所以,
a?b?0

a?c?0

b?c?0
.

a?b?c
,所以,
?ABC
是等边三角形.
(2)必要性:如果
?ABC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
a?b?c

所以
(a?b)
2
?(a?c)
2
?(b?c)
2
?0

所以
a
2
?b
2
?c
2
?ab?ac?bc?0

所以
a
2
?b
2
?c
2
?ab?ac?bc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练习(P18)
1、(1)真; (2)假. 2、(1)真; (2)假.
3、(1)
2?2?5
,真命题; (2)3不是方程
x
2
?9?0
的根,假命题;
(3)
(?1)
2
??1
,真命题.
习题1.3 A组(P18)
1、(1)
4?{2,3}

2?{2,3}
,真命题; (2)
4?{2,3}

2?{2,3}
,假命题;
(3)2是偶数或3不是素数,真命题; (4)2是偶数且3不是素数,假命题.
2、(1)真命题; (2)真命题; (3)假命题.
3、(1)
2
不是有理数,真命题; (2)5是15的约数,真命题;
(3)
2?3
,假命题; (4)
8?7?15
,真命题;
(5)空集不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真命题.
第3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习题1.3 B组(P18)
(1)真命题. 因为
p
为真命题,
q
为真命题,所以
p?q
为真命题;
(2)真命题. 因为
p
为真命题,
q
为真命题,所以
p?q
为真命题;
(3)假命题. 因为
p
为假命题,
q
为假命题,所以
p?q
为假命题;
(4)假命题. 因为
p
为假命题,
q
为假命题,所以
p?q
为假命题.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练习(P23)
1、(1)真命题; (2)假命题; (3)假命题.
2、(1)真命题; (2)真命题; (3)真命题.
练习(P26)
1、(1)
?n
0
?Z,n
0
?Q
; (2)存在一个素数,它不是奇数;
(3)存在一个指数函数,它不是单调函数.
2、(1)所有三角形都不是直角三角形; (2)每个梯形都不是等腰梯形;
(3)所有实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习题1.4 A组(P26)
1、(1)真命题; (2)真命题; (3)真命题; (4)假命题.
2、(1)真命题; (2)真命题; (3)真命题.
32
?x
0
3、(1)
?x
0
? N,x
0
; (2)存在一个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位数字不是0;
(3)
?x?R,x
2
?x?1?0
; (4)所有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
习题1.4 B组(P27)
(1)假命题. 存在一条直线,它在
y
轴上没有截距;
(2)假命题. 存在一个二次函数,它的图象与
x
轴不相交;
(3)假命题. 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小于
180?

(4)真命题. 每个四边形都有外接圆.
第一章 复习参考题A组(P30)
1、原命题可以写为: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
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则此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全相等. 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全相等,则此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是真命题.
2、略. 3、(1)假; (2)假; (3)假; (4)假.
4、(1)真; (2)真; (3)假; (4)真; (5)真.
5、(1)
?n?N,n
2
?0
; (2)
?P?{PP
在圆
x
2
?y
2
?r
2

}

OP?r(O
为圆心
)

第4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3)
?(x,y)?{(x,y)x,y
是整数
}

2x?4y?3

3
(4)
?x
0
?{xx
是无 理数
}

x
0
?{qq
是有理数
}
.
6、(1)
3?2
,真命题; (2)
5?4
,假命题; (3)
?x
0
?R,x
0
?0
,真命题;
(4)存在一个正方形,它不是平行四边形,假命题.
第一章 复习参考题B组(P31)
1、(1)
p?q
; (2)
(?p)?(?q)
,或
?(p?q)
.
2、(1)
?Rt?ABC

?C?90?

?A,?B,?C
的对边分别是
a,b,c
,则
c
2
?a
2
?b
2

(2)
??ABC

?A,?B,?C
的对边分别是a,b,c
,则
abc
.
??
sinAsinBsinC
第5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练习(P37)
1、是. 容易求出等腰三角形
ABC
的边
BC
上的中线
A O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x?0
.
3218
2、
a?,b?
.
2525
3、解:设点
A,M
的坐标分别为
(t,0)

(x,y)
.
(1)当
t?2
时,直线
CA
斜率
k
CA
?
所以,
k
CB
??
2?02

?
2?t2?t
1t?2
?

k
CA
2
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直线
CB
的方程为
y?2?
令< br>x?0
,得
y?4?t
,即点
B
的坐标为
(0,4? t)
.
t?2
(x?2)
.
2
t4?t
由于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x?,y?
.
22
t4?t

x?

t?2x
,代入
y?

22
4?2x

y?
,即
x?y?2?0
……①
2
(2)当
t?2
时,可得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2,0)

(0,2)

此时点
M
的坐标为
(1,1)
,它仍然适合方程①
由(1)(2)可知,方程①是点
M
的轨迹方程,它表示一条直线.
习题2.1 A组(P37)
1、解:点
A(1,?2)

C(3,10)
在方 程
x
2
?xy?2y?1?0
表示的曲线上;

B(2,?3)
不在此曲线上
2、解:当
c?0
时,轨 迹方程为
x?
c?1
;当
c?0
时,轨迹为整个坐标平面.
2
3、以两定点所在直线为
x
轴,线段
AB
垂直平分线为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点
M
的轨
迹方程为
x
2
?y
2
?4
.
4、解法一:设圆
x
2
?y
2
?6x?5?0
的圆心为
C
,则点
C
的坐标是
(3,0)
.
由题意,得
CM?AB
,则有
k
CM
k
AB
??1
.
第6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所以,
yy
???1
(x?3,x?0)

x?3x
化简得
x
2
?y
2
?3x?0
(x?3,x?0)


x?3
时,
y?0
,点
(3,0 )
适合题意;当
x?0
时,
y?0
,点
(0,0)
不合题意.
22
?
525
?
x?y?3x?0
x?,y??
解方程组
?
2
, 得
2
33
?
?
x?y?6x?5?0
5
所以,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x
2
?y
2
?3x?0< br>,
?x?3
.
3
解法二:注意到
?OCM
是直角三角形,
利用勾股定理,得
x
2
?y
2
?(x?3)
2
?y
2
?9


x
2
?y
2
?3x?0
. 其他同解法一.
习题2.1 B组(P37)
1、解:由题意,设经过点
P
的直线
l
的方程为
因为直线
l
经过点
P(3,4)
,所以
因此,
ab?4a?3b?0

xy
??1
.
ab
34
??1

ab
由已知点
M
的坐标为
(a,b)
,所以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y?4x? 3y?0
.
2、解:如图,设动圆圆心
M
的坐标为
(x,y)
.
由于动圆截直线
3x?y?0

3x?y?0
所得弦分别为
y
B
C
F
M
E
A
AB

CD< br>,所以,
AB?8

CD?4
. 过点
M
分别 作直线
3x?y?0

3x?y?0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E
D
F
,则
AE?4

CF?2
.

ME?
3x?y
10

MF?
3x?y10
.
O
(第2题)
x
连接
MA

MC
,因为
MA?MC

则有,
AE?ME?CF?MF

2222
(3x?y)2
(3x?y)
2
?4?
所以,
16?
,化简得,xy?10
.
1010
因此,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xy?10
.
第7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2.2 椭圆
练习(P42)
1、14. 提示:根据椭圆的定义,
PF
1?PF
2
?20
,因为
PF
2
?14
. 1
?6
,所以
PF
x
2
y
2
x
2
y
2
y
2
x
2
22
?x?1
; (3)
??1
,或
??1
. 2、(1)
?y?1
; (2)
1616
36163616
3、 解:由已知,
a?5

b?4
,所以
c?a
2
?b
2
?3
.
(1)
?AF
1
B
的周长
?AF
1
?AF
2
?BF
1
?BF
2
.
由椭圆的定义,得
AF
1
?AF
2
?2a

BF
1
?BF
2
?2a
.
所以,
?AF
1
B
的周长
?4a?20
.
(2)如果
AB
不垂直于
x
轴,
?AF
1
B
的周长不变化.
这是因为①②两式仍然成立,
?AF
1B
的周长
?20
,这是定值.
4、解:设点
M
的坐标为
(x,y)
,由已知,得
直线
AM
的斜率
k
AM
?
直线
BM
的斜率
k
BM
由题意,得
y
(x??1)

x?1
y
?
(x?1)

x?1
k
AM
yy
?2
,所以
(x??1,y?0)

?2?
k
BM
x?1x?1
化简,得
x??3
(y?0)

因此,点
M
的轨迹是直线
x??3
,并去掉点
(?3,0)
.
练习(P48)
y
B
2
1、以点
B
2
(或
B
1
)为圆心,以线段
OA
2
(或
OA1

A
1
为半径画圆,圆与
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 br>F
1
,F
2
.

