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方通计算公式语文答题公式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25 14:00
tags:语文答题公式

女生千万不要学法语-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

2020年9月25日发(作者:张庭)
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
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 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
章文、小说)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 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
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 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
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
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 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 景”、“情景交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 析后却发
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
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1)某句话在文中作用
1.文首 开编点题? 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
文做铺垫 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 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题(记叙) 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 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
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
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
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
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 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
形象生动。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 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
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③夸张:……采用 了夸张的修
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 br>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
也更强 烈。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节奏明快 ,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 …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
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 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
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
了…… 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
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
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五、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
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
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 心理(神态)描
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 世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六、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
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七、论证方法 的作用。
1、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论证方法。
2、明确知识:①例证法主要是增强说服力, 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
信服。 ②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③正反
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 ④比喻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
懂,使论证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3、公式:
例证法:采用了举例的方法,以……来说明……的观点,列举详实,说服力强。
引证法:采用了引证法,以……的名言来说理,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以……来论述,深刻。
比喻论证法:采用了比喻论证法,以……的比喻形象地阐明了……
十、读图题。
公式: 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
画 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 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 ③结合画面含义,
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 ④给画面
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 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
有共性。
十一、探究题。
公式:? 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 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时,要具
体写明1 、2、3点。
十、概括题。
公式: 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一句话表达。 ②分析所给的
语言材料,找出每则 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
发现是1、2、3点”。 ③分析 所给的名著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物语言,
动作,再用一句语言来十九、结合语境说 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公式: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2、……描写了(或刻画了)…… 3、……意思是……
二十、前后照应。
公式: 1、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 2、……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二十一、巧设悬念。
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
起伏。
二十二、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二十三、记叙线索。
公式: 1、分析线 索种类:1、以“物”为线索;2、以“事”;3、以“人”;4、以“时间”;
5、以“感情”。 2、以……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现了主题。
二十四、称谓变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
映了情感的变化

学习数学的方法-北大青鸟aptech


当仁不让于师-王谢指的是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什么是序数词


党的最高纲领-山西海泉学校


陪伴孩子是幸福的句子-爱情心理测试题


高考新闻-桂林科技大学


burn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岱宗指的是什么山


大学毕业送什么礼物-会计专业课程



本文更新与2020-09-25 14: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8738.html

语文答题公式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