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数学的故事 解题的领悟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06 01:01
tags:高中数学讲课视频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平均分-高中数学的填空题技巧

2020年10月6日发(作者:俞凤喈)


数学的故事解题的领悟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教学论博士导师
惠州市华罗庚中学数学教育总指导
罗增儒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我将通过数学解题的简单故事(案例)来说明数学学习
的有关道理.
事实表 明,学生解了大量的题但还“不开窍”的一个基本原因是:
这些学生没有分析过所解的题,也没有分析过 典型的习题,解题常常
只是为了得个答案.因此
●我们应当学会这样一种对待习题的态度,即 把习题看做是精密
研究的对象,而把解答问题看做是设计和发明的目标.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 信念,没有任何一道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
美的,总剩下些工作要做,经过充分的探讨总结,总会有点滴 的发现,
总能改进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
●我们应把解答问题发展为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过
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的巩固)
●我们的解题实践表明:分析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是学会解题的
有效途径,至少在没有找到更好 的途径之前,这是一个无以替代的好
主意.因而,解题学习要经历:简单模仿、变式练习、自发领悟、自
觉领悟.
考虑到在这个报告厅里既有学生又有老师,既有初中未毕业的学
生,又有比 我中学教龄更长的高级教师,为了不辜负这个美好的下午,
使每一个人都有所思考、都有所获,我将采用 低起点的故事和高落点


的分析来进行.首先,让我们从一个传颂千古的故事开始。
故事1反思“曹冲称象”.
第1、曹冲称象的故事.
曹操获得一头大象,与大家一 边看一边议论,“大象到底有多重
呢?”由于当时没有这么大的秤杆,没有先进的仪器,这就成了一个< br>问题,一个非常规应用问题.
存在不同水平的“问题解决”.有人提议把大象宰了,一块一块< br>地称,这是一种“化整为零”的策略,重量虽然出来了,但珍贵的大
象却不复存在了.曹操的儿子 曹冲才7岁,他提出一个聪明的办法:
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 上
画一条线.然后,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直至船下沉到画线
的地方为止.最后,称一 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
多重了.
理解曹冲方案需要物理知识(没有物理知 识作保证,不能保证石
头与大象等重,难保不会出现“刻舟求剑”的错误),下面的分析不
涉及 物理定律,纯粹数学教育的视角.
第2、问题解决的分析.
我们从数学上分析曹冲的“问题解决”过程主要有两个步骤:(解
题过程的结构分析)
(1)把“整体”的大象对应为等价物:“零散”的石头(映射—
—化整为零);
(2)称一小块一小块石头,得出大象的重量(逆映射——集零


为整).
一头大象————一堆石块
?↓
大象重量————称出石块总重量
图1
请注意,曹冲先“化整为零”、再“集零为整”的做法,与愚蠢
的“宰象”方案有思想方法上的 共同性,曹冲的聪明之处在于,既从
别人的不成功想法中吸取了合理成分,又用等价物代替大象.(思维
亮点:通过物理知识找出等价物)
第3、反思曹冲方案.
曹冲方案的大前提是“把 大象赶上船、再赶上岸”,这当中若有
一次大象不愿走动,那么抬大象的困难与称大象的困难是类似的. 大
象自已走上走下对我们抬石头、称石头能带来什么启示呢?
就此,笔者与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教师:假如我们这块地方是个平原,一 马平川全是黄土,没有石
头,你怎么办?(把等价物从“石头”的传统认识中突破出来——不
是 唯一的)
学生:那我就把黄土挑上船,直至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然后称黄
土的重量.(用水也可以) < br>教师:挑黄土上船、下船,既费工又费时,有没有既省工又省时
的更简单办法?(寻找更方便的等 价物)
学生:用电子秤直接称大象.