F
1
,F
2
就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F
1
O
F
2
A
2
x
B
1
(第1题 )
这是因为,在
Rt?B
2
OF
2
中,
OB2
?b

B
2
F
2
?OA
2
?a

所以,
OF
2
?c
. 同样有
OF
1
?c
.
2、(1)焦点坐标为
(?8,0)

(8,0)

第8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2)焦点坐标为
(0,2)

(0,?2)
.
x
2
y
2
y
2
x
2
?1
; (2)
??1
. 3、(1)
?
36322516
x
2y
2
y
2
x
2
x
2
y
2?1
(2)
??1
,或
??1
. 4、(1 )
?
1006410064
94
22
x
2
y
2
1
?1
的离心率是, 5、(1)椭圆
9x?y?36
的离心率 是,椭圆
?
3
1612
2
22
221
x
2
y
2
?
,所以,椭圆
??1
更圆,椭圆
9x
2
?y
2
?36
更扁; 因为
32
161 2
2210
x
2
y
2
?1
的离心率是(2)椭圆< br>x?9y?36
的离心率是,椭圆
?

35
610
22
2210
x
2
y
2
?
?1
更圆,椭圆
x
2
?9y
2
?36
更扁. 因为,所以, 椭圆
?
35
610
82
84870
6、(1)
(3 ,)
; (2)
(0,2)
; (3)
(?,?)
. 7、.
7
53737
习题2.2 A组(P49)
1、解:由点
M(x,y)
满足的关系式
x
2
?(y?3)
2
?x2
?(y?3)
2
?10
以及椭圆的定义得,

M< br>的轨迹是以
F
1
(0,?3)

F
2
(0, 3)
为焦点,长轴长为10的椭圆.
y
2
x
2
??1
. 它的方程是
2516
x
2
y
2
y
2
x
2
x
2
y
2
y
2
x
2
?1
; (2)
??1
; (3)
??1
,或
??1
. 2、( 1)
?
49404940
3632259
3、(1)不等式
?2?x ?2

?4?y?4
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2)不等式
? 25?x?25

?
1010
?y?
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图略.
33
3

2
4、(1)长轴长
2a?8
,短轴长
2b?4
,离心率
e?
焦点坐标分别是
(?23,0)
(23,0)
,顶点坐标分别为
(?4,0)

(4,0)< br>,
(0,?2)

(0,2)

(2)长轴长
2a ?18
,短轴长
2b?6
,离心率
e?
22

3
第9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焦点坐标分别是
(0, ?62)

(0,62)
,顶点坐标分别为
(0,?9)

(0,9)

(?3,0)

(3,0)
.
x
2
x
2
y
2
y
2
x
2
2
? 1
; (2)
?y?1
,或
??1
; 5、(1)
?
9
85819
x
2
y
2
y< br>2
x
2
??1
,或
??1
. (3)
2 59
259
6、解:由已知,椭圆的焦距
F
1
F
2
?2
.
1
因为
?PF
1
F
2的面积等于1,所以,
?F
1
F
2
?y
P
?1
,解得
y
P
?1
.
2
15
x
2
1
代入椭圆的方程,得
??1
,解得
x??
.
2
54
所以,点
P
的坐标是
(?
P
l
15
,?1)
,共有4个.
2
Q
O
A
7、解:如图,连接
QA
. 由已知,得
QA?QP
.
所以,
QO?QA?QO?QP?OP?r
.
又因为点
A
在圆内,所以
OA?OP

(第7题)
根据椭圆的定义,点
Q
的轨迹是以
O,A
为焦点,
r
为长轴 长的椭圆.
8、解:设这组平行线的方程为
y?
3
x?m
. 2
x
2
y
2
3
?1
,得
9x
2
?6mx?2m
2
?18?0
. 把
y?x?m
代入椭圆方程
?
49
2
这个方程根的判别式
??36m
2
?36(2m
2
?18)

(1)由
??0
,得
?32?m?32
.
当这组直 线在
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
(?32,32)
时,直线与椭圆相交.
(2)设直线与椭圆相交得到线段
AB
,并设线段
AB
的中点 为
M(x,y)
.
x
1
?x
2
m
??
.
23
3m
因为点
M
在直线
y?x?m
上,与
x??
联立,消去
m
,得
3x?2y?0
.
23
这说明点
M
的轨迹是这条直线被椭圆截下的弦(不包括端 点),这些弦的中点在一
条直线上.

x?
第10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x
2
y
2
??1
. 9、
22
3.525 2.875
10、地球到太阳的最大距离为
1.5288?10
8
km,最下 距离为
1.4712?10
8
km.
习题2.2 B组(P50) 1、解:设点
M
的坐标为
(x,y)
,点
P
的坐标为< br>(x
0
,y
0
)


x?x
0

y?
3y
0
2
. 所以
x
0
?x

y
0
?y
……①.
23
22
?y
0
?4
……②. 因为点
P(x< br>0
,y
0
)
在圆上,所以
x
0
x
2
y
2
4
2
?1
将①代入②,得点
M
的轨 迹方程为
x?y?4
,即
?
49
9
2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与例2相比可见,椭圆也可以看作是由圆沿某个方向压缩或拉伸得到.
2、解法一:设动圆圆 心为
P(x,y)
,半径为
R
,两已知圆的圆心分别为
O
1
,O
2
.
分别将两已知圆的方程
x
2
?y2
?6x?5?0

x
2
?y
2
?6x?91 ?0

配方,得
(x?3)
2
?y
2
?4

(x?3)
2
?y
2
?100


eP< br>与
eO
1

(x?3)
2
?y
2
? 4
外切时,有
O
1
P?R?2
……①

eP< br>与
eO
2

(x?3)
2
?y
2
? 100
内切时,有
O
2
P?10?R
……②
①②两式的 两边分别相加,得
O
1
P?O
2
P?12

即,< br>(x?3)
2
?y
2
?(x?3)
2
?y
2
?12
……③
化简方程③.
先移项,再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2(x?3)
2
?y
2
?12?x
……④
将④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3x
2
?4y
2
?108?0
……⑤
x
2
y
2
??1
……⑥ 将常数项移至方程的右边,两边分别除以108,得
3627
由方程⑥可知,动圆圆心的轨迹 是椭圆,它的长轴和短轴长分别为12,
63
.
解法二:同解法一,得方程< br>(x?3)
2
?y
2
?(x?3)
2
?y
2
?12
……①
由方程①可知,动圆圆心
P(x,y)
到点
O
1
(?3,0)
和点
O
2
(3,0)
距离的和 是常数12,
第11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所以点
P
的轨 迹方程是焦点为
(?3,0)

(3,0)
,长轴长等于12的椭圆.
并且这个椭圆的中心与坐标原点重合,焦点在
x
轴上,于是可求出它的标准方程.
因为
2c?6

2a?12
,所以
c?3
a?6

所以
b
2
?36?9?27
.
x
2
y
2
?1
. 于是,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
3627
?MF
1
?
3、解:设
d
是点
M
到直线
x?8
的距离,根据题意,所求轨迹就是集合
P?
?
M?
?

d2
??
由此得
(x?2)
2
?y
2
1
?

