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须5解决有关三角形计算的问题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06 10:06
tags:高中数学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3 1数学史选讲-如何讲好高中数学函数的奇偶性

2020年10月6日发(作者:孔璐华)


1.2.4 解决有关三角形计算的问题
从容说课
本节的例7和例8说明了 在不同已知条件下三角形面积问题的常见解法,即在不同已知
条件下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与解三角形有 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应用解三角形的知识,求出
需要的元素,从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已知三角形的三 边求三角形面积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
问题.在西方有海伦公式,在我国数学史上有秦九韶的“三斜求积 公式”,教科书在阅读与思考
中对此作了介绍,在习题中要求学生加以证明.例9是关于三角形边角关系 恒等式的证明问
题,课程标准要求不在这类问题上作过于烦琐的训练,教科书例题限于直接用正弦定理和 余弦
定理可以证明的问题.
关于三角形的有关几何计算,教科书涉及了三角形的高和面积的 问题,教科书直接给出了
计算三角形的高的公式
h
A
=bsinC=csi nB,h
B
=csinA=asinC,h
C
=asinB=bsinA.
这三个公式实际上在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就已经得到,教科书证明了已知三角形的两
边及其夹 角时的面积公式
S=
111
absinC,S= bcsinA,S=casinB.
222
教学重点 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解决简单的相关题目.
教学难点 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来求证简单的证明题.
教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进一步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2.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简单推导和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本节课补充了 三角形新的面积公式,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证明,同时总结出该公式的
特点,循序渐进地具体运用于相关 的题型;
2.本节课的证明题体现了前面所学知识的生动运用,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摸索,使学生在具体的论证中灵活把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特点,能不拘一格,一题多解.只要学生自行
掌握了两 定理的特点,就能很快开阔思维,有利地进一步突破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定理的理解,提高创新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和发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
师 以前我们就已经接触过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今天我 们来学习它的另一个表达公式.在
△ABC中,边BC、CA、AB上的高分别记为h
A
、h
B
、h
C
,那么它们如何用已知边和角表示?

生h
A
=bsinC=csinB,
h
B
=csinA=asinC,
h
C
=asinB=BsinA.
师 根据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面积公式S?
1
ah
,应用以上求出的高的公式如h
A
=bsinC代入 ,
2


可以推导出下面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S?
生 同理,可得
S?
1
absinC
,大家能推出其他的几个公式吗?
2
11
bcsinA
,
S?acsinB
.
22
师 除了知道某条边和该边上的高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外,知道哪些条件也可求出三角形的
面积呢?
生 如能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以及它们夹角的正弦即可求解.
推进新课
【例1】 在△ABC中,根据下列条件,求三角形的面积S(精确到0.1 cm
2
).
(1)已知A=14.8 cm,C =23.5 cm,B=148.5°;
(2)已知B=62.7°,C =65.8°,B =3.16 cm;
(3)已知三边的长分别为A=41.4 cm,B=27.3 cm,C =38.7 cm.
师 这是一道在不同已知条件下求三角形的面积的问题,与解三角形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我
们可 以应用解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观察已知什么,尚缺什么,求出需要的元素,就可以求出
三角形的面积.
〔生口答,师书写过程〕
1
1
acsinB
,得 S=
×14.8×23.5×sin148.5°≈90.9(cm
2
).
2
2
bcbsinC
(2)根据正弦定理,
,
?,c?
sinBsinCsinB
11sinCsinA
.
S? bcsinA?b
2
22sinB
解:(1)应用
S?
A = 180°-(B + C)= 180°-(62.7°+ 65.8°)=51.5°,
1sin65.8?sin51.5?
≈4.0(cm
2
).
S? ?3.16
2
?
2sin62.7?
c
2
?a
2< br>?b
2
38.7
2
?41.4
2
?27.3
2
?
(3)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cosB?
≈0.769 7,
2ca2?38.7?41.4
sinB?1?cos
2
B?1?0.76972
≈0.638 4,
应用
S?
1
1
acsinB< br>得S=
×41.4×38.7×0.638 4≈511.4(cm
2
).
2
2
生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运用除了记住正确的公式之外,贵在活用,体会公式变 形的技巧
以及公式的常规变形方向,并进一步推出新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例2】在某市进行 城市环境建设中,要把一个三角形的区域改造成室内公园,经过测量得到
这个三角形区域的三条边长分别 为68 m,88 m,127 m,这个区域的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1
cm
2
)?
师 你能把这一实际问题化归为一道数学题目吗?
生 本题可转化为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角的问题,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由学生解答,老师巡视并对学生解答进行讲评小结〕
解:设A=68 m,B=88 m,C=127m,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
c
2
?a
2
?b
2
127
2
?68
2
?88
2
cosB??≈0.753 2,
2ca2?127?68


sinB?1?0.753 2
2
≈0.657 8,
应用S=
11
acsinB,S=×68×127×0.657 8≈2 840.38(m
2
).
22
答:这个区域的面积是2 840.38 m
2

【例3】在△ABC中,求证:
a
2
?b
2
sin
2
A?sin
2
B
?
(1)
;
22
c sinC
(2)a
2
+b
2
+c
2
=2(bcco sA+cacosB+abcosC).
[合作探究]
师 这是一道关于三角形边角关系恒等式的证明问题,观察式子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特点?