教师:这不行,不能改变当时的技术条件.
学生:组织围观的人代替黄土,让 人自己走上船、自己走下船过
秤,既省工又省时,要不,赶一群羊上船也可以.
第4、反思的启示.
这个办法确实比曹冲的强.由此,可以得出3个结论:
(1)即使是“智慧典范”的解题过程也有创新的空间.
(2)即使是对小学生作解题过程的分析与启引,也能开发出解
题智慧来.
(3)找 回被浪费的重要信息是解题分析获得进展的一个有效途
径.在曹冲方案中,“大象自己上船、下船”本已 存在,只不过是在
使用石头等价物时被浪费了,“小学二年级学生”无非是“找回被浪
费的重要 信息”.
(罗增儒:从“曹冲称象”的解题愚蠢说起——例说解题过程的
改进,中学数学教学 参考,2000,9)


故事2:看图说事.
第1、事实的陈述.
例1如图2,表示某人从家出发任一时刻
到家的距离(s)与所花时间(t)之间的关系

S=f
(
t
)
),请根据图象编一个故事.
(每人编一个故事)
(图2)
(1)在新疆的一次听课中(2004年),同学们 说的故事很多,
也得到教师的完全认可,但抽象出来的运动特征基本上都是:
①在
OP
上匀速直线运动;
②在
PQ
上静止;
③在
QR
上匀速直线运动.
课后与教师交流时,我问为什么“在
P Q
上静止?”,教师认为,
到家的距离不变,所以是静止.我说,到家(定点)的距离不变(定
长)就是“到定点(家)的距离为定长(不变)”,这样的点一定是
定点吗?教师立即反应过来 .这里的认识封闭在于,面临“到一定点
的距离为定长”的数学情景时,只想到静止、想不到运动(轨迹 !圆
周运动,空间为球),数与形的双向流动不够通畅.从知识上看,可
能还有“距离”与“路 程”的混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路程不变,当
然是静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距离不变,则可能是静止也 可能是运
动.
(2)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认识封闭现象”(被
一些教 师称为“可能会封闭一辈子”的问题),我们在杭州骨干教师


培训班(2005年)、本 科生(选修课上)、中学生中进行过多次测
试,能回答圆周运动(空间为球)的极为个别,每一次都“几 乎全军
覆没”.(认识封闭1)
并且,当我们进一步问会有多少种运动方式时,也存在认识封 闭
现象,也经常“几乎全军覆没”,普遍没考虑到在圆周上既可以运动
又可以静止,既可以前进 又可以来回走动,既可以原路返回又可以另
路返回.(认识封闭2)
第2、案例的初步分析.
(1)题目自然涉及“圆”的概念和逻辑“或”,触及“明确知识
的认识封闭现象”(顺便提起 :以
b
2
-4ac
为判别式的二次方程有条),
并且在PQ上有明显 的3个层次.
①一种情况:在PQ上静止.有静无动,能背熟圆的定义,面临圆
(或球)的情 景时看不见圆(或球).
②两种情况:看到PQ静止时全静止,看到PQ运动时全运动.有
进 无退,逻辑“或”对PQ的全程.
③无数种情况.看到PQ静止或圆周运动,可以前进也可以后
退.有静有动,有进有退,逻辑“或”对PQ的每一点.
(2)考察了数学的核心知识——函数,广泛涉及:
①函数的概念,包括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②函数的表示方法,突出了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这两种表示
法.
③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与图象形状的关系.


④通过生活情景和图象很自然的出现分段定义函数.
⑤考察学生分析实际情景,认识函数变化规律的基本能力.
(3)设计为开放题.
①需要学生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赋予实际意义,而学生根据
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编 拟出来的实际情节将是不惟
一的.
②每个学生都可以回答问题,但不同的水平到达不同的层次
(罗增儒.教育叙事:圆的遭遇.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版),
2007,3)
故事3什么是数学解题
例2有两个圆,一个的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另一个的半径等于
一枚硬币的半径.现将两圆向外膨胀(相当于作同心圆),使周长都
增加1米,问哪个圆的半径伸长得 较多?
解直观上想,相对于地球赤道而言,增加1
米实在微不足道;而硬币的周长增加1米其 膨胀肯
定更加显著.答案应是小圆的半径伸长得较多.
(图3)
评析相信会有相当 一部分同学同意这种看法,但这是错误的.如
图3,设圆膨胀前的半径为
R
1
米,周长为
S
1
米,膨胀后的半径为
R
2
米,
周长 为
S
2
=S
1
+1
米,则半径的伸长为
R
2
-R
1
=
S
2
-S
1
1

=
2p2p
这是一个常数,因而,大小不等两圆的半径伸长是相同的.
感悟 直观情景给了我们一个错觉,而数学的理性思维恢复了它的
原貌.这就是数学解题,通过推理、论证得出 一个符合事实的结论.数