8?x2
22
x
2
y
2
?1
将上式两边平方,并化简,得
3x?4y?48
,即
?
1612
所以,点
M
的轨迹是长轴、短轴长分别为8,
43
的椭圆.
4、解 :如图,由已知,得
E(0,?3)

F(4,0)

G(0,3)

H(?4,0)
.
y
因为
R,S,T
是线段
OF
的四等分点,

R
?
,S
?
,T
?
是线段
CF
的四等分点,
所以,
R(1,0),S(2,0),T(3,0)

DG
L
M
C
R'
S'
H
O
RST
N
T'
F
x
933

R
?
( 4,),S
?
(4,),T
?
(4,)
.
424
直线
ER
的方程是
y?3x?3

A
3
E
直线
GR
?
的方程是
y??x?3
.
16
(第4题)
3245
联立这两个方程,解得
x?,y?
.
1717
3245
所以,点
L
的坐标是
(,)
.
1717
1699621
同样,点
M
的坐标是
(,)
,点
N
的坐标是
(,)
.
552525
B
x
2
y
2
由作图可见 ,可以设椭圆的方程为
2
?
2
?1
(m?0,n?0)
……①
mn
把点
L,M
的坐标代入方程①,并解方程组,得
1111
??
,.
2222
m4n3
第12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x
2
y
2
?1
. 所以经过点
L,M
的椭圆方程为
?
169
x
2
y
2
1961 21
把点
N
的坐标代入
?
,得
?()
2
??()
2
?1

169
1625925
x
2
y
2
?1
上. 所以,点
N

?
169
x
2
y
2
?1
上. 因此,点
L,M,N
都在椭圆
?
169
2.3 双曲线

练习(P55)
y
2
x
2
y
2
2
?1
. (2)
x??1
. 1、(1)
?
3
169
(3)解法一: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
y
轴上
y
2
x
2
所以,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2
?
2
?1
(a?0,b?0)

ab
将点
(2,?5)
代入方程,得

a
2
?b
2
?36

2222
?
?
ab?4a?25b?0
解方程组
?
2

2
?
?
a?b?36
2 54
2222
ab?4a?25b?0
,即
??1
22
ab
?
mn?4m?25n?0

m?a
2
,n?b
2
,代入方程组,得
?

?
m?n?36
?
m?20
?
m?45
解得
?
,或
?

n?16n??9
??
第二组不合题意,舍去,得
a
2
?20,b
2
?16

y
2
x
2
??1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016
解法二: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有
2a?
所以,
a?25

4?(?5?6)
2
?4?(?5?6)
2
?45
.
第13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c?6
,所以
b
2
?36?20?16

y
2
x
2
??1
. 由已知, 双曲线的焦点在
y
轴上,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016
2、提示:根 据椭圆中
a
2
?b
2
?c
2
和双曲线中
a
2
?b
2
?c
2
的关系式分别求出椭圆、双曲线的
焦点坐标.
3、由
(2?m)(m?1)?0
,解得
m??2
,或
m??1

练习(P61)

1、(1)实轴长
2a?82
,虚轴长
2b?4
;顶点坐标为
(42,0),(?42,0)

焦点坐标为
(6,0),(?6,0)
;离心率
e?
32
.
4
(2)实轴长
2a?6
,虚轴长
2b?18
;顶点坐标为
(3,0),(?3,0)

焦点坐标为
(310,0),(?310,0)
;离心率
e?10
.
(3)实轴长
2a?4
,虚轴长
2b?4
;顶点坐标为
(0,2) ,(0,?2)

焦点坐标为
(0,22),(0,?22)
;离心率
e?2
.
(4 )实轴长
2a?10
,虚轴长
2b?14
;顶点坐标为
(0,5), (0,?5)

焦点坐标为
(0,74),(0,?74)
;离心率
e?
74
. < br>5
x
2
y
2
y
2
x
2
x< br>2
y
2
?1
; (2)
??1
. 3、
??1
2、(1)
?
169362835
x
2
y
2
?1
,渐近线方程为
y??x
. 4、
?
1 818
14225
5、(1)
(6,2),(,?)
; (2)
(,3)

334
习题2.3 A组(P61)
y
2
x
2
??1
. 因为
a?8
,由双曲 线定义可知,点
P
到两焦点距1、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
6416
离的差的 绝对值等于16. 因此点
P
到另一焦点的距离是17.
x
2
y< br>2
x
2
y
2
??1
. (2)
??1
2、(1)
2016
2575
第14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5

3
5
(2)焦点坐标为
F
1
( 0,?5),F
2
(0,5)
,离心率
e?

4
3、(1)焦点坐标为
F
1
(?5,0),F
2
(5,0)
,离心率
e?
x
2
y
2
y
2
x
2
??1
. (2)
??1
4、(1)
2516916
(3)解:因为
e?
c
?2
,所以
c
2
?2a
2
,因此
b
2
?c2
?a
2
?2a
2
?a
2
?a
2.
a
x
2
y
2
y
2
x
2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
?
2
?1
,或
2
?2
?1
.
aaaa

(?5,3)
代入上面的两个方程,得
259925
,或
??1?
2
?1
.
222
aaaa
解得
a
2
?16
(后一个方程无解).
x
2
y
2
?1
. 所以,所求的双 曲线方程为
?
1616
5、解:连接
QA
,由已知,得
QA ?QP
.
所以,
QA?QO?QP?QO?OP?r
.
又因为点
A
在圆外,所以
OA?OP
.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点
Q
的轨迹是以
O,A
为焦点,
r
为实 轴长的双曲线.
x
2
y
2
?1
. 6、
?
88
习题2.3 B组(P62)

x
2
y
2
?1
1、
?
169
2 、解:由声速及
A,B
两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差,可知
A,B
两处与爆炸点的 距离的差,
因此爆炸点应位于以
A,B
为焦点的双曲线上.
使
A ,B
两点在
x
轴上,并且原点
O
与线段
AB
的中点 重合,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
.
设爆炸点
P
的坐标为
(x,y)
,则
PA?PB?340?3?1020
.

2a?1020

a?510
.

AB?1400
,所以
2c?1400

c?700

b
2
?c
2
?a
2
?229900
.
第15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x
2
y
2
??1
. 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2 6
x
2
y
2
3、
2
?
2
?1
ab
4、解:设点
A(x
1
,y
1
)

B(x
2
,y
2
)
在双曲线上,且线段
AB< br>的中点为
M(x,y)
.
设经过点
P
的直线
l的方程为
y?1?k(x?1)
,即
y?kx?1?k

y
2
?1
得 把
y?kx?1?k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
x?
2
2

(2?k
2
)x
2
?2k(1?k)x?(1?k
2
)?2?0

2?k
2
?0
) ……①
x
1
?x
2
k(1?k)

?
22?k
2
k(1?k)
由题意,得
?1
,解得
k?2
.
2
2?k
所以,
x?

k?2
时,方程①成为
2x
2
?4x?3?0
.
根的判别式
??16?24??8?0
,方程①没有实数解.
所以,不能作 一条直线
l
与双曲线交于
A,B
两点,且点
P
是线段
AB
的中点.
2.4 抛物线
练习(P67)
1、(1)
y
2
?12x
; (2)
y
2
?x
; (3)
y
2
?4x,y< br>2
??4x,x
2
?4y,x
2
??4y
.
11
2、(1)焦点坐标
F(5,0)
,准线方程
x??5
; (2)焦点坐标
F(0,)
,准线方程
y??

88
55
(3)焦点坐标
F(?,0)
,准线方程
x?
; (4)焦点坐标
F(0,?2)
,准线方程
y?2

88
p
3、(1)
a

a?
. (2)
(6,62)

(6,?62)

2
提示: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准线方程. 由抛物线的定义,点
M
到准线的距离等于9,
所以
x?3?9

x?6

y??62
.
练习(P72)
y
y
2
=4x
y
2
=2 x
1、(1)
y
2
?
16
x
; (2)
x
2
?20y

5
(3)
y
2
??16x
; (4)
x
2
??32y
.
2、图形见右,
x
的系数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O
y
2
=x
1
2
y=x
2
x
第16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3、解:过点
M(2,0)
且斜率为1的直线
l
的方程

y?x?2

?
y?x?2
与抛物线的方程
y?4x
联立
?
2

?
y?4x
2
?
?
x
1
?4?23
?
?
x< br>2
?4?23
解得
?

?

?
?
y
1
?2?23
?
?
y
2
? 2?23

A(x
1
,y
1
)

B(x
2
,y
2
)
,则
AB?(x
2
? x
1
)
2
?(y
2
?y
1
)
2< br>?(?43)
2
?(?43)
2
?46
.
4、解: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x?a
(a?0)
.

x?a
代入抛物线方程
y
2
?4x
,得
y2
?4a
,即
y??2a
.
因为
AB?2y?2?2a?4a?43
, 所以,
a?3

因此,直线
AB
的方程为
x?3
.
习题2.4 A组(P73)
11
1、(1)焦点坐标
F(0,)
,准线方程
y??

22
33
(2)焦点坐标
F(0,?)
,准线方程
y?
1616
11
(3)焦点坐标
F(?,0)
,准线方程x?