等 式左边是三边的平方关系,而等式的右边是三个角的正弦的平方关系,可以联想到用正弦
定理来证明.
师 等式两边分别是边和角,所以我们可以选正弦定理来证明,这样我们可以把一边的边或
角都 转化成两边一样的边或角,即“化边为角”或“化角为边”,这也是我们在证明三角恒等式
时经常用的方 法.
证明:(1)根据正弦定理,可设
abc
???k
,
sinAsinBsinC
显然 k≠0,所以
a
2
?b
2
k
2
sin
2
A?k
2
sin
2
Bsin
2
A?sin
2
B
??
左边=
=右边.
c
2
k
2
sin
2
Csin
2
C
师 那对于第二小题又该怎么化呢?
生 等式左边仍然是三边的平方关系,而等式的右边既有 角又有边,而且是两边和两边夹角
的余弦的积的关系,所以联想到用余弦定理来证明.
师 很好,哪位来板演一下?
生 证明:(2)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
b
2
? c
2
?a
2
c
2
?a
2
?b
2< br>a
2
?b
2
?c
2
?ca?ab)
右边=< br>2(bc
2bc2ca2ab
=(b
2
+c
2
- a
2
)+(c
2
+a
2
-b
2
)+(a2
+b
2
-c
2
)=a
2
+b
2+c
2
=左边.

1.已知在△ABC中,∠B=30°,B=6,C =6
3
,求A及△ABC的面积S.
提示:解有关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的问题, 注重分情况讨论解的个数.同时解有关三角
形的题目还要注意讨论最终解是否符合规律,防止丢解或增解 ,养成检验的习惯,但应用余
弦定理会免去讨论.
答案:A=6,S=9
3
;A=12,S=18
3
.
2.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形状,
(1)acosA = bcosB;


(2)sinC =
sinA?sinB
.
cosA?co sB
提示: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化边为角”或“化角为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运用除了记住正确的公式之外,贵在活用,体会公式变形的技巧以及公式的常规变形方向.
(1)师 大家尝试分别用两个定理进行证明.
b
2
?c
2
?a
2< br>c
2
?a
2
?b
2
?b?
生(余弦定理)得
a?
,
2bc2ca
∴c
2
(a
2
-b
2
)=a
4
-b
4
=(a
2
+b
2
)(a
2
-b
2
).
∴a
2
=b2
或c
2
=a
2
+b
2
.
∴根据边的关系易得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生(正弦定理)得
sinAcosA=sinBcosB.∴sin2A=sin2B.∴2A=2B.∴A=B.
∴根据角的关系易得是等腰三角形.
师 根据该同学的做法,得到的只有一种情况,而第一位同学的做法有两种,请大家思考,
谁的正确呢?
生 第一位同学的正确.第二位同学遗漏了另一种情况,因为sin2A=sin2B,有可能推出2A 与
2B两个角互补,即2A+2B=180°,A+B=90°.
(2)(解略)直角三角形.
[知识拓展]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BCD=75°,∠ACB=∠BDC=45°,DC =
3
,求:

(1)AB的长;
(2)四边形ABCD的面积.
略解:(1)因为∠BCD=75°,∠ACB=45°,
所以∠ACD=30°.
又因为∠BDC=45°,
所以∠DAC=180°-(75°+ 45°+ 30°)=30°.所以AD=DC =
3
.
在△BCD中,∠CBD=180°-(75°+ 45°)=60°,所以
BDDC3sin75?6?2
?,BD??
.
sin75?sin60? sin60?2
在△ABD中,AB
2
=AD
2
+ BD
2
-2×AD×BD×cos75°= 5,所以,得AB=
5
. (2)S

ABD
=
3?233?3
1
×AD×BD× sin75°=.同理,S

BCD
=.
44
2

< br>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
S?
6?33
.
4

课堂练习
课本第21页练习第1、2题.
课堂小结
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 定理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边的式子或只含角的三角函数式,然后
化简并考察边或角的关系,从而确定三 角形的形状.特别是有些条件既可用正弦定理也可用
余弦定理甚至可以两者混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 运用除了记住正确的公式之外,贵在活
用,体会公式变形的技巧以及公式的常规变形方向,并进一步推出 新的三角形面积公式.解
有关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的问题,注重分情况讨论解的个数.同时解有关三 角形的题目
还要注意讨论最终解是否符合规律,防止丢解或增解,养成检验的习惯.
布置作业
课本第22页习题1.2第12、14、15题.
板书设计
解决有关三角形计算的问题
例1 例2 例3 变题1
补充练习: 变题2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体验课堂·高中数学


补习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缩写列表


雅思小学高中数学技能-高中数学必修3 5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作业内容的重要性-人教版高中数学课本选修2-3


高中数学选修一共有几本-高中数学必修3 高考重点


宝鸡市高中数学教师招聘-高中数学比大小口诀


2017浙江高中数学教材版本-高中数学学哪几册书


解三角形公式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文更新与2020-10-06 10:0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10658.html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须5解决有关三角形计算的问题教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须5解决有关三角形计算的问题教案随机文章