学解题可以促进数学的理解.
例3 请阅读下面的事 实:某校高中一年级有两个班,教导处工
作人员统计期末数学考试成绩时,计算出每一个班中男生的及格 率都
比女生的及格率高(计算没有错误),于是得出全年级男生及格率比
女生及格率高的结论. 校长听完他的汇报后,根据同样的成绩表却得
出全年级女生及格率比男生及格率高的相反结论.事实证明 校长是对
的,工作人员感到费解.
请通过数学方法说服工作人员.
方法1:举反例
班级
男女人

及格人

及格率
男25

23
92%
甲班
女30

27
90%
男29

17
58.
6%
乙班
女24

14
58.
3%
男生及格率 =
23+1727+14
?
100%<
?
100%=女生及格率.
25+2930+24
方法2.:设甲班有男生
a
1
人,及格
b
1
人,女生有
c
1
人,及格
d
1
人;
乙班有男生
a
2
人,及格
b
2
人,女生有
c
2
人,及格
d
2
人.按统计,每班
的及格率有不等式b
1
d
1
b
2
d
,
>
2
>
a
1
c
1
a
2
c
2< br>b
1
+b
2
d
1
+d
2
而全年级的 男女及格率分别为,.
a
1
+a
2
c
1
+c2
工作人员的推理是,对
a
1
>b
1
>0,a
2
>b
2
>0,c
1
>d
1
>0,c
2
>d
2
>0


?
b
1
d
1
ü
>
?
?
a
1
c
1
?
?
?
b
1
+b
2
>
d
1
+d
2
. 则
?
b
2
d
2
?
a< br>1
+a
2
c
1
+c
2
>
?
?
a
2
c
2
?
?
?
但这在数学上是假命题 .因为
b
1
+b
2
d+d
2

>
1
a
1
+a
2
c
1
+c
2
?( bc
11
a
1
d
1
)+(b
2
c
2
-a
2
d
2
)+(bc+b
2
c
1-a
1
d
2
-a
2
d
1
)>0

12
而已知条件只能保证前两项大于0,当第三项小于0时,不能保
证命题成立.
感悟这也是数学解题,通过推理、论证推翻一个不符合事实的结
论.
数学解题,就是 消除已知与未知之间的障碍,就是解决现有认识
与客观需要之间的矛盾.数学解题,既有证实又有证伪.
数学解题既有确认又有理解和发现的功能.是三大功能
故事4即使我很笨,我也能学会聪明
例4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整瓶汽水.现有10整瓶汽水.若
不添钱,问最多还可喝几瓶汽 水?(整瓶汽水指瓶子带盖装好的汽水)
第1解法l可作3次对换:
第1次,用原有的10个空瓶去换3整瓶汽水,剩1个空瓶.
第2次,用4个空瓶去换l整瓶汽水,剩1个空瓶.
第3次,2个空瓶换不来1整瓶,但可先借1个空瓶,换一整瓶,
喝完后,还空瓶.
最多共可喝
3+1+1=5
瓶.


第2.反思分析这个解法分 3步完成对换,每步都重复着“3空
换1整”的要求.其中最富于智慧的应是第3步,对其作正面思考:
第3步的聪明就在于“借一还一”吗?(是不是?)它的实质是什么?
(谁来说)我们通过下图 的直观启发
(图4)

学生立即透过“借一还一”的技术表象而领悟到实质:2个 空瓶
可以换来一瓶里的“汽水”(不包括瓶子).
可见,第3步隐含着问题的本质,已知条件 中“3个空汽水瓶可
以换1整瓶汽水”等价于“2个空瓶子”可以换1个瓶里的“汽水”.于
是 分三步完成可以合并为1步(整体处理):
解法2依题意,2个“空瓶”可以换1个瓶里的“汽水”, 现有
10个空瓶,最多可换
10