88
33
(4)焦点坐标
F(,0)
,准线方 程
x??
.
22
2、(1)
y
2
??8x
; (2)
(4,42)
,或
(4,?42)

3、解:由抛物线的方程
y
2
?2px
(p?0)
,得它的准线方程为
x??
p
.
2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由
MF?2p
,可知 ,点
M
的准线的距离为
2p
.
设点
M
的坐标为
(x,y)
,则
x?

x?
p3p
.
?2p
,解得
x?
22
3p
代入
y
2
?2px
中,得
y??3p
.
2
3p3p
因此,点
M
的坐标为
(,3p)

(,?3p)
.
22
4、(1)
y
2
?24x

y
2
? ?24x
; (2)
x
2
??12y
(图略)
5 、解:因为
?xFM?60?
,所以线段
FM
所在直线的斜率
k?t an60??3
.
因此,直线
FM
的方程为
y?3(x?1)

第17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
LL1
?
y?3(x?1)
与抛物线
y?4x
联立,得
?

2
LL2
?
?
y?4x
1

1
代入
2
得,
3x
2
?10x?3?0
,解得,
x
1
?

x
2
?3

3
2

x
1
?
23
1

x
2
?3分别代入①得
y
1
??

y
2
?23

33
123
)
不合题意,所以点
M
的坐标为
(3,23)
. 由第5题图知
(,?
33
因此,
FM?(3?1)
2
?(23?0)
2
?4

6、证明:将
y?x?2
代入
y
2
?2x
中,得
(x?2)
2
?2x

化简得
x
2
?6x?4?0
,解得
x?3?5


y?3?5?2?1?5

因为
k
OB
?
1?51?5

k
OA
?

3?53?5
1?51?51?5
????1

9?5
3?53?5
y
O
2
l
x
所以
k
OB
?k
OA
?
所以
OA?OB

7、这条抛物线的方程是
x
2
?17.5y

8、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拱桥抛物线的方程为
x
2
??2py

因为拱桥离水面2 m,水面宽4 m
所以
2
2
??2p(?2)

p?1

因此,抛物线方程为
x??2y
……①
2
4
(第8题)
水面下降1 m,则
y??3
,代入①式,得
x
2
??2? (?3)

x??6
.
这时水面宽为
26
m.
习题2.2 B组(P74)
1、解:设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
(x,y)
,抛物线上相应点的坐标为
(x
1
,y
1
)
.
根 据题意,
x
1
?x

y
1
?2y
,代入< br>y
1
2
?2px
1
,得轨迹方程为
y
2?
1
px
.
2
第18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p
由方程可知,轨迹为顶点在原点、焦点坐标为
(,0)
的抛物线.
8
2、解:设这个等边三角形
OAB
的顶点
A,B
在抛物线上,且 坐标分别为
(x
1
,y
1
)

(x
2,y
2
)

2
?2px
2
. 则
y
1
2
?2px
1

y
2
22
? y
2

OA?OB
,所以
x
1
2
?y
1
2
?x
2

2
2
)?2p(x
1
?x
2
)?0
?2px
1
?2px
2
?0

(x
1
2
?x
2

x
1
2
?x
2
因此,
(x
1
?x
2
)(x
1
?x
2
? 2p)?0

因为
x
1
?0,x
2
?0,2p?0
,所以
x
1
?x
2

由此可得
y
1
?y
2
,即线段
AB
关于
x
轴对称.
因为
x
轴垂直于
AB
,且
?AOx?30?
,所以
y
1
3
.
?tan30??
x
1
3
y< br>1
2
因为
x
1
?
,所以
y
1
?23p
,因此
AB?2y
1
?43p
.
2p
3、解:设点
M
的坐标为
(x,y)

y
(x??1)
.
x?1
y
直线
BM
的斜率
k
BM
?(x?1)
.
x?1
yy
由题意,得< br>k
AM
?k
BM
?2
,所以,化简,得
x
2
??(y?1)(x??1)

??2(x??1)

x?1x?1
由已知,得 直线
AM
的斜率
k
AM
?
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A组(P80)
1、解: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点
A,B,F
2
x
轴上,
F
2
为椭圆的右焦点(记
F
1为左焦点).
x
2
y
2
因为椭圆的焦点在
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2
?
2
?1(a?b?0)
.
ab
y

a?c?OA?OF
2
?F
2
A
?6371?439?6810

a?c?OB?OF
2
?F< br>2
B
?6371?2384?8755

解得
a?7782.5

c?8755

所以
b?a?c?(a?c)(a?c)?8755?6810

用计算器算得
b?7722

22
B
F
1
O
F
2
Ax
(第1题)
第19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x
2
y
2
??1
. 因此,卫星的轨道方程是
22
77837722
2R?r
1
?r
2
?
a?
?
?
a?c?R?r
1
?
2
2、解:由题意,得
?
, 解此方程组,得
?

r?r
?
a?c?R ?r
2
?
c?
21
?
?2
因此卫星轨道的离心率< br>e?
3、(1)
D
; (2)
B
.
4、(1)当
?
?0?
时,方程表示圆.
cr
2
?r
1
?
.
a2R?r
1
?r
2
y
2
?1
. 方程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 (2)当
0??
?
?90?< br>时,方程化成
x?
1
cos
?
2
(3)当
?
?90?
时,
x
2
?1
,即
x??1
,方程表示平行于
y
轴的两条直线.
(4)当
90??
??180?
时,因为
cos
?
?0
,所以
x
2
?y
2
cos
?
?1
表示双曲线,其焦点在
x
上. 而当
?
?180?
时,方程表示等轴双曲线.
5、解 :将
y?kx?1
代入方程
x
2
?y
2
?4


x
2
?k
2
x
2
?2kx?1?4?0


(1?k
2
)x
2
?2kx?5?0
……①

??4k
2
?20(1?k
2
)?20?16k
2


??0
,解得
k?
55
,或
k??

22
因为
??0
,方程①无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
所以 ,
k
的取值范围为
k?
55
,或
k??

22
pp
6、提示:设抛物线方程为
y
2
?2px
,则点< br>B
的坐标为
(,p)
,点
C
的坐标为
(,?p)
22
设点
P
的坐标为
(x,y)
,则点
Q
的坐标为
(x,0)
.
因为,
PQ?y?2px

BC?2p

OQ?x
.
所以,
PQ?BCO Q
,即
PQ

BC

OQ
的比例中项.
7、解:设等边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分别是
A,B
,其中点
A

x
轴上方.
第20页 共38页

2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直线
FA
的方程为
y?
3p
(x?)

32

y
2
?2px
联立,消去
x
,得
y
2
?23py?p
2
?0

解方程,得
y
1
?(3?2)p

y
2
?(3?2)p


y
1
?(3?2)p
代入
y?
3p
7
(x?)
,得
x
1
?(?23)p
.
32
2
3p
7
(x?)
,得
x
2
?(?23)p
.
32
2

y2
?(3?2)p
代入
y?
77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
A
有两个
A
1
((?23)p,(3?2)p)

A
2
((?23)p,(3?2)p)
.
22
7
根据图形的对称性, 可得满足条件的点
B
也有两个
B
1
((?23)p,?(3?2)p )

2
7
B
2
((?23)p,?(3?2)p)

2
所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A
1
B
1
?2(3? 2)p
,或者
A
2
B
2
?2(2?3)p
.
8、解: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2x?m
.

y ?2x?m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
2x
2
?3y
2
?6?0,得
10x
2
?12mx?3m
2
?6?0
.
3m
2
?6
6m

x
1
?x
2
??

x
1
x
2
?
……①
10
5
由已知,得
(1?4)[(x
1
?x
2< br>)
2
?4x
1
x
2
]?16
……②
把①代入②,解得
m??
210

3
210
< br>3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y?2x?
9、解:设点
A
的坐标为
(x
1
,y
1
)
,点
B
的坐标为
(x
2
,y
2
)
,点
M
的坐标为
(x,y)
.
并设经过点
M
的直线
l
的方程为< br>y?1?k(x?2)
,即
y?kx?1?2k
.
y
2
?1
,得 把
y?kx?1?2k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
x?
2
2

(2?k
2
)x
2
?2k(1?2k)x?(1?2k)
2
?2?0(2?k
2
?0)
. ……①
第21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x
1
?x
2
k(1?2k)

?
22?k
2
k(1?2k)
由题意,得
?2
,解得
k?4

2?k
2
所以,
x?

k?4
时,方程①成为
14x
2
?56x?51?0

根的判别式
??56
2
?56?51?280?0
,方程①有实数解.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y?4x?7
.
10、解:设点
C
的坐标为
(x,y)
.
y
(x??5)

x?5
y
直线
BC
的斜率
k
BC
?(x?5)

x?5< br>yy
由题意,得
k
AC
k
BC
?m
. 所以,
??m(x??5)

x?5x?5
由已知,得 直线
AC
的斜率
k
AC
?
x
2
y
2
??1(x??5)
化简得,
2525m

m?0
时 ,点
C
的轨迹是椭圆
(m??1)
,或者圆
(m??1)
, 并除去两点
(?5,0),(5,0)


m?0
时,点
C
的轨迹是双曲线,并除去两点
(?5,0),(5,0)

11、解:设 抛物线
y
2
?4x
上的点
P
的坐标为
(x,y)< br>,则
y
2
?4x
.

P
到直线
y?x?3
的距离
d?
x?y?3< br>2
?
y
2
?4y?12
42
?
(y?2)< br>2
?8
42
.

y?2
时,
d
的最小值是
2
. 此时
x?1
,点
P
的坐标是
(1,2)
.
12、解:如图,在隧道的横断面上,以拱
顶为原点、拱高所在直线为
y

(向上),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隧道顶部所在抛物线的方程

x
2
??2py

因为点
C(4,?4)
在抛物线上
所以
4??2p(?4)

A
2
y
O
抛物线
6 m
D
E
C
2 m
3 m
8 m
(第12题)
x
解得
2p??4

所以,隧道顶部所在抛物线的方程
第22页 共38页

3 m
F
B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x
2
??4y
.

EF?h?0.5
. 则
F(3,h?5.5)

把点
F
的坐标代入方程
x
2
??4y
,解得
h?3.25
.
答:车辆通过隧道的限制高度为3.2 m.
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B组(P81)
1、
S
?PF
1
F
2
?243
.
2、解:由题意,得
PF
1
?x
轴.
b
2
b
2

x??c
代入椭圆方程,解得
y??
. 所以,点
P
的坐标是
(?c,)

a
a
b
2
b
直线
OP
的斜率
k
1
??
. 直线
AB
的斜率
k
2
??
.
ac
ab
2
b
?
,所以,
b?c

a?2c
. 由题意,得
aca
由已知及
F
1
A?a?c
,得
a?c?10?5

所以
(1?2)c?10?5
,解得
c?5

所以,
a?10

b?5

x
2
y
2
?1
. 因此,椭圆的方程为
?
105
3、解:设点
A
的坐标
(x
1
,y
1
)
,点
B
的坐标
(x
2
,y
2
)
.

OA?OB
,得
x
1
x
2
?y< br>1
y
2
?0
.
由已知,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
y??2x?5
.
则有
y
1
y
2
?5(y
1
?y
2
)?25?0
……①

y??2x?5

y
2
?2px
消去
x
,得
y
2
?py?5p?0
……②

y
1
?y
2
??p

y
1
y
2
??5p
……③
把③代入①,解得
p?
5

4
第23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p?
55< br>时,方程②成为
4y
2
?5y?25?0
,显然此方程有实数根. 所以,
p?

44
4、解:如图,以连接
F
1
,F
2
的直线为
x
轴,线段
F
1
F
2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对于抛物线,有
p
?1763?529?2292

2
所以,
p?4584

2p?9168
.
对于双曲线,有
?
?
c?a?2080

?
c?a?529
(第4题)
解此方程组,得
a?775.5

c?1304.5

因此 ,
b
2
?c
2
?a
2
?1100320
.
x
2
y
2
??1
(x?775.5)
.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方程是
601400.31100320
因为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是
?(1763?a)??(1763?775.5)??987.5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方程是
y
2
?9168(x?987.5)

答:抛物线的方程为
y
2
?9168(x?987.5)

x
2
y
2
??1
(x?775.5)
. 双曲线的 方程是
601400.31100320
5、解:设点
M
的坐标为
( x,y)

y
(x??1)

x?1
y
直线
BM
的斜率
k
BM
?(x?1)

x?1< br>yy
由题意,得
k
AM
?k
BM
?2
,所以
??2(x??1)
,化简,得
xy?x
2
?1(x??1)

x?1x?1
由已知,得 直线
AM
的斜率
k
AM< br>?
所以,点
M
轨迹方程是
xy?x
2
?1(x??1 )
.
6、解:(1)当
m?1
时,方程表示
x
轴;(2) 当
m?3
时,方程表示
y
轴;
x
2
y
2
??1
. (3)当
m?1,m?3
时,把方程写成
3?mm?1
①当
1?m?3,m?2
时,方程表示椭圆; ②
m?2
时,方程表示圆;
③当
m?1
,或
m?3
时,方程表示双曲线.
7、以
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
l
相切.
证明:如 图,过点
A,B
分别作抛物线
y
2
?2px(p?0)
的准 线
l

第24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垂线,垂足分别为
D,E
.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
AD?AF

BE?BF
.
所以,
AB?AF?BF?AD?BE
.

AB
的中点为
M
,且过点
M
作抛物线
y
2
?2px(p?0)< br>的准线
l
的垂线,垂足为
C
.
显然
MC

x
轴,
11
所以,
MC
是直角梯形
ADEB
的中位线. 于是,
MC?(AD?BE)?AB
.
22
因此,点
C
在以
AB
为直径的圆上.
MC?l
,所以,以
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
l
相切.
类似地,可以证明:
对于椭圆,以经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的准线相离;
对于双曲线,以经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的准线相交.
第25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练习(P86)
uuuuruuuruuuruuu r
uuuuruuuruuuruuuruuuuruuuruuuruuur
??
? ???
1、略. 2、略. 3、
AC?AB?AD?AA

BD?AB ?AD?AA

DB?AA?AB?AD
.
练习(P89)
uuur
uuuur
uuur
1、(1)
AD
; (2)
AG
; (3)
MG
.
2、(1)
x?1
; (2)
x?y?
3、如图.


Q



练习(P92)
C
B
S
O
R
11
; (3)
x?y?
.
22
P
A
(第3题)
1、
B
.
uuuuruuuruuuruuur
2、解:因为AC
?
?AB?AD?AA
?

uuuur
2
uuuruuuruuur
2
所以
AC
?
?(AB?AD?AA< br>?
)

uuur
2
uuur
2
uuur2
uuuruuuruuuruuuruuuruuur
?AB?AD?AA
?< br>?2(AB?AD?AB?AA
?
?AD?AA
?
)
?4?3 ?5?2?(0?10?7.5)?85
uuuur
所以
AC
?
?8 5

3、解:因为
AC?
?

所以
AC?BD

AC?AB
,又知
BD?AB
.
uuuruuuruuuruuuruuuruuur
AC?BD?0AC?AB?0BD?A B?0
. 所以,,又知
222

uuur
2
uuuruuur

CD?CD?CD

uuuruuuruuuruuuruuuruuur
?(CA?AB?BD)?(CA?AB ?BD)
uuur
2
uuur
2
uuur
2

?CA?AB?BD

?a
2
?b
2
?c
2
所以
CD?a
2
?b
2
?c
2
.
练习(P94)
第26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r
rrrr
r
rrrr
1、向量
c

a?b

a?b
一 定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否则
c

a?b

a?b
共面,
rrr
于是
c

a

b
共面,这与已知矛 盾. 2、共面
uuuruuuruuuruuuruuuruuuruuu ruuuruuuurrrr
2、(1)解:
OB
?
?OB?BB
?
?OA?AB?BB
?
?OA?OC?OO
?
?a?b?c

uuuruuuruuuruuuruuuurrr
??

BA?BA?BB??OC?OO
?
?c?b

uuuruuuru uuruuuruuuruuuurrrr
CA
?
?CA?AA
?
? OA?OC?OO
?
?a?b?c

uuuruuuruuuruuur1
uuurr
1
rr
1
rr
1
r
(2)
OG?OC?CG?OC?CB
?
?b?(a?c)?a?b?c
.
2222
练习(P97)
1、(1)
(?2,7,4)
; (2)
(?10,1,16)
; (3)
(?18,12,30)
; (4)2. 2、略.
3、解:分别以
DA,DC,DD
1
所在 的直线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

D(0,0,0)

B
1
(1,1,1)

M(1,,0)

C(0,1,0)

2
uuuuruuuur
1
所以,
DB
1
?(1,1,1)

CM?(1,?,0)
.
2
1
uuuuruuuur
1??0< br>uuuuruuuur
DB
1
?CM15
2
?
所以,
cos?DB
1
,CM??
uuuu
.
ruuuur?
15
1
DB
1
?CM
3?1?
4
习 题3.1 A组(P97)
A'
D
G
D'
C'
B'M
uuuruuuruuur
1、解:如图,(1)
AB?BC?AC

uuuruuuruuuruuuruuuruuuruuuuruuuur
(2)
A B?AD?AA
?
?AC?AA
?
?AC?CC
?
?AC< br>?