=5
瓶里的“汽水”
2
第3.感悟也许,我们一开始并不能抓住已知条件的“本质”,
但解法1是可以做到的,通过对 “初步解法”的分析,就有机会找回
被浪费了的重要信息,获得更接近问题深层结构的解法——即使我很
笨,我也能学会聪明.并且,一旦抓住了题目的本质,推广立即就成
为可能:
例4- 1已知
a
个空汽水瓶可以换
c
整瓶汽水.现有
b
整瓶汽水. 若

bc
不添钱,则最多还可喝

瓶汽水.(
a

b

c
为正整数,
a>c


a-c< br>臌


解法3设最多可喝
x
瓶汽水.依题意,得方程
10+x
=x

3

2x=10


x=5


xyz
例5已知
a,b,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


==
a-bb-cc-a

x+y+z

(1951年高考数学第4题)
第1.由于直接对三个比例式用等比定理会出现分母为0的问题

xyz

==
a-bb-cc-a
x+y+z
?②
(
a-b< br>)
+
(
b-c
)
+
(
c-a
)=
所以,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此题不能用等比定理.我的老师当学
生的时候人们这样说,到 了我的学生也当老师的时候,人们还是这样
说.设比例系数
k
是一个经典的处理(当年 高考题的标准答案),并
被认为是最关键的步骤:
解法1设

xyz
===k
,③
a-bb-cc-a
ì
?
x =k
(
a-b
)
,
?
?
则有

?
í
y=k
(
b-c
)
,

?
?
?
z
=
k
(
c
-
a
)
,
?
?

x+y+z= k
(
a-b
)< br>+k
(
b-c
)
+k
(
c-a
)


=k

(
a-b
)
+
(
b -c
)
+
(
c-a
)



=0
.⑦
第2.反思分析整体分解这个解题过程我们看到三个步骤(解题
过程的结构分析):
第1步,引进参数
k
,把三个外形不同而比值相等的代数式

xyz
用同一个符号
k
来表示,可以有效防止“形异”对
,,
a-bb- cc-a
“值同”的干扰.(体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和“换元法”的
应用)
第2步,把
x,y,z

a,b,c
分离,以便于计算
x+y+z< br>的值.(方
法就是变形)
第3步,计算
x+y+z
的值,这是实质性 的运算,其最基本的想
法是转化为
a,b,c
有关式的计算,关键步骤是第⑤式.(有 “转换化归
的思想”)
根据这个分析,可见设比例系数
k
的作用有两个:
第一,有效防止“形异”对“值同”的干扰;
第二,把
x,y,z

a,b,c
分离以便于计算
x+y+z
的值.
但这都只是辅助步骤,前两 步并未开始
x,y,z
的求和,真正产生
解题实质性进展、并反映问题深层结构的是第 3步,抓住实质性的第
3步提出问题:
(1)(正面思考)有与
k
功能类似的替代式吗?
(2)(反面思考)不用
k
还能计算
x+y+z
吗?


回应1如果对

xyz
“等值”看得很清楚,那就可
,,
a-bb- cc-a
以把第③式直接代入式⑤,取代
k

xyz
解法2
x+y+z= a-b
)
+b-c
)
+c-a
)

(((
a-bb-cc-a
=
x

a-b
)
+
(
b-c
)
+
(
c-a
)
=0.
(


a-b
回应2如果⑧式中的“形异”对“值同”的干扰 还比较大,想不
到作这样的变形,看不清当中的公因式,那可以直接用

k
,有
z
来表示
c-a
解法3由已知有
x=
zz
z
,,
a-by=b-c
z=c-a
)
,相加 得
()()
(
c-ac-a
c-a
zzz
a-b+b-c +c-a
)

()()(
c-ac-ac-a

(
a-b
)
+


x+y+z=

=
z
c-a
(
-b
)
+c
(
-c0
. < br>)
=a
这样,我们就有了不增设参数
k
的2个解法,只要作解题反思,
人人都能做到.但是,反思还没有结束.
第3.反思再深入至少还可以再指出两点:结论也是已知信息,
障碍也是隐含条件.
(1)结论也是已知信息.
我们还浪费了一个信息,就是当我们分析解题过程时,结论已经
成为了已知信息:
x+y+z=0
,⑨



x+y=-z
.⑩
这就如同摸索在黑房子里拉开了电灯,原来我们只须证⑩式(当
初并不知道),这用等比定理是可以做 到的.
解法4对已知式的前两项用等比定理,有
x+yz

=
(
a-b
)
+
(
b-c
)
c-a
x+yz

=
-
(
c-a
)
c-a

x+y=-z


x+y+z=0

原来,在我们的 心里有一个误区(涉及解题的情感态度),对三
项连比式用等比定理时,会产生分母为零,就吓得连两项 都不敢用等
比定理了.我们说,用比例的性质来处理比例问题,更接近问题的本
质(也使得设比 值
k
成为多余).
(2)障碍也是隐含条件.
让我们再来看①、②中用等比定理时产生分母为0的问题

xyz

==
a-bb-cc-a
x+y+z
?②
(
a-b
)
+
(
b-c
)
+
(
c-a
)