A
C
B
uuuruuur
1
uuuu ruuuruuuuruuuur
(3)设点
M
是线段
CC
?
的中点,则
AB?AD?CC
?
?AC?CM?AM

2
ruuuruuur
1
uuuuruuur
1
uuu
??
?
(4)设点
G
是线段
AC
的三等分点,则
(AB?AD? AA)?AC?AG
.
33
uuuruuuuruuuuruuur
?
向量
AC,AC,AM,AG
如图所示.
2、
A
.
(第1题)
uuuur
2
uuuruuuruuur
2
3 、解:
AC
?
?(AB?AD?AA
?
)

第27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uuur
2
uuur
2
uuur
2
uuuruuu ruuuruuuruuuruuur
??
?AB?AD?AA?2(AB?AD?AB?AA ?AD?AA
?
)
122
?5
2
?3
2
? 7
2
?2(5?3??5?7??3?7?)
222
?98?562
所以,
AC
?
?13.3
.

uuuruuuruuur uuur
1
4、(1)
AB?AC?AB?ACcos60??a
2

2
uuuruuuruuuruuur
1
(2)
AD?DB?A D?DBcos120???a
2

2
uuuruuuruuuruuur r
1
uuur
11
2
uuu
(3)
GF?AC?G F?ACcos180???a

(GF?AC?a)

222
u uuruuuruuuruuurr
1
uuur
11
2
uuu
(4)
EF?BC?EF?BCcos60??a

(EF?BD?a)

422
uuuruuuruuuruuurr
1
uuur
11
2
uuu
(5)
FG?BA?FG?BAcos120???a

(FG?AC?a)

422
uuuruuuruuuruuur
1
uuur
1
uuur
(6)
GE?GF?(GC?CB?BA)? CA

22
ruuur
1
uuur
1
uuur1
uuu
?(DC?CB?BA)?CA
222
ruuur
1< br>uuuruuur
1
uuuruuur
1
uuu
?DC?CA ?CB?CA?BA?CA
424

uuuruuuruuuruuuruuuruu ur
111
?DC?CAcos120??CB?CAcos60??BA?CAcos60?
424
1
?a
2
4
5、(1)
60?
; (2)略.
rrr
6、向量
a
的横坐标不为0,其余均为0;向量
b
的纵坐标不为0,其余均为0;向量
c
的竖坐
标不为0,其余均为0.
7、(1)9; (2)
(14,?3,3)
.
rrrr
10
8、解:因为
a?b
,所以
a?b?0
,即
?8?2?3x ?0
,解得
x?
.
3
uuuruuur
9、解:
AB?(?5,?1,10)

BA?(5,1,?10)

uuuur1
uuuruuur
19

AB
的中点为
M

OM?(OA?OB)?(,,?2)

222
uuur
19所以,点
M
的坐标为
(,,?2)

AB?(?5)
2
?(?1)
2
?10
2
?126

22
1 0、解:以
DA,DC,DD
1
分别作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
第28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11

C,M,D
1
,N
的坐标分别为:
C(0,1,0)

M(1,0,)

D
1
(0,0,1)

N(1, 1,)
.
22
uuuuruuuur
11

CM?(1,?1,)

D
1
N?(1,1,?)

22
uuuurr
1
2
3
uuuu
13
22所以
CM?1?(?1)?()?

D
1
N?1
2?1
2
?(?)
2
?

2222
uuuuru uuur
cos?CM,D
1
N??
1?1?
1
4
??
1

9
9
4
由于异面直线
CM
D
1
N
所成的角的范围是
[0,]

2
1因此,
CM

D
1
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9
31
11、
(,?,3)

22
习题3.1 B组(P99)

?
uuuruuuruuuruuur
1、证明:由已知可 知,
OA?BC

OB?AC

uuuruuuruuuruuur
uuuruuuruuuruuuruuuruuur

OA?BC?0

OB?AC?0
,所以
OA?(OC?OB)?0

OB?(OC? OA)?0
.
uuuruuuruuuruuuruuuruuuruuuruuur

OA?OC?OA?OB

OB?OC?OB?OA
.
uuuru uuruuuruuuruuuruuur
uuuruuuruuur
(OA?OB)?OC? 0

OA?OC?OB?OC?0
,,
BA?OC?0
.

OC?AB
.
2、证明:∵ 点
E,F,G,H
分别是
OA,OB,BC,CA
的中点.
uuu ruuur
uuur
1
uuuruuur
1
uuur

EF?AB

HG?AB
,所以
EF?HG

22
∴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
uuuruuur
1
uuur
1
uuur
1
uuuruuuruuur
1uuuruuuruuuruuur

EF?EH?AB?OC?(OB?OA)?OC?(OB?OC?OA?OC)

2244

OA?OB

CA?CB
(已知),
OC?OC
.

?BOC

?AOC

SSS


?BOC??AOC

uuuruuuruuuruuur

OB?OC?OA?OC

uuuruuur

EF?EH?0

uuuruuur

EF?EH

∴ 平行四边形

EFGH
是矩形.
3、已知:如图,直线OA?
平面
?
,直线
BD?
平面
?

O,B
为垂足.
第29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求证:
OA

BD

证明:以点
O
为原点,以射线
OA
方向为
z
轴正方向, < br>rrr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i,j,k
分别为沿
x
轴、
uuur
y
轴、
z
轴的坐标向量,且设< br>BD?(x,y,z)
.

BD?
?
.
uuurr
uuurr

BD?i

BD?j
.
uuurruuurr

BD?i?(x,y,z)?(1,0,0)?x?0
BD?j?(x,y,z)?(0,1,0)?y?0
.
uuur

BD?(0,0,z)
.
uuurr

BD?zk
.
uuur
r

BD

k
,又知
O,B
为两个不同的点.

BD

OA
.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练习(P104)
rrrrrr
1、(1)
b?3a

l
1

l
2
; (2)
a?b?0

l
1

l
2
; (3)
b??3a

l
1

l
2
. rrrr
2、(1)
u?v?0

?
?
?
; (2)
v??2u

?

?

rr
u?v29
29
(3)
rr
??

?

?
相交,交角的余弦等于.
2247
2247
uv
练习(P107)
1、证明:设正方形的棱长为1.
uuuuruuuruuuur
uuuruuur uuur
D
1
F?DF?DD
1

AE?BE?BA
.
uuuuruuuruuuruuuuruuuruuuuruuur
因为
D< br>1
F?AD?(DF?DD
1
)?AD?0?0?0
,所以
D
1
F?AD
.
uuuuruuuruuuruuuuruuuruuur< br>uuuuruuur
11
因为
D
1
F?AE?(DF?DD< br>1
)?(BE?BA)?0???0?0
,所以
D
1
F?AE
.
22
uuuur
因此
D
1
F?
平面< br>ADE
.
uuur
2
uuuruuuruuur
2
2、解:
CD?CD?(CA?AB?BD)

uuur
2
uuur
2
uuur
2
uuuruuuruuuruuuruuuruuur
?CA?AB?BD?2CA?AB?2CA?BD?2AB?BD

?36?16?64? 2?6?8?cos(180??60?)?68

CD?68

第30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练习(P111)
uuuuruuuruuuruuuruuuruuuruuuruuur
1
uuuruuur
1、证明:
MN?AB?(MB?BC?CN)?AB? (MB?BC?CD)?AB

2
uuuruuur
1
uuur1
uuuruuur
?(MB?BC?AD?AC)?AB
22

1
2
11
?a?a
2
cos120??a
2
co s60??a
2
cos60??0
222

MN?AB
. 同理可证
MN?CD
.
uuur
2
uuuruuuruuur2
2、解:
l?EF?(EA
?
?A
?
A?AF)?m
2
?d
2
?n
2
?2mncos
?
(或< br>2mncos(
?
?
?
)

2
uuur
d?l?m?nm2mncos
?
,所以
AA
?
?d?l
2
?m
2
?n
2
m2mnco s
?
.
2222
3、证明:以点
D
为原点,
DA ,DC,DD
?
的方向分别为
x
轴、
y
轴、
z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11
得下列坐标:
D(0,0,0)

C(0,1,0)

B(1,1,0)

C
?
(0,1,1 )

O(,1,)
.
22
uuuruuuur
11

DO?BC
?
?(?,?1,?)?(?1,0,1)?0

DO?BC
?