=
这时候的“分母为0”构成了我们解题的一个障碍,但在上述的
众多解法中又都用到 了“分母为0”这个运算式:

(
a-b
)
+
(
b-
)
c
(
+c

)
-0a

=
所以,与其说②式给我们带来了麻烦,不如说②式显化了题目的


一个隐含条 件③式.这是一个积极的收获,当我们对尚未成功的②式
“视而不见”、而把目光同时注视①、③式时, ①式让我们看到了两
条直线重合:
xX+yY+z=0
,④
(a-b)X+(b-c)Y+(c-a)=0
,⑤
而④式告诉我们直线④通过点( 1,1),因而直线⑤也通过点
(1,1),得
x+y+z=0
.(可记为解法5)
第4.基本收获
确实,反思得出的新解法,无论是在逻辑关系上还是在书写长度
上, 都不比解法1麻烦,相反,还都有一种高屋建瓴之势,对解题思
路看得更透彻了,对知识联系看得更清楚 了.这些新解法可以认为是
解题分析的一个有益成果.但是,我们倡导的解题分析并不满足于多
找出几个解法,而是希望通过解题过程的分析,去领悟:怎样解题,
怎样学会解题.本着这样的理念,我 们来自觉总结在本案例活动中的
两个基本收获:
(1)通过解题分析学会解题.
聪 明的学生也许一开始就能找到后面的解法,但是,如果我不算
聪明、甚至还有点笨呢,那么上述历程告诉 我们,我也可以通过解题
过程的分析,自己学会聪明,自己学会解题,使数学解题与智力发展
同 行.我们的解题教学应该有“学会聪明”这个环节.
(2)解题经验的自觉积累.
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可以因人而异,我们从技术层面着重指出三
点:


①学会解题过程的结构分析.具体是把解法1“分解”为三个步
骤,并组织为新的结构.
②抓 住实质性的第3步正面、反面提出问题.具体是思考:有与
k
功能类似的替代式吗?不用
k
还能计算
x+y+z
吗?
③体验到了“结论也是已知信息”、“障碍也 是隐含条件”.人们
总认为“结论是未知的”、“障碍是消极的”,其实不然,要辩证地看
问题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们就是设未知数
x
并把它作为已知数
一样参与运算的.

故事5 数学实验.
故事5-1剪纸演示.
11111
例6直 观演示
+
2
+
3
+L+
n
+L=
3
3
2
33
讲解数列的无穷求和怎样用有限的图形表现出来呢?这需要一
点数学想象.
1
如图5(1),作一个单位正方形,将其三等分,每份面积为;3
取出编号为1的矩形,留下编号为2的矩形,对无编号的矩形三等分,
每份(正方形)面 积为
1
(图5(2));取出编号为1的小正方形,
2
3
留下编号为 2的小正方形,对无编号的正方形三等分,每份面积为
1
,?如此类推,无编号的矩形面积趋向 于0,于是,编号为1的矩
3
3
1
形面积之和等于编号为2的矩形面积之和, 都等于.(可用梯形或
2


三角形代替,图6、图7)
(1) (2)
图5

图6

图7

故事5-2糖水浓度的演示.
请从下面的现实情景中提炼出一个数学命题,然后给出严格的数
学证明.
(1)将3小杯浓度相同的糖水混合成一大杯后,浓度还相同.
由这一情境可得等比定理:< br>a
1
a
2
a
3
a
1
+a
2
+a
3

===
b
1
b
2
b< br>3
b
1
+b
2
+b
3
(2)糖水加糖变甜了 .(糖水未饱和)
(3)将几杯浓度不尽相同的糖水混合成一大杯后,大杯糖水的
浓度一定比 淡的浓而又比浓的淡.这又是托儿所小孩都知道的事实,
但这里有“中间不等式”的必要因素与必要形式 ,对
b
1
>a
1
>0

a
1
a< br>2
a
1
b
2
>a
2
>0
,有
b
1
b
2
b
1
a
1
+a< br>2
a
2

<
b
1
+b
2
b
2
(4)取浓度不等的两杯糖水,它们有一个平均浓度,合在一起
后又有一个浓度, 这两个浓度哪个大呢?这已经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
a
1
a
2
÷
a
1
+a
2
1

?
题了,需比较
?与的大小.
+
÷
÷
?
÷
b
1
+b< br>2
2
?
b
1
b
2

讲解(以“糖水 加糖变甜了”为例)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生活事


实,这里有数学道理吗?该用什么样的数 学关系式来表示呢?
首先,这个情境具有不等式的必要因素与必要形式.变甜、变咸
所表达的 是大小关系,记为
p
1
2

这里用到了字母表示数的知识.
其次,这个情境代表什么不等式呢,它又应该用怎样的式子表 达
出来呢?这要调动“浓度”的概念并继续用字母表示数,设
b
克糖水
里有< br>a
克糖(
b>a>0
),则
p
1
=
a
,

p
2

b
这还没有把加糖反映出来,
p< br>2
有待表示.再设加入
m
克糖

m>0
),得
p
2
=
a+m
,

b+m
最后,“糖水加糖变甜了”就是
数不等式:
例7若
b>a> 0

m>0
,则
aa+m
.于是得到一个真分
<
b b+m
aa+m

<
bb+m
这个不等式可以有分析法、综合法、 反证法、放缩法构造图形、
构造定比分点、构造复数、构造函数等10多种证明方法,非常有利
于沟通知识和方法之间的联系.
值得指出,很多高考题都可以用真分数不等式来求解,这一事实
既说明真分数不等式可以作为一个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模型,又说明求
解高考题时可以化归为课堂上已解 决过的问题,或化归为往届高考
题.这些高考题的求解,还可以体现模式识别的层次性(直接用、转化用、综合用).


例7-1如果
0那么().
(A)cos
b+mbb-m

a+maa-m
bb-mb+m

(B)cosaa- ma+m
(C)cos
b-mbb+m

a-maa+m
b+mb- mb
(D)cos
a+ma- ma
[1989年高考数学广东题]
例7-2设
{a
n
}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
S
n
是其前
n
项和.
(1)证 明
lgS
n
+lgS
n+2
2
n+1;(解法见例3-41)
(2)是否存在常数
c>0
,使得
lg(S
n
-c)+lg(S
n+2
-c)
2
=lg(S
n +1
-c)

(1995年数学高考理科第(25)题)
例7-3已知数 列
{
a
n
}
为等比数列,
a
2
=6,a< br>5
=162

(1)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2)设< br>S
n
是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证明
(2004年数学高考文科第(18)题)
例7-4对一切大于1的自然数,求证:
(1+
111
)(1+)L(1+ )>
352n-1
2n+1

2
S
n
S
n+2
S
2
n+1
?
1

(1985年数学高考上海题)


b
1
=1,b
1< br>+b
2
+L+b
10
=145
,例7-5已知数列
{
b
n
}
是等差数列,
(1)求数列
{
b
n
}
的通项
b
n


1
÷
(2 )设数列
{
a
n
}
的通项
a
n
=log< br>a
?
,(其中
a>0
,且
1+
÷
?
÷
?
÷
?

b
n
1
a?1
),记
S
n
是数列
{
a
n
}

n
项和.试比较
S
n

log
a
b
n+1
的大小,并
3
证明你的结论.
(1998年数学高考题理科第(25)题)
例7-6已知
i,m,n
是正整数,且
1ii
i
A
n
(1)证明
n
i
A
m

n

(2)证明(1+m)
n
>(1+n)
m

(2001年数学高考全国卷理科第(20)题)
这几道高考题目课本都没有出现过,但可以认为是真分数不等式
的应用.

故事6自行车问题.
例8-1一个自行车新轮胎,若安装在前轮则行驶5000
km
后报废,
若安装在后轮则行驶3000
km
后报废.如果行驶一定路程后交换 前、
后轮胎,使一辆自行车的一对新轮胎同时报废,那么这辆车将能行驶
多少
km
解法1
解法2
如果你不能求解请先做第2题


例 8-2一件工程,平均分为前、后两段,甲工程队干前半段5000
小时完成,乙工程队干后半段300 0小时完成,如果两工程队同时动
工,甲工程队干前段、乙工程队干后段一定时间后,甲、乙两工程队< br>交换(交换时间不计),使前、后两段同时完工,问整个工程一共几
小时完成?
如果你能求解请返回做第1题;如果你也不能求解第2题,没关
系,请先做第3题.
例8-3一件工程,甲工程队干一半需5000小时,乙工程队干一
半需3000小时,如果甲、乙两工 程队一齐干,整个工程几小时完成?
如果你不能求解第3题,请看第4题;如果你能求解请返回做第
2、1题,
例8-4 一件工程,甲工程队干需10000小时,乙工程队干需6000
小时,如果甲、乙两工程队一齐干,整 个工程几小时完成?提示
200015
?
2000
===15?2501111
8
++
1
1
3750
(小时).
最终要用两个解法完成第1题.