22
习题3.2 A组(P111)
1、解:设正方形的棱长为1
uuuuruuuur
uuuuruuuuruuuu ruuuuruuuuruuuur
1
2
?2?1
(1)
MN ?CD
?
?(MB
?
?B
?
N)?(CC
?
?C
?
D
?
)?

MN?CD
?
?2
2
1
1

cos
?
?
2
?

?
?60?
.
12
ruuur
uuuuruuuruuuuruuuuruuur
1
uuuu
22
?1?
(2)
MN?AD?(MB
?
? B
?
N)?AD?

MN?AD?

22
2
1
2

cos
?
?
2
?

?
?45?
.
2
2
2
2、证明: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uuuuruuuruuu ruuuruuur
因为
DB
1
?AC?(DB?BB
1
) ?AC?0?0?0
,所以
DB
1
?AC
.
uuuuru uuuruuuuruuuuruuuur
DB
1
?AD
1
. 因为
DB
1
?AD
1
?(DA
1
?AB
11< br>)?AD
1
?0?0?0
,所以
因此,
DB
1
?
平面
ACD
1
.
uuuruuuruuuruuuruuur uuuruuuruuuruuur
3、证明:∵
OA?BC?(OC?OB)?OA?OCO Acos
?
?OBOAcos
?
?0
,∴
OA?BC
.
uuuruuuruuuruuuruuur
AC?LE
. 4、证明:(1) 因为
AC
1
?LE?(A
1
A?AC)?LE?0?0?0
,所以
1
第31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uuuruuuruuuruuuruuur
AC?EF
. 因为
AC
1
?EF?(A
1
B?BC)?EF?0?0?0
,所以
1
?
平面
EFGHLK
. 因此,
AC
1
(2)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uuuruuuur
uu uruuuuruuuruuuruuuruuuur
因为
AC
?DB
1?(3)
2
?3

1
1
?DB
1
?( A
1
A?AC)?(DB?DB
1
)??1

AC
1
所以
cos
?
??
.
3
22
. < br>3
uuur
2
uuuruuuruuuruuur
1
uuur
1
uuur
2
1
uuur
1
uuur
1< br>uuur
22
5、解:(1)
DE?DE?DE?DE?(DA?AB?AC? AB)?(OA?AC?AB)

22222
11
?(1?1?1?1?1?1)?

42
因 此
DB
1
与平面
EFGHLK
的所成角
?
的余弦< br>cos
?
?
所以,
DE?
2

2
r uuur
uuuruuur
1
uuuruuur
1111
uuu3
(2)
AE?AO?(AC?AB)?AO?(?)?

AE?AO?

2
22222
1
6
3

sin
?
?

cos
?
?
2
??
3
3< br>3
2

O
到平面
ABC
的距离
OH?OAs in
?
?1?
66
?
.
33
6、解:(1)设< br>AB?1
,作
AO?BC
于点
O
,连接
DO
.
以点
O
为原点,
OD,OC,OA
的方向分别为
x轴、
y
轴、
z
轴正方向,
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O(0,0,0)

D(
33
13
,0,0)

B(0,,0)

C(0,,0)

A(0,0,)
.
2 2
22
uuuruuurr
3333
uuuruuu
182
,0,0)?(?,0,)?

DO?DA?

DO?DA?(?

cos
?
?
.
2224
42

AD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等于
45?
.
uuuruuur
33
,0,?)?0
. 所以,
AD

BC
所成角等于
90?
. (2)
B C?DA?(0,1,0)?(?
22
(3)设平面
ABD
的法向量为
(x,y,1)

第32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uuur
13
)?0
, 则
(x,y,1)?AB?(x,y,1) ?(0,,?
22
uuur
33
(x,y,1)?AD?(x,y,1)?( ,0,?)?0
.
22
解得
x?1

y?3

显然
(0,0,1)
为平面
BCD
的法向量.

(0,0,1)?(1,3,1)?1

cos
?
?
15< br>.
?
1?3?1
5
5
.
5
因此,二面角
A?BD?C
的余弦
cos
?
?cos(
?
??
)??
uuur
7、解:设点
B
的坐标为
(x,y, z)
,则
AB?(x?1,y?2,z)
.
uuur
x?1y?2 z
因为
AB

?
,所以
??
.
?341 2
uuur
因为
AB?2
?
?26
,所以
(x?1 )
2
?(y?2)
2
?z
2
?26
.
解 得
x??5

y?6

z?24
,或
x?7

y??10

z??24
.
8、解:以点
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A(a,?a,0)

B(a,a,0)

C(?a,a,0)

aah
D(?a,?a,0)

V (0,0,h)

E(?,,)
.
222
uuuruuur
(1)
cos?BE,DE??
(?
3aaha3ah
,?,)?(,,)
h
2
?6a
2
222222
.
?
2uuuruuur
2
h?10a
BEDE
uuuruuur
3a ahh
2
2
?0

h
2
?2a
2
(2)
VC?BE?(?a,a,?h)?(?,?,)?a?
2222
uuuruu ur
h
2
?6a
2
?4a
2
1
cos?B E,DE??
2
???

h?10a
2
12a
2< br>3
111
9、解:以点
A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A (0,0,0)

B(0,1,0)

O(?,,)

2 22
1
A
1
(0,0,1)

D
1
(?1 ,0,1)

M(0,0,)
.
2
uuuuruuuruuuur uuuur
因为
OM?AA
1
?0

OM?BD
1
?0

所以
OM?AA
1

OM?BD
1

OM?
112
??
.
442
第33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10、解: 以点
A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A(0,0,0)

B(0 ,7,0)

C(0,0,24)

D(x,y,z)
.
uuuruuur
因为
BD?AB?(x,y?7,z)?(0,7,0)?0
,所 以
y?7
.

BD?x
2
?z
2
?24

CD?x
2
?7
2
?(z?24)
2
? 25

解得
z?12

x?123

uuuruu ur
BD?AC1
cos
?
?
uuuruuur
?

?
?60?

BD?AC
2
因此,线段
BD与平面
?
所成的角等于
90??
?
?30?
.
11、解:以点
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O(0,0,0)
,< br>A(4,0,0)

B(0,3,0)

3
O
?< br>(0,0,4)

A
?
(4,0,4)

B
?
(0,3,4)

D(2,,4)

P(0,3,z)
.
2
9
uuuruuur
39
PB
8
3

OP?BD?(0,3,z)?(2,?,4)?0
,解得
z?
. 所以,
tan
?
???
.
28
OB38
12、解 :不妨设这条线段
MN
长为2,则点
M
到二面角的棱的距离
MP?1
,点
N
到二面角
的棱的距离
NQ?1

QM?PN ?3

PQ?2
.
uuuruuuuruuuruuuruuuruuur uuur
2
PQ?MNPQ?(MP?PQ?QN)PQ2

cos
?
?
uuu

?
?45?
. < br>??
ruuuur
?
2
2222
PQ?MN
习题3. 2 B组(P113)
1、解:
S
?ABC
?
1
?2?2?2

2
uuuruuuruuuruuuruuur
AD?BE?(AB?BD)?BE?22c os45??0?2

uuuruuuruuurr
uuuruuur
20
uuu
AD?BE?AD2cos
?
?AD

AD?20< br>,
BD?20?4?4
.
10
18
V
ABCD
??4?2?