再解1:设一对新轮胎交换位置后同时报废时自行 车共行驶了
Skm
.由于填空题不需要书写过程,所以,我们不妨设想自行车的
车把和 车座都可以旋转,用人和车的掉头代替前、后轮交换的装卸.当
自行车行驶到
S
km< br>时,前轮的磨损量恰好是后轮的磨损剩余量,前
2
轮的磨损剩余量恰好是后轮的磨损量, 如果此时旋转车把和车座掉头


返回出发地,就交换了前、后轮,再行驶
轮胎同时 报废.于是,
一个新轮胎的总磨损量
S
km
回到出发地时一对新
2
SS
=
前进
km
的磨损量
+
返程
km< br>的磨损量,
22
SS

2
+
2
=1

50 003000

S=
1
11
+
2创500023000=3750

km
).

3750
km


再解2:前轮用3个、后轮用5个行驶15000
km
后,前、后轮共8个同时报废,故2个轮胎同时报废可行驶
15000
=3750
km

4
希望完成之后能谈谈感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总结以上的案例可以看 到,在人类认识总是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初步解法本身应是数学上和教学中都可以进一步暴露和提炼的中 间
过程.事实上,题目的初步解法,只不过是实现了信息向大脑的线性
输入,只不过是为进一步 的结构化、网络化和丰富联系准备了基本素
材,更加有价值的、体现学习者的主动创造性工作的是:将历 时性的
线性材料组织为一个共时性的立体结构.这时,打破输入顺序的材料
会呈现出更本质、更 广泛的联系,新输入材料与已储存材料之间也会


构成更本质、更广泛的组合,从而揭示出 数学内容的更内在的逻辑结
构和更直截了当的关系,进而推动解题过程的改进,解题成果的扩大,
解题模式的积累,解题经验的生成.如果说,探索活动的思维过程常
常带有自发的、实验尝试性特征的 话,那么继续进行解题分析的思维
活动就带有较多自觉的、理论提炼性的特征了.
谁也无法教 会我们解所有的题目,重要的是,通过有限道题的学
习去领悟那种解无限道题的数学机智.

请提问

反馈:
(1)目标实现了没有?
(2)采用讲故事方式有效吗?
●应当学会这样一种对待习题的态度,即把习题看做是精密研 究
的对象,而把解答问题看做是设计和发明的目标.
●应该有这样的信念,没有任何一道题是 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
的,总剩下些工作要做,经过充分的探讨总结,总会有点滴的发现,
总能改 进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
●应把解答问题发展为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过程.(而不
仅仅是学习结果的巩固) ●我们的解题实践表明:分析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是学会解题的
有效途径,至少在没有找到更好的途 径之前,这是一个无以替代的好


主意.因而,解题学习要经历:简单模仿、变式练习、自 发领悟、自
觉领悟.

共勉

x?-a
一个甘于自我封闭的人,他只能越过弱者,永远也超不过强者。

x>a
?x>a

x<-a

一个勇于突破封闭的人,既能超过强者,又能谦让弱者。
(3)数学上负数比零更小,学习中自我封闭比未知更糟.
(4)我只能为祖国的数学而自豪了,愿祖国的为你们的数学而
自豪.

东营市高中数学老师培训心得-高中数学考140以上


高中数学集体备课建议-高中数学教资面试试讲教案


同时把高中数学物理做到极致难教吗-高中数学思维第一集百度云


深圳高中数学2-2-高中数学搭配问题


高中数学竞赛的时间-专升本做高中数学老师要考什么


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和题-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教案6


高中数学考试分析总结800字-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结构图


教资高中数学考试时间分配-高中数学平面建系



本文更新与2020-10-06 01:0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10126.html

数学的故事 解题的领悟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