33
2、解:(1)以点
B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B(0,0,0)

A(1,0,0)

C(0,0,1)

F(1,1,0)

M(
22
22
a,0,1?a)

N(a,a,0)< br>.
22
22
22
a,a?1)
2
?a
2< br>?2a?1

MN?a
2
?2a?1
.
22

MN?(0,
2
第34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2)
a
2< br>?2a?1?(a?
2
2
1
2
)?
,当
a?
时,
MN
的长最小.
22
2
(3)当
a?
2
111
时,
MN
的中点为
G(,,)

2< br>244
uuuruuur
GA?GB1
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cos?
?
uuuruuur
??
.
3
GA?GB
3、证明:设
AE?BF?b
. 以点
O< br>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O(0,0,0)

A(0,a,0)


B(?a,a,0)

C(?a,0,0)

O< br>?
(0,0,a)

A
?
(0,a,a)

B
?
(?a,a,a)

C
?
(?a,0,a)

E(?b,a,0)

F(?a,a?b,0)
.
uuuuruu ur
(1)
A
?
F?C
?
E?(?a,?b,?a)?(a ?b,a,?a)?0

A
?
F?C
?
E
. 1111
(2)
S
?BEF
?b(a?b)?[a
2
? (a?b)
2
]
,当
a?2b
时,
S
?BEF最大,三棱锥体积最大.
2242
2
BB
?
a
tan
?
?
此时,
EF
的中点
G
与点
B
的连线
BG?
?22
.
4
BG
第三章 复习参考题A组(P117)
1、
B
.
uuur
1
r< br>1
r
1
ruuuur
1
rr
1
r
2 、(1)
AP?a?b?c
; (2)
AM?a?b?c

2 2222
uuur
1
rrruuur
1
r
1
r4
r
(3)
AN?a?b?c
; (4)
AQ?a?b?c
.
2555
uuuuruuuruuuruuur uuuuruuuruuuruuuruuuruuuuruuur
6
3、证明:因为
AM?BA
1
?(AB?BC?CM)?(BA?AA
1
)?AB?BA?C M?AA
1
??3??0

2
所以
AM?BA
1

13
a,0)
,4、解:(1)以点< br>C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C(0,0,0)

A(a,0, 0)

B(a,

22

A
1
(a ,0,2a)

C
1
(0,0,2a)
.
33
a,2a)
, (2)点
C
1
在侧面
AB B
1
A
1
内的射影为点
C
2
(a,
44< br>uuuuruuuur
AC
1
?AC
2
3

cos
?
?
uuuu

?
?30?
. < br>ruuuur
?
2
AC
1
?AC
2
第35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uuuru uur
AB?AC1
5、解:(1)
cos
?
?
uuuru uur
?

?
?60?

S?AB?ACsin
?
?73
.
AB?AC
2
r
(2)设
a
的坐标为
(x,y,z)
,则
(x,y,z)?(?2,?1,3)?0

(x,y,z)?(1,?3,2)?0

r
r
a?(1,1,1)
a
解得,或
?(?1,?1,?1)

uuuruuur
6
?
OA?OCm?n2
?
6、解:
cos?
uuu

m?n?

ruuur
?
2
4
OA?OC2
3
uuuruuur
6
?
OB?OCn?p2
?
cos?
uuu

n?p?
.
ruuur
?
2
4
OB?OC
2
3

m
2
?n
2
?n
2
?p
2
?1< br>,解得
n?
6?2
.
4
uuuruuur
OA?OBn
2
2?3
?

cos?AOB?
uuu
.
ruuur
?
2222
4
OA?OB
m?nn?p
7、
D
. 8、
C
.
13
,0)
, 9、解:以点
C
为原点 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C(0,0,0)

A(1,0,0)

B(,
22
1313
,2)

M(,,0)

N( 0,0,z)
.
C
1
(0,0,2)

B
1
(,
2244
uuuruuuur
1

AB
1
?MN?0
,得
z?
.
8
11< br>∴点
N
坐标为
(0,0,)
,即点
N

CC
1
上,
CN?
.
88
uuuruuuruuuruuur uuuruuuruuuruuuruuur
10、(1)证明:因为
EF?CF?(ED?D F)?CF?ED?CF?DF?CF?0
,所以
EF?CF
.
uuuru uur
uuuruuuruuuruuuruuuruuur
EF?CG15
1
(2)解:因为
EF?CG?(ED?DF)?(CB?BG)?

cos< br>?
?
uuu

ruuur
?
15
4
EF?CG
所以,
EF

CG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5
.
15
(3)解:
CE?1?
15
?
.
42
11、解:以点
C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C(0,0,0)

A(1,0,0)

B(0,1,0)

A
1
(1,0,2)

11
B
1
(0,1,2)

C
1
(0,0,2)

M(,,2)

N(1,0,1).
22
(1)
BN?1?2?3
.
第36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uuuru uur
uuuruuur
BA
1
?CB
1
30
(2 )
cos?BA
1
,CB
1
??
uuu
.
ruuur
?
10
BA
1
?CB
1
uuuruu uur
11
(3)因为
A
1
B?C
1
M?(?1, 1,?2)?(,,0)?0
,所以
A
1
B?C
1
M
.
22
12、解:以点
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O( 0,0,0)

A(
22
,0,0)

B(0,,0)
22

C(?
22
222
,0,)

F(?,0,0)

E(
,,0)
.
44
244
1
uuuruuur
?
OE?OF1

cos
?
?
uuuruuur
?
8
??

?EOF?120?
.
2
OE?OF
1
?
122
uuur
1
uuuruuur
1
uuuruuur
1
uuuruuurur
1
uu
13、证明:(1)因为
FE?(B A?BC)?CA

HG?(DA?DC)?CA

2222
uuuruuur
所以
FE?HG
. 因此
E,F,G,H
四点共面.
(2) 因为
BD
在平面
EFGH
之外,
BD

EH
,所以
BD
∥平面
EFGH
.
uuuur
1
u uuruuurruuur
1
uuuruuurruuuruuuruuur
11uuu
1
uuu
(3)
OM?(OE?OG)?[(OA?OB)?(O C?OD)]?(OA?OB?OC?OD)
.
22224
第三章 复习参考题B组(P119)
uuuuruuuuruuuruuuruuuur
2
1、解:(1)
AC
?
?AC
?
?AC
?
?(AB ?BC?CC
?
)?2a
2
?2ab?b
2
.
r
uuuur
uuu
?
(2)设
BD

AC
的夹角为
?

uuuuru uur
BD
?
?AC?abbb4a
2
?2b
2

cos
?
?
uuu
.
????
uruuur?
22
2222
4a?2b
BD
?
?AC
2a ?b?2a4a?2b
由于
BD
?

AC
所成的角的范围为
[0,]

2
?
b4a
2
?2b
2因此直线
BD
?

AC
夹角的余弦值为.
4a
2
?2b
2
uuuruuuruuuruuuruuuruuuruuuruuur uuuruuur
2、(1)证明:因为
AC
1
?AE?(A
1B?BC)?AE?BC?AE?BC?(AB?BE)?0

?AE
; 所以
AC
1
uuuruuuruuuuruuuruuuruuuruuuruuur uuuruuur
因为
AC?DC)?AF?DC?AF?BC?(AD?DF)?0

1
?AF?(AD
1
?AF
, 因此,
AC?
平面
AEF
. 所以
AC
11
(2)解:以点
A
1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A
1
(0,0,0)

B
1
(4,0,0)
C
1
(4,3,0)

第37页 共38页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D
1
(0,3,0)

A(0,0,?5)

B(4,0,?5)< br>,
C(4,3,?5)

D(0,3,?5)
.
r
ruuuur
设平面
D
1
B
1
BD
的法向量为
a?(x,y,0)
,则
a?B
1
D
1
?0
,得
4x?3y
.
ruuur
r
a?AC122
1

x?3,y?4
,则
a?(3,4,0)
, 所以
cos
?
?
ruu

ur
?
25
a?AC
1
3、解:(1)
V?
1
.
4
(2 )以点
A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得下列坐标:
A(0,0,0)

B( 0,1,0)

C(1,1,0)

ruuurruuur
r
设平面
SDC
的法向量为
a?(x,y,1)
,则
a?SC?0

a?SD?0
,得
x?2,y??1
.
ruuur
r
a?AD6
因此
a?(2,?1,1)
.
cos
?
?
ruuu
.

r
?
3
a?AD
1
D(,0,0)

S(0,0,1)

2
第38页 共38页

80个高中数学易错题-高中数学选修学


新版人教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在线视频教学必修一


初中升高中数学衔接知识6-2019高中数学有几本书


高中数学一对一视频教程全集-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百度文库


高中数学知识点与例题-潍坊高中数学必修


高中数学算法教学视频-教育教学叙事案例高中数学


cad能分析高中数学吗-高中数学三年一体化教学任务


高中数学说题比赛试题及答案-高中数学虚部实部计算



本文更新与2020-09-22 04: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7794.html

高中数学选修2-1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